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炉系统设备184361196

转炉系统设备184361196

转炉系统设备184361196
转炉系统设备184361196

转炉系统设备

1 转炉的公称吨位怎样表示,我国顶吹转炉的最大公称吨位是多少?

转炉的公称吨位又称公称容量,是用炉役炉平均出钢量来量度。例如120t 转炉,即炉役炉平均出钢量为120t;300t转炉,炉役炉平均出钢量是300t。用炉役炉平均出钢量表示公称吨位,既不受装入炉料中铁水比例的限制,也不受浇铸方法的影响。根据转炉的炉出钢量,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装入量。

出钢量=装入量/金属消耗系数 (11-1)

装入量=出钢量×金属消耗系数 (11-2)

金属消耗系数为吹炼1t钢所消耗钢铁料的数量,由于原材料及操作条件的不同,金属消耗系数也不一样。

顶吹转炉公称吨位在lOOt以下的为小型转炉,公称吨位在200t以上的为大型转炉,100~200t的为中型转炉。目前我国转炉最大公称吨位是300t。不同吨位转炉的冶炼周期和吹氧时间推荐值见表11-1。

表11-1 冶炼周期和吹氧时间推荐值

注:应结合供氧强度、铁水成分及所炼钢种等具体情况确定。

2 什么是转炉炉型,选择转炉炉型的依据有哪些?

转炉炉型指砌砖后转炉的内型的几何形状。选择转炉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

(1)有利于炼钢过程物理化学反应的进行;有利于炉液、炉气运动;有利于熔池的均匀搅拌。

(2)喷溅要小,金属消耗要少。

(3)炉壳容易加工制造;炉衬砖易于砌筑;维护方便,炉衬使用寿命长。

(4)有利于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转炉的作业率。

3 转炉炉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已投产的顶吹转炉炉型有筒球型和锥球型两种。推荐采用锥球型。转炉炉型如图11-1所示。

图11-1 顶吹转炉炉型示意图

a一筒球型;b—锥球型

(1)筒球型。熔池由圆筒体与球缺体组合而成,如图11-1a所示。它的特点是炉型简单,炉壳加工容易,内衬砌筑方便,有利炉内反应的进行。如攀钢120t 转炉,太钢50t转炉等,都是筒球型的炉型。

(2)锥球型。熔池由倒圆锥台体与球缺体组合而成,如图11-1b所示。锥球型熔池更适合于炉液的运动,利于物理化学反应的进行,在熔池深度相同的情况下,若底部尺寸适当,熔池直径比筒球型相应大些,因而增加了反应面积,有利于脱除P、S。如宝钢300t转炉,首钢210t转炉就是这种炉型。

4 转炉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转炉的主要参数有:

(1)转炉的公称吨位。这在前面11-1题中已有阐述。

(2)炉容比。又称容积系数,即转炉砌砖后的工作容积(又称有效容积)与公称吨位之比,可用符号V/T表示,单位是m3/t。炉容比是表明每公称吨位钢所需要的冶炼空间。原料中铁水比例多,或铁水中Si、P含量高,或者冷却剂以铁矿石(或氧化铁皮)为主,炉容比应选择大些。炉容比一般在0.85~1.0的范围,为减少喷溅,炉容比最好在0.90以上。

(3)高宽比。转炉总高与炉壳外径之比,用H

总/D

表示。高宽比过大,转炉

炉体细长,导致厂房高度及相关设备高度增高,因而基建投资费用和设备费用也相应增多;高宽比过小,转炉是矮胖型,喷溅物易于从炉口喷出,热量、金属损失较大,同时也恶化了操作人员的劳动环境。所以,高宽比也是衡量转炉设计是否合理,各参数选择是否恰当的一个标志。一般高宽比在1.35~1.65的范围内选择。

5 转炉为什么采用水冷炉口,怎样维护炉帽?

吹炼过程中,高温炉气以一定速度冲出炉口,同时还带出喷溅物粘附于炉口,很难清理;在加废钢、兑铁水时,炉口还要受到冲撞和高温冲刷;因此炉口部位

的耐火衬砖极易损坏,发生炉口变形,与炉衬砖寿命不能同步,又不便维护修理。所以在炉口装有水冷构件,以减缓炉El损坏变形,使其能与炉衬砖寿命同步。

炉帽上设有出钢口,它经常受高温炉气和喷溅物的直接热作用。为了保护炉帽减小变形,在炉帽外壳钢板上焊有环形伞状挡渣板,可以避免喷溅物直接粘附在炉帽外壳钢板上,同时对炉体和托圈也起到了保护作用。还可用环形冷却水管冷却炉帽。

6 转炉炉体由哪几部分组成,炉底的结构有哪两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炉壳采用什么材料制作?

转炉炉体是由炉帽、炉身、炉底3部分组成。其中炉底结构有两种类型,即固定式死炉底和可拆卸式活炉底。固定式炉底的转炉,其炉壳是一个整体,修砌炉衬时,从炉口进入炉内工作,称为上修法。可拆卸炉底的转炉,炉帽与炉身的外壳是一个整体,炉底与炉身用螺栓固定;修炉时首先拆下炉底,炉身内衬与炉底分别进行拆、砌,然后将修砌好的炉底运来安装;修炉时是从炉身下部进入炉内,因此也称下修法。

吹炼过程中,转炉炉壳始终处在高温下工作,制作炉壳的钢板不仅要承受耐火材料、金属液、熔渣液的全部重量;倾动时要承受扭转力矩的作用,还要适应高温频繁作业的特点。为此要求炉壳在高温下不变形,在热应力作用下不破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采用优质低合金钢容器钢板制作。炉壳钢板厚度可根据转炉的公称吨位,并参考已投产相应转炉的数据及国家钢板标准选用。

7 转炉的托圈与耳轴的作用是什么,其结构是怎样的,各用什么材料制作?

托圈与耳轴是支撑转炉炉体和传递倾动力矩的构件。托圈断面为矩形箱体结构,在中间焊有垂直筋板以增加其刚度,托圈内通水冷却,可降低热应力。其材质可用优质Q345钢板焊接成型,或用铸钢成型。为了制造加工、运输的方便,大型转炉的托圈可分段制造后再组装成一体。图11-4是剖分成4段加工的托圈示意图。

另外还有一种托圈是半圆形开口式结构,称为马蹄形托圈,如图11-5所示。这种托圈,转炉炉体可以整体移出,易地拆炉修砌,能实现一吹一的吹炼模式。

图11-5 马蹄形托圈

1—倾动用机械;2一轴承;3一支撑伸出轴;

4一托圈;5一转炉炉体

耳轴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用40Cr合金钢锻造加工制造。耳轴受热会产生轴向伸长和翘起变形,因此为适应耳轴伸长的位移,有一侧耳轴的轴承选用轴向游动的,其轴承支座为铰链连接结构;通常将驱动侧耳轴的轴承选用轴向固定的,而另一侧耳轴的轴承选用轴向游动的。耳轴也可通水冷却。

8 转炉托圈与炉身的连接固定装置有哪些种,其结构是怎样的?

托圈与炉身连接固定装置的形式有三点球面支撑装置、悬挂式装置、夹持器连接装置、薄片钢带连接装置等。新建大型转炉多采用三点球面支撑装置。

(1)三点球面支撑装置。三个支撑点的位置是:一个在出钢口对侧托圈的中心线上,其余两个与其呈120°角位置;每一个支撑点都由焊接在托圈上的水平销

轴座、水平销、活节螺栓、两组凹凸球面垫圈以及固紧螺母组成,如图11-6所示。

图11-6 托圈与炉身三点球面支撑装置

l一活节螺栓;2一上球面垫圈组;3一炉体

连接支撑法兰;4一下球面垫圈组;5一水平

销轴;6一托圈;7一炉壳

(2)悬挂支撑盘的连接装置结构如图11-7所示。它是三点支撑连接,位于两个耳轴部位支撑点是基本承重支点;在出钢口对侧托圈底面与炉壳相连接的支点8,是一个倾动支撑点,传递倾动载荷称为倾动支座。与倾动支座对称的位置上有导向定位装置7。

图11-7 托圈与炉身悬挂式连接装置示意图

l一炉壳;2一星形筋条;3一托圈;4一耳轴;5一支撑盘;

6一托环:7一导向装置;8—倾动支撑装置

在耳轴部位的炉壳上焊有星形筋条2,其中心有托环6,支撑盘5装在托环内,它们不同心,有约l0mm的间隙,不管转炉倾动在任一位置,支撑盘与托环顶面线接触支撑,始终沿托环内滚动。其特点是倾动平稳,无冲击,炉壳膨胀不受约束。

(3)夹持器连接装置结构如图11-8所示。在托圈的上、下装有卡板,每个卡板就是一个支撑点。其数目有4、6、8、10不等,在托圈上的分布也不同。

(4)薄片钢带连接装置结构如图11-9所示。在两侧耳轴的下面各装有5

组薄钢带,每组钢带均由多层薄钢片组成,钢带的下端固定在炉壳上,其上端固

定在托圈的底面。在耳轴处托圈上部装有一个绞结连杆结构,它是辅助支撑装置。当炉体直立时,10组多层薄钢带像个“托笼”一样,支撑炉体全部重量;炉体倾动时,由离耳轴轴线最远的钢带传递扭矩;炉体倒置时,炉体的重量由钢带压缩变形与托圈的辅助支撑装置来平衡。

9 对转炉的倾动速度和倾动角度有哪些要求?

转炉的倾动机械是处于高温、多尘的环境下工作,其特点是倾动力矩大、速比高、启动和制动频繁、承受较大的动载荷,因此对转炉的倾动机械提出以下要求:

(1)炉体能正、反倾动360°,平稳而又准确地停在任一倾角位置上,以满足兑铁水、加废钢、取样、测温、出钢、倒渣、喷补炉等工艺操作的要求;并与氧枪、副枪、炉下钢包车、烟罩等设备有连锁装置。

(2)根据转炉工艺操作的要求,转炉的倾动速度为无级调速,以满足各项操作的需要。在出钢、倒渣、人工取样时,转炉要平稳缓慢的倾动,以免钢渣猛烈晃动,甚至喷出炉口;当空炉,或从水平位置竖起时,转炉均可采用较高的倾动速

度,以减少辅助时间;当接近预定位置时采用低速运行,以便转炉定位准确,操作灵活。

(3)安全可靠。当发生故障时,应备有继续工作的能力,坚持到本炉钢冶炼结束。

(4)由于托圈翘曲变形而引起耳轴轴线发生一定程度的偏斜,此时各齿轮副仍能保持正常啮合。

(5)倾动机械结构应紧凑、占地面积少、投资省、效率高、维修方便等。

转炉倾动速度在0.15~1.5r/min。

10 转炉倾动机械由哪几部分组成,目前转炉使用的倾动机械有哪几类?

转炉的倾动机械主要由驱动电动机、制动器、一级减速器和末级减速器组成,末级减速器的大齿轮装套在转炉驱动侧耳轴上。减速器可选用蜗轮副减速器、或正齿轮减速器、或行星减速器等。就其传动机械安装的位置,可分为落地式倾动机械、全悬挂式倾动机械。就其驱动动力除用电力驱动外还可用液压驱动。目前以采用电力驱动为主。

11 什么是落地式倾动机械、全悬挂式倾动机械,全悬挂式倾动机械结构是怎样的,有哪些特点?

(1)落地式倾动机械。除了装套在耳轴上的末级减速器的大齿轮外,电动机、制动器和所有的传动部件全部安装在高台或地面的地基上。

(2)全悬挂倾动机械。二次减速器的大齿轮装套在转炉的耳轴上,电动机5、制动器4、一级减速器3都装在悬挂在耳轴的大齿轮箱体2上。全悬挂倾动机械装有抗扭力装置,可防止箱体转动,并起缓震作用。全悬挂倾动机械的结构如图11-10所示。

图11-10 全悬挂倾动机械

1一转炉;2一大齿轮箱;3一减速器;4一联轴器;

5一电动机;6一连杆;7一缓震抗扭轴

全悬挂倾动机械是多点啮合,从而消除了由于齿轮位移而引起的啮合不良现象。并具有结构紧凑、质量轻、占地面积小、运转安全可靠、工作性能好等特点。

12 转炉用铁水的供应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向转炉供应铁水的方式有混铁炉供应、鱼雷罐车(混铁车)供应及铁水罐直接热装等。目前采用较多的方式是混铁炉、鱼雷罐车供应。

混铁炉供应工艺流程是:高炉→铁水罐车→混铁炉→铁水包→称量→兑入转炉。

混铁炉可协调高炉与转炉的生产周期不一的问题;能起到均匀铁水成分与温度,稳定转炉冶炼的作用。为此设有混铁炉专用设备,并占用一定的作业面积,所以投资费用较高。

鱼雷罐车又称混铁车,其供应铁水的工艺流程是:高炉→鱼雷罐车→铁水包→称量→兑入转炉。

鱼雷罐车在铁水运输过程中热量损失少,能够满足转炉生产周期短、铁水需用量大、兑铁频繁及时等特点,并省去了混铁炉设备等费用。

鱼雷罐车供应铁水方式适用于大型、高速、高效、现代化钢铁企业的生产。

13 转炉用散状材料的供应特点是什么,其供应方式是怎样的?

转炉用散状材料有造渣材料、调渣剂和部分冷却剂,如石灰、萤石、铁矿石、白云石等。转炉用散状材料供应特点是:种类多、批量小、批数多,因此要求供料迅速、及时、准确、连续,设备可靠,所以都采用全胶带输送机供料,也称全皮带供料系统。图11-11为全胶带供料系统示意图。全胶带上料系统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

贮存外来材料用地下料仓,材料的提升输送与分配用胶带输送机。其送料系统作业流程为:原料间地下料仓→1号胶带输送机→胶带称量机→2号胶带输送机→3号胶带输送机→卸料小车→炉顶料仓→称量料斗→切断阀→密封阀→中

间料斗→切断阀→密封阀→溜槽→转炉。

14 转炉用合金料的供应方式是怎样的?

随着冶炼优质钢和合金钢比例的提高,所用铁合金的种类增多,用量也大,铁合金供应方式要适应生产的需要。铁合金的供料方式为车间外部供料和车间内部供料。

车间外部供料目前一般可由火车或汽车送至地下料仓或车间内。车间内部供料方式有:

(1)高位料仓供料。通过胶带输送机送至高位料仓,经称量、溜槽,加到钢包或转炉内。

(2)平台料仓供料。在操作平台设置料仓,由胶带输送机或吊车将铁合金送入料仓暂存,需用时称量经溜槽加人钢包。

(3)高位料仓与平台料仓相结合的供料。铁合金由高位料仓、平台料仓、称量、溜槽加入钢包中。

大型转炉采用第1种方式供应铁合金者居多。

15 转炉用氧气的制取原理是怎样的?

顶吹转炉炼钢用氧气是从空气中提取的。空气中含有Φ0

2=20.9%、ΦN

2

=78%

及1%的稀有气体,其成分为氩气、氖气、氦气等。以空气作为原料提取工业用

氧气,成本最低,同时还可以得到大量的氮气及稀有气体氩气、氖气、氦气等副产品。在0.1MPa下的氧气和氮气的物理特性列于表11-3。

表11-3 一些气体的物理性质

从表11—3中可以看出,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可以创造条件首先使空气液化,而后减压、升温蒸馏,由于液态氮的沸点较低,故氮气先蒸发逸出。剩下的液态空气中氧浓度相应升高,富氧的液态空气再次蒸发,氮气成分继续逸出,最后得到纯度较高的液态工业氧,汽化后的氧气纯度不小于99.6%。

16 氧枪的构造是怎样的?

氧枪又称喷枪、吹氧管等,是转炉吹炼供氧的关键性部件,它是由喷头、枪身和枪尾组成,如图11-12所示。

图11-12 氧枪结构示意图

l一吊环;2一内层管;3一中层管;4一上卡板;

5一外层管;6一下卡板;7一喷头

枪身是由三层同心圆钢管组成,内管是氧气的通道,内管与中层管之间是冷却水的进水通道,而中层管与外层管之间是冷却水的出水通道。为防止中层管的摆动,在其管壁上每隔一定距离焊有定位块。枪尾部分有氧枪把持器,氧气通人管接头,冷却水的进、出水管接头,吊环等。目前使用氧枪的喷头多为拉瓦尔型多孔喷头。

17 转炉用氧气喷头的作用是什么,其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压力为0.8~1.2MPa的高压氧气,通过喷头后会形成超音速氧射流,所以氧枪的喷头就是一个能量转换器,是将压力能转换成动能的能量转换器。拉瓦尔型喷头可最大限度地使压力能转换成动能。

拉瓦尔型喷头的结构是由收缩段、喉口、扩张段构成。多孔喷头是由多个拉瓦尔喷孔所组成。喷头是用紫铜锻造加工而成,也可铸造成型。为了加工制造的方便,也可以将喷头分割成若干块,分别加工后再焊接组合成一体,图4-4是组合式的水内冷五孔拉瓦尔喷头。多孔拉瓦尔型喷头其喷孔有三孔、四孔、五孔等。小型转炉用三孔喷头者多;中型转炉使用三孔或四孔喷头者多;大型转炉多采用五孔喷头,或更多孔喷头。

18 氧气喷头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拉瓦尔喷头的主要参数有喉口直径、出口直径、扩张段长度、扩张段角度,入口直径、多孔喷头的小孔与喷头中心线的夹角等。

19 转炉吹炼过程中氧枪有哪些控制点?

根据需要转炉在吹炼过程中氧枪处于不同的位置。图11-14为转炉各操作点的位置。

氧枪各操作点的确定原则:

(1)最低点。是氧枪的最低极限位置,取决于转炉公称吨位。喷头端面距炉液面高度为300~400mm,大型转炉取上限;小型转炉取下限。

(2)吹炼点。此点是转炉进入正常吹炼时氧枪的最低位置,也称吹氧点。主要与转炉公称吨位、喷头类型、氧压等因素有关。一般依据生产实践经验确定。

(3)氧气关闭点。此点低于开氧点位置,氧枪提升至此点氧气自动关闭。过迟地关氧会对炉帽造成过分的损坏;倘若氧气流人烟罩,还会引起不良后果;过早地关氧会造成喷头灌渣。

(4)变速点。氧枪提升或下降至此点,自动改变运行速度。此点位置的确定,主要是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缩短氧枪在提升与下降过程的辅助时间。

可以在氧枪变速点同一位置设置氧气开氧点。氧枪降至此点氧气自动打开。过早地开氧不仅造成氧气的浪费,对炉衬也有损坏;过迟地开氧,也容易造成喷头灌渣。

(5)等候点。等候点在转炉炉口以上,此点的位置应以不影响转炉的倾动为准,过高会增加氧枪升降的辅助时间。

(6)最高点。指生产时氧枪的最高极限位置,应高于烟罩氧枪插入孔的上缘,以便烟罩检修和处理氧枪粘钢。

(7)换枪点。更换氧枪的位置,它高于氧枪最高点的位置。

20 转炉对氧枪的升降机构和更换装置有什么要求?

在吹炼过程中氧枪需要多次升降调整枪位,对氧枪的升降机械和更换装置提出如下要求:

(1)应具有合适的升降速度,并可变速。氧枪升降速度快速为26~40m/min,慢速为5~17m/min。

(2)应保证氧枪升降平稳,控制灵活,操作安全,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3)能快速更换氧枪。

(4)为保证安全生产氧枪有相应的连锁装置,如转炉不在垂直位置(允许误差±2°),氧枪不能下降;氧枪降至炉口以内,转炉不能倾动。氧枪下降至氧气开氧点时,氧气阀自动打开,同时转为慢速运行;氧枪提升至此点时自动转为快速运行;氧枪升至关氧点时,氢气阀自动关闭,同时由慢速转为快速运行。当供氧氧压或冷却水的水压低于规定值,或冷却水的水温高于规定值时,氧枪自动提升并报警。副枪与氧枪也应有相应的连锁装置等。

应备有气动马达或蓄电池,当车间临时突然停电,可通过气动马达或蓄电池动力将氧枪提出炉口以上以确保安全。

21 氧枪升降机构的传动是怎样的?

氧枪的垂直升降机构如图11-15和图11-16所示。

图11-15为氧枪升降装置示意图,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带动卷筒,经导向滑轮升降小车升降,氧枪固定在升降小车上随之而升降。卷筒的出轴端装有编码器(脉冲发生器)或自整角机,以显示氧枪的升降位置。电动机可用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直流电机用可控硅调速,交流电机用变频器调速。当车间停电时,由氮气马达慢速将氧枪提出炉口。

图11-15 氧枪升降机构

1一电动机;2一带联轴节的液压制动器;3一减速器;4一摩擦片离合器;5一氮气马达:6一联轴节;7一卷扬装置;8一编码器;9、11一滑轮组;10一钢

绳断裂报警器;12一氧枪

图11-16 氧枪重砣升降机构

1一氧枪;2一升降小车;3一导轨;4、10一钢绳;5、6、7、8一滑轮;9一平

衡重砣;11一卷筒

也有的小型转炉氧枪升降机构的传动机构如图11-16所示。氧枪1固定在氧枪小车2上,氧枪小车可沿槽钢制成的轨道3上下移动,通过钢绳4将氧枪小车与平衡重砣9连接起来。当卷筒11提升平衡重砣时,氧枪及氧枪小车由于自重而下降;当放下平衡重砣时,用平衡重砣的重量将氧枪及氧枪小车提起。平衡重砣的重量比氧枪、氧枪小车、冷却水、胶皮软管等总重量还要重20%~30%,即过平衡系数为1.2~1.3。还设有氧枪行程指示卷筒,通过钢绳带动指示灯上下移动,以表明氧枪的具体位置。

电机后面设有制动器与气缸装置,吹炼过程突然停电,通过气缸活塞杆顶开制动器,电机处于自由状态,平衡重砣下降将氧枪提出转炉炉口。

22 怎样更换氧枪?

为了快速更换氧枪,设有氧枪更换装置。两台氧枪升降机构并排安装在横移小车上,各自有独立的传动系统,其中一套工作,一套备用。当氧枪发生故障,

转炉设备

课程名称:转炉设备 编制: 校对: 审定:

目录: 前言2页 第一章:培训目的 第一节基本知识目标2页第二节能力目标2页第二章:转炉设备 第一节转炉炼钢设备组成方框图- 4页 第二节顶底复吹转炉炼钢设备特点 5页 第三节转炉生产工艺流程图 6页 第四节转炉设备的组成 5页 第四章转炉设备安装、试车 第一节制作单位预装 15-16页第二节现场设备安装 16-17页第三节空载荷试运转 17-18页第四节转炉试运转应满足的条件和技术要求 18页 第五章转炉开新炉和冶炼 第一节转炉开新炉需要具备的条件 18页 第二节冶炼过程中的操作要求 18-19页第三节设备动行中故障的排除方法 19页 第四节操作过程中紧急状态下的处理方法 20页 第五节设备交接班规定 21页 第六章转炉设备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 21--23页 1

前言 根据分厂培训计划编写了这本教材,以便我们一起共同掌握转炉炼钢主要工艺设备和机械设备的相关知识和主要工艺操作技能、解决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通过培训能够更进一步的提高使用和维护转炉炼钢设备的能力,并使我们的操作工人和点检员分析和排除故障的能力有所提高。 同时,通过学习,进一步让点检人员了解如何更好的与一线员工的沟通。 2

第一章培训目标 第一节基本知识目标 1.1.1了解氧气顶吹转炉设备组成和配套设备的构造。 1.1.2熟悉和掌握转炉设备结构、工艺参数、设备操作和维护。 第二节能力目标 1.2.1了解转炉设备选型依据、设备结构特点等方面的能力。 1.2.2对转炉设备发生故障的问题点有准确判断能力。 1.2.3提高杜绝转炉设备故障、减少故障、处理故障的能力。 第二章转炉设备 第一节转炉炼钢设备组成方框图 3

120t转炉炼钢电气自动化方案

120t转炉炼钢工程电气自动化方案

11.5 电气自动化及仪表 11.5.1概述 建设120吨氧气顶吹转炉,一台板坯连铸机。予留一台4机4流方坯连铸机。 11.5.2供配电 11.5.2.1供电原则 根据就近供电的原则,炼钢厂区设35kV变电所一座(详见35KV 变电所叙述部分),转炉车间的高压电源均来自35kV变电所. 依据低压配电深入负荷中心原则,按负荷情况在厂区内分散设变电所和配电设施. 35kV变电所以放射式主供炼钢车间变电所、吊车变电所、除尘变电所、水泵房变电所、连铸车间变电所、煤气加压站变电所、OG风机、转炉二次除尘风机、二次除尘风机、地下料仓除尘风机等。 11.5.2.2低压变电所设置 根据厂区负荷分配情况,设7座车间变电所。 1).设两台1600 kVA变压器,负责厂房跨的所有吊车供电. 2). 在转炉加料跨旁建一转炉车间变电所,其中设两台1250 kVA 变压器,负责整个转炉车间低压供电. 3). 在二次除尘设两台500 kVA变压器,负责一、二次除尘系 统低压供电. 4). 在循环水泵房建一低压变电所,设四台1600 kVA变压器, 和一台1000 kVA变压器(其中1000 kVA变压器高压电源由厂方提

供,用于事故水电源),负责整个转炉及板坯连铸机的水处理系统低压供电; 5). 在地下料仓皮带通廊下建一低压变电所,设2台630 kVA变压器,负责地下料仓、污泥脱水间、沉淀池等系统的低压供电; 6). 在连铸跨新建的两台连铸机附近建一低压变电所,设两台1250 kVA变压器,负责两台连铸机低压供电。 7)在煤气加压站附近建一低压变电所,设两台630 kVA变压器,负责煤气加压站及煤气柜的低压供电 8)在空压站毗邻建一低压变电所,设两台1250 kVA变压器,负责空压机等的低压供电.该变电所按二期设计. 所有的变压器6 kV高压电源均引自35kV变电所。 各个变电所低压负荷如下:

转炉炼钢设计-开题报告(终极版)

湖南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012届) 2011年12月19日

顶底复吹技术,工艺成熟,脱磷效果好,在后续的生产中采用多种精炼方法,其中LF、RH 、CAS—OB、VOD、VAD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控制钢水的成分和温度,生产纯净钢,不锈钢等,连铸工艺能够实现连续浇铸,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同时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近终型连铸,高效连铸等多种连铸技术得到应用,大大的提高了铸钢的质量,一定范围内降低了企业的成本。经现代技术和工艺生产出来的如板材,管线钢,不锈钢等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保障,市场的信誉度高,市场需求量大。 故设计建造年产310万t合格铸坯炼钢厂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2.2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设计说明书和图纸两个部分。 2.2.1 设计说明书 (1)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2)绪论 (3)厂址的选择 (4)产品方案设计 (5)工艺流程设计 (6)转炉容量和座数的确定 (7)氧气转炉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 (8)转炉炼钢厂主体设备设计计算(包括转炉炉型、供气及氧枪设计、精炼方法及设备、连铸设备) (9)转炉炼钢厂辅助设备设计计算(包括铁水供应系统、废钢供应系统、出钢出渣设备、烟气净化回收系统) (10)生产规模的确定及转炉车间主厂房的工艺布置和尺寸选择(包括车间主厂房的加料跨、炉子跨、精炼跨、浇注跨的布置形式及主要尺寸的设计确定)(11)劳动定员和成本核算 (12)应用专题研究 (13)结论、参考文献 2.2.2 设计图纸 (1)转炉炉型图 (2)转炉炼钢厂平面布置图 (3)转炉车间主厂房纵向剖面图 2.3 研究思路及方案 (1)根据设计内容,书写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2)查阅专业文献,结合毕业实习,收集当前转炉炼钢工艺技术、车间设

设备使用说明书模板

设备名称 使 用 说 明 书 襄阳国铁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名称 一、概述: 二、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1.主要结构 2.工作原理 三、主要性能参数: 四、操作指南:

五、设备保养: 示例如下: 电茶炉试验台 使 用 说 明

书 襄阳国铁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电茶炉试验台 一、概述: 电茶炉试验台主要用于CRH2/3(兼容CRH5型)动车组用的电热开水器的电流、电压、功率、电热开水器的产开水温度、产开水量、缺水保护、满水保护以及绝缘电阻、泄漏电流等安全性能性能检测和校检。 二、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1.主要结构 电茶炉试验台主要由机体、不锈钢试验水箱、管路系统、连接装置等组成。

2.工作原理 该设备用于CRH2/3(兼容CRH5型)动车组用的电热开水器的试验。通过不锈钢试验水箱、管路系统、连接装置模拟出动车组上的电热开水器的工作环境,使电热开水器能够安装合理、简单、方便,通过温度、液位等感器将电热开水器的数据传送到工控机中进行分析,试验台能够自动控制,试验参数自动测试、实时显示、自动保存。 三、主要性能参数: 1、输入电源电压:三相AC 380V±10%,50 Hz; 2、输入电源容量: 6 kW (AC); 3、电压测量范围:AC:0~380 V;DC:0~600 V,精度0.5级; 4、电流测量范围:AC:0~20 A;DC:0~20 A,精度0.5级; 5、功率测量范围:0~6 kW 精度0.5级; 6、绝缘电阻测量范围:0~1000 MΩ精度5%; 7、温度测量范围:0℃~+150℃精度0.5%。 四、操作指南:

1. 操作前,请仔细检测各管路系统有无泄露、各管路接口有无松动现象;电气元件有无短路现象。如果一切正常,方可进行试验。 2.设备通电,打开试验界面,如下所示: 3.确认电茶炉与设备连接好后,点击“试验/停止”按钮,出现如下对话框: 点击“试验”按钮,设备开始试验。

车间布置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车间布置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1、要求 1)生产设备要按工艺流程的顺序配置,在保证生产要求、安全及环境卫生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厂房面积与空间,减少各种管道的长度。2)保证车间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条件,使各个工作地点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3)保证车间内交通运输及管理方便。万一发生事故,人员能迅速安全地疏散。 4)厂房结构要紧凑简单,并为生产发展及技术革新等创造有利条件。 2、原则 1)各工序的设备布置要与主要流程顺序相一致,是生产线路成链状排列而无交叉迂回现象,并尽可能自流输送,力求管线最短。 2)注意改善操作条件,对劳动条件差的工段要充分考虑朝向、风向、门窗、排气、除尘及通风设施的安装位置。设备的操作面应迎着光线,使操作人员背光操作。 3)辅料制备车间应与适用设备靠近,但如液氯汽化、制漂等有污染和粉尘部分,应有墙与车间隔开,应有通风等必要的设施。 4)冬天无严重冰冻地区的工厂可考虑把不适宜在车间内布置的设施,布置在室外。高压容器等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应布置在室外。并有安全报警和事故排空等安全措施。 5)设备布置在楼面还是布置在底层,要视楼面荷载及是否利用位差输送等因素而定。一般洗浆设备布在楼面,黑液槽及浆池布在底层。

6)相互联系的设备在保证正常运行、操作、维修、交通方便和安全条件下,尽可能靠近。 7)设备与墙柱之间的间距,无人通过最小500mm,有人通过最小800mm 8)泵与泵之间间距一般1000mm,泵组之间间距约1500mm。 9)设备的安装位置不应骑在建筑物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上。 10)发散有害物质、产生巨大噪音和高温的生产部分应同一般的生产部分适当的隔开,以免互相干扰。 11)要统一安排车间所有操作平台、各种管路、地沟、地坑及巨大的或震动大的设备基础,避免同厂房基础发生矛盾。 12)操作平台的宽度应大于500mm,平台向上距梁底或楼板的距离应大于2000mm,平台下若走人或有设备需检修,平台底部净高不应小于2000mm。 13)合理安排厂房的出入口,每个车间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厂房大门的宽度应比所需通过的设备宽度大200mm左右,比满载的运输工具宽度要大600~1000mm,总的宽度不应小于2000~2500mm。14)要考虑必要的锥料面积。 15)遵守国家的有关劳动卫生及防火安全等方面的各项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6)要考虑到厂房扩建的需要。 17)在满足生产工艺需要的同时,设备布置要尽量符合建筑结构标准化要求,18m以下,采用3m的倍数,18m以上采用6m的倍数,多

转炉系统设备相关知识

转炉系统设备 1 转炉的公称吨位怎样表示,我国顶吹转炉的最大公称吨位是多少? 转炉的公称吨位又称公称容量,是用炉役炉平均出钢量来量度。例如120t 转炉,即炉役炉平均出钢量为120t;300t转炉,炉役炉平均出钢量是300t。用炉役炉平均出钢量表示公称吨位,既不受装入炉料中铁水比例的限制,也不受浇铸方法的影响。根据转炉的炉出钢量,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装入量。 出钢量=装入量/金属消耗系数 (11-1) 装入量=出钢量×金属消耗系数 (11-2) 金属消耗系数为吹炼1t钢所消耗钢铁料的数量,由于原材料及操作条件的不同,金属消耗系数也不一样。 顶吹转炉公称吨位在lOOt以下的为小型转炉,公称吨位在200t以上的为大型转炉,100~200t的为中型转炉。目前我国转炉最大公称吨位是300t。不同吨位转炉的冶炼周期和吹氧时间推荐值见表11-1。 表11-1 冶炼周期和吹氧时间推荐值 注:应结合供氧强度、铁水成分及所炼钢种等具体情况确定。 2 什么是转炉炉型,选择转炉炉型的依据有哪些? 转炉炉型指砌砖后转炉的内型的几何形状。选择转炉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

(1)有利于炼钢过程物理化学反应的进行;有利于炉液、炉气运动;有利于熔池的均匀搅拌。 (2)喷溅要小,金属消耗要少。 (3)炉壳容易加工制造;炉衬砖易于砌筑;维护方便,炉衬使用寿命长。 (4)有利于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转炉的作业率。 3 转炉炉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已投产的顶吹转炉炉型有筒球型和锥球型两种。推荐采用锥球型。转炉炉型如图11-1所示。 图11-1 顶吹转炉炉型示意图 a一筒球型;b—锥球型 (1)筒球型。熔池由圆筒体与球缺体组合而成,如图11-1a所示。它的特点是炉型简单,炉壳加工容易,内衬砌筑方便,有利炉内反应的进行。如攀钢120t 转炉,太钢50t转炉等,都是筒球型的炉型。

转炉炼钢设备

1 概述 1.1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特点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又称 LD 炼钢法,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完全取代了平炉炼钢,其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与其它炼钢方法相比,它具有一系列的优越性,较为更突出的几点如下: 1.生产效率高 一座容量为80 吨的氧气顶吹转炉连续生产24 小时,钢产量可达到日产3000 — 4000 吨,而一座 100 吨的平炉一昼夜只能炼钢 300 — 400 吨钢,平均小时产量相差甚远,而且从冶炼周期上看,转炉比平炉、电炉的冶炼周期要短得多。 2.投资少,成本低 建氧气顶吹转炉所需的基本建设的单位投资,比同规模的平炉节约30% 左右,另外投产后的经营管理费用,转炉比平炉要节省,而且随着转炉煤气回收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利用转炉余热锅炉产生蒸气及转炉煤气发电,使转炉逐步走向“负能”炼钢。 3.原料适应性强 氧气顶吹转炉对原料情况的要求,与空气转炉相比并不那么严格,可以和平炉、电弧炉一样熔炼各种成分的铁水。 4.冶炼的钢质量好,品种多 氧气顶吹转炉所冶炼的钢种不但包括全部平炉钢,而且还包括相当大的一部分电弧炉钢,其质量与平炉钢基本相同甚至更优,氧气顶吹转炉钢的深冲性能和延展性好,适宜轧制板、管、丝、带等钢材。 1 / 35

5.适于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 由于冶炼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再加转炉容量不断扩大,为准确控制冶炼过程,保证获得合格钢水成分和出钢温度,必须进行自动控制和检测,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另外,在这种要求下,也只有实现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才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1.2 转炉炼钢机械设备系统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是将高压纯氧[压力为0.5~1.5MPa ,纯度99.5% 以上,(我厂为99.99% )],借助氧枪从转炉顶部插入炉内向熔池吹氧,将铁水吹炼成钢。氧气顶吹转炉的主要设备有: 1.转炉本体系统: 包括转炉炉体及其支承系统——托圈、耳轴、耳轴轴承和支承座,以及倾动装置,其中倾动装置由电动机、一次减速机,二次减速机、扭矩缓冲平衡装置等组成。 2.氧枪及其升降、氧气装置及配套装置。 氧枪包括枪体、氧气软管及冷却水进出软管。 根据操作工艺要求氧枪必须随时升降,因此需要升降装置,为保证转炉连续生产,必须设有备用枪,即通过换枪装置,随时将备用枪移至工作位置,同时要求备用枪的氧气,进出水管路连接好。 3.散装料系统: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使用的原料有: (1)金属料——铁水、废铁、生铁块; (2)脱氧剂——锰铁、硅铁、硅锰、铝等; (3)造渣剂——石灰、萤石、白云石等;

设备使用说明书

镇江恒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立式收口机使用说明书 立式收口机 使 用 说 明 书 镇江市恒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非常感谢您选择使用镇江市恒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的立式收口机,请详细阅读本品的使用说明书,以便于您的安全使用。 目录 1.安全说明 (3) 2.设备用途和适用范围 (7) 3.设备参数 (7) 4.设备动力系统 (8) 5.设备操纵系统 (12) 6.设备电气系统 (16) 7.设备冷却系统 (26) 8.设备运输、安装及试车 (27) 9.设备维护与保养 (29) 10.设备的结构及调整 (37) 11.设备易损零件及加工图 (38) 12.设备功能简介 (39)

1.安全说明 1.1安全规则概要 操作者使用设备前必须认真阅读安全说明,安全人员要确告操作者设备的要求。 1)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修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有能力预见风险、有安全意识并能预测风险的人才能操作设备。 2)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认真阅读和掌握操作说明。 3)设备停止操作后,主油缸由于液压惯性还有短暂动作时间,应注意在工件停止前身体部位不得进入加工区域和触摸工件。 4)各种安全防护罩不得随意拆卸或改装,维护和修理时,应切断主电源。 5)设备上的各种安全警示标志不得随意拆卸,并要经常保持其干净、清晰。 警告:设备通电后,千万不要用手触摸模具和运动部件 6)设备的操作、维修和调整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起动设备。 7)应按工艺规程操作设备,应由专业维修人员修理设备。 8)调整和维修设备时所用的扳手和钳子等工具必须是标准工具。 9)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并由专业维修人员及时检查和维修。 10)在拆卸和装配设备时,应使用有足够承载能力的起吊装置。 11)严格遵守设备上的安全说明和安全警告,并且确保其完整、清晰。 12)操作设备前要进行安全检查,确定各行程及限位开关、撞块、急停按钮、光栅安全可靠。 13)维修或调整设备前一定要在开关关闭、电源切断、工件完全停止的状态下进行。 14)操作人员不要穿宽松的衣服、袖口必须扎紧,不要戴领带、珠宝(戒指、手表等),必须戴护目镜和穿劳保鞋。 15)操作设备时,不论男女,长发必须戴工作帽并将其包裹在内。 16)整机噪音不大于75dB。建议穿戴适当的劳保用品,例如,戴听力保护器以减少听力的损失。 17)设备周围工作区要保持干净、明亮整洁、光线适宜,附近不能放置杂物,以免给操作者带来不便。 18)设备运行、加工时,不许移动各处防护罩。 19)离开设备时,必须关闭设备主电源开关。 20)设备重新起动时,必须对设备进行重新复位。 21)设备上,特别是设备的运动部件周围不能放置工件、工具等物件。 22)主油缸动作前一定要将工件(工装)固定牢靠,人员离开工作区域后才可起动设备。

脱磷转炉系统设备使用、操作规程-终稿

版权所有 泰山不锈钢厂 1 脱磷转炉系统设备使用、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版权所有 泰山不锈钢厂 2 文 件 修 改 履 历 表 文件名称 修改原因 编写/修改 审核 批准 实施时间

版权所有 泰山不锈钢厂 3 设备使用、操作规程控制表 规程名称 脱磷转炉系统设备使用、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起草人 审核 是否修订 参与 讨论 人员 此 次 修 订 主 要 内 容 讨论 结果 签发人 签发日期 版次 培训人 培训时间 执行时间 发放 范围 解释 培训 部门 实 施 及 完 善 执 行 人

版权所有 泰山不锈钢厂 4 脱磷转炉系统设备使用、操作规程目录 序号 文件名称 页码 1 使用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2 应遵守的制度、规程、纪律 3 转炉主要设备与技术性能 4 操作程序、作业内容和注意事项 5 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6 岗位点检、维护的具体要求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版权所有 泰山不锈钢厂 5 脱磷转炉设备使用操作规程 1.使用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1.1.转炉炉长、一助手、炉前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1.1.掌握转炉顶底复吹冶炼工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1.1. 2.掌握转炉系统设备的原理、性能、结构。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四懂”(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 2.应遵守的制度、规程、纪律 2.1.实行定人、定机,凭证使用,不准非岗位人员操作使用设备。 2.2.严格遵守开炉条件确认制度。(操作之前必须确认:转炉倾动连锁、氧枪系统连锁、供氧系统参数检测、控制、底吹系统的检测、控制和连锁、原材料系统的检测、控制和连锁、汽化冷却系统检测、控制和连锁、烟气净化系统检测、控制和连锁、煤气回收系统的检测、控制与连锁等正常,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2.3.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维护规程和工艺技术规程、工艺制度(装料制度,供氧制度,造渣制度,温度制度,终点控制及合金化制度),做到标准化作业。 2.4.发现异常要立即按操作程序采取措施,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通知调度及维修人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处理。 2.5. 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了解上班生产情况,存在问题及时处理,掌握炉子、原料、氧枪、铁水、各连锁等情况,参加班前会,传达清楚本班生产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设备点检和条件确认。做到七不交接五不走,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2.6.严格落实炉型、炉衬维护制度。 2.7.严禁转炉超装、超负荷和带病运转。 2.8. 氧枪操作就是调节氧压和枪位,根据技术规程确定的冶炼操作方式进行操作,底吹经调试确定供气模型后,运行为自动控制,主要操作是监控、以据故障处理程序处理异常情况。在生产过程中,不准随意调整氧枪、底吹等工艺参数定值和连锁条件,不准随意取消安全装置与连锁,如需调整,必须由工艺技术科转炉工艺员提出申请、由安全科、设备科专业负责人会审确定,审批后,安排专业人员实施调整,并做好记录建档。

年产330万吨转炉炼钢车间设计

年产330万吨全连铸坯的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 专业:冶金工程 姓名:朱江江 指导老师:折媛 摘要 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一座年产330万吨方坯的转炉炼钢车间。本设计从基础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开始,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转炉炉型设计、氧枪设计、转炉车间设计、连铸设备的选型及计算、以及炼钢操作制度和工艺制度,其中,转炉炼钢车间设计是本设计的重点与核心。 本设计设有转炉两座,转炉大小均为150t,平均吹氧时间为38min,纯吹氧时间为 18min,转炉作业率为80%,转炉的原料主要有铁水、废钢以及其它一些辅助原料。连铸坯的 收得率为98%,另外本车间炉外精炼主要采用了喂丝以及真空脱气手段。本车间的浇注方式为全连铸。车间的最终产品为方坯。 此次的设计任务更加巩固了我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此同时也更加了解了转炉炼钢车间的各道工艺流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顶底复吹转炉炼钢车间精炼连铸 Abstact The main task of this design is designing a plant wich perduce 3.3 million tons of steel per year. It is become the foundation of the material and thermal calculation,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parts: the bof model designing, oxygen lance designing,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continuous caster ,besides,also including operating and process system of steelmaking ,the core of the design is ing This design has two 150t converter for steelmaking, the average time of oxygen applying is 38min ,pure oxygen applying time is 18min, the efficient of the bof is 80% , scrap metal and other auxiliary materials. The rate of casting billet is 98%, in addition , refining mainly adopts wire feeding and vacuum deairing, The final product is billet. The design more strengthened my major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also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 converter steelmaking of each process , laiding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work of future. Keywords: converter steelmaking refining casting

120转炉设备介绍

一、120吨转炉装置的组成------太重提供 1、转炉炉体1套 2、转炉托圈装置1套 3、转炉倾动装置1套 二、120吨转炉装置基本技术参数

托圈耳轴轴向总长:13905 mm 托圈断面宽度:850 mm 托圈断面高度:2100 mm 托圈内径:φ7250±8 mm 转炉倾动角度:±360° 水冷却系统:通过水气套八路进水,通过驱动侧旋转接头回水 底吹配管:通过水气套八路进气 三、120吨转炉成套设备技术说明 1、转炉炉壳 转炉炉壳为全焊接式固定炉底结构,采用16MnR、厚度75mm钢板焊接而成,炉体直径为?6800mm,炉壳高度为9196mm。主要由炉口法兰、上下部圆锥段、圆柱炉身段以及锥柱间、锥球间均匀过渡用的圆环段和球形炉底等部分组成,炉口段和炉底段材料下料不准超过三块。 炉壳上部、中部、下部焊接后应进行消除应力退火;退火后,应保证尺寸和公差,圆柱

度≤10mm,然后对这几个部件进行组装检查,最大错边量≤3mm。 炉口法兰用钢板拼焊而成。上部圆锥段顶部焊接有加筋法兰,供固定炉口用。上部圆锥段外表面有半割钢管及角钢焊接而成的冷却水循环通道。在出钢口上部、下部焊有两圈法兰,上部法兰厚度为90mm,下部法兰厚度为140mm,材质为:16MnR,中间联以立筋,形成开放式箱形结构,用于安装炉体支承结构。筋板及人孔材质为Q235。 炉壳分为四段八块运输,到安装现场后进行现场组焊,并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合格后采用加热方式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 水冷炉口分六块,材质为耐热球墨铸铁,采购厂家为宝钢铸造有限公司。 2、托圈、耳轴装配 2.1托圈 托圈的作用是托住炉体并在倾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炉体旋转,是转炉设备的关键件。托圈的主要尺寸为?8950 / ? 7250×2100,托圈采用16MnR钢板焊接而成。内弧板、外弧板厚度为60mm,上盖板、下盖板厚度为120mm。 转炉托圈为焊接箱形结构,其内通循环水冷却,两侧耳轴为空心结构,以容纳托圈冷却水、水冷炉口冷却水和炉壳上部圆锥段冷却水及转炉底吹供气管的通道。 托圈的两个弧形段、驱动端耳轴块、游动端耳轴块焊接后应进行消除应力退火;退火后,应保证尺寸和公差,并经磁粉和超声波探伤检验合格;然后对四个部件进行组装检查,最大错边量≤4mm。 托圈的两个弧形段、驱动端耳轴块、游动端耳轴块分为四块运输,到安装现场后进行现场组焊,并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合格后采用加热方式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 2.2 耳轴 驱动端耳轴、游动端耳轴为大型锻件,材质为20MnMoNb,采用碱性电炉、真空脱氧、脱气的冶炼工艺,且进行调质处理。对长、短耳轴锻件进行超声波探伤,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性能检验。耳轴安装在耳轴支块上,保证两耳轴同轴度≤Ф1mm。 托圈耳轴焊接完成后必须进行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检查,用压力0.9Mpa的水试验,不得有任何泄漏现象。托圈制作完后内部残留的铁屑焊渣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3、转炉倾动装置

设备操作说明书

废水处理设备 系统操作说明书 苏州万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2月(第一版) 操作和维护该系统时,必须遵守该手册中的操作程序。本手册仅针对本系统,如对其它水处理系统按照本手册操作引起损失,本公司恕不负责。 目录 1 人身安全注意事项.............................................................................................. 1.1电气................................................................................................................ 1.2机械................................................................................................................ 1.3开停机............................................................................................................ 1.4通道............................................................................................................... 1.5安全用具....................................................................................................... 1.6安全检查表................................................................................................... 2 废水处理工艺...................................................................................................... 3处理设备构筑物的运行与控制参数................................................................... 3.1地坑................................................................................................................ 3.2调节池............................................................................................................ 3.3气动隔膜泵.................................................................................................... 3.4管道混合器.................................................................................................... 3.5沉淀池............................................................................................................ 3.6回用水池........................................................................................................ 3.7除油过滤器.................................................................................................... 4加药系统............................................................................................................... 4.1加碱系统....................................................................................................... 4.2混凝剂加药系统........................................................................................... 4.3絮凝剂加药系统........................................................................................... 5. 压滤机系统........................................................................................................ 6. 触摸屏操作说明................................................................................................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6.1设计原理 6.1.1设计依据 (1)要有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并且在总图上已经明确规定了本车间所处的具体位置和区划。 (2)已掌握本车间与其他各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生活设施以及本车间与车间内外的道路、铁路、码头、输电、消防等的关系。了解有关防火、防雷、防爆、防毒和卫生等常用的设计规范和规定。 (3)熟悉本车间的生产工艺并已设计完成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熟悉有关产品的物性数据、原材料和主、副产品的贮存、运输方式和特殊要求。 (4)熟悉本车间各种设备的特点、要求及日后的安装、检修、操作所需空间、位置。根据设备的操作情况和工艺要求,决定设备装置是否露天布置,是否需要检修场地,是否需要经常更换等。 (5)了解本车间工艺有关的试验、配电、控制仪表等其他专业和办公、生活设施方面的要求。 (6)具有车间设备一览表和车间定员表。 6.1.2 车间设备布置原则 1、.车间布置设计要适应总图布置要求,与其他车间、公用工程系统、运输系统组成有机体。 2、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包括设备维修要求,了解其他专业对本车间的布置要求 3、经济效果要好。车间平面布置设计应简洁紧凑,已达到最小的占地面积;车间立面设计应尽量将高大的设备布置在室外,如不能布置在室外的尽量单独处理。 4、便与生产管理,安装操作检修方便。 5、要符合有关的布置规范和国家的有关法规,妥善处理防火,防爆防毒防腐等问题,保证生产安全,还要符合建筑规范和要求。 6、要留有发展余地,为将来厂房扩建提供适当的空间。 6.2 车间设备布置的方法与步骤 ①根据工艺的要求与土建专业共同拟订各车间的结构形式、柱距、跨度、层高、间隔等初步方案,并画成1:50或1:100比例的车间建筑平面图。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论文

浙江大学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固体制剂综合车间GMP设计 姓名李大大学号22072700211届别2006专业制药工程 教师王超 完成时间2009年6月09日

目录 Ⅰ任务书 (02) Ⅱ概述 (03) 一、绪论 (03) 二、固体制剂综合车间GMP设计概述 (10) 三、固体制剂综合车间 (13) 四、固体制剂综合车间生产工序 (14) 五、物料衡算 (15) 六、生产设备选型 (16) 七、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23) 八、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 (24) 九、车间技术要求 (32) Ⅲ心得体会 (20) Ⅳ参考文献 (20)

设计题目五:固体制剂综合车间GMP设计 (片剂5亿片/年,胶囊剂3亿粒/年,颗粒剂1000万袋/年)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每人详细叙述一个固体制剂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关于此设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前沿。 3、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胶囊重按0.3g/粒计,片重按0.4g/片计,颗粒剂按2g/袋计;要求有多种制粒方式、高效沸腾干燥、铝塑包装); 4、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5、高效沸腾干燥机的安装图(平、立、剖面图1:50); 6、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每位学生的设备详细综述。 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 3、高效沸腾干燥机的安装图(平、立、剖面图1:50); 4、工艺管道流程图。 Ⅱ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概述 一、绪论 1.1 干燥设备介绍 干燥设备又称干燥器和干燥机。用于进行干燥操作的设备,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挥发性液体成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湿含量的固体物

设计180吨转炉计算

180t转炉炼钢车间i 学号: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180t的转炉炼钢车间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院: 指导教师: 2012年12月25日

目录 1 设备计算 1.1转炉设计 .1.1.1炉型设计------------------------------------------------------------1 2.1 氧枪设计 2.1.1氧枪喷头设计------------------------------------------------6 2.1.2氧枪枪身设计------------------------------------------------8 3.1 烟气净化系统设备设计与计算 --------------------------------------------------------------12 注:装配图 1.图1. 180t转炉炉型图--------------------------------------------------6 2.图2. 枪管横截面--------------------------------------------------------8 3. 图3.180t氧枪喷头与枪身装配图12---------------------------------12

1 设备计算 1.1转炉设计 1.1.1炉型设计 1、原始条件 炉子平均出钢量为180吨钢水,钢水收得率取90%,最大废钢比取10%,采用废钢矿石法冷却。 铁水采用P08低磷生铁 (ω(Si)≤0.85%,ω(P)≤0.2%,ω(S)≤0.05%)。 氧枪采用3孔拉瓦尔型喷头,设计氧压为1.0MPa 2、炉型选择:根据原始条件采用筒球形炉型作为本设计炉型。 3、炉容比 取V/T=0.95 4、熔池尺寸的计算 A.熔池直径的计算 t K D G = 确定初期金属装入量G :取B=18%则 ()t 18290.01 18218021B 2T 2G =?+?=?+= %金η () 3m 4.268 .6182 G V == = 金 金ρ 确定吹氧时间:根据生产实践,吨钢耗氧量,一般低磷铁水约为50~57m 3/t (钢),高磷铁水约为62~69m 3/t (钢),本设计采用低磷铁水,故取吨钢耗氧量为57m 3/t (钢),并取吹氧时间为18min 。则 ()[] min t /m 1.318 56 3?=== 吹氧时间吨钢耗氧量供氧强度 取K=1.70则 ()m 46.518 182 70 .1D == B.熔池深度的计算 筒球型熔池深度的计算公式为: ()m 458.1406 .579.0406.5046.04.26D 70.0D 0363.0V h 2 3 2 3 =??+=+= 金

设备使用说明书

. 立式收口机 使 用 说 明 书 镇江市恒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非常感谢您选择使用镇江市恒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的立式收口机,请详细阅读本品的使用说明书,以便于您的安全使用。 目录 1.安全说明 (3) 2.设备用途和适用范围 (7) 3.设备参数 (7) 4.设备动力系统 (8) 5.设备操纵系统 (12) 6.设备电气系统 (16) 7.设备冷却系统 (26) 8.设备运输、安装及试车 (27) 9.设备维护与保养 (29) 10.设备的结构及调整 (37) 11.设备易损零件及加工图 (38) 12.设备功能简介 (39)

1.安全说明 1.1安全规则概要 操作者使用设备前必须认真阅读安全说明,安全人员要确告操作者设备的要求。 1)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修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有能力预见风险、有安全意识并能预测风险的人才能操作设备。 2)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认真阅读和掌握操作说明。 3)设备停止操作后,主油缸由于液压惯性还有短暂动作时间,应注意在工件停止前身体部位不得进入加工区域和触摸工件。 4)各种安全防护罩不得随意拆卸或改装,维护和修理时,应切断主电源。 5)设备上的各种安全警示标志不得随意拆卸,并要经常保持其干净、清晰。 警告:设备通电后,千万不要用手触摸模具和运动部件 6)设备的操作、维修和调整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起动设备。 7)应按工艺规程操作设备,应由专业维修人员修理设备。 8)调整和维修设备时所用的扳手和钳子等工具必须是标准工具。 9)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并由专业维修人员及时检查和维修。 10)在拆卸和装配设备时,应使用有足够承载能力的起吊装置。 11)严格遵守设备上的安全说明和安全警告,并且确保其完整、清晰。 12)操作设备前要进行安全检查,确定各行程及限位开关、撞块、急停按钮、光栅安全可靠。 13)维修或调整设备前一定要在开关关闭、电源切断、工件完全停止的状态下进行。 14)操作人员不要穿宽松的衣服、袖口必须扎紧,不要戴领带、珠宝(戒指、手表等),必须戴护目镜和穿劳保鞋。 15)操作设备时,不论男女,长发必须戴工作帽并将其包裹在内。 16)整机噪音不大于75dB。建议穿戴适当的劳保用品,例如,戴听力保护器以减少听力的损失。 17)设备周围工作区要保持干净、明亮整洁、光线适宜,附近不能放置杂物,以免给操作者带来不便。 18)设备运行、加工时,不许移动各处防护罩。 19)离开设备时,必须关闭设备主电源开关。 20)设备重新起动时,必须对设备进行重新复位。 21)设备上,特别是设备的运动部件周围不能放置工件、工具等物件。 22)主油缸动作前一定要将工件(工装)固定牢靠,人员离开工作区域后才可起动设备。

设计一座公称容量为3215;200t吨的氧气转炉炼钢车间毕业设计

设计一座公称容量为3×200t吨的氧气转炉炼钢车间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1) 1 设计方案的选择即确定 (2) 1.1车间生产规模、转炉容量及座数的确定 (2) 1.2车间各主要系统所用方案的比较及确定 (2) 1.2.1 转炉冶炼工艺及控制 (2) 1.2.2 铁水供应系统 (2) 1.2.3 铁水预处理系统 (3) 1.2.4 废钢供应系统 (4) 1.2.5 散装料供应系统 (4) 1.2.6 转炉烟气净化及回收工艺流程 (6) 1.2.7 铁合金供应系统 (7) 1.2.8 炉外精炼系统 (7) 1.2.9 钢水浇注系统 (8) 1.2.10 炉渣处理系统 (10) 1.3炼钢车间工艺布置 (11) 1.3.1 车间跨数的确定 (11) 1.3.2 各跨的工艺布置 (12) 1.4车间工艺流程简介 (12) 1.5原材料供应 (15) 1.5.1 铁水供应 (15) 1.5.2 废钢供应 (15) 1.5.3 散装料和铁合金供应 (15) 2设备计算 (16) 2.1转炉计算 (16)

2.1.2 转炉空炉重心及倾动力矩 (22) 2.2氧抢设计 (24) 2.2.1 技术说明 (24) 2.2.2 喷头设计 (25) 2.2.3 枪身设计 (27) 2.3净化及回收系统设计与计算 (33) 2.3.1吹炼条件 (33) 2.3.2参数计算 (34) 2.3.3流程简介 (36) 2.3.4 主要设备的设计和选择 (36) 2.3.5 计算资料综合 (39) 2.4炉外精练设备的选取及主要参数 (39) 2.4.1主要设计及其特点 (39) 2.4.2 主要工艺设备技术性能 (40) 3车间计算 (50) 3.1原材料供应系统 (50) 3.1.1 铁水供应系统 (50) 3.1.2 废钢场和废钢斗计算 (51) 3.1.3 散状料供应系统 (52) 3.1.4 合金料供应系统 (54) 3.2浇铸系统设备计算 (55) 3.2.1钢包及钢包车 (55) 3.2.2连铸机 (56) 3.3渣包的确定 (64) 3.4车间尺寸计算 (67) 3.4.1 炉子跨 (67) 3.4.2 其余各跨跨度 (62) 3.5天车 (63) 4 新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的应用 (64) 4.1铁水预处理脱硫 (6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