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1
- 格式:pdf
- 大小:3.96 MB
- 文档页数:39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分为开放空间和专用空间。其含义为:–狭义: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
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
等。
–广义:公共设施用地空间,如城市中心、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城市公共空间的重点是城市中心、干道、广场和公共绿地等。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属于城市设计范畴
第一讲
城市设计概论
一、城市设计的历史特征
1、“城”与“市”:城市的历史特征
2、“自下而上”:城市设计的形成
3、“自上而下”:城市设计的发展
4、“交替发展”:城市设计的规律
1、“城”与“市”:城市的历史特征
“一部城市建设史,也可以从城市设计角度来写,即写成一部城市设计史。”
(吴良镛)
“城”—是防御性的概念,为社会的政治、军事目的而兴建,边界鲜明,形态封闭、内向。
“市”---是贸易、交易的概念,为生产活动、商品交换的目的而形成,边界模糊、形态开放、外向。
2、“自下而上”:城市设计的形成
“自下而上”的城市一般是以聚落为基础,从不自觉得自然村落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城市没有一个预先构想的目标与形态,依实际发展需要,在自然环境、客观规律做用下长期积累而成,因此也被称为“自然城市”。
特点:城市形态自由灵活、有机多变;体现出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体控制规律、“渐进的城市设计”思想;其自由发展的程度也是相对而言的。
3、“自上而下”:城市设计的发展
“自上而下”的城市是指主要按人的主观作用、人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或某一统治阶层的理想模式建
设的城市。它通常以一种法定的设计准则,在严格的
控制和要求之下进行建设实施。因此也被称为“人造城市”,它是一种控制机制下的建设方式,一般在集权统治的社会制度下“自上而下”而形成的城市较多。
特点:城市形态表现着规则的用地、严谨的构图、鲜明的等级和全面的计划,几何形式很强。
4、“交替发展”:城市设计的规律•大多数城市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者兼有之,由聚落式的村屯“自下而上”逐渐发展,经过了发展和演变,形成了自身的体系和秩序。以后,这类城市的发展、规划与设计是以其固有的体系和秩序为前提,再发挥人为的作用,“自上而下”使之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现代城市。
•“自上而下”的城市在设计上的控制较严格,必须遵循特定的法则和模式;而“自下而上”的城市在设计上就显得灵活、自由,因地制宜和随机应变。
•城市环境是能够被设计的,只要经过良好的设计和再设计,其环境就具有“适居性”。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设计。城市设计学科也因此必然将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1、城市设计的含义:相关定义
2、城市设计的内容:三种形式
3、城市设计的层次:三个层次
1、城市设计的含义
(1)“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中国大百科全书》(2)“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作的各种合
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3)“城市设计是当建筑进一步城市化、城市空
间更加丰富多样化时对人类新的空间秩序
的一种创造。”
—《都市问题事典》
(4)“城市是有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设施等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
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市镇设计》(F。吉伯特)(5)“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
----《论城市---它的产生、成长与衰败》(E。沙里宁)
“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
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
2、城市设计的内容
城市空间(三类不同性质空间):
(1)骨架空间
(2)活动空间
(3)象征空间
①骨架空间(framework space)
流动:为人、车服务的各类道路、站场等空间。
服务:包括为能源、信息、消防等所提供的空间。
②活动空间(activity space)或目的空间(Objective space)
指为居住、工业、商业、行政、公共设施、娱乐、教育、卫生、文化以及农业等所提供的空间。
③象征空间(symbolic space)
指对体现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有象征意义的空间,包括水、绿化、广场、历史纪念物、公共建筑、视觉对象等。
3、城市设计的层次
(1)整体环境城市设计
(2)重点片区城市设计
(3)城市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1)整体环境城市设计
–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
–构造城市景观体系;
–布置城市公共发展空间;
–设计城市竖向轮廓。
•宏观城市设计,即总体城市设计,是研究城市总体风貌和特色,或称城市总体规划艺术布局。是在对城市自然、规状特点,以及城市历史文化传统深入挖掘提炼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性质、规模,对城市形态和总体空间布局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如中国古都北京、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等都能反映出其不同的时代特点和鲜明的特色。
•总体城市设计是把握城市整体结构形态,开放空间、城市轮廓、视线走廊等系统要素,对城市各类空间环境如居住、商贸、工业、滨水地区、闲暇游憩等进行塑造,并形成特色;对全城建筑风格、色彩、高度、夜间照明以及环境小品等城市物质空间环境要素提出整体控制要求。
•此外,城市设计关注市民社会活动,组织富有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场所”体系。城市总体设计又包括了对城市在总体环境方面的整治与部署要求,有的形成城市设计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