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思维的物质观和时空观

地质思维的物质观和时空观

地质思维的物质观和时空观
地质思维的物质观和时空观

地质思维是地质现象在人脑中间接而概括的反映,如何分析地质现象是地质思维的重要内容。地质现象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和一定空间范围内形成的,包括矿物、岩石、矿床、构造等现象的总和,它经历了形成、发展和演化的复杂过程。因此,要正确地分析地质现象,以及其形成原因,就必须遵循正确的物质观和时空观。

自然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而物质又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所以科学的物质观和时空观是研究一切事物形成、发展和演化的基础。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经常处在不停地运动和发展变化之中,因而客观地质现象也不例外。它既有机械运动、生物运动形式,也有物理、化学运动形式。按物质观和时空观进行分析,地质现象形成、发展和演化可以划分为渐变型和突变型。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岩浆演化、构造演化、生物演化和沉积建造等时空上是否连续。

地质作用多种多样,形成的地质现象也是多种多样,它们在演化时间上不是自在存在而是进入自为存在或称为自组织存在,它们的多样性统一在演化之中,而时空是它们活动演化的物质结构。尽管它们的特征及时空上存在许多差异,然而它们却按照一定的原理运动、发展和变化这些原理主要有层次原理、循环原理和重演原理它们存在于各种地质现象形成、发展和演化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1 层次原理

层次是表征物质系统内部结构不同等级的范畴,任何客观物质系统都可以依据不同的结构水平,划分为若干层次,这种划分是相对的,而且每一层次又具有其特殊的量和质。具体来说,地质学中的层次主要是指地质对象有序地分层,包括水平层次和圈层。由于时间、空间划分尺度不等,因此层次可大可小。

就整个地球而言,科学家按照地球内部存在着的两个主要不连续面(古登堡面、莫霍面),将其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大的圈层。以孔拉蔼面为界,又将地壳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根据物质成分及物理特征上的差异,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有人根据地壳演化结果及其在时空上的相互关系和转化,将其划分为八重态模式,即地台、膨胀期陆洼、收缩期陆洼、陆槽、海岭、膨胀期海洼、收缩期海洼、海槽。用它们代表由地球脉动引起的地壳生消和发展。

地壳历史及其发展演化有其特殊的规律性。根据地壳运动、生物演化特征及古地理的巨大变化,分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同时它们还可以划分为纪、世等年代地层单位。

太古宙时期地壳运动强烈,原岩建造既有侵入岩、火山岩,又有沉积岩,经过多次变质变形,它们都以不同形式保存下来,通常是以花岗岩类岩石及其演变而来的片麻杂岩为主体,以及少量残存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石组成的片麻杂岩或花岗—绿岩地体。根据它们在时空上的包容、切割等接触关系及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等差异,可以划分为表壳岩、TTG岩系(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紫苏花岗岩、钾质花岗岩、辉长岩、基性岩墙。如重建冀东三屯营地区太古宙地质,提出了我国第一份太古宙高级变质区新一代的地质图。以新的变质变形理论为基础,以动态的方式重建岩石地层单位和构造演化序列,它们都依从于层次原理。

元古宙早元古代主要由变质微弱的火山岩、沉积岩组成。中、晚元古代除被冰雪覆盖的高山地区外,由于海侵和海退,因而使得沉积物在时空上有规律地分布。以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剖面为例,由早至晚可以划分为12个岩石地层单位一组。岩性主要为石英岩状砂岩、黑色页岩、泥晶白云岩、含粉砂泥状白云岩、含砾长石砂岩、海绿石砂岩。

古生代时期按照地壳发展及古生物演化的特点,可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前者根据

古生物在时空上分布是否连续划分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之后根据特殊动物群的化石及与相邻地层的关系划分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

中生代时期根据地壳升降运动、岩浆强烈活动和动、植物演化兴衰等特点,划分为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

新生代时期根据生物的演化与地壳运动特点,划分为第三系和第四系。

层次原理在研究客观地质现象中具有动态特征划分的尺度总是相对于物质在时空上的客观特征及其变化例如,沉积物(岩)在水平方向上往往表现为侧向堆积,而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上下叠覆关系,总体表现为普遍穿时。火山岩的形成方式由于既有沉积岩特点,又有侵入岩特点,因此在时空上不同的火山岩相.就反映了其发展、演化的状态与过程。变质岩依据原岩建造和温压、构造条件的不同,使其变质变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不同深度表现出层次性,由浅至探变质变形逐渐加强。

变质岩、沉积岩、火山岩和侵入岩地质特征尽管不同,但是按照岩性特征、岩石组合类型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可以划分为许多岩石地层单位(包括正式、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沉积岩和火山岩可以划分为:群、组、段、层;侵入岩(花岗岩类)可以划分为侵入体、单元、超单元、超单元组合岩石谱系单位;变质岩根据原岩建造不同,除可以划分为上述岩石地层单位外,变质火山—沉积岩系构造岩石地层(狭义)单位可划分为岩群、岩组、岩段,变质侵入体构造岩石单位可划分为片麻岩套、片麻杂岩、片麻岩体。层次原理在研究大陆岩石圈构造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使中国及其邻区的大陆岩石圈在三维空间上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多层次镶叠式结构。另外,它对沉积地层多重划分,基本层序调查、地层格架调查和地层模型研究以及层序地层学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总之,层次原理反映了物质形成的先后顺序,以及物质发展、演化和分异的结果。

2 循环原理

所谓循环是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始终遵循着这个原理。循环是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循环原理在地壳运动及其所形成的地质现象中比比皆是,如岩石的剥蚀、搬运、沉积下降、成岩变质、重熔上升,然后再次被剥蚀搬运,就是一个明显的循环运动。下面以中国大陆(范围主要限于阴山带与南岭带之间元古代以后的海水进退规程)海水

进退为例,说明循环特性存在于地质发展、演化过程中。主要有三次大规模的海进海退运动,其海相沉积物主要为泥质灰岩、页岩、砂岩和粉砂岩等。武寒纪一中奥陶世为第一次大海进,晚奥陶世一晚志留世为第一次大海退;第二次大海进为泥盆纪一中石炭世,第二次大海退为晚石炭世—晚二叠世;第三次大海进为早三叠世一中三叠世,第三次大海退为晚三叠世。每一次海进,方向大多是自南而北;每一次海退,方向大多是自北而南。每一次海进海退都形成了一个循环,但是每一次循环运动的范围是逐渐缩小的。第一次大海进,海水直达中国北方}第二次大海进,华北已是海陆交互的状态;第三次大海进,海水只限于秦岭以南,尔后侏罗纪及第三纪海进,则仅见于中国南部濒海的边缘地带。

我国不同时代的花岗岩类在时空分布上明显地受到不同时期板块构造活动的控制, 常呈带状分布,岩浆活动及其演化特点遵循着循环原理,随着地壳由硅镁质向硅铝质转化,花岗岩类岩石的成分由偏基性向酸碱性方向演化,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由简单到复杂,最终导致不同成因的花岗岩类在空间上互相叠置。

表现地壳运动具有循环运动特征的大地构造学说有“多旋回学说”和“板块构造说”等。前者为我国地质学家黄汲清教授提出,他认为一个地槽系的褶皱运动,不是单旋回的,而是具有多次活动的特点; 后者利用地幔的对流,解释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板块在洋中脊分离、扩大,在俯冲带和地缝合线俯冲、消失。

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壳运动,如岩浆侵入、火山喷发、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等也具有循环性。如志留纪末发生的加里东运动、石炭纪中期发生的华里西运动,都使我国有些地方褶皱上升形成山地,同时伴有岩浆的侵入活动和岩层的形成。循环原理在成岩成矿作用中也具有明显表现,如具有周期性特点的蒸发岩的分布和碳酸盐岩的形成等。

3 重演原理

所谓重演原理,是指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同一地质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地质现象多次重复出现。

重演原理在地质历史发展进程中表现明显在我国不同时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中就可见一斑。无论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还是中生代、新生代,都有火山喷发活动,但它们在形成环境上和变质程度上又存在着很大差别。

太古宙火山岩通常经受了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各种绿片岩、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片麻岩和混合岩等;元古代火山岩轻微变质,分布广泛,主要为变玄武岩、变安山岩、变流纹岩(或细碧岩、角斑岩)等组合。古生代火山岩多为海相、海陆交互相、局部为陆相。中生代火山岩主要为陆相火山喷发,海相和海陆交互相分布局限。新生代火山岩大部分是陆相。

我国地质历史时期三次大的成煤期,即晚古生代的二叠纪,中生代的三叠纪、像罗纪,都反映了当时陆地森林生长繁盛,气候温暖湿润等多次重演特征。重演现象在地质体中形成的构造也较常见,主要有环带构造和条带构造。如变质分异条带、韵律条带矽卡岩,层状韵律条带基性超基性火成岩、韵律环带玛瑙和成分振荡分带的矿物等等。

自然界地质现象的存在和发展是各种规律综合作用的结果。层次原理通常反映地质现象的发展、演化部分或阶段性特征;循环原理反映地质现象发展、演化的一个完整过程;重演原理反映相同地质条件或环境及某些地质现象反复出现的特征。任何一个地质现象和作用发展、演化过程尽管长短、大小不一,但是它们都有这些规律存在,在表现方式上是各有侧重的。

层次原理、循环原理、重演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地球物质运动中的表现。如反映量变质变规律的火山喷发、古地磁极反向、恐龙灭绝、外星撞击地球、地震、地层的连续沉积与间断(即旋同性、阶段性)等;反映对立统一规律的地壳的上升与下降,板块的聚合与离散,沉积物的搬运与沉积等;反映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生物演化,岩石的多次变质变形,构造的多次活动,古地理、古气候的多次变迁,沧海桑田等。

总之,自然界的地质现象的存在和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性。有时尽管错综复杂、时间上不连续、空间上规模大小不同,但我们按照物质在组成、结构构造上量变规律和质变差异,整个与局部的关系以及时间上的演化特点,仍可发现地质现象形成、发展和演化的规律,其重要方法就是运用正确的地质思维,其主要内容就是以动态的观点研究不断演化着的地质现象,

通过系统思维、多向思维、历史的思维方法及创造性思维,科学而客观地反映它们在时空上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减少盲目性和人为性,依据客观规律确定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达到认识和掌握地球上既往地质作用过程的本质的目的,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服务。

科学思维方法论

科学思维方法论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科学思维方法论 名词解释 科学问题:是科技人员在科技研究和科学思维过程中,在一定的已知背景知识条件下,想要达到而未能达到的科技认知的范畴。是科学认识主体对科学认识客体的已知背景知识和未知内容之间的差距的主观反映。 科研课题:是科研认识主体在科技认知过程中所选定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狭义的科学问题,或者说是科学认识主体为解答某一个或某几个狭义的科学问题而提出的任务。 科学事实:被公认的正确的,一般不会被推翻的,既不同于客观事实,也不同于经验事实,推过推导总结而得结论。 科学假说:是指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推测和说明,是科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方法。 科学理论:是科学工作者在科技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关于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系统说明,是借助于一系列的概念,判断,推理表述出来的知识体系,是经过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的客观真理系统。 研究方向:就是指科学人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从事科学研究的领域。 理论限度:就是指科学理论可以应用的界限。 简答论述题: 一.科学问题有哪些基本特征?其实质是什么? 答:客观性特征;主观性特征;独立性特征;探索性特征;时代性特征;复杂多样性特征。 科学问题的初级本质是已知和未知的矛盾;二级本质是未知和欲知之间的矛盾;第三级本质是科学认识主体和科学认识客体的矛盾。 二.构成科学理论体系的三要素各是什么?什么是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理论的结构体系有哪两类?在现代科学理论中最富有成效的是哪一类? 答:三要素: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科学推论。 科学理论的结构就是有科学概念,科学原理或科学定律以及科学推论通过理论论证而建立起来的严密的体系。 有构造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 三.怎么样理解科学理论的发展?在科学理论发展过程中,新理论与旧理论相比较应当满足那些条件?举例说明 答:科学理论的发展是曲折的。这是因为①科学理论的发展实质上是人们的认识的发展,而认识的发展又受一定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只能形成一定的科学理论。 ②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异常复杂③新的科学理论的确立需要一个过程。 尽管是曲折的,但其发展过程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理论的每一发展都增添了真理的成分,这是一个有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穷尽的过程。科学认识应该沿着已有科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客观根据前进,因为正是这些根据,不仅为科学理论的发展预示了灿烂的前景,而且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出路。 四.如何界定和辨析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辨析的一般途径包括以下四个步骤:①科技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背景知识,搜集前人和他人提出的问题,以及整理自己的问题,作为辨析的对象,这是科学问题辨析的基础和前提②科技人员根据问题的归属性,把搜集到的众多的问题区分为两大类:科学认识领域中的问题和非科学认识领域中的问题。③科学人员针对科学领域中的问题,

科学方法论

1.1.1科学方法论 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 科学是一种基于理性的知识体系,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科学是客观的知识。也就是说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客观实在性的,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研究必须从这些客观现实出发,科学知识就是对客观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种正确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是具有客观性的一种认识形态。 (2)科学是理论化的知识。科学应该是认识的概括、抽象,因而是一种理论化的知识形态。 (3)科学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知识形态。正如罗素所说的,“科学总是一支未完成的交响曲”。由于人们总是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限制,作为人类认识结晶的科学只能逐渐逼近真理,近似地反映客观实在。 “科学方法论”的界定 在“科学方法论”的语言结构中,“科学”只是个限定词,是对主词“方法论”的内涵和外延的规范。因此可以将“科学方法论”理解为: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证实和证伪的一般认识原则或理论学问。一般而言,科学认识又包括两个层次,即经验认识层次和理论认识层次。所谓经验认识层次是指对事实的积累以及概括、综合、分析,从而获得适用于实际目的的经验规律的阶段。所谓理论认识层次是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并形成具体领域理论体系的阶段。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 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然哲学时期。16世纪以前,以直接观察,直觉猜测和形式逻辑推理为主要方法阶段。也可以称之为直觉观察时期。该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得谟克里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璧鸩鲁等等。这一时期的科学方法基本属于经验方法范畴。 (2)分析方法为主阶段。16~19世纪,各门学科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各自形成独立的学科和自己的研究方法。1620年,弗朗西斯·培根的《新工具》一书问世,给当时的科学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书中着重探讨了经验归纳法。与此同时,笛卡尔在《谈方法》一书中,从唯理性的演绎论出发,强调理性的推理和分析。 从而奠定了当时以分析为总体特征的科学方法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伽利略、牛顿、休谟等。 (3)辩证方法为主时期。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中叶,由于细胞学、能量守恒与转化论和进化论的出现,自然科学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关注过程以及各种过程的整体性联系的科学,这一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开始采取辩证方法,在研究中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结合起来,动态地考察对象整体的性质和功能,这一方法进一步得到了微观物理学、量子力学、相对论以及天体演化学等现代前沿科学成果的证

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含问题详解)

社会科学方法论 1.什么是科学? “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o,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的福泽瑜吉把它译为“科学”。在中国,科学一词的意义对应于“格致之学”。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 所谓科学,是一种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狭义的科学指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广义的科学泛指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人类的观察与技术都是科学的起源。 科学具有:可证伪性;假设与简化;内部逻辑一致;逻辑与经验的一致等特征。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也就是狭义的科学。即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斯蒂芬·科尔用六个变量将科学分成不同等级。相比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理论的成熟性上,具有高度成熟的理论,其研究更受范式指导、具有更高水平的严密性;在定量化上,自然科学的思想更习惯于用数学来表达;在认知共识上,自然科学在理论、方法、问题的意义以及个人贡献意义上有更高水平的共识;在语言能力上,具有运用理论做出可证实的预言的能力;自然科学的旧理论的过时具有更高比例,作为目前工作的参考———表明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积累;自然科学的“进步”或新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社会科学更快。 3.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辞海》没有区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日常用语中,对此也很少加以区分。 虽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是相对的,但为了研究的方便,作这样的区别还是必要的。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侧重于研究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机制,包含的基础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则侧重于研究人的价值、心理、心灵、情感、思维和精神活动,包含的基础学科有文学、语言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神学等等。

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方法

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方法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尽管地理学界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的界定有不同的说法,但不难看出各个说法都体现出了一些共同的思想,认为地理素养是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而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借助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而就目前而言,综合地理学界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观点,笔者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包含了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个大的方面。 1.地图技能 在中学阶段,地图技能不局限于掌握地图“三要素”,还包括识图、绘图、用图等方面的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门语言,对于帮助学生学习地理有显著的效用,想要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识图素养。识图不仅要认识各个类型的地图,还需要能够从地图中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地图信息来解决实际地问题。 2.空间视角 地理这门学科是研究人类所生存的地理空间的一门学科,非常关注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以及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致力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变化发展规律。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能够观察并确定各个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规律的能力是学习地理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3.综合思维 地理学是以跨自然和人文两大领域的学科,所包含的内容复杂多样,如大气、水文、土壤、植被、人口、聚落、经济、交通等一系列地理要素,而自然环境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在学习地理时不能割裂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要对这些地理要素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综合思维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科学思维方法论第三次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 020010 课程名称科学思维方法论评阅教师 第三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已知的事实,依据一定的定律或原理作出说明的方法叫作( A ) A.解释 B.溯因 C.外推法 D.概括 2.瞬间的顿悟使问题立即得到解决立即找到问题的答案,就是所谓的( C ) A.溯因与解释 B.概况与猜想 C.直觉与灵感 D.联想与想象 3.悖论在哲学中叫( B ) A.佯谬 B.二律背反 C.疑难 D.悖论 4.非科学认识领域中的问题和科学认识领域中的虚假问题统称为( C ) A.狭义的科学问题 B.广义的科学问题 C.非科学问题 D.科学问题 5.把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建立在客观事物和客观过程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分析——综合辩证统一的辩证思维基本方法的思想家是( D ) A.培根和洛克 B.笛卡尔和斯宾诺莎 C.康德和黑格尔 D.马克思和恩格斯 6.在思维中抽取对象的各种本质属性而舍弃一切非本质属性的逻辑方法,被称为( A ) A.科学抽象方法 B.逻辑方法 C.概括方法 D.历史方法 7.控制系统的基本矛盾是( C ) A.正反馈与负反馈 B.输入和输出 C.施控系统与被控系统 D.信息与控制 8.中国古代对形式逻辑做过许多研究,提出了演绎和归纳两种推理过程的学派是( B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9.科学问题的微观结构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是( A ) A.未知 B.已知

C.对未知的发问 D.应答域 10.控制论思维方法的核心概念是( B ) A控制 B.反馈 C.系统 D.信息 11.科学思维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科学认识领域中的( A ) A.一般科学思维方式 B.普通的哲学思维方式 C.特殊科学思维方式 D.个别科学思维方式 12.确定对象之间同异关系的逻辑思维方法,被称之为( C ) A.分析 B.归纳 C.比较 D.类比 13.弗·培根认为科学认识中的唯一正确方法是( C ) A.分析方法 B.综合方法 C.归纳方法 D.演绎方法 14.控制论的创立者( D ) A.贝塔朗菲 B.申农 C.钱学森 D.维纳 15.在被研究对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只有一个先行因素是这些场合所共有的,那么这个先行因素就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这种因果联系的归纳法称为( A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乘除法 D.共变法 二、多项选择题 1.逻辑方法的特点有(ABC ) A.形式化 B.可操作性 C.系统性 D.描述性 E.顺序性 2.科学问题的特征主要有(ABCDE ) A.客观性特征 B.主观性特征 C.中立性特征 D.探索性特征 E.时代性特征与复杂多样性特征

基于核心素养的主题综合思维教学初探—以水稻种植业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主题综合思维教学初探——以水稻种植业为例 广州市从化区第二中学曾笑梅 摘要:过去“满堂灌”、“一言堂”陈旧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高考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主题综合思维复习正好契合最新的高考要求,提升复习备考的有效性,收获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的实效。鉴于此,笔者以水稻种植业课例,进行主题综合思维的教学初探,旨在转变教师的陈旧的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新型的教学方式探讨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主题综合思维 一、主题综合思维教学的背景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 随着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实施,各学科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学生通过地理学习或者其他地理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内在的、比较稳定的内涵或修养,即地理核心素养。 [1]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素养的精髓,是指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它主要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四个要素组成。[2] 传统地理素养培养以大量的地理知识(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依托,关注对“学过的”内容的再现和运用的能力,这种思路导致老师以“掌握多少”来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而学生则以“学过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地理素养。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大部分高中生在地理学习方面存在高分低能的情况,主要表现不能用地理学科的视觉观察现象、认识问题,不能用地理观点分析问题,即使掌握了基础知识,但未能内化为观念,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 2017年考纲所确定的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区域地理要素主题综合思维复习,是对过去的复习方式的全面升级,契合最新的高考要求,提升复习备考的有效性。 (二)当今高考命题特点决定主题综合思维的重要性 全国卷的试题特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主旨;考查形式多是“主题+区域”或“区域+主题”。从试题风格来看,取自生产与生活的新情境素材,以小区域为载体,一道综合题常常是围绕某个主题,设置3-4个问题,每个小题常常是串式纵深设问,一问到底,并且各个小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重视对学生新、旧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例如2016年全国卷I卷36题,围绕茉莉花这一主题设问,由浅入深,层层追问,形成“茉莉→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影响(茉莉花茶厂集聚)→(改造)措施(茉莉脱贫致富)”的问题链,由一个主题的展开,考查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以区域要素主题综合思维进行教学非常有必要,尤其适合用于高三复习备考工作中。 二、地理核心素养主题综合思维的培育策略 围绕地理的某个主题,依据地理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则,选取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的区域。然后深入地挖掘主题,围绕主题精心地设置问题探究,可以收获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实效。下面,笔者就水稻种植业这个农业生产对象作为主题,以案例1 水稻种植业为例,探究该主题的普遍性;案例2广州市2017年调研考试文综第36题为

辩证的思维方法包括哪些

辩证的思维方法包括哪些 辩证的思维主要方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一致的,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和方法论。辩证法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就成为辩证思维方法,它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工具。邓小平要求我们“照辩证法办事”,就是要求我们把辩证法转化为认识论和方法论,转化为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有:归纳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归纳和演绎是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法,但两者又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作为演绎出发点的一般原理往往是归纳得来的;演绎是归纳的前提,它为归纳提供理论指导和论证。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推移、交替使用的。归纳和演绎都具有局限性,单纯的归纳或演绎还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需要运用更为深刻的其他思维方法。 分析综合

这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整体。分析和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和综合是两种相反的思维方法,但它们又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离开了综合就没有科学的分析。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抽象具体 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或理性具体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感性具体只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而理性具体则是在感性具体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和综合,达到对事物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一系列中介,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辩证的思维主要方法(二) 逻辑历史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同客观事物的历史过程和认识的历史过程应当符合,也就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

00483 科学思维方法论 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科学思维方法论课程代码:00483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 科学思维方法论主要研究科学思维活动的基本方法、原则及规律。该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段的核心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本专业考生通过学习该课程,系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论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及科学思维的本质与基本方法,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实际策划能力。 学习本课程,应系统了解科学思维方法论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的解题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归纳思维、演绎思维、溯因思维、次协调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各种思维方法的实质、模式和原则;要注意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和解答科学思维中的实例。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以下分章列出考核知识点并提出自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要求:把握方法、科学、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方法的含义,科学思维方法的历史发展以及学习科学思维方法论的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科学思维方法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特征,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及其特点。(三)考核目标和要求 1、识记:(1)方法(2)科学与科学思维(3)科学思维方法(4)古代思维方法 2、理解:(1)近代科学思维方法(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3、简单应用:(1)科学思维方法论的意义(2)科学思维方法的主观性特征 第二章解题思维 (一)基本要求:把握科学问题的本质和特征、科学问题的结构体系和建立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问题的辨析和演化等问题。 (二)重点和难点:科学问题的本质和特征是本章重点,科学问题的辨析是本章难点。(三)考核目标和要求 1、识记:(1)科学问题的定义(2)科学问题的初级本质(3)科学问题辨析的理论依据(4)科学问题的本质 2、理解:(1)科学问题的特征(2)构成科学问题微观结构体系因素(3)科学问题宏观结构体系的要素 3、简单应用:(1)建构科学问题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2)科学问题辨析的途径和方法(3)科学问题辨析的意义(4)科学问题的演化方式 第三章求异思维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 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 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从而达到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为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方法论基础。 首先,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人类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包含着人类历史的全部秘密,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程度。 其次,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

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理论正确与否只能接受实践检验。其次,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最后,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才能达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 4.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 答:从复杂性思维的角度,把社会发展理解成是一个复杂系统,以复杂系统探究方式来研究社会发展,是一种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它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原因追溯,未来预测和横向分析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社会发展可以理解成复杂的系统,系统是指若干要素以一定的关系和结构组成的集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而联系着的事物就构成了一个系统。因此,系统一直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复杂系统,构建复杂性科学。对于究竟什么是复杂系统这个问题, 目前科学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认为复杂复杂系统是包含大数量变量的系统,是具有中等数目基于局部信息做出行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主体的系统。复杂系统具有(1)由大量的作用者构成。(2)系统是开放的可以受到外界影响, 有能力与外界交换信息。(3)系统能自组织, 自加强, 自协调,并产生涌现现象的特点。

科学思维方法论试题及其答案B

科学思维方法论试题及 其答案B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科学思维方法论试题(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出它们还存在其他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逻辑方法称为()。 A.归纳 B.比较 C.类比 D.分析 2.控制论思维方法的核心概念是()。 A.控制 B.反馈 C.系统 D.信息 3.演绎结构体系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理论的主要的和富有成效的理论体系。建立这种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主要有公理化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和()。 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方法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C.科学推理的方法 D.科学假说的方法。 4.系统论的创立者是()。 A.贝塔朗菲 B.申农 C.维纳 D.钱学森 5.西方科学哲学家中提出关于科学发展的革命模式的思想家是()。 A.波普 B.胡塞尔 C.拉卡托斯 D. 库恩 6.通过考察对象的自然进程来揭示其内在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方法被称为()。 A.逻辑方法 B.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C.历史方法 D.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7. 第一次明确提出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思想的人是()。 A. 马克思 B. 黑格尔 C. 列宁 D. 恩格斯 8.现代思维方式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特征是()。 A.多维性 B.创新性 C.系统性 D.时效性 9.灵感思维的基本环节是()。 A.思维活动→意识下脑生理活动 B.意识下脑生理活动→思维活动 C.思维活动→思维活动 D.思维活动→意识下脑生理活动→思维活动 10.人类理论思维的发展经历着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 A.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 B.观察和实验 C.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D.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自考科学思维方法论试题及答案解析1月浙江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科学思维方法论试题 课程代码:10013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4分,共20分) 1.模型化方法 2.抽样调查法 3.僵化教条式研究法 4.机遇 5.思维品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中国传统思维方法的基本特点是整体性、实践性、直观性、伦理性和( ) A.科学性 B.规则性 C.模糊性 D.全面性 2.现代思维方法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是( ) A.系统性 B.辩证性 C.规范性 D.抽象性 3.经验思维方法的实质是一种( ) A.复杂思维功能活动的方法 B.高级思维功能活动的方法 C.简单思维功能活动的方法 D.初级思维功能活动的方法 4.灵感思维方法的特点,它具有间接性、突发性、瞬间性、创造性和( ) A.跳跃性 B.模糊性 C.形象性 D.整体性 5.所有的科学理论,最初的形式都是以( ) A.假说的形式出现 B.想象的形式出现 C.信息的形式出现 D.直觉的形式出现 6.建立科学理论的方法有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公理化方法和( ) A.从线型的方法到多维的方法 B.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方法 C.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D.从静态方法到动态的方法 7.社会调查的程序应是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 ) A.鉴别整理资料阶段 B.总结阶段 C.评估阶段 D.撰写调查报告阶段 8.观察者带有明确目的,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及其辅助工具直接地、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的调查方法称为( ) A.典型调查法 B.访问调查法 C.观察调查法 D.问卷调查法 9.科学理论的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和( ) A.基本问题 B.科学推论 C.逻辑推理 D.基本公式 10.科学理论发展的外在动力有哲学因素、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伦理道德因素和( ) A.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的因素 B.社会生产需要因素 C.科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因素

思维方法论

《思维方法论》论文 说实话,选择这门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一开始被这五个字所吸引。思维方法论?何为思维方法,其实到现在还是很难搞懂。虽然感觉老师讲了很多,但好多还是在我睡觉或者逃课中无情的流逝了,只记得了一些自认为应该记得的东西,例如:什么比什么更重要!.我当前的目标是什么? 记得第一节上课时,老师就说过不喜欢点名,也不喜欢抽查,如果觉得逃课获得的收获比在教室中上课更加巨大,那么直接逃好了。这种不是强制性的要求却更加的吸引我了,因为我认为,能够有这种认识的老师一般只有两种人,第一种是不拘小节,学生在与不在都无所谓,第二种却是对自己的讲课实力特别自信,自信自己能够以有趣的内容吸引下面的学生。 在写这篇论文之前,查了一些所谓的资料:思维方法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为了实现特定思维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也就是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思维方法属于思维方式范畴,是思维方式的一个侧面,是思维方式具体而集中的体现。思维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构成了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发生联系的中介和桥梁。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再说下一下映像最深的第一节课的内容吧:我当前的目标是什么。上了那堂课之后,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你要先分清什么比什么更重要,明白哪个事情最重要,哪个事情就是你现在应该做的,也就是说要明白你当前的目标。当把这个目标完成之后,你也就向着最终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还记得好像还说过一句“记得什么比什么更重要”,在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东西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了。比如爱情,亲情,友情,事业等等。但有的时候,这些重要的东西却不能兼得。在大学中,最普遍的现象应该就是谈恋爱的事了吧。一谈恋爱,那就必须花时间来陪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也就没多少时间可用来学习了。什么比什么更重要,是恋爱,还是学习?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仔细的分析之后,考虑得失,得出最终的决定了。 仅仅的五次课,我领悟的还很浅显,但是这门课对我还是很有帮助的。至少平时想事情的时候我会多想想为什么我会这么考虑。这样多一方面的思考对我的抉择很有帮助。有时候因为情绪激动或者头脑发热做的决定很多情况事后都会后悔,事情之后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那么做。类似这样的事情,就应该再往深入的想想为什么,往往这么一想,自己就可以发掘有些决定是违背自己原则的或者不符合自己原先的价值观的。这样便不会再去做,也给了自己一个冷静的时间。 课程结束了,我学到了一些东西,相信这些对我的将来应该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电子商务1101 蒋嘉敏 1112200126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聚焦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聚焦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 素养材料 美国政府2018年4月3日晚发布征税产品建议清单,在1300个税号产品中,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产品赫然“上榜”,而中国具有比较优势、并形成贸易顺差的普通工业品却被“放过”。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美国的目标,不完全是顺差,而是针对中国的产业,试图阻断中国制造2025中所列高端制造的发展进程。这不仅是一场贸易摩擦,还是一场技术战、产业战。对此,我国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只有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 素养培养 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于6月27日至29日在大连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工业4.0”被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2016年中德合作建设的首条“工业4.0”示范线已在沈阳落地,该示范性的建设充分体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包容性增长。据此回答(1)~(3)题。 (1)德国选择在沈阳建设首条“工业4.0”示范线主要是因为沈阳() A.工业基础雄厚B.交通运输便利 C.消费市场广阔D.劳动力充足 (2)中德合作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是() A.增加就业人口B.扩大企业规模 C.降低生产成本D.增强竞争力 (3)包容性增长即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是() ①反对投资和贸易自由化②加强中小企业生产能力的建设③加强各阶层人员的技能培训④鼓励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兼并 A.①②B.①③

科学思维方法论试题及其答案B

科学思维方法论试题(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岀它们还存在其他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逻辑方法称为()。 A.归纳 B. 比较 C.类比 D.分析 2.控制论思维方法的核心概念是()。 A.控制 B.反馈 C.系统 D.信息 3.演绎结构体系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理论的主要的和富有成效的理论体系。建立这种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主要有公理化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和()。 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方法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C.科学推理的方法 D. 科学假说的方法。 4.系统论的创立者是()。 A.贝塔朗菲 B.申农 C.维纳 D. 钱学森 5.西方科学哲学家中提岀关于科学发展的革命模式的思想家是()。 A.波普 B.胡塞尔 C.拉卡托斯 D.库恩 6.通过考察对象的自然进程来揭示其内在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方法被称为()。 A.逻辑方法 B. 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C.历史方法 D.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7.第一次明确提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思想的人是()。 A.马克思 B. 黑格尔 C.列宁 D. 恩格斯 8.现代思维方式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特征是()。 A.多维性 B.创新性 C.系统性 D.时效性 9.灵感思维的基本环节是()。 A.思维活动-意识下脑生理活动 B.意识下脑生理活动-思维活动 C.思维活动-思维活动 D. 思维活动-意识下脑生理活动-思维活动 10.人类理论思维的发展经历着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 A.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 B. 观察和实验 C.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D. 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

时空大数据平台设计

时空大数据平台设计 1.项目概况 智慧城市作为现代信息技术集中应用与展示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建设升级的重要力量。2006年以来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开始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地理空间数据资源、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软件资源、应用示范建设资源等成果。2012年开始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工作,分别出台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技术指南》(2015版)、《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技术大纲》(2017版)、《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大纲》(2019版)。 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各行各业全面建设的重要基础性支撑平台,是智慧城市所有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建设内容的核心支撑,也是智慧城市中用于关联其他信息的时空信息支撑平台和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实现时间、空间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提供时空维度的分析与应用,协调和关联各个政府部门时空信息的产生、流向、管理、应用的技术体系和数据保障,将全面服务于政府部门的管理决策,方便广大公众享受更为智能、便捷的生活服务。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信息化建设,盘活地理信息资源,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充分利用,需要建设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 2.建设目标 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将在智慧城市总体框架下,充分利用基础地理信息已有的建设成果以及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建设资源,对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在内容、功能和效能上进行补充建设,构建城市时空信息数据库和云平台,最终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接入感知信息,从而发展到准确定位、有机整合、深度利用;信息资源由现在的分布式存储、逻辑式集中,发展到用云计算、宿主资源;从现在的对接式服务共享,发展到知识引擎、按需服务。选择多个应用领域,开展智能专题示范建设。 通过丰富带有时间标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倾斜摄影测量三维等新型产品数据,整理历史和远景规划地理信息,集成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的典型数据资源,形成静态地理信息;同时,扩充物联网智能感知设备位置数据和实时感知的流式数据及其多层次摘要信息等,形成实时动态数据,构建时空信息大数据。建设按需提供服务能力,扩充感知定位、接入解译及模拟推演API接口、云服务系统、地名地址匹配引擎、业务流引擎、云端自主制图、按需定制服务系统,增强大数据时空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搭建时空信息云平台。 3.建设内容 按照总体建设目标,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分五大部分建设内容。 第一部分是标准规范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时空数据整合、交换和共享管理办法,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基本规定、数据规范、技术规范、服务规范、接口规范等。 第二部分是时空大数据建设。参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CH/T 9005-2009)的定义,时空信息数据库应蕴含时空信息和

金融学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7111876.html, 金融学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作者:冯建勋 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06期 【摘要】在进行金融领域的相关研究时,必须学会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论,同时这也是进行宏观金融研究时所必须具备的基础。通过对于宏观金融研究方法论的学习,掌握其基本核心思想并对其进行独立思考。 【关键词】金融研究方法论思考 一、关于金融研究方法论的概念理解 (一)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概念 关于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定义有两个:定义一,科学研究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定义二,科学研究方法论是指方法的科学或方法的有序安排,使给定领域中进行探索的一般途径的研究。方法论提供了组织、计划、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方法提供了如何进行一项具体、个别研究的技术和路径。这是方法和方法论的区别。 (二)关于金融学研究方法论 首先,在逻辑上认为金融学属于经济学,经济学具有科学性,从而可以推出得到金融学也具有科学性。其次,经济学的核心是理性经纪人的假设,理性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金融学的方法论是用近似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和工具定价。活跃的市场中价格是由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得到的,需求曲线上每一点都是消费者效用函数最大化的均衡点,供给曲线上每一点也是供给者效用函数最大化的均衡点,二者相交得到市场均衡点和均衡价格。价格变动是由供求双方变动一起决定的,所以我们应该分析供求双方行为的变动,这点上又回到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供求双方是各自约束条件下的效用函数最大化,所以关键是分析供求双方约束条件和效用函数。 二、宏观金融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二之战后的20年,西方主流经济发展理论与金融理论基本上是互相分离的。金融学的思维方式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解答的逻辑思考过程,其思维过程仍然是:“归纳现实,从特殊到一般提出问题;再演绎一般结论,从一般到特殊来验证理论的过程”。纵观金融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运用了如下三个方法。 (一)科学抽象法

互联网思维方法论.doc

互联网思维方法论 互联网思维方法互联网思维互联思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商业回归人性。 网络思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种商业武器。互联网思维是商业思维。 互联网思维导论:什么是互联网思维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过去几年拯救了中国。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拥有互联网思维将成为企业创新和变革的重要武器。 战后日本为什么能迅速重建?看看他们的商业思维和工业历史,我们可以理解他们的商业思维与时间甚至是明年是一致的。幸运的是,在那个时候,民族意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现在互联网思维是可复制的,可以被看到和触摸,因为我们出生在这个共享时代。 如今,在真正的互联网思维下,传统的商业思维已经变得无效。 互联网思维揭示,任何企业都可以找到最强的竞争对手,但如果有一个竞争对手是你无法击败的,那就是趋势。 一旦趋势爆发,它将不会线性发展。 它会在无形中积聚力量,然后突然爆发出雪崩效应。 任何不愿改变的力量都会在雪崩面前被摧毁,并被市场边缘化。 如何找到趋势读数?

阅读总是人类知识和所有趋势的重要来源。营销活动可以从阅读中获得灵感。把阅读培养成一种爱好。把网络思维藏在心里。你会找到一切,甚至电影和电视节目可以帮助你找到产品的爆炸点。 没有人能战胜这一趋势。 成为尽责商业模式的趋势不是赚钱模式。许多人在谈论商业模式时谈论如何赚钱。本质并非如此。我们必须首先考虑产品模型、用户模型、促销模型,最后才是收入模型。 对于前三个,赚钱从来都不是问题。 产品模型包括产品质量、产品创新和用户能感知的真正好的产品。 用户模式也称为用户体验。用户对产品有期望。一旦它们超出了用户的真实期望,它们就被称为用户体验。 不。直面用户和产品核心互联网思维启示推广模式忘记营销不要一夜暴富小米一直最关心用户和产品。那么小米的用户最初来自哪里呢?它是在营销还是广告上花钱?没有!小米首先找到了它的粉丝,让他们参与小米的产品设计,让他们成为超级用户,并赋予他们投票权。 在小米内部,他们甚至给这些铁杆粉丝起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绰号,容祖儿。 别误会,这和星星没关系。这不是荣誉开发团队的昵称,但它确实钦佩小米的创造力。一个令人印象深刻且有意义的名字绝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创造性工作。所以粉丝经济不要想我在成千上万粉丝

思维方法论 论文

思维方法论 班级:行政13甲姓名:孙良学号:1321210136 这是我第一次选,一开始看到这个名字就感觉眼前一亮,因为我是一个看重思维的人,我觉得一个人的思维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很多东西。简单的来说就是很容易的看出价值观和性格倾向,更加仔细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抱着这种心理我便选了这门课。 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就感觉这个老师是个有趣的人,他不点名,也不抽查,每节课给个关键词,用这个来知道学生是否缺课,我感觉这个方法很新颖,也使我更加期待了。首先,老师说我们得需要有一个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会迷失在人生的旅途中,无法找到人生的真谛。不要只看着脚下,而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固定的目标。只有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因此,想要成功,找到合适自己的目标无比重要。然而,确立目标固然重要,但是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阻碍,因此,如何克服这种种障碍是达到目标的重要一环,在这一艰难的过程中,只有自信才能达到目标。集腋可成裘,聚沙能成塔。一个人信心十足地朝着目标迈进,他终究会获得事业的成功,他的理想终究会实现的,而这些,只不过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明白自己的目标固然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为了成就目标

而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一旦知道了自己的所谓与目标相悖,便立刻改正,这是达到目标的最佳方法。 我们还需要交盟友,建立一个团队。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众所周知,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只有当木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时,木桶才能盛满水。由此可见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我们现在靠单干是不行了,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一根筷子折的断,一把筷子折不断,说的正是此理。团队合作往往能激发出团体不可思议的潜力,集体协作干出的成果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一位著名管理大师说过:“不管你个人多么强大,你的成就多么辉煌,你只有保持你与他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这一切才会有现实意义。”我们还需要对人谦逊,并不是每个“对不起”都能换来“没关系”,有些事情做了就永远都会留下伤痕,伤害一个人容易,但修复创伤很难。对于批评应该有个合适的方式方法,人们能接受批评,只是不接受某些批评方式,你如果用了不适用的方法去批评一个人,极有可能会引起他的反弹,诟病多多。团队精神也是必要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于个人、团体力量的体现,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能激发惊涛骇浪,个人与团队关系就如小溪与大海。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