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染整整理

染整整理

染整整理
染整整理

一.名词解释

1.表面活性剂:一种能降低水表面张力的物质。

2.CMC(临界胶束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达到最低值所需的最低浓度。

3.轧余率:织物上带的液体重量与织物本身重量的百分比。

4.煮练: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

5.丝光:将棉纤维在施加张力的条件下浸入浓碱,棉纤维横截面腰圆形转变成圆形,胞腔缩小,天然转曲消失,此时,将纤维上的烧碱洗去,纤维变成光滑圆柱体,对光线有规则的反射,出现“丝”效果。

6.泳移:织物在浸轧染液以后的烘干过程,染料随水分的蒸发从纤维内部向表面迁移的现象。

7.浴比:织物的重量与溶液体积之比。

8.毛效:测试时将煮练后洗净干燥的织物垂直浸在水中,测试30分钟后水的色迹在织物上的上升高度。

9.退浆:棉织物在练漂前,必须先去原布上的浆料,此过程在工艺上称退浆。

10.染色牢度:指染色织物在使用过程中或在以后的加工过程中,染料或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影响下,能保持原来颜色状态的能力。

11.上染率:染色结束时,上染到纤维上的燃料占投入染液中染料总量的半分比。

12.脆损:纤维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受化学药品的作用,织物强力下降的现象。

13.载体(携染剂):是一些对染料和纤维都有直接性的化学品。

14.平衡上染百分率:指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浴中染料总量的百分数。

15.风印:处理时,织物上的碱要充分洗净,防止染色织物在储存过程中发生色变。

16.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性燃料,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活性基团,在适当条件下,能够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

17.转移印花:先将染料等印在转移印花纸上,然后在转移印花时通过热处理使图案中染料转移到纺织品上,并固着形成图案。

18.还原染料:不溶于水,在强碱溶液中借助还原剂还原溶解进行染色,然后氧化重新转变成不溶性的染料而固着在纤维上。

19.拔染印花:将有地色的织物用含有拔染剂的色浆印花的工艺。

20.防染印花:先印花后染色的印花方法,即在织物上先印上某种能够防止地色染料或中间体上染的防染剂,然后经过轧染,使印有防染剂的部分呈现花纹。

21.喷墨印花:通过各种数字输入手段把花样图案输入计算机,经计算机分色处理后,将各种信息存入计算机控制中心,再由计算机控制各色墨喷嘴的动作,将需要印制的图案喷射在织物表面上完成印花。

22.缩水:经染整后加工的干燥织物,如果在松弛状态下被水润湿,则织物的经纬向均将发生明显的收缩现象。

23.定幅整理:是利用纤维在潮湿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在加热的同时,将织物的幅宽缓缓拉宽至规定尺寸。

24.蜡染:即利用蜡的拒水性来作为防染材料,在织物上印制或手绘花纹,印后待蜡冷却,使蜡破裂而产生自然的龟裂--冰纹。

25.卫生整理:又称抗菌整理,是抑制和消灭附着在纺织品上的微生物,使织物具有抗菌、防臭、防霉、防虫的功能。

26.热定型:加热使纤维及其织物形态和尺寸相对稳定的工艺过程。

27.机械预缩:是解决经向缩水问题,使织物纬密和经向织缩调整到一定程度而使织物具有松弛结构。

二.填空

1.适用于棉染色的染料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适用于涤纶,阳离子染料适用于腈纶,酸性染料适用于蛋白质纤维,锦纶。

2.色牢度有耐日晒,皂洗,汗渍,摩擦,

3.颜色的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

4.染料的名称包括冠称、色称、尾注。

5.染整用的烘燥装置有红外线烘燥、热风烘燥、烘筒烘燥。

6.酸性染料包括弱酸性酸性染料、强酸性酸性染料、中性酸性染料。

7.常用的退浆方式酶退浆、酸退浆、碱退浆、氧化剂退浆。

8.常用漂白方式过氧化氢漂白、次氯酸钠漂白、亚氯酸钠漂白。

9.常用的印花设备辊筒印花机、平网印花机、圆网印花机。

10.煮练中煮练由主练剂、煮练助剂组成。

11.颜色特征值有 L*、a*、b*、c*、h*、k/s* 。

12.涂料印花色浆由涂料、黏合剂、增稠剂

13.不溶性偶氮染料由色酚、色基

14.拒水整理分为铝皂法、耐洗性拒水整理、透气性防水涂层整理。

15.阻燃整理整理剂分为有机阻燃剂、无机阻燃剂。

16.紫外线吸收剂的整理分类高温高压吸进法、常压吸尽法、浸轧或轧堆法、涂层法。

17.按照花样要求不同,直接印花可以得到白地、满地、色地效果。

18.根据纤维素纤维含湿程度不同,树脂整理工艺有干态交联工艺、含潮交联工艺、湿态交联工艺。

19.坯布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外观疵点。

20.还原染料在实际染色中,保险粉与烧碱的用量与理论用量之间的关系实际用量比理论用量多,保险粉和烧碱的作用还原溶解。

21.活性染料染色和印花时,尿素、海藻酸钠、食盐、纯碱的作用尿素:促溶,海藻酸钠:增稠,食盐:抑制染料脱落,纯碱:固色剂,活性染料酸性防染印花里硫酸氨、龙胶糊、尿素、小苏打、防染盐s的作用硫酸氨:防染剂,龙胶糊:糊料,尿素:助溶,小苏打:固色剂,防染盐s:弱氧化剂。

22.常用的软水剂有纯碱、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

23.烧毛质量评价的级别 1级(原坯未经烧毛)、2级(长毛较少)、3级(长毛基本没有)、4级(仅有短毛,且较整齐)、5级(烧毛净)。

24.日晒牢度分为 8级, 8级最好。

25.特种整理包括防水整理、阻燃整理、卫生整理、抗静电整理、抗起毛起球整理、涂层整理。

2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拉开粉、红油、肥皂、烷基苯磺酸钠(ABS)、扩散剂NNO 。

27.常见的钙斑疵布形成原因

28.丝光工序应用最多的是干布丝光法。

29.织物外观整理内容包括轧光整理、电光整理、轧纹整理、漂白织物的增白整理。

30.印花原糊有淀粉及其衍生物、海藻酸钠、天然龙胶和合成龙胶、合成增稠剂。

31.分散染料染色方法有载体染色法、高温高压染色法、热熔染色法。

三.判断题

1.坯布进行烧毛后,一级质量最好,五级最差。错

2.温度越高,酶的活性最好。错

3.煮练的目的是去除坯布上大部分浆料及少部分杂质。错

4.磷酸三钠作为煮练剂,主要是防止织物产生锈迹和锈斑。错

5.一般退浆率在70%以上,退浆效果相对较好。错

6.为了提高织物白度同时又不至于过分损伤织物,PH值在12-13最为理想。错

7.双氧水浓度越高,漂白效果越好。错

8.水玻璃不作用阻止H2O2产生无效分解。错

9.丝光时张力越大,上光后织物的光泽、强力及吸附性能都将增强。错

10.上光和去碱是一步完成的。错

11.酸性染料可用于棉织物的染色。错

12.酸既可作为促染剂也可作为缓染剂。

13.日晒率度共分八级,一级最好,八级最差。错

14.卷染也是浸染的一种的方式,它是一种间歇式染色设备。

15.禁用染料是指对人体有致癌物质的染料。对

17.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染色原理基本相同。

18.拼色染料只数一般不要超过3-5只。

19.涂料对纤维无亲和力通过粘合剂的作用将涂料固着与织物上。

20.活性染料在进行固色反应的同时会发生水解反应。

21.尿素可起助溶作用。对

22.干缸还原法适用于还原速率较高、隐色体溶解性能好的还原染料。错

23.小苏打可增加硫化钠还原硫化染料的能力。对

24.染色和印花的原理相同。错

25.辊筒印花生产成本低但印花套色受限制。对

26.淀粉糊染色最差,渗透性差、难洗除等缺点。错

27.采用海藻酸钠作为糊料时,最好采用软水。对

28.天然龙胶来源广泛,渗透性好,印花也较均匀,易于洗除。对

四.问答题

1.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答: 1.染料还原

染料的还原过程,也就是还原染料隐色体的生成过程,一般都是在碱性介

质中进行的。

2.隐色体上染

还原染料经保险粉、烧碱还原溶解成隐色体钠盐后,即对纤维素纤维产生直接性,先吸附于纤维表面,然后再向纤维内部扩散而完成对纤维的上染。

3.隐色体氧化

上染纤维的隐色体需经空气或氧化剂氧化,转变为原来的不溶性还原染料并回复原来的色泽。

4.皂煮后处理

皂煮能将吸附在纤维表面已氧化的浮色去除,使染色织物具有鲜艳的色泽和较好的摩擦牢度。

2.染色和印花异同点?

答:相同:当两者采用同一种染料时,所用的化学助剂的属性相同、染色的着色机理是相同的、织物上的染料在服用过程中各项牢度要求是相同的。

不同:加工介质不同

后处理工艺不同

拼色方法不同

3.后整理的目的是什么?

答:(1) 使织物门幅整齐,尺寸形态稳定。

(2)改善织物手感。

(3)改善织物外观。

(4)其他服用性能的改善。

4.织物在染整加工中为何要进行拉幅(定幅)整理?为何要进行机械预缩整理?

答:一、织物在加工过程中,常受到外力作用,尤以经向受力更多,迫使织物经向伸长、纬向收缩,因而形态尺寸不够稳定,幅宽不匀,布边不齐,纬斜以及因烘筒烘干后产生的极光、手感粗糙等。经定幅整理后,上述缺点基本可以纠正。

二、主要是解决经向缩水问题,使织物纬密和经向织缩调整到一定程度而使织物具松弛结构。经过机械预缩的织物,不但“干燥定形”形变很小,而且在润湿后,由于经纬间还留有足够余地,这样便不会因纤维溶胀而引起织物的经向长度缩短,也就是消除织物内存在着的潜在收缩,使它预先缩回,这样便能降低成品的缩水率。

4.比较酶退浆、碱退浆、氧化剂退浆的优缺点?

答:1酶退浆:优点:是一种生物催化剂。酶的作用效率高,作用条件缓和,不需要高温高压等剧烈条件,作用快速。缺点:但酶具有作用专一性。

2 碱退浆:优点:适用于各种浆料,能去除其他杂质和部分棉籽壳、可降低成本。缺点:退浆后必须经热水、冷水洗涤,否则会继续粘着。

3氧化剂退浆。优点:退浆速度快,效率高,质地均匀有一定的漂白作用。

缺点:对纤维素有氧化作用。

6.染料上染织物的过程?

答:(1)吸附: 当纤维投入染浴以后,染料先扩散到纤维表面,然后渐渐地由溶液转移到纤维表面,这个过程称为吸附。

(2)扩散: 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直到纤维各部分的染料浓度趋向一致。

(3)固着: 是染料与纤维结合的过程,随染料和纤维不同,其结合方式也各不相同。

7.简述原糊在印花中所起的作用,印花中拔白和色拔有何区别?

答:1.使印花色浆具有一定的黏度和一定的黏着力,以保证花纹轮廓的光洁度;

2.糊料作为染化料的分散介质和稀释剂,作为染料的传递剂,起到载体的作用;

3.作为汽蒸时的吸湿剂、润湿剂、染料的稳定剂和保护胶体。

拔白:在已经染色的织物上,用只含有拔染剂拔染浆进行印花,得到白色花纹图案;

色拔:在已经染色的织物上,拔染浆除了含有拔染剂以外,还含有耐这种拔染剂的染料存在。

8.棉织物中常用的漂白剂有哪些?它们的漂白工艺和效果有何不同?

答:过氧化氢、工艺;轧漂液-堆置-水洗-轧酸液-堆置-水洗

次氯酸盐。有漂白粉和次氯酸钠,工艺;轧过氧化氢-汽蒸-水洗

不同;过氧化氢漂白方式灵活,可用蒸汽法漂白,也可用冷漂,它漂白的织物白度好,不易泛黄,广泛用于棉织物。

次氯酸盐漂白的工艺和设备较简单,多用于棉织物,有时也用于涤棉混纺漂白。但不用于蚕丝羊毛等蛋白质纤维的漂白。

9.分析影响双氧水漂白的主要工艺条件?

答:1浓度:当漂白液中双氧水的浓度达到5g/l,浓度再增加,白度并不随之提高反而导致棉纤维脆损。

2温度; 双氧水的分解速率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一般在90-100度时它的分解率可达90%,白度好。

3,ph值;在酸性浴中较稳定,在碱性浴中分解率随ph的增高而高、在生产中大多ph在10左右。

4;金属离子与稳定剂的影响;睡中的铁盐等对其有催化分解作用,失去漂白作用,氧气渗透织物内,随之会有破洞现在,可加入一些稳定剂。降低分解速率,如水玻璃。

10.分散染料染色方法有哪些?

答:载体染色法、高温高压染色法、热熔染

11.三种酸性染料的染色的特点?

答: 1.强酸性酸性染料:分子结构简单,溶解度较大,匀染性良好,色泽鲜艳,必须在强酸性染浴中染色,耐湿处理牢度及耐汗渍牢度均较低;

2.弱酸性酸性染料:分子结构复杂,溶解度较低,耐湿处理牢度高于强酸性染料,匀染性不好,适用于羊毛、蚕丝和锦纶的染色;

3.中性酸性染料:匀染性较差,耐湿处理牢度很好,适用于羊毛、蚕丝的染色。

12轧光,电光,轧纹整理原理。

五.计算题

1.现将一块5g经过前处理的棉样用活性染料染色,但需要将活性黄B-4RFN 和活性蓝B-2GLN按照70/30的比例进行拼色,已知浴比1:50,染料用量为织物用量

2.0%,食盐用量为30g/L,碳酸钠用量为15g/L,试通过计算说明你是如何配置染液的(包括染料母液的配置)。

美术概论试卷及答案

淮阴师范学院 09级美术学专业《美术概论》课程考试卷(A)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一、列举(每小题3分,共15分) 1、列举历史着名国画及国画家 《人物龙凤图》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T型帛画顾恺之《洛神赋图》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鬼伯》张萱《捣练图》周坊《簪花仕女图》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荆浩《匡庐图》范宽《溪山行旅图》李公麟《五马图》赵佶《柳鸦芦雁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2、列举中外着名壁画 《受伤的野牛》《射猎图》《三个女乐师》《太子与公主》《萨多那太子舍身饲虎图》《归来》《婚礼图》《查士丁尼大帝与随从》《雅典学院》《朝元图》《舞蹈》《墨西哥的历史》 3、列举中外着名版画家 古元李桦力群彦涵王琦陈晓南丢勒伦勃朗戈雅杜米埃佐恩蒙克柯勒惠支 4、列举中外着名建筑 长城嵩岳寺塔五台山佛光寺太原晋祠紫禁城布达拉宫金字塔波斯波利斯宫巴台农神庙罗马大角斗场阿克萨清真寺太阳金字塔圣索非亚教堂吴哥寺比萨斜塔巴黎圣母院 5、列举中外着名油画家 徐悲鸿刘海粟董希文凡奈克达芬奇提香鲁本斯伦勃朗透纳德拉克洛瓦米勒列宾莫奈梵高毕加索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美术起源的几种学说。 巫术说(1) 游戏说(1) 模仿说(1) 劳动说(1) 季节符号说(1) 其他的学说(1) 2、美术具有哪些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 认识功能(1) 教育功能(1) 审美功能(1) 最主要的是审美功能。这是由美术所特有的美的特征所决定的。(3) 3、简述素描的类别。 从发展阶段来分有古典素描、写实素描、表现素描、抽象素描。(3) 从表现形式上来分有线描素描、明暗素描、结构素描。(3) 4、简述书体的类别流变。 我国的书体主要有篆、隶、楷、行、草等。(1)篆书,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指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春秋战国石鼓文及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经过规范整理后推行全国的文字。(1) 隶书,又称佐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来的一种字体。(1) 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指具有法度的楷模之书。(1) 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1)草书,狭义的草书指章草、今草和狂草。(1) 5、什么是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造型艺术之一,(1分)它从人的生 密封线

染整工艺原理下册(有色部分)主要知识点

染整工艺复习题 1染色概念染色牢度上染百分率平衡上染百分率半染时间泳移轧余率 答:染色:就是用染料按一定的方法将纤维纺织物染上颜色的加工过程。 染色牢度:染色物在染色后的使用或加工过程中,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能够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 上染百分率=(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量/投入到染浴中的染料总量)×100% 平衡上染百分率:染色达到平衡时的上染百分率。 半染时间: 达到平衡上染百分率一半所用的时间(t1/2)。 泳移:织物在浸轧染液后焙烘过程中,染料随水份的移动而移动的现象 轧余率(轧液率、带液率):(浸轧后织物重-干布重)/干布重×100% 2染色方法及特点 答:染色方法有浸染和轧染。 浸染特点:适用于不能经受张力或压轧的染色物(散纤维、纱线、真丝织物等)的染色,浸染一般是间歇式生产,生产效率较低。设备简单,操作也比较容易。 轧染特点:轧染一般是连续式染色加工,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织物的染色,但被染物所受张力较大,通常用于机织物的染色,丝束和纱线有时也用轧染染色。 3直接性:染料对纤维上染的能力,用上染百分率来表示。 4吸附等温线定义:恒定染色温度下,将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对染液中染料浓度作图。表示染料在纤维与染浴中浓度的关系。(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和染液中的染料浓度的关系线。) 5常见吸附等温线的类型及意义 答:能斯特分配型(Nersnt):纤维上染料浓度与溶液中染料浓度正比关系,随着染液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直到饱和为止。[D]f/ [D]s =K,非离子型染料以范德华力、氢键等被纤维固着时,基本符合这类吸附等温线。(如分散染料上染纤维) 朗格谬尔型B(Langmuir):定位吸附有染座,有明确的饱和值。即染座占满了,吸附不再随浓度增加。[D]f=K[D]S[S]f /(1+K[D]S),离子型染料主要以静电引力上染纤维,以离子键在纤维中固着时,符合这类吸附等温线。(强酸性浴酸性染料染羊毛,阳离子染料染腈纶)弗莱因德利胥型C(Freundlich):多分子层吸附,纤维上染料浓度随染液中染料浓度的增加不断增加。[D]f=K[D] s n(0﹤n﹤1),离子型染料以范德华力和氢键吸附固着纤维,且染液中有其他电解质存在时,符合这类吸附等温线。(直接染料或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纤维素纤维,活性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在未发生共价结合时) 6.Zeta电位(动电层电位): 答:吸附层与扩散层之间形成的双电层—动电层;吸附层与扩散层相对运动的现象为界面动电现象;ξ电位是紧密吸附层与扩散层相对运动产生的电位差。并非表面的真正电位,而是表示离开实际表面某一距离的电位。它是紧密吸附层与溶液本体的电位差。 7染料与纤维之间的作用力 (1)库伦力(2)范德华引力:偶极力、偶极—诱导偶极力、色散力 (3)氢键(4)共价键(5)配位键(6)电荷转移分子间引力 8以阳离子染料为例说明染料的溶液性质及影响染料聚集的因素 答:阳离子染料加入水中后,由于水分子为极性分子,染料的亲水部分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结合,并根据其亲水性的强弱,与水形成水合分子而溶解,形成染料的水溶液。染料溶于水,是由于受到水分子的作用,而使染料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弱或拆散。 影响染料聚集的因素: 1.内部因素影响

染整工艺流程

第 1 章染整工艺流程 整工艺流程 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分为练漂、染色、 印花、整理等。 2.1 练漂 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 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 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 这些杂质 的存在, 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 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 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 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 求,并为染色、 印花、 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 原布准备、 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2.1.1 原布准备 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 布质量, 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 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 前者包括原布 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 等。通常抽查总量的 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 将原布分批、分 箱,并在布头上打 印,标 明品种、 的加工, 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 使布面光洁美观, 并防止在染色、 印花时因绒毛存在 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 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 或擦过赤热的金属 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 到着火点时, 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 从而达到烧去绒毛, 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 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1.2 烧毛

2.1.3退浆 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2.1.4煮练 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蜡质、棉籽壳、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 2.1.5漂白 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漂白的目的就在于去除色素,赋于织物必要的和稳定的白度,而纤维本身则不受显著的损伤。棉织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氯酸钠法、双氧水法和亚氯酸钠法。次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 值为10 左右,在常温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对织物强度损伤大,白度较低。双氧水漂白的漂液PH 值为10,在高温下进行漂白,漂白织物白度高而稳定,手感好,还能去除浆料及天然杂质。缺点是对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在适当条件下,与烧碱联合,能使退浆、煮练、漂白一次完成。亚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4?4.5,在高温下进行,具有白度好,对纤维损伤小的优点,但漂白时易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腐蚀设备,设备需要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故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漂白后都要进行脱氯,以防织物在存在过程中因残氯存在而受损。 2.1.6丝光 丝光是指棉织物在室温或低温下,在经纬方向上都受到张力的情况下,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以改善织物性能的加工过程。棉织物经过丝光后,由于纤维膨化,纤维纵向天然扭转消失,横截面成椭圆形,对光的反向更有规律,因而增进了光泽。纤维无形定区的增加,使染色时染料的上染率增加。取向度的提高,使织物强力增加,同时还有定形作用。丝光后,一定要采用冲吸去碱或蒸箱去碱,或平洗地去碱等方法充分去碱,直至织物呈中性。

纺织面料的印染和后整理

纺织面料的印染和后整理 纺织面料的印染和后整理 一、纺织品的后整理工序: 练(Boiling)、漂(Bleach / White)→染色(Dye)→印花(Print)→整理(After treatment / Finished treatment) 这四道工序为基本工序,具体视产品的不同,工序又各异。 1、练、漂工序 (1)棉布的练、漂工序: 烧毛——→退浆——→漂白——→丝光 烧毛:因棉为短纤维,产品表面有短小绒毛,为织物美观及方便以后处理,应先烧毛。 退浆:棉纱做经线时,与机器磨擦较多,而棉纱之间的磨擦又易产生静电,故在织前应上浆,织好后浆就发硬,时间久了还会泛黄、发霉,所以应先去浆,保证以后印染程序的顺利进行及手感柔软。 前二步主要是练的过程,目的是去杂质,油污及去棉壳。去油污时还可加去油灵等助剂。 漂白:把织物漂洗干净,使色泽发白。是漂的过程。 丝光:使织物光泽好一点,手感更软一些。 A、普通棉布、涤棉布的工序基本相同(梭织布):烧毛→退浆→漂白。 要求高一点的加丝光。而漂白后的布我们常称本白布。 B、普通棉布、涤棉布的工艺(针织布):碱缩→煮练→漂白 碱缩:因针织物织时线不上浆,故比较松跨,碱缩后就比较紧。利用平衡张力,使织物表面平整。 煮练:与退浆工艺差不多,主要是去油污、去棉壳。 漂白:把织漂洗干净。 C、灯芯绒(Corduroy)的工序:成因是一根纱线绕在另一根纱线上形成圈,然后割断线圈而形成绒。 工艺:轧碱→割绒→退浆→烘干→刷绒→烧毛→煮练→漂白 轧碱目的是使织物收缩更紧致;割绒目的是使绒面平整;刷绒目的也是为绒面平整,去除割绒后的高低不平;烧毛的目的也是,去除凹凸不平。

美术概论考试答案

美术概论(82.0分) 选择题(50分) 1、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1.00分) A.韩干 B.苏轼 C.齐白石 D.王维 2、后期山水画与早期山水画相比独有的特点是:()(1.00分) A.皴 B.勾 C.染 D.描 3、《林泉高致》中提到的四类山水”不包括下面哪一项:()(1.00分) A.可玩者 B.可行者 C.可望者 D.可居者 4、不属于中国画存在方式的是:()(1.00分) A.册页 B.卷

C.轴

D.框 5、《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1.00分) A.黄筌 B.宋徽宗 C.汤垕 D.边鸾 6、下面哪一位不是宋代山水画第二阶段的代表画家: A.文同 B.李成 C.苏轼 D.郭熙 正确答案:B、7、明四家”不包括下面哪一位:()(1.00分) A.沈周 B.仇英 C.巨然 D.唐寅 &唐代人认为早期山水画存在的问题不包括:() A.比例不合适 B.人物为主()(1.00 分)(1.00 分)

C.色彩过多 D.景物沦为陪衬 9、山水画展示作者才艺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1.00分) A.技术才艺 B.情趣 C.诗意 D.政治抱负 0、华亭派的开创者是下面哪一位:()(1.00分) A.沈周 B.董其昌 C.唐寅 D.仇英 1、中国画中字的作用是:()(1.00分) A.构图的一部分 B.展示书法 C.写诗表现内容 D.都是 2、以下关于元代书画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00分) A.复古 B.入世

C.出世 D.冷落、空荡荡

3、关于《珊瑚网》一书说法错误的是:()(1.00分) A.著于明代 B.主要谈画的鉴赏 C.汪柯玉撰 D.十八描 4、康定斯基的作品重视的是:()(1.00分) A.点 B.线 C.色彩过多 D.视觉效果 5、南宋画家刘松年的山水深受下面哪一位的影响:() A.李成 B.范宽 C.李唐 D.郭熙 6、在摄影作品中拍摄出光的流动效果采取的手段是:() A.开闪光灯 B.长时间曝光 C.短时曝光 D.使用长焦镜头(1.00 分) (1.00 分)

染整工艺原理

染整工艺原理——丝光 一、丝光的含义?? 1、丝光:棉制品(纱线、织物)在有张力的条件下,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然后在张力下洗去烧碱的处理过程。?? 2、碱缩:?? ? ???棉制品在松驰的状态下用浓的烧碱液处理,使fibre任意收缩,然后洗去烧碱的过程,也称无张力丝光,主要用于棉针织品的加工。?? ? ? 二、丝光与碱缩织物的特点?? 丝光后:织物发生以下变化?? 1、光泽提高?? 2、吸附能力,化学反应能力增强?? 3、缩水率,尺寸稳定性,织物平整度提高?? 4、强力、延伸性等服用机械性能有所改变?? 碱缩虽不能使织物光泽提高,但可使纱线变得紧密,弹性提高,手感丰满,此外,强力及对dye吸附能力提高。??

? ? 三、工序安排?? 1、先漂后丝:?? ? ???丝光效果好,废碱较净,但白度差,易沾污,适合色布,尤其厚重织物。?? 2、先丝后漂:?? ? ???白度好、但光泽差,漂白时fibre易受损伤,适用于漂布,印花布?? 3、染后丝光:?? ? ???适合易擦伤or不易匀染的品种(丝光后,织物手感较硬,上染较快)染深色时为了提高织物表面效果及染色牢度,以及某些对光泽要求高的品种,也可采用染后丝光。?? 4、原坯丝光:?? ? ???个别深色品种(苯胺黑)可在烧毛后直接进行丝光,但废碱含杂多,给回收带来麻烦,很少用。?? 5、染前半丝光,染后常规丝光:?? ? ???为了提高染料的吸附性和化学反应性。??

? ???棉布丝光分干布丝光和湿布丝光两种,由于湿布丝光含湿较难控制,因此以干布丝光较多。?? ? ???其他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对纤维素纤维也有一定的膨化作用,但其膨化能力随原子量增大而↓,且成本较高,因此只有烧碱才具实用价值,某些酸和盐类溶液(H2SO4,HNO3,)也可使纤维素纤维膨化,获得丝光效果,但实际生产有困难,缺少实际意义。?? ? ???无水液氨因分子小,纯度高,也是一种优良的膨化剂,20世纪60年代未曾进行过丝光研究,其产品的光泽和染色性能均不及碱丝光,但手感柔软、尺寸稳定性和抗皱性较高,故近年来作为与后整理中机械预缩、树脂整理结合应用的新工艺,称为液氨整理。?? ? ? 四、丝光效果的评定?? 1、光泽?? ? ???是衡量丝光织物外观效应的主要指标之一。?? ? ???可用变角光度法、偏振光法等测,但尚无统一的理想的测试手段,目前多用目测评定。?? 2、显微切片观察纤维形态变化?? 3、吸附性能?? (1)钡值法:是检验丝光效果的常用方法,钡值大,丝光效果好?? ? ???棉布钡值=100,钡值>150表示充分丝光,一般为135~150。??

常见的后整理工艺

常见的后整理工艺 机织物、针织物及其他各类织物下织机后,须经过染整加工,如练漂、染色或印花、整理等工序处理,才能成述之整理内容,系指织物经漂、染、印加工后为改善和提高织物品质,赋予纺织品特殊功能的为投放市场的纺织商品。这些印染加工工序都属于织物整理范畴。 织物后整理按其整理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方面 (1)使织物门幅整齐,尺寸形态稳定。属于此类整理的有定幅、防缩防皱和热定形等,称为定形整理。 (2)改善织物手感。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等。这类整理可采用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或二者共同作用处理织物,以达到整理目的。 (3)改善织物外观。如光泽、白度、悬垂性等。有轧光整理、增白整理及其他改善织物表面性能的整理。 (4)其他服用性能的改善。如棉织物的阻燃、拒水、卫生整理;化纤织物的亲水性、防静电、防起毛起球整理等。 一、织物一般整理 手感整理 纺织物的手感与纤维原料,纱线品种,织物厚度、重量、组织结构以及染整工艺等都有关系。就纤维材料而言,丝织物手感柔软,麻织物硬挺,毛呢织物膨松粗糙有弹性。本节手感整理仅指硬挺整理与柔软整理。 1、硬挺整理 硬挺整理是利用能成膜的高分子物质制成整理浆浸轧在织物上,使之附着于织物表面,干燥后形成皮膜将织物表面包覆,从而赋予织物平滑、厚实、丰满、硬挺的手感。 2、柔软整理

柔软整理方法中的一种是藉机械作用使织物手感变得较柔软,通常使用三辊橡胶毯预缩机,适当降低操作温度、压力,加快车速,可获得较柔软的手感,若使织物通过多根被动的方形导布杆,再进入轧光机上的软轧点进行轧光,也可得到平滑柔软的手感,但这种柔软整理方法不耐水洗,目前多数采用柔软剂进行柔软整理。 定形整理 包括定幅(拉幅)及机械预缩两种整理,用以消除织物在前各道工序中积存的应力和应变,使织物内纤维能处于较适当的自然排列状态,从而减少织物的变形因素。织物中积存的应变就是造成织物缩水、折皱和手感粗糙的主要原因。 1、定幅(拉幅) 原理: 定幅整理是利用棉、粘胶纤维、蚕丝、羊毛等吸湿性较强的亲水性纤维,在潮湿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将其门幅缓缓拉宽至规定的尺寸,从而消除部分内应力,调整经纬纱在织物中的形态,使织物的门幅整齐划一,纬斜得到纠正;同时织物经烘干和冷却后获得较为稳定的尺寸(主要指纬向),以符合印染成品的规格要求。 作用: 将织物的幅宽拉到标准尺寸,纠正织物在印染加工过程出现的幅宽不匀、纬斜、极光等缺点。 拉幅工程建立在织物含有适当水分下,利用机械夹往布边逐渐拉宽,并缓缓的干燥,从而获得暂时的定型。 织物拉幅前后的幅宽,应有一定的限制,否则会造成严重缩水现象。 2、机械预缩整理

染整工艺原理(1)

染整工艺原理 染整工艺原理一---纺织基础知识 绪言 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 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 第三章蚕丝和真丝绸的精练 第四章漂白(Bleaching) 第五章丝光 第六章热定形(Heat Setting) 第七章毛织物的湿整理 第八章一般整理(Finshing) 第九章防缩整理Finishing) 第十章防皱整理(Resin Finishing) 第十一章特种整理 过纺织加工以后的加工工艺。它是织物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染料、药剂和助剂在专用设备上进行的化学和物理加工过程。 1.特点 (1)属加工工业(在纺织工业中担任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2)一种化妆术; (3)综合的工艺技术,涉及面广; (4)能耗大(水、热、电),有污染(废水、气、渣)需重视节能和环保。2.目的

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舒适、保暖、抗皱等),赋予功能性(防霉、防蛀、拒水、阻燃、抗菌等),提高身价。 (1)去除杂质; (2)提高白度; (3)染着颜色; (4)改善风格。 二、染整加工的主要内容 漂、染、印、整。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1.掌握纺织品的练漂、整理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根据纺织品的特性和练漂、整理加工要求,合理制订加工工艺过程及条件;初步具备解决练漂及整理工艺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练漂、整理加工的质量检验方法。 4.了解练漂及整理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前沿。 5.查阅染整专业的有关文献。 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 §1染整用水及其处理 一、水和水质 1.自然界中的水源 地面水:流入江、河、湖泊中贮存的雨水,含较多可溶性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地下水:深地下水(深井水,不含有机物,有较多矿物质) 浅地下水(深度<15m的浅泉水、井水,有可溶性有机物和较多的二氧化碳)天然水

染整概论

前言 染整(dyeing and finishing):对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行以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过程,通常也称为印染。染整同纺纱、机织或针织生产一起,形成纺织物生产的全过程。染整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 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是借助各种机械设备,通过化学的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纺织品进行处理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通过染整加工,可以改善纺织品的外观和服用性能,或赋予纺织品特殊功能,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满足对纺织品性能的不同要求。 前处理(预处理亦称练漂):采用化学方法去除织物上的各种杂质,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并为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后续加工提供合格的半制品。使后续的染色、印花、整理加工得以顺利进行,获得预期的加工效果; 染色: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结合,使纺织品获得鲜艳、均匀和坚牢的色泽; 印花:用染料或颜料在纺织品上获得各色花纹图案; 整理:根据纤维的特性,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改进纺织品的外观和形态稳定性,提高纺织品的服用性能或赋予纺织品阻燃、拒水拒油、抗静电等特殊功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国古代印染工艺的发展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利用矿物、植物对纺织品进行染色,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各类染料的提取,染色等工艺技术,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 中国古代印染工艺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三个转变: 古代染色的染料,从天然矿物到植物染料的转变(缘于获取难易程度和染色牢度); 从染原色到套色的转变; 从在织物上画花、缀花、绣花、提花到手工印花的转变(缬与凸版印花技术为代表)。至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 中国古代经典印花技术——“三缬” 夹缬:夹缬是一种镂空型双面防染印花技术。它是用木板镂刻成两块相同纹样的镂空花版, 然后将麻、丝织物等对折,夹在两块花版中间,用绳捆紧,将染料注入花版空隙。干后,拆开花版,织物上便印出对称的彩色图案。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印花布称作“夹缬”。夹缬染色工艺最适用于棉、麻纤维。夹缬制品花纹清晰,经久耐用。 绞缬:又称扎染、“撮缬”、“撮晕缬”,民间通常称“撮花”。是我国古代纺织品的一种“防染法”印花工艺,也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资治通鉴备注》详细的描述了古代扎染过程:“撮揉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它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或直接用线捆扎,然后抽紧扎牢,使织物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特殊的﹑无级层次晕色效果。 蜡缬:葛缬,又名蜡染,因用蜂蜡作防染剂而得名,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蜡缬制

印染的工艺流程

印染的工艺流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 原布准备: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 烧毛: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3) 退浆: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4)煮练: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 5)漂白: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漂白的目的就在于去除色素,赋于织物必要的和稳定的白度,而纤维本身则不受显着的损伤。棉织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氮酸钠法、双氧水法和亚氯酸钠法。次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左右,在常温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对织物强度损伤大,白度较低。双氧水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在高温下进行漂白,漂白织物白度高而稳定,手感好,还能去除浆料及天然杂质。缺点是对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在适当条件下,与烧碱联合,能使退浆、煮练、漂白一次完成。亚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4~,在高温下进行,具有白度好,对纤维损伤小的优点,但漂白时易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腐蚀设备,设备需要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故在应用上受到

美术概论试卷及答案

淮阴师范学院09级美术学专业《美术概论》课程考试卷(A)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一、列举(每小题 3 分,共15分) 1、列举历史着名国画及国画家 《人物龙凤图》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T型帛画顾恺之《洛神赋图》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鬼伯》张萱《捣练图》周坊《簪花仕女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荆浩《匡庐图》范宽《溪山行旅图》李公麟《五马图》赵佶《柳鸦芦雁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2、列举中外着名壁画 《受伤的野牛》《射猎图》《三个女乐师》《太子与公主》《萨多那太子舍身饲虎图》《归来》《婚礼图》《查士丁尼大帝与随从》《雅典学院》《朝元图》《舞蹈》《墨西哥的历史》 3、列举中外着名版画家 古元李桦力群彦涵王琦陈晓南丢勒伦勃朗戈雅杜米埃佐恩蒙克柯勒惠支 4、列举中外着名建筑 长城嵩岳寺塔五台山佛光寺太原晋祠紫禁城布达拉宫金字塔波斯波利斯宫巴台农神庙罗马大角斗场阿克萨清真寺太阳金字塔圣索非亚教堂吴哥寺比萨斜塔巴黎圣母院 5、列举中外着名油画家 徐悲鸿刘海粟董希文凡奈克达芬奇提香鲁本斯伦勃朗透纳德拉克洛瓦米勒列宾莫奈梵高毕加索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美术起源的几种学说。 巫术说(1) 游戏说(1)模仿说(1) 劳动说(1) 季节符号说(1) 其他的学说(1) 2、美术具有哪些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 认识功能(1) 教育功能(1) 审美功能(1) 最主要的是审美功能。这是由美术所特有的美的特征所决定的。(3) 3、简述素描的类别。 从发展阶段来分有古典素描、写实素描、表现素描、抽象素描。(3) 从表现形式上来分有线描素描、明暗素描、结构素描。(3) 4、简述书体的类别流变。 我国的书体主要有篆、隶、楷、行、草等。(1) 篆书,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指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春秋战国石鼓文及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经过规范整理后推行全国的文字。(1)隶书,又称佐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来的一种字体。(1) 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指具有法度的楷模之书。(1) 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1) 草书,狭义的草书指章草、今草和狂草。(1) 5、什么是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造型艺术之一,(1分)它从人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视觉形象创造出实用和审美相统一的物品,用以装饰美化生活,通过对一定的物质材料的艺术加工、制作,完成具有实用性或装饰性的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促进人类文明。(3分)其审美性主要体现在造型美,纹饰美,色彩美,材质美和技术美五个方面。(2分) 三、论述题(55分) 答题要求:

染整工艺原理二复习题样本

第一章染色的基本知识 <一> 名词解释 1、上染 2、上染百分率 3、上染速率曲线 4、平衡上染百分率 5、半染时间 6、盐析 7、双电层 8、zate电位 9、吸附活化能 10、直接性 11、浴比 <二>问题 1、简述染料上染纤维的三个阶段? 2、指出上染速率曲线的实际意义? 3、简述影响染料聚集的因素? 4、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力有哪些形式, 举例说明? 5、简述纤维在染浴中带电学说? 6、简述影响zate电位的各种学说? 7、分析纤维表面各种离子浓度的分布情况。 8、分析纤维带电与实际染色的关系。 9、解释”上染平衡属于动态平衡”这个结论。 10、分析纤维的两相结构及纤维的吸湿溶胀对染色的影响? 第二章染色热力学 <一> 名词解释: 1、化学位

2、染料对纤维的染色标准亲和力 3、吸附等温线 4、有效容积 5、染色分数 6、吸附层容积 7、染色热( △H) 8、染色熵( △S) <二> 问题 1、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哪几种形式? 举例说明各种吸附等温线所表示的染 色机理及其特点。 2、从亲和力定义式推导出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3、从亲和力定义式推导弗莱因利胥吸附等温式: 4、根据染色热, 分析温度对染色工艺的影响。 5、假设一个分子量为500的分散染料染锦纶纤维时, 浴比为1: 20, 在60℃ 时, 亲和力( -μ°) 为3000kcal/mol,染色热( △H°) 为10kcal/mol, 试计算80℃下每升染液里加入多少克染料才能使每公斤纤维获得1%的吸 收( 注: 每升染液按1kg计算, 染色热可视为不随温度变化的定值) ? 6、用直接染料染两块试样, 在温度为T1下染色达到平衡时, 染液的浓度为 [D]S 1, 在温度为T 2 ( T 2 ≠T 1 ) 下染色达到平衡时, 染液浓度为[D]S 2 , 假设 达到平衡时, 两试样上染料浓度相等, 即[D]f 1=[D]f 2, 试推导出染色热的 表示式〈设染色热不随温度改变〉。 7、判断下列各种说法是否正确: (1)( a) 当[D]s=[D]r时, 上染达到平衡态。 ( b) 当V 吸=V 解 时, 上染到达平衡态。 ( c) 当染料停止向纤维吸附时, 染色达到平衡态。 ( d) 当[D] r >[D] s 时, 上染达到平衡态。 (2)( a) zate电位就是纤维和水的界面电位。

染整工艺流程

第1章染整工艺流程 整工艺流程 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分为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 2.1练漂 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2.1.1原布准备 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1.2烧毛 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

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2。1.3退浆 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2.1。4煮练 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蜡质、棉籽壳、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 2.1.5漂白 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漂白的目的就在于去除色素,赋于织物必要的和稳定的白度,而纤维本身则不受显著的损伤.棉织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氯酸钠法、双氧水法和亚氯酸钠法.次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左右,在常温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对织物强度损伤大,白度较低。双氧水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在高温下进行漂白,漂白织物白度高而稳定,手感好,还能去除浆料及天然杂质。缺点是对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在适当条件下,与烧碱联合,能使退浆、煮练、漂白一次完成。亚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4~4.5,在高温下进行,具有白度好,对纤维损伤小的优点,但漂白时易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腐蚀设备,设备需要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故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漂白后都要进行脱氯,以防织物在存在过程中因残氯存在而受损。

面料印染及后整理加工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司年产4500万米 高档织物面料印染及后整理加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总论 1.1项目由来 **是纺织品、服装贸易大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占纺织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已连续六年保持世界第一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国地位。但是,**高档面料依靠进口却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国产服装面料科技含量低,主要表现在织物风格、手感、色差、色牢度、疵点、缩水率等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服装出口占世界第一位,但大多数面料依靠进口,1997年以来,每年进口面料金额约为60~70亿美元,相当于国有纺织企业销售收入的三分之一,大部分制作出口服装。**服装的面料自给率为:内销服装90%,出口服装45%。**纺织工业要求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提高到65%以上,顶替进口面料30亿米,力争在2005年,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达到80%。 ***是纺织大县,也是纺织出口大县,特别是近年来纺织品出口连年翻番,并且作为**最大的纺织品集散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轻纺城,更是外商投资纺织业的必选之地,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纺织品出口必将大幅度增加。但另一方面,由于***纺织的深加工技术与国际甚至国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造成纺织品附加值减小,大量纺织品在中、低档的水平上竞争,纺织品后整理力量的薄弱成了***纺织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拓展的业务,实现公司自身的发展,***有限公司抓住**入世将给纺织印染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一良好机遇,充分利用***地区纺织印染行业集聚的产业优势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工业区投资兴办“***有限公司”项目,主要经营各类高档织物面料的印染及后整理加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实地踏勘、环境现状监测和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敬请有关专家、领导审查。

2017美术概论考试题目和答案

Word 格式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以下作品中,表达了爱情这一主题的作品是()。(1.0 分)
1.0 分
? A、
梵高《星空》
? B、
莫奈《野罂粟》
? C、
罗丹《吻》
? D、
高更《塔希提的年轻姑娘》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中国古代早期的山水画指的是以下哪个时期的山水画?()(1.0 分)
1.0 分
? A、
隋唐五代时期
? B、
魏晋南北朝时期
? C、
三国时期
? D、
秦汉时期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完美整理

Word 格式
3
古希腊时期的绘画不具备以下哪个特征?()(1.0 分)
1.0 分
? A、
逼真性
? B、
强调作者对视觉对象的改造
? C、
追求理想美
? D、
写意性大于写实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唐代的颜料以以下哪种为主?()(1.0 分)
1.0 分
? A、
植物制成的颜料
? B、
动物性的油胶制成的颜料
? C、
矿物质制成的颜料
? D、
化学颜料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完美整理

Word 格式
在《林泉高致》中,将自然山水分为了四类,以下哪项不属于这四类?()(1.0 分)
1.0 分
? A、
可游者
? B、
可望者
? C、
可行者
? D、
可画者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林泉高致》是以下哪类画作创作的经验总结?()(1.0 分)
1.0 分
? A、
肖像画
? B、
花鸟画
? C、
山水画
? D、
宫廷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
巨石阵位于下列哪个国家?()(1.0 分)
完美整理

2016美术概论考试答案90分

1 唐寅在画作中写的“治下唐寅画呈父母大人先生”,表明了该幅画是送给()的。?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择端是()时代的画家。 ?A、 ?B、 ?C、 ?D、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3 版画最早出现在埃及。()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清明上河图》上并无作者署名。() 我的答案:√ “界画”通常需要借助以下哪种工具来作画?()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林泉高致》是以下哪类画作创作的经验总结?()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明代时,人们多使用绢来作画。()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如今,素描已经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画种。() 我的答案:× “昭陵”指的是以下哪个君王的陵墓?()?A、 ?B、 ?C、 ?D、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陵墓的雕刻一般位于陵墓的哪一方位?()?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人民英雄纪念碑采用的是以下哪种雕刻形式?()?A、 ?B、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4 中国现存的石雕多数受道教影响。() 我的答案:√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一句出自以下哪本著作?()?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艺术在日常生活方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哪点?()?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关于艺术,现在学界已经有了统一规的解释。()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春秋》属于“六籍”。() 我的答案:√ 伏羲与女娲手中拿的“规”和“矩”代表的是()。

染整概论

棉织物的超疏水研究 张金铜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摘要:超疏水无机-有机杂化涂层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在纯棉织物表面成功地制备。正硅酸乙酯(TEOS)和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ODTES)混合体系在酸催化下水解缩聚制成改性溶胶,然后将其直接浸轧到底物纯棉织物从而获得超疏水涂层。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疏水微细结构表面的制备方法。采用湿化学法在玻璃表面或单晶硅表面制得氧化锌微细结构表面,制备的超疏水涂层的与水的接触角超过150°,且接触角滞后小于5°的超疏水表面。本法所用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重复性好,制得的表面有优良的超疏水和自洁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Ways to turn surfaces super hydrophobic with coating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s technologies are in fact under development. Most of the methodologies have been tested only in the lab. This is the major disadvantage. The behaviour of these coatings at outdoor condition has not been tested. It is also known tha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produce robust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s. The surface morphology is in general sensitive to mechanical wear. Finally most of the methodologies demand expensive materials, special knowledge, or some special equipment and can not be applied on all the materials. A simple methodology demanding materials of low-cost, with good results is the one with the polymers and the nanoparticles. 关键词:超疏水(superhydrophobic);织物(fabric);制备方法(preparation) 溶胶—凝胶;染整。 近些年来构筑超疏水表面赋予材料自清洁性能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尽管人们开发了许多方法制备以刚性材料为基体的超疏水表面,但以软材料(如棉布)为基体的超疏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