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棕色变绿色二十国向低碳经济转型

从棕色变绿色二十国向低碳经济转型

从棕色变绿色二十国向低碳经济转型
从棕色变绿色二十国向低碳经济转型

CLIMATE ACTION

有效碳税率 .........................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得发展

n

.2n .................

3

3 ..............3 . (3)

(4)

n (4)

(4)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5)

(5)

..................5 . (5)

(5)

(6)

(6)

(6)

(6)

(6)

(6)

n (7)

(7)

.............................8 .. (8)

...8

....................9 (9)

(10)

........................................

目录

气候政策表现政策评估气候变化表现指数可持续能源发展的监管指数两度情景下气候目标的相容性为转型融资投资投资吸引力绿色债券由新投资的发电

行业产生的排放财政政策

化石能源补贴(产出和消费)能源行业的公共融资国际公关财政支持

对绿色气候基金的承诺

多边气候基金的贡献

多边发展银行对多边气候基金的贡献未来气候融资承诺低碳化

行业指数

能源综合

能源供给中煤炭份额能源供给中可再生能源份额人均能源使用经济能源强度

能源行业的碳强度

附录

n

12

11

为转型融资

投资

投资吸引力

中国在最近的“可再生能源吸引力指数”和“气候及能源侦查者联盟”的排名中,分别跃居第1和第4位。中国增加可再生能源占比的计划可谓野心勃勃,并且在最近这些年中拥有破纪录的装机比率。

气候及能源侦查者联盟可再生能源吸引力指数非常高

低 中等 高

趋势

n 17

n

n 14

34.8

t CO 2

/MWh

n

13

24.7

b illion US$2017

0.26%

n 15

n 16

16,518 million US$/year

297 million US$/year 4,527 million US$/year

为转型融资

绿色债券由新投资的发电行业产生的排放

此指标展示2016年新装机容量中,每发MWh电所产生的排放量。数值越小,新装机的容量越低碳。

绿色债券是指定收益的债券,为气候或环境项目

所拥有,因此被发行人标记为“绿色”。

源:由气候透明化气候债券倡议计算,2017

源:由IDDRI为气候透明化计算,2017

财政政策

在所有债务中绿债占比

其中G20的平均值为0.16%

2017年绿债总价值:

化石能源补贴(产出和消费)

国有煤炭垄断能源产出,受到生产免税负待遇,直接拨预算,研发强化化石能源生产,设备进口免关税。2014年,预算开支接近310亿美元,税负破了40亿美元。禁止使用煤炭的政策、排放达峰、以及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都从大气污染这个原因中出现了。

源:ODI根据"经合组织"清单计算,2017

"二十国"总量:2300亿美元(2014)

中国占比(2014)

能源行业的公共融资

针对化石能源的融资总数在2013至2015年间平均为170亿美元/年。其中的90亿美元由中国发展银行提供给油气项目,达到G20发展融资研究协会提供的总油气预算的40%。在相同年间,清洁能源的公关融资每年不到3亿美元,其他融资方式每年有45亿美元。

公共金融投资

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及天然气)

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及其他)其他领域(大型水利发电、核能发电等)有效碳税率

源:ODI2017

G20

17)

18)

19)

20)

n

21)

22)

23)

24)

25)

26)

在国家概况中有效的碳价不会影响生物质能产生的排放。联合过框架

公约国及很多其他国家将生物质能评价为碳中和能源。然而,在很多

案例中,生物质能排放在考虑全生命周期过程后,不是碳中和能源,

尤其由于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相应变化。

金融为气候基金提供多边气候经费,跟踪ODI/Heinrich Boell联合基

金会的数据库获得主要多边气候基金的数据包括:适应小农业计划;

适应基金;清洁科技基金;森林碳伙伴基金;森林投资方案;全球环

境基金(第五次和第六次增资,气候重点领域);最不发达国家基金;

市场伙伴关系;试点项目的气候恢复能力;扩大可再生能源计划和气

候变化特别基金。

多边融资承诺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采用通用表格格式。

数据代表的是对项目或方案的承诺,而不是实际支出。

多边发展银行在气候行动方面的数据包括亚行、非洲开发银行、欧洲

复兴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

银行、多边开发银行,基于他们创造的共享方法,数据包括多边开发

银行在欧盟13国的资源和支出,而不是资金从外部来源通过多边——

通过多边捐助者和其他地方得到的专用气候基金。所报数据对应于适

应性和减排项目的融资。不包括公共或由多边发展银行的私募基金。

低碳

一次能源供应总数不包括非能源使用数值。

煤炭在一次能源供应所占份额表现国家在能源总量上的历史和当今

数据。由于煤炭是最脏的化石能源,煤炭占所有能源总量的比重对

一个国家向绿色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可再生能源占比于一次能源供应彰显了历史和当前可再生能源在综合

能源所占比重。图中这些数据不包括居民生物质能及废弃物数值。替

代化石燃料和推进可再生能源比重是减排重要一步。

人均TPES展示了过去、当前和未来的能源供应与人口的关系。与强度

数据一致,人均TPES描述了一个国家能源效率。如果该国家认真对待

两度以下温升,全球社会将不会允许人均能源供应继续升高。

人均TPES描述了一个国家经济的能源强度。这个指标通过计算单位

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产出阐述了能源使用的效率。这个指标下降意味

着效率提升,深刻影响着经济结构的转型。

这个指标描述了国家能源部门的碳强度(每单位一次能源供应所产生

的二氧化碳量)并为能源供应中化石能源比重做出了说明。

(续)

附录

第三章 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三章?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 一、全球及中国气候变暖现状 地球的气候一直是呈波动式变化的,冷暖交替出现。近一万年来,地球上气温的波动幅度在摄氏2度到摄氏3度之间,期间一共经历了3次暖期,即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3000年前),中世纪温暖期(10世纪至13世纪),以及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这次暖期。目前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这是近万年来地球上出现的第3次暖期。 在目前的这个暖期中,气候也是波动的,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温度一直上升。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变冷,以后又上升,90年代是近百年最暖的时期。自20世纪初以来(1906—2005年),全球地表气温显着升高,全球平均表层温度已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17em。在北半球过去1000年的任何世纪中,此次升温最为剧烈。21世纪高温、热浪、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及强降水频率增加明显。 百年来,中国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20世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着,有些地区如四川甚至出现变冷的情况。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大范围的暖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降水逐渐减少。2007年为中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平均气温10.1℃,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据预测,21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也呈增加趋势。2040年以前,不同情景下中国地区变暖趋势差异不大,而2050年以后则可能出现明显的变暖程度的差异。低排放情景下,增温趋势缓慢,到21世纪末变暖不会超过1-3℃,高排放情景下,则将会增加3~6℃。(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 1、欧盟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 气温升高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水资源紧缺正袭扰欧洲:英国遭遇了60年不遇特大洪灾;强风暴降临法国;阿尔卑斯山冰川在过去150多年消退了近200米;西班牙遭遇40年未遇的大旱,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不得不紧急调派轮船从法国买水供应居民;沙漠化威胁着伊比利亚半岛,有报告说,西班牙的气候已经开始“非洲化”;热浪和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频仍,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深受其害;气候变暖还影响到南欧一些地区的葡萄种植,农民不得不考虑毁掉葡萄园,到海拔更高的地区开辟新的种植区。 为应对气候变暖,欧盟准备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提高到20%,把用于交通

公需科目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参考答案

用编辑菜单查找功能输入试题关键词找答案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试卷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 B. 气候变化 C. 全球合作 D. 知识经济 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 )种气体。 A. 4 B. 5 C. 6 D. 7 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 B )阶段。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 D )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 B. 中国 C. 日本 D. 英国 5.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C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 6. 发达国家中,( D )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 7. 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 C )的曲线关系。 A. 倒“V”形 B. “V”形 C. 倒“U”形 D. “U”形 8.(D )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A. 经济发展阶段 B. 资源禀赋 C. 消费模式 D. 技术进步 9.( D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 老布什政府 B. 克林顿政府 C. 小布什政府 D. 奥巴马政府 10. 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 D )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 美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日本 11. 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 C )走在了世界前列。 A. 印度 B. 中国 C. 巴西 D. 南非 12. 2010年“阿尔法文图斯”风能电站的并网发电标志着( D )的海上风电进入大发展时期。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13. 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 A )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A. 进口 B. 出口 C. 进出口 D. 生产 14.( C )的发展使得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A. 农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服务业 15. 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的增加将主要来自( A )。 A. 发展中国家 B. 发达国家 C. 俄罗斯 D. 印度 16. 中国能源消费以(A )为主,而优质能源的利用存在“先天不足”。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核能 17. 我国目前唯一现实的能大规模发展的替代能源是( C )。 A. 天然气 B. 太阳能 C. 核能 D. 地热能 18. 人工造林面积居于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 C )。 A. 印度 B. 巴西 C. 中国 D. 俄罗斯 19. 我国明确提出“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是(B )。 A. 《节约能源法》 B.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C. 《循环经济促进法》 D.《清洁生产促进法》 20.( A )参议员提出的《低碳经济法案》是迄今为止以“低碳经济”为名的世界第一份议案。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法国

2014年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概论习题

您一共有4次考试机会(其中包括3次补考机会),这是您第1次课后测试,加油!单选题 1. 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农业活动 C自然灾害 D能源活动 2. 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 A 1989年的海牙会议 B 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第49届会议 C 1979年的日内瓦气象会议C-(7Y5\“P D 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 3. 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 A气候变化 B经济危机 C政治改革 D经济全球化 4. 低碳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体系低碳化,能源体系低碳化是指 A降低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B升高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降低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C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降低碳的排放 D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5. 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是 A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B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基础产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C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D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6. 在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 A巴厘岛 B多伦多 C日内瓦 D哥本哈根 7. 当碳市场流动性加强且价格稳定后,碳资产赢得基金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政府资金扶持 B健全的法律保障 C双重收益模式 D资金回收周期短 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 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B建设资源节约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C建设科技开发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D建设科技开发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9. 自产业革命以来,高度依赖的技术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 A石油能源 B化石能源 C海洋能源 D生物能源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商丽09财政学2009020203016 一、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GDP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速运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出口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处在快速发展中,并且还将在今后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这种快速的增长。30年的高速发展使我们不但从传统的“短缺经济”走向了真正意义的“买方市场”,而且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除了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的钢铁产量、煤炭产量、水泥产量、发电量、玻璃产量均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都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充分利用但又比较倚重低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而自主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外源型的产业结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我国对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增加对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存度。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也使得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如果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得不到缓和,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的“三高”企业较多,单位GDP能耗大排污多,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高。全国企业存在着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层次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二、关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低碳经济考试及答案

低碳经济考试及答案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低碳经济考试及答案 1.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B)。(单选题2分) o A.地壳运动B.能源活动C.自然灾害D.农业活动 2.中国为促进节能减排采取的政策措施不包括(C)(单选题2分) o A.推行环保节能标志B.考虑适当时机推出燃油税 o C.鼓励“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外贸政策 D.限制高耗能产业的过快增长,淘汰落后产能 3.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这被称之为(D)。(单选题2分) o A.海滨气候现象B.热带海洋气候现象C.拉尼娜现象D.厄尔尼诺现象 4.广西唯一入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的是(C)。(单选题2分) o A.南宁B.北海C.桂林D.河池 5.在(C)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单选题2分) o A.哥本哈根B.巴厘岛C日内瓦D多伦多 6.当碳市场流动性加强且价格稳定后,碳资产赢得基金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B)。(单选题2分) o A.资金回收周期短B.双重收益模式C.政府资金扶持D.健全的法律保障7.世界首个《京都议定书》碳排放配额全球交易平台是(C)。(单选题2分) o A.欧洲气候交易所 B.未来电力交易平台 C.BlueNext交易平台D.欧洲能源交易所 8.先行工业化国家在人均GDP处于3000~10000美元的阶段,均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C)。(单选题2分) o A.此时产业结构呈现“低碳排放”特征 B.此时产业结构呈现“轻化工业”特征 o C.此时产业结构呈现“重化工业”特征 D.此时产业结构呈现“高碳排放”特征 9.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是(B)。(单选题2分) o A.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法》B.英国的《气候变化法》 o C.欧盟的《气候与能源综合法令》D.美国的《低碳经济法案》 10.提供国家清单;制定、执行、公布国家计划和应对措施;鼓励技术开发应用;增强碳汇;促进信息交流;教育、培训和提高公众意识。以上均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D)(单选题2分) o A.非附近一发展中国家的义务B.附件二发达国家义务

低碳经济考试-多项选择题及答案

代碳经济-多项选择及答案 1 低碳三大国际公约是 答案: A.《世界能源展望》 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低碳经济法案》 D.《京都议定书》 E.《巴厘岛路线图》 2 《京都议定书》规定工业化国家应履行的义务有 答案: A.在2008年至2020年,将其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水平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 少5.2%。 B.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和技术援助。 C.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D.规定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 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 E.2008年至2020年为第一个量化的限制和减少排放的承诺期。 3 2001年三月,布什政府以什么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答案: A.美国不参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B.温室气体排放与美国无关 C.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 D.温室气体排放不应只限发达国家 E.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 4 《巴厘岛路线图》明确规定 答案: A.《公约》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 B.美国也不例外 C.未缔约的国家也不例外 D.公约的部分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 E.所有发展中国家都不例外 5 什么原因致使“碳减排”贸易的基本规则虽已建立,但目前都不可能实施 答案: A.气候公约秘书处还未实施规划 B.发达国家还未做好准备 C.发达国家需要建立的温室气体核算系统、国家登记薄都尚未建立 D.气候公约秘书处需要建立的登记薄也还处于框架设计阶段 E.部分国家不赞同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20)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20) 未来十年有望削减二氧化碳排放4.7亿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5日发布《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2)》.报告作者之一、国 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朱跃中表示,如果中国严格实施节能减排,在未来十年内将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30%,那么一次能源需求总量 将降低到51亿吨标准煤,可节省2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削减二氧化 碳排放4.7亿吨. 报告称,中国政府制定了绿色能源发展目标,要在2020年将非化 石能源利用量提高到7亿吨标准煤,这意味着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将在2010年2.77亿吨标准煤的基础上至少增加4亿多吨标准煤的能源 供应,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的能源急缺. 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2.5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 长了1.2倍.朱跃中认为,从实际发展趋势看,未来十年中国gdp的年 均增速很可能达到8.5%左右,到2020年中国gdp总量将达到71万 亿元(2005年价格).如果中国严格实施节能减排,未来十年内将单 位gdp能耗强度下降30%,那么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也将降低到51亿 吨标准煤,可节省2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削减二氧化碳4.7亿吨. 报告称,中国是石油资源总量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能源需求大大超过供给,使中国从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原油对外依 存度已高达54.8%,成为除电力外各种一次能源均需进口的国家.报 告主编、名古屋大学教授薛进军教授表示,大量的石油进口造成了中 国能源的对外高度依赖,将会增加中国能源安全的危险度.(倪铭娅)

低碳经济考试答案 (98分)

低碳经济考试结果 1.(2分)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自然灾害 B. 地壳运动 C. 农业活动 D. 能源活动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2.(2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A. 《京都议定书》 B.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 《马拉喀什协定》 D. 《蒙特利尔议定书》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3.(2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 A. 建设科技开发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B. 建设资源节约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C. 建设科技开发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D.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4.(2分)森林碳汇是指 A. 森林生态系统汇集大气中的氧气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B. 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C. 森林神态系统增加大气中氧气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D. 森林生态系统汇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5.(2分)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最大的能源是 A. 水电 B. 天然气 C. 煤炭 D. 石油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6.(2分)先行工业化国家在人均GDP处于3000~10000美元的阶段,均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 A. 此时产业结构呈现“低碳排放”特征 B. 此时产业结构呈现“高碳排放”特征 C. 此时产业结构呈现“重化工业”特征 D. 此时产业结构呈现“轻化工业”特征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7.(2分)政府财政补贴节能减排的方式是 A. 现金支持、人才提供 B. 政策优惠、技术支持 C. 贴息、直接补贴 D. 现金支持、技术支持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8.(2分)碳金融的兴起,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展到()阶段的结果 A. 低碳经济 B. 法律化温室气体减排 C. 量化温室气体减排 D. 清洁能源经济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9.(2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是 A.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法》 B. 英国的《气候变化法》 C. 欧盟的《气候与能源综合法令》 D. 美国的《低碳经济法案》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10.(2分)低碳的关键影响因素是,即“碳生产力概念”。 A. 单位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 B. 总体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 C. 单位经济产出的生物燃料消耗量 D. 总体经济产出的生物燃料消耗量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11.(2分)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是 A. 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基础产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B. 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C. 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D. 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12.(2分)专门为中国市场设立的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被称为 A. 绿色世博标准 B. 2000标准 C. 熊猫标准 D. 北京标准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 13.(2分)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行为,除了需要法律规范、规划引导外,更多的是需要

低碳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低碳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词:低碳低碳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方式转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同步直接相关。如果资源过度开发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我们就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所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有效实施低碳经济,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才能使我国经济长期健康的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1.相关概念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

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排放为基本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就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延缓气候变暖,所以就能够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 2.“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概论课后测试

低碳经济概论 ? 1.课程学习 ? 2.课程评估 ? 3.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测试成绩:95.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 ? A ? 1989年的海牙会议 ? B ? 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第49届会议 ? C ? 1979年的日内瓦气象会议C-(7Y5\“P ? ? D ? 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 ? ? ? ? ? A ?

气候变化 ? B ? 经济危机 ? C ? 政治改革 ? D ? 经济全球化 ? ? ? ? A ? 现金支持、技术支持? ? B ? 贴息、直接补贴 ? C ? 现金支持、人才提供? D ? 政策优惠、技术支持

? ? ? A ? 西班牙学者乌恩鲁2000年发表的《能源政策》? B ? 2007年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框架战略》 ? ? C ? 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 D ? 2006年英国发表的《斯特恩报告》 ? ? ? ? A ? 南京环境交易所 ? B ? 沈阳环境交易所

C ? 上海环境交易所 ? ? D ? 北京环境交易所 ? ? ? ? ? A ? 《可再生能源法》? B ? 《清洁生产促进法》? C ? 《循环经济促进法》? D ? 《节约能源法》 ? ? ?

7、当碳市场流动性加强且价格稳定后,碳资产赢得基金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 (5 分) ? A ? 政府资金扶持 ? B ? 健全的法律保障 ? ? C ? 双重收益模式 ? D ? 资金回收周期短 ? ? ? ? A ? 法律化温室气体减排 ? B ? 清洁能源经济 ? ? C ?

量化温室气体减排 ? D ? 低碳经济 ? ? ? ? ? A ? 进口的高能耗产品 ? B ? 进口的低能耗产品 ? C ? 进口食品 ? D ? 进口农产品 ? ? ? 10、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 候模式发生变化,这被称之为(5 分) ? A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低碳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预测,中国在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提倡节能减排,避免走很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能耗现状 (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能源消耗量的急速上升在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的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到现在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能源消耗的急剧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的能源消耗总量较七十年代已经增长了近50倍。这一发展趋势显示出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偏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能源安全。我国一旦成为能源净进口国,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必将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响中国将来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中国社会生态环境系统急剧恶化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付出巨大的环境为代价的。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21.2万吨,废水排放量为571.7 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19亿吨。与此同时,我国的矿产和水资源利用率只有发达国家综合利用率的25%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每单位GDP的资源能耗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是发展中国家的2倍以上。 “厄尔尼诺”现象和“反厄尔尼诺”现象等自然灾害频发。伴随着工业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不断地向自然界强取豪夺,破坏了地球生态循环系统。1998年长江洪水,200年济南特大暴雨,2008年年初南方雪灾和5月汶川大地震再到近期全国各地各种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是大自然像人们无休止的破坏敲响了警钟。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绿色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温室气体导致南极冰川迅速融化,海平面上升。专家预测,到2100年,还行面将上升一米左右,世界上2%生活在低洼地区的人口将失去家园,部分沿海城市将永久消失。因此,自2003年英国率先开始节能减排行动之后,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开始了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给工业带来影响,也将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到本世界末世界农作物将会减产10%-12%.中国地域广阔,横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种大陆性气候,气候变化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危机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其次,我国的工业发展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受到影响,必然会波及工业的发展;最后,中国的农业十分薄弱,对自然条件特别依赖。 农业在中国的基础地位决定了我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系统的不利影响。

2018年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考试答案(最全)

1.当全球的平均气温比1750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高出多少摄氏度的时候生态灾难将会一触即发 A.2摄氏度 B.3摄氏度 C.4摄氏度 D.5摄氏度 2.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世界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3.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让其自然晾干,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A.1.6公斤 B.1.9公斤 C.2.3公斤 D.2.6公斤 4.中国碳汇能力下降,从37%到2007年下降为10%—15%,据预测,2030年还将下降至 A.8%—9% B.7%—8% C.6%—8% D.6%—7% 5.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A.中国

B.日本 C.英国 D.美国 6.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其中仅哪一个国家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中国 7.哪些国家在全球排放量中所占的上升比例较快,已占到了全世界的42% A.欧美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亚洲国家 D.发达国家 8.2007年中国什么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8.7% A.煤炭 B.天然气 C.水 D.森林 9.到07年底,中国农村沼气用户2650多万户,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多少吨 A.4300万吨 B.4350万吨 C.4400万吨 D.4450万吨 10.太阳每秒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标准煤

A.495亿吨 B.500亿吨 C.505亿吨 D.510亿吨 11.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000年完成的未来100年碳排放情景的分析,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呈上升趋势,而且主要源于哪些国家的碳排放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亚洲国家 D.欧洲国家 12.地热发电不象火力发电那样要备有庞大的锅炉,也不需要消耗燃料,他所用的能源就是 A.风能 B.地热能 C.水能 D.核能 13.本身具备一定的低碳产业性质,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的行业是 A.商业 B.工业 C.旅游业 D.农业 14.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不仅可以每分钟节省10公升的水,还能够把3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A.30% B.40%

各种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必备学习

美式论文、报告写作技巧 编者按:美式教育的特点即是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参与及创新运用,因此,报告便成了常见的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比如实验报告、学期报告、专题报告、研究报告及论文(含毕业论文)等。研究生presentation 及seminar 的机会更是占很大的比重,有些甚至占学期成绩很大比例。如何完成报告、论文同时得到良好的成绩,是本文提供给有志留学的有心人参考的目的。 美国大学生由於自小已养成自动寻找答案习惯,在启发式的教育环境下,写报告、论文对他们来说比较不陌生,虽然专业知识上美国学生不见得比外籍学生强,但是表达能力由於自小培养,加上英语能力的优势,常比外籍学生在报告、论文方面有较隹的利基。反之中国学生比较缺乏报告写作的训练,因此如果在留学过程中无法适应美式教育会比较辛苦,其实论文、报告的写作要领其实不难,只要把握技巧就可水到渠成。 通常论文由篇首(Preliminaries),本文(Texts)以及参考资料(References)三部分构成;而这三大部分各自内容如下: (一) 篇首: 封面(Title) 序言(Preface) 谢词(Acknowledge) 提要(Summary) 目录(Tables and Appendixes) (二) 本文: 引言(Introduction) 主体,含篇(Part)、章(Chapter)、节(Section) 、以及注释(Footnotes) (三)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References or Bibliography) 附录资料(Appendix)。 进行论文或报告写作之前,先要确定想要表达的主题,主题确定后,将其具体表达,即为题目。题目可以提供研究者: 一.研究的方向 二.研究的范围 三.资料搜集的范围 四.预期研究成果 通常在确定题目之後就开始找资料从事研究,建议在找资料之前最好去问教授有哪些参考资

2014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概论

2014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概论

2014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概论 课后测试 单选题 1. 碳生产力是指× A 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B 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 C 单位碳当量排放所产生的热量 D 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正确答案: D 2. 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增强主要来自于√ A 发展中国家 B 工业发达国家 C 农业发达国家 D 发达国家 正确答案: A 3. 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 A 气候变化 B 经济危机 C 政治改革 D 经济全球化 正确答案: A 4. 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

A 国际经济地位之争 B 发展权之争 C 生存权之争 D 国际政治地位之争 正确答案: B 5.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缔约国在减排任务上的规定是√ A 发达国家因为已经实现碳的低排放而不具有责任 B 共同但有区别 C 发展中国家因发展需要可以不承担责任 D 共同没有区别 正确答案: B 6. 自产业革命以来,高度依赖的技术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 A 石油能源 B 化石能源 C 海洋能源 D 生物能源 正确答案: B 7. 碳金融的兴起,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展到()阶段的结果√ A 法律化温室气体减排 B 清洁能源经济 C 量化温室气体减排 D 低碳经济

C 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D 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正确答案: C 12.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着力点应放在√ A 宣传部门 B 教育部门 C 农业部门 D 产业经济部门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 13. 《低碳经济法案》试图制订的美国排放交易规则包括√ A 配额的分配与拍卖 B 有关信用额度的条款 C 配额的产生与交易体系的建立 D 有关交易额的限制条款 正确答案: A B C 14. 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举措有√ A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B 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C 阻止中小企业的过多开展 D 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正确答案: A B D 15. 德国颁发的《可再生能源法》的特点有√

低碳经济考试及答案

低碳经济考试及答案 1.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B )。(单选题2分) o A.地壳运动 B.能源活动 C.自然灾害 D.农业活动 2.中国为促进节能减排采取的政策措施不包括( C )(单选题2分) o A.推行环保节能标志 B.考虑适当时机推出燃油税 o C.鼓励“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外贸政策 D.限制高耗能产业的过快增长,淘汰落后产能 3.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这被称之为(D )。(单选题2分) o A.海滨气候现象 B.热带海洋气候现象 C.拉尼娜现象 D.厄尔尼诺现象 4.广西唯一入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的是(C )。(单选题2分) o A.南宁 B.北海 C.桂林 D.河池 5.在( C )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单选题2分) o A.哥本哈根 B.巴厘岛C日内瓦 D多伦多 6.当碳市场流动性加强且价格稳定后,碳资产赢得基金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B )。(单选题2分) o A.资金回收周期短 B.双重收益模式 C.政府资金扶持 D.健全的法律保障 7.世界首个《京都议定书》碳排放配额全球交易平台是( C)。(单选题2分) o A.欧洲气候交易所 B.未来电力交易平台 C.Blue Next交易平台 D.欧洲能源交易所 8.先行工业化国家在人均GDP处于3000~10000美元的阶段,均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C )。(单选题2分) o A.此时产业结构呈现“低碳排放”特征 B.此时产业结构呈现“轻化工业”特征 o C.此时产业结构呈现“重化工业”特征 D.此时产业结构呈现“高碳排放”特征

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概述 时刻:2010-04-01来历:印刷英才网作者:向问天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延续成长理念领导下,经过过程手艺翻新、制度翻新、财产转型、新能源斥地等手段,尽可能地削减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破耗,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成长与生态景象包庇“共赢”的一种经济成长模式。成长低碳经济就是要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个焦点理念和方针的领导下组织人类社会经济勾当,经过过程财产、能源和糊口消费等低碳化转型,降落经济成长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遏制全球天气变暖趋向。 财产的低碳化转型搜罗4方面的内容:一是成立低碳化的财产结构,鼎力成长相对低碳的第三财产,前进第三财产对国民经济成长的进献率。二是组成低碳化的生产和畅经过过程程。经过过程干净生产、能量的梯次独霸、操作低碳能源等手段削减能源华侈,前进能源独霸效率,削减生产和畅经过过程程中的碳排放。三是设计、生产在消费过程中碳排放较少的产物和处事,实现产物和处事的低碳化。四是鼎力成长为低碳化供给手艺和处事撑持的新兴财产,如碳排放权生意、低碳能源手艺研发及奉行、森林碳汇等。 低碳经济的方针和道路与中国正在奉行的节能减排是一致的。是以,对我国来讲,低碳经济并不是一个新的、额外的全力,而是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工作以及国家能源和睦象政策的深切和拓展。今朝,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仍处于成长中国家行列的中国主动担当了碳减排责任,了了提出了碳减排的强度指标和森林碳汇增长指标,并初步从加强筹算领导,完善搀扶政策,扎实督促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保造就汲引,组织睁开循环经济及低碳经济试点,成立健全科技、统计、信息撑持系统等方面督促低碳经济成长。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关系辨析解读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内在可知,三者在针对的具体问题问题、浸染规模和编制上存在必定分辨。 绿色经济泛指人与自然和谐的(或者说本钱俭仆、景象和睦的)经济勾当及其功效,是个涵盖面很广的概念,搜罗生产、通顺、分拨、消费等经济勾当的各环节,也搜罗景象包庇和生态造就汲引勾当。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都属于绿色经济规模。 循环经济指的是生态经济大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形态,强调经过过程自然本钱的俭仆独霸、物品的再独霸以及烧毁物的本钱化和无害化,将经济系统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节制在可承载的规模内,并充实独霸自然生态系统的高熵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能力,将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傍边。在实践层面,循环经济经过过程贯彻“3R”原则大大督促了本钱俭仆和睦象和睦,更存在可独霸性,也能够将其看作是绿色经济的实现道路。 低碳经济或者说低碳成长的重要方针是应对天气转变、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它是绿色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低碳成长请求实现财产、糊口消费和能源的低碳化,削减经济成长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从削减碳破耗、前进能源独霸效率、削减碳排放的角度来看,它是成长循环经济的一个具体道路。同时,成长循环经济搜罗所有自然本钱的俭仆和所有烧毁物、传染物的减排,是督促低碳成长的有用道路之一。 总之,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素质上和领导思想上是完整一致的,只是针对具体问题问题,着重点和关注的规模有所分辨。今朝,我国已进入周全造就汲引小康社会的关头时代,若何攻破经济增长的本钱景象瓶颈,连结国民经济延续、快速、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成长面临的重大问题问题。在这一大布景下,了了问题问题、隔靴搔痒,连系国情,积极提倡绿色经济理念并成长绿色经济,鼎力成长循环经济,公道成长低碳经济,是解决我国面临复杂场合排场的有用道路。 实在以上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并不是是“不务正业”,而是应对印刷逆境的一种策略,独霸辅业的丰富回报来反哺印刷。若是没有辅业的撑持,印刷企业就无力投入技改资金,是以,

尔雅家园的治理:环境科学概论考试答案

尔雅家园的治理:环境科学概论 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 1导致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是()。(1.0分) D A、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 B、教育水平的提高 C、户籍制度变革 D、青壮劳动力流向城市 2工业4.0是由以下哪个国家提出的战略计划?()(1.0分) C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3以下不属于“公地悲剧”案例的是()。(1.0分) C A、电网捕鱼 B、占道经营 C、南水北调 D、过度放牧 4文明社会的分类不包括()。(1.0分) C A、农业文明 B、工业文明

C、精神文明 D、生态文明 5外部性中的“外部”,是相对于()而言的。(1.0分) C A、地域范围 B、文化概念范围 C、市场体系 D、国家制度 6 GDP的局限在于()。(1.0分) D A、不能表征社会公平 B、不能反映经济运行的质量 C、不反映经济结构 D、以上都是 7 以下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1.0分) C A、核能 B、太阳能 C、石油 D、地热能 8以下著作中,对人类的资源环境前景持悲观的是()。(1.0分) A A、《增长的极限》 B、《气候变化经济学》 C、《贫困的终结》 D、《最终的资源》

9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手段是()。(1.0分) D A、技术进步 B、产业调整 C、能源升级 D、以上都是 10日本垃圾焚烧厂能够做到在居民区就近收集、就近处理的关键因素是()。(1.0分) D A、垃圾处理技术先进 B、公共设施完善 C、赔偿到位 D、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11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1.0分) A A、滥施化肥农药 B、水资源匮乏 C、土壤地域差异 D、干旱、风沙的影响 12《谁来养活中国?》一文的作者是()。(1.0分) B A、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B、莱斯特.布朗 C、哈耶克 D、大卫.李嘉图 13中国加入WTO的时间是()。(1.0分) B A、1991年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学生姓名陈烨宇 学号20064186036 院系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吴优 2009年6月12 日

目录 摘要............................................. . (1) 关键词.......................................... .. (1) 一、研究背景..................................... . (1) (一)国内研究现状 (2) (二)国外研究现状 (4) (三)研究意义与目的 (4)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4) 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低碳经济概述 (5) (一)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低碳经济的内涵 (5) (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低碳经济要求低碳发展 (5) 三、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 (6) (一)能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 (6) (二)中国能源结构决定了高排放格局 (6) (三)中国CO2排放量快速增长........................... .. (7) (四)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双重压力矛盾突出..... (7) (五)低碳技术涉及面广、难度大.............. . (7) 四、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8) (一)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8) (二)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 (8) (三)政府的大力倡导,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9) 五、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科学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9)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9)

低碳经济考试题及答案

低碳经济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 二、选择题 (4) 三、多项选择题 (8) 一、判断题 1.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正确错误 2.气候变化公约下的节能减排是指能够被论证“可测性”和“额外性”的节能,而减排是 公针对温室气体,而非硫、氮等污染气体的减排。正确错误 3.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和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哥本哈根会争议的实质并非是发展 权、排放空间之争。正确错误 4.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的间接原因。正确错误 5.无论从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考虑,减污与减碳都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所以减污与减碳 必须同时进行。正确错误 6.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正确错误 7.低碳经济将是人类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正确错误 8.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战胜金融 危机走出经济长期衰退的新引挚。正确错误 9.低碳经济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碳排放问题,核心特征是“你碳排放”。正确错误 10.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生活垃圾的排放量。正确 错误 11.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正确错误 12.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战胜金融 危机走出经济长期衰退的新引挚。正确错误 13.经济的低碳化即是要通过发展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活方式,通过提升能效技术、 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实现经济的低碳化。正确错误 14.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完全一致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兴工业化道 路、建设现代文明的必然选择。正确错误 15.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新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 生态双安全。正确错误 16.低碳经济建设化石能源利用,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并积极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正确 错误 17.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正确错误 18.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区域的碳耗用量。正确错误 19.碳预算是指根据人口数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含碳量以及经济社会的发 展需求,减排目标等因子制定一个国家、地区和个人碳耗支出和供给计划。正确错误 20.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正确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