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上语文人教第二单元拓展阅读

九上语文人教第二单元拓展阅读

第6课敬业与乐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享福与吃苦

何仲英

①现在我国人的大毛病,是只图享福,不愿吃苦。有许多青年人看见人家享福,羡慕得很;勉强他们暂吃辛苦,而他们的欲望、他们的希冀,总是对准享福的方面去进行。只望“做得人上人”,不愿“吃得苦中苦”。这种观念,虽不敢说普遍存在于一般青年的脑海当中,但至少有一部分,甚至有一大部分,我们不得不注意,不得不觉悟。

②我们不必希望做“人上人”。我既是人中一人,就当尽人的一份责任。没有农夫,哪里有饭吃?没有瓦匠、木匠,哪里有房子住?没有工、商,哪里有物品?没有效命沙场的战士,哪里可以克服敌人,保护我们的安全?没有呕心绞脑的学人,哪里会有发明、发现和著述,安慰我们的精神?我们一时一刻的需要,都有无数的劳动者——无论是劳心或劳力——辛辛苦苦地来供给,而我们坐享其福;我们若不是也吃一点苦,也尽一点责,我们非但对不起他们,也何以对得起自己呢?

③我们须知最可敬爱的,是世上最大多数的平民,他们尽管做一天人,干一天事,他们的生命,总是完全靠吃苦来撑持的。吃苦的人多,社会国家自然富强;吃苦的人少,社会国家自然衰弱。若是都要享福,不愿吃苦,国家未有不亡,享福也就等于泡影,终致吃苦而已!

④我们翻开历史来看,古今中外,几多圣贤豪杰,哪一个不是从吃苦中磨炼出来的?孔子一车两马,周游天下,宁受天下人揶揄,而救世之心,终不稍减,奔波之苦,迄未挂怀。这种吃苦的精神,尤其是我们应该崇尚的。再看看晋朝名臣陶侃,他怕生活过于松散,每天要搬砖头;英国名相格莱斯顿,每日午饭后要劈一个钟头的柴。难道他们一个要做瓦匠,一个要做火夫吗?笑话,笑话,他们绝不是的。他们不过借此锻炼吃苦的精神,恐怕身体安逸了,将来不能做事,他们的用心,是很深的。

⑤《论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大学》又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王阳明解说道:“闲居时有何不善可为?只是一种懒散精神,漫无着落处,便是万恶渊薮,正是小人无忌惮处。”清朝末年,京城里旗人多靠一份口粮,舒舒服服过日子,一些人整日拿着雀笼,口里哼着几句京腔,这种暮气的现象,哪里还能够支持得住国家!

⑥我们不怕享不到福,只怕吃不到苦。享福、吃苦,都是有代价的。以吃苦始者,多以享福终。吃一己之苦者,享一己之福;吃众人之苦者,享众人之福。真正会享福的,先要备尝艰苦,而后苦尽甘来,始有滋味。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磨炼意志的最好机会,这是鼓励吃苦的不二法门。

⑦我们虽不必有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概,但至少要有陶侃、格莱斯顿的勤恳不懈的精神。我们虽不见得有什么大苦可吃,但至少要屏除一切奢侈浮靡的不良习惯。做人要从吃苦做起,吃苦要从微处做起。“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中人。”这是对诸位的一点贡献。

(有删改)

1. 结合全文,梳理并概括作者的论证思路。(4分)

2. 文章④⑤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6分)

3. 请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选取一个事例(本文事例除外),论证作者的观点。(2分)

1.【答案示例】首先指出青年人不愿吃苦、只图享福的现状。(1分)接着分析吃苦的意义。(1分)然后论证吃苦的好处和享福的危害。(1分)最后指出吃苦才能享福,要具有吃苦的精神。(1分)(共4分)

【解题思路】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点或论题是以什么方式提出的;是从哪几个方面围绕论点进行论证的;最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或强化了怎样的论点等。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2.【答案示例】①举例论证。第④段举中外名人的例子,第⑤段举了京城旗人的例子,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中人”的观点。②道理论证。引用《论语》《大学》和王阳明的话,有力地论证了享福的危害。③对比论证。通过正(第④段)反(第⑤段)对比,强调了吃苦的重要性。(每点2分,共6分)

【解题思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第④段举了孔子、晋朝名臣陶侃、英国名相格莱斯顿的事例,第⑤段举了京城旗人的例子并和第④段进行了正反对比,由此可得出④⑤两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另外,引用《论语》《大学》和王阳明的话,属于道理论证。结合这三种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及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作用即可。

3.【答案示例】示例一: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凭借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大书法家。(2分)

示例二:明朝大学士宋濂,小时候家贫,借书后亲手抄写,天气寒冷,手指无法屈伸,但他仍坚持抄录。正是他吃得苦中苦,才终学有所成,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2分)

【解题思路】题干已点明论据的类型,从日常积累中选取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围绕“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中人”的观点来论证。

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文学为“中国梦”助力

①曾经,徐迟的一篇《哥德巴赫猜想》,吹暖了中国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而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春风般吹拂无数中华儿女的心腑。作为文学工作者,我们更加心潮

澎湃。毫无疑问,文学应当为我们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讴歌与助力。

②文学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与经济、科技、法治等一样,很直接。文学能够繁荣

文化,它的健康发展,必将不断丰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现代文化等。文学能够提升国民的素养,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文学能够激发国民干工作、干事业的热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学要“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学作品更多地表现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体现中华儿女建设祖国的伟大创造,以文学的力量为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③因此,文学需要不断创新艺术形式,提高审美评判价值。无论是表现社会和国家的题材,还是反映个体情感和生活的题材,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散文,只要能给读者以共鸣、激励,就是发挥了作品的应有能量。文学的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与社会影响力。只有全方位、综合性地运用文学形式,才能更好地激励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发挥应有的功效。

④文学还需要增强主流意识,发挥独特社会功能。主流意识并不是一种脱离群众、冠冕堂皇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与时俱进、与国家和人民同进步的价值观念。实现“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所在、意志所向,对于文学来说,就需要作家的创作有主流意识,反映人民为了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进行伟大创造的精神。文学有其独特社会功能,一部好的书能够激励一代人,而一部坏的或不健康的作品,也能抵消许多正能量。因此,凡是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中国作家,都应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惜真情与真力。

⑤文学也需要发扬新学风、新精神,提升作家自身素养。时下,一些作品浅薄、粗俗、水分多,这与作家自身的能力、知识和素质不够有直接关系。文学创作不是一般的简单劳动,而是一种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精神行为,作家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对社会的感悟能力。作为精神产品的创作者,作家需要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做大的清理和更新,不断从人民群众的丰富生活和时代发展的土壤中挖掘知识,汲取营养,认认真真写作,而非随心所欲地码字。文学要出精品,出人民满意的作品,就需要作家动真情、出真力。(有删改)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围绕论点分别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证?(3分)

2.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学还需要增强主流意识,发挥独特社会功能。”这里的“主流意识”是一种“与时

俱进、与国家和人民同进步的价值观念”。

B.第③段中两个“应有”在文中起限定作用,客观地表述了文学作品对“中国梦”的作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

C.文学为“中国梦”助力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不断创新艺术形式,提高审美评判价

值;二是增强主流意识,发挥独特社会功能。

D.文学有其独特社会功能,即:一部好的书能够激励一代人,而一部坏的或不健康的作品,也能抵消许多正能量。

3. 阅读文章第②段画线句,请从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具体诗句,谈谈古诗词对你的影响。(3分)

1.【答案示例】文学应当为我们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讴歌与助力。(1分)从两方面进行论证的,即:文学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1分)文学怎样为“中国梦”助力。(1分)

【解题思路】第一问,通过文章标题和第①段最后一句话,不难得出中心论点。第二问,首先通读全文,厘清思路。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第②段论述文学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第③④⑤段论述文学怎样为“中国梦”助力。所以文章是从这两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2.C 文学为“中国梦”助力的有效途径有三种,除了选项C中说的两种,还有发扬新学风、

新精神,提升作家自身素养。所以C项错误。

3.【答案示例】示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呈现了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美好景象,使我感受到了诗情画意,我的心好像也跟着这诗句飞上了碧霄。(3分)

示例二:我以前对未来没有什么规划,当我读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人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应该有所作为。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远大目标。(3分)

示例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细腻地描绘了早春可爱的景色,让我学会在生活中观察细微之处的美好,并试着用笔记录下来。(3分)

【解题思路】首先要选择能体现“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的特点的诗句,然后结合诗句内容阐述诗句对自己的影响即可。

第8课 *论教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好家风传承重在“教”

王晶晶

①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好家风的传承归根结底是一个“教”字。

②怎么“教”呢?我们要塑造典型来教、营造氛围来教、以身为本来教,以形成“效仿”的习惯、掀起“效仿”之风尚,达到全社会文明之“效果”。

③塑造典型来教。典型是什么?典型是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典范。全国文明家庭中,那些出自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跨越不同的年龄层,所展现出的优秀品德、所践行的家风文化正是最好的范本,这样的典型容易被模仿、被学习、被传播,更好地达到“效”的目的。

④营造氛围来教。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称道的优秀品德,一个人的优秀固然是好的,如何带动全社会发扬这些优秀的品德,便是对社会风气的考量。在大时代下,各种各样的信息交融着,社会的风尚不再是统一的,而是交错的、纷杂的,人们对新事物敢于说“不”,也乐于说“不”,这便很难在一个大群体中掀起一种思想革新,但是人们内心深处还是有向善向上的一面。他们在八卦社会负面信息的同时,也期待听闻正能量的故事。那么讲好家风故事,便是营造氛围的第一步。通过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故事,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传播开来,那么好的氛围自然就以润物之势蔓延开来,形成“效仿”之风尚。

⑤以身为本来教。“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往往是孩子;礼貌用语说得最多的,是孩子;乐于分享的,也是孩子。而孩子却容易在成长的过程中,被不好的行为影响,被社会环境影响,变得“不好意思”去做好事,从而习惯了冷漠麻木。家风亦如此。所以,当我们要求孩子继承家风的时候,不应泛泛而谈让他们背诵石碑家谱上的古文短句,而应当放低姿态,躬身垂范,哪怕是孝敬父母、邻里和睦,都能最直接有效地把良善的一面传递给后辈。当每个人都能做到以身为本,那便是创建文明家庭、文明社会的良效。

⑥陶行知先生曾说:“以教人者教己。”所谓人无完人,家风的“教”,除了教他人,更要学会反思,学会教己。千千万万的家庭,有千千万万种家风,如若能像全国文明家庭中那些典型人物一般,践行家风的同时还在刷新这个时代的家风,将“小家大爱”拧成一股绳、汇成一种力量,定能带动文明前行一大步!

(有删改)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 请用“∥”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2分)

①②③④⑤⑥

3. 文章第①段引用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4.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第9课 *精神的三间小屋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1分)

朱万曙

①林语堂曾说:“读书,所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

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②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

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③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 A 又如,马克思、恩格

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

④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 B 《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⑤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

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

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C 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⑥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D 经典蕴含的深

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2分)

2. 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是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B.引出中心论点

C.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D.激发阅读兴趣

3. 文章第③段说:“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请简要回答。(2分)

4. 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5. 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ABCD哪一处最为合适?请简述理由。(2分)

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