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交通影响评价

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交通影响评价

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交通影响评价
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交通影响评价

分类号:密级:

U D C:编号: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交通影响评价

论文作者:李晓宇学生类别:在职攻读

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领域名称:交通运输工程指导教师:郭抗美职称:副教授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or

The Master of Engineering Degree of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FOR THE 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by

Li Xiaoyu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essor Guo Kangmei

November 2014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不包含任何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作品内容,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其他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工业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以下规定:学校有权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内容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交流;学校有权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随着国内展览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均规划建设展览设施,但在综合交通配套方面实践较多,系统性、完整新的归纳总结较少。近年来,国内主要展览城市,特别广州、上海等展览业发达城市,年展览规模逐年增加,单个展览面积越办越大,由此带来的交通拥堵、出行不畅等多种问题接踵而来,不仅影响了展览本身的举办,更给所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结合实际,我国陆续开展了针对会展业的综合交通配套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应用于实践中。如对广州琶洲展馆特别是“广交会”交通配套的研究,如对正在实施建设的上海中国博览会综合体的综合交通分析研究等。同时,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相比国外会展业发达国家,国内在规划建设实践应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

本次研究将系统的、全面的从宏观到微观,站在使用者和参观者的角度,从项目所处交通区位条件出发,分析评价项目建成后对周边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并从减小项目进出交通对周边路网影响和保证项目进出便捷的角度,提出内外部交通改善措施建议,以保证项目建成后,周边交通系统能够高效、有序、正常的运行,减小对城市日常交通出行影响以及周边发生交通拥堵的可能。结合国家会展中心的实际操作经验,在规划和建设上提出具体建议和意见,既有利于会展中心为广大客商提供最高效和保障的服务,又尽可能的解决因举办展会给城市带来的各种交通压力,缓解出行矛盾,对国家会展中心的投入使用具有指导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交通评价

I

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交通影响评价研究

I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exhibition industry, all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exhibition facilities, but in practice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facilities are more complete systematic, new summary less. In recent years, the domestic main exhibition city, especially Guangzhou, Shanghai and other developed city exhibition industry, exhibition scale increases year by year, individual exhibition area do bigger more, follow close on succession of various traffic congestion, travel resulting sluggish, not only affect the exhibition itself held, more to the city brought great pressure.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China have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for exhibition industry,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and applied in practice. As to Guangzhou PaZhou Complex, especially research on "fair" transport facilitie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Expo of China is implementing a complex integrated traff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clearly recognize that compared with foreign exhibition industry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domestic in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re is a big gap.

This study will be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from the macro to micro, standing in the user and the visitor's point, from the project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of regional condition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on the surrounding road traffic system, a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ducing import and convenient traffic on the surrounding road network project import influence and ensure that the project put forward traffic.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o ensure that the project is completed, traffic system surrounding can be highly effective, orderly and normal operation, reduce the impact on urban daily travel and the surrounding traffic jam may. Combined with the 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 of the actual operation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pecific proposals and suggestions i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to provide the most efficient and security for the majority of customers service, as far as possible solutions for various traffic pressure event brought to the city, to ease the contradiction of travel, 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 put into use with guiding role and significance.

Keyword:The 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 ,Traffic Impact Analysis,Research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交通影响评价基本理论 (2)

1.2.1 交通影响评价的含义 (2)

1.2.2 交通影响评价的内容 (3)

1.2.3 交通影响评价的要求 (3)

1.3 交通影响评价的作用 (4)

1.4 国内外交通影响评价发展历程 (5)

1.4.1 国外交通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 (5)

1.4.2 国内交通影响评价发展历程 (7)

1.4.3 国内外交通影响评价的差异 (7)

1.5 交通影响评价方法及主要内容 (8)

1.5.1 分析流程 (8)

1.5.2 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作步骤 (9)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2)

第二章项目概要及周边区域开发状况、交通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13)

2.1 项目背景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3)

2.2 评价范围与年限 (15)

2.3 项目区位及周边土地利用开发 (16)

2.4 周边交通设施建设及地面公交现状 (18)

2.5 现状交通系统运行状况 (20)

2.6 土地利用及交通发展趋势分析 (21)

2.6.1 土地利用规划情况 (21)

2.6.2 道路网络规划情况 (21)

2.6.3 轨道交通规划情况 (24)

2.6.4 交通设施规划情况 (25)

2.7 分析结论 (26)

第三章案例分析 (27)

III

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交通影响评价研究

IV 3.1 国内外案例分析 (27)

3.1.1 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 (27)

3.1.2 上海国际展览中心 (28)

3.1.3 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 (29)

3.1.4 天津梅江会展中心 (31)

3.2 经验借鉴总结 (33)

3.2.1 展会类型和出行客流情况 (33)

3.2.2 出行时间分布情况 (33)

3.2.3 出行方式情况 (34)

3.2.4 货运交通情况 (34)

3.2.5 交通设施情况 (34)

第四章交通需求预测 (35)

4.1 交通预测方法、评价特征年及时段 (35)

4.2 项目交通生成预测 (35)

4.2.1 项目交通生成总量 (35)

4.2.2 项目交通出行分布分析 (35)

4.2.3 项目交通出行方式分析 (36)

4.2.4 项目机动车分方式交通流量分析 (36)

4.2.5 项目机动车交通生成流量分配 (37)

4.3 背景及总体交通需求预测 (37)

4.4 静态交通需求预测 (38)

4.4.1 停车配建规划及项目配建标准 (38)

4.4.2 机动车停车需求分析 (40)

第五章交通影响程度评价 (41)

5.1 道路及交叉口交通影响评价 (41)

5.1.1 道路路段饱和度对比分析 (41)

5.1.2 主要交叉口饱和度对比分析 (43)

5.2 公共交通设施交通影响分析 (44)

5.2.1 轨道交通影响分析 (44)

5.2.2 地面公交影响分析 (45)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3 项目内部停车设施交通影响分析 (45)

5.3.1 机动车泊位实际配置情况 (45)

5.3.2 非机动车泊位实际配置情况 (46)

5.3.3 出租车泊位实际配置情况 (46)

5.3.4 装卸车泊位实际配置情况 (46)

5.3.5 项目各类停车泊位配置对比分析 (46)

5.4 项目出入口设置评价 (46)

5.4.1 项目周边道路功能分析 (46)

5.4.2 项目出入口布局及评价 (47)

5.5 交通组织交通影响分析评价 (49)

5.5.1 外部车流交通组织分析 (49)

5.5.2 内部车流交通组织分析 (51)

5.5.3 人流交通组织分析 (51)

5.6 总体评价及主要问题分析 (53)

第六章项目交通改善措施与评价 (55)

6.1 外部交通设施改善措施 (55)

6.1.1 完善对外通道及地区道路 (55)

6.1.2 优化主要节点方案 (56)

6.1.3 建设轨道交通,完善地面公交 (57)

6.1.4 完善会展交通组织 (58)

6.1.5 建立城市交通诱导信息系统 (61)

6.2 内部交通组织优化 (62)

6.2.1 项目停车泊位配建建议 (62)

6.2.2 项目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优化建议 (62)

6.2.3 项目展馆区出租车上下客区设置优化建议 (63)

6.2.4 项目内部道路及交通组织优化建议 (63)

6.2.5 项目停车管理建议 (64)

6.3 交通改善措施评价 (64)

第七章结论 (65)

7.1 主要结论 (65)

V

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交通影响评价研究

VI 7.2 相关建议 (65)

7.2.1 必要性措施 (65)

7.2.2 建议性措施 (66)

参考文献 (67)

致谢 (69)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会展即会议、展览会和节日活动总称[1]。近年来,国际会展业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2009年全球会展业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了3850亿美元,成为了全球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的新兴产业。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统计,每年国际会议的产值约为2800亿美元,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综合贡献率达到8%[2]。当前,国际会展业具有主办机构专业化、展览公司集团化、会展品牌化与国际化、运行市场化与产业化等特点。

作为现代服务业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会展业,它带动力强,综合效应大,对电讯、金融、餐饮、酒店、广告、旅游、物流仓储和交通运输等相关服务业具有巨大联动效应,将随着我国经济步入结构调整和全面升级的新阶段,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主导性产业。近年来,我国展览业发展较快,但会展业的整体实力尚有待提升,会展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上也存在明显不足。随着国际会展产业与发展重心从欧洲、北美向亚洲的转移,场馆大型化和综合化的顶端优势愈发明显。建设立足于国际市场的国际会展中心,是实现会展业自身价值的新方向和新趋势[3]。

国外会展业较为发达,特别是欧洲会展业起步早、发展较为成熟,具有先进和成熟的会展组织、展馆建设和运营经验。无论是展馆规划设计,还是综合交通配套均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且具有丰富的实践应用经验。其综合交通配套设施均以满足办展需要需求为首要目的,区分过境交通和内部交通,实现客货分流等[4],如多种交通方式接驳、展馆内外交通联系紧密、枢纽立交复合设计及周边设置大型停车设施等。

随着国内展览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均规划建设展览设施,且年展览规模逐年增加,单个展览面积越办越大,由此带来的交通拥堵、出行不畅的多种问题接踵而来,不仅影响了展览本身的举办,更给所在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不便[5]。如何做到既方便参展客商、又不会对办展城市产生过大交通影响,同时为展览主办方提供更多、更便捷的综合交通配套服务,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次研究将运用理论知识,系统的、全面的从宏观到微观,站在使用者和参观者的角度,分析研究国家会展中心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综合交通配套设施所涵盖的内容及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大型会展中心的分析,并结合国家会展中心的实际操

1

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交通影响评价研究

2 作经验,在规划和建设上提出具体建议和意见,有利于会展中心为广大客商提供最高效和保障的服务,同时解决因举办展会给城市带来的各种交通压力,缓解出行矛盾,对国家会展中心的投入使用具有指导作用和意义。

1.2 交通影响评价基本理论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是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地区。交通作为城市的一个子系统,实现着城市人流、物流有效移动和运转的功能。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虽然道路、公交等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建设,但仍不能适应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交通拥堵日益显现。与此同时,城市内大型公建项目或土地利用变更,由于其建筑规模大,开发程序复杂,吸引和产生的交通势必波及项目周围乃至整个城市的路网,导致路网局部乃至全局的交通供求不平衡,引发交通拥挤加剧、交通事故增多、城市环境恶化、增加能源消耗等问题。另外,无节制的公建项目造成停车场及周围路网拥挤,进出口交通阻塞,疏导困难等。因此,研究建设项目的开发与城市交通需求之间的内在关系,深入揭示建设项目对周边乃至较大范围内的交通影响规律,探索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

交通影响评价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以建设项目和土地开发为研究对象,在城市局部或微观层面协调交通规划、土地开发规划和交通组织与交通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城市建设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6]。它是改善城市交通服务水平,促进城市交通供需平衡,保障城市和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国内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天津等十几个城市开展了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总体看来,这些城市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提出并付诸实施,充分论证了建设项目所带来的交通影响,并根据其交通影响程度来判断建设项目的选址、类型、规模和开发强度方面的合理性,提出项目周边交通系统和交通组织等方面的措施,进而得出结论性意见供政府、规划、建设、交通管理等部门决策使用。各城市交通影响评价实践表明,该项工作在保障城市有序开发建设和引导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2.1 交通影响评价的含义

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 Impact Analysis,简称TIA) [7]是结合现有交通设施,在建设项目立项或审批阶段,定量分析和评价建设项目建设投入使用后,新增交通需求对周边交通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进而在保持一定服务水平的条件下提出缓解对策和改善方案,实施补偿政策,以减少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项目建设引发的交通量对周边交通的压力。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通影响评价是以城市建设项目及土地开发为研究对象,把实现城市建设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为研究目标的。交通影响评价从微观入手,深入细致地研究用地开发项目周边的道路等级、结构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水平,从而预测出周边道路网络每一路段上的流量变化,以及每一交叉口转向流量的变化。形象的说,城市土地利用是产生交通的“源”,所产生或吸引的交通量则是“流”,交通影响评价就是对“源”产生的“流”进行估计,并寻求控制和疏导方法,使“流”畅通。在城市发展中,它是在微观层面动态协调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二者之间的重要手段,是有效控制土地开发强度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1.2.2 交通影响评价的内容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应包含以下内容[8]:

相关调查和资料收集;

确定交通影响评价的范围与年限;

研究范围内现状交通体系分析;

交通需求预测;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程度评价;

提出评价结论与改善措施建议。

1.2.3 交通影响评价的要求

1.采用的基础资料应完整、准确、有效

基础数据准确、分析结论科学,是保证交通影响评价分析结果可信和实用的基础。其中,如果交通影响评价所需的基础资料不能客观反映项目和周边交通系统的真实情况,即使分析方法科学,分析结论也不可能客观和正确。因此,为保证评价结果可信,能够作为建设项目选址、规模、使用功能以及交通影响程度和改善评定的依据,就要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所采用的技术资料(包括数据和图纸)完整、准确、有效,满足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

2.评价结论应明确,具有针对性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最终成果应提出对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程度、改善措施及是否需要调整建设项目选址、建设规模或使用性质的结论性建议[9]。首先应明确建设项目在给定建筑规模下的交通生成对周边交通系统的影响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包括道路、交叉口、项目出入口、公交系统等。若项目建成后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则应明确维持周边交通现有的或可接受的运行状态,建设项目开发商应当为改善周边交通系统所做的改善措施;若建设项目对周边交通系统影响超出可接受水平,则应提出调整建设项目选址、建设规模或使用性质方面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城市土地利用性质和土地开发强度,解决城市局部过高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3

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交通影响评价研究

4 1.3 交通影响评价的作用

国内城市建立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并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不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城市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开展交通影响评价能够促进城市开发建设的合理化、土地开发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等[10]。

1.促进土地开发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

我国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后,城市土地使用机制特别是经营类土地从按计划拨地转变为土地储备上市交易,开发商由于受价值规律的影响,往往从获取自身的最大利益出发,尽可能的增加土地开发强度,无疑给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压力,引发路网容量、交通组织和停车设施等方面的问题。从城市规划和交通发展的角度对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充分发挥政府和规划部门对城市发展的导向作用,使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承受能力相匹配,避免土地开发强度过大而使城市机能和交通需求集中,进而促进城市功能布局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

2.促进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很低,难以从经济角度激发市场、吸引投资,因而,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是由国家投资建设的。事实上,城市交通发展促进了相关土地的增值,开发商在交通设施完备的地区开发,获得了高额的开发效益。而这些效益中的很大部分是由于公共投资产生的,因此这部分效益应该还原给社会。从另一角度来说,建设项目的开发使得开发区域的交通需求增加,这些新增交通需求加重了周围路网的压力,降低了交通设施的服务水平,而开发商又希望开发项目与周边保持便利的交通联系。所以,开发商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改善措施,负责解决新增的交通需求,维持一定的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进而保证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3.促进交通设施建设资金的多元化

目前,我国政府是交通设施主要的投资主体,渠道相对单一,而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由于财力有限,政府尚无力拿出足够的资金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导致的资金长期投入不足是我国加快交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本着“谁使用谁出钱”的公平原则,开发商也应该负担解决新增的交通负荷,保持交通服务水平不低于规定水平。通过交通影响评价研究,能够定量的确定开发商所应付的交通责任,从而多方面筹集资金,加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4.促进现行规划模式的整合

土地利用与交通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合好互动作用。土地利用是产生交通需求的源泉,不同的城市结构,土地功能和土地使用强度产生不同的交通需求,并涉及交通分布、交通方式选择等变化。城市土地利用与开发以便利的交通为前提,交通设施的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建设和改善促进地区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在进行交通系统规划时,必须考虑这种相互影响关系的存在。

当前国内通常的规划模式是“先用地规划,后交通规划”,这样交通规划往往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只能分析现状交通问题和提出近期或局部的交通设施调整改善措施,难以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及时的比较论证和信息反馈[11]。进行交通影响评价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建设项目土地利用与周边交通系统的协调关系,及时反馈用地规划和交通规划方面的不足,是整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协调土地利用和交通的重要手段。

1.4 国内外交通影响评价发展历程

1.4.1 国外交通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

交通影响评价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应用十分广泛,并且产生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工作经验。

1.美国

美国交通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美国交通影响评价的背景、工作内容和方法,对制定我国城市交通影响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920年以来,在美国,以地方政府为主体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容易,人们并未意识到对土地开发进行管理是一个重要问题。当时,许多开发商在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区域(如市郊)对土地进行开发,投资形成规模后,基础设施随之得到改善。19世纪20年代,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压力的加大,美国商务部颁布了《城市规划和区化的标准法案》(The Standard City Planning And Zone Enabling Acts[12]),首次提出限制建设项目的开发地点和类型,基础设施不足的区域禁止开发建设项目。直至40年代,对城市周围地区的开发,地方政府只负责主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他设施由开发商负责投资建设。这种做法导致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路网水平下降、道路拥挤等一系列问题[13]。

20世纪40、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美国城市的高速发展使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越来越困难,再加上后来由于市民反对通过增加不动产税及一般开发债券来解决新开发区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因此在高速发展的地区开始探讨由开发商负担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可能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一些城市提出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通过预测项目建成后交通环境的变化来确定是否由开发商负担与建设项目影响相当的交通设施建设费用,或让开发商修改开发计划,使交通影响降至可接受范围。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对交通影响评价的理论体系、基本内容、分析方法

5

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交通影响评价研究

6 与步骤等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研究。美国交通部和联邦公路局于1985年1月发布了美国建设项目《地块交通影响评价手册》(Site Imact Traffic Evaluation Handbook[14],简称S.I.T.E.)。1986年3月,针对建设项目开发(Site Development)对交通系统的影响,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ITE)召开了有关土地使用和交通的专门会议,在此会议上第一次着重强调了研究建设项目开发交通影响的重要性。1988年下半年,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技术咨询委员会在总结全美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发布了第一份有关土地开发的交通影响评估总结报告《Guidelines for Transportation Impact Assessment of Proposed New Development》;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也针对交通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向全美各建设项目开发商推荐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研究报告《Traffic Assessment and Impact Studies for Site Development》[15]。这两份报告可以认为是交通影响评价理论成熟的标志,以后的研究大都是对此报告建立起来的理论框架的完善和发展。

至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协调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关系,又先后提出了《Clera Air Act》和《Intermodal Surfac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ct》等一系列法案。在美国,交通影响评价一般由政府首先设定作为开发工程项目的条件,当符合该条件的建设项目开发时,建设项目的开发商必须向咨询公司招标,由咨询公司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然后向地方政府提交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由于开发项目类型涵盖了商业、居住、办公、工业等,且开发规模不等,所以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和内容也有所差异,各州都依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研究并建立了各自交通影响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新建开发项目实施交通影响评价,同时制订了征收交通影响费政策。

2.英国

在欧洲,随着交通影响评价制度的推广和深入,人们也意识到以美国S.I.T.E.为代表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因此欧洲提出了广义运输评估方案论。英国在实际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的局限性并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以更广义的“Transport Assessment”[16]评估建设项目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并更注重多种模式交通影响的评估。

1994年,英国交通运输协会(IHT)经过系统的研究之后公布了全国统一的交通影响分析指南《Guidelines for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17],其交通影响分析过程与美国基本相似。但英国进行交通影响分析一般推荐采用网络分析软件,在交通预测与分析方面体现了自己的特色。

到目前为止,由于各个国家政治、经济运行体质不同,国外也没有统一的交通影响评价模式,需要根据项目所在的地区、条件、项目投资渠道等方面而定。但大多数国家参照美国的交通影响评价研究过程,目前最常用的是ITE报告和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手册。总之,国外交通影响评价技术领域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课题。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2 国内交通影响评价发展历程

我国交通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少量大型建设项目曾经进行过交通影响评价,评价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项目内部交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交通衔接、停车实施的满足程度以及对周边路网特别是交叉口的影响等方面。当时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并且交通规划软件尚未普及,交通影响评价的过程相对较为简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研究者开始对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评价重点以及交通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开始研究,较为集中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影响范围的确定方法、建设项目出行生成指标、交通影响评价影响程度评价标准、出行生成预测方案、出行分布确定方法以及交通分配方法等[18]。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日益紧张,交通影响评价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认可,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应建立、健全重大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制度;第三章第二十五条规定,大型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及其他重大建设项目在立项时,应当由市交通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道路交通影响评价。经论证,对交通环境将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项目,立项主管部门不予立项。当前,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在积极制定适合国情的交通影响评价政策和法规,已于2010年出台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各大城市也相继制定了交通影响评价相关法规,指导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例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河北、江西等省份先后制定了交通影响评价的实施细则和相关要求,天津市也于2011年出台了《天津市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和《天津市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规程》(试行),规定了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阶段、评价项目的范围、交通影响评价实施的要点、交通影响评价准则和要求[19]。目前,天津市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已经普遍在建设项目各阶段广泛开展,评价结论在天津市建设项目审批中发挥着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

1.4.3 国内外交通影响评价的差异

1.基础数据及资料的差异

国外交通影响评价中无论是阈值的推荐还是出行产生和吸引率的推荐,都是建立在科学的研究以及大量交通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的。在分析美国交通影响评价时发现,无处不在ITF《出行率手册》[20]中标准出行率的强大作用,它几乎是所有交通影响评价项目工作中的“宝典”,许多关键参数都能够在这里找到答案,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预测的歧义和随意性。此外,国外规划资料的完整性也是国内城市所无可比拟的,这些基础的规划资料和数据均可从网络上方便获得。

国内城市交通影响评价中,每个建设项目都是独立的,交通影响评价有建设单位分别委托,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单位对区域背景交通量、区域路网规划、相关公

7

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交通影响评价研究

8 交系统规划等资料的把握存在不一致性。并且某些重要参数缺少研究和技术积累,个别指标甚至几乎从未进行过针对具体区域特性的系统专题研究。由于这些重要指标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各编制单位只能依据调查或者经验自行确定指标,由此加大了预测的随意性,甚至造成不同的编制单位对同一个项目的评价结论截然不同,使得交通影响评价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受到一定质疑。

2.交通需求预测模式的差异

西方国家的城市中,由于已经进入城市发展的“稳定期”,项目预测目标年和现状年交通状况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未来年交通流量可通过现状交通量结合增长系数的方案获得。由此,其通常习惯于应用“累积预测法”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式,即通过叠加现状交通量的增量、过境交通量、项目自身交通量来获取未来年交通量。

与之相对应,国内城市则大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建设项目研究范围内城市道路系统在一定周期内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目标年建设项目周边会有大量的道路按规划实施建设,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年路网结构与现状差异较大。这一特点使得国内城市更加适合于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通过建立交通生成模型来预测未来年各小区交通生成量,再通过交通分布、方式划分,以及交通量预测来获取目标年道路交通状况[21]。因此,国内城市交通影响评价中,所采用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式更类似于“路网规划”的思路,与国外项目,对传统“四阶段法”[22]的利用更为紧密。

3.交通影响评价指标的差异

国外经验表明,不论是现状交通分析还是目标年交通该预测,通行能力(负荷度)、服务水平及交叉口延误的测算及剖析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国内城市的一些交通影响评价基本上忽略了服务水平与交叉口延误的具体分析,只是取用一种通行能力、道路负荷度等来反映城市道路交通的变化情况,并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对道路交叉口的深入研究和改善措施分析。

1.5 交通影响评价方法及主要内容

1.5.1 分析流程

当建设项目规模或产生的交通需求超过交通影响评价的起评阈值[23]时,应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完成的交通影响评价应依据调查的现状交通量、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指标、交通系统情况的资料,研究新建项目或城市土地利用变更对交通的影响,分析项目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24]。

目前,国内多个城市已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但由于分析均建立在相同的基础理论之上,其体系框架和工作流程大致相似。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2 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作步骤

1.基础资料收集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资料来源主要有交通部门、规划部门、测绘部门以及项目开发商等。交通影响评价中基础资料的收集必须包含建设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建设项目交通特性、项目周边土地使用特性、项目周边交通特性以及规划层面的资料[25]。

(1)项目自身相关信息

项目来源及所处阶段,包含项目相关的规划、土地、立项办理过程和相应文件;

项目功能与性质,如分地块的规划用地性质、规划建设使用功能等;

项目具体位置及四至(东南西北的边界);

项目总平面图,明确标示项目的主体建筑及配楼、机动车出入口位置、地下车库位置及出入口设施、内部道路系统(如车行、人行)等;必要情况下也可

收集项目建筑立面图;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如总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容积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另外,居住项目

还应包括住宅户数、居住人数,医院应说明床位数、门诊量,购物中心应说

明营业面积和雇员人数,办公楼应说明入驻办公人数等;

项目实施方案,包括开工时间、投入运营时间以及后续开发计划等。

(2)项目相关资料的收集

项目研究范围城市规划资料,可从城市和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获得,应包括土地使用功能图、建筑高度控制图、道路交通用地规划图等,并

收集规划各地快的建设用地面积、建筑规模、容积率等基础资料;

研究范围内各类交通专项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主要包括道路布局、等级、间距、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节点形式、道路交通组织、实施计划等;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应为规划公共交通(包括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公共交通场

站等)设施布局与运营计划等情况;停车设施规划主要包括停车场(库)位置、

规模等;

研究项目范围地形图:一般情况下,建成区内比例尺为1:2000,建成区外为1:10000;

为了提高交通影响评价数据的可信度,一些城市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委托权威专业机构提供项目出行预测结果以及背景交通量等数据。

2.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现状调查

现状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调查时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交通影响评价结果真实可靠的依据。交通影响评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道路

9

国家会展中心综合交通影响评价研究

10 交通设施现状、现行交通管理政策及措施、交通流量情况、类似建设项目的交通需求状况,必要时还应进行交通需求的OD调查[26]。主要内容有:

土地利用调查:如建设项目的现状用地利用情况,包括现状用地性质、规模及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建筑布局、出入口、交通组织等;研究范围内其他地

块的现状用地性质、规模及土地开发计划等;

交通设施调查:道路交通设施主要有道路布局、等级、间距、宽度、路幅形式、路况条件、是否实现规划等;现状路网中主要交叉口及主要出入口的几

何特征、交通组织及管理方式;公共交通(包括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公共交

通场站等)设施布局与运营情况;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以及行人及自行

车交通设施等情况;

交通管理政策及措施调查:交通管理政策、交通组织措施等;

交通流量调查:研究范围内主要道路及交叉口交通流量、速度、密度;公共交通的客流量等;

同类项目的交通需求调查:交通产生吸引量、出行结构、停车需求等。

3.确定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范围

按照建设项目类型以及路网的结构特征,通过相关技术方案推算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范围,并将其作为后续调查和需求预测的工作范围。采用定量化的方案确定项目研究范围时,该步骤可能和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现状调查的部分调查内容相互交叉。

4.项目道路交通系统现状分析及问题

项目周边道路交通系统是建设项目开发建设的背景,也是提出交通解决方案的前提,有必要将其作为独立的工作环节加以强化。本部分应概括和汇总分析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分析类似项目的交通出行特征及存在问题,包括产生吸引量、交通组织、机动车停车位配置情况等;

根据交通调查获取的道路流量及速度,分析项目周边道路交通负荷水平;

建设项目周边的重要交叉口的交通出行特征分析;

建设项目周边公共交通系统、停车系统、步行及自行车系统特征指标分析;

对现状交通进行综合评价。

5.交通影响评价目标年与评价时段的选择

(1)目标年的确定

交通影响评价目标年的选定与区域规划的目标年限、开发工程的建设阶段及交通系统的变化情况都有一定关系。同时,它还要与项目实施的年限、道路交通系统改善的期限及城市交通规划的年限保持一致。

一般应为项目全部建成或使用的年份,或者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年。小型项目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1-2年内建成,预测年限一般为3年左右。对于大型项目,由于其建成后,不一定能立即得到充分使用。只有在完全投入使用后,其吸引的交通量才能达到最大,此时周边道路设施的影响也达到最大。因此,规模较大或分期实施的项目,应考虑各阶段完成时期及全部建成后一定时期(如5年、10年)的情况[27]。

(2)评价时段的选择

道路交通的紧张状况突出体现在高峰小时,因此研究应选择相应的高峰小时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建设项目的高峰出行时间与项目类型及所处区域路网特性直接相关。道路系统的高峰出行时间可通过交通量调查资料分析得出。如果项目产生交通的高峰时间与周围路网交通的高峰不一致,可研究叠加后最大值时的情况,并选择影响相对较大的时段作为项目研究的评价时段,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一些土地利用类型(如商业、公园、旅游、餐饮、娱乐等)的高峰出行时间可行出现在晚间或假日,在分析时,对这周特殊情况的高峰时间应予以适当考虑,研究不同的情况。

6.交通需求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内容是定量确定由于建设项目的建设而诱增的交通量,以及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区域在有无项目两种情况时的未来交通需求。其目的是定量确定开发项目可能导致的交通影响。建设项目交通需求预测有很多种方法。在大城市普遍采用的是“四阶段模式”,即按照出行生成、出行方式划分、出行分布、交通分配四个步骤进行。

7.交通影响程度评价

应对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区域内的路网容纳能力等各类交通设施的供应与需求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项目建成后是否对周边交通系统产生了显著性影响,一般应包括:

关键交叉口及路段的交通分析评价

公交设施影响分析评价

项目与外部交通衔接分析评价

内外部交通组织评价

其他与交通有关的分析

8.交通改善措施

在建项目队周边交通系统有显著影响的情况下,应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改善措施:

(1)分析区域交通系统改善

现有道路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停车设施的改善

新增道路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停车设施的数量和布置

提高公共交通系统运能

11

小区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 资料 长安大学简介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以工为 主,理工结合,兼有经济、管理、人文多种学科,以培养公路交通、国土资源与 环境、建筑工程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现设有15个学院,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专业设置覆盖了公路交通、国土资 源与环境、建筑工程的绝大部分领域。学校教学设施完善,科研设备先进。 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具备国家甲级的交通土建工程设计、城市规划、交通评价等资质。 长安大学拥有一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在内的学术水平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 长安大学交通规划研究独树一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承担的有国家科技部十五 攻关项目、国家西部交通建设项目、美国能源基金会资助项目、霍英东基金资助项目等。 具有研究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的雄厚基础,交通规划软件齐全,拥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交通规划主流软件EMME/2、TRIPS、TRANSCAD ,并具有相应软件的开发能力。实验室具有世界先进的试验设备,如英国ADR数据采集系统、Autoscope 交通流量监测系统、Tramble 车辆轨迹定位系统、GPS/GIS数据采集和维护系统,为规划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 长安大学BRT研究中心是以公交优先研究为重点,兼有城市交通政策、城市交通设施设计、城市交通影响分析等方面工作的专业研究机构。该中心目前承担有美国能源基金会资助项目、霍英东基金资助项目等重大课题。在西安市从事过西安市高架路交通经济研究、西安市社会停车场规划、西安市快速路体系规划、 城市交通战略规划、城市轻轨客流量预测、城市BRT发展战略研究等大量交通研究项目,建立有城市交通活动模型。该研究中心拥有研究人员40名,有国外兼职教授指导,并有博士、硕士研究生等专业工作人员30余名。

02.技术咨询合同(交通影响评价)

顾问咨询类合同范本002 技术咨询合同 (交通影响评价)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合同编号: 委托人: 受托人: 签订日期: 年月日

委托人(甲方): 受托人(乙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就(项目名称)的交通影响评价等技术咨询事宜,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咨询的内容、形式和要求 1.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简介) 1.2 乙方负责完成该项目有关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审核及装订且取得批复等全部工作。 第二条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2.1合同期限为30个工作日(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2.2 合同履行地点是。 2.3 乙方承诺于年月日前完成《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书》(及电子文件光盘一张)的撰写、审核和装订工作 (若甲方设计方案变动,时间则进行相应顺延) ,且在合同期限内通过(当地相应级别)交通委员会就该项目《交通影响评估报告书》的技术审核并取得批复。原则上甲方不做任何书面承诺,如批复过程中确实需甲方书面承诺,甲方只对钉桩范围内的用地进行承诺。 第三条甲方的协作事项 在本合同生效后,甲方应向乙方提供编制报告所需的下列资料和工作条件: (1)《市规划委员会规划意见书》; (2)挂牌出让成交确认书; (3)地形图、总平面图(电子版)。 注:以上资料甲方于年月日当天提供。 第四条技术情报和资料的保密 4.1 涉及项目所在地保密条令的图纸资料按保密规定执行。 4.2 乙方同意将所有甲方提供之资料及数据保密,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泄漏、转让甲方的任何资料。 4.3本项目各阶段成果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提供给第三方。 第五条验收、评价方法 在合同期限内通过(当地相应级别)交通委员会就该项目《交通影响评估报告书》的技术审核,并取得批复,且乙方向甲方提供最后已批复的交通影响报

小区交通影响评价设计报告

长安大学简介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兼有经济、管理、人文多种学科,以培养公路交通、国土资源与环境、建筑工程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现设有15个学院,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专业设置覆盖了公路交通、国土资源与环境、建筑工程的绝大部分领域。学校教学设施完善,科研设备先进。 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具备国家甲级的交通土建工程设计、城市规划、交通评价等资质。 长安大学拥有一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在内的学术水平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 长安大学交通规划研究独树一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承担的有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国家西部交通建设项目、美国能源基金会资助项目、霍英东基金资助项目等。 具有研究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的雄厚基础,交通规划软件齐全,拥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交通规划主流软件EMME/2、TRIPS、TRANSCAD,并具有相应软件的开发能力。实验室具有世界先进的试验设备,如英国ADR数据采集系统、Autoscope 交通流量监测系统、Tramble 车辆轨迹定位系统、GPS/GIS数据采集和维护系统,为规划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 长安大学BRT研究中心是以公交优先研究为重点,兼有城市交通政策、城市交通设施设计、城市交通影响分析等方面工作的专业研究机构。该中心目前承担有美国能源基金会资助项目、霍英东基金资助项目等重大课题。在西安市从事过西安市高架路交通经济研究、西安市社会停车场规划、西安市快速路体系规划、城市交通战略规划、城市轻轨客流量预测、城市BRT发展战略研究等大量交通研究项目,建立有城市交通活动模型。该研究中心拥有研究人员40名,有国外兼职教授指导,并有博士、硕士研究生等专业工作人员30余名。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CJJ/T 141-2010 1 总则 1.0.1 为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规范城市和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再10万人以上镇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1.0.3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必须以城市和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为依据。 1.0.4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应遵循集约、节约使用土地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妥善处理评价项目新生成交通与背景交通间的关系。1.0.5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除应遵守本技术标准外,尚应符 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建设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 具有交通生成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拟建设(新建、改建和扩建)项 目。 2.0.2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 Impact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运行的 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小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 —1 —

1.0.6 建设项目分类Clas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根据建设项目用地类型、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特征对建设项目进行的分类。 1.0.7 出行率Trip Generation Rate 建设项目单位指标( 如建筑面积、住宅户数、座位数等)在单位时间内所生成的交通需求,包括产生量和吸引量。 1.0.8 新生成交通需求New Generation Traffic Demand By Consturuction Projects 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所生成(包括产生和吸引)的新增交通需求。 新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包括建设项目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需求; 改、扩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是指由改、扩建部分引起的新增 交通需求。 1.0.9 背景交通需求Background Traffic Demand 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内除去被评价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外的 其它交通需求,包括起迄点均在评价范围外的通过性交通和评价范围 内其它建设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 1.0.10 交通影响评价的启动阈值Threshold of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建设项目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门槛条件。 1.0.11 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指标Indicators of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衡量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影响程度 的指标。 —2 —

兰州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

兰州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从交通角度评判项目方案的合理性,规范兰州市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结合兰州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第四版)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北至铁路货运北环线,南至南绕城高速公路,东至兰州高新区榆中园区东部边界,西至京藏高速公路的建设项目。其他区域建设项目可根据实际需要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交通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交通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交通影响的交通设计、交通管理方案和措施。 第四条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应在选址或报建阶段进行。 第五条建设项目在选址或报建阶段依规定需做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经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及意见函。

第八条单独报建的学校类、交通类、混合类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不设启动阈值,均需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第九条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审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前,将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书送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 第十条红古区、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由所在地相关管理部门自行组织评价或委托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评价。 第三章管理部门职责及评审程序 第十一条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负责,会同规划、国土、公安、建设等部门及相关专家进行联合审查。 第十二条项目建设单位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评审申请、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及审查报告后,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联审,并出具评审意见。项目建设单位根据评审意见进行深化、完善,并报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核准通过的项目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意见函。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1 总则 1.0.1 为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规范城市和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再10万人以上镇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1.0.3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必须以城市和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为依据。 1.0.4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应遵循集约、节约使用土地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妥善处理评价项目新生成交通与背景交通间的关系。 1.0.5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除应遵守本技术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Project 具有交通生成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拟建设(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2.0.2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小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 2.0.3 建设项目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根据建设项目用地类型、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

特征对建设项目进行的分类。 2.0.4 出行率 Trip Generation Rate 建设项目单位指标(如建筑面积、住宅户数、座位数等)在单位时间内所生成的交通需求,包括产生量和吸引量。 2.0.5 新生成交通需求 New Generation Traffic Demand By Consturuction Projects 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所生成(包括产生和吸引)的新增交通需求。新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包括建设项目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需求;改、扩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是指由改、扩建部分引起的新增 交通需求。 2.0.6 背景交通需求 Background Traffic Demand 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内除去被评价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外的其它交通需求,包括起迄点均在评价范围外的通过性交通和评价范围内其它建设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 2.0.7 交通影响评价的启动阈值 Threshold of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建设项目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门槛条件。 2.0.8 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指标 Indicators of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衡量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影响程度 的指标。 2.0.9 长路段 Long Continuous Road Link长度超过1.5km,交通

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办法

重庆市规划局关于印发《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处室、分局(规划办),局属事业单位: 为促进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科学配置城市土地与空间资源,规范规划及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工作,我局研究制定了《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重庆市规划局 2014年4月21日 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为促进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科学配置城市土地与空间资源,规范规划及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重庆市主城区范围。

第三条(交通影响评价的范畴)交通影响评价是指按本办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新编、修编或修改阶段和建设项目方案设计阶段进行的交通论证分析及可行性评价。 第四条(新编或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新编或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同步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第五条(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有以下情形的,应同步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一)因用地性质调整或容积率增加,居住、商业、商务用地及其混合用地总计容建筑面积增量超过10万平方米且容积率增幅超过50%的;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后,单个未建地块的容积率达到《技术规定》附表一中指标上限三倍及以上的(居住:中心地区10.5,一般地区7.5;商务:中心地区15,一般地区12;商业:中心地区12,一般地区9); (三)轨道停车场、车辆段和公交场站以及其他市政设施用地上新增上盖物业开发的; (四)新增大型场馆和交通换乘枢纽的; (五)其他有必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要求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编制主要要求 1.项目背景情况项目任务来源(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及项目基本情况; 1.1. 项目位置及四至情况 要求有详细文字说明和规划位置示意图。 1.2. 项目规划用地情况(包括性质和规模) 1.2.1. 项目总建筑平面图 1.2.2. 项目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 1.2.3. 项目现状和规划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要求说明建筑规模详细情况,包括项目总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具体用途)、地下建筑面积(具体用途)、住宅户数、人口数、或者其他和医院床位数、门诊量等、容积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数、(地上、地下)并附详细表格说明。 2.项目研究依据要求说明是项目规划意见书或审定方案通知书或控规调整阶段(附控规调整报告),并附所批文件复印件。报告中的规划条件(路网、公交场站及其他交通设施)应由相关部门确认。 项目研究范围 3. 3.1. 研究区域范围及依据 3.1.1. 研究范围一般应覆盖因项目而带来重大交通及运输影响的所有的地方,至少应包括直接毗邻项目的主要交通通道和主要交叉口。

3.1.2 说明研究范围确定的依据,并附项目研究范围规划道路和用地性质规划图。 3.2. 说明研究范围内项目周边用地规划及开发情况,特别是项目四周正在建设或近期建设项目有关情况。 3.3. 项目计划建成年份情况及依据。 4. 现状交通系统状况 4.1. 研究区域现状道路设施及交通流量情况 4.1.1. 说明研究范围内现状路网布局、现状道路宽度、横断面、是否实现规划等。 4.1.2. 说明研究范围内主要节点情况,包括节点类型、交通组织、 信号配时等。 4.1.3. 项目现状道路及节点图。 4.1.4. 项目周边道路及节点现状交通量和负荷度调查,要求列表和附图说明。 4.1. 5. 研究范围内道路及节点存在问题及通行能力分析。 4.2. 研究区域现状公共交通设施情况 4.2.1. 说明研究范围内现状公交线路设置情况,要求说明线路车 站的设置、距离项目的远近、线路的走向、线路的运力情况、公交港湾和满足需求水平等,并附图说

交通影响评价咨询合同范本

编号:_____________ 交通影响评价咨询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甲方: 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XXXXX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执行。 第一条本合同签订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2国家及地方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第二条咨询依据 2.1甲方给乙方的设计条件及要求; 2.2甲方提交的基础资料; 2.3乙方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第三条本合同项目的名称、规模、阶段、目标及咨询成果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项目概况及规模: 咨询目的: (1)根据基项目开发计划,分析研究区域交通需求增长及其周边地区所受影响,使基地的建成使用对区域道路交通系统产生的影响减至最小; (2)进一步完善基地内外交通组织,以使得基地内外形成顺畅的交通流线;确保基地影响区域动静态交通平衡。 咨询内容:

(1) 分析基地及其周边地区交通现状与问题; (2)分析基地的建设开发水平与目标年交通发生吸引需求; (3)分析研究区域道路网受基地开发的交通影响程度、承受能力及改善措施;(4)提出基地配建停车设施数量建议; (5)提出基地周边交通组织方案建议。 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报告成果: (1) 基地周边交通现状与交通流量等交通评估前期的主要调查观测资料。(2)方案说明书(文本); (3)基地总平面图; (4)道路和用地现状图; (5)目标年基地周边主要道路新增交通量图; (6)基地周边机动车交通组织图; (7)基地周边交通改善措施汇总图。 第四条甲方向乙方提交的有关资料、文件 协助收集编制本工程所需的基础资料,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1)项目规划设计报告,规划主管部门规划设计要求与批复等文件, (2)项目规划平面方案,项目建筑各层平面布局、住宅标准层平面布局、停车场各层布局平面及内部车流组织图; (3)项目基地(含至少两个周边相邻路口)地形图(CAD文件) (4)上层次规划的设计条件文档资料(说明及图纸)(复印件)。 (5)“项目平面示意图”、“用地红线图”(复印件)。 (6)项目周边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图(CAD文件)。

《昆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编制与管理细则》文本

《昆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编制与管理细 则》文本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部分文本部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管理部门职责及评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从业单位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一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交通影响评价技术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二选址(或出让)阶段和报建阶段交通影响评价技术细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 规划单元分区、交通设施服务水平分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 部分条文解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昆山市交通影响评价编制与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为了促进昆山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规范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昆山市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年修订)》、《江苏省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编制要点》等。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 第四条【阶段划分】交通影响评价(简称“交评”)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简称“控规阶段”)、选址阶段或地块规划条件核提阶段(简称“选址(或出让)阶段”)、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设项目方案设计阶段(简称“报建阶段”)三个阶段。

【精品】居住小区交通影响评价

居住小区交通影响评 价

淮钢安置小区西侧经济实用房建设 项目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江苏淮安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O一O年十月

目录 1概况1 1.1 项目背景1 1.2 项目概况2 1.2.1 项目区位2 1.2.2 功能定位分析3 1.2.3 经济技术指标3 1.3 编制依据3 1.4 研究范围4 1.4.1 研究区域范围4 1.4.2 交通影响分析目标年5 1.5 技术路线5 1.6. 研究主要内容5 2现状分析7 2.1 道路交通现状分析7 2.1.1 道路网设施(Facility)现状分析7 2.1.2 交通流量(Flow Volume)现状分析12 2.1.3 公共交通现状分析19 2.1.4 停车设施现状分析20 2.2 项目周边土地利用状况21 2.3现状评价22 2.3.1 道路网现状评价22

2.3.2 道路交通运行评价22 3交通需求预测24 3.1 预测方法和步骤24 3.1.1交通分区24 3.1.2预测步骤24 3.2 项目交通量生成预测25 3.2.1 本项目交通生成预测25 3.2.2 本项目交通分布预测29 3.2.3 本项目吸发交通量分配30 3.3 项目周边道路背景交通量估算30 3.4 目标年(2016年)总交通量分析31 3.5 开发项目停车需求预测32 3.5.1停车需求的指标确定依据32 3.5.2停车需求预测34 4项目交通组织分析及影响评估36 4.1 交通影响分析评价标准36 4.2 项目生成交通量对周边路网的影响评价36 4.2.1路段36 4.2.2项目生成交通量对交叉口的影响分析37 4.3 项目建设对公共交通的需求评价39 4.4 项目出入口设计及影响评估39 4.4.1项目出入口设计39 4.4.2项目出入口交通影响分析40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 2010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CJJT141-2010 准.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CJJ/T 141-2010

1 总则 1.0.1 为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规范城市和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再10万人以上镇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1.0.3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必须以城市和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为依据。 1.0.4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应遵循集约、节约使用土地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妥善处理评价项目新生成交通与背景交通间的关系。 1.0.5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除应遵守本技术标准外,尚应符 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Project 具有交通生成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拟建设(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2.0.2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小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 — 2 —. 2.0.3 建设项目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根据建设项目用地类型、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特征对建设项目进行的分类。 2.0.4 出行率 Trip Generation Rate 建设项目单位指标(如建筑面积、住宅户数、座位数等)在单位时 间内所生成的交通需求,包括产生量和吸引量。 2.0.5 新生成交通需求 New Generation Traffic Demand By Consturuction Projects 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所生成(包括产生和吸引)的新增交通需求。新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包括建设项目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需求; 改、扩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是指由改、扩建部分引起的新增 交通需求。 2.0.6 背景交通需求 Background Traffic Demand 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内除去被评价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外的 其它交通需求,包括起迄点均在评价范围外的通过性交通和评价范围内其它建设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 2.0.7 交通影响评价的启动阈值 Threshold of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建设项目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门槛条件。 2.0.8 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指标 Indicators of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衡量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影响程度 的指标。

交通专篇项目合同模板

XX项目 交通组织专篇合同 甲方: 乙方: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XX目交通组织专篇 签订地点:杭州 签署日期:年月 项目编号:

甲方:xx公司 乙方: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方就xx目交通组织专篇 达成如下协议: 1要求和内容 1.1要求 乙方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浙江省有关规定的要求,编制本 项目交通专篇分析报告。 1.2报告主要内容: 乙方根据业主所提供的项目建筑方案,对于项目内部交通组织安排进行 评价并提供建议。 2合同完成进度 2.1乙方在甲方提供建筑方案5天之内,应对方案中的交通问题提供书面改 善意见,在建筑方案落实交评意见后8天内向甲方提交本项目交通影响 报告。 3合同价款 3.1甲方承诺支付乙方本合同款总计人民币元(大写: 元整) 3.2所有费用均以人民币支付; 3.3本合同费用已含税,在执行本合同时,乙方应自行缴纳一切相关税收和 费用。 4付款时间 4.1支付合同费用前须乙方开具发票。 4.2采取按照项目完成度,按一次性支付: 时间:项目取得交警部门审查意见,或通过初步设计评审后七天内; 一次性支付合同款项:元(大写:元整) 4.3后期施工图阶段若需要调整交通组织专篇,需再另行收费,具体收费标 准由双方协商确定。 付款方式:转账

5甲、乙双方义务 5.1甲方义务: 1)提供资料:甲方需在合同签署时同时提供规划的选址意见书、规划红线图、建筑方案电子版等乙方开展工作必要资料。 2)费用保证:甲方有义务根据合同规定,按时向乙方支付费用。 5.2乙方义务: 1)乙方应高效又经济地按咨询交通行业上通常接受的技术指引、惯例、标准和规范履行协议,提供正确、完整、清晰、符合质量要求的成果。按 合同要求提供令甲方满意的优质服务及所规定的报告和文件。 2)乙方未经甲方同意不得擅自将本协议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转让给第三方。 保护商业秘密。 3)乙方需积极协助甲方与交警部门的沟通,直至取得审查意见。 6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6.1甲乙双方约定,本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违约处理、争议解决等所有与本合同有关事项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 6.2甲乙双方因本合同而产生纠纷,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若协商解决不成的,提交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7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7.1本协议生效后,即具有法律约束力,甲乙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 变更合同。 7.2在项目进行期间,甲方有权因项目的实际需要,要求乙方提供附加工作,包括本协议以外的工作内容及规范、工序、深度、调查任务、成 果报告等。附加工作的要求不应使本协议作废或无效。 7.3附加工作价款 乙方在收到甲方所提出附加工作指令后的7天内,须提交附加工作价款 给甲方审核,经甲方同意后,甲乙双方可签订补充合同。 7.4解除合同的通知应采用书面形式。合同一方收到另一方解除合同的书面通知后,在14天内没有做出任何答复的,则可视作合同自动解除。 如甲乙双方在本合同签字生效后要对本合同条款作修改,需经双方协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 理办法》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现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交通运输部 2016年7月26日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评价工作,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国境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具体负责一级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管辖围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 准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具体负责二、三级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 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分别负责行政许可权限围的长江干线、西江干线省际航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具体负责二、三级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以上部门和单位统称为主管机

关)。 第四条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按领域分为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营运、城市客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收费公路运营六个专业类型和其他类型(未列入前六种类型,但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审批或许可经营)。 道路运输专业类型含道路旅客运输、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道路普通货物运输、道路货物运输站场、汽车租赁、机动车维修和汽车客运站等类别;水路运输专业类型含水路旅客运输、水路普通货物运输、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等类别;港口营运专业类型含港口客运、港口普通货物营运、港口危险货物营运等类别;城市客运专业类型含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和出租汽车营运等类别;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专业类型含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企业和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等类别;收费公路运营专业类型含高速公路运营、隧道运营和桥梁运营等类别。 第五条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等级,三级为最低等级。水路危险货物运输、水路旅客运输、港口危险货物营运、城市轨道交通运输、高速公路、隧道和桥梁运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级不设三级,二级为最低等级。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和评价指南,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发布。 第六条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工作应坚持“政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大纲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大纲 一、项目概况主要内容:规划设计的条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设方案介绍 二、评估范围与年限的确定 根据《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CJJ/T 141-2010)第 4.0.3 条和 6.1.2-2 款之规定,本项目为物流中心,属T08 大类中的货运站场,其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邻近的第二条主干道或快速路围合的范围,即X路、X路、X路…….?之间的区域范围。根据《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第622 —2款之规定,本项目交通影响的评价年限为正常使用初年以及正常使用第五年,即XX年和XX年。 三、评价范围现状与规划情况主要内容:介绍评价范围内现状和规划的用地和交通发展情况 四、现状交通分析 1 、交通调查的方案介绍 2、现状交通运行状况评价 1)评价范围内各种交通方式的交通特征值、交通设施、交通管理措施; 2)评价范围内的现状道路、公共交通、自行车、行人和停车等交通系统的管理措施、供需和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提出现状交通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五、交通需求预测对各评价年限、各评价时段的背景交通和项目新生成交通进行与预测,分析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的交通量分布和运行特征

六、交通影响程度评价 1、根据交通系统供需分析和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提出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存在的主要交通问题 2、评价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评价对象应包括评价范围内的各种交通系统,包括机动车、公共交通、停车、自行车和行人等。 七、交通系统改善措施与评价 1、改善出入口布局与组织,优化建设项目内部交通设施 1)根据出入口与外部交通衔接的状况,提出出入口数量、大小、位置以及交通组织的改善建议 2)优化建设项目内部交通与停车措施布局 2、评价范围内的交通系统改善 1)各交通方式的交通组织优化 2)道路网络改善和道路改造措施 3)出入口或交叉口的渠化和信号控制改善 4)公共交通系统改善(公共交通运营组织、线路优化、场站改 善等) 5)自行车、行人、无障碍交通系统改善 3、改善措施评价 八、结论及建议 1、评价结论、必要性措施和建议性措施

东莞市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东莞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规范东莞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定本技术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东莞市所有城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城市详细规划交通分析、建设项目施工等的交通影响评价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应遵循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除应遵守本技术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广东省以及东莞市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五条本标准所指的建设项目为建筑面积达到或超过表1所列规模的拟建(新建、改建和扩建)永久性或临时性项目。 表1 交通影响分析对象的规模标准 第六条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主要目标是: (1)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法定规划和交通系统状况,评价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量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路网、行人设施及其他交通设施)运行的影响;(2)评价项目对出入口、停车场(库)、装卸区、行人和公共交通设施的需求;

(3)提出可行的道路交通改善方案措施(包括项目外部和内部),将不利影响降低至可承受范围; (4)在进行以上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结论和可行的建议,供市规划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第七条交通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至少应包括: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2)《通行能力手册》; (3)《交通工程手册》; (4)建设部《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5)公安部、建设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6)《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7)东莞市域及项目所在镇域已经生效的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包括轨道交通规划)、停车规划; (8)项目所在片区及周边有紧密联系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9)项目本身的规划方案; (10)本技术标准。 第八条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成果必须内容完整、结论明确。 第三章主要内容及标准 第九条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应包含以下内容: (1)确定交通影响评价的范围与年限; (2)资料收集、交通量调查和分析; (3)评价范围内现状、规划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分析; (4)交通需求预测;

交通影响评价合同

合同编号: XXX项目 交通影响评价咨询合同 签订日期:年月日 签订地点:

甲方: 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XXXXX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执行。 第一条本合同签订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城乡规划法》。 1.2国家及地方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第二条咨询依据 2.1甲方给乙方的设计条件及要求; 2.2甲方提交的基础资料; 2.3乙方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第三条本合同项目的名称、规模、阶段、目标及咨询成果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项目概况及规模: 咨询目的: (1)根据基项目开发计划,分析研究区域交通需求增长及其周边地区所受影响,使基地的建成使用对区域道路交通系统产生的影响减至最小; (2)进一步完善基地内外交通组织,以使得基地内外形成顺畅的交通流线;确保基地影响区域动静态交通平衡。 咨询内容: (1) 分析基地及其周边地区交通现状与问题; (2)分析基地的建设开发水平与目标年交通发生吸引需求;

(3)分析研究区域道路网受基地开发的交通影响程度、承受能力及改善措施; (4)提出基地配建停车设施数量建议; (5)提出基地周边交通组织方案建议。 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报告成果: (1) 基地周边交通现状与交通流量等交通评估前期的主要调查观测资料。 (2)方案说明书(文本); (3)基地总平面图; (4)道路和用地现状图; (5)目标年基地周边主要道路新增交通量图; (6)基地周边机动车交通组织图; (7)基地周边交通改善措施汇总图。 第四条甲方向乙方提交的有关资料、文件 协助收集编制本工程所需的基础资料,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1)项目规划设计报告,规划主管部门规划设计要求与批复等文件, (2)项目规划平面方案,项目建筑各层平面布局、住宅标准层平面布局、停车场各层布局平面及内部车流组织图; (3)项目基地(含至少两个周边相邻路口)地形图(CAD文件) (4)上层次规划的设计条件文档资料(说明及图纸)(复印件)。 (5)“项目平面示意图”、“用地红线图”(复印件)。 (6)项目周边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图(CAD文件)。 乙方接收甲方的资料同时,应进行清点,如有缺失需要补充,应在接收甲方的资料2天内以书面形式告知甲方,以免影响本合同工作。

佛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编制与管理办法

xx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编制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随着城市扩张不断加快和机动车高速增长带来的交通量快速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未经交通论证即进行建设,加剧了城市交通的紧张局面或给今后城市交通问题留下隐患。根据交通影响的程度判断建设项目选址、建设规模、开发强度及性质等方面的合理性,提出内部、外部交通设施及交通组织等方面措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第二条为统一、规范xx市城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促进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同时结合xx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xx 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其他区域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编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除应执行本办法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xx市现行的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第四条由市交通主管部门出具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评审意见和意见函均作为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方案阶段或详细规划的依据之一。 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五条交通影响评价主要分析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周围交通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交通改善对策,使建设项目的交通设施配置与内外交通组织符合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和管理要求,减小项目开发对周边道路交通产生的冲击。 第六条交通影响评价主要依据应包括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

准,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综合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与之紧密联系的区城市总体规划及片区详细规划、《通行能力手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建设项目本身规划方案等。 第七条交通影响评价分为详细规划、项目选址和方案阶段三个阶段。 第八条详细规划交通影响评价应作为规划的内容之一,与详细规划同时报审,其费用纳入规划编制经费中。详细规划阶段交通影响分析主要目标是对研究范围内的道路交通设施的配置提出布局建议,同时在核算交通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对规划土地开发强度提出要求和建议。 第九条项目选址阶段(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审批之前)主要目标是从交通影响角度论证建设项目选址的可行性,确定建设项目停车配建、出入口位置设置等技术指标,并提出建设项目开发强度建议。 第十条项目方案阶段(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审批之前)主要目标是从交通角度对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提出调整修改意见,验证和检查建设项目的开发强度是否适应周边交通设施的承受能力。 第十一条本办法所指的建设项目为建筑面积达到或超过表1所列规模的拟建(新建、改建和扩建)永久性或临时性项目。建设项目详细规划阶段和方案阶段交通影响评价启动阈值应符合表1规定。

某居住小区交通影响评价

……………………………………………………………精品资料推荐………………………………………………… 淮钢安置小区西侧经济实用房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江苏淮安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O一O年十月 1

……………………………………………………………精品资料推荐………………………………………………… 目录 1概况 (1) 1.1 项目背景 (1) 1.2 项目概况 (2) 1.2.1 项目区位 (2) 1.2.2 功能定位分析 (3) 1.2.3 经济技术指标 (3) 1.3 编制依据 (3) 1.4 研究范围 (4) 1.4.1 研究区域范围 (4) 1.4.2 交通影响分析目标年 (5) 1.5 技术路线 (5) 1.6. 研究主要内容 (5) 2现状分析 (7) 2.1 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7) 2.1.1 道路网设施(Facility)现状分析 (7) 2.1.2 交通流量(Flow V olume)现状分析 (12) 2.1.3 公共交通现状分析 (19) 2.1.4 停车设施现状分析 (20) 2.2 项目周边土地利用状况 (21) 2.3现状评价 (22) 2.3.1 道路网现状评价 (22) 2.3.2 道路交通运行评价 (22) 3交通需求预测 (24) 3.1 预测方法和步骤 (24) 3.1.1交通分区 (24) 3.1.2预测步骤 (24) 3.2 项目交通量生成预测 (25) 3.2.1 本项目交通生成预测 (25) 3.2.2 本项目交通分布预测 (29) 3.2.3 本项目吸发交通量分配 (30) 3.3 项目周边道路背景交通量估算 (30)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