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科学整理资料

四年级科学整理资料

四年级科学整理资料
四年级科学整理资料

四年级科学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

1.(合理饮食)很重要,(营养搭配)要科学,(新鲜清洁)要记牢。

2.我们的食物有(萝卜、芹菜、豆角、白菜、菠菜、油菜、蒜、西红柿、辣椒、茄子、黄瓜、土豆、花菜、)

3.有的食物来自(动物),有的食物来自(植物)。(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4.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5.(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6.从食品包装袋上能获得的信息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Va、Vd、ca等)

7.怎样搭配食物才合理呢?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合理的饮食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成10份,其中米、面食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油应占2份左右。

8.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9.怎样做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1.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

2.还要注意营养的搭配。

3.吃东西要定时、定量。

4.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10(探究)水之谜,(精心)做实验,(珍惜)每滴水,(保护)生命源。

11.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12.在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有什么发现。

有部分食盐没有溶解,食盐在水中饱和了。

13.由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14.做饮料时应注意

1.每次都对每种配料定量选取。

2.配制出一杯饮料后,仔细品尝,找出不足。下一次配制时,尽量弥补。

3.多次配制才能发现哪种配方是最好的。

15.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16.到野外去观察植物应该注意哪些?

1.准备好小铁锨、皮尺、剪刀。

2.还要准备放大镜。

3.观察前要想好观察什么,观察时要认真、细致。

4.观察时借助工具测量。

5.观察要按一定顺序,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17.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1.仙人掌

2.铁树

3.三色堇.

4.王莲.

5.肾蕨

6.橡皮树

7.蝴蝶兰

8.菟丝子

9.猪笼草

18.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多样,现在已经知道的就有30多万。

19.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让我们共同爱护植物,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20.植物的身体分哪几部分?

像向日葵、凤仙花、辣椒、苹果树这样的植物,他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21.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根主要是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22.把叶子的下表皮撕下一小皮,贴在玻璃片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23.显微镜的组成?

1.目镜

2.调焦螺旋

3.物镜。

4.载物台。5反光镜

24.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25.叶子的蒸腾作用有哪些好处呢?

1.蒸腾作用让根吸收水分和养分。

26.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如果除去叶子中的叶绿素,叶子就不再是绿色的了。

27.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色提供的。

28.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29.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30.在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细管,叫筛管。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在树上选取比较粗的枝条,把树皮环割,叶制造的养料就通不上去了,积存在切口的上部,这个地方就会膨大起来。

31.对植物实施环割有哪些益处?

有利于果实,枝叶的成长。

3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孔明灯就是一种原始的热气球。

33.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充气的?为什么要充气?

1.救生圈

2.充气跳跳球

3.汽车内胎。

4.橡皮艇

5.充气蹦蹦床。运用了反冲的原理。压缩空气有弹性。

34.瓶子能够吞下鸡蛋,吸盘能够紧紧吸在一起,都是利用了大气压力。

35.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因为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做大气压力。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小。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36.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1.抽水机

2.衣服挂钩

3.吸管、滴管。

37.研究水流的力量

1.水位的高度。

2.水流量的大小。

3.水流速度。

38.2002年夏季,我国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首次对黄河进行调水调沙实验。

39.杯子是怎样变热的?

我们准备不锈钢杯、瓷杯、玻璃杯、塑料尺、铁尺、铝勺、瓷勺、筷子、蜡、长方形铁片、铁盘、火柴等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0.酒精的使用方法?

1.拿开灯帽,放在一边。

2.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

3.用外焰加热。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打开,再盖上。。

41.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传导。

42.各种物体都能够传热,但是不同的物体传热的本领不同。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在金属中,最容易传热的是银,其次是铜、铝和铁等。瓷、纸、玻璃、木头、皮革、水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最不容易传热的是羊毛、羽毛、棉花、石绵等松软物质。液体中除水银之外,都不容易传热。气体比液体更不容易传热。

43.把木屑放在水中,仔细观察现象。

44.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受热的水会上升,周围及上面较冷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而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这样就使水产生了对流。热在水中主要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45.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对流是它传递热的主要方式。造成对流的原因气体受热后密度变小,质量变轻而上升,周围较冷的气体密度大而下降。这样就形成了气体上升、下降的相互流动。

46.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质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辐射。热辐射不需要依靠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里也能进行。太阳的热就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47.盖被、穿棉衣为什么暖和?

因为他们是热的不良导体。

48.生活中的散热?

1.汽车水箱散热器、

2.电子元件散热器、

3.暖气片。

49.为什么夏天穿浅色衣服的多,冬天穿深色衣服的多?

黑(深)色衣服比白(浅)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50.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特性?

1.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是黑色的。

2.在雪上撒些煤渣。

3.妈妈的太阳伞是银色的。

51.太阳能热水器是怎样使水变热的?

1.吸热装置是黑色的.

2.它有特殊的吸热管。

52.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由集热器、循环管道和水箱等组成。当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后,温度开始上升,水温也随之升高。水温升高后,便由上升水管进入循环水箱的上部,而循环水管下部的冷水就由水箱下部流到集热器下方在集热器内受热后又上升。这样不断地对流循环,水温逐渐升高。太阳能集热器是接受太阳辐射并传递热量的装置,它是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核心元件,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

53.太阳能热水器的特点?

黑或白。为什么?黑色吸热强,白色吸热弱。

54.交流讨论你认为影响太阳能热水器吸热的因素于什么有关系?

1.选用的材料。

2.颜色。

3.摆放装置。

55.太阳能热水器以其经济、节能、环保、安全、方便、供水量等大量优点。太阳能热水器广泛应用于家庭、厂矿、宾馆、学校、部队、医院等需用热水的场所。

56.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闷晒式、平板式、全玻璃真空管式。热管真空管式。

57.据统计,目前中国城市家庭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只有7.6%。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将达到20%-30%。

58.常用的仪器:

石棉网、镊子、三脚架、显微镜、气温计、两用气筒、瑶池、试管夹。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我们所吃的食物按照来源分可以分为(来自动物、来自植物、来自微生物)。 2、(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我们所吃的食物直接或者间接的来自(大自然)。 3、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 淀粉或糖类、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和水这7种。 4、怎样检测食物中的营养素? 答: (1)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2)淀粉有遇碘变蓝的性质(3) 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味道。 5、从食品包装袋上可以获得哪些营养信息? 答:蛋白质、维生素、水、脂肪、矿物质(钙、铁、)、淀 粉等。 6、人体所需的营养素都主要有什么作用? 答: (1)蛋白质、水、盐类: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 (2)淀粉、脂肪:给人体提供能源。 (3)维生素:需要的量不多,但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提高身体免疫力。

(4)维生素:促进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7、怎么样搭配食物才合理呢? 答:营养学家告诉我们,合理的饮食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成10份,其中米、面食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8、每个人因为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9、怎样做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答:(1)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2)要注意营养的搭配(3)吃东西要定时定量(4)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第二单元 1、(1)把食盐放到水里:盐不见了,水变咸了,这种溶液叫做食盐溶液。 (2)在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发现食盐不再溶解,这种现象叫做饱和现象,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2、把高锰酸钾放在水里: (1)颗粒由大变小(2)由集中在一个地方变成均匀分散(3)由看得见变为看不见。 3、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三册。全册教材包括了“骨骼与肌肉”、“养蚕”、“物体的运动”、“无处不在的力”、“调查与预测” 5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第1课认识土壤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 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 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 答: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其他的条件有: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3(不背)、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答: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芽了;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5、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答:分为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 6、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 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 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根朝哪边长 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 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根还会朝着有肥沃土壤的的地方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肥性。 第5课茎往哪边长 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 答: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也叫向阳性。2、植物茎的生长特性? 答:植物的茎有向上性、向光性(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 答: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有利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对植物生长有利。 4、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答:向阳处的植物高大,枝叶浓密,向阴处的植物矮小,枝叶稀疏。 1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资料 全册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 第一单元天气 6小雨小于10毫米、、中雨10—25毫米、、大雨25—50毫米、 暴雨(50—100毫米),大暴雨(100—200毫米),特大暴雨(大于200毫米7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12.使用温度计的注意点: A把温度计的拿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B读数时视线要平视温度计内液面顶端,不能俯视也不能仰视。 13.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4.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16.一天中清晨6时左右温度最低,下午14时左右的温度最高。 17.水结冰时,温度应在0℃以下。水沸腾时应该在100℃ 第二单元溶解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9能溶于水的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酒精、醋、高锰酸钾)等10不能溶于水的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11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12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均匀分部热量. 13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 17过滤是要注意操作的方法是: a、过滤时将液体用搅拌棒引流倒入漏斗 b、漏斗下端管口要靠于烧杯的边缘。。 c、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d、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放入漏斗中。 18、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 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19、酒精灯操作注意事项: 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着引火。 2、熄火时用灯帽盖灭 3、不能用嘴吹灭火 简答题: 1、面粉溶解了吗?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所以没有溶解。 2、海水怎么变成盐? 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就可以析出盐。 3、怎样把盐水中的盐和水分离开来? 蒸发或者暴晒(会写简单的步骤) 4、酒精和食盐都能溶解于水,请根据你做过的实验结果判断:它们都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吗? 酒精能无限的溶解在水中,水也可以无限的溶解在酒精中,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 解是一定的,他的溶解取决与水的多少,水多则溶解的多,水少则溶解的少,所以食盐 并不能无限溶解在水中。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一、骨骼与肌肉 第一节 1、人全身的骨骼分为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头、躯干、手臂和腿脚。 2、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骨骼是空心的)骨骼占了人身体重量的20%即 占五分之一。 3、和其他动物骨头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坚硬又结实,(大腿骨比花岗石还硬)它是空心的,但有生命,它可以 生长。 4、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即: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5、骨骼有哪些作用?(骨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支撑人的身体,支持运动,保护内脏器官等作用) 6、一只手上的骨骼共有27块。 7、头骨保护人的大脑,脊柱、肋骨和胸骨保护人的内脏器官 第二节 1、骨头与骨头相连接的地方叫关节。 2、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分别为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鞍状关节。 3、人体的关节按照能否活动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 4、人体的六大关节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5、大腿和小腿之间的自由活动关节膝关节。 6、最灵活的自由活动关节是球状关节,位于身体的肩部和髋部。 7、膝的弯曲和伸直是典型的铰链关节的功能。 8、拇指关节属于鞍状关节。 9、肘部的旋转关节允许前臂运动。10、关节有什么作用?(有固定、连接小骨、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1、关节为什么可以自由转动?(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有旋转关节,如:手腕关节和踝关节。能够自由转动就是旋转关节所起的作用。) 第三节 1、人体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即占五分之二,骨骼占了20%即占五分之一。 2、肌肉也可以分为三部分:头颅肌、躯干肌、四肢肌。 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关节运动而实现的。 4、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的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放松)。收缩后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 变短。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5、肌肉是人体活动的重要枢纽,它是由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组成的。 6、做一个膝关节的模型图中需要的材料有:木棒、木片、软管、气球皮。 7、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方法是摸。 8、不运动时身体有些部位的肌肉仍在工作?(心肌、呼吸肌、消化肌、肠壁、胃壁等肌肉仍在工作。) 9、肌肉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蛋白质,生命体最小的单位是细胞。 10、怎样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肌肉受伤?(1、使用适当的保护性措施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5、不要让肌肉过于疲劳,运动量不要突然增大,要循序渐进。) 11、骨骼关节受伤怎样处理?(如果受了伤,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将一块冰敷在受伤的部位并高高地抬起;受伤后一定要告诉家长、老师或长辈。医生给你医疗指示,一定要配合他们。若伤口没有痊愈,不要马上就参加运动,应有充分愈合的时间,这样可避免病伤复发) 第四节 1、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四年级科学复习题

四年级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 1、(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食物 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水) 3、人体需要的糖主要是由(淀粉)转化而来的 4、我们的饮食应该是这样,每天的饮食分为10 份,其中,米、面食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5、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工作量)不同,所以会产生饮食差异。 6、把盐放入水里,过一会盐会变没了,这是因为盐(溶解)在水里了。 7、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8、(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都可以加快溶解。 9、植物的身体一般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10、在观察植物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来测量,观察时要按一定的(顺序) 11、植物的根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养分) 12、杨树的根属于(直根),洋葱的根属于(须根)。菠菜的根属于(直根),大葱的根属于(须根) 13、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现在已经知道的就有(30 多万)种 14、切开植物茎时,我们可以采用(横切)(纵切)两种方法 15、(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导管)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分的。 16、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叶子里面有(叶绿素) 17、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叶)提供的。 18、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19、把叶子的下表皮撕下一小片,贴在玻璃片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会发现(气孔) 20、大多数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里 21、空气受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会(减轻),所以,热空气能(上升) 2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18世纪后期)欧洲才发明了热气球。 23、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和(反冲)的性质 24、因为大气有重量,所以大气中的物体都要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 做(大气压力),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小) 25、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天气” 1、通常人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气温)、(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4、我们每天测量气温的时间地点要保持(一致)。 5、使用温度计,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要在液柱(静止)时读数。 6、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7、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8、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9、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10、(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11、在使用风向标确定风向之前,应该使用(指南针)或(周围的自然景物)来确定方向。 1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3、(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14、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15、(小雨)是24小时降水量(小于10毫米)的降水,(中雨)是(10~25毫米),(大雨)是(25~50毫米),(暴雨)是(50~100毫米)。(大暴雨)是(100~250毫米)。(特大暴雨)是(大于250毫米)。 16、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17、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可以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18、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19、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事业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20、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卷云是尤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21、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把天气分为(晴天)、(多云)、(阴天)等。 22、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23、一天中最高气温是(下午2点左右),一天最低气温是(日出前后) 24、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雨量筒)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第二单元“溶解” 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时,漏斗颈的底部要(紧贴)烧杯的(内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内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紧靠(滤纸)。(漏斗)颈紧靠(烧杯)。 5、把沙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是(过滤)。 6、已经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7、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放的高锰酸钾(并不是)越多越好。 8、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9、水能溶解一些固体,也能溶解一些(液体)。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 第二单元《养蚕》复习题 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8、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1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12、(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1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1500)米长,最长的可达(3000米)。 1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2)

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4)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15、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蚕卵)、(蚕)、(蚕蛹)、(蚕蛾)。 16、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变态”)。 17、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3)胸部都有三对足(4)有两对翅膀(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 18、蚕蛾和蝴蝶的不同点:(1)蝴蝶能飞,蚕蛾不能(2)蝴蝶采吃花粉,蚕蛾不吃东西(3)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 第二单元《养蚕》检测题 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天气》复习 1、天气总就是在不断地变化着 ,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天气就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变化。 3.我们可以通过气温、降水量、云量、风向与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与风速、降水、云量就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风向与风速、气温、降水量 , 云量。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天气预报图中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也可以收听收瞧当地天气预报。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稳定不再变化后,才能读数。 8.气温就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下,清晨的温度最低,一天中下午2时左右的气温最高。每天的气温变化特点就是先上升后下降。27℃读作二十七摄氏度。 10.风向就是指风吹来的风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只要瞧箭头的方向就可以确定,如果风向标指向西北,就就是西北风 ;瞧红旗飘动的方向来判断风向,就就是红旗飘动的相反方向。我们一般用 8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1.在我们简化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0”表示无风 ,数字“1”表示微风 ,数字“2”表示大风。 12.风的速度就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就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级记为13 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最高等级为12级,最低为0级。 13、降水就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用降水量来衡量一个地区降水的多少,降水量的单位就是毫米。 1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 雨量器就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粗细均匀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0、1~9、9毫米的就是小雨,10~24、9毫米就是中雨,25~49、9毫米就是大雨,50~99、9毫米就是暴雨,100~249、9毫米就是大暴雨 ,大于250为特大暴雨。 16、云实际上就是由无数的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17、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云在天空中就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8、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 ,把瞧到的

四年级科学复习题

小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4、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 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0、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 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8、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克。 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1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12、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带答案)

第一单元《天气》 1、通常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天气日历: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3、(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5、温度计的使用: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6、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8、(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10、风力等级表P10、降水量等级表P13,具体见书。 11、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12、云的种类: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气象学家(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通常把云分为(层云)(积云)和(卷云)三类。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第二单元《溶解》 13、(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14、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15、(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16、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17、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18、(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和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和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19、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20、(搅拌)(加温)(切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21、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可用(蒸发)的方法将食盐和水分离。 2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温度最)。 23、用(燃着的火柴)点燃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熄火,需要盖(两次),禁止用嘴吹灭火!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第三单元《声音》 2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传播的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25、声音的(强弱)可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26、声音的(高低)可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27、振动物体有长短,(短的比长的音高)。振动物体有粗细,(细的比粗的音高)。 28、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同一个音叉,用较大力敲时,振动幅度大,听到的声音的强;用较小力敲时,振动幅度小,听到的声音的弱。) 29、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击打长短不同的钉子,(钉子越短,声音越高;钉子越长,声音越低。)拨弹橡皮筋,(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拨动尺子,(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声音越低。)拨动琴弦,(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30、人说话时是喉咙带动(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笛子利用(空气)振动发声和(空气柱共鸣)的原理制成;口琴利用(弦片)的振动发声;汽笛声、喷气式飞机排气时引起(空气)的振动而发生轰鸣声。 31、(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 32、各种振动着的发声物体叫(声源),如声带、音叉、敲响的鼓等都是声源。 33、(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是当今社会四大环境公害。 34、声音的特性可用三个要素来描述,即(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和声波振动的幅度有关。(声波振动幅度越大,则响度也越大。)音调主要与声波的频率有关,(声波的频率高,则音调高;声波的频率低,则音调低。) 3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36、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一个振动的物体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中耳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所引起的液体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被(大脑)接受了,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试卷)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 一、填空题: 1、人体中共有()块骨头。 2、骨骼具有()()()的作用。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 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和()带动()()而实现的。 5、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有没有改变,我们把这另一个物体称为()。 6、运动的速度就是指()。 7、一个摆,摆锤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次。 8、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 9、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0、刚孵出的小蚕叫()。 11、蚕蛾的身体分为()部分,有()对足,它的触角是()形状的 12、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 13、使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在()处。 14、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去掉外力后,还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 15、()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 1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7、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 ()。 18、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推论。 19、调查的常用形式有:()()()()。 20、骨干里有()和(),骨髓可以制造()。 21、骨头中空的,里面的软物质叫()。 2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四部分()()()

()。 23、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的参与。 24、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另一个就()。 25、肌肉除了同骨骼一起完成运动以外还能保护()和()。 26、以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为例,如果选汽车为参照物,则人(),如果选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则人()。 27、最早的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 28、()根据教堂的吊灯不停的摆动,发明了“脉搏计”。以后又出现了摆。 29、()发现了地球引力,力的单位是()。 二、判断题: 1、所有的调查都可以独立开展。() 2、所有的预测都是正确的。()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所有的调查都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目标。() 5、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物体。() 6、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椅子为参照物,司机动了,方向盘也动了。() 7、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8、在斜坡上滑落的木块是直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 9、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10、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11、肌肉占到身体重量的40%。() 12、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内的肌肉也停止运动。() 13、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14、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摸。() 1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16、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一样。() 17、骨骼是一个完整的骨架,一块或一群都不能称为骨骼。 () 18、膝关节的活动方式只能是屈伸;上臂的活动方式只能是旋转;肩关节即可以屈伸也可以旋转。()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考试版本全面哦)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一、天气 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即无风是0级、微风是1级、大风是3级。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4.9毫米是中雨,25~49.9毫米是大雨,50~99.9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通常和晴好天气联系在一起。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1 骨骼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 2.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 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3.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4.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的作用 (二)科学知识 1.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 2.懂得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的总和 3.懂得骨骼有支持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知道手骨是由27块骨构成 5.知道骨的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 6.知道骨的物理特点和生物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2.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3.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持、保护的作用 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学生准备: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 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 四、教学过程(1个课时) (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 2.(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 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揭示课题:骨骼)请同学们都来摸摸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这就是骨骼。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1.实践活动: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 3.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 4.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

四年级科学复习题

四年级科学复习题(下册) 第一课杯子变热了 一、基本知识 1、什么叫传导? 2、不同物体传递热能力()(相同不同) 3、()传递热的方式是传导。(固体液体气体) 4、各种物体都能够传热,但是不同物体传热的本领()(相同不同) 5、什么叫热的良导体?什么叫热的不良导体? 6、在金属中,最容易传热的是_____,其次是_____、____和_____等;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最不容易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柔软的物质。 7、液体除()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比()更不容易传热。8、锅把通常用(塑料)做的,原因是();漏勺把通常是()做的,原因是()。 9、生活中需要利用传热的有();需要防止传热的有() 一、同步练习: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各种物体都能传热,而且传热的能力相同() 2、液体大多是热的不良导体,气体都是热的不良导体() 3、固体都是热的良导体() 4、传热慢的物体对人类有利,传热快的物体对人类有害() 5、水银是热的不良导体()

第二课水变热了 一、基本知识 1、固体主要的传热方式(),液体主要的传热方式是(),气体主要的传热方式是(),太阳的热是通过()的方式传到地球的 2、水的对流是怎样产生的? 3、气体的对流形成的原因?(气体对流是怎样产生的?) 4、要使稀饭热的快些方法是();要使炉火更旺方法是()。 5、冬天暖气是怎样使房间变暖的? 6、暖气片应安裝在房间的()(上方下方),而厨房的抽油烟机应安在()(上方下方) 7、什么叫辐射? 热辐射不需要依靠(),即使在()也能进行。 8、暖气片、火炉子是通过()使周围空气变热,再以( )的传热方式使房间变暖的。 9、火炕主要是通过()的传热方式使房间变暖的。 10、教室里的空调主要是通过()使教室变暖的 11、烤地瓜是通过()传递热的;煮水饺是通过()传递热的;蒸馒头是通过()传递热的。 二、同步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固体都是热的良导体、液体气体都是热的不良导体() 2、暖气片和抽油烟机安装的位置是一样的() 3、夏天市场上卖鱼的人为了不使鱼受热变质,用冰块给鱼降温。冰块应放在鱼的上面() 4、我们站在火炉旁会感觉烤得很,因为我们身体接受了大量的对流热。()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 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 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22、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3、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 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8、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 1.5—2.5)克。 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 形状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