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猪生产数据的记录分析与管理使用

种猪生产数据的记录分析与管理使用

种猪生产数据的记录分析与管理使用
种猪生产数据的记录分析与管理使用

浅谈母猪生产数据的记录分析与管理使用

摘自《中国猪业》摘要:母猪管理的好坏与养猪效益密切相关,母猪的生产能力直接反映生猪生产水平的高低。母猪管理要从母猪的生产数据抓起,真实全面的数据记录是猪场实现精细化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养猪者应重视母猪数据的记录、分析与管理使用。

母猪是生猪生产的基础,母猪管理的好坏与养猪效益密切相关,抓好了母猪管理,生产就成功了一大半。可见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生猪生产中的地位何等重要。建立母猪数据信息系统的目的即是抓母猪生产效率的提升,而母猪生产效率的高低是通过数字来反映的。数据的记录看似简单,但需要技术人员和饲养员用“心”来做,母猪的年龄、胎次、情期受胎率、产仔数、初生重、断奶仔猪数等指标都需要翔实的数据记录才能得到。真实全面的数据记录是猪场实现精细化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应当得到养猪生产者的重视,并切实把它做好。

1、做好母猪的生产性能记录

记录母猪生产性能,必须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1.1给母猪编号

目前,国内外比较通用的编号方法就是打耳标,这是最基础的工作,是记录、管理母猪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克服一

切困难给每一头母猪打上耳标,当个别猪的耳标咬丢了后应及时补打。

1.2记录母猪的胎次

胎次能反映母猪生殖能力,不同胎次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大,一般第一胎母猪繁殖成绩较低,以后逐渐提高,第

五、六胎成绩最好,第八、九胎成绩又极显著地下降。

1.3记录母猪的每胎断奶时间

每胎的断奶时间承前启后,既是上一个生产周期的结束,又是下一个生产周期的开始,详细记录可据此分析母猪的生产规律。

1.4记录母猪的配种时间

断奶后第一次配种时间是母猪配种记录的关键指标,既可分析母猪断奶后几天发情、是否正常、属几个情期,又可预测后面生产的繁殖计划,应及时清理断奶后长时间未发情配种的母猪。在母猪管理中,配种时间是一项对日常管理、后续措施的制订与执行起关键作用的指标,母猪的空怀期太长,降低母猪的年产胎次,减少母猪的年产仔数,直接影响猪场经济效益。

1.5记录二次配种时间

返情后二配、三配及三配以上的母猪需同第一次配种一样填报本次配种情况,并填报上次的配种时间,且将其从上

次配种的预产窝数中减去。对多次返情的母猪要重点关注,采取相应措施,对屡配不孕的母猪要予以淘汰。

1.6记录预产期

预产期即预计产仔时间。以114天为理论数据,我们汇总数据可以知道一段时间的产仔分布情况,据此对生产进行安排,如周转栏舍、准备消毒、制订疫苗注射计划等都需预先统筹安排管理。一般统计该项数据时,可以在电脑上选项,直接分时间段按周、按月汇总。

1.7记录实产情况

实产情况包括实际产仔时间、产仔数(活仔数、死胎和木乃伊胎等)、初生重等基本情况。要将实际产仔窝数与计划产仔窝数对比,并关注母猪有无繁殖性疾病。如连续几胎出现繁殖障碍要及时向技术部门汇报,以便猪场与公司技术中心进行集中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1.8记录母猪每胎次的断奶情况

即记录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这是反映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身体健康、会带仔、泌乳性能好的母猪每胎可提供断奶体重达标的仔猪9头以上,一般的母猪,可提供正常断奶仔猪7-9头,较差的母猪只能提供少于7头的断奶仔猪。这项记录也可以与1.3所述的断奶时间记录合并。

2、做好母猪的耗料情况记录

2.1记录母猪耗料情况的意义

此项记录的意义在于反映不同生产阶段母猪的日均耗料(采食量)情况、通过实践观察母猪的日粮供给量和营养浓度是否合理,为科学地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方案提供依据,以此推进母猪标准化饲养制度的落实。该项数据在猪场管理信息系统上应逐一录入,然后得到系统性的分析资料,再用来指导母猪喂料管理,以保证母猪营养供给合理,满足高产性能的需要和促进母猪及仔猪的健康,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一般母猪饲料均为颗粒饲料,有空怀和妊娠前中期饲料及怀孕后期和哺乳期饲料两个品种,应分阶段进行定量饲喂。

饲料消耗要求记录人员每天到生产车间现场摸清真实情况,记录实际耗料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果填报的数据与实际不符,系统数据分析也就没有价值。2.2记录母猪耗料的操作流程

记录母猪耗料情况的操作流程如下:公司技术中心根据猪群品种、体重、气温等综合因素,提出阶段性的母猪饲料投喂指导标准;猪场管理人员指导母猪车间饲养人员按标准饲喂,适当考虑个体、状态差异;饲养员在车间按饲喂标准执行;管理人员检查、督促标准执行,并作好记录,上报公

司的事业线统计;事业线统计将猪场上报数据录入信息系统,利用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反馈给生产管理人员。2.3关键环节

技术中心要根据各场母猪的情况,提出明确的指导标准,猪场管理人员要到车间检查、督促,饲养员按指导的标准不折不扣地执行,在日常操作中形成固化的流程。所谓固化流程就是饲养人员到车间依照母猪所处的不同生产阶段有次序地喂料,清楚先喂什么猪、喂什么品种的饲料,先投多少、后补多少。车间喂料的工具需要量化,明确一次操作的饲料重量是多少。投喂之后,饲养人员要观察母猪的吃料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个别母猪可能要作一些调整。对于有自动喂料系统的猪场要由管理人员事先在供料控制系统进行设置,再交给饲养员执行操作。

这个过程是一个指导、管理、执行反馈的过程,如果有计划、有步骤、有执行、有记录、有检查、有分析、有反馈,每一个程序都认真地做到位了,就有主动性,耗料的数据就能精确统计,重点在于投喂过程的管理和及时记录。通过过程的控制、执行力的加强、各方面的协同配合,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实现目标任务。

3、母猪生产数据的分析与使用

3.1数据分析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

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及时获取准确的数据。事业线、公司技术中心每周每月要对猪场母猪的配种、返情、产仔、耗料作系统的评判分析。进而结合季节性疾病流行的情况,对各场整体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先找系统性、全局性的问题,如果正常,再找局部性、环节性的问题。应将问题分类排序,先解决重点突出的问题,再解决一般次要性问题。或者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猪场将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尽快实施、尽早解决。一般性技术问题报告公司技术中心审批后即可执行,不要久拖不决,延误生产;自己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申请公司集中力量加以解决。

3.2几种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

3.2.1计划比较分析方法

用实际数据与计划数或标准数作对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也可用绝对差异数表示。如分析母猪的配种分娩率,用实际产仔窝数/配种母猪头数×1OO%即得到配种分娩率,注意对应时间,分娩率一般可达80%以上,水平较好的可达90%以上,低于75%就要寻找问题。又如哺乳母猪日均耗料数,以车间为单位(或以场为单位),分析哺乳母猪耗料量,当日耗用哺乳母猪料的数量(千克)/当日哺乳母猪的头数即得出当日哺乳母猪的平均耗料量,与指导的标准或经验值比较。若偏低,说明喂料量不足,或者母猪怀孕后期喂料过多,

分娩后采食量上不来,结合观察母猪的膘情和食欲状况(有无饥饿感)、健康程度、泌乳性能来判断喂料量是否合理,并指导饲养员纠正不正确的饲喂方法。

3.2.2横向对比分析法

比较场与场之间同一指标的教据,水平高的场必然有它的经验及可取之处,水平低的场必然有它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借鉴、学习水平高的场的解决方案提高生产水平。3.2.3因素分析法

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能够使研究者把一组反映事物性质、状态、特点等的变量简化为少数几个能够反映出事物内在联系的、固有的、决定事物本质特征的因素。一个指标与几个主要因素相关,对相关系数大的几个因素逐个分析,用排除法,通过逐个分析,查找主要问题,重点突破解决。如与母猪年产仔数相关的几个主要因素有母猪年产胎次、母猪每胎产仔个数和仔猪育成率。而母猪年产胎次又由母猪空怀期、母猪哺乳期和后备母猪的投产率等几个主要因素影响,每年需要更新25%以上的母猪,必须关注后备母猪的培养和及时投产情况;影响母猪空怀期的因素有:一般母猪空怀待配种期的长短、未怀孕母猪的饲养头数和二返、三返母猪的数量比例。

通过因素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就会找到主要问题或问题的主要方面,找到后再寻求解决办法和技术措施,解决问题就会有层次,有步骤,效果也会较好。

分析方法其实很多,主要是看分析什么指标,要选择适合于猪场实际情况的方法,也可以综合利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找到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寻求解决主要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记录是为分析打基础,分析是为管理人员使用数据提供参考,为决策提供信息依据,为管理提供职能性服务。

数据分析管理操作制度

数据分析管理操作制度 1目的和范围 对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及其他相关质量活动的数据和信息按规定收集、分析,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及识别可以实施的持续改进机会,并与竞争对手或适用基准比较,找出差距,采取措施,作为决策和持续改进的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评审和利 用。 2职责 2.1综合办公室负责数据和信息的归口管理以及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公司培训和监督检查。 2.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以及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每季度汇总分析并报综合办公室。 2.3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负责公司对数据和信息的评审和决 策。 3工作程序 3.1数据和信息是公司的资源,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及其他有关方面,能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如市场分析、相关科技发展动态、生产计划和报表、质量和财务报表、销售报表、服务报告、过程监视和测量记录、审核和评审结果、顾客的期望等。 3.2数据和信息的分类 3.2.1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

a)质量记录; b)产品不合格信息(包括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不合格品率; d)顾客的抱怨; e)内、外部故障成本等; f)市场、新产品和新技术发展动向; g)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322 与运行能力有关的数据 a)过程运行的监视和测量信息(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试验 记录和体系运行记录等); b)产品实现过程的能力; c)内部审核的结论; d)管理评审的输出; x x x x 公司 200 x -08-05 批准 200 x -08-10 实施 e)生产率; f)交货期等; g)其他,如员工建议、突发事故等。 3.3数据的收集 3.3.1质量部负责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审核、评审、监视和测量数据、认证机构监督检查结果和反馈数据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的数据 3.3.2生产计划部负责收集生产计划、报表、生产率、交货期等方面的数

手册大全--种猪手册大全--——全套

种猪管理手册

目录1.前言 2.疾病预防 2.1疾病侵入的预防措施 2.2降低猪场发病几率 2.3治疗 2.4免疫接种 2.4.1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 2.4.2免疫程序 2.5常规治疗 2.5.1体内寄生虫的防治 2.5.2体表寄生虫的防治 3.猪舍与环境 3.1种猪场的设计与规划 3.1.1概述 3.1.2场区规划 3.1.3猪场规划方针 3.2气候 3.2.1概述 3.2.3影响气候的因素 3.2.3通风 4.饲养 4.1概述 4.2母猪的饲养 4.2.1概述 4.2.2怀孕母猪的饲养 4.2.3哺乳母猪的饲养 4.2.4断奶至配种母猪的饲养 4.3仔猪的饲养 4.3.1保育舍仔猪的饲养 4.3.2断奶仔猪的饲养 4.4配种公猪的饲养 4.5后备母猪的饲养 5.饮水供应 5.1饮水需要 5.2哺乳仔猪的饮水供应 5.3饮水供应 5.3.1湿料 5.3.2食槽供水 5.3.3水槽供水 5.3.4食槽乳头式饮水器供水 5.3.5乳头状饮水器供水 5.4饮用水质量标准 6.种猪场管理

6.1后备母猪的引进与护理 6.2母猪的淘汰 6.2.1概述 6.2.2判断淘汰母猪的标准 6.3配种区 6.3.1概述 6.3.2种公猪的利用 6.3.3青年公猪的使用 6.3.4发情鉴定和配种的最佳时期 6.3.5配种/受精管理 6.3.6发情刺激 6.4近期已配种母猪(怀孕至少已35天的母猪)6.4.1怀孕控制 6.5怀孕母猪舍 6.6分娩区 6.6.1概述 6.6.2分娩时及分娩后的护理 6.6.3产后仔猪的护理 6.7断奶中及已断奶仔猪 6.8 Topigs种猪的必要条件 6.8.1挑选和确定(祖)父母代母猪的标准6.8.2猪不同特征的评价标准 6.9父母代公猪的后备饲养及驯化 6.10清扫与消毒方法 6.11日常工作管理 6.12周工作计划 6.13管理记录 6.13.1琐事记录 6.13.2数据统计记录 6.13.3统计分析和评价

数据分析管理制度

数据分析管理制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适用于对来自测量和监控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2. 职责 2.1.质量检验部负责统筹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 2.2.各部门和各责任人员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交流。 3. 管理程序 3.1.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3.2.数据地来源 3.2.1.外部来源 a.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 b.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3.2.2.内部来源

a.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试验记录、内 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 录; b.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其他信息,如部门建议等 3.2.3.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会议、讨论交流、通讯等方式。 3.3. 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3.3.1.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的信息: a.顾客满意和(或)不满意程度 b.安装满足安全性能的符合性; c.过程、安装的特性及发展趋势; d.供方的信息等。 3.3.2. 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3.3.2.1.质量检验部负责质量管理部门检查及反馈数据、技 术标准类数据的收集分析,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

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改进控制管理制度》。 3.3.2.2.政策法规类信息由办公室及相关部门和各责任人 员收集、分析、整理、传递。 3.3.2.3.工程部积极与甲方进行信息沟通,以满足顾客需 求,妥善处理甲方的投诉,执行《改进控制管理制 度》的有关规定; 3.3.2. 4.各部门和各责任人员直接从外部获取的其他类数 据,应在一周内用《信息联络处理单》报告质量检 验部,由其分析整理,根据需要传递、协调处理。 3.3.3. 内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3.3.3.1.各部门和各责任人员依据相关文件规定直接收集 并传递日常数据,对存在和潜在的不合格项,执行 《改进控制管理制度》。 3.3.3.2.紧急信息由发现部门迅速报告质量检验部组织协调处理。 3.3.3.3.其他内部信息获得者可用《信息联络处理单》反馈给质量检验部。

企业常用生产管理表格(44个)

企业常用 生产管理表格(共44个)1.市场计划 表1-1 设厂计划(一) 表1-2 设厂计划(二) 表1-3 设厂计划(三) 2.生产计划 表2-1 长远生产计划表 表2-2 生产计划综合报表 表2-3 月份产销计划汇总表 表2-4 产销计划拟定表 表2-5 设备利用率分析表

表2-6 生产效率分析表 表2-7 月份生产计划表(一)表2-8 月份生产计划表(二)表2-9 订单安排记录表(一) 表2-10 工作量分析 表2-11 产量记录表 表2-12 工作日报单 表2-13 制造月报表 表2-14 各部门合格率控制表表2-15 时间研究记录表 表2-16 生产记录表 表2-17 用料记录单 表2-18 制造异常反应表

表2-19 制造通知单 表2-20 标准作业时间评定表(一)表2-21 突发性工作量分析表(二)表2-22 最重要作业时间分析 表2-23 作业标准时间研究表3.进度安排 表3-1 生产进度安排检查表 表3-2 生产进度计划表 表3-3 生产管理安排核对表 表3-4 生产故障分析表 表3-5 生产进度表(一) 表3-6 机器工作负荷图表(一) 表3-7 生产进度控制表(一)

4.生产记录 表4-1 生产状况记录表 表4-2 部门机器运转日记 表4-3 生产用料记录单 表4-4 考核人员记录表各 表4-5 生产班次产量记录表5.生产日报 表5-1 生产日报表 表5-2 作业日报表(范例A)表5-3 作业日报表(范例B)6.生产月报 表6-1 生产月报表 表6-2 生产计划科月报表

表6-3 工作效率及工时月报表设厂计划(一) 一、产销计划

新引种猪隔离与饲养管理

新引种猪隔离与饲养管理 新引种猪隔离与饲养管理1引种原则 生产上能够正常运转的猪群可以定义为微生物达到平衡状态的微生物复合体。事实上,很难选择到和自有猪群病原微生物群完全一致的供种方,并且从技术的角度,无法做到也没有必要去界定供种方猪群所携带的所有病原。猪群自有的微生物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时,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猪场的生产性能,因此在引进时应遵循如下原则:从比自有猪群健康水平高或者相当的猪群引种,杜绝从比自有猪群健康水平低的猪群引种。 2隔离措施 隔离措施可以降低引进新的病原体的可能性,保护自有猪群,同时利于保护新引进种猪。隔离期一般为2周。 引进猪进场前,建立隔离舍,并尽可能远离自有猪群,一般距自有猪群l00 m以外,至少和自有猪群之间有一道完全阻隔的实心墙,其邻圈最好是即将出售的育肥猪。提前l周进行清扫、冲洗干净并消毒。 隔离舍要采取全进全出方式,设施要彻底冲洗、消毒,并保持干燥;要防鸟防鼠;隔离适应期间,禁止隔离猪舍的饲养员与其它生产区内的饲养员及种猪接触,尤其在最初2周,实行全封闭管理。在此期间,如兽医确认无重要传染病、能保证良好健康状态的情况下,可适当缩减隔离期。

引进猪的第1周,要给予特殊的管理。最初2 d严格控制饲喂量,饲料和饮水要保持新鲜,同时添加常规预防量抗生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必要时可补充电解质。 严禁隔离舍的排泄物流向自有猪群的猪舍,集中处理粪污,用烧碱进行消毒。 每日进行临床观察并记录异常状况,按30%比例进行体温抽查,上下午各l次,并作好记录、采样,对关注的病原进行监测。 隔离期内,依据临床观察或者检测结果,迅速做出处理决定,怀疑传染病时,作进一步诊断,坚决淘汰不合格猪只,避免外源性病原感染自有猪群。 3适应方案 适应就是让新引进的种猪在可控制的环境中,与自有猪群已存在的病原接触,使猪只对这些病原产生免疫力,而又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的过程。适应期一般为6周。 理想的适应过程应该在隔离舍中完成,若隔离舍的风险较大,也可以将适应过程在配种房内完成。 将即将淘汰的种猪和新引进的种猪隔栏接触(直接接触可能会导致打斗损伤),至少持续1周。 将自有生产猪群的粪便撒布在新引进种猪的水槽中,也可用清扫过粪便的扫把在水槽中涮洗的方式。至少持续l周。 将新引进的种猪和场内存在的保育中晚期(50一70日龄)或者肥育早期的猪(体重小于45 kg)直接混合饲养在一起,新引进种猪:保育/肥育猪=5:1。混合饲养期为l~2周。 驱虫,接种预防繁殖障碍的疫苗。

数据分析管理办法

数据分析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规范有关数据、信息的确定、收集和分析工作,用以识别改进的方向并实施持续的改 进,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职能部门、项目和专业公司的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活动。 3规范性引用文件 Q/GDCF A101.001-2003 质量手册 4职责 4.1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协调和领导公司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 4.2公司综合管理部是公司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汇总和分析各类数据。 4.3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工作相关的数据的收集、分析,并将分析情况和利用结果向有关 领导和部门报告。 4.4相关供方应配合各职能部门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 5管理内容与要求 5.1数据的收集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可通过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审核结果、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监查报告、记录、相关方来函的有关内容并通过报告、 会议、座谈、走访、调查等其他形式及时或定期收集与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和产品、过程有 关的数据。 5.2与顾客满意度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收集) 从顾客的相关会议、相关报告或以其他形式对顾客满意度相关数据进行收集。 5.3与内审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收集) 在每次内审结束后由综合管理部汇总与内审有关的以下数据: ――内审所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数量以及重要不符合项与一般不符合项的数量比例;――不符合项所覆盖的部门的数量及比例。 5.4与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有关的数据 5.4.1与管理职责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收集) 每次管理评审输入、输出信息,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其实施有效性的数据。 5.4.2与资源管理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及相关职能部门收集) ――公司及相关供方有关管理、技术、作业、服务、检验试验等人员的信息和数据,以及各类专业职称、特殊岗位、持证人员的数据和信息; ――公司及相关供方员工总数与管理、技术、作业、服务、检验试验等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变化的数据; ――公司及相关供方的机械设备数据、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等数据及其变化和趋势; ――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及实施情况的统计数据及培训有效性测定的数据。 5.4.3与产品实现有关的数据(工程部及相关职能部门收集) ――工程项目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的设置以及完成情况的数据或信息;

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一)种公猪的生理特点 养猪生产中,种公猪的数量所占比例很小,但所起的作用却很大。饲养种公猪的目的就是要及时完成配种任务,使母猪能够及时配种、妊娠,以获得数最多、品质好的仔猪。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使公猪能够提供数量多、质量优的精液,即要提高公猪的精液品质。其次,要求公猪体质健康,配种能力强,能够及时完成配种任务。 与其他家畜相比,种公猪的生理特点有:射精量大,总精子数量多;交配时间长,消耗体力大;消耗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公猪一次射梢量平均为250 nil,多者可达500 ml,比牛羊的射精量高50-250倍。公猪精液是由精子和精清两部分组成,其中精子占2%-5%,精清主要由附争分泌物、精囊分泌物、前列腺分泌物、尿道球腺分泌物等组成。 成年种公猪在完成配种任务中,排出的精液的营养消耗也较少,在生理上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因此,除了满足其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及少量的配种消耗以外,无需供给更多的营养。青年后备种公猪身体仍然生长发育,需另外补充营养。然而,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母猪是否能够正常妊娠、产仔的质量高低和数量的多少。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饲养好种公猪,提高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和精子活力,增强种公猪的体质和配种能力。 (二)种公猪的饲养 1.适宜的营养水平提供种公猪充足全面的营养,是保持种公猪体质健壮、性功能旺盛和精液品质良好的基础。种公猪的饲养要严格遵循个体饲养,所提供的日粮应能全面满足公猪对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 (1)提供适宜水平能量:种公猪饲粮中能量水平不宜过高,控制中等偏上水平

就行,即每千克饲粮含消化能10.46-12.56 MJ。能量不足可推迟公猪的性成熟,并使配种能力减弱;而能量水平过高又会导致公猪体况过肥,也会降低公猪的性欲和配种能力。对于未成年公猪,其H粮消化能应比成年猪多25%,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2)供给充足优质的蛋白质:种公猪精液干物质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如果日粮中蛋白质不足,会造成精液数量减少,精子密度稀.发育不完全和活力差,所配母猪受胎率下降.甚至丧失配种能力。因此,在配制种公猪日粮时,必须重点考虑蛋白质问题,要有一定比例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实践证明,种公猪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在非配种季节应在13%以上.配种季节应保持在15%-16%a配种旺季日粮中赖氨酸的含量不低于0.5%o (3)适量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矿物质对于种公猪精液品质和健康具有很大影响。缺少钙、磷可使公猪精液品质明显降低,出现大量畸形精子和死精子。锌、碘、钻、锰对提高公猪精液品质有着一定的效果。种公猪日粮中钙、磷比例以1.25:1为宜,同时应注意补充食盐。 维生素不足会影响公猪的正常生理代谢,造成食欲减退,生长停滞,精液品质下降。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时,公猪的性反射降低,精液品质低劣。B族维生素也是维持公猪健康和正常繁殖功能所必需,其中尤以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泛酸和维生素B,:等最为重要。 ·2.日粮配制为了满足公猪的营养需要,应根据种公猪饲养标准组成日粮进行饲喂。公猪日粮应以精料为主,有良好的适口性。日粮中不要添加太多粗饲料,一般占配合料的】00/0以下,以免饲料体积过大,造成公猪腹大下垂,影响配种。配种期间补充饲喂一些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鲜嫩青绿饲料,对提高精液品质有很大作用。日粮组成一般选择5-6种优质饲料配合而成。 3.防止过肥公猪一般在7-8月龄时开始使用,此时体重约为成年体重的60%。公猪过肥或过瘦都会降低公猪的配种能力。如果公猪配种采精次数不多,或无限量地采食高能高蛋白饲料,往往会导致公猪过于肥胖,性欲减退,逐渐失去种用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注意控制公猪采食量,不能喂得太多。当公猪肥胖时,可减少精饲料15%左右,并加喂青粗饲料,同时增加公猪运动,每天自由运动I-2 h,以锻炼公猪四肢的结实性,适当减肥和增强体质,从而提高精液品质。过瘦的公猪则应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并适当减少配种次数。 4.饲养方式季节产仔方式使得公猪出现了配种季节和非配种季节之分。种公猪在非配种季节需要营养物质并不多,但在配种期,特别是配种频繁时,需要量则会大大增加。这时不仅要考虑在饲料中适当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如加喂动物性饲料或每天喂2-3个鸡蛋等,还要在非配种期饲喂量的基础上加喂20'x.--40%的饲料。 5.饲喂技术种公猪的饲喂应定时定量。有条件的地方日粮最好以精料为主,切忌长期饲喂大容积饲料,以防造成消化道负担过重,腹部下垂,从而影响配种。饲喂干粉料前应加适量水,调拌成湿料或稠粥料,也可与切碎或打成浆的青绿饲料一起饲喂.增进饲料的适n性。种猪饲喂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可以提高食欲,促进消化。每天饲喂量,体重150 kg以内的公猪,日喂饲料2.3-2.5 kg; 150 kg 以上的猪喂给2.5-3.0 kg的全价料。 (三)种公猪的管理 保持公猪健壮的体质,提供品质良好的精液。提高配种能力,除厂供给全面背养外,还要合理地进行管理。在管理方面,除了要经常注意保持圈舍清洁、

数据分析管理操作制度

数据分析管理操作制度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数据分析管理操作制度1 目的和范围 对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及其他相关质量活动的数据和信息按规定收集、分析,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及识别可以实施的持续改进机会,并与竞争对手或适用基准比较,找出差距,采取措施,作为决策和持续改进的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评审和利用。 2 职责 2.1 综合办公室负责数据和信息的归口管理以及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公司培训和监督检查。 2.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以及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每季度汇总分析并报综合办公室。 2.3 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负责公司对数据和信息的评审和决策。 3 工作程序 3.1 数据和信息是公司的资源,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及其他有关方面,能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如市场分析、相关科技发展动态、生产计划和报表、质量和财务报表、销售报表、服务报告、过程监视和测量记录、审核和评审结果、顾客的期望等。 3.2 数据和信息的分类 3.2.1 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 a)质量记录; b)产品不合格信息(包括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不合格品率; d)顾客的抱怨; e)内、外部故障成本等; f)市场、新产品和新技术发展动向; g)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3.2.2 与运行能力有关的数据 a)过程运行的监视和测量信息(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试验记录和体系运行记录等); b)产品实现过程的能力; c)内部审核的结论; d)管理评审的输出; ××××公司200×-08-05批准 200×-08-10实施 e)生产率; f)交货期等; g)其他,如员工建议、突发事故等。 3.3 数据的收集 3.3.1 质量部负责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审核、评审、监视和测量数据、认证机构监督检查结果和反馈数据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的数据。 3.3.2 生产计划部负责收集生产计划、报表、生产率、交货期等方面的数据。 3.3.3 营销部负责收集市场发展趋势、产品销售、顾客动态及需求、投诉、退货、索赔以及竞争对手相关的数据。

生产管理报表大全

生产管理表格44个1.市场计划 表1-1 设厂计划(一) 表1-2 设厂计划(二) 表1-3 设厂计划(三)2.生产计划 表2-1 长远生产计划表 表2-2 生产计划综合报表 表2-3 月份产销计划汇总表 表2-4 产销计划拟定表 表2-5 设备利用率分析表 表2-6 生产效率分析表 表2-7 月份生产计划表(一)表2-8 月份生产计划表(二)表2-9 订单安排记录表(一) 表2-10 工作量分析 表2-11 产量记录表 表2-12 工作日报单 表2-13 制造月报表 表2-14 各部门合格率控制表表2-15 时间研究记录表 表2-16 生产记录表 表2-17 用料记录单

表2-18 制造异常反应表 表2-19 制造通知单 表2-20 标准作业时间评定表(一) 表2-21 突发性工作量分析表(二)表2-22 最重要作业时间分析 表2-23 作业标准时间研究表3.进度安排 表3-1 生产进度安排检查表 表3-2 生产进度计划表 表3-3 生产管理安排核对表 表3-4 生产故障分析表 表3-5 生产进度表(一) 表3-6 机器工作负荷图表(一) 表3-7 生产进度控制表(一)4.生产记录 表4-1 生产状况记录表 表4-2 部门机器运转日记 表4-3 生产用料记录单 表4-4 考核人员记录表各 表4-5 生产班次产量记录表5.生产日报 表5-1 生产日报表 表5-2 作业日报表(范例A)

表5-3 作业日报表(范例B)6.生产月报 表6-1 生产月报表 表6-2 生产计划科月报表 表6-3 工作效率及工时月报表设厂计划(一) 一、产销计划

设厂计划(二) 二、详细制造过程 设厂计划(三) 三、制造过程及设备分析

项目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汇总表

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核心,严格考核是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关键。为了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实处,特制定项目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办法。 一、考核目的考核项目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制的执行情况。督促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贯彻落实,激励项目安全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 二、考核对象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即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工长、安全员、质检 员、材料员、消防保卫员、机械管理员、班组长等人员。 三、考核办法 1、采用评定表打分办法,应得分为100分,依据考核项目的完成情况和评分标准打分 (详见考核评分表)。实得分80及其以上者为优良,70~8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2、考核时间:每月月底进行一次考核。 3、实行逐级考核,分公司接受总公司考核,项目部项目经理接受分公司考核,项目部 由项目经理所属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四、奖惩办法 1.对实得分80分及其以上达优良标准者,给予100~200元奖励,并作为年终经济兑现、 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之一。 2.对实得分为70分以下的管理人员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罚款100~200元,警告批评, 以观后效或调离工作岗位等处理。 3.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奖惩均有月份工资中及时兑现。 五、项目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 项目各类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见后表。

项目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汇总表 单位名称:XXXXXXXXXXXX 工程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考核日期:年月日 填表人:审核员:

项目技术(员)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单位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X 工程名称:XXXXXXXXXXX

质量数据分析和质量信息管理办法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 管理文件 文件编号:SWZ07016 第 1 版签发:王治政质量数据分析和质量信息管理办法 1 总则 1.1为了收集、分析各类质量数据和信息并及时传递和处理,更好地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提供机会,特制订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质量数据和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等管理。 2管理职责分工 2.1 质量保证部负责质量数据和质量信息的归口管理,并负责质量指标、质量体系运行等方面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递。 2.2 制造管理部、特殊钢技术中心负责关键质量特性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2.3特殊钢销售部负责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2.4 采购供应部负责原料、资材备件、设备工程供方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2.5 各有关生产厂、部负责本部门或本专业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3质量数据、信息收集的范围 3.1 需收集的质量数据、信息应能反映分公司产品实物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能反映分公司技术质量水平,并能为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提供机会。 3.2 数据、信息收集范围包括: 3.2.1质量合格率、不合格品分类、废品分类、质量损失等; 3.2.2关键质量特性、工艺参数等; 3.2.3体系审核中不合格项的性质和分布等; 3.2.4顾客反馈、顾客需求、顾客满意程度、顾客忠诚程度等;2006年1月12日发布 2006年1月12日实施

3.2.5供方产品、过程及体系的状况等。 4 数据分析的方法 4.1数据分析中应采用适用的数理统计方法。常用统计方法有: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图法、对策表、检查表、直方图法、过程能力分析、控制图法、相关及回归分析、实验设计、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等。 4.2 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可使用实验设计和析因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以优化参数。 4.3 在质量先期策划中确定过程控制适用的统计技术,并在控制计划中明确。 4.4 生产过程可使用控制图对过程变量进行控制以保持过程稳定;并可利用分层法、直方图法、过程能力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等对过程进行分析,明确过程变差及影响过程因素的相关性,以改进过程;使用排列图法、因果图法等确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使用对策表来确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4.5 产品验证中可使用检查表,并在检测中使用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测量系统分析等来进行检测精度管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4.6 在质量分析、质量改进和自主管理活动中可使用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图法、对策表、直方图法、控制图法、相关和回归分析等。 5质量数据、信息的利用 5.1按规定定期向有关部门传递数据分析的结果,包括销售部每月应将用户异议情况反馈到质量保证部等部门,财务部每月将质量损失情况反馈质量保证部等部门,质量保证部通过编制质量信息日报,每天将实物质量情况向制造管理部、特殊钢技术中心或分公司主管领导传递。 5.2 应通过报告、汇报等形式及时向分公司领导报告数据、信息分析的有关文件,为分公司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5.3 各部门应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寻求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的机会。 5.5经过汇总、整理和分析的数据和信息可通过管理评审、技术质量等有关专业工作会议和分公司局域网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6质量信息(异常信息)管理

数据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数据统计分析制度 第一章数据分析 第一条为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及识别改进的机会,公司收集并分析适当的数据、将数据作为一种信息,加以充分利用并建立数据分析制度。 第二条数据分析应反映以下方面的实际情况: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或质量目标达到的程度; 二、过程质量及其趋势; 三、产品质量分析; 四、顾客满意/不满意的调查统计分析; 五、供方产品的质量状况。 第三条各部门管理人员在收集和整理必要的数据后可采用诸如“调查表”、“因果图”、“统计图表”等适宜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产品实现过程中和质量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第四条数据的来源 一、外部来源 (一)政策、法规、标准等; (二)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 (三)市场、新项目、新技术发展方向; (四)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二、内部来源 (一)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二)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三)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 (四)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第五条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一、品控部负责: (一)公司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评价,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评价,形成的记录由品控部存档,可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二)负责对采购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应作为对“合格供方”进行动态管理的依据。 (三)对二氧化碳产品的碳氢化合物总量应用统计图表进行统计分析。 (四)每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 二、预处理车间负责:按月将玉米油毛油残溶、粕残油、玉米面粒度指标制成曲线进行分析控制。 三、酒精车间负责:根据生产运行和工艺指标完成情况,每月对主要工艺指标如糖度、糖化率、残总糖、酒份、挥发酸、酵母数、粉浆PH值等根据需要进行2项以上分析,以工艺指标报表数据制成曲线图,检查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四、饲料车间负责:以工艺指标报表数据制成曲线图,对饲料产品水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五、酒精饲料车间负责:每月对工艺指标如糖度、糖化率、残总糖、酒份、挥发酸、酵母数、粉浆PH值、饲料产品水分等根据需要进行2项以上分析,以工艺指标报表数据制成曲线图,检查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六、电站车间负责:

生产管理制度、表格、模板大全

生产经理(主管) 实用工具书 生产管理制度、表格、模板 复制即可以使用

目录 第一章 生产管理岗位设计与工作事项 (6) 一、生产管理岗位设计模板 (6) (一)小型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岗位设计 (6) (二)中型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岗位设计 (7) (三)大型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岗位设计 (8) 生产计划与控制细化执行与模板 (9) 一、生产计划管理流程 (9) 二、生产计划制定执行工具 (10) (一)年度综合计划表 (10) (二)年度产销计划表 (12) (三)年度生产计划表 (13) (四)月份生产计划表 (13) (五)生产计划安排表 (14) (六)周生产计划及实绩表 (14) 三、生产控制执行工具 (15) (一)生产进度表 (15) (二)生产日报表 (15) (三)产量分析表 (16) (四)生产进度记录表 (16) (五)生产进度进程表 (17) (六)生产进程管理表 (17) (七)生产进度控制表 (18) (八)生产进度平衡表 (18) (九)生产效益分析表 (19) (十)生产过程分析表 (19) (十一)生产故障分析表 (19) (十二)生产进度安排检查表 (20) (十三)生产进度安排跟踪表 (20) (十四)生产进度更改通知单 (21) (十五)生产进度落后原因分析表 (21) 产品研发管理细化执行与模板 (22) 一、产品研发管理流程 (22) 二、产品研发管理执行工具 (24) (一)产品改良申请书 (24) (二)产品开发改良计划表 (24) (三)产品研发费用预算表 (25) (四)产品开发工作记录表 (25) (五)产品研究成果周报表 (26) (六)产品开发成果报告表 (26) 生产技术管理细化执行与模板 (28) 一、技术开发管理流程 (28) 二、生产技术管理执行工具......................................................................................... 29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数据分析管理办法

数据分析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规范有关数据、信息的确定、收集和分析工作,用以识别改进的方向并实施持续的改进,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职能部门、项目和专业公司的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活动。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Q/GDCF A101.001-2003 质量手册 4 职责 4.1 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协调和领导公司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 4.2 公司综合管理部是公司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汇总和分析各类数据。 4.3 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工作相关的数据的收集、分析,并将分析情况和利用结果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 4.4 相关供方应配合各职能部门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 5 管理内容与要求 5.1 数据的收集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可通过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审核结果、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监查报告、记录、相关方来函的有关内容并通过报告、会议、座谈、走访、调查等其他形式及时或定期收集与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和产品、过程有关的数据。 5.2 与顾客满意度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收集) 从顾客的相关会议、相关报告或以其他形式对顾客满意度相关数据进行收集。 5.3 与内审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收集) 在每次内审结束后由综合管理部汇总与内审有关的以下数据: ——内审所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数量以及重要不符合项与一般不符合

项的数量比例; ——不符合项所覆盖的部门的数量及比例。 5.4 与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有关的数据 5.4.1 与管理职责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收集) 每次管理评审输入、输出信息,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其实施有效性的数据。 5.4.2 与资源管理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及相关职能部门收集) ——公司及相关供方有关管理、技术、作业、服务、检验试验等人员的信息和数据,以及各类专业职称、特殊岗位、持证人员的数据和信息; ——公司及相关供方员工总数与管理、技术、作业、服务、检验试验等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变化的数据; ——公司及相关供方的机械设备数据、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等数据及其变化和趋势; ——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及实施情况的统计数据及培训有效性测定的数据。 5.4.3 与产品实现有关的数据(工程部及相关职能部门收集) ——工程项目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的设置以及完成情况的数据或信息;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和评审的数据和信息(次数、内容); ——与采购过程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 合格供方(物资和工程)名录动态信息和数据; · 供方对产品实现过程及工程最终各项参数的影响情况有关的数据,包括缺陷数、不合格品数、安全隐患数、隐患整改数等包括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各项参数、数据。 5.4.4 相关供方投入的资源,如劳动力、机械设备、监视和测量装置等配置及其变化的数据和信息; 5.4.5 工程项目的工期数、里程碑进度、调试进度、并网日期和移交生产日期等技术经济指标数据; 5.5 与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有关的数据(工程部、生产准备部和相关职能部门收集) 5.5.1 与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等验评结果有关的数据 ——单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验评结果数据,计算合格率、优良率; ——汇总受监焊口数、抽监比例、焊口抽检一次合格率、优良率。 5.5.2 与不合格品控制有关的数据

【管理制度】数据分析管理办法

数据分析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规范有关数据、信息的确定、收集和分析工作,用以识别改进的方向并实施持续的改进,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职能部门、项目和专业公司的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活动。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Q/GDCF A101.001-2003 质量手册 4 职责 4.1 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协调和领导公司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 4.2 公司综合管理部是公司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汇总和分析各类数据。 4.3 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工作相关的数据的收集、分析,并将分析情况和利用结果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 4.4 相关供方应配合各职能部门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 5 管理内容与要求 5.1 数据的收集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可通过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审核结果、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监查报告、记录、相关方来函的有关内容并通过报告、会议、座谈、走访、调查等其他形式及时或定期收集与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和产品、过程有关的数据。 5.2 与顾客满意度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收集) 从顾客的相关会议、相关报告或以其他形式对顾客满意度相关数据进行收集。 5.3 与内审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收集) 在每次内审结束后由综合管理部汇总与内审有关的以下数据: ——内审所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数量以及重要不符合项与一般不符合项的数量比例; ——不符合项所覆盖的部门的数量及比例。 5.4 与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有关的数据 5.4.1 与管理职责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收集) 每次管理评审输入、输出信息,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其实施有效性的数据。 5.4.2 与资源管理有关的数据(综合管理部及相关职能部门收集) ——公司及相关供方有关管理、技术、作业、服务、检验试验等人员的信息和数据,以及各类专业职称、特殊岗位、持证人员的数据和信息; ——公司及相关供方员工总数与管理、技术、作业、服务、检验试验等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变化的数据; ——公司及相关供方的机械设备数据、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等数据及其变化和趋势; ——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及实施情况的统计数据及培训有效性测定的数据。 5.4.3 与产品实现有关的数据(工程部及相关职能部门收集) ——工程项目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的设置以及完成情况的数据或信息;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和评审的数据和信息(次数、内容); ——与采购过程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精品资料网(https://www.doczj.com/doc/e617148381.html,)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

猪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猪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一、乳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 (一)生理及营养特点 哺乳仔猪出生后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和生理尚不成熟,缺乏先天性免疫力, 体温调节能力差,从而造成喂养难度大。 根据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结合母猪产仔性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快吃初乳,作好乳头固定工作,由于加系猪产仔多,从引入后产仔情况看,初产猪平均窝产仔11.98头。而保证每头仔猪尽快吃到初乳,是确保乳猪成活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全窝仔猪成长均匀,提高成活率,应在仔猪出生后2—3天内,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把较小的仔猪固定在前三对乳头上,保证生长均匀。 2.及时作好防寒、保暖工作。根据仔猪和母猪生理特点,产房温度应控制在 20-25度,仔猪保温箱上边有电热灯,保证局部温度在30—32度为宜。 3.哺乳仔猪要作好断尾工作。为防止出现猪只咬尾现象,应在仔猪出生3天前进行断尾工作。(可视情况而言) 4.及时补料。由于哺乳时间过长会造成母猪下床太瘦弱,影响下一情期配种。因此,及早补料是哺乳期仔猪饲养的关键,它不仅能够使减少母猪体况的损失,而且能够促进仔猪早期吃料,为21天或更短时间断奶做好准备。 5.保持猪舍干净,环境良好。由于仔猪抗病能力较差,因此加强猪舍的卫生是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做到产床以上无猪粪为原则,做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确保乳猪在哺乳期能迅速生长。 6.应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由于乳猪哺乳期增长迅速,21天断奶,时可达6.5kg左右,平均日增重在250克左右,同时由于仔猪出生时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机能不完善,所以要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优质饲料。 第二节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断奶幼猪是指出生3-4周龄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仔猪断奶是猪只出生后受到的又一次强烈的刺激,首先是营养的改变,由吃温热的液体母乳为主改成吃固体

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数据安全管理规定 一.目的 1.1为了提高公司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最大限度的防止资料流失。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2.1电子文档向外发送时遵循此规定。 三.定义 3.1 向外发送的数据:包括对外光盘的刻录,因工作需要向外发送的电子文件及通过其它途径传递的资料。 3.2有效数据:指工作所需的和各种文档,不包括音乐、影视、生活图片或其它与工作无关的文件。 四.权责 4.1 计算机使用:各部门经(副)理指定人员; 4.3 数据安全监管:人力资源部指定之人员; 五.作业内容 5.1 所有申请使用电脑办公的同事需经过人力资源部网络中心的相关培训,培训日期按年度培训计划执行。考核合格后,网络中心分配相应的电脑使用权限,准许使用电脑办公。 5.2 人力资源部根据办公系统的使用情况,将不定期的组织临时性的专项培训。 5.3公司对外的电子文档输出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包括刻录光盘,向外发送文件等。所有部门如有上述需要,请填写统一的<<申请单>>,经部门经理或直接上级审批后,由人力资源部相关岗位处理。 5.4 电子邮件的使用由操作员自己负责。网络中心在总经理同意后,有权在不发布公告时对电子邮件系统进行监控。 5.5除总经理批准或有特殊用途的电脑外,锁定所有电脑的USB接口,拆除或禁用软驱、光驱。 5.6除人力资源部指定岗位外,所有电脑禁止安装刻录机或相关设备。

5.7 除签订<<资料保密协议>>的同事外,未经事业部总经理同意,不得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设备,一经发现,立即没收。并记小过一次。 5.8 未经允许,员工不应将不属于公司的电脑整机或配件带入公司使用,也不允许接入公司网络系统。违者记大过一次。并对其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后归还给当事人。 5.9 所有的电脑操作员最多每6天向服务器备份一次有效数据。人力资源部指定岗位每月3日前必须将所有数据备份到光盘存档。具体备份方式另行通知。 5.10 在公司办公场所内需上网的同事请按正常程序申请,在学习公司的 <>后开通相应上网权限。禁止利用公司电话拔号上网,一经发现,当事人记小过一次,电话责任人记警告一次。 5.11 在公司范围内不允许启用笔记本电脑自带的无线网卡。以避免对网络系统造成电磁干扰。 5.12员工应有相当强的保密意识,不允许将公司资料以任何形式发布到Internet上。一经发现,报总经办处理。并且公司保留送交公安机关的权利。 数据安全管理规定 目的: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会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确保通过网络传输和交换的数据不会发生增加、修改、丢失和泄露,从而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和网络传输数据的操作和管理。 责任:本文信息中心起草,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由部门人员共同遵守和实施。 内容:数据的基本特点是: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数据安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数据本身的安全,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密码算法对数据进行主动保护,如数据保密、数据完整性、身份认证等;二是数据防护的安全,主要是采用信息存储手段对数据进行主动的保护,如通过磁盘阵列、数据备份、异地容灾等手段

保育猪饲养管理操作规范

保育猪饲养管理操作规范 保育舍的目标 1、每批仔猪63日龄头均体重达到25kg。 2、保育舍仔猪批成活率达到99%,合格率达到98%。 管理要点 1、检查维护供暖系统、通风系统、水帘降温系统、饮水系统、供料系统保证工作正常。 2、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前舍内的准备工作,如空栏、事先舍内预热等。 2、进入保育舍后,前7天的温度、“三点”定位及减少应激。 3、确保饮水和饲料的充足。 4、每日三次巡栏,及时挑出问题猪只并做针对性的治疗。 5、保育I期料到保育II期料的过渡。 6、夏季和冬季高、低温的特殊管理。 7、做好保育舍的饲养员日报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饲养管理: 1、转猪前的准备工作 A、空舍清洗: 将房间内所有附属设施整理(冬季垫子掀起、烤灯摘掉),用高压冲洗机先打湿整个房间(每1小时1次,每天做6-8次),包括窗帘、天花板、地面、墙壁、料槽、水管等,然后进行彻底冲洗,特别要注意漏粪板的缝隙;并将下水道污水放掉,用高压冲洗机将下水道冲洗干净。修理猪栏、饲料槽等,检查每个饮水器是否通水,检查所有的电路、电线是否损坏,检查窗户是否正常开启。然后,使用效果较好的消毒药对整个房间进行消毒,间隔至少24个小时以上,并通风干燥3-7天。 B、检查维修供暖系统、通风系统、水帘降温系统、饮水系统、供料系统。 C、猪只的进入 转猪前将舍内温度升至28-30度,同时在料槽内添加少 许仔猪饲料。 转猪过程中应将公猪和母猪分开,将种猪进行集中饲养,同时挑出体重较小的仔猪,进行集中饲养。为缓解猪群的应激提高猪群抵抗力,对于刚转入的仔猪可在饮水中加抗生素或者电解多维使用3-5天。

同时猪舍内应做好转入猪只的数量、重量和防疫记录,填写并悬挂保育舍饲养员日报表,记录猪只每天的采食量、饮水量、耗电量、消毒防疫完成情况和死亡记录登记表等。 2、保证保育猪舒适的温度 刚转入保育舍的仔猪(4周)要求温度在30度,以后每周 降2度,具体如下: 5周30度 6周28度 7周26度 8周24度 9周22度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兽医在转猪时将日龄和温度曲线一并输入到温控器中,设定好后禁止饲养员调动。 3、猪只的调教 对于刚进入保育舍的仔猪前7天,饲养员要划分好猪只采食、休息、娱乐和排粪尿的区域,并人为的调教仔猪,使仔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饲养密度 对于保育舍的猪只以每头猪为宜,喂料器以35-40/头每个为宜,饮水碗以17-20/个为宜(不含喂料器上面自带的饮水器)。饲喂 5、饲喂 猪只在刚转入时,可以继续饲喂绿赛I期颗粒料,饲喂3-5天后,过渡饲喂绿赛I期颗粒料,饲喂到38天时,可以逐渐过渡保育II期饲料,直至下保育(63天)。从绿赛I期料到保育II期饲料具体操作需要6天,1-6天绿赛I期粉料与保育II期料的具体比例为5/1,4/2,3/3,4/2,5/1,6个料槽全部过渡完。 6、饮水 确保仔猪饮水的清洁,一般而言保育仔猪所需水流速为1L/min,饮水器的长度以254mm为宜。每天检查饮水器是否有水和是否通畅。 7、猪群巡视 每天巡视猪群至少两次,首先观察猪群的整体精神状况是否正常,舍内温度是否适合猪群生活并根据猪群睡卧舒适度进行调整,确保舍内温度使猪群生活舒适。然后对每一栏进行巡视查看发现异常猪只及时用记号笔进行标示,(随后进行治疗并用不同颜色记号笔进行标示),最后统计整个猪群异常猪只所占的比例有多少,如果发病比率超过5%就要进行整体饮水加药进行治疗(加药方法按照饮水加药方案进行操作),发病较重个体还要进行肌肉注射治疗直至康复。对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