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辐射供冷系统结露问题的研究现状

辐射供冷系统结露问题的研究现状

辐射供冷系统结露问题的研究现状
辐射供冷系统结露问题的研究现状

辐射吊顶系统供冷简介

辐射吊顶系统供冷简介 辐射供冷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空调传递热量的介质主要是空气,但是空气比热容只有水的1/4200,在传递同样热量的条件下所需的水量远小于空气,辐射供冷在输配传热介质上的耗能要比传统空调小得多。 (2)传统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噪音大,冷凝水不易排出,容易造成细菌滋生,但辐射供冷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3)传统的空调如果要想实现温、湿度的同步控制,一般需要对新风再热,导致能耗增加,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牺牲温湿度中的一项,这样就相当于牺牲了室内的热舒适性;而辐射供冷可以实现温湿度分开控制,且辐射供冷在室内形成的温度梯度很小,风速极小,达到良好的室内舒适性。 (4)随着现代办公室中电子设备的增加,房间的冷负荷也逐渐增大,由于传统空调送风温差的限制,不得不增大送风量,但这样又会引起室内风速有超标的危险。辐射供冷能将显热和潜热分开处理,很好的解决

了这个问题。 辐射供冷系统设备分类: 辐射供冷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有辐射和对流两种形式,根据各自所占总换热量比例不同,通常将辐射供冷的设备分为辐射式和对流式两种。此外,对流式供冷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主动式冷梁和被动式冷梁两种特殊形式。 1.辐射式: 辐射式进一步可分为楼板式和吊顶式。楼板式进而可以分为毛细管式和混凝土式。毛细管式一般使用内径很小的塑料管;塑料管紧密排布,供冷能力比较小,一般为40~65W/m2。混凝土式是把冷冻水管直接埋入房间天花板的混凝土中,与建筑围护结构形成一体,它的供冷能力更小一些,大约30W/m2,一般用于满足建筑基础冷负荷。吊顶式具有闭式平滑表面,其辐射换热一般占总换热量的60%,对流换热量占40%。它一

辐射式空调系统

辐射式空调系统 xx (热能与动力工程11-02 5411020202xx) 摘要: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是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型空调技术,是对传统空调技术的挑战和创新。主要介绍了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末端特点,从其系统特点和设计要点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简要介绍了系统未来发展方向与优缺点与其应用。 关键词:辐射式空调,毛细管辐射,节能空调 1引言: 辐射制冷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和北美。随着现代化推进人们对舒适型空调以及节约能源要求越来越高,辐射空调系统迎来了飞速发展,它能满足更高层面的创造良好的舒适环境、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和节能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舒适节能的空调系统。被许多专家称为“未来的空调系统”。 2辐射空调原理: 辐射供冷(暖)是指降低(升高)围护结构内表面中一个或多个表面的温度,形成冷(热)辐射面,依靠辐射面与人体、家具及围护结构其余表面的辐射热交换进行供冷(暖)的技术方法。辐射面可通过在围护结构中设置冷(热)管道,也可在天花板或墙外表面加设辐射板来实现。由于辐射面及围护结构和家具表面温度的变化,导致它们和空气间的对流换热加强,增强供冷(暖)效果。在这种技术中,一般来说,辐射换热量占总热交换量的50%以上。 辐射空调系统是一种隐形空调.可以铺设在顶面、墙面以及地面.通过常温水(夏季l 6/1 8度,冬季28/32度)以辐射方式为房间制冷/制热,该系统无噪音,无风感,冷热均匀,是目前最高端的采暖制冷技术,代表着未来空调技术的主流方向。 3辐射供暖(冷)的优缺点 3.1辐射供暖的优点 1)节能较之传统方法,辐射供暖系统供水温度低,能耗相应较少。再者,可以使用热泵、太阳能、地热及低品位热能,可以进一步节省能量。一般认为,地板采暖比传统的采暖方式节能20%~30%; 2)舒适性强辐射采暖提高了室内平均辐射温度,使人体辐射散热大量减少,增强人体的舒适感。由于室温可以比采用散热器低,室内空气就不那么干燥; 3)可按户计量、分室调温; 4)成本与散热器基本持平; 3.2辐射供冷的优点 1)节能与常规空调系统比较节能28%~40%; 2)舒适性强一般认为,舒适条件下人体产生的热量,大致以如下比例散发:对流30%、辐射45%、蒸发25%。辐射供冷在夏季降低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加强人体辐射散热份额,提高了舒适性。

智能材料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a7719836.html, 智能材料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邓焕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6期 摘要:智能材料这一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首次被提出,近年来,关于智能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被频繁提及。由于智能材料具备着结构整体性强、可塑性高、功能多样化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使用,首先根据功能性的不同对智能材料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与概述,然后对当前智能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主要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与总结,最后对智能材料在未来的航空航天的应用前景中进行了进一步地展望。 关键词:智能材料;复合材料;航空航天;功能多样化 1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各大航空航天强国在航天航空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而作为航空航天领域重要环节的航天材料,近年来也不断有着新的突破,而其中被提及最多的就是智能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在智能材料的范畴中,智能复合材料最具有代表性,智能复合材料主要具备着:外界环境感知功能;判断决策功能;自我反馈功能;执行功能等。此外,由于当前智能复合材料都向着轻量化、低成本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航天领域复合材料的设计结构以及使用用途上都有着不同的侧重发展方向。而近年来国内外各国也均加快了各自在该领域的研发使用发展进度,主要的研究大方向还是集中在了智能检测、结构稳定性、低成本化等方向上,本文着重对相关部分进行系统性的概述与总结。 2 航空航天领域智能复合材料的功能介绍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国内外普遍利用智能复合材料以实现在降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自身重量的前提下保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其次根据复合智能材料具备智能检测自身系统内部工作状态和自愈合等功能实现航空航天材料在微电子与智能应用方向的交叉发展。 2.1 智能复合材料在航天结构检测方向的应用 智能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器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将传感器以嵌入的方式与原始预浸料铺层以及湿片铺层等智能复合材料紧密键合,最终集成在控制芯片控制器上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实时监控诊测、自我修复等供能,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智能化不仅仅是符合材料的必要功能,复合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承受比传统应用材料更大外界机械压力[1]。 除此之外,由于智能复合材料作为传感器的铺放衬底,因此智能复合材料还可以实现对整个材料内部结构的状况进行收集并且将出现的诸如温度异常、结构异常、表面裂痕等隐患及时反馈至中央处理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实现整个系统内部的检测与寿命预测,在这方面的技术上,美国的Acellent公司研发的缠绕型复合材料以压力感应的形式,按照矩形布线形式

暖通空调-第5章-辐射采暖与辐射供冷

第5章 辐射采暖与辐射供冷 5.1 定义与分类 华北电力大学-荆有印 5.1.1 辐射采暖(供冷)定义 主要依靠供热(冷)部件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向房间供热(冷)的采暖(供冷)方式称为辐射采暖(供冷)。 辐射采暖与对流采暖的主要区别: 辐射采暖时,房间各围护结构内表面(包括供热部件表面)的平均温度m s t .高于室内空气温度R t ,即m s t .> R t 对流采暖时,m s t .< R t 。 通常称辐射采暖的供热部件为采暖辐射板。 辐射供冷时,房间各围护结构内表面(包括供冷部件表面)的平均温度m s t .低于室内空气温度R t ,即m s t .

图5-1 与建筑结构结合的辐射采暖板(整体式) (a)埋管式 (b)风道式 l-防水层 2-水泥找平层 3-保温层 4-采暖辐射板 5-钢筋混凝土板 6-加热管(流通热媒的钢管) 7-抹灰层 贴附式辐射板:将辐射板贴附于建筑结构表面,如图5-2所示。 单体式:由加热管1、挡板2、辐射板3(或5)和隔热层4制成的金属辐射板。如图5-3所示。 单体式辐射板还可串联成带状辐射板吊在顶棚下,挂在墙上或柱上,如图5-4。 吊棚式辐射板:将通热媒(或冷媒)的管道4、隔热层3和装饰孔板5构成的辐射面板用吊钩挂在房间钢筋混凝土顶板2之下,如图5-5所示。这种辐射板也常用于辐射供冷。 2.采暖辐射板按其位置

聚合物基自润滑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聚合物基自润滑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由于聚合物本身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优良的机械性能及耐腐蚀性等优点,其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到减摩领域。本文综述了聚醚醚酮、聚四氟乙烯及聚酰亚胺等几种高聚物的摩擦磨损特点及其应用,聚合物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发展现状。指出目前聚合物基高性能自润滑材料的制备途径主要是通过聚合物与聚合物共混及添加纤维、晶须等来提高基体的机械强度,通过添加各类固体自润滑剂来提高摩擦性能,有效提高其综合性能。聚合物基自润滑材料可取代传统金属材料,成为全新的一类耐摩擦磨损材料。 论文关键词:高聚物,复合材料,自润滑材料,摩擦,磨损 1、聚醚醚酮(PEEK) 1.1 聚醚醚酮(PEEK)的特点 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高性能热塑性高聚物,具有良好机械性能、抗化学腐蚀性和抗辐射性,显着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性。它可以在无润滑、低速高载下或在液体、固体粉尘污染等 收稿日期: 修订日期: 作者简介:刘良震(1980-),男,助理讲师, E-mail:ldcllfz@https://www.doczj.com/doc/ea7719836.html, 恶劣环境下使用。因而关于聚醚醚酮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聚醚醚酮是一种半晶态热塑性聚合物,为了改善其机械性能,尤其是摩擦学性能,常在其中添加聚四氟乙烯(PTFE)、聚丙烯腈(PAN)和碳纤维(FC)等材料,也可添加颗粒增强型材料或进行特种表面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当聚醚醚酮及其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相互对磨时,通常在金属表面形成聚合物转移膜,其结构、成分均与原有的聚合物及复合材料不同,其性能、厚度及连续程度均对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有重大影响[4]。 1.2 对聚醚醚酮(PEEK)摩擦性能的研究 章明秋等人[5,6]对聚醚醚酮(PEEK)在无润滑滑动条件下磨损产生的磨屑的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醚醚酮(PEEK)的磨屑具有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与载荷的关系对应于磨损率与载荷的关系,能够反映聚醚醚酮(PEEK)磨损机制的变化。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随着载荷的增大,聚醚醚酮(PEEK)的磨损机制从粘着磨损为主伴随着疲劳-剥层磨损,进而转变为热塑性流动磨损。 张人佶等[7,8]利用扫描电镜、扫描微分量热仪、红外光谱仪、俄歇电子谱仪等分析手段系统的研究了聚醚醚酮(PEEK)及其复合材料的滑动转移膜,结果表明:纯聚醚醚酮(PEEK)在滑动摩擦过程中形成不连续的转移膜。聚四氟乙烯(PTFE)的光滑分子结构有助于使转移膜更光滑,固体润滑效果也更好。在PEEK/FC30中,不仅加入PTFE,而且加入具有层状

纳米氧化物材料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纳米氧化物材料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发表时间:2018-11-27T16:11:48.9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作者:邵琪 [导读] 并作了一定的评价,介绍了一些较新的纳米氧化物制备方法。从纳米材料合成和制备的角度出发,较系统的阐述了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纳米材料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展望。 邵琪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101 摘要:综述了近10 年来纳米氧化物的发展情况及各种制备方法及特点,并作了一定的评价,介绍了一些较新的纳米氧化物制备方法。从纳米材料合成和制备的角度出发,较系统的阐述了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纳米材料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展望。 关键字:纳米材料;氧化物 前言: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是当今新材料研究域中最富有活力、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研究对象,也是纳米科技中最为活跃、最接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纳米材料的特性 纳米材料具有极佳的力学性能,如高强、高硬和良好的塑性。例如,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和硬度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而提高,同时也不牺牲其塑性和韧性。 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对纳米材料的光学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如它的红外吸收谱频带展宽,吸收谱中的精细结构消失,中红外有很强的光吸收能力。 2 纳米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微粒(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膜模拟法等.物理制备方法主要涉及蒸发熔融,凝固形变和粒径缩减等。物理变化过程,具体包括粉碎法、蒸发凝聚法、离子溅射法、冷冻干燥法、电火花放电法、爆炸烧结法等。化学制备纳米微粒(膜)的过程通常包含着基本的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物质之间的原子组织排列,这种组织排列决定物质的存在形态。化学方法主要有化学反应法、沉淀法、水热合成法、喷雾热解法、溶胶-凝胶法、γ射线辐射法、相转移法等。 2.1 物理制备法 2.1.1 真空冷凝法 用真空蒸发、加热、高频感应等方法使原料气化或形成等粒子体,然后骤冷。其特点纯度高、结晶组织好、粒度可控,但技术设备要求高。 2.1.2 物理粉碎法 通过机械粉碎、电火花爆炸等方法得到纳米粒子。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 2.1.3高能机械球磨法 高能机械球磨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制备纳米材料的一种新的方法,1988 年,日本京都大学导了用该方法制备出了 Al -Fe纳米晶材料。高能机械球磨法是利用球磨机的转动或震动使硬球对原料进行强烈的撞击,研磨和搅拌,把金属或合金粉末粉碎成纳米微粒的方法。目前,采用该方法已成功的制备出了纳米晶纯金属(Fe , Nb , W , Hf , Zr , Co , Cr 等);不相溶体系的固溶体(Cu -Ta ,Cu -W ,Al -Fe 等);纳米金属间化合物(Fe -B , Ti -Al ,Ni -Si , W -C 等);纳米金属陶瓷粉等材料。 2.2 膜模拟法 吴庆生等人利用绿豆芽通过生物膜法合成纳CdS[1]。用这种方法制备纳米物质仅仅是个尝试,在现有的试验条件下对它的合成机理还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且与大规模生产还有一定距离。 2.3 化学方法 2.3.1 共沉淀法 共沉淀法是液相化学反应合成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最早采用的方法。赵辉等人在研究 PbO - Nb2O5 -KOH -H2O 体系中[2],发现采用共沉淀法可直接从水溶液中合成 Pb3Nb2O8 纳米粉。这种合成方法虽成本较低,但仍存在一些缺点,如沉淀通常为胶状物,水洗、过滤较困难;沉淀剂作为杂质易混入;沉淀过程中各种成分可能发生偏析,水洗时部分沉淀物发生溶解。 2.3.2 分步-均一沉淀法 分步-均一沉淀是利用某一化学反应使溶液中的构晶离子由溶液中缓慢地、均匀地释放出来。因此,加入的沉淀剂并不直接与被沉淀组分发生反应,而是通过化学反应让沉淀剂在整个溶液中均匀地、缓慢地析出,让沉淀物均匀地生成。以尿素为沉淀剂制备粒径为40 nm 锐钛矿型二氧化钛超细粒子,并在其表面包覆晶体粒径为10.2 nm 的氧化锌。 2.3.3 溶胶-凝胶法 将金属醇盐或无机盐类经水解形式或者解凝形式形成溶胶物质,然后使溶质聚合胶凝化,经过凝胶干燥,还原焙烧等过程可以得到氧化物,金属单质等纳米材料,这样的方法称之为溶胶凝胶法。法具有所需反应温度低,化学均匀性好,产物纯度高,颗粒细小,粒度分步窄等特点,但是采用金属醇盐作为原料成本高,排放物对环境有污染。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粉体的工作开始于20 世纪 60 年代:可以制备一系列纳米氧化物,复合氧化物,金属单质及金属薄膜等。 2.3.4 有机配合物前躯体法 有机配合物前躯体法是另一类重要的氧化物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其原理是采用容易通过热分解取出的多齿配合物,如柠檬酸为分散剂,通过配合物与金属离子的配合作用得到高度分散的复合物前躯体,最后再通过热分解的方法去除有机配合体得到纳米复合氧化物。 2.3.5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淀(PECVD)法 该方法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淀系统中,用高倍稀释硅烷和高倍稀释的掺杂气体(主要是磷烷和硼烷)作为反应气体,在射频和直流双重功率源作用下制备出掺杂纳米硅薄膜(nc-Si:H),并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Raman 散射、X射线衍射(XRD)、俄歇电

金属板冷辐射吊顶_2011_

?
铜盘管/塑料毛细管金属冷辐射吊顶?

铜盘管/塑料毛细管金属冷辐射吊顶
前 言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采用两套独立的系 统分别控制和调节室内湿度和温度,从而避免了常 规系统中温湿度联合处理所带来的能源浪费和空 气品质的降低。独立新风除湿机组向室内送入干燥
的空气,通过调节送风状态点控制室内湿度;室内干工
和毛细管辐射末端装置相结合, 真正实现室内 温度、湿度独立调节,精确控制室内参数,提高人 体舒适性; 除湿量可调范围大,可精确控制送风温度和湿度, 即使对于潜热变化范围较大的房间,也能够始终维 持室内环境控制要求。 产品介绍 金属冷辐射吊顶应用于建筑内装饰金属吊顶 及金属内墙面,采用常规供热空调循环水作为冷热 媒,利用辐射原理与室内进行换热,从而达到调节 控制室内温度的效果。 该产品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铝合金吊顶面板 防火吸音布 铜盘管/塑料毛细管网栅 铝翅片或铝瓦楞板 保温棉 接头管件,按需求配备丝扣或快插接口 夏季工况时,对铜盘管/塑料毛细管网栅通入 相对常规系统温度较高的冷水 (16 - 18℃) 使得吊 , 顶板表面处于较低的温度,它主要通过辐射作用来 消除室内的热负荷,从而达到热舒适的目的。冬季 则通入相对常规系统温度较低的热水(35 - 40℃) , 使得吊顶板表面处于较高的温度,从而向室内提供 热量并使室内保持舒适。
况末端(干式风机盘管或平面辐射毛细管系统)通 过处理室内空气的显热来调节室内温度,可满足房 间热湿比不断变化的要求,避免了室内温湿度过高 或过低的现象。 传统空调除了承担空气的显热负荷还要承担 空气的潜热负荷,因此为了除去空气中的湿负荷, 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必须达到 2℃;若采用温湿度独 立控制,制冷机只需承担空气的显热负荷,空气的 湿负荷采用另外的除湿设备来承担,制冷剂的蒸发 温度可以提高到 16℃。通过提高蒸发温度,减小了 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差值,从而提高了压缩机效 率,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 统具有以下节能优势: 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 可利用高温冷 源(16-18℃) ,提高机组效率; 可精确控制送风绝对湿度(含湿量) ,始终维 持室内湿度控制要求; 系统无冷凝水的潮湿表面,送风空气品质高, 确保室内人员舒适健康;
铜盘管冷热辐射吊顶 金属冷辐射吊顶采用比重小而导热性能好的 优质微穿孔铝材作为面板,并在其上粘贴一层消音 棉以消除噪音。为保证铜盘管/塑料毛细管网栅内 2
塑料毛细管冷热辐射吊顶 的冷量尽量充分而均匀地传递到面板上,将铜盘管 /塑料毛细管网栅嵌入特殊结构的瓦楞板沟槽中, 并用特种粘合剂和上覆板固定住铜盘管/塑料毛细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地板辐射供冷节能

地板辐射供冷节能 朱风年杨超 建环142 ( 地板辐射供冷节能 现在新建、建扩、改建的建筑中,空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原有传统形式的空调系统在应用中存在两个重要问题:(a)耗能问题。空调制冷耗能大,不论是前

期设备的初投资以及空调使用过程的运行费用都很大,产生费用高;b)人体长时间在封闭的环境中工作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辐射冷却系统可以避免吹风感、提高舒适度。地板供冷系统减少了对流传热 增大了辐射量改善了室内热环境。 1.地板辐射供冷的原理: 由制冷装置给盘管提供冷水,盘管是一种特别的塑料管(耐低温),此管埋设于户内地板上部细石砼水泥砂层内,辐射供冷盘管通过地板表面以辐射和对流换热的方式与室内空气进行热湿交换以辐射方式为主定向均匀供冷,从而达到舒适的效果。 2. 地板供冷有以下几个特点: (a)地板供冷系统中是以水作为换热的冷媒,冷水的密度大,换热效率高,换热盘管占地面积小,增加了室内的有效使用面积. (b) 地板供冷系统的每一个环管路一般设计为60-120m。c)地板供冷系统关内流速较低。路都是闭式循环供水。 3.地板供冷盘管的敷设(湿式) 3.1地面板体的构成 第一,采用水泥砂浆将楼板面层找平;第二,楼板面层在找平并且找平层凝固之后,将厚度大于20mm的绝热材料敷设于找平层上面(绝热材料目前工程中采用较多的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第三,绝热层敷设完成之后,还要在绝热层上面敷设一层铝箔;第四,地埋管进行敷设,为了增强地埋管的稳定性,采用塑料卡钉将地埋管与绝热层固定在一起;第五,地埋管敷设完成并且固定好之后,要对地埋管进行填埋。填埋所需的材料一般为豆石混凝土,填充厚度为40~60mm;第六,地埋管完成填充并且填充层凝固之后,再次用水泥砂浆对其进行找平;第七,找平完成并且凝固之后则可以选择不同的装饰材料对地面进行装饰。 3.2地埋管的敷设形式 A.蛇型:单蛇型、双蛇型以及交错双蛇型。 B.回型:括单回型、双回型以及双开双回型。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坚持以下原则:敷设越简单越好,温度尽量分布均匀,以此来达到人体热舒适方面的要求。

辐射采暖与辐射供冷

第五章 辐射采暖与辐射供冷 第一节 辐射采暖(供冷)的定义与辐射板的分类 一.辐射采暖(供冷)的定义 1. 定义:依靠供热(冷)部件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辐射换热向房间供热(冷)的方式,称为辐射采暖(供冷)。 2.辐射采暖与对流采暖特征区别:房间各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平均温度m s t . 高于室内空气温度R t 即m s t .R t > 而对流采暖正相反m s t .R t < 3.采暖辐射板:用于进行辐射采暖的供热部件。 4.辐射供冷特征:各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m s t .低于室内空气温度,即m s t .R t < 5.辐射采暖方式:可局部或集中,本章主要介绍集中式辐射采暖(供冷),不介绍用燃气器具或电炉等局部高温辐射采暖。 二.辐射板的分类 1.按与建筑物的结合关系分:整体式,贴附式,悬挂式 整体式分:埋管式,风道史。 埋管式:将通冷、热媒的金属管或塑料管埋在建筑结构内,图5-1(a ) 风道式:利用建筑结构内的连贯空腔输送热媒(图5-1(b)) 贴附式:将辐射板贴附于建筑结构内表面,图5-2,贴附于窗下外围护结构结合的情况。 悬挂式:分为单体式和吊棚式。单体式(图5-3) 单体辐射板还可串联成带状辐射板吊在顶棚下,挂在墙上或柱,见图5-4,间距高度见 教材P95 吊棚式辐射板(图5-5) 2.采暖辐射板按位置 墙面式 地面式 顶面式 横板式:可同时向上、下两层房间供热(供冷)

窗下式单面散热(图5-2) 双面散热(图5-6) 墙面式墙板式外墙式:外墙室内侧 间墙式:设在内墙单面散热 双面散热 踢脚板式 窗下式,踢脚板式多为单面散热。 图5-7给出各种采暖辐射板在室内的位置。 三.辐射采暖的特点 特点:1.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高,减少人体的辐射放热量,舒适度增加。 2.竖向高度均匀,适合人体舒适性要求,室内空气温度可比对流低1-3℃,节能。 3.可利用低温热媒。 4.少占建筑面积。 5.适于局部加热。 第二节辐射采暖系统 一.辐射采暖系统的热媒 1 热媒种类热水:首选,温升慢,混凝土板不易裂缝,可采用集中质调。 蒸汽:温升快,易出裂缝,不能集中质调。 空气:建筑结构厚度增加。 电:板面温度易控制,调节方便,但耗电,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 热媒温度:热水时根据热源和板的类型,分较高温和较低温。尽量利用地热,太阳能 等。悬挂式金属辐射板可选较高供水温度(130℃高温水),埋管式热媒温度可比板面温度高20-40℃,窗下式可选用较高(如105℃) 间墙式,踢脚式,顶面式和地面式一般低于60℃。 二.热水辐射采暖系统 1.采暖辐射板的加热管 型式与板的位置,尺寸和类型有关。窗下式见图5-9 踢脚式采用图5-10

低温辐射供冷方式设计问题的探讨全文

低温辐射供冷方式设计问题的探讨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徐征 摘要:本文论述了按低温辐射供冷方式设计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如何选择辐射供冷的冷却设备表面温度、如何除湿、如何处理新风、如何调节辐射供冷系统和新风除湿系统,初步分析了房间送风量、循环风量、新风量三者的区别和关系,初步论述了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按低温辐射供冷方式设计的新风除湿系统所具有的特点。本文的观点是低温辐射供冷方式用于类似乌鲁木齐这样的夏季干燥地区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在类似北京这样的夏季潮湿地区采用低温辐射供冷方式的节能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辐射供冷 除湿 循环风量 送风量 新风量 随着低温辐射供暖技术的推广使用,人们很自然地想到辐射供暖系统能否用于辐射供冷。辐射是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而低温辐射供冷技术正在做为一种新技术被推广使用。 常规空调系统为消除建筑物余热和余湿一般使经过处理的空气与未处理的空气混合,不仅传递了热量,还传递了质量(水蒸气)。消除房间余热只是传热过程,消除房间余湿既是传热又是传质过程。辐射供冷传递的只是热量,可以用来消除房间的余热。房间的余湿还必须通过处理与未处理的空气的混合消除。 空气在冷却过程中,随着温度下降,当冷却设备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凝结在上面,这是一个从等湿减焓到减湿减焓的连续过程。冷却除湿是最常用的除湿过程。辐射供冷的空气冷却设备设在房间里,只能完成等湿减焓的过程,而减湿减焓过程必须交给其它设备完成。对房间内的空气是否可以只冷却不除湿?如果不除湿,随着房间余湿的增加,房间的含湿量就会增加,当房间的温度保持不变时,相对湿度就会增加,露点温度就会提高。冷却设备表面是房间里温度最低的地方,当空气露点温度高于冷却器表面温度时就结露了。 如何选择辐射供冷的冷却设备表面温度是按辐射供冷方式设计遇到的第一个问题,解决原则是使冷却设备表面温度高于房间设计露点温度。 通过房间设计点的等湿线与饱和线(相对湿度为 100%)的交点是设计露点温度,冷却表面温度应高于设计露点温度1~1.5℃的温度。反之可以判定:当冷水供回水温度或冷却器表面温度一定时,以通过低于冷却器表面1~1.5℃的温度与饱和线的交点的等湿线为边界线,无论房间空气状态如何变化,只要终状态点在这条线左边,冷却器表面就不会结露。 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般空调房间的夏季室内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40~65%。以室内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0%为例,其露点温度为 16.7℃,冷却器表面温度就应为17.7~18.2℃,冷水供水温度宜为16℃。 从i-d图上可以看出,冷却设备表面温度越低,要求房间空气的含湿量越低,空气越干燥。假设冷水供水温度为7℃,冷却表面温度达到9℃,空气的露点温度一般应低于其1~1.5℃表面才不结露。如果房间温度为28℃,只有当房间相对湿度小于27.4%,含湿量小于6.42g/kg时,空气露点温度才低于7.5℃。 只要房间有余湿存在,除湿对于辐射供冷系统就是必须的。如何消除余湿是按辐射供冷方式设计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可以利用除湿机循环室内空气除湿,处理过程如图一。假设辐射供冷系统能完全消除房间余热,此刻房间的热湿比线(ε’)就与i-d图上通过设计点的等焓线重合,ε’=0,方向指向室内点(N)。整个除湿过程为先冷却除湿,再加热到ε’=0的线上。除湿过程不但需要提供冷量还要热量。 以房间室内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0%为例,建筑功能为办公室,面积 1000㎡,层高3m,围护结构冷指标为40W/㎡,照明指标为20 W/㎡,人员为0.1人/㎡。房间的总余热和余湿如下: 围护结构冷负荷: 40X1000=40KW

半导体材料的历史现状及研究进展(精)

半导体材料的历史现状及研究进展(精)

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全球科技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作为信息领域的命脉,光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无疑成为了科技发展的焦点。半导体材料凭借着自身的性能特点也在迅速地扩大着它的使用领域。本文重点对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历程、性能、种类和主要的半导体材料进行了讨论,并对半导体硅材料应用概况及其发展趋势作了概述。 关键词:半导体材料、性能、种类、应用概况、发展趋势 一、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历程 半导体材料从发现到发展,从使用到创新,拥有这一段长久的历史。宰二十世纪初,就曾出现过点接触矿石检波器。1930年,氧化亚铜整流器制造成功并得到广泛应用,是半导体材料开始受到重视。1947年锗点接触三极管制成,成为半导体的研究成果的重大突破。50年代末,薄膜生长激素的开发和集成电路的发明,是的微电子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60年代,砷化镓材料制成半导体激光器,固溶体半导体此阿里奥在红外线方面的研究发展,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得到扩展。1969年超晶格概念的提出和超晶格量子阱的研制成功,是的半导体器件的设计与制造从杂志工程发展到能带工程,将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领域。90年代以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砷化镓和磷化烟等半导体材料成为焦点,用于制作高速高频大功率激发光电子器件等;近些年,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得到突破,以氮化镓为代表的先进半导体材料开始体现出超强优越性,被称为IT产业的新发动机。 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和突破,常常导致新的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继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以硅基半导体为代表和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以砷化镓和磷化铟为代表之后,在近10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宽带半导体材料.作为第一代半导体材料,硅基半导体材料及其集成电路的发展导致了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整个计算机产业的飞跃,并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硅基半导体材料虽然在微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硅材料本身间接能带结构的特点限制了其在光电子领域的应用.随着以光通

第五讲 辐射采暖与辐射供冷

5.第五讲辐射采暖与辐射供冷 本章主要内容:辐射采暖、供冷:特点与分类;系统型式;设计计算。 提出问题:辐射供暖、供冷之间有什么区别?辐射供冷供暖与传统供热供冷有什么区别?辐射供冷供暖对房间舒适度方面有何意义? 5.1 辐射采暖的特点与分类 一、辐射采暖得定义: ?依靠供热部件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向房间提供热量; ?供热:房间各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平均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T s.m> t R ?供冷:平均温度低于室内空气温度:T s.m< t R 二、分类:表、图示讲解 三、特点: 1)辐射采暖时:热表面向围护结构内表面和室内设施辐射热量 2)各表面:吸收热量→辐射→再吸收→再辐射→反复过程 3)传热过程:辐射为主、兼有对流换热 4)在辐射强度和温度的双重作用下,造成了符合人体散热要求的热状态,具有较佳的舒适感; 5)建筑内表面温度↑,对人体的冷辐射↓,舒适感↑ 6)室内空气不会急剧流动,粉尘飞扬的机会减少,卫生条件↑ 7)不需要在室内布置散热器和安装连接支管,不占建筑面积; 8)吊顶辐射可兼作夏季降温的供冷表面 9)用塑料管代替金属管作为埋管 10)辐射采暖的室内设计温度可以降低,节省供暖能耗 四、辐射换热系统的置换通风:图示 5.2 辐射采暖系统 一、热媒种类: 1)热水:温升较慢;用于:埋管式、窗下式、间墙式 2)蒸汽:温升快,不适于埋管式 3)热空气:将墙板、楼板内的空腔作为热空气的风道 4) 电:用电加热辐射板,板面温度易控制,调节方便,消耗高品位电能。 二、辐射供暖的类型 1)低温辐射供暖:板面温度<80℃ 低温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保证水温、水量,管网的阻力要平衡,宜采用同程式;为保证流量分配均匀,支管长度要大于联箱长度;防止空气窜入系统,防止空气聚集,形成气塞;辐射顶棚内不应装置排气设施;管道的胀力不允许传递给辐射板;埋管禁止使用丝扣和法兰连接;顶面辐射板应靠外墙布置;系统供水温度和供回水温度差(规范4.4.3);辐射板表面温度(规范4.4.2)。 2)中温辐射供暖:板面温度80℃~200 ℃ 3)高温辐射供暖:辐射表面温度≥400~900℃ 三、辐射供暖管路系统 1)系统型式:上供式、下供式 2)辐射供暖系统的管路设计要点: 窗下辐射板系统;单管系统、双管系统、双线式系统;地面、顶面辐射板系统;双管系统:有利于调节和控制;辐射板水平安装;加热管内的水流速度≮0.25m/s;应设放气阀和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WORD格式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概况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水平和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机械于主要用于机床加工、铸锻、热处理等方面,数量、品种、性能方面都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国内主要是逐步扩大应用范围,重点发展铸造、热处理方面的机械手,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在应用专用机械手的同时,相应的发展通用机械手,有条件的还要研制示教式机械手、计算机控制机械手和组合机械手等。同时要提高速度,减少冲击,正确定位,以便更好的发挥机械手的作用。此外还应大力研究伺服型、记忆再现型,以及具有触觉、视觉等性能的机械手,并考虑与计算机连用,逐步成为整个机械制造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 国外机械手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较多,发展也很快。目前主要用于机床、横锻压力机的上下料,以及点焊、喷漆等作业,它可按照事先指定的作业程序来完成规定的操作。国外机械手的发展趋势是大力研制具有某种智能的机械手。使它具有一定的传感能力,能反馈外界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更。如位置发生稍许偏差时,即能更正并自行检测,重点是研究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目前世界高端工业机械手均有高精化,高速化,多轴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微米及亚微米级要求,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M/S, 量新产品达到6轴,负载2KG的产品系统总重已突破100KG。更重要的是将机械手、柔性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单元相结合,从而根本改变目前机械制造系统的人工操作状态。同时,随着机械手的小型化和微型化,其应用领域将会突破传统的机械领域,而向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及航空航天等高端行业发展。 专业资料整理

中央空调吊顶冷辐射系统浅析

中央空调吊顶冷辐射系统浅析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央空调吊顶冷辐射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和应用进行分析,并评价了中央空调吊顶冷辐射系统的优势和局限性,指出其还有待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中央空调;吊顶冷辐射;节能;舒适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品质生活,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空气品质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建筑节能为顺应时代潮流,成为现代建筑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中央空调就是顺应这种时代需求而被技术人员研究开发出来的新型空调,并以其舒适、环保节能的优点,渐渐取代传统空调走入寻常百姓家。而吊顶冷辐射是中央空调实现这种功能的重要系统,吊顶冷辐射板承担室内的显热负荷而且不用担心结露问题,这就使得室内在保证良好空气品质的同时,具有高舒适性和节能性。 二、吊顶冷辐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中央空调吊顶冷辐射系统的定义 中央空调吊顶冷辐射系统是指通过降低辐射板表面温度形成冷辐射面,依靠冷辐射面和围护结构或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以达到调节空气目的的一种空调系统。吊顶冷辐射系统由冷却塔、新风处理机、冷却顶板、诱导风口和管道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二)中央空调吊顶冷辐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中央空调吊顶冷辐射系统是通过对流和辐射方式来消除冷负荷,由于辐射换热的存在,房间内所有表面将被直接冷却下来,使得房间内的平均辐射温度较低,同时降低了房间内垂直温度梯度,给人们提供较高的舒适感。 中央空调吊顶冷辐射系统分析 (一)中央空调吊顶冷辐射系统的设计 吊顶冷辐射系统有着自身的特点,其设计不同于常规空调系统,设计时具 体步骤如下: 室内参数设计:室内参数包括冷辐射板的形式、冷辐射板单位面积供冷 能力、房间的显热和潜热冷负荷等参数。这些参数有的可以从制造商或是其

木质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木质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木材由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树木产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树木生长是一个复杂而协凋的生物化学过程,通过光能利用二氧化碳、水分和矿物等使自身发育成一个粗大的有机体,木材就是树木营养生长的主要产物。木材的形成是吸收二氧化碳、固碳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木材作为传统的材料,一直为人类所利用。随着自然资源和人类需求发生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木材利用方式从原始的原木逐渐发展到锯材、单板、刨花、纤维和化学成分的利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型木质材料家族,如腔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单板层积材、集成材、重组木、定向刨花板、重组装饰薄木等木质重组材料,以及石膏刨花板、水泥刨花板、木/塑复合材料、木材/金属复合材料、木质导电材料和木材陶瓷等木基复合材料。 木质材料在建筑、家具、包装、铁路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木材以其特有的固碳、可再生、可自然降解、美观和

凋节室内环境等天然属性,以及强度-重量比高和加工能耗小等加工利用特性,将为社会的可恃续发展做出显著贡献。与其他材料相比,木材具有多孔性、各向异性、湿胀干缩性、燃烧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独特性质,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特性和最大限度地限制其副作用,是木材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长期努力解决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林学家也积极参与木材科学研究,从树木的遗传学角度认识和改良木材的基本特性。 -、木质材料的研究现状 木质材料的研究开发与资源、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密切相关,木材学、木材化学加工学、木制品先进制造技术、木基复合材料、木质重组材料、木质生态环境材料和木结构工程学等研究领域比较活跃。 1.木材学 木材学主要是用生物学理论研究树木生长的技术问题,重点研究木材材质、材性与生物形成和加工利用的关系。在提高

新型环保高分子材料研究现状与相关技术进展

新型环保高分子材料研究现状与相关技 术进展 介绍了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造成的危害,指出研究和使用环保型高分子材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塑料制品回收技术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同时综述了目前环保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和塑料回收相关技术的进展。 关键词:新型高分子材料;环保;回收再资源化 高分子工业的发展不仅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而且为发展高新技术提供更为有效的高性能、多功能材料,已有取代木材、水泥和金属的趋势。值得关注的是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在为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环境问题:数据表明,塑料制品总量中约50%将在2年内转化为废弃塑料,塑料制品具有耐腐蚀、不易分解等特性,成为所谓的“白色污染”。其次是能源问题:高分子制品的直接原料来源是石油,当今石油资源面临枯竭,而塑料制品需求量却日益上涨。如何解决高分子材料需求量上涨和环境能源之间的矛盾,开发新型环保高分子材料,同时加大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再利用力度,创建环境保护型、能源节约型、经济发展型社会具有开创性意义。 1 国内外现状分析 降解塑料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天然材料直接利用、淀粉/聚合物-崩解型材料、全生物分解型及廉价通用型全生物分解型。最初推向市

场的“生物降解塑料”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国研制的5%~15%低淀粉填充聚乙烯(PE)塑料。这种材料降解时仅是少量的淀粉被微生物吞噬,达不到解决环境污染的目的。近年来,在发达国家以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最为活跃。据报道,1998年全球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年产量约为3万吨,到2001年,美国、西欧、日本的产量增加到7万吨,2004年已经达到12万吨。2007年前全球新投产的生物降解聚合物产量将达到22.5~30万吨。由于全生物材料在微生物或动物体内酶的作用下,可最终分解为CO2和H2O;与天然大分子,比淀粉、纤维素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易加工,能够达到塑料的使用要求,通过调节其化学结构,能实现可控降解特点,是目前降解塑料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内容,并将是今后中长期的产业发展方向。 我国把高淀粉含量的光/生物降解塑料地膜作为研发重点,并列入国家“八五”、“九五”攻关项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25mm);同日起所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这一举措充分表明我国对材料开发、环境能源和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视。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在此方面的进展不大,借鉴国外技术、专利,直接从事塑料回收利用应用技术试验的研究较多,缺少相关理论探索。业内专家称:近几年中国国内塑料回收量对塑料实际消费量的比率只有20%左右,远低于欧洲等发达国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