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

《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

《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

中国人民银行1日公布《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

新标准将从明年1月1日起执行。旧标准同时废止。

根据新标准,五种表面损伤的人民币不宜在市场上流通,持有者可就近在商业银行以旧换新:

●纸币票面缺少面积在20平方毫米以上;

●纸币票面裂口两处以上、长度每处超过5毫米,裂口1处、长度超过10毫米;

●纸币票面存在纸质较绵软,起皱较明显,脱色、变色、变形,不能保持票面防伪功能等情形之一;

●纸币票面污渍、涂写字迹面积超过两平方厘米,或者不超过两平方厘米但遮盖了防伪特征之一;

●硬币有穿孔、裂口、变形、磨损、氧化及文字、面额数字、图案模糊不清等情形之一。

“不宜流通人民币”的新旧标准到底有何不同 记者采访银行人士,得知新标准有所收紧。

一位银行业人士今早介绍,旧标准规定:钞票表面有孔洞直径大于10毫米的要收回,相当于面积70多平方毫米,而新标准收紧为“票面缺少面积达20平方毫米就不宜流通”,窟窿明显小了。

再比如,旧标准规定,钞票的裂口长度超过票面长度(或宽度)五分之一的要收回,以百元钞票为例,竖裂15毫米仍可使用;而新标准规定,一处裂口超过10毫米就不宜流通。

业内人士特别提醒,不少市民喜欢将开裂的钞票用透明胶甚至胶布粘贴继续使用,但根据新规定,只要裂口超过10毫米,即使粘贴得再好,也不宜流通。

衣袋里的钞票,不小心被洗衣机“洗”过,可能也不能再用。因为新标准规定,标面纸质绵软,起皱明显,脱色变形,也不宜流通。

新标准收紧了,会否令银行兑换残钞的工作剧增 银行方面表示,兑换残损币是银行日常工作之一,改变标准对此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这些钱的回收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本报记者)

“不宜流通”旧标准

票面缺少部分损及行名、花边、字头、号码、国徽之一的或缺角的;票面有孔洞直径大于10毫米的;裂口长度超过票面长度(或宽度)五分之一或损及花边、图案的;因票面断裂而粘补的;票面纸质软、较旧的;由于油浸、墨渍等造成脏污面积较大(大于1平方厘米)或涂写字迹过多,妨碍票面整洁的;票面变色严重影响图案清晰的;硬币残缺、穿孔、变形、磨损、氧化损坏花纹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