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其将来

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其将来

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其将来
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其将来

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其将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步入长期的经济衰退,尤其1997年秋季以来,日本经济更是一蹶不振。笔者认为,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从“政府主导型经济体系向自由市场型经济体系”转型过程中的结果,并不代表日本经济的未来走向。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泽民

经济衰退是日本经济体系转型的结果

美欧日工业发达国家均属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原则上都是通过市场的自由竞争,以市场法则配置经济资源,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与日本相比,欧美经济市场调节的比重更高。所以,日本虽然是市场经济国家,但关于在市场中和谁交易的问题上,更看重长期形成的伙伴关系,这一点与欧美国家有明显的不同。在日本型经济体系中,虽以市场经济为法则,但尽量回避市场调节,更多地采用契约关系的方式,长期合作。像终身雇佣制、企业集团的结合、总公司和承包公司、主银行和企业的关系等都是一种长期契约,所以说日本的市场经济是长期契约型经济。

此外,从日本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看,行政力量对经济的干预也远比欧美国家强。就政府的作为进行分类的话,可以把日本称之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美国则可称之为“自由市场经济”。

比起欧美的市场型经济体系,日本的长期契约型经济体系有如下优点。首先,在市场型经济体系中,因为经常改变交易的对象,所以出现了交易行为的短化,由此产生两个问题:第一,因为承包企业无法判断业务的期限,所以一般不可能对现在的交易对象所发包的业务进行必要的设备投资;第二,每次都必须在市场中寻找交易对象,为此产生了有形和无形的成本。而稳定的业务关系不但可以促进企业进行设备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也能够降低有形和无形的交易费用。其次,如上所述,工人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强,劳动积极性也不高。在长期契约型经济体系中,因为交易对象是稳定的,可以不必负担多余的成本,在理论上说能够节约交易费用,而且员工的归属感很强,工作积极性也比较高。

从经济增长速度看,日本型经济体系具有很高的效率,战后半个世纪就使日本经济上升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经常遭到国际社会批评的是,在工业发达各国中,日本的劳动时间最长、由内外价格差表现出的高物价、妨碍经济自由活动自由竞争的各种各样的限制等,使日本社会的名义财富与实际富裕感产生很大的差距。上述问题是日本型经济体系不注重市场、偏向长期契约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也正是上述问题的存在,使人们对日本型经济体系是否带来了生活上真正的富裕产生了疑问。而在欧美型的以竞争为中心的经济体系中,是不会产生类似问题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型经济体系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从国内看,人口增长率下降导致了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储蓄率正在逐步下降,进而使经济活力下降;在国际竞争中,日本在国内雇佣高薪金的员工,使企业间的承包关系难以维持;经济高速增长期已经成为历史,既存的限制竞争的经济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成熟经济,从而导致效率下降,腐败丛生。从国际范围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自由化的浪潮中,日本型经济体系非但不再被作为羡慕的对象或学习的对象来看待,而是经常遭到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的指责,日本型经济体系在许多方面与国际惯例的背离和冲突亦日趋尖锐。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自由化的背景下,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其行政干预力量较强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国内与国际经济形势,其改革的原则就是所谓的国际化和自由化。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改革出现了加速度,由于日本政府没有掌握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导致经济滑入严重的衰退。

但是,不管如何改革,日本也很难是美国的复制品,日本在更多地导入市场机制和削弱

行政力量对经济干预的同时,保留其特点也是必然的。毕竟民族性、文化、历史和经济的基础条件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金融改革导致金融动荡与经济衰退

1997年秋季,在金融层面上以大型金融机构破产、股价暴跌和日元汇率狂泄为表象的日本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引起全球的关注,海内外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进行分析,由于这次深刻的日本经济调整同东南亚金融危机在时间上的巧合,于是,有人甚至把日本同其他遭受危机的国家相提并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误解。

其实,日本的金融动荡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有本质的不同,泰国等的危机是“被动型危机”,即在内部经济结构出现问题之后,由外部力量冲击而突然爆发;日本的金融动荡则是“主动型危机”。早在90年代中期日本宏观经济管理层就发现本国的金融体系已经无法适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要求,必须主动地进行所谓“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以提高日本经济金融的国际竞争力,至于金融改革可能带来的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早在预料之中,所谓“大改革、大动荡”这句预言也先于危机之前见诸报刊和书籍。“主动型危机”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主动发动,对可能出现的经济金融动荡有所预见;二是目标明确,通过改革达到建立新体系的既定目标,经济衰退和金融动荡可视作为建立新体系的机会成本。由于预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改革对经济金融巨大的震动性影响将提前反映。

1997年秋季以来,由于山一证券公司和北海道拓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破产,引发了日本社会公众对日本金融体系稳定性和经济前景的信心危机,使日本经济陷入了战后罕见的大萧条之中。

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的双重压力使日本社会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之中。那么,为什么在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经济景气之时,而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却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的泥潭之中呢?

这轮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是,日本金融制度大改革对经济金融冲击性影响的提前反应和消化。90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直到1994年日本经济一直在低位徘徊,1995年日本经济开始回升,1996年经济增长率为3.4%,通货膨胀率仅为0.2%,同期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2.4%,通货膨胀率为2.8%。可以说1996年日本实现了低通胀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据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看好日本经济,该组织对1997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是,日本2.5%、美国2.3%。令人遗憾的是,1997年日本经济不但增长速度没有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水平,反而陷入了严重的萧条之中。

保守的金融制度和泡沫经济的遗祸,是此次日本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作为金融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护送船队”方式,增强金融机构的独立性,政府不再对金融机构保驾护航,从而提高日本金融的效率,然而,各大金融机构在泡沫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呆账坏账尚未完全解决,为了适应金融制度大改革的形势,日本大型金融机构纷纷进行战略大调整,主要措施是:⑴收缩海外金融业务;⑵整顿并紧缩国内经营网点;⑶清除不良资产,紧缩信贷。显然在金融机构实施自我强壮措施之时,是无暇顾全工商企业贷款要求的,银行信贷的紧缩使许多企业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加剧了本轮日本经济萧条。例如:⑴财政政策的失误,过高的法人税和所得税;⑵错误的货币政策;⑶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⑷1999年至2000年上半年在IT产业出口的带动下,日本经济出现了起色,但是随着美国经济衰退的打击,日本经济再度跌入衰退之中。

新金融体系正在形成

所谓新金融体系,从金融总体上看,就是建立一个具有高度竞争性的优胜劣汰的金融体系;从市场角度看,就是在日本建立一个以公正性为原则的高度自由化和国际化的金融市场。

根据改革的自由化、公正性和国际化等三项原则,改革已经并正在从八个方面进行。⑴

实现包括证券交易手续费、保险费率等各种金融商品交易手续费收费标准的自由化,以削减金融交易成本;⑵逐步放弃政府对金融业的保护,扩大市场准入,对除清算服务业和保险认购之外的金融业,从原来的许可制变为备案制,促进以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机构子公司形式来实现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四大行业的业务交叉和竞争,而且允许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⑶实现税收制度、会计制度和商业惯例的国际化,引进和实施美欧型的时价会计制度;

⑷废除指定外汇银行制度,允许非金融企业自由地从事外汇业务,外汇交易实现彻底的自由化、国际化;⑸废除对金融商品开发、销售等方面的限制,实现衍生金融商品店头交易的自由化;⑹建立早期金融预警体系,提高金融监管的能力,加强与其他西方六国金融管理当局的合作,谋求建立全球性的金融监管合作体制;⑺积极推进日元的国际化,在1999年1月欧元诞生之后,现有日元的国际地位有可能下降,因此加速日元国际化,符合开放经济体系的要求,同日本金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⑻进行大规模的金融行政改革,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实现大藏省和日本银行的分离,把金融监督职能从大藏省分离出来。

历来的日本金融改革都是拖泥带水,不温不火。此次,金融改革的特点之一就是由渐进式改革转向激进式改革,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英国在80年代中期的改革。而且,有明确的日程表,规定了改革的起讫日期。正是日本政要的痛下决心,使得上述的改革正在稳步推进,进展也比较顺利。例如,外汇自由化问题,已于1998年4月1日正式实施,而且也没有发生所谓大规模资金外逃的问题;业务交叉正在以不同业种间的金融机构重组和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逐步实现,1999年8月20日宣布的第一劝业、兴业和富士组成的世界最大规模的银行集团就是其中的重要一例;日元国际化借助日元资产的国际化发展顺利,修改日元货币单位的方案也已提出;此外,改革计划中的日本金融监督厅已于1998年6月22日宣布正式成立,并于2000年7月1日同大藏省的金融企画局正式合并,建立了金融厅,全面发挥金融监督的职能,这标志着日本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新的一步。

总之,金融大改革正在按计划进行,如果成功,在日本将见不到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整个金融业将分成两大部门,一个是资产管理运用公司,它是一个金融超级市场,向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另一个是清算服务公司,以活期存款为主要管理对象,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清算服务,从而加快社会资金的循环。这种金融体系的建立,将加剧全球金融行业的竞争,尤其是日美欧之间的金融竞争将更趋激烈,世界金融市场的格局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报》(2001年12月31日第七版)

日本留学感受

日本留学感受 来日本留学之前,我们一起参加了选拔考试,有幸的是班上的4名同学都能去日本留学,因为有伴彼此能互相照应,因此父母也十分安心。不知不觉一年就过去了,回国也迎来了我们的毕业季。 刚去日本,是学校的老师和中国的留学生接的我们,大家都非常热情,亲切。忙碌了一晚,终于开始了我们的全新生活。来日本快一个月的时候,从开始的疲劳,兴奋,不习惯慢慢趋向于和睦快乐的生活,终于也有了像家人一样的朋友,像港湾一样的宿舍。开始我们对金钱毫无概念,大家过得都比较舒坦,对于打工也总是挑三拣四,但是过了两个月后,慢慢的大家知道要开始挣钱养活自己,我们便到处投简历,面试。每个人大大小小都面试了不下十次。后来,都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当所有的一切基本上稳定下来了。这意味着我们将没有机会为我们的松懈,懒惰,迟到,不适应找借口了。也要开始为打工,为生活,为学习,为家人,为理想奋斗吧。 在日本的一年,我们参加了很多活动,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学到了许多知识,而我更是因为身处在日本这个机会,去了不少有名的景点旅游。我参加了彦根中日交流会,第50届彦根舞蹈节,体验到了日本人民俗风情。参与了学校办的演讲,湖风祭,去彦根城看了美丽的樱花,参加了中日春节

晚会等等。而冲绳之行则让我感觉在中国的海南悠闲度假,又或是在台湾的建筑中穿梭。虽然时有美国这个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却丝毫没有影响我欣赏琉球的心。北海道之行既是一次让我放慢生活节奏的旅游,也是让我重拾工作动力的旅游。奈良之行非常难忘,这是我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出行,感谢奈良出身的本村拓也为我导游,还看到随处行走的可爱小鹿,玩得很开心。京都之行感受到了古香古色的日本街道景象,大阪usj之行让大家玩得非常开心。东京之行让我体会到了日本都市快节奏的气氛,以及非常标准的日语。最后的神户之行则让我感到了中日融合的奇妙化学反应。 当然,我也遇到过困难,也曾迷惑,我想,那是因为我们还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父母把我们守护得太好。以前的生活太一帆风顺了。生活在象牙塔里面的我们,遇到挫折失败还不知道怎么面对,已至于不知所措而惊慌失措了。但是有好朋友的陪伴,还有家人的理解,总能解决问题,消除迷惑。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每天和妈妈视频聊天,原来不怎么粘妈妈,可是去了之后所有事情都想和妈妈分享,也会像妈妈寻求一些建议,帮助。 在日本,也经历了各种不幸。因为不注意关门寝室遭到了小偷的关顾,做菜时切到了手,认识了奇怪的老爷爷。但是,也正因为来到日本才认识了很多同事,慢慢成为好朋友,才有了这么和睦的家族。所以,我们觉得非常幸运。希望我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及危害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及危害 1.躯体的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总的特征是持续的或难以恢复的疲劳,常感体力不支,懒于运动,容易困倦疲乏;睡眠障碍是亚健康状态的另一常见症状,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失眠,如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醒后难以入睡;头痛,多为全头部或额部、颞部、枕部的慢性持续性的钝痛、胀痛、压迫感、紧箍感,属于肌紧张性头痛,另一种更为强烈的慢性头痛是血管性头痛;头昏或眩晕;肌肉、关节疼痛,腰酸背痛、肩颈部疼痛;抵抗力下降,显著特征是容易受感染,容易反复感冒、咽痛、低热;代谢紊乱,如轻度的高血脂、高尿酸,糖耐量异常;消化功能紊乱,常见食欲不好,腹胀、嗳气、腹泻、便秘等症状;不明原因的胸闷气短、含糊的胸痛、喜出长气,心悸、心律失常,血压不稳,经各种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肺肝肾等疾病;腰痛,尿频、尿痛,但相关检查正常;性功能减低,月经紊乱、痛经等。种种的躯体不适,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妨碍生活、学习、工作和事业,它可以长期的、潜隐的损害健康,最终走向疾病,也可因某种因素促发重症,甚至发生猝死。据统计近几年来日本每年发生“过劳死”超过万例,我国青壮年人群猝死也明显增多。 2.心理的亚健康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最为常见的亚健康心理是焦虑。焦虑是一种缺乏具体指向的心理紧张和不愉快的情绪,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怒、恐慌,可伴有失眠、恶梦及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口干、多汗、肌肉紧张、手抖、尿频、腹泻等植物神经症状,也可因这些躯体不适而产生疑病和忧郁。心理亚健康的另一常见表现是抑郁,这也是一种消极情绪,表现为悲观、冷漠、自我感觉很差和自责,还可以有失眠、食欲和性欲减低、记忆力下降、体重下降、兴趣丧失、缺乏活力等,有的甚至产生自杀欲念。此外,恐怖、妒忌、神经质、疑病也是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心理的亚健康还表现在情感上,表现为冷漠、无望、无助、孤独、空虚、轻率、机械以及婚外情、早恋等。 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普遍存在,必然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人际关系不和谐,以致造成认识和决策偏差,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但是,它又常常不被个人

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及原因简析

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及原因简析 美国次贷危机概况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并且影响至今。 次贷危机的形成 次级抵押贷款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其首付比例一般低于20%。 举例,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两家主要服务于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银行,他们承担了许多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存在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银行为了分担风险,会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刺激抵押贷款债券(CDO),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等,这些机构为了降低风险又会将次贷债券打包出售给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最后将次贷风险出售到全球。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自从2005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截止2007年1月,美国按揭贷款支持的证券化产品总额达到5.7万亿美元。而自1995年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同时贷款利率相对较低,导致的金融机构大量发行的次级按揭贷款达到1.2万亿,占全部按揭贷款的14%。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

日本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日本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日本是现在亚洲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日本但是不得不承认日本在科技、政治以及国家软实力上都高于中国,甚至军事力量可能也在中国之上。这就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日本作为二次大战的战败国在耗费了巨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之后却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从一片废墟焦土中一跃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我认为日本崛起的原因是多样化的,是由多种原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在这些原因中有一些可以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提到日本的崛起就不能不提到美国,战争刚刚结束的十年里日本人经历了“笋式生活”(人们一层层剥下自己的衣服去卖,以换取食物)而如果没有美国的经济援助恐怕连这样的生活都很难维持,更重要的是美国充当了日本的军事和政治保护者,这为日本崛起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而朝鲜战争时期美国更是奖11.3亿美元(一说24.7亿)的所谓“特需”订单交给了日本,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日本的工业。 美国的援助只是起到了加速日本崛起的推进剂的作用,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应该从制度层面去寻找。1947年日本接受了一部《和平宪法》,日本正是在这一宪法的指导下走上了战后重建、经济恢复、高速发展、繁荣富裕的和平发展之路。在这部宪法的框架之下(也可以说是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政府推行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有三项,即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和劳动立法。通过解散财阀并建立相关的健全的法律系统创造了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而农地改革和劳动立法则使得人们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提高了国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使得整个社会都充满了建设的活力。通过彻底的改革,日本的政治形成了“1955年体制”这种特殊的体制,经济上则制定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更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教育、社会保障制度,这些都为其崛起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重视教育也是日本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明治维新时代起日本就开始在教育上面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并且实行了很多政策以保证国民素质的提高。日本在二战前就已经普及了四年及六年义务教育,1950年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完全普及,而我国在2008年才基本普及义务教育,1956~1978年间每年日本的教育经费更是占到行政经费的20%~30%。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日本国民的素质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使得发展经济所需的各种人才都得到了足够的保证,与此同时日本的科技水平、工业技术水平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再加上日本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创新的大力支持,日本的科学技术水平逐渐达到了世界顶尖。 还有一点对于日本经济发展极为重要,也就是日本很高的储蓄率。家庭储蓄进入各种金融机构为工业企业扩大投资提供了重要的低息资金来源,由家庭储蓄形成的投资约占社会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这对于战后初期资金紧缺的日本来说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日本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质则是其崛起的内在原因。日本作为一个岛国长期面对紧张的生存压力,因此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勤勉肯干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使得整个大和民族在面对战后重建的艰难局面时能够不懈努力全民一心。另外日本人有着一种极端的认真细致,日本学者圆了源曾经说“日本人不擅长慢悠悠地制定长期规划或耗费几代人来完成规模宏大的工程,但在寄深意于微小,出色

日本留学申请研究生的个人简历

日本留学是现在的热门选择,如果你也在考虑日本留学的话,来看看这篇文章,日本研 究生留学个人简历的写作相关内容介绍。 日本研究生留学个人简历该如何写作? 1.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一般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身地、出身院校、现住址、邮箱地址、照片等。在此,有一项需要重点提醒的是 ——照片。由于日本留学是教授内诺制度,在套磁期间我们一般不会和教授见面,那如何向 教授展示我们的精神面貌呢,这时照片就起 到了它的作用。所以,照片拍得越正式越有精神越好,这样可以在教授看到照片的时候就能 感到我们的对套磁和申请的重视。

2.学习经历 从小到大完整的学习经历还是要尽量写清楚,当然,大学阶段学过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学 习课程也可以尽量体现,以证明学生在专业 领域的知识储备。 3.奖励资格 这部分主要是要写明在大学期间获得过哪些奖励、奖学金、通过的语言能力证书等。切记,不仅要写明奖项和资格名称,还应把获 得时间写明。排序上一般是按照倒序,把最新的奖励写在最前面。另外,如果是获奖的时间 已相隔较长,但只要和申请专业相关度较 高,有助于申请的都可以写明。预计取得的奖项和资格要写明预计取得时间。 4.发表经历 本部分是指发表过哪些文章、论文等的经历。预发表的经历也可以写在本部分,只要写 明是预发表就可以。在写发表经历的时候切 记写明发表的时间、期刊名称、期刊号、第几作者发表等具体信息,以方便日本研究生教授 查阅。 5.研究经历 此部分主要是写明自己做过哪些研究活动。有的同学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要写研究经历呢,大学期间我没有做过具体的研究。此类 问题的原因是日本的大学和研究室的教学是以研究型为主,教授非常看重学生的研究能力。 至于在国内大学没有做过具体研究的问题, 可以回想自己在学期间,有没有跟随教授或导师做过什么,什么研究课题,或者是否参观过 比较知名的研究所之类的。 6.实践活动 日本研究生留学教授不只看重学生的研究能力,还比较重视动手和实践能力。此部分包 含两个方面。 1)要写明主要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哪些社团、做过哪些具体社团活动、有哪些收获(重要)。 2)参加过哪些社会实习活动,通过该项实习获得那些成长、有什么新的认识等收获。描 述参加过的实习?实践活动时,要结合申请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自9.11事件之后,随着美国次贷市场的兴起,经济的复苏,为了防止经济过热,美联储又先后17加息,引起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次贷危机从而发生。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起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够,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放大并移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资本渠道和贸易渠道扩展到整个世界。次贷危机不仅对美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对国际贸易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产生了金融危机。针对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和中国经济的现状,本文探讨了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次贷市场,美国次贷危机,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启示 一、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 二、美国次贷市场的兴起 美国的房屋抵押贷款分为三类:优质抵押贷款,次优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评级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由于信用要求不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利率高出2%~3%。在巨大的利润的诱惑下,加之优质和次优级抵押贷款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许多金融机构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在楼市升温期间,这些贷款的风险并不高,因为即使违约,金融机构也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出售房屋避免损失。 在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后,这些金融机构(主要是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通过贷款证券化的方式,形成一系列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化产品,如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以及以MBS、ABS等为基础发行的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从而将贷款风险通过证券市场专业给投资者。同时随着风险的转移,这些金融机构因贷款占用的资金得到回收,使得放贷规模继续扩大。自从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以来,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低利率刺激了房价持续上涨。在房地产业繁荣的现象下,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次级抵押贷款公司觉得,收不回的贷款反正有房子做抵押,而房价还在涨,所以还会赚;而且借助于金融创新,这些贷款被打包债券化出售给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信用风险被转移出去了。 三、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持续加息,房地产业开始趋冷,一些借款买房人不能按期还贷而违约,违约率的上升导致一些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如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出现亏损以至破产。同时,次级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也随之变成了垃圾债券,它的价格下跌引起了投资于此机构出现财务困难。投资者了解到这个信息后,纷纷要求赎回投资,造成基金公司流动性困难,不得不暂停赎回,这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商业银行出于安全考虑不肯拆出资金。出问题的金融机构从银行和债券市场都无法融到资金,次级债危机就演变为流动性危机,引起了造成美国和全球主要股市下跌。

2020年(财务知识)浅探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财务知识)浅探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日本和我国壹衣带水,隔海相望。俩国很早就开始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友好交往。古代时期,中国的科技文化、生活习谷对日本影响深远。进入近代,日本同我国于发展过程中曾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也曾遭到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也曾受到西方列强经济的染脂,也曾进行反列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二战后的50年,日本由壹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能不令人惊讶和深思。为了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探索日本经济崛起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本文不“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作壹初探。 壹、战后日本经济的展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1、1945年—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这壹时期于美的扶植下,日本经济全面启动,恢复迅速。工业生产超过了战前和战时的最高水平,国民平均消费额也达到了战前的标准,生铁、粗钢、化纤、电子、汽车等产品出现了巨大的增长。 2、1956年—1973年,是广泛运用科技成果,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于这时期日本充分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紧紧抓住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50—70年代)适时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工业生产大幅度跃升,年均增长率于10%之上,壹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3、1973年至今,是于危机阴影笼罩下进行经济低速增长期。这壹时期的日本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下来,但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1971—1975年,平均年增长率达5.5%、1970—1980年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上升3.2倍,1995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仍达到了5万亿美元。

日本留学考试学长学姐经验.doc

日本留学考试学长学姐经验 日本留学考试(EJU)如何准备,相信许多将要前往日本留学的学子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或者希望汲取学姐学长的经验。日本留学考试学长学姐心得,文章由我所整理,希望能帮助到您。 题主赏光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倒是有东西可以写,自己考的时候是仔细研究过这个考试的,但是由于已经过去好些年了,考试形式也有了一些改变,当时的经验未必能套用,拣有用的部分作个参考就好。 我考这个考试的时候有点生猛,我基本上是个谦虚的人,但这个事情上再谦虚就虚伪了。^^ 我去日本的时候也是几乎零基础,一年多以后考留学试验,所有科目满分或接近满分,总分是一万多名文科考生里的最高分(人品好,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在我之前一年考,差三分全满分,是第二名。我离全科目满分差了20分左右,刚好那一次高分出得少)。我的同班同学里还有一位700多分的也在前二十名里。学校里还有更猛的,经常一起交流些关于考试的事情,他理科,后来考上了国立大学的医学部,这个水平就不用说了,留日的都懂的,全日本的国立医学部加起来一年收那么几个留学生。我们都是差不多零基础到的日本,语言学校是中等城市的没什么名气的小学校,没有报过补习班,工照打恋爱照谈。要说和其他学生有什么不同的,是我们找到了一些这个考试的窍门,也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 文科留考看似是三个大科目,日语和文综合和数学一,实际上三科考的都是日语+常识,日语解决了,这个考试的90%就搞定了。它的日语还不会单独考你语法知识,除了那个作文以外,读解、听解和听读解只是看你能不能听懂看懂给你的材料,而且这些材料还是直接从生活中或书籍报刊里摘出来的,只是题量特别大。那怎么办才最有效呢?即难也简单,让自己能像日本人一样轻松地读懂听懂这些东西就好了。直接提高自己的日语实力,比从真题入手一道道地抠又好玩又好用。

日本企业整体失落的背后方案

日本企业整体失落的背后

日本企业整体失落的背后 日本产品曾经凭借质量硬而取信于消费者, 当下却上演了不同版本的“质量门”; 日本品牌曾经扮演导航者的姿态驰骋中国, 当下却经历了步履蹒跚、无奈溃退; 日本企业曾经作为理想归宿吸引国内人才, 当下却成为了优秀人才的末位之选。 日企群体性溃败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文/国际信誉研究院(中国) 于本年度的测评中,我们注意到了壹个较为突出的现象:美国入选18家,平均信誉指数72.32;欧盟入选16家,平均信誉指数69.79;中国入选50家,平均信誉指数66.37;日本入选12家,平均信誉指数62.80。日系企业中名次最靠前的索尼信誉排于第22位,而榜尾几席基本被日企囊收,排名最末的日立,信誉指数仅为51.99。 日资于华企业信誉排名集体落后! 而事实上,近些年来日企于中国市场正于节节败退:日系家电,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前期的如日中天到如今已经是日薄西山;日系汽车,从“有路就有丰田车”时代,到几近10年的市场断层,将市场拱手让给欧美;日系手机,从最早的市场导入者,到东芝、三菱、松下、NEC相继退市,几近全军覆没……

我们知道,市场的表现是显性的,是结果,具有累积之后爆发的性质;而信誉是隐性的,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驱动性,影响深远。 那么,日企于华整体性市场溃败的现象背后,又存于怎样的信誉缺失呢? 国际信誉研究院(中国)于深入研究后发现,日企的信誉缺失主要归结于俩类:其壹,企业信誉实质薄弱,信誉力根基不稳;其二,传播不力,信誉外于感知迟缓。 战略的迷失 日企于全球化战略上,将中国定位于海外生产基地,而非全球化战略市场;低估了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和规模,错误地判断了中国市场于全球化格局中的地位。 目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市场爆发出惊人的速度和磅礴生机,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之壹。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低廉丰富是显而易见的,但庞大人口所蕴藏的市场规模更令世界所瞩目。这个市场从何时开始萌芽扩展?将呈现出怎样的市场特征?如何和之相适应?种种预见性的问题对领导力的前瞻导向性和统筹控制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说早期的战略定位失误仍只体现了日企市场前瞻性不足的话,当中国已经于全球化市场格局中崭露头角,依然抱守成规、战略调整迟缓的日企就暴露了其统控力的薄弱。 日企于华市场的发展是欠缺战略规划的。从早期的倾销,到后来的生产基地;从时断时续的投资热再到时涨时落的中国威胁论——日企对中国市场的理解是不连贯的,于战略上也缺乏全局性和持续性。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引言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不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目前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世界经济衰退迹象明显。由于美国、欧洲等海外市场需求减弱,中国经济也面临很多困难,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实反映了盛极则衰、创新毁灭、月盈则缺的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必然性。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与极度创新的金融系统在有效监管出现困境的情况下,信贷过度扩张造成金融市场内在的稳定性脆弱, 其发展到极致时,金融市场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会极度脆弱,任何来自外部的小小风险都有可能触发系统性危机。本文致力于全新视角来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的直接原因与内在根源及对 中国的影响与启示性意义。 总之,针对此次金融风暴中国应该做好美国经济长期低迷、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准备。要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应对外部金融风暴和内部不利因素的双重压力,确保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成功转型,促进中国宏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的关系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概述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大体分为优惠级和次级按揭贷款两个层次。次级按揭贷款是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首付一般低于15%。 次级按揭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贷款利率高2%~3%,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但由于次级按揭贷款对借款人的信用要求比优惠级贷款低,借款人信用记录较差,其全额偿还的期望概率相对较低。因此,必须用严格的金融监管来防范风险。否则次级按揭贷款机构就会遭到巨大损失。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按揭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目前已对各国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的关系 次级揭贷贷款业务本身是一件正常业务,除美国外,英国、日本等国家都有次级贷款业务。这个业务从社会角度来说也是有益的。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有什么联系呢?是不是次级按揭贷款必然导致次贷危机发生呢?次级按揭贷款转变为次贷危机是需要条件的。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就是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持续下跌。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还存在其他的负债,还不起房贷,很容易发生违约事件。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它们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也能规避风险。但在信贷环境紧缩,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不仅再融资困难,就是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也会发生亏损。当大规模集中性发生这类事件时,次贷危机就出现了。 二、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乃至形成一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非偶然,造成危机爆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从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尽行分析:(一)直接原因 房价的下跌和利率的升高是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产生并蔓延的直接原因。美国次级房贷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以后,

日本崛起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日本崛起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央视大作《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日本则在亚洲完成大国崛起之路。 日本,我们的邻居,经济比我们发达的一个小国。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的一个国土面积小的岛国,国内资源贫乏,能源和矿产资源等主要依赖国外进口。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接受《波茨坦宣言》,宣告投降,被迫打开国门,受到极大的屈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经济又受到严重的破坏。日本作为一个2战后的战败国,能在短短的20余年间迅速的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直逼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美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迹,将日本带出了战败国的深渊中,树立了日本的国际地位,为日本再度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个从废墟中走过来的战败国能有如此的经济成就呢? 首先,日本重视科技教育、善于学习创新,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日本人强烈的学习欲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在美国将军佩里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自己国门期间的一天夜里,两

个日本青年偷偷地爬上了美国黑船,用手比划着告诉佩理将军:他们想要随船到美国去,看看美国究竟为什么强大。这样做在当时的日本按律是要杀头的。

他们的举动让佩理非常惊讶,佩理在日记中写道:“这两个日本人的求学精神令我感动,如果日本人都像他们一样,日本一定会变得和美国一样强大。” 这两个渴望了解世界的青年人虽然最终还是被送下了船。但随着国门的打开,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关注起外面的世界。14年后,一个名叫涩泽荣一的年轻人获得了一次前往欧洲的机会,在1827年参加了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并在周边各国都访问参观,颇受启发,带回给国家全新的思想,并在之后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日本在1871年也派遣使节出使欧美各国。那些使节团成员对西方的文物制度吃惊和对西方的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的陶醉,让他们下定决心发疯似的学习西方一系列文物制度,要使日本和西方一样强大。这些使节团的成员后来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力量,为明治维新的进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教育方面发展近代义务教育,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这种大范围的教育给日本的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选派留学生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缩短与西方列强国家的距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劳动者素质,切实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中国女人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女人

中国女人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女人 1.中国女性就业率达74%,领先世界 很多男人一口一个“女人要男人养”、“女人不做家务”,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世界经济论坛去年10月发布的《201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实际上,截至2010年,中国的女性就业率为74%,在所有金砖四国中最高。巴西为64%、印度为35%、俄罗斯为6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女性就业率远远高于世界53%的平均水平,但歧视状况仍未明显改善。在参与调查的134个国家中,中国男女平等程度排61位。当然,有部分男士又要说了,那人家也门、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不是比中国差么。很好,一个世界排前三的经济体,一个自诩为负责任大国的国家,一谈到男女平等,就像埃塞俄比亚看齐了。 中国职业女性从事家务的时间是平均137分钟男女平等/天,而男人是36分钟/每天。同时,男人每天用于看电视看报纸学习进修娱乐玩耍的时间,均远远高于女性。在购买住房、汽车等大宗物件时,女性往往和配偶共同负担。 在欧美国家,如果一个女性既承担有偿工作,又承担家务,会被人认为神圣而崇高——因为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在中国,这种状况,是人生的常态。很多男人对美国人的AA制津津乐道,而实际上,美国女性的就业率只有40%多,远低于中国女性。而美国法律给予已婚女性足够的经济补偿,尤其是生育有高达百万的国家补贴,而中国女人什么都没有,一切都自己拼死拼活挣,要么就得仰仗丈夫的良心。 综上所述,中国女性是世界上经济最独立的女性,在家庭方面也付出极多。 2.中国是世界仅有的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众所周知,自杀率可以反映一类人群承受了多少压力和痛苦。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男性的自杀率都高于女性,唯独中国,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中国大陆每100个男性自杀的同时,就有约139个女性自杀。据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调查表明,尽管中国女性人口只占世界女性总人口的21%,但中国女性每年自杀的人口总数却占世界女性自杀总人口的56.6%,中国女性自杀率比世界女性平均自杀率高出将近五倍。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1).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1) 本文从金融创新产品本身和连接投资者与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机构这两个角度分析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力图从微观角度解释危机酝酿与形成的过程。 一、引言 2007年8月,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使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信贷紧缩效应,国际金融体系累积的系统性风险得以全面暴露,其危害尚在蔓延。这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二、原因分析 (一)金融创新产品:次级贷款和资产证券化 1.失控发放的次级贷款 (1)次级抵押贷款 次级贷款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它给那些受到歧视或者不符合抵押贷款市场标准的借款者提供按揭服务,在少数族裔高度集中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受欢迎。与此同时,次级贷款对放贷机构来说也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从90年代末开始的利率持续走低带动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蓬勃发展。 (2)“掠夺式”的放贷 2001~2005年的房市繁荣带来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快速发展,房贷金融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纷纷将次级和次优住房贷款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机构之所以大力发展这一业务,还由于不断上涨的房价使金融机构认为,一旦出现严重违约,他们可以通过没收抵押品,并通过拍卖而收回贷款本息。 次级住房贷款的发放达到了失控的局面。次级房贷规模从1994年的350亿美元、约占4.5%的美国一到四家庭住房贷款总额,发展到2001年的1600亿美元、占5.6%和2006年的6000亿美元、占20%。 2.资产证券化工具推动次贷膨胀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最重的金融创新之一,已经成为全球主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重业务构成和收入来源,也是各发达国家有效管理经济和金融风险、发挥金融市场投融资功能并促进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工具。因此,资产证券化产品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一方面,新的产品不断衍生,另一方面,在规模上也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势头。 (二)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与制度漏洞 1.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 (1)利益冲突首先产生于发行方付费的业务模式。 据统计,评级机构90%的收入来自发行方支付的评级费用。这使得评级机

战后日本经济出现奇迹的原因研究

二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原因 一个从二战废墟中崛起的岛国,短短几十年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奇迹。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处在“尖峰时刻”的中国更需要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以图持续发展。众所周知,二战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之上经历了短短二三十年就爬上了国际社会金字塔的顶端。这简直不可思议,人们一直在思索日本以什么方式或是靠什么手段来实现经济腾飞的这一问题。尤其今天,正值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期,研究日本战后发展问题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日本位于东亚,是一个狭长的岛国,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极为贫乏,地震等自然灾害又相对较多的国家。二战使日本战前积累的财富丧失殆尽,战后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但是,就在这遍体鳞伤,满目疮痍的一片废墟之上,日本抓住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转移的机遇,在“冷战”的背景下,结合日本国情,掀起工业化的高潮,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 战后日本经济的出现如此奇迹的原因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客观因素有大发战争财,美国的扶植利用,廉价能源,高科技技术和国际贸易合作加强。主观因素有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三方面。 客观因素是日本经济出现奇迹的必不可少的外界条件,有以下几点:

一:掠夺式的战争为现代日本的经济发展储备了足够多的财力。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31年“9.18”到1945年8月投降,通过直接抢劫和滥发伪钞,日本几乎榨干了包括日军未占领的新疆、重庆在内的全中国多年积累的财富。从总体上折算,战败的日本在经济上大赚了一笔。 二: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 美国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为了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1951年9月8日《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宣告美国开始了对日本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体制”时期。政治上,由于美军的“保护”使战后日本获得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国内政局。经济上,日本摆脱了战时沉重的军费负担。这样得以把资源、劳动力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和平经济的发

日本留学-九州大学修士录取经验分享

日本留学-九州大学修士录取经验分享 4月1日入学九大研究生,5月29日收到通知通过大学院入学考试拿到10月1日的Global Course录取,从入学到被录取仅用了两个月时间。虽然时间还早,想想还是过来总结一下申请经历与赴日后的学习生活。 申请 最初想到留学是在大四下学期,大约4月份的时候,所以可以说是突发奇想吧……由于大学是在北京上的,所以找工作的时候现在北京本地找了几家,但是家里不满意,交涉再三未果。后来家里随口说了一句“要不去国外留学几年长长见识吧”,结果这成为了促成我留学的最大契机。 由于申请时间非常晚了(一般准备留学的都是提前从大三开始申请),之前也没有要留学的意思所以成绩单也没有找老师“关照”,各种出国用证书比如托福雅思之类的统统没有,加上日语学习的压力,我权衡了一下决定寻找中介代为申请。一来中介申请更为专业与效率,成功率较高;二来可以腾出一大块时间来处理别的事情。经过几天的网上认真比对与调查以及电话咨询,我最终锁定了某家中介并提交了申请意向。毕业拿到毕业证与学位证后将材料包提交给中介,正式开始了留学准备。 前期准备 通过中介申请的话,选择一个负责的中介非常重要。有幸我选择的中介负责度非常高,有重要信息会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你,缺材料也会第一时间通知补齐。负责的中介让我省下了不少心力,可以把心思全面放在准备上。证书方面,首先一个TOEFL成绩或者IELTS成绩是很重要的,即使入学后在各方面也非常有用。其次,日语能力证书尽量考一个。由于我申请的研究方向属于工学府,研究室的留学生也很多,主要用英语交流,所以对日语能力要求不高没有用上能力证书……但是学习日语在各种方面都有很大帮助,申请奖学金的时候也是有用的。另外,虽然申请交给了中介,但是自己研究方向的资料也要熟看,知识了解的越多给教授的印象也越好。驾照的话想考要早考,日本是可以用中国驾照换取日本免许的,但是需要获得中国驾照后留在国内的时间不少于三个月,所以驾照最好提前准备。日本的车不贵,路况也很好,但是免许很贵……有条件可以买个小车开开也是很方便的。 在留资格获取 差不多到10月份的时候中介发来信息表示拿到了教授内诺。中介根据我提供的资料以及本人意向提供了几个教授的资料让我选择,斟酌再三我选择了现在的教授,原因比较复杂就不细说了,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量身选择教授。但是注意一点,跟教授说好了以后尽量不要毁约,这会大幅影响中国学生在这位教授心目中的形象,对以后的申请者非常不利。 选定教授后中介开始与教授联络,同期我也开始准备12月份的日语等级考试。TOEFL由于准备的比较晚,今年3月份才参加考试,时间也比较仓促,不过总体上没什么影响。差不多年后(各学校不同,九大比较晚,2月份才发),各学校的CoE也就是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就会下发下来了。九大发在留非常晚,大约在2月底才发出,我拿到手已经是3月份了,预定是3月底赴日,所以九大的时间卡的是非常死的…… 临行准备与赴日 由于是第一次出国留学加上时间很紧迫,临行前不免会有一些不知所措。关于行李从中介那里拿到了一张行李单,照着行李单收拾了两个箱子作为行李。这里本人建议2个箱子最为合适,少了空间不够多了不方便携带。机票尽量购买留学生票,可以携带3pc(23kgx3),非常方便。由于九大给在留的时间非常晚,

日本政府发布过劳死白皮书

日本政府发布过劳死白皮书 Japan’s first government white paper on the still largely taboo phenomenon of death by overwork has revealed that a fifth of surveyed companies acknowledge their full-time staff works dangerously long hours. 日本发布了有关过劳死这个仍属禁忌的现象的首份政府白皮书。该白皮书披露,五分之一的受访企业承认,自己的全职员工工作时间长到了危险的地步。 The 280-page report — published almost three decades after Japan legally recognised death driven by overwork, known as karoshi — acknowledged that its contents made for bleak reading. 该报告发布时,日本距离从法律上承认过劳死(即工作过度导致的死亡)现象已有近三十年。这份长280页的报告承认,这个问题形势严峻。 Nearly 11 per cent of companies surveyed said they had full-time staff working at least 80 hours of overtime a month —a level which, by official acknowledgment, brings an increased risk of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issues and other problems. 近11%的受访企业表示,它们有全职员工每个月至少加班80个小时。官方承认,这样的加班水平会加大因心血管问题及其他问题死亡的风险。 Almost 12 per cent of companies surveyed said they had staff working more than 100 hours of overtime a month. 将近12%的受访企业表示,它们有员工每个月加班逾100小时。 The white paper, which was for ced into existence by a 2014 private member’s bill obliging the government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preventing deaths and suicide through overwork, follows a year in which karoshi compensation claims surged to a record high of 1,456. 这份白皮书是迫于2014年一份日本普通议员法案的要求发布的,该法案要求日本政府承担起防止过度工作导致死亡和自杀的责任。白皮书公布前的一年里,日本过劳死索赔案件数量达到了1456起的创纪录高点。 Even then, say lawyers who have represented the families of victims, the issue is greatly understated and barely discussed. 过劳死受害者家属的代理律师们表示,即使是那样,这个问题仍被大大淡化,几乎没人讨论。 The survey had hoped to base its research on responses from 10,000 Japanese companies; in fact, it received replies from just 1,743. 这次调查原本希望能获得1万家日本企业的回复并据此开展研究,事实上却只收到了1743家企业的回复。

在日本留学工作是种什么体验.doc

在日本留学工作是种什么体验 不少日本留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留在日本工作,也有人选择毕业回国当个海归,这其实都是自己的一种选择。今天,我就邀请了一位东京大学的学姐和大家一起分享宝贵留学经验。 2005年7月高中毕业。 2006年4月在东京大学开始了6年本科+硕士的学习生活。 2012年就职于鹿岛建设,在东京工作一年后,派回沈阳项目驻在。 留学与成长 留学是一个可以让人快速成长的过程。离开家长和被呵护的环境,从日常的买菜做饭,到自己来管理时间,在各种挑战中渐渐变的独立。留学生活重要分为2个阶段说吧。 1F 第一阶段:准备考试! 准备和参加各种留学考试、大学笔试面试和等待录取。我非常能理解这段生活比较闹心,因为没有确定的事情比较多,不知道自己会去哪所大学。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不用担心自己是孤独的。 2F 第二阶段:大学生活! 这时开始算是真正意义上,开始融入日本社会。在国内学习多年的同学,基本不用太担心入学后的学习问题,中国应试教育还是很强大的。 大学期间可以多尝试下大学的社团活动、交换留学和志愿者义工这些项目,丰富下人生经历。很多同学会从上大学后,开始打工。比如,可以去面向中国人的补习班里教教课,会编程的同学可以去软件公司,收入都还不错。我原来一直在旅行社打工。 我的建议:

1)在留学前,应该尽量尝试着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2)办法总比困难多,保持乐观心态。 3)注意身体健康,我去日本后坐过两回急救车。 4)一段生活的结束通常只代表下一段生活的开始。最好不要总计划在什么结束后,我要去做什么。如果想做,马上就去做吧。明天有可能会更忙。 工作与选择 除了研发和技术类的工作对专业要求比较高以外,毕业后还是有非常多的选择的。通常有这几种选择,简单说下我理解的优缺点吧。 1F 日企 选择大型日企,比如我,优点是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终身雇佣制度、工作安定压力不大,缺点是大型日企的晋升和收入增长比较慢、论资排辈。加上近年来,日企加速撤离中国市场,派回中国驻在的机会也在减少。 2F 外企 选择在日本的欧美系咨询公司和金融机构的也在增加。优点是收入高机会多,缺点是工作时间长、竞争压力比较大。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有去其他国家的机会。 1F 回国 选择回国的同学也越来越多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使一线城市的收入水平和日本相差不多,甚至有些行业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房地产。 我的建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