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标:

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2.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一、导入组织教学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

教学准备:

师:教学图片、花瓶、学生作品若干

生:绘图铅笔

二、发现新知

1、今天咱是一节美术课,美术课就是让我们的眼睛得到愉悦的课。欣赏图片,看看你在这些图片中能发现什么共性:A.古埃及金字塔。(点出红、绿线)B.古印度泰姬陵。C.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看出图中红、绿线之比,有什么关系来?板书(黄金比例“1:0.618”)这也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内容(板书: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设计意图给学生以视觉冲击,感受欧亚建筑中的黄金比的运用)把黄金比做到极致的 D.法国巴黎圣母院师问:这些图片中运用黄金比例的建筑都给你什么感觉?(板书:大气、庄重、和谐)、舒服(简称“美”),这么神奇的黄金比例是谁发明的呢?他是2400年前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的。所以欧洲建筑中非常推崇运用黄金比例,优秀建筑也非常多。那在我们中国建筑中有没有运用黄金比例的呢?示故宫图,有人在里面求证了许多黄金比,今天我们不来探讨,有兴趣的同学课下搜索答案。

2、刚才我们都是欣赏的建筑中的黄金比例,那么在其它方面有没有黄金比例呢?出示《维鲁维斯的人》这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所画,他认为比例是“艺术之母和女王”,于是他把人体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了人在运动和站立时的比例。站立时人是长方形的,而当人伸展四肢时,又变成了圆形,从而发现人体的比例变化。

。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比8.符合黄金分割。人体中还有的比例:五官中“三挺”“五眼”,人体中的“站直为七个半头”等比例关系;.除了我们上面研究的黄金比,美术中还有没有黄金比例了?有的,例如色彩调和中也有黄金比,还有许多大家还在探索的领域,我们今天在这不做研究了。

3、.生活中运用黄金比的可是太多了,谁能说出几样?(画纸、书、本子、电视屏幕等等,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再找。)

三、探索新知。在绘画作品中有没有比例知识呢?

1、《林间小道》引出远近、大小、高矮的比例关系,给人以真实的空间之感(板书:远近、

大小、高矮、空间)

2、把比例运用到极致的还有一位世界艺术大师:(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首)毕加索,示《球上少女》你看出其中什么比例关系了?(有远近的透视;还有:面积、色彩,他将少女安排在比较小的球上站立,显得轻盈灵动,让壮汉稳坐在大大的正方体上,显得健壮沉稳,大小、方圆、苗条与健壮一一对比更显少女的轻盈优美与壮汉的稳重深沉。色彩:男子身体用暖色调子、女孩身体用冷色调子,具有扩张和收缩的作用)(板书:面积、色彩)

3.大小比例运用超棒的佳作。观察北宋范宽的作品《溪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受到了历代评论家的称赞,如我国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曾高度评价此画:“中国所有之宝,吾所最倾倒者,则为《溪山行旅图》……”大师到底为什么这么推崇此画?让我们一探究竟。《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高原地区的风光。看那山下的人有什么感觉?山脚下的一队商旅,人、马小如豆,衬托大山的雄伟气势。这是美术中夸张的大小比例对比的运用手法。这个不属于透视关系的大小比例,是我们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4.色彩比例运用很棒的大师是著名野兽派画家法国的马蒂斯《戴帽的妇人》。

5.构图比例。示学生作业(一合适,一不太合适)简单一点即可。今天学到了那么多黄金比,和其它的比例知识,那么怎样运用这些比例知识去欣赏、分析美术作品呢?我们从美术中的建筑、到绘画,现在再走近美术工艺。下面我们以瓶罐为例学习分析美术中的比例关系,来探寻美的奥秘。

四、运用新知——分析瓶中比例美以著名的古希腊陶瓶《阿喀琉斯和埃阿斯掷骰子》为例(简介作品:故事出自《荷马史诗》之《伊利亚特》,阿喀琉斯和埃阿斯是两位勇敢的将领,他们在战役间歇掷骰子玩)在分析任何一个物体的比例时,我们往往分析主体部位的长短比例等。例如以瓶口长度为单位一,瓶口、瓶颈、瓶身、瓶肚等的比例?这里面还运用什么比例知识?(色彩、面积等)

五、欣赏中国陶瓶艺术,(放图片)观察外形、等的比例变化,你觉得它外形美的就随手划一下,我们静静的看、静静地画,把它们的美储存到我们的记忆库中。

师补充:《双耳瓶》,其装饰运用了红、黑、黄3中色彩,形成一个黄褐色的色调,不仅协调,而且有浑厚、华丽之感。

《磁州窑叶纹梅瓶》,在风格上,矫健挺拔,简洁神秀,而且气魄雄健。

六、尝试、实践

2.在图画纸上设计一个工艺品或日用品,并在设计中尽量使比例在黄金比的范围内。

出示古瓶图片,演示古瓶的各部分结构:瓶口、瓶底、瓶颈、瓶身。

3.用彩笔画出轮廓学习它们的比例关系,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七、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练习:

1.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纸剪下来。

2.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八、作品展示、评价并小结

1.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

2.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九、总结

想不到我们的身体就包含了比例知识,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比例,从自然到人、从古到今人们发现和发展了比例中和谐的美,同时运用这些比例使我们的生活更美。生活中

还有许多有趣的比例知识等待我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积极探索。

美术中的比例教案

《美术中的比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能发现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过程与方法:初步懂得黄金分割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使绘画作品更美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书中的范画,你有什么体会? 师: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的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 《维鲁维斯的人》时达?芬奇在和罗马建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人体比例所绘,用以说明人伸张四肢和立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例关系。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建与1163年。它正面每一层的高宽比例是按黄金分割律设计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总体效果协调统一,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的建筑。今天,我们学习美术中的比例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探寻美的奥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小资料:把一条线条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而得名。 思考与讨论: 1、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体是按“黄金分割比”设计出来的? 2、从课本中选一件你最喜欢的绘画、建筑、古瓶或本书中第一页《帕特农神庙》,从中找出黄金分割比,并将他的比例美感讲给同学们听。

儿童美术基础知识大全

儿童美术基础知识大全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的种类及其主要特征,是美术本身的基本规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也是实行美术鉴赏首先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美术的种类较多,一般人通常把美术仅仅理解为绘画和雕塑。实 际上,美术的范围理应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因为 它们都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绘画用纸、布、木板、颜料等;雕塑用木、石、泥、铜等。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使用的物质材料就更广), 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作者对客观世界 的感受。所以,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当然,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具体到每一种美术形式,它又有 自己的一些特殊性,从而构成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主 要特征。下面从美术鉴赏的角度,分别介绍一下绘画、雕塑、工艺美 术和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 绘画 绘画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明暗及透视、构图等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创造出能够直接看到的、并具有—定 形状、体积、质感和空间感觉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既是现实 生活的反映,也包含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反映了画家的思想感 情和世界观,同时还具有—定的美感,使人从中受到教育和美的享。 从绘画的种类、形式来讲,绘画在整个艺术门类中是最丰富多彩 的艺术形式之—。 从画种来分,它能够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速写等。其中有些画种因为使用的物质材料、工具或表现技法 不同,又可分成很多样式。例如,中国画能够分成壁画和卷轴画两大类。从表现特点上又能够分成。工笔画、写意画和兼工带写三种;版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汇总1

一.基础知识部分 1.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包括(落笔),(行笔),(收笔).用墨包括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的运用。 2.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3.绘画中的色彩美是指(统一)与(变化)中的美。 4.色彩的差别大是(强烈对比)。在色环中相隔150——180度,色彩差别小的(弱对比),在色环中相隔60度以下。 5.美术课可以分成(绘画课、手工课、欣赏课),手工课常运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6.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为(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7.要画好人物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大体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还需要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8.选取恰当的形象或物体作为画面内容叫(取景)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应注意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空间以及线条色彩等在画面中的结构组织形式。) 9.剪彩纸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质朴简洁、内容丰富、富有极强的装饰性。)其步骤是(起稿、固定画稿、刻钻剪、裱贴) 10.三原色是指(红、黄、蓝)。三间色是指橙、绿、紫)。 11.橙色是由(红)和(黄)组成,绿色是由(黄)和(蓝)组成,紫色是由(红)和(蓝)组成的。 12.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本身面貌),可以通过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13.冷色是指(蓝、绿等给人凉冷感觉的色彩,)暧色是指(红橙等给人温暖感觉的色彩)。 14.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15.任何物体都可以用(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四类基本形体去概括。 16.素描的基本调子是(三大面五调子),三大面是指(受光面、背光面、反光面)。五调子是指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 17.美术字可分为(宋体、黑体、变体)三种。黑体美术字外形呈方形或长方形且笔画粗状,笔画粗细基本相等。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完整版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标: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2.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一、导入组织教学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教学准备:师:教学图片、花瓶、学生作品若干生:绘图铅笔 二、发现新知 1、今天咱是一节美术课,美术课就是让我们的眼睛得到愉悦的课。欣赏图片,看看你在这些图片中能发现什么共性:A.古埃及金字塔。(点出红、绿线)B.古印度泰姬陵。C.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看出图中红、绿线之比,有什么关系来?板书(黄金比例“1:0.618”)这也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内容(板书: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设计意图给学生以视觉冲击,感受欧亚建筑中的黄金比的运用)把黄金比做到极致的D.法国巴黎圣母院师问:这些图片中运用黄金比例的建筑都给你什么感觉( 板书:大气、庄重、和谐)、舒服(简称“美”),这么神奇的黄金比例是谁发明的呢他是2400年前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的。所以欧洲建筑中非常推崇运用黄金比例,优秀建筑也非常多。那在我们中国建筑中有没有运用黄金比例的呢示故宫图,有人在里面求证了许多黄金比,今天我们不来探讨,有兴趣的同学课下搜索答案。 2、刚才我们都是欣赏的建筑中的黄金比例,那么在其它方面有没有黄金比例呢?出示《维鲁维斯的人》这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所画,他认为比例是“艺术之母和女王”,于是他把人体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了人在运动和站立时的比例。站立时人是长方形的,而当人伸展四肢时,又变成了圆形,从而发现人体的比例变化。 。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比8.符合黄金分割。人体中还有的比例:五官中“三挺”“五眼”,人体中的“站直为七个半头”等比例关系;.除了我们上面研究的黄金比,美术中还有没有黄金比例了?有的,例如色彩调和中也有黄金比,还有许多大家还在探索的领域,我们今天在这不做研究了。 3、.生活中运用黄金比的可是太多了,谁能说出几样(画纸、书、本子、电视屏幕等等,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再找。) 三、探索新知。在绘画作品中有没有比例知识呢? 1、《林间小道》引出远近、大小、高矮的比例关系,给人以真实的空间之感(板书:远近、大小、高矮、空间) 2、把比例运用到极致的还有一位世界艺术大师:(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首)毕加索,示《球上少女》你看出其中什么比例关系了(有远近的透视;还有:面积、色彩,他将少女安排在比较小的球上站立,显得轻盈灵动,让壮汉稳坐在大大的正方体上,显得健壮沉稳,大小、方圆、苗条与健壮一一对比更显少女的轻盈优美与壮汉的稳重深沉。色彩:男子身体用暖色调子、女孩身体用冷色调子,具有扩张和收缩的作用)(板书:面积、色彩) 3.大小比例运用超棒的佳作。观察北宋范宽的作品《溪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受到了历代评论家的称赞,如我国着名艺术大师徐悲鸿曾高度评价此画:“中国所有之宝,吾所最倾倒者,则为《溪山行旅图》 ”大师到底为什么这么推崇此画让我们一探究竟。《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高原地区的风光。看那山下的人有什么感觉山脚下的一队商旅,人、马小如豆,衬托大山的雄伟气势。这是美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第九册教学设计 第4课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一、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识,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应会: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美术与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子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物品。 难点:运用比例知识分析作品,创作具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三、教学过程及意图 (一)引入教学新知 1、教师书写课题并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问:同学们,什么是比例知识? 小结:在数学中,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者结构。 教师用两幅画来引入“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2、 ①② 教师问:这两幅画,哪一幅正确呢? 结论:第一幅正确,因为它遵循了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树与高山之间的比例。 在平时画画中,我们是否也遵循了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我发现有的同学在画人物的时候,把人的头画的特别大,身体却特别小,这样对吗? (二)进一步了解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1、欣赏名画《溪山行旅图》 过渡句:在美术中运用比例知识,其实在我国古代的绘画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溪山行旅图》。 提问:①、这幅画中有什么内容?(高山、树、亭台楼阁、行进的人马队) ②、画面中,谁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谁,最小的是谁? 小结:在古代绘画中就已经归纳出:丈山、尺树、寸马、豆人的比例知识。 2、欣赏外国建筑——巴黎圣母院(法国) 过渡句:不仅我国古代的艺术家在美术中注重比例知识的运用,在国外的艺术家也非常

13-18册美术基础知识(汇总版)

浙江省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美术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13册部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1. 张舜咨、雪界翁创作的《鹰桧图》,属于中国花鸟画(兼工带写),是元代花鸟画的代表作之一。 2. 美术大致可分为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建筑、书法、篆刻、新媒体艺术八个主要门类。其中,绘画从使用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来分,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 3. 中国画因表现技法不同,可分为工笔画、写意画、兼工带写三种。在表现手法上,中国画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中国画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笔墨。丹青是中国古代对绘画的别称。 4. 借助摄影、摄像、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来呈现的艺术形式被称作“新媒体艺术”。 5. 徒手画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最基本元素是线、形、空间。 6. 毕加索西方艺术“百年变革”的代表人物,作品《格尔尼卡》,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控诉。 7、20世纪初,西方现代绘画除毕加索外,还有马蒂斯、莫迪利亚尼等画家活跃在法国巴黎画坛上。 8. 齐白石在诗书画印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曾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自称“鲁班门下”。 9. 字体的选用和设计是版面构成的基础,常用的中文字体主要有_宋_、_楷_、_黑_、_隶_四种。 10. 环境设计一般指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用以协调“人-建筑-环境”的关系。 11. 清代王概等人编撰的《芥子园画谱》,由浅入深地介绍了临摹的技法和技巧。 二、选择题(每√2分,共40分) 1. 从社会功能和表现形式来分,绘画可分为:(限打√4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连环画水彩漫画风景画年画宣传画肖像画油画 2. 请在与毕加索几乎同一时期的画家名字上打√:(限打√2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吴道子齐白石赵孟頫黄公望徐悲鸿徐渭王蒙 3.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在于它的笔墨,墨色的浓淡层次可分为:(限打√4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干淡轻醮沉湿浓枯 4. 下列属于写意画的是(限打√3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潘天寿《雁荡山花》宋《出水芙蓉》崔白《寒雀图》郑板桥《竹》 李苦禅《老鹰》刘继卣《武松打虎》赵佶《芙蓉锦鸡图》 5. 下列属于毕加索的绘画是(限打√3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日出印象》《格尔尼卡》《罗马尼亚的罩衫》《和平鸽》《丑角家族》《父亲》 6. 齐白石在下列哪些方面有很高的造诣(限打√4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诗琴棋书画设计印文学 三、专项部分(中国画、西画、书法考生分类答题20分) 1.绘画从使用、题材、功能方面分,可分为哪些种类?(西画、国画) 使用:国画、油画、水彩、版画、素描等;题材:肖像、风景、静物、人物、花鸟、山水、风俗、历史画等;功能:宣传、年画、连环画、漫画等。 2.请简要阐述20世纪西方绘画的种类、画家及代表作。(西画) 有立体派-毕加索《格尔尼卡》、野兽派-马蒂斯《罗马尼亚的罩衫》、巴黎画派-莫迪利亚尼《杰妮.海普顿》、抽象派-蒙德里安《百老汇的爵士音乐》等。 3.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派别?(国画) 清末海派;岭南画派;江南画坛;京津画家群;徐悲鸿学派;新木刻运动等。 4.毕加索的创作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西画)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的: 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2、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学习此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比例在美术中的关系,分析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课前准备: 教具:教学图片、花瓶、学生作品若干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 1、《出示溪山行旅图》: (1) 画上画的什么? (2) 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 (3) 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师: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佛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伪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2.出示《维鲁维斯的人》 (1) 人存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2) 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4、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 (1)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址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址较美观而得名。 (2) 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吧黎圣母院》。 5、欣赏同学们的设计作品 (1) 这些作品你觉得哪件最漂亮?为什么? (2) 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们成功之处在哪里? 三.作业练习: (1) 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纸剪下来。 (2) 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四:作品展示 1. 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 2. 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五.课堂小结,提出希望,布置下节课工具 课后记:对于上节课来说,这节好多了,有了透视的一点基础,对于比例就比较好理解和接受,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顺便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收效好了很多。

美术基础知识大全(附经典试题)

美术基础知识 1.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等 2.写生过程: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 3.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4.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5.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6.构图:1艺术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2空间大小的确定。3自身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4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5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 7.美术的主要种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等 8.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9.中国画简称国画,一般指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中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手法上主要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题材上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蕉墨法。笔法:勾、皴、点、染。特点: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4,散点透视。 10.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六彩:黑、白、浓、淡、干、湿 11.水墨画:用笔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淡墨点、浓墨点交互使用,使墨“活”起来。 12.破墨法:是指先画好一种墨色,再用另一种不同的墨色覆盖、渗化。13.竹子的画法:先画竹干、竹节、再画竹枝和竹叶。竹叶的画法:以中锋为主,落笔稳、提笔快。 14.版画:以“版”材为媒介,以制版、印刷为表现手段来复制原作的绘画形式。版画的种类:凸版、凹版、平版、孔版、独幅版、玻璃版、拓片。版画术语:刀味、木味、刀法、阳刻、阴刻、主版、拓印。对中国传统版画的认识:传统版画在中国有著悠久的历史;根据史料,古代版画可追溯到西汉,到了明代中期,民间木版画有了空前的发展。30年代初期,中国新兴版画兴起,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成就卓越的版画家。一九四九年以後,新兴版画迅速发展,专业版画家和业余版画作者遍布全国各阶层。这时期创作的版画除了木刻之外,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也取得新的发展;近年来又发展出儿童版画、农民版画、版画藏书票等,获得各界好评。简述木刻的基本步骤?1绘制画稿2刻出主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标: 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2.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一、导入组织教学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 教学准备: 师:教学图片、花瓶、学生作品若干 生:绘图铅笔 二、发现新知 1、今天咱是一节美术课,美术课就是让我们的眼睛得到愉悦的课。欣赏图片,看看你在这些图片中能发现什么共性:A.古埃及金字塔。(点出红、绿线)B.古印度泰姬陵。C.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看出图中红、绿线之比,有什么关系来?板书(黄金比例“1: 0.618”)这也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内容(板书: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设计意图给学

生以视觉冲击,感受欧亚建筑中的黄金比的运用)把黄金比做到极致的D.法国巴黎圣母院师问:这些图片中运用黄金比例的建筑都给你什么感觉?(板书:大气、庄重、和谐)、舒服(简称“美”),这么神奇的黄金比例是谁发明的呢?他是2400年前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的。所以欧洲建筑中非常推崇运用黄金比例,优秀建筑也非常多。那在我们中国建筑中有没有运用黄金比例的呢?示故宫图,有人在里面求证了许多黄金比,今天我们不来探讨,有兴趣的同学课下搜索答案。 2、刚才我们都是欣赏的建筑中的黄金比例,那么在其它方面有没有黄金比例呢?出示《维鲁维斯的人》这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所画,他认为比例是“艺术之母和女王”,于是他把人体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了人在运动和站立时的比例。站立时人是长方形的,而当人伸展四肢时,又变成了圆形,从而发现人体的比例变化。 。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比8.符合黄金分割。人体中还有的比例:五官中“三挺”“五眼”,人体中的“站直为七个半头”等比例关系;.除了我们上面研究的黄金比,美术中还有没有黄金比例了?有的,例如色彩调和中也有黄金比,还有许多大家还在探索的领域,我们今天在这不做研究了。 3、.生活中运用黄金比的可是太多了,谁能说出几样?(画纸、书、本子、电视屏幕等等,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再找。) 三、探索新知。在绘画作品中有没有比例知识呢? 1、《林间小道》引出远近、大小、高矮的比例关系,给人以真实的空间之感(板书:远近、大小、高矮、空间) 2、把比例运用到极致的还有一位世界艺术大师:(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首)毕加索,示《球上少女》你看出其中什么比例关系了?(有远近的透视;还有:面积、色彩,他将少女安排在比较小的球上站立,显得轻盈灵动,让壮汉稳坐在大大的正方体上,显得健壮沉稳,大小、方圆、苗条与健壮一一对比更显少女的轻盈优美与壮汉的稳重深沉。色彩:

初中美术知识点总结

初中美术知识点总结 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学期所从事的初一初二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反思改进。现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以后的教学水平更上层楼。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学期初,和教研组的老师一起,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美术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学情况: 1、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美术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怎么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还通过上网以及制定一些美术书刊查找相关材料。 2、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学校书画协会,利用星期六下午的时间给他们上课,在安全方面上与家长作好联系,学期末在校科技文化节术节举办了作品展览,取得了较好的影响。参加的还是以初一的学生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水平进步的很大. 3、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美术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转载自百分网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美术资源,查找课外的内容,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昧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按10--20% 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还积极到兄弟学校参加开展的一些公开课的听课,评课,我还注意到要自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学设计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中的一节基础知识课。学生进入五年级,对简单的美术常识已有一定的积累,因此,适时地补充一些美术知识,会使他们感受到美术中的奥秘,这也是提高学习美术兴趣的重要途径。 (二)教材版面分析 在本课的编辑中,我们不但注重了学生的造型、表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强了欣赏的分量。之所以这样安排,是让学生从艺术作品中分析、认识比例这一知识概念,学习巧妙地运用比例。从过去的感性了解,升华为理性的认知,使学生初步建立比例设计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识,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应会: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美术与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物品。 难点:运用比例知识分析作品,创作具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五)学习材料 彩色纸、剪刀、胶水、画笔。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设计一

)合作讨论: 看书中的巴黎圣母院。请找一找比例的变化,可以用尺子测量一下并算出比率。 游戏(以个人为单位): 1.自取书本或纸张。 2.用尺子测量出宽与长,并算出比值。 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并总结 A4纸:1∶07 语文书:1∶07 …… 刚才我们测量的比率都接近1∶0618,这就是黄金分割比值。 有史以来,黄金分割率这一几何比例,一直被人们视为揭开艺术奥秘的钥匙。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优

美术基础知识大全

二. 判断题 1.唐代的王维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观。 -----<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认为美的本质与理念有关的美学家有柏拉图、黑格尔。----- 柏拉图、黑格尔——“美在理念说” 三.名词解释 1.吴门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 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 2.抽象表现主义 :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 3形式美 :是独立的审美对象 中国部分 一、填空 (1)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人物龙风帛》。另一幅是 __人物御龙帛画_______。 (2)南朝画家、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____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样式的创造者分别是 __吴道子______和__曹仲达 ______。 (4)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 _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_;《挥扇仕女图》的作者是周昉 (5)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造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__徐熙野逸_______。” (6)“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 (7)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___石涛____髡残、弘仁。 (8)明清时期,全面形成了三个最大的年画中心,它们是:天津的___杨柳青,____;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涨县的杨家埠。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手段是(形象性)。

填空 1、“似与不似之间”是现代画家齐白石提出的绘画理论。 2、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 3、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是指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它们分别位于甘肃省、山西省、河南省和甘肃省境内。 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是指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5、《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画家张择瑞的一幅描绘京城及郊外汴河两岸人们生活和自然风光的风俗画,它采用以线描为主,略施淡彩的手法来表现的。 6、色彩三要素是指色彩的纯度、明度和色相。 判别题: 1、“南宋四家”是指荆浩、董源、关同、巨然等四位山水画家。( × ) 2、《自由女神像》是法国浪漫主义代表画家德拉克洛瓦创作的作品。 ( × ) 3、中国画从传统表现技法角度来分,可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等画种。 ( × ) 4、《掷铁饼者》和《命运三女神》是希腊古典时期的作品。( √ ) 5、“三停五眼”表述的是如下图所示的人的五官比例位置。 ( × 选择题: 1、《梅杜萨之筏》是19世纪法国画家席里柯运用何种手法来表现的 ( C ) A.现实主义 B.新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2、立体派代表画家是 ( B ) A.马蒂斯 B.毕加索 C.达利 D.康定斯基 E.蒙德里安 3、唐寅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 C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E.宋朝 4、研究儿童绘画可以发现不同年龄与智力的发展关系,一般认为3—5岁属于( D ) A.涂鸦期 B.写实期 c.主观感觉表现期 D.象征期 5、指出下面哪种刺锈是属于我国四大名绣之一 ( D ) A.广绣 B.京绣 C.瓯绣 D.粤绣 E.锦绣6.最早开设图画科的是1866年左宗堂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学生被称为图画生,学习船图和机械图。 6.美术的双基教学是指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其中明确规定图画、手工为学校开设课程,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标: 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2.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一、导入组织教学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化生活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 教学准备: 师:教学图片、花瓶、学生作品若干 生:绘图铅笔 二、发现新知 1中能发现什么共性:A.用)把黄金比做到极致的 D.),这么神奇的黄金比例是谁发明的呢?他是2400金比例,有人在里 2析,站立时人是长方形的,而当人伸展四肢时,又变成了圆形,。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比8.符合黄金分割。人体中还有的比例:五官中“三挺”“五眼”,人体中的“站直为七个半头”等比例关系;.除了我们上面研究的黄金比,美术中还有没有黄金比例了?有的,例如色彩调和中也有黄金比,还有许多大家还在探索的领域,我们今天在这不做研究了。 3、.生活中运用黄金比的可是太多了,谁能说出几样?(画纸、书、本子、电视屏幕等等,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再找。) 三、探索新知。在绘画作品中有没有比例知识呢? 1、《林间小道》引出远近、大小、高矮的比例关系,给人以真实的空间之感(板书:远近、大小、高矮、空间) 2、把比例运用到极致的还有一位世界艺术大师:(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首)毕加索,示《球上少女》你看出其中什么比例关系了?(有远近的透视;还有:面积、色彩,他将少女安排在比较小

XX年教师资格面试《美术中的比例》试讲稿及解析

XX年教师资格面试《美术中的比例》试讲稿及解析 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贪大求全,试讲和说课,不能坚持将每个相关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要学会截取一个相对独立的侧面。而常规课堂教学的时间一般是固定的。教师最重要的不是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是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重点在于增长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那么,下面是为大家的《美术中的比例》试讲稿及解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说教材 《美术中的比例》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对《溪山行旅图》《维鲁维斯的人》以及《巴黎圣母院》等作品的分析,认识美术作品中的比例之美理解黄金比例。并能够巧妙的运用比例进行创作,感受美术作品中的奥秘。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确比例是造型艺术中重要的形式美法则之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热爱生活。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对简单的美术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并且对比例也有初步的认识,多数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作品中的比例美感。并且这个年龄的学生思维活跃、探知欲强,适时地讲解一些更加深入的美术比例知识,能够使他们更深一层次的感受美术作品中的奥妙,迸发出创作的火花,激发创作思维,感受美术造型的乐趣。 三、说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比例,有意识的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比例之美,并能够运用比例创作作品。 2.通过对生活中与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欣赏、测量、讨论,理解黄金比例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拼贴与绘画的方式创作一个花瓶。 3.认识美术与科学的关系,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提高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并养成严谨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黄金比例及其在生活中以及作品中的运用。 【难点】 运用比例知识设计一个具有美感的花瓶。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创设轻松、幽默、充满智慧的课堂,真正走进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我选择了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创作者,而在学法上则运用了感受体验法、对比观察法进行学习,激发兴趣的同时培养能力。 六、说教学准备 教具:PPT课件 学具:基本的绘画工具 七、说教学过程

美术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l.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指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油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________ 。 3.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由丹麦建筑师_________ 设计的。 4.新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学习领域。 5.宋代有两位父子画家画的山水画被称为“米点山水”,父亲大米名叫________,儿子小米名叫________。 6.画家________的素描画《________》再现了土地改革运动中的斗争场面。 7.________是现代三大构成设计基础之一,专门研究色彩视觉心理的新兴学科。 8.中国古代画论《古画品录》提出的绘画要旨“六法”是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西方绘画中多用——透视来虚拟性地表现空间感,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表现大多采用________透视来表现。 10.《虾》是国画大师________所作,他画的虾在“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重墨突出了虾眼、省略了一些虾腿。 11.中国古代瓷窑影响最大的是在宋代的五大名窑:________窑、________窑、________窑、________窑、________窑。 12.《流水别墅》是________建筑师________的代表作。 13.云南丽江纳西族创造的文字________被称为活的象形文字,是“书画同源”的体现。14.青铜器饰以饕餮纹,是我国________制时代青铜器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色彩三要素指( )。 A.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 B.红、黄、兰 C.色相、明度、纯度 D.原色、问色、复色 2.高远、平远、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三种透视法,它出自古代画论 A.《画山水序》 B.《林泉高致》 c.《画山水赋》 D.《历代名画记》 3.李公麟创作的动物画珍品是( ) A.《牧马图》 B.《五马图》 c.《五牛图》 D.《照夜白》 4.荷兰一位善于应用局部光照明暗对比的画家是 A.哈尔斯 B.蒙德里安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学反思在造型艺术领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则之一。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中的一节基础知识课。学生进入五年级,对简单的美术常识已有一定的积累,因此,适时的补充一些美术知识,会使他们感受到美术中奥秘,这也是提高学习美术兴趣的重要途径。在本课中不但要注重学生造型、表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强了欣赏的分量。之所以这样安排,是让学生从艺术作品中分析、认识比例这一知识概念,学习巧妙地运用比例。从过去的感性了解,升华为理性的认知,使学生初步建立比例设计意识。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正是让学生认识比例知识的一节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物品。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的动手测量、计算,找出黄金分割比,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知道黄金比例并且会用比例知识进行绘画,课堂效果很好。 “比例”一词源于教学,是指两种物体(如: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而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即绘画构图时物体的大小、位置等,属“造型表现”领域,是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一课,本课和前一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样都是在学习一种绘画技能,然而本课十分枯燥,学生兴趣不大,故而在讲授本课之前便觉得有些困难。

本课是五年级美术的内容,分别改进了3次,一、二班讲述步骤摘录如下: 首先,通过测量《溪山行旅图》的长宽距离测算比值。如:课本印刷长度是13厘米,山的位置在画面上占有很大面积高度为9厘米,二者比值大约为0.6。接着测量巴黎圣母院的楼层比例测算比值。最后才讲述黄金分割率。这种方法刚开始学生积极性还不错,越往后同学们越不大愿意做了。“太枯燥就跟听数学一样”同学们对比例知识认识不够,总觉得没有多大帮助,因此,这节课我们感觉是我很吃力,效果不好。 在三班讲述本课时,在讲述时我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先引导大家一起来做实验,摘录步骤如下:首先,实验导入:邀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立正并平举双臂(这时同学们不知道老师接下来要干什么?都有了极大的兴趣)先公布结果说:“这位同学平举双臂之间的距离刚好是他的身高。”有些同学不信。测量完后,学生们很是惊讶,都奇怪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没有先讲《溪山行旅图》反而先讲了达芬奇的《维鲁维斯的人》让同学们先对比例产生兴趣。 接着,我又加入了“三庭五眼”的测量,这更使同学们高兴,就像发现了天大的秘密一样,这时再进行测算比值同学们就有了很大兴趣。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1、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2、常用的几种剪纸的方法有阴剪、阳剪、综合法。 3、学习染纸时要一看纸怎么折,二看色怎么配,三看用了多少水,四看作品美不美。 4、外界的物体,透过瞳孔投射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就会变得近大远小。 5、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 6、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7、扇面有扇形、圆形等形状。 9、版面设计就像画画的构图,要考虑内容的主次和图片的聚散,版面整齐的,要避免呆板,版面活泼的,防止凌 乱和松散,色彩鲜艳的,别让人眼花缭乱,色调朴素的,别缺少生气。 11.色调指:彩色画面上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其中主要的色相为主调。红、橙、黄是 暖色。蓝、绿、紫是冷色。 12.制作纸工作品常用到:剪、折、切割、粘、弯曲、插接等加工制作方法。 13.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 ,用笔包括 (落笔 ),( 行笔 ),( 收笔 ). 用墨包括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的运用。 14. 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3.绘画中的色彩美是指(统一)与(变化)中的美。 15. 色彩的差别大是(强烈对比)。在色环中相隔150 —— 180 度,色彩差别小的(弱对比),在色环中相隔60 度以下。 16.美术课可以分成(绘画课、手工课、欣赏课),手工课常运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17.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为(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 对,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18.要画好人物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大体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还需要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19.选取恰当的形象或物体作为画面内容叫(取景)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应注意物体在画面中的 (位置、空间以及线条色彩等在画面中的结构组织形式。) 20.剪彩纸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质朴简洁、内容丰富、富有极强的装饰性。)其步骤是(起稿、固定画稿、 刻钻剪、裱贴)。 24.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 (工笔画和写意画 ),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 (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 25.任何物体都可以用(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四类基本形体去概括。 26.素描的基本调子是(三大面五调子),三大面是指(受光面、背光面、反光面)。五调子是指亮面、灰 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 27.美术字可分为(宋体、黑体、变体)三种。黑体美术字外形呈方形或长方形且笔画粗状,笔画粗细基本相等。18.单独纹样是指(与四周无联系的纹样),它是图案的基本单元。左右上下四面相连的纹样称为四方连续纹样。 28.角隅纹样是装饰边角的纹样,可分为(对称式 )和 (均衡式 )两种。 29.将一分形进行有秩序的反复排列称为重复具有一种秩序的美感。 30.形有秩序的逐渐变化,就叫渐变。 31.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两侧相同就叫做对称,具有一种规则、整齐和稳定的美感。 32 成人的身高为7.5 个头长 ,少年为 6 个头长。 33“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长度平均分成三份称为上庭(从发际到眉间)中庭(从眉间到鼻尖)下庭(从鼻尖到下下巴) 34素描可以分为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 35 以画马见长的画家是(徐悲鸿),以画虾见长的画家是(齐白石),以画竹见长的画家是(郑板桥)。 36、色彩画通常有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色彩画常用的笔有尖头笔、圆头笔、扁头笔。

最新小学美术知识点汇总

小学美术知识点汇总 1、西方传统绘画采用的主要是“焦点透视”它表现在画面上的主要特征是近大远小。 2、中国画家在创作时非常讲究墨色变化,墨色可分为焦、重、浓、淡、清。在动笔中可分为侧锋、中锋、逆锋等三种形式。 3、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4、脸谱以夸张的色彩和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 5、纸版画是版画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是用不同的纸版,经过剪、贴、撕、刻、揉、压等方法制成底版。按其制作方法与版面构成可分为剪贴纸版画、刻纸凹印版画、刻纸凸印版画三种。 6、树木是中国山水画经常表现的对象之一。画树时一般先画干,再画枝,最后点叶。画树要注意表现不同树木的特点。 7、蔬果巧打扮一课我们运用了切、插、挖、嵌等基本方法加工水果。 8、大色彩世界里红、橙、黄色使人们联想到太阳、火焰,使人们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这类颜色被称为暖色。蓝、蓝绿、蓝紫使人们联想到冰雪、大海,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人们把这类颜色称为冷色。 9、美术课可以分成(绘画课、手工课、欣赏课),手工课常运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10、三原色是指(红、黄、蓝)。三间色是指(橙、绿、紫)。 11、橙色是由(红)和(黄)组成,绿色是由(黄)和(蓝)组成,紫色是由(红)和(蓝组成的。 12、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本身面貌),可以通过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13、冷色是指(蓝、绿等给人凉冷感觉的色彩,)暖色是指(红橙等给人温暖感觉的色彩) 14、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15、“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长度平均分成三份称为上庭(从发际到眉间)中庭(从眉间到鼻尖)下庭(从鼻尖到下下巴) 16、以画马见长的画家是(徐悲鸿),以画虾见长的画家是(齐白石),以画竹见长的画家是(郑板桥)。 17、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18、常用的设计花卉图案的方法有夸张、变形、添加等。 19、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是美国莱特兄弟研制成功的。多数飞机由机身、机翼、机尾、起落等装置组成。 20、通过学习世界地球日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答:拯救地球,保护家园,保护环境,使她永远美丽、安全,是人类共同的心愿。 21、手工制作的方法通常有:剪、折、刻、撕、粘、贴等。 22、《向日葵》作者荷兰画家凡高。《星月夜》也是他的作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