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向6车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70m+112m+70m)初步设计计算书(224页)

双向6车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70m+112m+70m)初步设计计算书(224页)

双向6车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70m+112m+70m)初步设计计算书(224页)
双向6车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70m+112m+70m)初步设计计算书(224页)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70m+112m+70m)

初步设计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任务说明

一、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学生应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公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桥式方案比选、结构计算及施工架设等方面的设计规范、计算方法及设计思想等内容。为学生在毕

业后从事桥梁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二、设计的主要内容

1、根据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确定不同的桥式方案并绘图。

2、进行桥式方案的比选和工程量的计算。

3、对基本尺寸的选择进行探讨(包括梁高、边跨与中跨长度及比

值等参数)。

4、对已确定的桥式方案进行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案的确定。

5、运用常规的超静定混凝土桥梁分析程序计算结构内力及变形,

布置预应力钢筋,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截面设计与检核。

6、通过自己编制程序,计算结构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配筋,

并对结果进行校核。

7、梁的一般构造图及配筋图。

三、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

⑴汽车荷载:汽—超20,挂—120;

⑵特种荷载:特—300;

⑶人群荷载:3.5KN/㎡。

2、桥梁净空:总宽25m,双向6车道6×3.5m,人行道宽2×1.5m,栏杆2×0.5m。

3、坡度:纵坡1%,横坡2%

4、截面形式:变截面箱梁

5、材料:

⑴砼:上部结构采用 C50

下部结构采用 C25

⑵钢筋:预应力钢筋采用9-7Φ5钢绞线(极限抗拉强度

1860Mpa)

普通钢筋采用Ⅱ级钢筋

6、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8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8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85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程》(JTJ 062-8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82

7、通航要求:三级通航标准。

四、基本要求

1、编写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

⑴英文摘要

⑵桥式方案比选、工程量估算、基本尺寸探讨、施工方案的确

⑶选定桥式的内力及变形的分析结果

⑷自己编制预应力估索程序并对结果进行校核

⑸根据配筋结果对结构进行全面成桥检算和施工应力检算

⑹中英文文献翻译

2、设计图纸

⑴桥式方案比选图,至少应有三个方案

⑵主桥选定桥式的一般构造图

⑶梁部结构预应力钢筋布置图及梁段普通钢筋布置图

五、计划进度安排

步骤设计内容需要时间累计周数

1 桥式方案比选及工程量计算 1.5 1.5

2 拟定结构尺寸并优化 1.0 2.5

3 施工方案拟定 0.5 3.0

4 运营阶段结构内力计算 2.0 5.0

5 施工阶段结构内力计算 0.5 5.5

6 体系转换次内力计算 0.5 6.0

7 估算并配置主梁的预应力钢筋 2.0 8.0

8 施工及营运状态的应力计算 0.5 8.5

9 绘制设计图并编写设计说明 3.0 11.5

10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0.5 12.0

1.2 设计提要

一、桥梁结构的总体方案和初步方案拟定

1、根据所给的设计资料对全桥进行立面布置,包括孔径的拟定、

跨径的拟定、桥面标高的确定和墩台位置及基础类型的确定。

2、主梁采用变高度箱形截面,应参考已建好桥梁确定箱形截面的

形式及主要结构尺寸,同时要考虑到桥面布置、钢索布置、受力、构造及施工要求等各方面因素。

3、主梁采用悬臂施工法施工,分段进行逐段拼装或灌注,因此要

确定主梁如何分段,分段长度决定于悬臂吊重的能力,为避免模板和施工复杂化,分段长度类型不要太多。

4、施工方案要先拟定,包括悬臂施工的移动吊车机具设备的构造,

梁段砼的运输等问题,都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构思加以解决,画出施工设计草图,说明施工是否具有可行性。

5、确定主梁梁段的安装顺序,画出悬臂施工程序草图,这是以后

进行内力计算和设计、配置钢索的主要依据。

二、桥梁结构设计方案比选

初拟方案完成后,通过初步分析,将其中明显竞争性不大的体系删去,提出2~3个具有特色的体系作进一步分析评比,这2~3个比选方案应力求受力合理,施工可行。然后按比选标准选出最佳推荐方案。

各方案评比的条件应力求相同,例如桥梁总长应接近,桥面与桥头接线的标高应相同,冲刷线以下的基础埋置深度要相同。

各比选方案均要求画一张总体布置图,包括立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和典型横截面布置图(如主梁变高度,则应画出支点和跨中的横截面)。每张立面图上要求标明地质情况、设计洪水位、设计通航水位、低水位、通航净空、桥梁总长、各孔的跨径、桥梁纵坡、桥面竖曲线半径、桥面标高、梁底标高、承台顶面标高、基础底面标高(或桩底标高),在横截面上要求标明桥面总宽度、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宽度、主梁外形尺寸、桥面横坡、盖梁、桥墩、承台和基础的外形尺寸。

比选标准主要依据安全、功能、经济与美观。其中以安全与经济为重,在经济、适用和在可能条件下考虑美观。另外还要考虑施工设备和施工能力。每一个比选方案都应初步考虑采用什么施工方法,根据所给的施工设备和现场条件制定施工方案。从经济、工期等方面比较各个方案的可选性。

三、结构尺寸及施工方案的拟定

在方案比选阶段只是初步选定了截面的形式和轮廓尺寸,其余的细部尺寸尚未最后确定。细部尺寸的确定可参考已建成的相同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1.力学特点及适用范围 连续梁桥在结构重力和汽车荷载等恒、活载作用下,主梁受弯,跨中截面承受正弯矩,中间支点截面承受负弯矩,通常支点截面负弯矩比跨中截面正弯矩大。作为超静定结构,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基础变位以及预加力等会使桥梁结构产生次内力。 由于预应力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混凝土开裂,能充分发挥高强材料的特性,促使结构轻型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具有比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较大的跨越能力,加之它具有变形和缓、伸缩缝少、刚度大、行车平稳、超载能力大、养护简便等优点,所以在近代桥梁建筑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适宜于修建跨径从30m到100多m的中等跨径和大跨径的桥梁。 2.立面布置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立面布置包括体系安排、桥跨布置、梁高选择等问题,可以设计成等跨或不等跨、等截面或变截面的结构形式(图1)。结构形式的选择要考虑结构受力合理性,同时还与施工方法密切相关。 a b a.不等跨不等截面连续梁 b. 等跨等截面连续梁 图1 连续梁立面布置 1.桥跨布置 根据连续梁的受力特点,大、中跨径的连续梁桥一般宜采用不等跨布置,但多于三跨的连续梁桥其中间跨一般采用等跨布置。当采用三跨或多跨的连续梁桥时,为使边跨与中跨的最大正弯矩接近相等,达到经济的目的,边跨取中跨的0.8倍为宜,当综合考虑施工和其他因素时,边跨一般取中跨的0.5~0.8倍。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宜取偏小值,以增加边跨刚度,减小活载弯矩的变化幅度,减少预应力筋的数量。若采用过小的边跨,会在边跨支座上产生拉力,需在桥台上设置拉力支座或压重。当受到桥址处地形、河床断面形式、通航(车)净空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并且同时总长度受到制约时,可采用多孔小边跨与较大的中间跨相配合,跨径从中间向外递减,以使各跨内力峰值相差不大。 桥跨布置还与施工方法密切相关。长桥、选用顶推法施工或者简支—连续施工的桥梁,多采用等跨布置,这样做结构简单,统一模式。等跨布置的跨径大小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施工技术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施工技术 一、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现状与发展 1、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结构特点 各种形式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在桥梁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按结构体系划分一般有:简支梁、连续梁、T形刚构、连续刚构、刚构连续组合梁以及V型墩刚构等。按截面形式划分有:I形梁、T形梁、 形梁、槽形梁、箱形梁等,大跨度超静定梁桥绝大多数采用箱形截面。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由于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施工方便,仍将是我国量大面广的中小跨径桥梁的首选结构。一般认为,简支梁桥的合理跨径在50m以下,超出这一范围,梁高会急剧加大,失去其经济合理性。 与简支梁相比,其它超静定梁则具有较大的跨越能力,那就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与连续刚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对地形、地质和通航要求适应性强、施工方便、较经济,已成为国内大跨径桥梁的首选桥型。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与连续刚构同为大跨度梁式桥,但受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连续梁相比,连续刚构由于在墩顶处的墩梁固结,对梁跨形成附加约束,因而能够增加顺桥向的抗弯刚度和横桥向的抗扭刚度,从而提高桥梁的跨越能力;同时由于墩柱的约束,温度变化、收缩徐变等对连续刚构造成的内力影响,也比连续梁大得多;尽管在高墩桥

位,经常采用柔性墩结构,但桥墩的材料用量、设计难度要比连续梁大得多。 与连续刚构相比,连续梁桥在支座处仅提供竖向约束。所以,在正常“恒载+活载”作用下的跨中截面弯矩要比连续刚构大,但由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各种内力要比连续刚构小很多;大跨度连续梁对支座的承载能力要求很高,甚至需要特别设计(如南京长江大桥二桥北汊桥连续梁的支座吨位达到65000KN)。但它要求桥墩只承受竖向反力,在深水基础的情况下允许采用高桩承台,能够大大简化基础及桥墩的设计与施工。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受力特点则介于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之间;V 型墩刚构则具有增加桥梁刚度的特点。总之,在大跨度桥梁的桥式方案中,应当结合具体的技术经济条件,权衡选择。 2、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现状与发展 桥梁跨越能力,也就是常说的跨径大小,是桥梁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交通、桥梁设计和施工各方面的成就。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 在结构材料方面,高强、早强混凝土,又发展到高性能混凝土,以及在特殊使用要求下的特种混凝土正在得到推广应用,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正在取代传统的施工方法;在预应力技术上,高强钢绞线、大吨位群锚技术日益普及,目前1860MPa级的高强低松驰钢绞线,几乎包揽了新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天下(已研制出2000MPa的钢绞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设计中的问题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设计中的问题 摘要桥梁设计是一项综合的工程,设计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桥位选择、桥面标高的确定、确定桥梁分孔、主梁截面选择、确定墩台基础形式、墩台基础埋置深度、结构尺寸的拟定,以及有关桥梁的其他问题,如主梁截面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的布置、桥墩、桥台和桩基的配筋设计、桥面系的布置等。 关键词桥梁设计,预应力结构,连续箱梁桥,总体布置,结构计算 相对于简支梁桥,连续梁桥结构体系和受力特点具有明显的优势,其跨中正弯矩降低很多,同时支点出现负弯矩。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较好,能够适应桥梁结构后期运营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磨损,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应做好防腐措施,工程造价过高。在桥梁结构形式选择过程中,大多数设计单位会优先考虑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查阅桥梁规范,或者借鉴相似工程在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取值,能够对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1.桥梁总体布置 1.1 桥位设计 桥位的选择常与桥梁结构体系、原有或新建道路线形及周围环境等众多方面。桥位设计应能够保证原有或既定交通的正常运营,能够通过设计的洪水流量,满足通航要求,并与桥址周围的工农业、自然环境等相协调。桥位选择需要注意保护文物、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要注意尽量少占用耕地和农田,尽量做到对有意义及有价值的建筑物的保护。 桥位确定后,应进行桥孔布置。桥孔的大小和长度,应与天然状态桥下河槽或河滩流量分配相协调,并能满足泄洪排沙的要求。桥孔的布置,应该针对不同桥位进行不同的设计,河槽稳定不会扩宽或河槽不稳定时,桥孔布置需考虑以上因素。桥孔布置后桥墩的选择也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尽可能小的减小对河流的影响,充分考虑桥墩阻水的影响。 桥面标高的确定,应该根据该桥的使用要求进行选择,注意与既定道路之间的衔接。若桥面标高与既定道路高差过大,可以考虑设置引桥以克服高差。且河流通过设计水位时,须保证支座不受水流侵袭,同时还需要考虑桥墩阻水等各种因素引起的各类升高值,若桥梁结构有通航要求,还应该满足通航净空的要求。 1.2结构形式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现状与发展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现状与发展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摘要】本文按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常用的结构型式来说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桥梁上的应用与发展;分析了这些结构型式的优缺点以及发展趋势;同时还分析了影响其运用和发展的相关因素,以促进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更进一步发展。【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型式运用与发展结构 【Abstract】The main body of the writing is that according to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common structure to explain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in bridge ;and analyze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structure type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At the same time,the article also analyzed the effect of the u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ed factor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Key Words】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typ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ucture 【正文】 一、前言 预应力混凝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迫切要求恢复战争创伤,从西欧迅速发展起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从理论、材料、工艺到土建工程中的应用,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随着部分预应力概念的逐步成熟,突破了混凝土不能受拉与开裂的约束,大大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目前预应力混凝土已成为国内外土建工程最主要的一种结构材料,而且预应力技术已扩大应用到型钢、砖、石、木等各种结构材料,并用以处理结构设计,施工中用常规技术难以解决的各种疑难问题。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的起步比西欧大约晚10年,但发展迅速,应用数量庞大。我国近年来在土木工程投资方面,建设规模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在混凝土工程技术,预应力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近来二三十年来,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很快,无论在桥型,跨度以及施工方法与技术方面都有突破性发展,不少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修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桥梁上的应用与发展。 二、公路板式桥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 本标段内桥梁为石院子中桥长67米,上部为预应力混凝土T梁,下部采用柱式墩,U 型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1、基础施工 1、1桩基施工方法 钻机施工工艺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 1.1.1施工准备: 开钻前根据地层岩性等地质条件、技术要求确定钻进方法和选用合适的钻具;规划施工场地,合理布置临时设施;开孔前,测量班放出桩位中心后将钢护筒埋入土中正确对位。开孔时,采用短钻具、低钻速、轻压慢进。 1.1.2钢护筒的制作: 桩基护筒用δ=10mm的A3钢板卷制,护筒焊接采用开坡口双面焊,要求焊逢连续,保证不漏水。护筒埋置深度须符合下列规定:黏性土不小于1m,砂类土不小于2m,当表层土松软时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岸滩上埋设护筒,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 1.1.3钻进施工: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 钻进施工时,再次将钻头、钻杆、钢丝绳等进行全面检查;钻进时,钻头对准设计桩位中心,匀速下放至作业面,液压装置加压,旋转钻进,钻进过程中,应根据地质资料掌握土层变化,及时捞取钻碴取样,判断土层,记入钻孔记录表,并与地质资料进行核对。根据核对判定的土层调整钻机的转速和钻孔进尺。 1.1.4护壁: 钻孔护壁采用泥浆护壁的形式。选用成品膨润土配制优质泥浆,其具有相对密度低、粘度低、含砂量少、失水量少、泥皮薄、稳定性强、固壁能力高等优点。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选择不同的泥浆比重。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性能,参照<公路桥梁施工规范>(JTG/T F50-2011)泥浆性能指标。 1.1.5第一次清孔: 钻孔至设计高程,经过检查,孔深符合要求后,开始进行清空。清孔采用换浆法,在钻进至设计深度后,稍稍提起钻头,同时保持原有的泥浆比重进行循环浮碴,随着 终 孔 清 孔 测 孔 安放钢筋笼 安放导管 测孔深、孔径、倾斜度 测泥浆性能指标 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水密性试验 测孔深、孔径 钢筋笼及检测管制作 凿桩头 二次清孔 灌注混凝土 检查泥浆指标及沉渣厚度 制作混凝土试件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设计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使用上的要求 桥梁必须适用。要有足够的承载和泄洪能力,能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畅通;既满足当前的要求,又照顾今后的发展,既满足交通运输本身的需要,也要兼顾其它方面的要求;在通航河道上,应满足航运的要求;靠近城市、村镇、铁路及水利设施的桥梁还应结合有关方面的要求,考虑综合利用。建成的桥梁要保证使用年限,并便于检查和维护。 二、经济上的要求 桥梁设计应体现经济上的合理性。一切设计必须经过详细周密的技术经济比较,使桥梁的总造价和材料等的消耗为最小,在使用期间养护维修费用最省,并且经久耐用;另外桥梁设计还应满足快速施工的要求,缩短工期不仅能降低施工费用,面且尽早通车在运输上将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三、设计上的要求 桥梁设计必须积极采用新结构、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利新的设计思想,认真研究国外的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国际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把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我们自己的独创结合起来,保证整个桥梁结构及其各部分构件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施工上的要求 桥梁结构应便于制造和安装,尽量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施工机械,以利于加快施工速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五、美观上的要求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桥梁具行优美的建筑外型,并与周围的景物相协 调,在城市和游览地区,应更多地考虑桥梁的建筑艺术,但不可把美观片面地理解为豪华的细部装饰。 第二节计算荷载的确定 桥梁承受着整个结构物的自重及所传递来的各种荷载,作用在桥梁上的计算荷载有各种不同的特性,各种荷载出现的机率也不同,因此需将作用荷载进行分类,并将实际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组合起来,确定设计时的计算荷载。 一、作用分类与计算 为了便于设计时应用,将作用在桥梁及道路构造物上的各种荷载,根据其性质分为: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姓名 班级 学号 联系方式: 摘要: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预应力桥梁中的一种,它具有整体性能好、结构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特别是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桥面伸缩缝少,行车舒适等优点。上述种种因素使得这种桥型在公路、城市和铁路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采用。在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法中,常用的有满堂支架法、悬臂法、顶推法、先简支后连续等施工方法。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设计施工方法悬臂法顶推法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With the quickening pace of modernization, China'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on an unprecedented scale in the national expans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quality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is one of the prestressed bridge, it ha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is good, the structure stiffness and deformation is small,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is good, especially the main girder deformation deflection line gentle, floor less expansion joints, driving comfort etc. All of these factors make this bridge in highway, city and railway bridge engineering widely adopted. In the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construction method, commonly used have full framing method, the cantilever method, pushing method, first Jane after a continuous construction method. Keywords: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structure design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antilever method pushing method 1.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概况与工程实践 1.1概况 自60年代中期在德国莱茵河上采用悬臂浇筑法建成Bendorf桥以来,悬臂浇筑施工法和悬臂拼装施工法得到不断改进、完善和推广应用,从而使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为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桥型之一。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转体施工技术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转体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国家不断扩大对运输部门的投资,并高度重视桥梁的修建工作,同时预应力技术也得到了突破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转体施工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从桥梁施工的特点、流程、方法等方面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和探讨。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桥; 转体施工; 转盘制作 【 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a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the state of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investment,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while prestressed technique also get the breakthrough,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lso swivel get applied more and more. this article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method of bridge constructio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 keywords 】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swivel construction; turntable production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在交通线的扩展方面桥梁的修筑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在桥

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XX跨越联江路,主桥采用35+48.5+35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斜交正做。引桥采用跨度20m左右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结构。桥梁起始桩号K5+127.900终止桩号K5+497.160,桥长369.24m。设计采用等截面箱梁,梁高2.3m,单箱单室断面,箱底宽6.75m,翼板悬臂长3.5m,总宽13.75m。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2、支架搭设及模板的制作、安装 ①、地基的处理 因XXXXXXX位于现状桂和路上,原地面为水泥砼路面,因此基底承载力能满足支架搭设要求。桩基施工时,对原砼路面造成局部破坏,墩柱施工完毕后,采用回填石屑,层层夯实,填至原地面后,垫5mm厚钢板,钢板上铺18#槽钢即可。 ②、支架搭设 预应力连续箱梁支架采用门式满堂支架,行车道采用Ф52.9钢管立柱,主梁及次梁均采用40#工字钢。支顶上加活动支托,以调节其高度(具体见支架构造图)。 ③、模板 箱梁模板拟采用18mm厚酚醛模板,板底布置两层10×12cm木枋,上层间距30cm,下层木间距60cm。底模施工时应设预拱值。 箱室内模板由箱室内侧模板和箱室顶模组成,箱室内顶板模安装待箱室内侧模板拆除后方能开始施工,内侧模板用组合钢模板和特制木模配套使用,组合钢模板采用8×10cm木枋,与梁侧模通过Φ16

螺杆穿心对拉。箱室内模板采用钢管固定。顶板模板采用门架及8×10cm木枋支撑。为了能拆除箱室内支架及模板,在每个箱室顶板上距支座1/4跨度处预留1m ×1m 洞口,四周预留钢筋,待拆除箱室

内模后,再将顶板钢筋焊接好,用同强度等级微膨胀砼补浇洞口。④、支架预压 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采取措施消除压缩变形,纵、横、斜向构造结合紧密整体性好,能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荷载。支架搭设后需加以相当于箱梁重力的堆载进行不间断预压,预压荷载全联一次加载,并观测其变形和沉降,待24小内累计沉降不超过1.5mm方可卸载,施工期间必须加强梁体及支架变形的检测和控制. 3、钢筋加工与安装 ①、钢筋加工在现场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成型,用自卸车或人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②、钢筋直径大于12mm时,连接应采用电弧焊。钢筋直径小于等于12mm时,钢筋连接可采用绑扎。焊接接头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应小于10d(为钢直径)。采用的焊条,Ⅰ级钢筋E4302(422),Ⅱ级钢筋E7016(506)。 ③、钢筋安装分两部分进行,首先安装横梁底板、腹板钢筋,待横梁、底板腹板砼浇筑完毕及顶板模板装好后,再安装顶板及翼板钢筋。绑扎钢筋时,钢筋交叉点用扎丝绑扎牢实,必要时亦可采用点焊。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梁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弯钩的叠合位置位于梁的断面上方,并交错布置。 ④、钢筋和钢束的放样要准确,钢筋之间的焊接要满足规范要求。 ⑤、钢束以及钢筋的下料长度以现场施工放样为准,在横梁处由于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相遇,第一层为横梁第一排筋,第二层纵向钢筋,在纵向钢筋上再布置横梁的第二排钢筋,横梁的箍筋应箍在最外面。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及例子

4.1一般规定 4.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应根据桥长、柱高、地基条件等因素合理分联,每联的长度应以结构合理、方便施工、有利使用为原则,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考虑景观要求和桥梁整体布局的一致性。4.1.2主梁应尽量采用一次浇筑混凝土、两端张拉预应力钢筋的施工方式,主梁长度宜控制在120m左右,当确实需要设置长分联时,可以采用分段浇筑混凝土、使用联接器分段张拉预应力钢筋的施工方案,设计时允许在同一截面全部预应力钢筋使用联接器连接,但对主梁截面及配筋应做加强处理。 4.1.4桥梁截面形式可根据桥宽、跨径、施工条件、使用要求等确定为箱形(简称箱梁)或T形(简称T梁)。箱形截面可设计为单箱单室或单箱多室。箱梁翼板长度的确定应以桥面板正、负弯矩相互协调为原则,T梁悬臂长度宜为1.0~1.5m,箱梁悬臂长度宜为1.5~2.5m。当主、引桥结构形式不同时,悬臂板长度宜取得一致。 4.1.5箱梁腹板宽度应由主梁截面抗剪、抗扭、混凝土保护层、预应力钢筋孔道净距和满足混凝土浇筑等要求确定。预应力钢筋净保护层和净距除满足规范外,应考虑纵向普通钢筋和箍筋的占位以及混凝土浇筑的孔隙等因素。箱梁腹板宽度最小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条件腹板宽度Bmin(cm) 腹板内无纵向或竖向后张预应力钢筋时20 腹板内有纵向或竖向后张预应力钢筋之一时30 腹板同时有纵向和竖向后张预应力钢筋时38 4.1.6 悬臂板厚度应视悬臂长度、桥上荷载及防撞护栏碰撞力验算结果而定。根部厚度宜取0.30~0.55m,悬臂板端部厚度一般不应小于0.12m(对有特殊防撞要求的结构,悬臂板端部厚度适当增加,如使用PL2型防撞护栏时悬臂板端部厚度不应小于0.2m)。当悬臂板长度较长时应适当加强悬臂板沿主梁方向钢筋的配置。 4.1.7主梁翼板和顶、底板厚度应根据梁距和箱宽计算确定。同时应满足箱梁顶板厚度不小于0.2m,底板厚度不小于0.18m;T梁顶板厚度不小于0.16m。 1m,端横梁宽度还应考虑伸缩缝预留槽等构造要求。 4.1.9主梁腹板与顶、底板相接处应设1︰5加腋,箱形截面与支点横梁相接处应设渐变段加厚。箱梁截面与跨间横梁相接处应设0.15m 抹角。 4.1.10箱梁底板必须设置排水孔,腹板必须设置通风孔,直径均宜取D=0.1m左右。配有体外预应力钢筋的箱梁应设置检查换索通道。 4.1.11连续梁桥必须设置端横梁及中支点横梁。直线连续箱梁桥跨径小于30m的桥孔可不设跨间横梁;跨径在30~40m之间的桥孔宜设一道跨间横梁;跨径大于40m时宜设三道跨间横梁。曲线连续箱梁桥应根据曲线半径、跨径大小确定跨间横梁个数。连续T梁桥跨径大于

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大桥施工技术研究

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大桥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6-03-21T10:10:38.1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作者:徐立骞 [导读] 杭州市城市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随着桥梁技术不断发展,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杭州市城市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4 摘要:随着桥梁技术不断发展,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某桥主桥为变截面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施工控制。本文结合某桥对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要点进了研究,可为同类型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关键词:变截面;预应力;箱梁大桥;钢管桩;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某桥工程桩号分别为K0+000,终点桩号K2+300,全长2.3km。主桥上部构造:混凝土C55:16293.6m3Ⅰ钢筋606t,Ⅱ钢筋2747t,预应力钢绞线841t。该桥左幅设计为:(4×32m)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58+3×96+58)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3×24)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4×32)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3×32)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右幅设计为:(3×32m +24.175m)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58+3×96+58)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25.825+2×27)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4×32)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3×32)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总长828m。全桥位于直线段,部分纵面位于-2.4%和2.4%直线纵坡段,其余位于R=8000,T=144的竖曲线上。 2、箱梁结构形成 该桥起点桩号为K0+842.877,终点桩号K1+670.877,大桥全长828m(双幅),主桥设计为58m+3×96m+58m五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主桥上部箱梁为变截面单箱双室断面,箱梁梁高、底板厚度均按圆曲线变化。主跨箱梁根部梁高(箱梁中心线)为560cm,跨中梁高(箱梁中心线)为270cm,箱梁顶板全宽为2050cm,厚度25cm。底板宽度957.7至1180.8cm变化,厚度为73.6—30cm。腹板厚度分别为75cm及50cm。箱梁在花瓶墩顶处设300cm厚的横隔板。主跨箱梁单“T”共分12段悬臂浇筑,0号梁段长12m,其余1-12号梁分段长为7x300+5x400cm,边跨、次边跨、中跨合拢段都为2m,边跨现浇段长10m。0号梁段和边跨现浇段采用钢管桩支架现浇施工,主跨T构采用对称挂篮悬臂现浇施工,悬浇最重梁段为1794kN。全桥合拢顺序为:先合拢两个边跨,接着合拢次边跨,最后合拢中跨。 3、0#段桥梁结构特点 3.1 0#块施工 该桥0#段采用单箱双室结构,节段长1200cm,墩顶高560cm,底板宽957.7cm,顶板宽2050cm,0号块混凝土方量为473.3m3,0号块重量为12542kN。考虑0#块长度较长,桥面与墩身宽比大,结合设计图纸及实际施工条件,主桥0#块支架选用钢管桩支架,图1 0#段支架示意。 图1 0#段支架示意 3.2钢管桩支架构造 钢管桩支架由钢管桩立柱、剪刀撑、主横梁、纵向分配梁、落架系统、模板系统等分别由六部形成: 1)钢管桩立柱:墩柱两侧底板位置各设置3根φ700σ10钢管桩立柱,用于支撑底板、腹板荷载以及抵抗部分施工不平衡力距;两侧各设置3根φ530σ6钢管桩立柱,用于支撑腹板和翼板荷载。 2)剪刀撑:钢管桩立柱之间设置[20槽钢剪刀撑增加支架横向稳定,剪刀撑的层数根据支架高度进行调整。 3)主横梁:主横梁采用两根Ⅰ45b工字钢,横梁与钢管桩采用焊接。 4)纵向分配梁:纵向分配梁采用Ⅰ25b工字钢,分配梁按照支架设计进行布设。 5)落架系统:纵向分配梁与主横梁之间设置木楔,以便于后期模板拆除。 6)模板系统:外侧模采用定型钢模,单侧模板长度组合为4.5m+3.5m+4.5m,几何尺寸以设计图为准;考虑0#段内部几何尺寸变化较大,内模采用组合木模。 3.3钢管桩支架搭设 安装前准备→钢管立柱→设置剪力撑→安装主横梁→安装纵向分配梁及木模→铺设底模→预压→卸载→调整模板标高→安装侧模→钢筋预应力绑扎→砼浇筑。 3.4准备顺序 钢管桩支架拼装应做好以下准备: 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加工场下料,焊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杆件的结合尺寸及焊接质量;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概况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概况 同济大学混凝土桥梁研究室 事○○三年十月

一、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自出现以来的每次重大技术収展,都和材料、结极体系和施工工艺等 创新密切联系在一起,它们相互促进不断収展: 1. 预应力材料 ?高强、高性能及轻质混凝土技术収展,使混凝土受力性能改善、耐久性提高、浇筑更方便,也使预应 力混凝土桥梁结极自重荷载下降 ?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材収展,使预应力混凝土的效率大大提高,也促进了预应力器具和设备収展

一、引言 1. 预应力材料 ?纤维增强聚合物预应力筋技术収展,使预应力筋兼轻质、高强、耐腐蚀、耐疲劳、非磁性等优点于一 体,一些钢材难以兊服的弱点消除,将预应力混凝 土桥梁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収展领域 ?利用现代传感和通讯等技术的智能化预应力混凝土材料,不间断监视结极的工作状态、生命轨迹,将 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健康、安全运行提供有利保障

一、引言 2. 预应力桥梁结极体系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极,兼有预应力和钢筋混凝土结极的优点,兊服了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极的缺点?无粘结体内预应力混凝土结极,消除了后张预应力筋管道的压浆,降低了预应力摩阻损失 ?双向预应力、预弯预应力体系是预应力概念的新収展,它们使结极的高跨比显著减小,满足了一些特 殊的使用要求

一、引言 2. 预应力桥梁结极体系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极,极造简化、补索方便、施工简单,维护方便、总体经济性优越,逐步成为在 经济、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方面最有竞争力的方案?钢—混凝土组合式预应力桥梁,利用钢腹、预应力混凝土顶板与底板在受力、极造及施工等方面的优 点,成为预应力桥梁一种新的収展方向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几种常用受力分析方法的对 比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公路桥梁与城市桥梁的修建也日益增多。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与成熟,桥型也由之前的简支转变为结构受力比较先进,跨度更大的连续梁或者连续刚构。当桥梁跨径加大时,结构性能优良的箱形截面往往是合宜的横截面选择。因此,对箱梁桥的受力分析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首先对箱梁截面的优点进行简要阐述,然后重点针对学者们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箱梁公路桥梁受力的几种常用分析方法进行阐述并加以对比,着重阐述了解析法和数值法在预应力箱梁受力分析中的原理和应用,并进一步得出相应结论。 1前言 箱型截面主要优点是截面抗弯、抗扭刚度大,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顶板和底板都具有较大的混凝土面积,能有效抵抗正负弯矩,满足配筋的构造要求,并能很好适应管线等公共设施的布置;同时,箱形截面适应现代化施工方法的要求,如悬臂施工法、顶推法等,这些施工方法要求截面必须具备较厚的底板;而且,箱形截面承重结构和传力结构相结合,使各部件共同受力,截面效率高,并适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空间布束,达到经济效果。其中箱梁由于具有较大的截面抗扭强度及抗弯强度、弯曲应力图形合理、剪应力小、稳定性好、行车平稳舒适、施工速度快和造价低等优点,能够很好的满足高等级公路行车高速、平稳、舒适的要求。在国内外得

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的研究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近三十年来,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速度异常迅猛,不但在跨径上己跻身于大跨径之列,而且在建桥数量上亦遥遥领先,有关预应力的研究也愈来愈成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箱梁桥一般采用空间受力分析法,概括起来,主要是解析法和数值法。 2 解析法在预应力箱梁受力分析中的原理及应用 解析法是为了把问题简化,往往采用一些假定和近似处理方法。如将作用于箱形梁的偏心荷分解成对称荷载与反对称荷载。对称荷载作用时,按梁的弯曲理论求解;反对称荷载作用时,按薄壁杆件扭转理论分析;然后将二者计算结果叠加而得。扭转分析又根据截面的刚度区分为截面不变形(刚性扭转)和截面变形(畸变)两种不同情况。通过这些荷载分解,就单项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采用若干假定,是解析法的另一特点,如对位移模式的假定等。 箱形梁剪力滞的分析方法有“加劲板”理论、比拟杆法以及Eleissnen根据能量原理的分析方法等。关于箱形梁的扭转分析,前苏联学者符拉索夫和乌曼斯基在这方面建立了完整的理论。对于箱形梁的畸变应力分析,有广义坐标法、等代梁法、弹性地基梁比拟法等。弹性地基梁比拟法具有物理概念清晰、受力分析明确、计算简便等特点,所以得到普遍推广应用。对于箱形梁的横向弯曲,分析方法有影响面法和框架分析法。影响面法计算较为繁琐,而框架分析法是一种颇为简便的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分析

本文来自:中国范文网【】详细出处参考:相关文章在网站其他栏目里面。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概要 (1) 桥梁概况及一般截面 (2)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分析顺序 (3) 使用的材料及其容许应力 (4) 荷载 (5) 设置操作环境 (6) 定义材料和截面 (7) 定义截面 (8) 定义材料的时间依存性并连接 (9) 建立结构模型 (11) 定义结构组、边界条件组和荷载组 (12) 输入边界条件 (15) 输入荷载 (16) 输入恒荷载 (17) 输入钢束特性值 (18) 输入钢束形状 (19) 输入钢束预应力荷载 (22) 定义施工阶段 (24) 输入移动荷载数据 (29) 运行分析 (33) 查看分析结果 (34) 通过图形查看应力 (34) 定义荷载组合 (38) 利用荷载组合查看应力 (39) 查看钢束的分析结果 (43) 查看荷载组合条件下的内力 (46)

概要 本例题使用一个简单的两跨连续梁模型(图1)来重点介绍MIDAS/Civil的施工阶段分析功能、钢束预应力荷载的输入方法以及查看分析结果的方法等。主要包括分析预应 力混凝土结构时定义钢束特性、钢束形状、输入预应力荷载、定义施工阶段等的方法, 以及在分析结果中查看徐变和收缩、钢束预应力等引起的结构的应力和内力变化特性的 步骤和方法。 图1. 分析模型

桥梁概况及一般截面 分析模型为一个两跨连续梁,其钢束的布置如图2所示,分为两个阶段来施工。 桥梁形式:两跨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梁 桥梁长度:L = 2@30 = 60.0 m 图2. 立面图和剖面图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分析步骤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分析步骤如下。 1.定义材料和截面 2.建立结构模型 3.输入荷载 恒荷载 钢束特性和形状 钢束预应力荷载 4.定义施工阶段 5.输入移动荷载数据 6.运行结构分析 7.查看结果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设计计算书_毕业设计

学 生 毕 业 设 计 设计计算书 课题名称 柳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 姓 名 蒋蕤 学 号 0903310-31 院 系 土木工程学院 专 业 土木工程(桥梁与隧道方向) 指导教师 张锴(讲师) ※ ※※※※※※※※ ※ ※ ※ ※ ※ ※ ※※※※※※※※※ 2013届学生 毕业设计材料 (四)

2013年5月

湖南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设计作者签名: 2013年5月27日

目录 摘要..................................................................................................................................................... I V A BSTRACT................................................................................................................................................ V 1 绪论 (1) 1.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概述 (1) 1.2毕业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3) 1.3毕业设计的任务 (3) 2 桥跨总体布置及结构尺寸拟定 (5) 2.1设计原始资料 (5) 2.1.1设计技术标准 (5) 2.1.2 本桥主要材料 (5) 2.1.3 设计规范 (6) 2.1.4 桥位自然条件 (6) 2.2桥型方案拟定与尺寸拟定 (9) 2.2.1 桥孔分跨 (10) 2.2.2 截面形式 (11) 2.2.3 梁高 (12) 2.2.4 细部尺寸 (12) 2.2.5 下部结构和附属设施 (13) 2.3主梁分段与施工阶段的划分 (14) 2.3.1 分段原则 (14) 2.3.2 具体分段 (14) 2.3.3 主梁施工方法 (14) 3 内力计算与荷载组合 (15) 3.1全桥结构计算图式的确定 (15) 3.2全桥施工阶段的划分 (15) 3.2.1 单元的截面特性和单元重量 (15) 3.2.2 主梁施工分段 (17) 3.2.3 本设计主要单元号与节点号。 (18) 3.2.4 内力计算 (18) 3.3温度次内力计算 (21) 3.4活载内力计算 (22) 3.4.1 车道荷载 (22) 3.4.1人群荷载 (23) 3.3荷载组合 (25) 4 配筋设计 (34) 4.1钢束估算 (34) 4.2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39)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施工方案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改建铁路襄渝线安康至重庆段增建第二线第七标段工程合同书。 2、现行规范、规程、验标、铁路工程定额、概预算编制办法。 3、龙溪河2号右线大桥相关的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资料。 4、施工现场调查获得的相关资料。 5、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现有的劳力、设备配置、技术力量等。(二)编制原则 1、在标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下进行施工组织安排,并力争提前完成。 2、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平行作业,各工序紧密衔接,保证各工序施工始终处于计划控制之下。 3、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时因地考虑,尽量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安排运输装卸与储存作业,减少物资运输周转工作量。 4、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格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开展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 5、严格执行铁道部颁发的施工规范、设计规范及验评标准。 6、上足机械设备和劳动力,配齐各类管理人员。 二、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 (一)、工程概况

大桥起迄里程YDK684+272.65~Y DK684+545.95,跨度3×24+5× 32+1#####台基础986273.30m24m×,全长,墩台全部位于直线上,、7、墩及0、1 为1m厚分层矩形明挖基础,其余均为挖孔桩基础,桥墩为圆端形实心墩身。基础、墩台身、托盘均为C20混凝土,顶帽为C20钢筋混凝土、支承垫石为C40钢筋混凝土。 (二)、沿线水文、地质、气象概况 1、大桥位于广安区光辉乡中村和龙滩乡新生村,工程所经地段为低丘地貌,多为剥蚀残丘与槽谷、洼地相间,多水田、沟渠,经济林分布较多。地下水为岩层渗水,渗水量小。岩层为紫红色泥岩或泥质砂岩。 2、线路所经地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春早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年平均气温17~18℃,极端最高气温42.3℃,极端最低气温-4.7℃;年平均降雨量大于1100~1200mm,雨量多集中在6~8月份,常有雷雨,年平均蒸发量为1100~1190mm,略少于降雨量;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平均雾日数40余天,最多达148天;冻结深度为0,每年的10月下旬至次年5月为干风季节,历年平均风速3.3m/s。 三、施工方案 根据该桥现场实际情况和业主质量要求,以及投入的机械设备和队伍施工能力,明挖基础施工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挖基;挖孔桩采用人工开挖土方,钢筋混凝土锁口及护壁,石方采用浅孔爆破开挖,人工手摇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多联同步施工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多联同步施工 张忠效 (中交通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西安 710000) 【摘要】受钢束张拉空间和单端允许张拉长度的影响,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分段施工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桥梁工作者。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和改进,勤劳智慧的桥梁工作者已经发展、创造出多种分联、分跨施工方案,并最终创造性地实现了多联桥同步施工的目标,带来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在回顾连续梁桥同步施工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各方案间的优缺点,并着重对钢束张拉端内置、端横梁二次浇筑、内卡式千斤顶槽内张拉、多联同步施工方案进行了较为详细地介绍,指出了设计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现浇连续梁;同步施工;顶部张拉;内卡式千斤顶;槽内张拉 一、概述 在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时,尽管预制吊装施工具有工厂化、机械化、标准化程度高的诸多优点,受客观条件制约,采用支架、模板进行现浇施工仍被广泛采用[1]。与预制吊装相比,现浇施工普遍被认为施工周期长、造价高,如何有效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成为横亘在广大桥梁工程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不断的摸索、积累和创新,随着内卡式千斤顶、钢束连接器等一批工具、设备的发明和改进,先后创造性地出现了梁顶集中张拉、逐孔浇筑、内卡式千斤顶槽内张拉等施工方案,基本实现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多联同步施工的伟大设想。 二、现浇连续梁桥同步施工发展历程 关于同步施工,国内主要经过了以下几个发展过程: 1、90年代,为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节约建设投资,设计者将钢束经平、竖弯后锚固于梁端顶部(如图一所示),创造出梁顶局部开槽、集中张拉的施工方法,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做到多联同步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图一 目前,部分设计院仍在沿用此方法,但该方法的局限性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 ⑴钢束过于集中于梁顶,梁底成为薄弱点,极易受拉开裂,危及结构安全,故一般不建议在梁高大于1.5 米时采用。 ⑵锚头在桥面下埋设较浅,汽车冲击不仅对钢束锚固不利,桥面铺装也容易在反射应力下破坏。 ⑶桥面渗水容易对锚具的耐久性产生影响。 2、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随着钢束连接器的推广应用,发展出逐孔施工方案,避免了顶部开槽、集中张拉的弊端,适用于各种梁高,且可靠性得到保证。该方法设计要点主要有: ⑴从桥梁一端向另一端,或从桥梁中间向两端逐孔支架现浇主梁,支架可周转使用。 ⑵于每跨主梁正负弯矩变化点附近(距桥墩中心线约0.15~0.2倍跨径处)设施工缝,钢束在施工缝处半数断开,浇筑下一孔时用连接器接长断开的钢束。如此,钢束单端张拉长度可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不致产生过大的预应力损失。 ⑶设连接器处腹板厚度等应满足连接器设置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