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修订稿)word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修订稿)word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修订稿)word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修订稿)word版

义务教育七、八年级地方课程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修订稿)

第一部分前言

背景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政治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资源、环境等问题更是日益突出,迫切要求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面对全球性的普遍问题和我国新世纪的发展问题,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成为基础教育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国家实行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适应湖南地方课程开设的需要,让学生站在新世纪发展的高度,了解湖南已有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展望湖南的美好前景,胸怀湖南,热爱湖南,更好地为湖南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课程性质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是湖南义务教育阶段7~8年级必修的综合性地方课程。旨在呈现湖南的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等文化发展概况,便于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让学生对湖南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获得有关人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基本理念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现代教育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时代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为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教材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应是学生乐于接受和可能接受的,有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

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重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经验对其文化素养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鼓励并帮助学生积极去感受、了解湖南的经济社会建设与生活实际,促使他们从

身边的所见所闻出发,去感知和研究社会,提高观察事物与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本领。

力求实现人文与自然知识的有机综合,改变传统课程单一、封闭的学科化模式,整合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不同视角和层次的主题呈现湖南的地方文化,帮助学生认识湖南,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胸怀湖南,热爱湖南,建设湖南”的意识、情感和素养。

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编排、呈现方式等方面,注重发挥图片的直观载体作用,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给学生的探究、交流和实践提供余地。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的教学评价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有利于激励教师的进取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设计思路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学生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主体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本内容标准由20多个主题组成,每个主题包含了若干条内容标准。这些常识性内容标准的学习要求均为“了解”和“知道”。为便于实施教学,内容标准中提出了部分活动建议,供教师教学中参考。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湖南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历史变迁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分析湖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收集、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人文现象和地理事象,形成湖南地方文化的整体印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事物发展变化和地域分布的基本规律。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和评价现实问题,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探知湖南传统文化的创造过程和研究身边的地理事象,培养当代青少年的创新能力。通过体会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尝试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湖南的社会问题,提升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弘扬湖湘文化的优秀成果,热爱湖南,关注湖南的发展,树立为湖南的富强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热心社会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理解和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兼容并蓄、创新求变的开放意识。增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步养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是一门综合性的地方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和人文精神,注重文化知识的融合与渗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一)体现湖南地方文化的地方性,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要帮助学生认识湖南,了解湖南地方文化的发展变化状况,了解湖南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使学生形成开放、竞争与合作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胸怀湖南、热爱湖南的情感,更好地为湖南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突出湖南地方文化的“综合性”特征

教学要突出事物的时空差异和时空联系,强调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湖南地方文化的综合影响。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教师应通过创设多种适宜的活动,引导学生勤于思考,从不同的视角探究事物发生的原因及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收集并运用相关的信息,自己得出结论,并能阐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野外考察,捕捉现实生活中具有价值和意义的社会问题,在共同制定研究方案、收集分析材料、形成研究成果的合作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提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教师应在考虑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和使用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和分析湖南地方文化现象的基本方法。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活跃和丰富本课程的教学。

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目的和要求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保证。评价应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师反省自身的教学活动,做出恰当的教学决策;有

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人格完善创造条件。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学生个体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二)评价内容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①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知识、发展新技能,并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

②在运用多学科方法解决问题时,表现出对知识和技能的整合能力。

2.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①能对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进行质疑和反思;

②能较合理、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事件和地理事象,提出自己的见解。

3.探究技能和实践能力

①能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获得对历史和地理问题的了解;

②能依据收集和整理的有关材料,对所探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③能用恰当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

4.沟通与合作

①能清晰地、有目的地与他人交流,并理解对方的思想;

②能与同学一起确定探究目标,并合作完成任务。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热爱湖南,关注家乡的发展;

②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评价方法

本课程评价要避免终结性鉴定,提倡发展性评价。建议采用如下评价方法:

主题活动评价主题活动通常是学生围绕一个主题,经历从收集材料到呈现成果的过程,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探究的活动。主题活动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学生等;评价内容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的能力、情感、态度等进行观察、记录。这种记录,既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情况、调整教学的依据,也是期末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参照。

学生自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在学习中学习动机、策略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的方式。在指导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改进教学。

小组评价小组对其成员在学习中的学习态度、策略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胸怀。

个案分析教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评估分析。这种评价,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作业、实践活动报告完成质量举行评估。教师可收集学生作业、实践活动报告,从其质量判断学生的有关水平和能力。客观地了解学生一段时期以来的成长轨迹。

除以上评价方式外,教师应从本地区和学生个体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并创造出多种合理的评价方法,并注意各种评价方法的整体组合和综合运用。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功能,尽可能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育行政部门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并主动与学校所在地区相关部门联系沟通。社会也应为《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的教学给予支持和帮助。

本课程提倡课程资源多元化。课程资源包括:

图文资源:图书(包括教材)、报纸、照片、地图、图表等。

音像资源: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类教育软件。

实物资源: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设备、历史遗迹和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点、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

人力资源:学生及其家庭成员、教师、社会人士(专家、公务员、社区工作人员等)。

四、教材编写建议

(-)体现课程标准精神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科书的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反映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通过科学的编写体例和灵活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达到本标准的基本要求,形成积极参与和改造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养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二)突出课程的综合性特点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材应尽量通过主题和案例形式去建构、组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合各学科的学习技能,以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三)联系实际和反映时代特征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湖南历史与地理事物、现象和问题,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知识”的课程改革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教材应反映时代特征,体现湖南历史、地理等研究的最新成果。

(四)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

教材编写要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教学内容安排应具有层次性和一定的弹性。考虑到不同地区学生基础的不同,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的差异,教科书中可以安排必学和选学两部分,活动建议中的活动安排应有层次梯度,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要,有利于教学的灵活性。

(五)重视教材的系列化建设

教材编写应重视系列化建设。教材的系列化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地图册、填充图册、教学挂图,以及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计算机软件、光盘等。配套教材应围绕教科书来设计,发挥各自教学媒体的独特作用。

课时训练(二十七) 古代湖南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城址位于( ) A.湖南澧县 B.湖南临澧 C.湖南长沙 D.湖南宁乡 2.在今天湖南宁远县的九嶷山,有哪一位远古首领的陵墓( ) A.炎帝 B.蚩尤 C.舜帝 D.大禹 3.株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神农湖、神农阁、神农坛等景观,这些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哪位始祖( ) A.炎帝 B.黄帝 C.禹 D.舜 4.下图反映了商代青铜制造业的精湛工艺,它出土于( ) A.澧县彭头山 B.龙山里耶 C.长沙宁乡 D.长沙马王堆 5.早在2008年,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就规定部分传统节日实行公休,其中新增的且与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6.在历史长河中,湖湘大地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风云人物,其中与屈原并称为湖湘文化开启者的是( ) A.贾谊 B.胡安国 C.魏源 D.柳宗元 7.春秋战国时期,湖南主要属于哪个诸侯国管辖( ) A.秦 B.楚 C.燕 D.齐 8.战国后期秦灭楚后,在湘江流域设立了( ) A.黔中郡 B.长沙郡 C.长沙国 D.衡阳郡 9.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东汉时期的湖南人蔡伦改进了( )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10.浏阳花炮创始于( ) A.汉代 B.唐代 C.明代 D.清代 11.五代十国时期,湖南境内的马氏楚国发展商贸,铸造钱币,出现的纸币雏形叫( ) A.契券 B.交子 C.会子 D.宝钞 12.宋代书院教育盛行。下列书院中位于衡阳的是( ) A.石鼓书院 B.白鹿洞书院 C.嵩阳书院 D.岳麓书院 13.宋代理学的创始人是湖南道县人( ) A.贾谊 B.周敦颐 C.胡宏 D.胡安国 14.明清之际湖南出现的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是( ) A.周敦颐 B.胡宏 C.胡安国 D.王船山 15.因其执笔悬肘,若开劲弩,被人称为“猿臂翁”的清代书法家是( )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复习资料 湖南自然地理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地理位置: 湖南省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在我国温度带中的位于亚热带。湖南位于我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位于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过渡地带,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2、地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 全省包括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省级行政中心是长沙。14个市、州,除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中心是吉首,其余的行政中心与省辖市同名,分别是: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岳阳市、邵阳市、娄底市、常德市、益阳市、张家界市、怀化市。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①湖南的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②湖南省的地势特征: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马蹄形”盆地。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3、气温、降水的分布概况:

①气温分布概况:湖南年平均气温在160—180C,四季变化明显。 ②降水的分布概况:降水丰沛。湖南雨季集中在4—6月,山地降水一般多于平 原。 4、气候主要特征 湖南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5、洞庭湖的概况: ①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面积缩小的原因有泥 沙淤积和围湖造田。 ②治理措施:主要退田还湖;在洞庭湖以上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洞庭湖水系植 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6、湘、资、沅、澧四水及主要的水电站 ①湘江、资江、沅江、澧水,从不同的方向汇入洞庭湖,构成洞庭湖水系,然后注入长江。湘江自南向北注入洞庭湖,是湖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③主要的水电站有沅江的五强溪水电站、凤滩水电站;资江的柘溪水电站;湘江 的东江水电站。五强溪是湖南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7、湖南的自然灾害 ①湖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 ②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山体崩塌、滑坡。人为原因是乱砍滥伐森林,自然 原因是多山,降雨集中。 ③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寒潮等。旱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受季风的影响, 降水的变化大。措施主要有:加强各种水利建设;兴修水利;修筑堤防;植树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学案 第一课时湖南的位置与区划、人口与民族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描述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2、运用湖南政区图找出14个市州及其行政中心。 3、知道湖南人口数量,运用地图分析我省人口分布特征。 4、运用地图说明湖南省少数民族分布概况。 ?学习重点:1、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2、14个市州。 ?学习难点:1、描述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2、分析湖南省人口的分布特征。 ?快乐学习。 一、自主学习,领悟课本。(预习“湖南”七年级上册课本P1—11,完成学习任务) 1、湖南省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_地区,南邻________省,北接_____省,是连接东 南沿海与____________的桥梁。因为省内有大河流湘江,故简称_________。 2、“三湘四水”中的“四水”是指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 _________。 3、湖南省现有_______个省辖市,湖南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_。 4、2017年,湖南省总人口为____________人。 5、湖南省东面毗邻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赣 B、黔 C、鄂 D、粤 6、被誉为“莲城”的省辖市是() A、长沙市 B、邵阳市 C、湘潭市 D、株洲市 7、我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 A、湘西、湘南、湘中 B、湘南、湘西、湘北 C、湘东、湘西、湘南 D、湘西、湘东、湘北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了解位置与行政区划。 , , , M________,N_________。 3、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家乡在_____(省辖市)的_________(县级市)。 【探究2】读图了解湖南省的人口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湖南省市(州)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南省市(州)人口密度分布图。 2、根据地图的信息简要说一说湖南省人口的 分布情况。 3、有一些地方(如张家界、吉首、怀化等) 人口分布相对比较稀疏,结合下面材料提供的 信息,从自然条件简要说明这些市(州)人口 分布稀疏的原因。 材料:湖南省地形东、西、南三面峰峦起伏,山岭相连。中部是低山和丘陵,其间夹有大小不一的盆地。北部是洞庭湖平原。 ?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1、说一说麻阳县百岁老人长寿的秘诀在哪里? 2、举例说明留守儿童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1、湖南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1)湖南位于祖国的中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祖国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2)湖南的邻省:北面湖北省、西北重庆市、西面贵州省、南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东面江西省)。(3)现行行政区区划:湖南现有13个省辖市(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娄底市、益阳市、常德市、怀化市、张家界),1个自治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洲)。(读七年级上册P3 湖南省政区图熟悉湖南的13个省辖市) 2、面积、人口、民族:湖南总面积为21.2万平方千米,2005年,湖南总人口为6732.1万人,人口密度318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较高,湘中、湘南、湘北较为稠密。湖南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湘东的边远山区。 3、湖南地形特点:(1)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2)地势: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像一个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4、主要的地形区:湖南地形大致可分成四部分:①西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②南部、东部分别为湘南、湘东山地。湘南山地包括南岭的主体部分及其附近的山岭。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③中部是湘中丘陵。④北部的洞庭湖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5)湖南的最高峰—武陵山脉的壶瓶山、怀化的最高峰——雪峰山脉的苏宝顶。(读七年级上册P15湖南地形图和P16湖南山脉图) 5、气候:湖南大致位于北纬25度—30度之间,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雨热同期。 6、洞庭湖:位于湖南的北部,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对长江洪水起调节作用。 7、湘、资、沅、澧四大水系:(1)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流经湖南东部,水流平缓。河流沿岸城市有:株洲、湘潭、长沙。(2)沅水:发源于贵州东部云雾山,是湖南最长、也是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其干流上修建的五强溪水电站是湖南最大的水电站。(3)资水:水力资源丰富,有“滩河”之称,建有柘溪水电站。(4)澧水发源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四大河流向北流入洞庭湖。(读图七年级上册P27湖南水系图) 8、湖南的主要自然灾害:山地灾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湖南主要的气候灾害有寒潮、干旱、洪涝、冰雹、龙卷风、大风和冰冻等。 9、湖南境内的铁路干线:(1)南北向铁路:焦柳线、京广线、洛湛线、武广高铁。(2)东西向铁路:浙赣——湘黔线、石长线、渝怀线。(3)主要铁路枢纽:株洲、怀化、长沙、衡阳等。(4)铁路干线上的城市:焦柳线上有张家界、吉

八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第1课快速延伸的公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公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 2、了解湖南公路运输建设的成就,及主要是公路分布格局 2、了解公路运输与经济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省交通公路运输的大致公布格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1、了解公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 2、记住主要的公路运输干线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说出我省交通公路运输的大致公布格局。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请问同学们是如何到达县城的? 2、父母是如何到达单位上班的? 3、家里购买大件商品是用什么运回来的? 4、你出旅游乘坐过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教材归纳)公路运输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湖南快速延伸的公路。

二、讲授新课 (一)公路运输 1、(问)什么是公路运输?它有什么特点? (讲)机动灵活、适应性强、速度较快、“门对门” 2、在什么情况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缺少铁路和水运的地区)(板)(二)湖南运输业的发展 (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到2007年底,湖南省公路总里程已居全 国前列,已基本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络。 (读图)3页,图1—3完成书本第2面活动题,了解我省的哪些公路干线。(三)湖南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1、(读图)5页的图1-7,分析我省的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2、(讲解)湖南省的调整公路按照“五纵七横”的形态布局。全部建成后,将 形成以长沙为中心,连接全省重要城市,辐射全省广大城乡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 (四)湖南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 1、完成本书第6页活动题1-2 2、小组讨论并归纳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了解了湖南公路运输干线和其“五纵七横”的形态布局。公路运输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六)课后活动 你的家乡的公路是水泥路吗?是什么时候修建的?说一说修建水泥路前后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七)板书 第1课快速延伸的公路 一、湖南运输业的发展 二、湖南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三、湖南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

湖南乡土地理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 纬24°39′—30°08′。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绝大部分位 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其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 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请同学们掌握湖南的邻省) 2、湖南行政区划: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中 心吉首),省会长沙市。 二、自然环境

1、湖南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①、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②、地势特征:湖南东、西、南三面山岭相连,中部多为丘陵和盆地,起伏和缓;北部为平原,地势低平,从总体上看,全省恰似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马蹄形”盆地。 ③、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2、气温、降水的分布概况: ①、气温分布概况:湖南年平均气温在16℃~18℃,冬季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四季变化明显。 ②、降水的分布概况: 湖南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降水丰沛。 时间分布:湖南雨季集中在4~6月,这期间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40%~50%。降水的变化大,降水强度大是湖南省降水的一个明显特征。 空间分布:山地降水一般多于平原。 3、气候主要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4、洞庭湖的概况:①、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中游以南,由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组成,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西北面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数条水道接纳长江来水,然后从东北面的城陵矶附近在入长江,成为一座天然水库,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 ②、目前的洞庭湖较以前比较,面积大为缩小;面积缩小的原因有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治理措施:主要有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5、湘、资、沅、澧四水和主要的水电站: (冷水江市)

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 1. (2016岳阳46)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 A. 半坡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玉蟾岩遗址 D. 城头山遗址 2. (2017郴州17)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位于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城”的遗址中,该遗址是() A. 彭头山遗址 B. 城头山遗址 C. 玉蟾岩遗址 D. 高庙遗址 3. (2017益阳14)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在( ) A. 城头山遗址 B. 彭头山遗址 C. 玉蟾岩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4. (2016常德21)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城址位于() A.湖南澧县 B.湖南临澧 C.湖南长沙 D.湖南宁乡 5. (2017湘潭17)相传神农氏教民农耕,发明医药,为民治病。神农氏是() A. 炎帝 B. 黄帝 C. 舜帝 D. 尧帝 6. (2017邵阳1)文物是活着的历史。下列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且是湖南境内出土的文物是( )

7. (2016益阳13)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下列四个青铜器中,属于湖南宁乡出土的是( )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铜象尊 D. 大盂鼎 8. (2016长沙24)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中有一件“稀世珍宝”。右图是该文物2014年6月回归长沙时,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中)、省长杜家毫(右)和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共同为其“合体”的场景,该文物是( ) A. 皿方罍 B. 司母戊鼎 C. 四羊方尊 D. 虎耳铜鼎 9. (2017张家界2)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对武陵山区已进行了有效管辖。能证明这一结论的重要考古发现是( ) A. 彭头山遗址的挖掘 B. 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

8年级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第1课快速延伸的公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公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 2、了解湖南公路运输建设的成就,及主要是公路分布格局 2、了解公路运输与经济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省交通公路运输的大致公布格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1、了解公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 2、记住主要的公路运输干线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说出我省交通公路运输的大致公布格局。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请问同学们是如何到达县城的? 2、父母是如何到达单位上班的? 3、家里购买大件商品是用什么运回来的? 4、你出旅游乘坐过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教材归纳)公路运输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湖南快速延伸的公路。

二、讲授新课 (一)公路运输 1、(问)什么是公路运输?它有什么特点? (讲)机动灵活、适应性强、速度较快、“门对门” 2、在什么情况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缺少铁路和水运的地区)(板)(二)湖南运输业的发展 (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到2007年底,湖南省公路总里程已居全 国前列,已基本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络。 (读图)3页,图1—3完成书本第2面活动题,了解我省的哪些公路干线。(三)湖南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1、(读图)5页的图1-7,分析我省的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2、(讲解)湖南省的调整公路按照“五纵七横”的形态布局。全部建成后,将 形成以长沙为中心,连接全省重要城市,辐射全省广大城乡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 (四)湖南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 1、完成本书第6页活动题1-2 2、小组讨论并归纳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了解了湖南公路运输干线和其“五纵七横”的形态布局。公路运输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六)课后活动 你的家乡的公路是水泥路吗?是什么时候修建的?说一说修建水泥路前后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七)板书 第1课快速延伸的公路 一、湖南运输业的发展 二、湖南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三、湖南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一、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 l.湖南境内著名的远古遗存有:玉蟾岩遗址、彭头山遗址、高庙遗址和城头山遗址(时、地、发现) ⑴.玉蟾岩遗址位于道县,距今1万年左右.出土遗物主要有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反映了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其中遗存的稻谷颗粒,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是探索稻作农业起源及水稻演化历史的珍贵资料. ⑵.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约8000年.这里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还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石器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有少量磨制石器。还发现了房屋遗迹。 ⑶.高庙遗址位于怀化洪江市,距今8000~5500年.这里出土了石斧、陶器、玉器、竹篾垫子等器物,发现了大型祭祀场所、一座远古部落首领夫妻墓. ⑷.城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城”。城头山遗址发现的稻田遗址,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其中还有配套的浇灌系统。 2.湖南境内跟炎帝、蚩尤、舜、禹有关的传说(与黄帝、尧无关.) ⑴炎帝(又称神农氏),他教民耕种,传播农业技术,为民治病,遍尝百草,后中毒而死。为了纪念炎帝,后人在炎陵县塘田乡修建了炎帝陵.(图见书) ⑵在湘西苗族传说中, “蚩尤”(“剖尤”)是远古苗族一位勇敢善战的首领,祭祖时必须杀猪供奉他. ⑶舜帝南巡征战,打败三苗.后病逝,葬于九嶷山.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九嶷山(今宁远县境内)修建了舜陵和舜庙. ⑷传说禹到过南岳衡山、安化、桃江、益阳、华容、长沙等地,留有不少的禹迹(如岳麓山上的禹王碑),人们也建禹王庙纪念他。 3.四羊方尊(识图)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最精美的青铜器,也是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 4.湖南龙山县里耶出土的秦简,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史料。 5.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三座西汉墓葬,其中以T形帛画、素纱襌衣、彗星图、导引图等闻名于世,更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它们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P43. 6.长沙走马楼出土了三国吴简17万余片,这里是我国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对

湖南乡土地理测试题集姓名______ 1、(2006?邵阳)读湖南省地图,回答: (1)湖南省北面的邻省是. (2)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有“独立寒 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 染…”.由此可知湘江在长沙段的流向 是,诗词中“万山”是指长沙的 山. (3)五强溪水电站位于干流上. (4)长沙的周敏同学全家决定乘火车去A地旅游,最合理的路线是走线.(5)湖南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B地盛产矿. 2、(2007?岳阳)读湖南省略图,并回答 (1)湖南省航运的北大门是 A、长沙 B.城陵矶C.郴州 D.道仁矶 (2)湖南省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目前我省最大的水电站位于 A.湘江 B.资水 C.沅江 D.澧水 (4)根据河流流向,判断湖南省的地势特征 A.西高东低 B.中间高、四周低

C.北高南低 D.三面高,中部低,北面开口 (5)请你写出位于常德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至少两 处). 3、(2007?益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① 河流:② 省:③ 锑矿产地:④. (2)益阳城区的小明到张家界旅游,走最近路线,依次经过的铁路线:(3)湖南的地势特征是 根据图中什么信息能够说 明:. 4、(2008?张家界)读湖南省略图(如图), 回答: (1)衡山祝融峰和韶峰的相对高度为 米. (2)①是(城市) ②是(河流) (3)③是(湖泊),它是中国 第二大淡水湖,由于其面积不断缩小,对长江 的调节功能大大减弱,1998年以来,该湖区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1课湖南的禁烟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湖南的禁烟运动,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2、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3、魏源的改革思想与“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本节课内容。 2、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与人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林则徐禁烟。 2、魏源的改革思想。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册我们主要了解了湖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湖南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希望大家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有所收获。 二、讲授新课 (一)湖南的禁烟运动: 原因:英法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疯狂的向中国走私鸦片。 危害:造成中国“银荒兵弱”,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禁烟措施:设禁烟局、捉拿烟贩、收缴烟具、封闭烟馆、配制戒烟药丸、严令吸烟人员定期戒绝。 1912年,湖南都督谭延闿在湘禁烟,一次就焚毁下笔91551两。 (二)湖南营兵赴粤抗英: 1841年2月,关天培虎门抗英,壮烈牺牲。 英军进攻乌涌,直逼广州。在湖南任总兵的祥福率军抗敌,他和31名将领牺牲,415名营兵阵亡。 (三)魏原的必改革思想与“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原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进步思想家,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即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以抵抗外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湖南的禁烟运动,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及魏源的改革思想与“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一) ◆定向: 一、复习内容: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 二、复习目标 1、识记:湖南境内著名的远古遗址距今时间、所在地及重要考古发现 2、湖南境内跟炎帝、蚩尤、舜、禹有关的传说 3识记:四羊方尊的发现地(及图) 4、识记:龙山县里耶秦简、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走马楼吴简发掘的意义 ◆互动(复习过程): 生本互动、师生互动(考点聚焦、知识梳理) 1、识记:湖南境内著名的远古遗址距今时间、所在地及重要考古发现 (1)玉蟾岩遗址:道县,距今1万年左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是探索稻作农业起源及水稻演化历史的珍贵资料。 (2)高庙遗址:洪江市,距今8000-5500年,大型祭祀场所,远古部落首领夫妻墓 (3)彭头山遗址:澧县,距今约8000年,这里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出土的稻谷和大米数量超过国内此前发现的总和。 (4)城头山遗址:澧县,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发现的稻田遗址,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还有配套的灌溉系统。 2、湖南境内跟炎帝、蚩尤、舜、禹有关的传说 (1)炎帝:炎帝陵位于炎陵县 (2)蚩尤:南方苗族先民的一部分 (3)舜:舜陵位于宁远县 (4)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3识记:四羊方尊的发现地(及图):湖南宁乡 4、识记:龙山县里耶秦简、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走马楼吴简发掘的意义(1)龙山县里耶一口枯井出土了3.6万余片秦简,数量超过目前国内所出秦简的总和,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2)长沙马王堆汉墓,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3)长沙走马楼吴简,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对研究三国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根据所学知识提供证据。 2、号称“中国第一城”的是湖南发现的什么遗址? 3、青铜工艺是商代文化的代表,请列举两例。 ◆反思:

第1课位置与区划 教学内容:教材P1-6 位置与区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描绘湖南及其相邻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并采用“联想法”记住这些省份的轮廓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2、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作为湖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重点、难点: 1、了解湖南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记住湖南及其相邻省份的轮廓特征。 2、学会搜集信息。 教学准备:地图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学习活动 (一)中部省份 (1)在地图上找到湖南,并说出它的地理位置。 (2)介绍湖南的由来及简称。 (3)读图1-2,找出与湖南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 (4)估算湖南省的经纬度范围。 (5)阅读资料:“三湘四水”“中部崛起” (二)14个市州 (1)指导学生读图1-4,介绍湖南省的14个市州。 (2)活动 1)找出自己家乡所在县(市、区)的名称,并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 2)说出家乡位于哪一个省辖市(州)。 3)在地图上找到长沙市,判断它位于你的家乡所在地的哪个方位。指出长沙市与我省哪些省辖市相邻。 4)有同学说:湖南省政区图好像人头像,你觉得像吗?阅读资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伟人故里”“芙蓉国里尽朝晖”(增强学生对身为湖南人自豪感的教育) 三、拓展延伸 1、查阅资料,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家乡是哪一个县级市,哪一个省辖市?湖南是一个伟人辈出的省份,除了毛泽东以外,还有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查阅资料,说说他们家乡所在的县(市)。 2、了解湖南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课时训练(二十八) 近现代湖南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1.右图书籍的作者及其籍贯和主要思想分别是( ) A.湘乡人曾国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隆回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C.安化人陶澍、“自强”“求富” D.长沙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2.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人物与“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收复新疆”“湘籍名臣”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是( ) A.左宗棠 B.魏源 C.张之洞 D.曾国藩 3.以下关于近代名人曾国藩事迹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以“勤王忠君”为建军宗旨,创建湘军 B.以封建礼教为湘军的治军基本原则 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D.创办长沙时务学堂和浏阳算学馆 4.在清末维新运动中,湖南是最开风气的省份。大批热血青年聚集省城长沙,开学会、兴学堂、办报纸,轰轰烈烈。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船山思想的深远影响 B.湘军首领曾国藩的苦心经营 C.光绪皇帝的励精图治 D.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大力支持 5.近代湖南名人辈出,其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豪迈诗句的维新人士是( ) A.陈宝箴 B.宋教仁 C.黄兴 D.谭嗣同 6.下图中两本书籍呼吁反清救国,在20世纪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两本书的作者是( ) A.黄兴 B.宋教仁 C.陈天华 D.蔡锷 7.以下属于湖南辛亥革命先驱黄兴的事迹的是( ) ①组建华兴会②组建中国同盟会③武昌起义后领导汉口反击战和汉阳保卫战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担任临时大总统⑤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8.“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的“公”指的是( ) A.宋教仁 B.谭嗣同 C.蔡锷 D.梁启超 9.湖南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于( ) A.常德 B.长沙 C.湘潭 D.衡阳 10.湘南暴动的主要领导者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朱德、陈毅

第一课位置与区划 教学容:教材P1-6 位置与区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的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描绘及其相邻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并采用“联想法”记住这 些省份的轮廓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2、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作为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重点、难点: 1、了解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记住及其相邻省份的轮廓特征。 2、学会搜集信息。 教学准备:地图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学习活动 (一)中部省份 (1)在地图上找到,并说出它的地理位置。 (2)介绍的由来及简称。

(3)读图1-2,找出与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 (4)估算省的经纬度围。 (5)阅读资料:“三湘四水”“中部崛起” (二)14个市州 (1)指导学生读图1-4,介绍省的14个市州。 (2)活动 1)找出自己家乡所在县(市、区)的名称,并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 2)说出家乡位于哪一个省辖市(州)。 3)在地图上找到市,判断它位于你的家乡所在地的哪个方位。指出市与我省哪些省辖市相邻。 4)有同学说:省政区图好像人头像,你觉得像吗? (3)阅读资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伟人故里”“芙蓉国里尽朝晖”(增强学生对身为人自豪感的教育) 三、拓展延伸 1、查阅资料,了解一代伟人主席的家乡是哪一个县级市,哪一个省辖市?是一个伟人辈出的省份,除了以外,还有少奇,任弼时,德怀,贺龙,罗荣桓。查阅资料,说说他们家乡所在的县(市)。 2、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第二课人口与民族 教学容:教材P7-11 人口与民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知道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人口迁移特征与人口分布概况,掌握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以及自然条件对民俗风情的影响. 2、会根据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图,能分组讨论家乡的人口问题及对策,能搜集、交流反映民居特色的图片,讨论自然环境对民居特色形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事物发展变化或地域分布的基本规律。 2、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和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兼容并蓄的意识。 2、关注发展。 重点: 1、知道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人口迁移特征与人口分布概况。 2、掌握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民俗风情的特色, 以及自然条件对民俗风情的影响。 难点: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复习资料 湖南自然地理部分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地理位置: 湖南省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在我国温度带中的位于亚热带。湖南位于我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位于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过渡地带,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2、地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 全省包括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省级行政中心是长沙。14个市、州,除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中心是吉首,其余的行政中心与省辖市同名,分别是: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岳阳市、邵阳市、娄底市、常德市、益阳市、张家界市、怀化市。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①、湖南的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②、湖南省的地势特征:三面高、中部、北部低;“马蹄形”地势。 2、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3、气温、降水的分布概况: ①气温分布概况:湖南年平均气温在160C—180C,四季变化明显。 ②降水的分布概况:降水丰沛。湖南雨季集中在4—6月,山地降水一般多于平原。 4、气候主要特征 湖南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5、洞庭湖的概况: ①、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面积缩小的原因有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 ②、治理措施:主要退田还湖;在洞庭湖以上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6、湘、资、沅、澧四水及主要的水电站 ①、湘江、资江、沅江、澧水,从不同的方向汇入洞庭湖,构成洞庭湖水系,然后注入长江。湘江自南向北注入洞庭湖,是湖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位于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③、主要的水电站有沅江的五强溪水电站、凤滩水电站;资江的柘溪水电站;湘江的东江水电站。五强溪是湖南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7、湖南的自然灾害 ①、湖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 ②、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山体崩塌、滑坡。人为原因是乱砍滥伐森林,自然原因是多山,降雨集中。 ③、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寒潮等。旱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受季风的影响,降水的变化大。措施主要有:加强各种水利建设;兴修水利;修筑堤防;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④、生物灾害:虫灾、鼠灾和农作物病害。 三、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湖南自然资源类型齐全;总量较丰富;分布不均 2、土地资源: ①、主要特点:土地资源问题丰富,类型齐全,地区分布不均。 ②、分布:在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分布最广,以湘西、湘南为多;耕地集中于湘北、湘东、湘中的河谷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湘西、湘南耕地较少,以旱地为主;草地集中于湘南山区。 ③、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3、气候资源: ①、主要特点: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雨热同期。 ②、对农业的影响:湖南有适合于不同作物熟制的气候资源,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雨热同期的利于作物的生长。 4、水资源: ①、主要特点:水资源总量较丰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水资源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容易造成水旱灾害。 5、矿产资源: ①、有色金属之乡: “世界锑都”—冷水江锡矿山,常宁水口山—铅锌矿,“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郴州柿竹园。 ②、非金属之乡:萤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等储量居全国第一。

八年级上册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单位 ________ 教者 ________

第1课快速延伸的公路 教学目标: 1、了解公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 2、了解湖南公路运输建设的成就,及主要是公路分布格局 3、了解公路运输与经济的关系 4.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省交通公路运输的大致公布格局。 5.通过了解我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1、了解公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 2、记住主要的公路运输干线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说出我省交通公路运输的大致公布格局。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 1、请问同学们是如何到达县城的? 2、父母是如何到达单位上班的? 3、家里购买大件商品是用什么运回来的? 4、你出旅游乘坐过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教材归纳)公路运输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湖南快速延伸的公路。 二、讲授新课 (一)公路运输 1、(问)什么是公路运输?它有什么特点? 机动灵活、适应性强、速度较快、“门对门” 2、在什么情况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缺少铁路和水运的地区(二)湖南运输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到2007年底,湖南省公路总里程已居全 国前列,已基本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络。 (读图)3页,图1—3完成书本第2面活动题,了解我省的哪些公路干线。(三)湖南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1、(读图)5页的图1-7,分析我省的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2、(讲解)湖南省的调整公路按照“五纵七横”的形态布局。全部建成后, 将形成以长沙为中心,连接全省重要城市,辐射全省广大城乡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 (四)湖南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 1、完成本书第6页活动题1-2 2、小组讨论并归纳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了解了湖南公路运输干线和其“五纵七横”的形态布局。公路运输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六)课后活动 你的家乡的公路是水泥路吗?是什么时候修建的?说一说修建水泥路前后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七)板书 第1课快速延伸的公路 一、湖南运输业的发展 二、湖南公路运输的分布格局 三、湖南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练习题 知识要点 1.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大部分地区处在_洞庭_湖以南而得名,因有湘江而简称湘。 2.与湖南相邻的省区有东_江西_、北_湖北_、南_广东_、广西、西北_重庆、西_贵州_。 3.湖南地形以_山地_ 丘陵_为主,西部有武陵山脉和_雪峰山_,南部有南岭,南岭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中部为湘中丘陵,北部为洞庭湖平原。地势特点_东南西三面高,中部北部低,恰似一个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4.湖南大致位于25°N—30°N之间,属_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5.湖南人口稠密,湘中、湘北密度大,湘西、湘南、湘东密度较小。民族众多,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湘东的边远山区。6.湖南河流众多,较大的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湘江最长,沅江水力资源最丰富,上有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五强溪水电站,资江中游建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四条河流都向北汇入洞庭湖。 7.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对长江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围垸垦殖和泥沙淤积等原因,使面积缩小,调节能力减弱。治理措施: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8.对湖南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有_崩塌、滑坡、泥石流,气象灾害寒

潮、干旱、洪涝、冰冻等。 9.湖南土壤肥沃水热条件优越,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省、鱼米之乡。农业以种植业(水稻)为主,洞庭湖_平原和_湘_江流域是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湖南畜牧业以牲猪饲养为主、水产业以淡水养殖为主。著名的农产品或产区有:沅江、南县、益阳的苎麻(湖区),湘西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南山牧场(山区)。 10.湖南矿产资源丰富,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水口山铅锌矿——“铅都”,锡矿山锑矿——“锑都”,柿竹园——钨。 11.湖南高新技术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九五”期间发展迅猛,建立了长沙、株州_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_长株潭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区。湖南工业分布主要集中在“一点一线”地区。“一点”指长株潭城市群,“一线”是指京广线湖南段。12.铁路运输是湖南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四纵四横:四纵:焦柳线、京广线、洛湛线、武广客运专线(高铁)。四横:浙赣-湘黔线、石长线、渝怀线。主要铁路枢纽有株州、怀化、长沙、衡阳等。石长线穿过益阳。 13.湖南旅游资源丰富,位于张家界市的武陵源风景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还有岳阳楼,南岳衡山,桃花源,崀山等有名的旅游景点,及长沙、韶山等红色旅游胜地。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合理开发,优化利用的方针,杜绝生态环境与景观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练习题

第1课位置与区划 教学容:教材P1-6 位置与区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的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描绘及其相邻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并采用“联想法”记住这些省份的轮廓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2、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作为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重点、难点: 1、了解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记住及其相邻省份的轮廓特征。 2、学会搜集信息。 教学准备:地图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学习活动 (一)中部省份 (1)在地图上找到,并说出它的地理位置。 (2)介绍的由来及简称。 (3)读图1-2,找出与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 (4)估算省的经纬度围。 (5)阅读资料:“三湘四水”“中部崛起” (二)14个市州 (1)指导学生读图1-4,介绍省的14个市州。 (2)活动 1)找出自己家乡所在县(市、区)的名称,并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 2)说出家乡位于哪一个省辖市(州)。 3)在地图上找到市,判断它位于你的家乡所在地的哪个方位。指出市与我省哪些省辖市相邻。 4)有同学说:省政区图好像人头像,你觉得像吗?阅读资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伟人故里”“芙蓉国里尽朝晖”(增强学生对身为人自豪感的教育) 三、拓展延伸 1、查阅资料,了解一代伟人主席的家乡是哪一个县级市,哪一个省辖市?是一个伟人辈出的省份,除了以外,还有少奇,任弼时,德怀,贺龙,罗荣桓。查阅资料,说说他们家乡所在的县(市)。 2、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第2课人口与民族 教学容:教材P7-11 人口与民族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知道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人口迁移特征与人口分布概况,掌握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以及自然条件对民俗风情的影响. 2、会根据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图,能分组讨论家乡的人口问题及对策,能搜集、交流反映民居特色的图片,讨论自然环境对民居特色形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事物发展变化或地域分布的基本规律。 2、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和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兼容并蓄的意识。 2、关注发展。 重点: 1、知道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人口迁移特征与人口分布概况。 2、掌握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民俗风情的特色,以及自然条件对民俗风情的影响。 难点: 1、自然环境对民居特色形成的影响。 2、家乡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 (一)人口数量多 1、介绍人口数量概况。 2、分析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根据人口增长的变化规律,估算2010年省人口总量。 4、省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分析。 5、活动 阅读资料“中国长寿之乡——麻阳” (1)说一说麻阳县百岁老人长寿秘诀? (2)讨论:随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可能带来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二)分布不均衡 1、读图2-4,找出我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和较小的地区,分析人口密度有何特点? 2、根据表2-1的资料,计算出人口密度,比较与全国以及其他省份的差别。 3、举例说明留守儿童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三、课外活动 1、访问你身边的老人,询问他们的生活方式,想一想:自己应该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身体? 2、小组制定帮助留守儿童的计划,并付诸实践。 第二课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