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320213X1《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

4-320213X1《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

4-320213X1《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

课程实验指导书

廖志芳编写

课程编号 320213X1 总学时 48 实验学时 6 课外学时15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 2021年11月

实验1《Windows Socket编程》

实验学时: 2 每组人数: 1

实验类型: 2 (1:基础性 2:综合性 3:设计性 4:研究性)实验要求: 2 (1:必修 2:选修 3:其它)

实验类别: 3 (1:基础 2:专业基础 3:专业 4:其它)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并掌握计算机Windows 编程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基本内容的理解,掌握基本的Windows编程技巧,通过实验使得学生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网络程序设计。

二、实验内容

1.介绍基本的Windows Socket编程技巧;

2.基于Windows Socket编程,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聊天系统,包括客户端及服务器端。

三、实验要求:

1.按照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各个实验; 2.在实验报告中要有详细地实验步骤以及结果; 3. 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

1.工程创建

在VC6中新建一个新工程,选择: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输入工程名。具体

方法:启动VC6.0,单击【File】->【New】,如图1所示;

1

图1

(1)服务器端创建:然后在【新建工程】的对话框中的【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输入一个工程名及保存路径,点击【确定】,如图2所示;

图2

(2)客户端创建:在【新建工程】的对话框中的【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MFC AppWizard[exe],输入一个工程名及保存路径,点击【确定】,选择“单文档模式”,完

后确定完成,如图3所示,完成后新建一个主界面窗体,如图4所示。

图3

2

图4

2.Winsock初始化

在Windows环境下进行网络程序设计时,所有的Winsock函数都是从ws2_32.dll导

出的,我们可以通过#pragma comment(lib, \语句链接到该库文件。但在使用Winsock函

数之前还必须调用WSAStartup函数对库资源进行初始化工作,使用完毕后,在退出程序

之前,我们还必须调用WSACleanup函数来释放库资源。为了便于程序的设计,我们先设

计一个CInitSock类来管理WinSock库。在工程中添加新类的过程步骤如下:

1)在VC6.0环境中点击【insert】->【new a class】菜单;

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定class type为Generic Class,在Name输入框中输入类的名称CInitSock,然后点击确定即可。

在InitSock.h和InitSock.cpp添加代码,详细代码如下所示。

////////////////////////////////////////////////////////////////////////////

// initSock.h //

////////////////////////////////////////////////////////////////////////////

#if !defined(AFX_INITSOCK_H__70EFFE09_9598_4C98_A067_29100702ACE8__INCLUDED_) #define AFX_INITSOCK_H__70EFFE09_9598_4C98_A067_29100702ACE8__INCLUDED_

#if _MSC_VER > 1000 #pragma once

#endif // _MSC_VER > 1000

#pragma comment(lib, \#include \

class CInitSock {

public: CInitSock();

3

virtual ~CInitSock(); }; #endif

// !defined(AFX_INITSOCK_H__70EFFE09_9598_4C98_A067_29100702ACE8__INCLUDED_)

//////////////////////////////////////////////////////////////////////

// InitSock.cpp: implementation of the CInitSock class. //

//////////////////////////////////////////////////////////////////////

#include \

////////////////////////////////////////////////////////////////////// // Construction/Destruction

//////////////////////////////////////////////////////////////////////

CInitSock::CInitSock() { WSADATA wsaData; WORD sockVersion = MAKEWORD(2, 2); if(::WSAStartup(sockVersion, &wsaData) != 0) exit(0); }

CInitSock::~CInitSock() { ::WSACleanup(); }

然后在工程中新建一个.cpp的源文件,在这个源文件中填写主函数代码,并且在这个.cpp源文件的开始部分包含如下头文件:”initSock.h”和”stdio.h”,还申明一个CInitSock类对象,具体代码可如下所示: #include \#include \CInitSock initSock;

// 初始化Winsock库,对库资源进行初始化工作,释放资源

3.编程模式

(1)服务器端:

函数具体说明请参考MSDN或者讲义或者教材。 1)创建socket

Socket函数的原型为:

SOCKET socket(int family, int type, int protocol); 创建一个流式套接字可以如下所示:

SOCKET _socket=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4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郭雅

目录 -实验3:子网掩码与划分子网 (4) 实验目的 (4) 实验仪器设备及软件 (4) 实验方案 (4) 实验步骤 (4) 子网掩码的算法 (4) 什么是网关 (7) 实验结果及分析 (8) 实验总结及体会 (8) -实验4:交换机基本配置 (10) 实验目的 (10) 实验仪器设备及软件 (10) 实验方案 (10) 实验步骤 (10) 在任何模式下,用户在输入命令时,不用全部将其输入,只要前几个字母能够唯一标识该命令便可,或者在此时按Tab键将显示全称。 (10) 在任何模式下,打一个“?"即可显示所有在该模式下的命令。 (11) 如果不会拼写某个命令,可以键入开始的几个字母,在其后紧跟一个“?”,路由器即显示有什么样的命令与其匹配。 (11) 如不知道命令后面的参数应为什么,可以在该命令的关键字后空一个格,键入“?”,路由器即会提示与“?”对应位置的参数是什么。 (11) 要删除某条配置命令,在原配置命令前加一个no和空格。 (12) 了解交换机的各种模式的功能。 (12) 修改交换机名称和密码。 (12) ip地址配置。 (12) telnet配置。 (12) 连接登录到真正cisco设备的过程。 (13) 实验总结及体会 (14) 教师评语 (14) —实验6:虚拟局域网(VLAN)实验 (15) 实验拓扑图 (15) 实验内容 (15) 分别把交换机命名为swA、swB。 (15) 划分vlan和静态地把端口划分到vlan中. (15) 删除vlan信息: (16) 实验步骤 (16) 分别把交换机命名为SWA,SWB (16) 划分vlan和静态地把端口划分到vlan中 (16) 把端口静态地划分到vlan中 (17) 查看配置 (18) 实测VLAN (18) 删除VLAN信息 (20) 实验总结及体会 (20) 教师评语 (20) —实验7:三层交换机的配置 (21)

实验四、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tcp协议分析及应用层命令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TCP协议分析及应用层命令实验 指导教师:韩家伟孙玉钰

实验4TCP报文段分析及应用层命令实验1.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IRIS工具对TCP与UDP协议进行抓包分析的方法。 2.掌握TCP协议的报文格式及其优缺点。 3.熟悉应用层命令。 2.实验设备与环境 1.Iris网络分析软件 2.网络数据包捕获 3.捕获TCP报文段并分析 (一)实验内容 1.启动网络嗅探工具,设置好过滤条件,捕获UDP用户数据报和TCP报文段。2.分析UDP与TCP协议。 (二)TCP协议实验指导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送协议。它在传送数据时是分段进行的,主机之间交换数据必须建立一个会话。它用比特流通信,即数据被作为无结构的字节流。通过每个TCP传输的字段指定顺序号,以获得可靠性。它是在OSI参考模型的第4层,TCP是使用IP的网际间互联功能而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IP不停地把报文放到网络上,而TCP负责确信报文到达。在协同IP的操作中TCP负责握手过程、报文管理、流量控制、错误检测和处理(控制),并根据一定的编号顺序对非正常顺序的报文给予重新排列顺序。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在面向连接的环境中,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在两个终端之间必须先建立一个连接。对于一个要建立的连接,通信双方必须用彼此的初始化序列号seq和来自对方成功传输确认的应答号ack(指明希望收到的下一个八位组的编号)来同步,习惯上将同步信号写为SYN,应答信号写为ACK。

整个同步的过程称为三次握手,如图4-1所示。 图4-1 TCP连接的建立 对于一个已经建立的连接,TCP使用四次握手来结束通话(使用一个带有FIN附加标记的报文段)。如图4-2所示。 图4-2 TCP连接的释放 TCP每发送一个报文段,就对这个报文段设置一次计时器。只要计时器设置的重传时间到期,但还没有收到确认,就要重传这一报文段。 图4-3 TCP报文格式 TCP首部各字段分析 TCP的头信息是:04 28 00 153A DF 05 5300 00 00 00 700240 009A 8D00 0002 04 05 B401 01 04 02 端口号:常说FTP占21端口、HTTP占80端口、TELNET占23端口等,这里指的端口就是TCP或UDP的端口,端口就像通道两端的门一样,当两机进行通讯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2019-2020-36学时)

计算机网络实验 指导书 (修改稿) 潘冰 暨南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9年9月

目录 实验一网络嗅探器安装与使用 (4) 实验二TCP/IP协议配置与网络实用命令 (5) 实验三、四Internet应用与应用层协议分析 (10) 实验五双绞线制作与对等网组建 (17) 实验六交换机基本配置与VLAN的划分 (20) 实验七跨VLAN通信的实现 (24) 实验八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协议分析 (29) 实验九交换机安全 (31) 实验十访问控制列表 (36) 实验十一网络地址转换 (41) 实验十二静态路由和RIP路由协议配置 (47) 实验十三OSPF路由协议配置 (53) 实验十四运输层协议分析 (55) 实验十五综合组网与配置 (56) 实验十六聊天程序设计 (57)

说明: 登录到交换机的步骤如下: 1、通过浏览器登录到RCMS(远程控制服务管理): A组用户:http://10.1.1.1:8080 B组用户:http://10.1.2.1:8080 C组用户:http://10.1.3.1:8080 D组用户:http://10.1.4.1:8080 选择一台交换机,如s1。进入用户模式。提示符为s1> 2、进入特权模式 S1>enable 14 !下划线上内容需要输入。 Password:star !star是需要输入的密码。 3、进入全局模式 S1#configure terminal 4、交换机改名 S1(config)#hostname SwitchA !改名可选 登录到路由器步骤如下: 1、通过浏览器登录到RCMS(远程控制服务管理): A组用户:http://10.1.1.1:8080 B组用户:http://10.1.2.1:8080 C组用户:http://10.1.3.1:8080 D组用户:http://10.1.4.1:8080 选择一台路由器,如r1。进入用户模式。提示符为r1> 2、进入特权模式 r1>enable 14 !下划线上内容需要输入。 Password:star !star是需要输入的密码。 3、进入全局模式 r1#configure terminal 4、交换机改名 r1(config)#hostname RouterA !改名可选 思科模拟器Cisco Packet Tracer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手册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编写:安德智

实验总体说明 1.实验总体目标 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3.实验环境 网络实验室局域网环境; 操作系统:Linux ,Win2000,Win98; 实验软件:Packet tracer5.0、Ethereal; 开发工具:VC++6.0; 4.实验总体要求 ●由于设备原因,所有网络实验是在Packet tracer5.0模拟环境下进行,因此需要首先 预习Packet tracer5.0的环境和基本操作。具体内容见附件1 ●按照各项实验内容做实验,包括操作、观察、记录、分析,通过操作和观察获得直 观印象,有些实验还应该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软件的内部功能; ●对提供源程序的实验,首先要阅读,理解和掌握程序的设计思想和采用的算法,在 理解源程序的基础进行改动和扩充; ●部分实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可能暂时不能进行,但也要按实验指导说明的操作 步骤去理解和掌握; ●每项实验均应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可参照实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上应 包括以下内容:实验题目,实验内容说明,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算法描述,程序段,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

目录 实验预习Packet Tracer 5.0简介 实验一拓扑布局和建立小型网络 实验二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三RIP协议配置 实验四RIPv1与EIGRP在不连续网络下的比较

实验预习Packet T racer 5.0简介 实验题目:Packet Tracer 5.0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研究Packet Tracer 实时模式 研究逻辑工作空间 研究Packet Tracer 的运行 连接设备 检查设备配置 查看标准实验设置 设备概述 实验内容: 将采用实际PC、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组成的标准实验配置来学习网络概念。此方法提供最广泛的功能和最真实的体验。由于设备和时间有限,因此还会通过模拟环境来强化这种体验。本课程使用的模拟程序是Packet Tracer。Packet Tracer 提供一组丰富的协议、设备和功能。 本练习让您使用Packet Tracer 模拟程序学习标准实验设置。Packet Tracer 可以创建两种格式的文件:.pkt 文件(网络模拟模型文件)和.pka 文件(实践练习文件)。在Packet Tracer 中创建自己的网络时,或者修改教师或同学提供的现有文件时,通常采用.pkt 文件格式。从课程启动此练习时,将会显示这些说明。它们是.pka(Packet Tracer 练习文件格式)的结果。在这些说明的底部有两个按钮:Check Results(检查结果)(给您提供已完成练习的反馈信息)和Reset Activity(重置练习)(重新开始练习- 如果您想清除自己的工作或反复练习)。 任务1:学习PT 界面 步骤 1 –逻辑工作空间 当Packet Tracer 启动时,将会以实时模式显示网络的逻辑视图。PT 界面的主要部分是逻辑工作空间。这是一个大区域,用于放置和连接设备。 步骤 2 –符号导航 PT 界面的左下部分(黄色条下方)是界面中用于选择设备以及将设备放入逻辑工作空间的部分。左下部分第一个框中包含代表设备组的符号。在这些符号上移动鼠标指针时,设备组的名称将显示在中间的文本框中。当您单击这些符号的其中一个时,组中的特定设备就会显示在右边的框中。当您指向具体设备时,该设备说明就会显示在以下具体设备的文本框中。单击每个组,了解可用的各种设备及其符号。 任务2:了解PT 的运行 启动本实验文档在“Packet Tracer 简介.pkt” 步骤 1 - 使用自动连接方式连接设备 单击连接组符号。特定的连接符号提供可用于连接设备的不同电缆类型。第一种特定的类型是金色的闪电,用于自动根据设备可用的接口选择连接类型。当您单击此符号时,鼠标指针的形状就像一个电缆连接器。 要连接两台设备,请依次单击自动连接符号、第一台设备和第二台设备。使用自动连接符号建立以下连接: 将Eagle Server 连接到R1-ISP 路由器。 将PC-PT 1A连接到S1-Central 交换机。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学部:信息工程学部 专业:软件工程 课程:计算机网络 姓名:洪江山 教师:李毕祥 2017 年 2 月

目录 实验一双绞线线缆的制作 (5) 实验二 TCP/IP协议常用网络工具的的使用 (8) 实验三在Windows2003上安装与配置DHCP服务器 (11) 实验四在Windows2003上安装和配置DNS服务器 (16) 实验五实现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21) 实验六路由器基本实验-静态路由、缺省路由配置 (28) 实验七交换机基本实验-VLAN、 VTP、TRUNK (34)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1、实验课程信息 课程编号:061331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实验总学时数:10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2、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先修课为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从事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和电子商务应用的人员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通过课程实验,学生应学会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习和掌握通信媒体、网络工具的使用,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配置方法,服务器的配置和测试方法,为进一步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组建、管理和进行网络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计算机网络实验共10学时,实验分为“必修实验”和“选修实验”两大类。其中必修实验2个,共4学时;选修实验分2个等级:A级和B级,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选修实验A级或选修实验B级,共6学时。 4、实验教学设备和仪器 (1)实验设备和仪器名称:RJ-45接头、双绞线、RJ-45压线钳、打线钳、测试仪、计算机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单元一局域网组建 任务一局域网认识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掌握按地理范围分类的四大计算机网络,即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和互联网。重点了解局域网的结构及网络系统的设置;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五种拓扑结构,即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和网状型。重点掌握总线型、星型。 二、实验内容 1、到学院网络中心、教学机房或者其他相关单位了解计算机网络结构,并画出拓扑结构图,分析属于什么网络结构; 2、观察每台计算机是如何进行网络通信的,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设备; 3、了解每台计算机上使用的网络标识、网络协议和网卡的配置。 三、实验原理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类型的划分标准各种各样,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国际互联网;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为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型网络、树状网络、混合型网络;按传输介质划分为有线网、无线网;按网络的使用性质划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类标准。 四、实验步骤 组织学生三至五人为一小组,分别到学院网络中心、教学机房或者其他相关单位,完成本次实验的内容,并写出实验报告。 LAB1:观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本实验是以计算机教学机房为例,观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到相关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训基地观察)。 1、记录联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等数据; 2、了解教学机房设备是如何互联的(根据现有条件,了解相应网络设备); 3、认识并记录网络中使用的其他硬件设备的名称、用途及连接的方法; 4、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5、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图分析网络使用的结构。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 实验项目性质:专业类 所属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试验计划学时:2学时 一、实验的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双绞线的基本构成和双绞线的各种制作知识,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继续在计算机组网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本实验涉及了物理层的传输媒体的知识点。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采用以集中讲解,然后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形式。 三、本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按照TIA/EIA标准制作直连线、交叉线、反向连接线。 四、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测线仪、压线钳、非屏蔽双绞线、RJ-45水晶头 五、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方法: 1、TIA/EIA标准 568A标准线序: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568B标准线须: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图一:T568A/T568B线序 2、何为直连线?何为交叉线? 直连线:双绞线两端所使用的制作线序相同(同为T568A/T568B)即为直连线;用于连接异种设备,例如:计算机与交换机相连。

图二:直连线线序 图三:直连线连接 交叉线:双绞线两端所使用的制作线序不同(两端分别使用T568A和T568B)即为交叉线;用于连接同种设备,例如:计算机直接相连。 图四:交叉线线序

图五:交叉线连接 步骤: 双绞线制作之直连线制作举例 1)使用压线钳上组刀片轻压双绞线并旋转,剥去双绞线两端外保护皮2cm~5cm; 2)按照线序中白线顺序分开四组双绞线,并将此四组线排列整齐; 3)分别分开各组双绞线并将已经分开的导线逐一捋直待用; 4)导线分开后交换四号线与六号线位置; 5)将导线收集起来并上下扭动,以达到让他们排列整齐的目的; 6)使用压线钳下组刀片截取1.5cm左右排列整齐的导线; 7)将导线并排送入水晶头; 8)使用压线钳凹槽压制排列整齐的水晶头即可。 双绞线的测试: 直连线:测线仪指示灯1-1 2-2 3-3 4-4 5-5 6-6 7-7 8-8显示即为测试成功; 交叉线:测线仪指示灯1-3 2-6 3-1 4-4 5-5 6-2 7-7 8-8显示即为测试成功;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名称 (2)制作直连线和交叉线基本步骤 (3)实验结果 (4)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剥去外保护皮时,注意压线钳力度不宜过大,否则容易伤害到导线; 2)四组线最好在导线的底部排列在同一个平面上,以避免导线的乱串; 3)捋直的作用是便于到最后制作水晶头; 4)交换四号线和六号线位置是为了达到线序要求; 5)上下扭动能够使导线自然并列在一起; 7)导线顺序:面向水晶头引脚,自左向右的顺序; 8)压制的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压碎水晶头;压制前观察前横截面是否能看到铜芯、侧面是否整条导线在引脚下方、双绞线外保护皮是否在三角楞的下方,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后方可压制。 八、思考题 无 九、其它说明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路由)

双实验平台的路由实验设计

双实验平台的路由实验设计 实验一路由器基本配置实验 实验二路由器的密码恢复实验 实验三路由器的IOS恢复实验 实验四路由器通信基础实验 实验五静态路由的配置实验 实验六RIP路由协议实验 实验七OSPF路由协议实验 实验八PPP协议实验 实验九ACL配置实验 实验十NAT配置实验 实验十一DHCP配置实验 实验十二Packet Tracer综合实验

实验一路由器基本配置实验1.1实验目标: 通过本实验,我们应该掌握: ●通过Console口配置路由器 ●通过telnet配置设备 ●基本配置命令 1.2 设备要求 ●路由器一台 ●PC机一台 ●网线一根 ●Console线一根 1.3实验环境搭建 图1-1实验基本拓扑 1.4命令参考

1.5 检测PC与路由器的连通性 使用ping命令检测,能否ping通路由器;并在PC上运行telnet应用程序登录路由器。如果没有成功,请检查配置文档

实验二路由器的密码恢复实验 2.1实验目标: 通过本实验,我们应该掌握: ●路由器的密码恢复 ●路由器重置 2.2 设备要求 ●路由器一台 ●PC机一台 ●Console线一根 2.3实验环境搭建 图2-1 实验基本拓扑 2.4命令参考 真机平台 第一步:当我们用console线连接MSR路由器控制时同样需要密码,而这个密码也被遗忘了。 第二步:这时我们可以将MSR路由器的电源关闭,然后在CONSOLE线连接正常的情况下重新启动MSR路由器。 第三步:注意观察终端连接中显示的信息,当出现“press CTRL+B to enter extended boot menu”时我们迅速按下CTRL和B键,这样将进入扩展启动选项。 第四步:在扩展启动选项中有九个选项提供给我们选择,依次是启动CF卡中的系统,进入串口子菜单,进入以太口子菜单,文件控制,修改bootrom的密码,忽 略加载系统config文件启动,清空super超级密码,设备操作以及重新启动。要注意的是清空super超级密码并不是我们要选择的,他只适用于基于密码的验证而不是基于用户名和密码两者验证的方式。因此我们选择第六项——ignore system configuration。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2019版)(1)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 华北电力大学 2019年7月

目录 第一章实验概述 (1) 第二章仿真编辑器使用说明 (2) 第三章协议分析器使用说明 (10)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实验—基本实验 (14) 实验 1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的构成 (14) 实验 2 网络层:地址转换协议ARP (17) 实验 3 网络层:网际协议IP (21) 实验 4 网络层: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27) 实验 5 传输层: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3) 实验 6 传输层:传输控制协议TCP (37) 实验7 网络地址转换NAT (42) 实验8 静态路由与路由信息协议RIP (45) 实验9 网络综合实验 (51) 附录三种网络结构图 (52)

第一章实验概述 【实验环境】 每个实验均要求以下实验环境: 1.服务器一台:装有HTTP、FTP、TELNET、MAIL、DHCP、DNS等服务。 2.中心设备一台。 3.组控设备若干。 4.实验机:运行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程序。 5.Visual Studio 2003(C++,C#)。 【实验内容】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根据教学内容将实验划分为九个基本实验。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TCP/IP协议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实验1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的构成: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了解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学会使用仿真编辑器编辑以太网帧,学会两种不同MAC帧格式,认真观察和分析以太网帧的MAC首部。实验教学效果达到理解MAC地址、MAC广播地址的作用。 实验2 网络层:地址转换协议 ARP: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理解IP地址与MAC地址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掌握ARP协议的报文格式、作用与工作原理。实验教学效果达到利用ARP协议的工作原理,设计类似ARP协议程序,学会在局域网中查找MAC地址。 实验3 网络层:网际协议IP: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学会分类IP地址,掌握IP数据报的格式、长度以及各字段的功能,掌握路由转发的原理。实验教学效果达到学会利用子网掩码确定IP地址的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学会分析给定数据包的IP首部信息,学会手工计算IP校验和的方法。 实验4 网络层: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ICMP协议的基本作用与报文格式,理解ICMP协议与IP协议的封装关系。实验教学效果达到能根据各种响应信息进行出错分析。 实验5 传输层:用户数据报协议UDP: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理解UDP协议的基础上,理解单播与广播的模式,学会UDP校验和的计算方法,理解UDP协议各字段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实验教学效果达到学会应用C语言与WinSock2进行网络程序设计。 实验6 传输层:传输控制协议TCP: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理解TCP首部中各字段的含义及作用,理解三次握手的过程和TCP重传的过程。实验教学效果达到分析TCP协议的建立连接、会话和断开连接的全过程,学会计算TCP校验和的方法。 实验7 网络地址转换NAT: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理解NAT的转换机制、NAT地址转换表的作用。实验教学效果达到学会利用Windows 2000 Server配置NAT网络。 实验8 静态路由与路由信息协议RIP: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路由协议的分类,掌握RIP报文格式、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课教学指导书 前言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也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重要领域,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给《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作为计算机与应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对计算机网络网络体系结构、通讯技术以及网络应用技术有整体的了解,特别是Internet、典型局域网、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处理方式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网络规划、设计的能力和常用组网技术。本课程实践性、综合性强,教学难度大。要求在教学工作中尽可能结合实际网络进行,务必使学生掌握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结合教学实践,要求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网络安装、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 本实训手册是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上机实训指导的主要依据。根据实训大纲要求,共包含4个实训。

目录 实训一双绞线的制作 (1) 实训目的 (1) 实训内容 (1) 实训环境 (1) 实训步骤 (1) 实训注意事项 (2) 实训二 WEB服务器配置 (3) 实训目的 (3) 实训内容 (3) 实训环境 (3) 实训步骤 (3) 实训注意事项 (4) 实训三 DNS服务器配置 (5) 实训目的 (5) 实训内容 (5) 实训环境 (5) 实训步骤 (5) 实训注意事项 (6) 实训四组建对等网 (7) 实训目的 (7) 实训内容 (7) 实训环境 (7) 实训步骤 (7) 实训注意事项 (9)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1、实验题目:CRC校验 PPP协议受到数据帧后要对数据部分连同FCS字段做CRC校验,结果若不为“0”,则可以肯定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错;结果若为“0”,则只能说明很大概率上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没有出错,而不是百分之百不出错。这个概率与CRC校验时采用的除数有关,我们把使用某个除数做CRC校验,结果为“0”且数据实际不出错的概率称为该除数的有效性。 本次试验要求同学们以实验的方法验证CRC-16的有效性。 2、实验内容: (1)随机取1个128位数A。 (2)将A与CRC-16做除法得余数B,A*216+B保存在C中。 (3)随机修改C中的1个比特,重新与CRC-16做除法运算,记录余数为0的二进制组合。 (4)随机修改C中的2个比特,重新与CRC-16做除法运算,记录余数为0的二进制组合。 (5)随机修改C中的3个比特,重新与CRC-16做除法运算,记录余数为0的二进制组合。 3、实验报告内容: (1)CRC校验原理。 (2)实验记录 (3)随机产生的128位数(以16进制表示)。 (4)除法运算的算法描述。 (5)随机修改C中的1个比特,重新与CRC-16做除法运算,余数为0的二进制组合。(6)随机修改C中的2个比特,重新与CRC-16做除法运算,余数为0的二进制组合。(7)随机修改C中的3个比特,重新与CRC-16做除法运算,余数为0的二进制组合。 4、实验结果分析: 理论上CRC-16的有效性(不一定100%有效)。 实验二 1、实验题目:帧的封装 帧的封装是任何数据链路层协议必须实现的功能,对帧的封装建立在详细了解该协议PDU格式的基础之上。本次试验要求同学们自己动手实现PPP协议和MAC帧的封装程序。 2、实验内容: (1)随机生成64字节的数据A,作为网际层IP协议的PDU。 (2)将A封装成字符异步传输模式的PPP帧(注意字符填充)。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详细版)

实验一 RJ-45接口连线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会制作两种类型的RJ-45接头直通线、交叉线。 2)掌握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连接方法。 3)掌握测线仪的使用方法。 【实验环境】 具有RJ-45接口网卡的计算机、5类双绞线、水晶头、压线钳、测线器。 【实验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习双绞线识别、制作、测试器的使用。 难点:掌握制作正确双绞线的方法。 【实验指导】 RJ-45连接器包括一个插头和一个插孔(或插座)。插孔安装在机器上,而插头和连接导线(现在最常用的就是采用无屏蔽双绞线的5类线)相连。EIA/TIA制定的布线标准规定了8根针脚的编号。 如果看插孔,使针脚接触点在上方,那么最左边是①,最右边是⑧(见下图)。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如果看插头,将插头的末端面对眼睛,而且针脚的接触点插头的在下方,那么最左边是①,最右边是⑧(见下图)。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在10 /兆比秒和100 Mb/s以太网中只使用两对导线。也就是说,只使用4根针脚。那么我们应当将导线连接到哪4根针脚呢? 按照T568B(T568A)的标准制作双绞线。T568B和T568A为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EIA/TIA)两种双绞线制作标准。其中T568B标准在以太网中应用较广泛。 T568A和T568B的管脚编号

T568B线序 Straight-Through Cable(直通线):双绞线线缆的两端使用同一种标准,即同时采用T568B标准或同时采用T568A标准。在10M/100M以太网中8芯只使用4芯,在1000M以太网中8芯全部使用。 Crossover Cable(交叉线):双绞线在制作时一端采用T568B标准,另一端采用 T568A标准。 DTE 类设备:PC、路由器、交换机uplink口、HUB级联口 DCE 类设备:交换机普通口、HUB普通口 同类设备间相连使用交叉线方式;异类设备间相连使用直通线方式。 说明: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是数据终端设备,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发送和接收数据能力的设备。大家知道,大多数的数字数据处理设备的数据传输能力是很有限的。直接将相隔很远的两个数据处理设备连接起来,是不能进行通信的。必须在数据处理设备和传输线路之间,加上一个中间设备。这个中间设备就是数据电路端设备DCE(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DCE的作用就是在DTE和传输线路之间提供信号变换和编码的功能,并且负责建立、保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DTE可以是一台计算机或一个终端,也可以是各种的I/O设备。典型的DCE则是一个与模拟电话线路相连接的调制解调器。例如:PC PC 交叉线;PC HUB 直通线;HUB普通口HUB普通口交叉线;HUB 普通口HUB级联口直通线;路由器路由器交叉线;PC 交换机直通线;路由器交换机直通线;交换机普通口交换机uplink口直通线;交换机普通口交换机普通口交叉线;交换机uplink口交换机uplink口交叉线 【实验内容】 ?步骤1:准备好5类线、RJ-45插头和一把专用的压线钳 ?步骤2:用压线钳的剥线刀口将5类线的外保护套管划开(小心不要将里面的双绞线的绝缘层划破),刀口距5类线的端头至少2厘米。 ?步骤3:将划开的外保护套管剥去(旋转、向外抽)。 ?步骤4:露出5类线电缆中的4对双绞线。 ?步骤5:按照EIA/TIA-568B标准和导线颜色将导线按规定的序号排好。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步骤及答案

目录 实验1 实验环境熟悉 (1) 实验2 网络协议仿真软件的熟悉 (2) 实验3 编辑并发送LLC帧 (3) 实验4 编辑并发送MAC帧 (4) 实验5 (5) 实验6 网际协议IP (6) 实验7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8) 实验8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0) 实验9 传输控制协议TCP (11)

实验一:实验环境的熟悉 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系统的软硬件组成 2.熟悉实验系统软件界面 实验设备: N台计算机,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 实验步骤: 1.由教师引领,观察实验室硬件布局、网线连接、主要设备等相关情况; 2.打开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了解软件的组成模块(包括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 2.了解实验中要用到的3种网络拓扑结构图; 3.了解每种拓扑图中计算机的连接方法和ip地址的设置方法; 主服务器IP设为172.16.1.100; 其它机器设为172.16.1.* mask:255.255.255.0 Gateway:172.16.1.1 Dns:172.16.1.100 4.打开中软吉大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课件,熟悉9个实验的名称,有关实验的说明。

实验二:网络协议仿真软件的熟悉 实验目的: 1.熟悉仿真编辑器界面的操作 2.熟悉协议分析器界面的操作 实验设备: N台计算机,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 实验步骤: 打开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浏览界面,尝试使用界面上的工具按钮。 (1)打开仿真编辑器。该系统的初始界面分为5个部分:多帧编辑区、单帧编辑区、协议模型区、地址本和十六进制显示区 a.多帧编辑区 b.单帧编辑区 c.协议模型区 d.地址本 e.十六进制显示区 (2)应用实例 a.编辑MAC层 b.编辑IP层 c.编辑TCP层 (3)协议分析器使用简介 a.会话分析 b.协议解析 (4)应用实例 a.在单帧编辑区中编辑一个ICMP帧 b.在协议分析器捕获该帧并分析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实验是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掌握网络技术的重要途径。本实验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网络编程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指导书包括四个实验,分别涵盖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应用、网络安全和综合实验等内容。 二、实验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实验目标: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拓扑结构、协议等基础知识,理解网络通信原理。 实验内容: 1、搭建简单的局域网(LAN),配置网络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2、使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如Wireshark)分析网络数据包,观察网络通信过程。 3、测试网络连通性,掌握ping、traceroute等常用网络命令。 三、实验二:计算机网络应用

实验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场景,掌握常见的网络应用技术,如Web开发、FTP服务等。 实验内容: 1、开发一个简单的Web应用程序,实现用户注册、登录、信息查询等功能。 2、搭建一个FTP服务器,实现文件上传、下载、删除等操作。 3、配置DNS服务器,实现域名解析。 四、实验三:计算机网络安全 实验目标: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实验内容: 1、使用加密算法(如AES)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观察加密效果。 2、配置防火墙,设置安全策略,拦截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3、利用Snort等工具检测网络入侵行为,保护网络安全。 五、实验四:综合实验 实验目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实验内容: 1、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Socket的网络通信程序,实现两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2、针对某一实际应用场景,如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应用,并评估其性能和安全性。 3、以实际企业或组织为对象,分析其网络安全风险,制定网络安全防护方案。 六、参考文献 1、《计算机网络》(第七版),作者:Andrew S. Tanenbaum。 2、《TCP/IP详解卷一》,作者:W. Richard Stevens。 3、《Python网络编程基础》,作者:林智铭。 4、《网络安全原理与实践》,作者:王丽宏等。 本实验指导书仅作为参考,实际实验内容和难度应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希望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20213X1《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

4-320213X1《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 课程实验指导书 廖志芳编写 课程编号 320213X1 总学时 48 实验学时 6 课外学时15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 2021年11月 实验1《Windows Socket编程》 实验学时: 2 每组人数: 1 实验类型: 2 (1:基础性 2:综合性 3:设计性 4:研究性)实验要求: 2 (1:必修 2:选修 3:其它) 实验类别: 3 (1:基础 2:专业基础 3:专业 4:其它)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并掌握计算机Windows 编程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基本内容的理解,掌握基本的Windows编程技巧,通过实验使得学生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网络程序设计。 二、实验内容 1.介绍基本的Windows Socket编程技巧; 2.基于Windows Socket编程,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聊天系统,包括客户端及服务器端。 三、实验要求: 1.按照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各个实验; 2.在实验报告中要有详细地实验步骤以及结果; 3. 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 1.工程创建 在VC6中新建一个新工程,选择: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输入工程名。具体 方法:启动VC6.0,单击【File】->【New】,如图1所示; 1 图1 (1)服务器端创建:然后在【新建工程】的对话框中的【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输入一个工程名及保存路径,点击【确定】,如图2所示; 图2 (2)客户端创建:在【新建工程】的对话框中的【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MFC AppWizard[exe],输入一个工程名及保存路径,点击【确定】,选择“单文档模式”,完 后确定完成,如图3所示,完成后新建一个主界面窗体,如图4所示。 图3 2 图4 2.Winsock初始化 在Windows环境下进行网络程序设计时,所有的Winsock函数都是从ws2_32.dll导 出的,我们可以通过#pragma comment(lib, \语句链接到该库文件。但在使用Winsock函 数之前还必须调用WSAStartup函数对库资源进行初始化工作,使用完毕后,在退出程序 之前,我们还必须调用WSACleanup函数来释放库资源。为了便于程序的设计,我们先设 计一个CInitSock类来管理WinSock库。在工程中添加新类的过程步骤如下: 1)在VC6.0环境中点击【insert】->【new a class】菜单;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带答案

辽东学院自编教材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姜春霞编 (计算机专业用) 信息技术学院 2012年12月

目录 实验一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 (3) 实验二链路层协议分析 (8) 实验三网络层协议分析 (8) 实验四静态路由 (10)

实验一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 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课时: 2 指导教师: 时间:201 4 年12 月日课次:第节教学周次:第周 实验分室:实验台号:实验员: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双绞线的特性与应用场合。 2.熟悉T568A和T568B标准线序的排列顺序。 3.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4.让学生掌握线缆测试的简单方法,学会使用简易测线仪,了解连接状态指示灯的含义。 二、实验要求 1.熟悉各种网络组成元件,了解设备功能; 2.准备实验工具:双绞线,测试仪,水晶头,压线钳; 3.掌握各种网线应用场合,能够制作标准网线; 4.连通测试; 三、实验内容 1.直通UTP电缆的制作; 2.交叉UTP电缆的制作; 3.网线的连通性的测试; 4.认识常用联网设备。 四、实验步骤 1.认识在制作过程中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 UTP-5双绞线 图3-1 非屏蔽双绞线 UTP-5(5类非屏蔽双绞线)是目前局域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网线。它有八根铜质导线两两绞合在一起,形成4对。绞合的目的是利用铜线中电流产生的电磁场互相作用抵消邻近线路的干扰,并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提高信号传输质量。每英寸长度上相互缠绕的次数决定其抗干扰的能力

和通信的质量,绞合得越紧密其通信质量越高。导线的主体颜色分别为:橙、蓝、绿、棕。与橙 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橙白,与蓝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蓝白,与绿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绿白,与棕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棕白。UTP-5的有效传输距离为100米/段,传输速率可达 100Mbps。 RJ-45压线钳 图3-2 压线钳 RJ-45压线钳有三处不同的功能,最前端是剥线口,它用来剥开双绞线外壳。中间是压制RJ-45头工具槽,这里可将RJ-45头与双绞线合成(将RJ-45接头上的金属片压入线路中,让金属片穿过双绞线的塑料皮,从而和内部铜质导线接触)。离手柄最近端是锋利的切线刀,此处可以用来切断双绞线。 RJ-45接头(水晶头) 图3-3 RJ-45接头 由于RJ-45接头像水晶一样晶莹透明,所以也被俗称为水晶头,每条双绞线两头通过安装RJ-45水晶头来与网卡和集线器(或交换机)相连。每个水晶头的正面都有8个铜质金属片,分别用于压入双绞线的8根导线的塑料皮,使之和内部铜质导线接触相连。 网线护套:用于保护水晶头和网线的连接。 图3-4 网线护套 测线仪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新版)

计算机网络 实验指导书 主编郭雅 参编余小华黄锦煜罗肖辉 主审陶培基

前言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社会的支柱。培养一大批谙熟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具有综合应用和研发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社会信息化的需要,也是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目的. 编者在本科院校二级学院工作多年,一直担任计算机网络课程及其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包括编者所在学校在内的许多本科院校二级学院采用了谢希仁编著《计算机网络》作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说理透彻。针对本科院校二级学院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应该基础理论和实践并重,各所院校都开出了一定的实验课时.为规范实验内容,严格实验训练,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编者多年来一直对本类院校的实验教学进行探索,研究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组织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内容,使之既能配合课堂教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紧跟网络技术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编者一直坚持编写和完善实验指导书,并与选用谢希仁编著《计算机网络》做教材的一些兄弟院校的教师多次交流,修订完成了这本《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本书内容涵盖诠释网络原理,应用组网技术和实施网络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实验项目十九个。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紧迫,不足与错误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计算机工程系余小华老师,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教育信息技术部黄锦煜老师,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网络中心罗肖辉老师。 本书由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计算机系主任陶培基教授担任主审。 感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教授石硕对本书编写和出版所提供的意见、建议和热忱帮助。 编者 2011年6月 于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广州 E—mail: hsguoya@126。com

《计算机网络实验与实践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与实践指导书》

————————————————————————————————作者:————————————————————————————————日期:

一、性质、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是对实践要求较强的一门课,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网络原理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初步掌握组建局域网的主要技术环节和操作方法,掌握网络的一些具体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内容与要求 通过加强实验教学训练,使学生对网络的架构有一个清晰地了解,并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目录 实验一网络基础 实验二网络基础(续) 实验三网线制作 实验四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实验五配置VLAN 实验六子网规划与划分 实验七ARP命令的使用 实验八。Ping命令的使用 实验九. 配置路由 实验十DNS服务器安装、配置与管理 实验十一电子邮件的使用 实验十二配置WWW服务器 实验十三利用SSL实现安全数据传输

实验一网络基础 实验目的: 1、学会熟练查看计算机与网络相关的基本配置信息; 2、学会在局域网内共享资源 3、了解局域网内的通讯形式 实验条件:单机(windows server 2000)和星型局域网 实验内容 一、查看记录网络相关信息; 1、右击“我的电脑”/“属性”/“计算机标识”。记录: 计算机名称()工作组() 2、右击“网上邻居"/“属性”/右击“本地连接”/“属性"/.。.。记录: 网卡型号()已装协议()、()、() 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 () 二、共享资源 1、右击“我的电脑"/“管理"/系统工具-“本地用户和组”/用户/双击Guest帐户,启用之。 2、右击“我的电脑"/“管理”/系统工具-“共享文件夹”/共享,查看已共享情况。 3、右击“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右击某一磁盘(或文件夹)/共享 设置其详细的共享属性参数(属性参数具体有、等) 4、共享打印机(选作) 添加本地打印机,并设为共享.再把同学共享出来的打印机添加为网络打印机。“开始”/“设置”/“打印机和传真"/双击“添加打印机” 5、验证共享 自我验证及同学间的验证。 右击“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在地址栏内输入“\\计算机标识”,回车. 情况实录(我是这样做的: 三、在线通信 1、命令行方式(net命令的用法) “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 输入net /?查看命令的用法 发送短消息net send *(或某计算机标识)所发消息的文字内容. 2、图形窗口方式(netmeeting的用法) “开始”/“运行"/输入conf,回车。 或“开始”/“程序”/“附件”/“通信”/netmeeting 具体的功能有:(、、、、) 我已会用的有:、、、 思考与总结(自评): 我已学会熟练查看计算机与网络相关的基本配置信息(); 我已学会在局域网内共享资源() 我已了解局域网内的通讯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