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2)

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2)

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2)
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2)

.精品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部分显示,全27 页!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1.下列关于亚洲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跨南北半球

B. 地跨东西半球

. 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D. 跨经度最广2.关于亚洲河流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众多长河自西向东流

B. 众多长河自北向南流

. 众多长何由四周向中部流D. 众多长河由中部向四周流

3.关于亚洲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北高南低

B. 中部低,四周高. 地形类型单一

D. 中部高,四周低

4.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5.亚洲没有濒临的大洋是()

A. 印度洋

B. 大西洋. 北冰洋D. 太平洋

6.地理主题班会上,几位同学正在描述到亚洲各地假

想旅游的情景.其中不可能的()

A. 小明:在阿拉伯半岛上,我乘着雪橇逛街

B. 小悦:我在去乌拉巴托的火车上看见大草原

. 小畅:我不会游泳却可以不带救生圈在死海中畅游

D. 小华:在沙特阿拉伯,旅店安排我们在屋顶上睡觉

7.中国东南部与阿拉伯半岛纬度大致相当,但并未出现沙漠,其主要原因是()

A. 地势高,气温高

B. 地势低,平原分布广

. 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D. 气温低,蒸发量小

8.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下列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温带大陆性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

9.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欧洲D. 大洋洲10.北回归线穿过的亚洲地区中,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 热带沙漠气候D. 地中海气候

11.亚洲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 盛行西北季风

B. 盛行东南风. 雨热不同期D. 雨热

同期

12.下列河流中,最终注入印度洋的是()

A. 长江

B. 叶尼塞河

. 恒河

D. 黄河

13.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指的是()

A. 阿尔卑斯山

B. 落基山

. 安第斯山

D. 喜马拉雅山

14.世界最深的湖泊是()

A. 死海

B. 贝加尔湖. 巴尔喀什湖D. 坦噶尼喀湖

15 .世界最高和最低处都在亚洲,最低处在:()

A. 里海

B. 黑海. 死海D. 南海

16.(题)位于亚洲中部,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地形区是()A. 帕米尔高原B. 蒙古高原. 德干高原D. 青藏高原17.(题)亚洲地形的显著特点是()

A. 地势平坦,起伏不大

B. 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D. 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18.亚洲和非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 白令海峡

D. 直布罗陀海峡

19.我们生活在世界第一大洲。有关我们的左邻右舍,说法正确的是()

A. 东邻欧洲、西临太平洋

B. 南望大洋洲、北临北冰洋

. 东邻北美洲、西临大西洋

D. 西南隔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北隔河与非洲相望

20.亚洲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可以推测亚洲地势特征是()

A. 东部高,西部低

B. 北部高,南部低. 中部高,四周低D. 四周高,中部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 分)

21.亚洲位于_______ 大陆东部, _________ 洋的西岸。南邻_____ 洋,北临________ 洋,东北隔________ 海峡与北美相望,西南以_________ 运河与非洲为界。

22.亚洲一些国家在山坡和干旱地带垦荒种粮,加重了流失和_____ 沙化。

23.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间__________ 四周__________ 因此亚洲的河流呈___________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4 .受地势的影响,亚洲大部分河流的流向特点是,形成状水系。

25.亚洲是世界上大河最多的一个洲,所以亚洲被人们

叫做______ ,亚洲的河流大多发于________ 部的高原和山地,呈 ______ 状向四周分流入海。

26.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________ 。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处是____ 。

27.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气候分布广和显著的特点。

28.亚洲的气候具有______ 、 _____ 和 ____ 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9.我国位于七大洲中的亚洲,与其它大洲相比,亚洲

是世界上跨________ 最广、________ 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30.中亚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中亚的农产品以_____ 、_____ 为主,畜牧业以养 _____ 为主。

三、解答题

31.(18 分)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请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2)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① ______ 、② _______ .亚洲东临③____ 洋,南临④ ______ 洋,北临⑤ ______ 洋.西面与⑥ ______ 洲相邻,东北面相邻的是⑦ _____ 洲,

它们的分界线是[7] _____ 海峡.西南面与⑧ _________ 洲相

邻,分界线是[6] _____ 运河。

(3)A 是连接③④的海峡______ ,B ____ 湾, _____

D _____ 海。

(4)H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______ ,I 是世界上最高的

高原___ 。

(5)[3] 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_________ 海,[4] 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____ 群岛。[5] 是亚洲最大的平原. [8][9] 是属于亚欧两洲分界线的海峡和海。

( 6 )亚洲地跨带_____ 带、 ______ 带、 _____ 带.受 _____ 位置和__ 位置的影响,气候的特点是① _____ ,② _____ ,③ _____ 。

32.(14 分)(题)读亚洲气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洲:A ________ B _______ 大洋:_________ D _________

半岛:H

(2)B 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___________ 。

(3)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气候类型或气候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 ③

④ 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写出气候特点

八、、

写出气候特

八、、⑤参考答案

1.D2.D3.D4.5.B6.A7.8.D9.A10.D11.D12.13 .D14.B15.16.D17.B18.A19.B20.21.亚欧太平印度北冰白令苏伊士

22.水土土壤

23.高低反射24.中部流向四周;放射。

25.巨河之洲中放射状

26.湄公河死海

27.大陆性(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8.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

29.纬度;东西

30.小麦;棉花;羊

31.(1)中部高,四周低;

(2 )黄河;长江;太平;印度;北冰;欧;北美;白令;非;苏伊士;

(3)马六甲海峡;波斯;红海;地中;

(4)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

2019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 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为您推荐的2019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2019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代号填在后面答题格正确位置。) 1.在欧洲分布最广泛而在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 C.地中海气候 D.高山气候 2.亚洲河流分布特征是: A.河流短促 B.河网密布 C.呈放射状 D.内流河为主 3.世界最高和最低处都在亚洲,最低处在: A.里海湖面 B.咸海湖面 C.死海湖面 D.青海湖面 4.世界第一长河是: A.长江 B.尼罗河 C.亚马孙河 D.刚果河 5.混血人种比重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读非洲气候分布示意图完成6-9小题: 6.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 A.半环状分布 B.辐射状分布 C.南北纵列分布 D.对称分布 7.图中A岛屿的名称是:

A.格陵兰岛 B.马达加斯加岛 C.火地岛 D.冰岛 8.图中B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山高原气候 9.图中C地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地势 C.海陆因素 D.人为因素 10.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11.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伏尔加河 B.多瑙河 C.莱茵河 D.泰晤士河 12.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A.欧洲移民 B.黑人奴隶 C.华侨和外籍华人 D.殖民统治者 13.10月1日这一天,南极洲: A.有极昼现象 B.有极夜现象 C.昼短夜长 D.昼夜平分 14.世界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15.南美洲主要的出口商品是: A.石油制品 B.粮食 C.钢铁 D.农矿产品 16.关于欧洲西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临近非洲,所以多发展中国家 B.因资源开发过度,所以农业在经济中占比重大

七年级地理下册试卷(最新整理)

七年级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3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试卷分值:30分。) 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题1分,共30分。 1.中东能成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东西方商品贸易的中转战,原因是() A.石油资源丰富 B.地理位置重要 C.宗教习俗独特 D.气候干旱缺水 2.下列选项中不能满足“既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又是大洲分界”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3.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的是() A.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B.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 C.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道教 D.伊斯兰教、犹太教和佛教 4.下利国家属于中东产油国的是( ) A.美国 B.俄罗斯 C.巴西 D.沙特阿拉伯 5.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 B.红海及其沿岸地区 C.黑海及其沿岸地区 D.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6.解决中东水资源短缺的措施,错误做法是( ) A.以色列用滴灌等节水技术解决缺水问题 B.沙特阿拉伯通过海水淡化获取水资源 C.农业以畜牧业和种植耐旱作物为主 D.通过战争的手段夺取所需水资源 7读“中东地区图”,指出图中字母A和B所示的国家分别是( ) A. 伊朗、沙特阿拉伯 B.伊拉克、沙特阿拉伯 C.叙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D.伊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于5月1日至10月31日举办.米兰是意大利的北方大城.左图和右图分别为“欧洲西部政区分布图”和“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此次中国国家馆的主题是“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整体建筑外观形似麦浪.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9.中国馆的顶部采用竹编材料覆盖,并对应米兰当地的日照轨迹选择不同透光率.下面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B、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D、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 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日,胡锦涛主席亲赴澳门参加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祝愿澳门和祖国的明天更美好!据此回答2—3题:2、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A、省、市、县B、中央、省、县 C、省、县、乡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3、与澳门行政级别相同的城市是()。A、哈尔滨B、台北C、昆明D、香港 国家统计局09年2月26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20XX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5.7℅,男性占总人口的51.5℅。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4—6题: 4、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B、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 D、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 5、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①资源紧缺②劳动力不足③环境破坏④就业压力大⑤住房困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6、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 C、长城沿线 D、0℃等温线 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共有56个民族 B、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均匀分布 D、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 读我国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回答8—10题: 8、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势特征是()。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中部高,四周地 D、北高南低 9、图中,数字①所在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 C、柴达木盆地 D、黄土高原 10、从图可知,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A、山地和高原 B、盆地和高原 C、平原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及答案参考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及答案参考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Ⅰ卷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下列关于亚洲(右图)的叙述,准确的是() A.全部在北半球 B.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全部位于东半球 D.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红红打开电视,看到男男女女在街头、海滩激越地跳着桑巴舞,各种肤色的孩子欢快地踢着足球的一幕幕镜头,她马上认定这种景象 出现在() A.巴西 B.印度尼西亚盋.坦桑尼亚 D.沙特阿拉伯 3.下列不能说明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是() A.两国人都喜欢喝茶 B.通讯业都很发达 C.日文中有汉字 D.用筷子吃饭 4.下列描述不属于亚洲河网分布特点的是()

A.大河多发源于大陆内部 B.河网呈放射状 C.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D.内流区面积广大 5.明明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以前与同学们一起骑摩托车从澳大利亚东海岸向西横穿大陆,一直到达西海岸,穿越过程中,他们依次经历的三大地形区是() A.山地平原高原 B.高原平原山地 C.平原高原山地 D.山地高原平原 6.下列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 A.密西西比河 B.叶尼塞河 C.莱茵河 D.恒河 读2020年日本地震示意图,完成7-10题。 7.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A.日本海域 B.太平洋海域 C.大西洋海域 D.黄海海域 8.图中A.B两岛分别是() A.九州、四国 B.四国、本州 C.本州、北海道 D.九州、北海道 9.下列自然资源中日本比较丰富的是() A.水能资源 B.煤炭资源 C.矿产资源 D.石油资源 10.日本平均每年有感地震达1500多次是因为() A.日本位于海洋板块内部 B.日本位于大陆板块内部 C.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日本工业发达所致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全部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C、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2.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根本原因是() B. 亚洲三面环海 A.亚洲面积广大 D. 亚洲纬度范围广 ,海陆跨度大C. 亚洲南北跨度大 3.关于亚洲地形地势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较低 B、以高原地形为主,山地、平原、盆地 C、东西部高,中部低 D、以平原地形为主,山地、高原、盆地极少 4. 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本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B.日本境内多平原,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C.气候冬暖夏凉,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5.能给印度带来大量降水的是() D. 西北季风 B. 西南季风 C. 东北季风 A.东南季风6.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影响,突出表现在() A .语言和文字方面 B. 建筑和文字方面 D. 文字和农业技术方面 C. 语言和建筑方面() 7.世界上惟独占有一块大陆的国家是 B. 英国澳大利亚 C. 日本 D. .新西兰A 8.日本占绝对优势的民族是() B. 朝鲜族 C. 高山族.蒙古族A D. 大和族 () 9.美国“硅谷”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是 B. 汽车工业 C. 钢铁工业宇航工业 D. .电子工业A .世界最寒冷的地区是 10 () C. 南极地区 D.青藏高原.北极地区A西伯利亚B. 11.登艾菲尔铁塔,在罗浮宫欣赏名画《蒙娜丽莎》应该去() 5 / 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奥地利

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

一、选择题 1.在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小聪和小明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地方是()A.产生现象B.运动方向C.运动周期D.绕转中心 2.某地的年降水量是568毫米,这是指某地() A.当年的降水量B.某一年的年降水量 C.各年的降水量都是568毫米D.多年平均降水量 3.某同学用手机中的Living Earth App,得到地球真实图片(如图所示),说明人类现在认识地球形状过程所处阶段是 A.天圆地方说阶段 B.观测日食、月食阶段 C.环球航行阶段 D.太空观测地球阶段 4.天气与气候既密切相关又有区别,下列描述天气现象的名词是() A.温暖如春B.寒冷干燥C.风雨交加D.温和多雨 5.下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6.微信登陆界面照片原图是阿波罗太空船员于1972年所拍摄的《蓝色弹珠》(下左图),读图“加注部分经纬线后的微信登录界面”(下右图),该图界面中心的大洲名称是()

A.亚洲B.非洲 C.北美洲D.大洋洲 7.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十一大板块 B.板块形成以后是固定不变的 C.亚洲和欧洲属于不同的两个板块 D.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和地震 8.从下图中信息判断,形成城市聚落可能性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9.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C.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 D.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分析造成此诗句中景观差异的原因()A.纬度位置因素B.海陆位置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热力差异因素11.读图,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试题及答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试题及答案: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 1.下列“亚洲之最”,不是“世界之最”的是: A.亚洲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B.亚洲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C.亚洲最大的湖泊──里海 D.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 2.下列平原,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A.恒河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西欧平原 3.下列河流与注人海洋之间的连线,正确的是: A.亚马孙河──太平洋 B.密西西比河──加勒比海 C.印度河──孟加拉湾 D.尼罗河──红海 电视新闻上常见中东人,他们往往头上围着头巾,有的身着长袍。根据这段文字,回答4-5题。 4.你认为这种服装是: A.民族传统服装的象征 B.一种军装 C.完全是个人的爱好 D.国际上流行的装饰 5.你认为这种服装可以起的作用是: A.遮风挡雨 B.遮阳挡风 C.保暖御寒 D.抵御风雪 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回答6——7题:

6. 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A. 青藏高原巴西高原恒河平原大西洋 B. 青藏高原阿拉伯高原恒河平原太平洋 C. 阿拉伯高原巴西高原印度河平原大西洋 D. 阿拉伯高原青藏高原印度河平原太平洋 7.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A.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 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 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 由东向西流 8.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________影响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9.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是 A.旗袍 B.西装 C.和服 D.牛仔服 10.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B.日本境内多平原,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C.气候冬暖夏凉,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11.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

2017-2018学期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期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代号对应填入相应的括号内,选对一个得2分,共60分。) 1.亚洲北部濒临的大洋是() A.北冰洋 B.印度洋C.太平洋D.大西洋 2.亚洲所在的纬度向北超过北纬80?,向南超过南纬10?,则亚洲所跨的纬度大约有()A.70多度 B.90多度C.180多度D.120多度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A.欧洲B.非洲C.亚洲D.南美洲 4.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B.南高北低 C.中间高,四周低D.中间低,四周高 5.世界上第一长河是() A.尼罗河B.密西西比河C.长江D.亚马孙河 6.亚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7.苏伊士运河沟通的是() A.地中海和红海 B.太平洋和大西洋 C.地中海和里海D.北冰洋和太平洋 8.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C.南美洲D.非洲 9.亚洲有大小民族1000个左右,不同地区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旗袍与和服分别是下列哪两个国家的民族服饰() A.韩国、日本B.中国、印度C.日本、印度 D.中国、日本10.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 A.有适宜的气候条件B.有优良的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C.接近太平洋的大渔场 D.受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小 11.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美国B.东南亚C.西亚D.西欧 12.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地形崎岖,火山众多 C.南高北低,以高原为主D.东高西低,以山地为主 13.印度最重要的河流是() A.恒河B.布拉马普特拉河C.红河D.印度河1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美国B.俄罗斯C.加拿大D.中国 15.德国的首都是() A.巴黎B.柏林C.东京D.莫斯科 我国某经贸代表团将于今年7月份赴东南亚采购货物,并观光考察。据此完成16--17题。16.该代表团的随行物品中,最不需要准备的是() A.雨伞B.御寒衣物C.摄像机D.地图 17.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A.棉花、小麦 B.橡胶、椰子C.蔬菜、牛奶D.苹果、棕油 18.下列国家中,属于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是() A.印度B.土耳其C.中国D.埃及 19.被欧洲西部的人们称为“绿色金子”的是() A.牧草B.绿宝石C.小麦D.水稻 20.世界上最著名的围海造田的国家是() A.美国B.德国C.英国D.荷兰 21.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中学放寒假时,镇江的自然景观是() A.白雪皑皑B.春暖花开C.草木枯黄D.烈日炎炎 22.澳大利亚有憨实可爱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鸭嘴兽……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的动物,其主要原因是() A.常年冰雪覆盖B.长期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C.澳大利亚大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 D.气候炎热干燥,有大面积的沙漠和草地 23.澳大利亚出口的矿产主要是() A.石油B.煤和铁矿石 C.铅锌矿D.黄金和金刚石 24.巴西所属的大洲是() A.北美洲B.南美洲C.大洋州D.欧洲 25.巴西境内分布有世界最大的河流是() A.巴拉那河B.尼罗河C.亚马孙河D.刚果河 26.全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资源主要是() A.热带草原B.热带雨林C.野生动物D.亚马孙河水源 27.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 A.大洋州B.非洲C.南美洲D.亚洲 28.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极洲 29.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北半球的夏季 B.2月 C.南半球的冬季D.7月 30.下图中,哪个是联合国的旗帜?() 二、你会读图吗?(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运用你所学的读图技能解答下列问题。共40分) 31.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日本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80多座,火山分布广,类型齐全,堪称“世界火山博物馆”。日本地震频繁,有“地震国” 之称,近百年来,5级以上地震发生100余次,强烈地震感约每3年1次,有 感地震平均每天有4次。地震主要分布在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 A B C D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唐河县2011年春期七年级期终质量检查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分) 一二三四总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1.世界上人口最多和人口最少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和非洲B.亚洲和大洋洲C.非洲和欧洲D.非洲和大洋洲 2.亚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列国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是 A.中国B.印度 C.越南 D.日本 3..亚洲东部濒临的大洋是 A.北冰洋B.印度洋 C.太平洋D.大西洋 4.亚洲地势的主要特点是 A.中部低,四周高B.中部高,四周低 C.东部高,西部低D.东部低,西部高 5.亚洲所在的纬度向北超过北纬80°,向南超过南纬10°,则亚洲所跨的纬度是 A.70多度B.90多度 C.180多度D.120多度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顺便游览日本的名胜。据此回答6-8题: 6.考察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旅游团成员们提出了希望游览象征日本的旅游胜地。这个旅游胜地是 A.泰山B.富士山C.黄山D.金刚山 7.考察团在考察日本工业时,深深感受到其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工业发展的弱点,就是 A.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C.岛国海岸线曲折 D.火山、地震的威胁大 8.日本平均每年有感地震达1500多次是因为 A.日本位于海洋板块内部B.日本位于大陆板块内部 C.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D.日本工业发达所致 9.下列地区,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十字路口”的是 A.西亚B.东南亚C.南亚D.东亚 10.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热量、水分充足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D.世界对热带经济作物需要量大 11.右图中P处地形区名称是 A.德干高原 B.恒河平原 C.喜马拉雅山 D.印度河平原 12.“绿色革命”使印度的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取得的成果大部分被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急剧增长的人口已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印度科学家呼吁,要在加速应用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同时,尽快地大幅度降低人口增长率。目前,给印度农业造成巨大压力的源头主要来自

201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D.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仔细判读经纬网图,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 确的是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3.右图中外国小男孩居住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来之美国的汤姆想了解220个参赛国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北京真大啊!玲玲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军去烟台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烟台市地形图”;兰兰去“莱州大基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据此材料回答4—6题。 4.哪位同学选用的地图不适用 A.汤姆B.玲玲C.小军D.兰 兰 5.下列图例是小明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A.B. C.D. 6.假如上面提到的4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表示地理事物最详细 的是 A.世界政区地图B.北京城市图 C.烟台市地形图D.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地表形态的变化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不可能短时间内改变 B.喜马拉雅山地岩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C.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造成的结果 D.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可能触发地震 8.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经济发达地区B.终年温暖地区C.出生率高的地区D.中低纬度地区 9.某地区在一年里平均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人,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5‰B.35‰C.15‰D.15% 10.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属 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人种 11.假如你有机会去埃及观看金字塔,你听到的当地语言是 A.西班牙语B.英语C.阿拉伯语D.汉语 12.《西游记》的故事中,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

2020年整理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题精选和答案.doc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题精选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中温带地区A 、B 、C三地的气候类型由西向东分别是C 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下列河流,流入印度洋的是 B A.叶尼塞河B.恒河C.密西西比河D.亚马孙河3、图2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样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C A.都位于热带地区B.都位于湿润地区 C.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D.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4.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 ..的是B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B.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C.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D.许多大江大河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5.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是C A.中亚B西亚C.南亚D.东亚 6.下列搭配错误的是(D) A.意大利——水城威尼斯B.南极——企鹅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热带草原广布D.日本——桑巴舞 7.下面有关亚洲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A A.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上 B.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组成 C.南亚地区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之一是西南季风不稳定造成的 D.中东(西亚和北非)地区石油资源储量相当丰富 8、亚洲某国,多火山地震,经济发达,原料、材料主要靠进口,工业产品大量出口,该国是A A、日本 B、蒙古 C、巴基斯坦 D、泰国 9.读右图,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A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 10.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北海道是其最大的岛屿 B.日本属于平原国家,平原占国土的3/4 C.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D.日本经济发达,工业集中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11.日本民居多以便于拆装的轻质材料修建,主要目的是 B A.防风御寒B.防震抗灾C.防潮避暑D.节约环保 12.实地拍摄吴哥窟的照片,需要去D A.印度尼西亚B.西班牙C.埃及D.柬埔寨 13、有一位外国留学生描述自己的家乡:“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是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据此判断其家乡可能位于B A、地中海沿岸 B、东南亚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欧洲西部 14“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陈毅元帅的诗句描写的是哪一地区的地理特征 D A.南亚B.俄罗斯C,四川盆地D.中南半岛 15.下面是小飞同学在网上学习中收集到的一些精美图片,其中属于法国的是A A. B. C. D. 16.李明在法国留学期间,经常吃西餐,饮食结构与国内有较大的差异,猜一猜,他在国外餐桌上常见的食品有C A.馒头、牛奶、稀饭B.猪肉、鸡蛋、米饭 C.牛排、奶油、奶酪D.玉米棒、水果、羊肉串 17.到欧洲游览峡湾风光,最佳的地区是D A.地中海沿岸B.欧洲中部C.英国沿海D.欧洲北部 18.受气候条件和地形因素的影响,欧洲西部形成的传统农业是(B ) A.种植业B.畜牧业C.园艺业D.渔业 19.欧洲西部的人们将牧草比作“绿色的金子”,该地适宜牧草生长的有利条件是。(C)A.热量充足B.地处高原C.光照条件好D.气候冷湿 20.每年的6月至9月,印度大部分地区盛行A A.西南季风B.东北季风C.东南季风D.西北季风 21.从海陆位置来看,以下国家同我国相似,都具有海陆兼备特征的是 D 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2008—2009学年辽宁省辽阳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 全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中(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有关亚洲说法错误的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B、跨经度最广的洲。 C、跨纬度最广的洲。 D、跨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2、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A、位于两大板块之间,多火山、地震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C、日本人人种优良,智商高 D、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运输 3、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A、多盆地地形 B、海拔较高,以高原为主 C、地势平坦,起伏不大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4、关于贝加尔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B、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C、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 D、世界最深的湖泊 5、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城市是() A、麦加 B、耶路撒冷 C、麦地那 D、巴格达 6、被欧洲西部人们称为“绿色金子”的是() A、橄榄 B、牧草 C、水稻 D、森林 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土耳其高原 C、巴西高原 D、东非高原 8、世界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东南亚 B、加拿大 C、澳大利亚 D、美国 9、印度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火山 B、地震 C、泥石流 D、水旱灾害 10、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 A、人口问题 B、环境问题 C、气候问题 D、粮食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docdoc 一、选择题 1.某地图比例尺为1:2000000量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A.3千米B.30千米C.6千米D.60千米 2.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的三亚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的影响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势的影响 3.下列各组气候类型,均为欧洲最典型是()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4.新疆民居比江南民居墙厚、窗小,原因是 A.建筑技术不同B.为了更好地隔热、防风沙 C.该地降水较多D.民族风俗不同 5.下列四幅图片选项,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A.B. C.D. 6.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 7.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亚洲 B.人口总数最少的是北美洲 C.人口总数最多的是非洲 D.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8.如图中,若A为海洋,B为陆地,则图示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B.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C.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D.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9.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大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高原 10.下列有关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图的上方总是表示北方B.等高线闭合的地区都是山地 C.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平原D.等高线图上的山地标高均为海拔高度11.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成为“赤道雪峰”,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离海近C.海拔高D.人口少 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分析造成此诗句中景观差异的原因()A.纬度位置因素B.海陆位置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热力差异因素13.今天(1月16日),地球运动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 ) A.a B.b C.c D.d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 1.下面关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面积最大 B.人口最多 C.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广 D.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2.下列关于亚洲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游牧生活,是因为这里是热带干旱草原 B.居住在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因为气候湿热,多河湖 C.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是因为多山地 D.日本的抗震建筑是因为其位于地震带上 3.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羊特别多,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因为出口的产品主要为农矿产品等初级产品,所以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C.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D.出口农产品主要为羊毛、牛肉、小麦 4.下列关于美国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好处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 B.利用使用大规模机械 C.交通便利,利于产品的出口 D.效率高,产量大 5.关于美国的降水说法错误的是 A.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 B.降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影响 C.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D.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6.下列关于巴西和澳大利亚说法错误的是() A.两国均为西半球的国家 B.两国均为南半球的国家 C.两国的人口和城市均分布在东南沿海 D.两国铁矿资源都比较丰富 6.下列关于亚洲人文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最多的大洲 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亚洲唯一的经济发达国家是日本 D.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落后的原因是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7.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C.亚洲具有季风气候具有分布广的特点 D.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8.下列关于日本的说话错误的是() A.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B.日本最大的岛屿为本州岛 C.日本民族构成单一,主要为大和民族 D.日本的工业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 9.下列关于日本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资源缺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B.经济类型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C.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D.因为日本是亚洲唯一经济强国,因此,世界经济对其影响较小 10.下列关于东南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B.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C.气候湿热,以热带气候为主 D.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11.下列不是东南亚选择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因是() A.水稻是产量较高的作物 B.平原面积广大 C.人口稠密 D.高温多雨 12.中南半岛的气候类型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表中,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C A C B A D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C C C A A B D 1、下列对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以地中海与非洲为界 C、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D、西隔大西洋与北美洲相望 2、亚洲的地势特点 A、以平原、高原为主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3、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4、亚、欧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分别是 A、湄公河、莱茵河 B、长江、伏尔加河 C、湄公河、多瑙河 D、锡尔河、莱茵河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B、东亚、西亚和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C、东亚、南亚和中亚是人口稠密地区 D、南亚、西亚和中亚是人口稠密地区 6、欧洲最长的河流是 A、多瑙河 B、莱茵河 C、伏尔加河 D、顿河 7、被亚、非、欧三大洲包围的海洋是 A、红海 B、地中海 C、黑海 D、波罗的海 8、下面关于时区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上规定,每隔150 划分1个时区 B、全球划分为12个时区 C、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分为两个时区 D、东一区是O0经线向东至东径150 9、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A、德干高原 B、伊朗高原 C、巴西高原 D、青藏高原 10、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A、尼罗河 B、亚马孙河 C、刚果河 D、长江 11、世界最长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阿巴拉契亚山脉 D、落基山脉 12、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1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位于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4、非洲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广的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花生 15、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A、东亚地区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16、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 A、日本 B、马来西亚 C、印度尼西亚 D、菲律宾 17、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印度 B、巴基斯坦 C、孟加拉国 D、尼泊尔 18、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是 A、佛教和伊斯兰教 B、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C、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D、犹太教和基督教 19、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这“五海”是指) A、黑海、北海、地中海、阿拉伯海 B、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C、里海、黑海、死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D、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波罗的海 20、有“石油通道”,“石油海峡”之称的海峡是 A、马六甲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60分) 1、读图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16分) A.山脉 B. 山脉 C. 山脉 D. 高原 E. 河流 F. 河流 G. 岛屿H. 运河

(A4)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3年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选择题(请把每小题唯一的正确答案填在表格内,每小题2分,) 1、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动中心相同 B、转动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C、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2、有关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C、陡坡,等高线稀疏 D、缓坡,等高线密集 3、下列有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流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故降水多 B、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C、两极地区降水较多 D、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多于沿海 4、地球上最炎热的大陆是 A、亚欧大陆 B、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5、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低纬度 B、位于高纬度 C、海拨高 D、降水丰富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7、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8、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A、人口数量 B、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自然增长率 9、某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0个婴儿,死亡10人,那么这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10? B、20? C、5? D、30? 10、下列不属于人口密集地区的是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北美洲北部 D、北美洲东南部 11、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 A、就业机会增加 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及答案【篇一: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txt>一.选择题(共4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 后括号内。每题选对得2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亚洲第一长河是() a.长江b.黄河 c.湄公河 d.印度河 2.亚洲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年份冬季风的强弱不同b.不同年份夏季风的强弱不同 c.纬度位置的影响 d.地形的影响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4.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印度尼西亚d.巴基斯坦 5.下列国家中,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世界上富裕国家的是 a.印度b.巴基斯坦c.日本d.沙特阿拉伯 6.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越南b.泰国 c.老挝d.柬埔寨 7.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 a.泰国b.越南 c.缅甸d.柬埔寨 8.中东地区最丰富和最缺乏的自然资源分别是() a.铁矿和石油b.石油和水资源 c.水资源和煤炭d.煤炭和天然气 9.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它的开通沟通了() a.红海和阿拉伯海 b.红海和地中海 c.地中海和黑海d.阿拉伯海和黑海 10.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是() a.中东地区 b.拉丁美洲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北部非洲 11.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埃塞俄比亚 )(

c.南非 d.科特迪瓦 12.下列旅游景点与其所在国家的组合,正确的是() a.埃菲尔铁塔——法国 b.凯旋门——英国 c.斗兽场——西班牙 d.水城威尼斯——荷兰 13.南极地区现已查明的矿产资源中,最可观的是() a.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b.天然气和铜矿资源 c.铝土和石油资源 d.铁矿和煤炭资源 14.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15.关于日本工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本州岛北部 b.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日本海沿岸 c.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国土两端 d.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16.关于俄罗斯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平原面积广大 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 d.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17.俄罗斯的工业主要集中在() a.欧洲部分 b.亚洲部分c.乌拉尔山区 d.西西伯利亚平原 18.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莫斯科工业区b.圣彼得堡工业区 c.乌拉尔工业区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19.澳大利亚出口的农牧产品主要有() a.大豆、小麦、羊毛 b.羊毛、牛肉、小麦 c.棉花、小麦、牛肉 d.大豆、小麦、牛肉 20.澳大利亚出口的矿产品中,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的是() a.铝土和金刚石b.煤炭和铁矿石 c.铁矿石和锰矿d.石油和天然气 二.填空题(共10分) 21.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 线是 。

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B.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人们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下列关于世界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乡村、城市聚落的差异,与劳动生产方式关系不大 B.中东地区居民属于白种人,使用阿拉伯语 C.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欧洲 D.凡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国家,便为发达国家 3.下图表明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A.中高纬度地带B.中低纬度地带 C.平原盆地地带D.温和湿润地带 4.下列各组气候类型,均为欧洲最典型是()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5.新疆民居比江南民居墙厚、窗小,原因是 A.建筑技术不同B.为了更好地隔热、防风沙 C.该地降水较多D.民族风俗不同 6.小李被选拔为孔子学院的老师,她发现她的学生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平时喜欢唱歌跳舞,小李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在( ) A.非洲南部B.亚洲西部C.亚洲东部D.欧洲西部 7.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 8.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其形成无关的板块是 A.非洲板块B.美洲板块 C.南极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分析造成此诗句中景观差异的原因()A.纬度位置因素B.海陆位置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热力差异因素

10.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1.我们生活在图中哪一个大洲() A.B.C.D. 12.下图是某平原及其近海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判断正确的是 A.本地正处在冬季 B.B点气温低于同纬度D点气温 C.本地区位于北半球 D.本地区位于南半球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B.0°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C.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0°经线向西数值递增的是西经14.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是() A.东亚B.南亚C.东南亚D.西亚15.陆地伸入海洋的部分,即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被称为() A.大陆B.大洲C.半岛D.岛屿16. 下图为某岛国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所占比例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的颜色大部分是( ) A.白色B.黄色C.褐色D.绿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