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洋洲及其澳大利亚课后提升

大洋洲及其澳大利亚课后提升

大洋洲及其澳大利亚课后提升
大洋洲及其澳大利亚课后提升

大洋洲及其澳大利亚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右图)”,回答以下2题。

1.图中曲线P

表示某地区1月份20

℃等温线,虚线P 1、P 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等温线P 应向P 1方向弯曲

B .等温线P 应向P 2方向弯曲

C .等温线P 通过P 1、P 2之间没有弯曲

D .等温线P 夏季向P 1方向弯曲,冬季向P 2方向弯曲 2.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 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 .营造农田防护林

B .发展混合农业

C .东水西调

D .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 读右图,回答以下2题。

3.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相似 的是( )

A .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 .都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上

C .境内热带荒漠面积都比较大

D .境内都有一条纵贯南北、流量丰富的大河

4.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所在国家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

B .乙地所在国家水稻种植业发达

C .两国都是本洲的发达国家

D .两国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 读右图,回答以下3题。

5.关于该国各地区气候类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亚热带湿润气候 B .②热带雨林气候 C .③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D .⑤温带海洋性气候

6.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出口国

b .铁矿石、煤炭出口占世界重要地位

c .该国首都是最大的城市

d .地广人稀,人口相对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好、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 A .abcd B .abc C .acd D .abd

7.关于该国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畜牲业、种植业并重,且以畜牲业为主 B .农业现代化侧重于小型机械化、水利化 C .小麦分布集中于东南和东北地区

D .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小麦分布由南向北扩散 读甲、乙、丙三个国家的轮廓图,回答以 下2题。

8.关于甲、乙、丙三国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 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全部位于南半球

B.都分布有热带沙漠景观

C.人口密集区都位于国土的东南部

D.都是所在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9.关于三国进出口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进口铁矿

B.都出口小麦

C.都进口石油

D.都进口热带经济作物

读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以下2题。

10.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

生物、土壤等要素构成,俄罗斯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中图例甲、乙、丙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

A.气候类型

B.地形

C.降水量

D.土壤

11.据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关于澳大利亚降水量分布规律及成因叙述错误的( ) A.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 B.东西两岸降水差异较大 C.东岸因受东南信风及暖流的影响,降水多 D.北部降水有季节变化 读“甲、乙两个国家轮廓简图”,回答以下2题。 12.下列选项中,属于两国共有的地理特征是( ) A .自然带都以热带雨林带为主 B .首都的气候特征相同

C .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 .图示河流的汛期相同

13.关于两国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旅游资源丰富 B .气候适宜

C.交通便利D.开发历史悠久

读甲、乙、丙三幅图,回答以下2题。

14.当处于乙图反映的季节时,甲图中M、N、P、Q处

于多雨季节的是( )

A.M B. N C.只有Q点 D.P、Q

15.当处于丙图反映的季节时,下列可能出现的现象

是( )

A.胶东半岛荣成市天鹅湖的天鹅进入栖息高峰 B.黄淮海平原进入麦收季节

C.海南岛的蔬菜生产产销两旺 D.南非高原牧场草长莺飞,牛羊成群

读“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以下3题。

16.影响各地年均每日日照时数均不足12小时的直接因素是( )

A.降水B.地形 C.洋流D.纬度

17.下列选项与图中a、b、c三点日照时数的大小关系相符

的是( )

A.a=c<b B.a=b>c C.b>a>c D.a>b>c

18.图中EF沿线地区没有出现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

“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

农地的灌溉”。据此回答下面以下3题。

19.澳大利亚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于( )

A.甲区域中 B.乙区域中

C.丙区域中 D.丁区域中

20.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农业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草原上自流井多,气候干燥,促成了发达的畜牧业

②降水的地域差异明显是受山脉和东北季风的影响

③冷冻科技革新,促成了畜牧产品的大量出口

④与北半球的农产品供应和市场需求具有季节互补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读下列四国地形剖面示意图,图示四个国家

中,有三个面积居于世界前六位,另一个是人口

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据此完成以下2题。

22.图中国家依次是( )

A.①日本②澳大利亚③美国④巴西

B.①俄罗斯②加拿大③澳大利亚④日本

C.①俄罗斯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美国 D.①孟加拉国②巴西③印度④美国

23.关于图中a、b、c、d四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山脉位于两大洲的分界线上 B.b山脉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地

C.c山脉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d山脉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读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以下2题。

24.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A.12月至次年1、2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25.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稀树草原、荒漠

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

二、综合题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

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

(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5)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7.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左图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右上图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右下图为左图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2)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3)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

28.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局部地区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天然橡胶是轮胎制造的主要原料,其主产区在亚洲,

而主要消费地集中在亚洲、美国和欧洲。

材料三 2010年11月1日,位于①区域的默拉皮火山再次喷

发出大量烟尘和火山灰,冲上6千米的半空。此区域下半年来已有

多座火山相继喷发。

(1)①、②两处气候类型相同,但形成原因却有很大不同,请简要

分析。

(2)说明此季节A处盛行风的风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其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30°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CCAD DADCB ACADB ACAAB DCACB

二.综合题

26(1)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较丰富),夏季(1月)少雨,冬季(7月)多雨;夏季(1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7月)受西风控制。

(2)乙、丙两区同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带或小麦—牧羊带) 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

(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甘蔗种植区)。接近原料地(原料指向),接近港口,接近市场。

(4)资源:周边有其他旅游资源,空间组合好;区位及市场:交通便利,靠近国内外客源市场;基础设施:临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

(5)东岸污染由近岸向大洋扩散(向东、向南扩散);东部海区主要受由低纬(西北)向高纬(东南)的洋流(暖流)影响。

27(1)地理分布: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主要出口地为东亚。优越条件: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距离东亚市场较近。

(2)①地夏季降水集中;③地冬季降水集中。原因:

①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③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降水。

(3)相同点:②、③两地都有丰富的地下水。不同点:②地水资源总量比③地少,地表水终年缺乏。③地地表水较丰富,集中在冬季。

28(1)均为热带雨林气候;①处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②处成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2)西北风;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西北风来自海洋,较湿润,带来较多降水。

高中地理 东半球地区和国家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测试题

高中地理东半球地区和国家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测试题 2019.2 本试卷共4页,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上海绿化部门计划从与上海气候相似的澳大利亚某气候区引进园林植物。 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植被覆盖率最低的气候区为( ) A.①B.②C.③D.④ 2.引种的园林植物在我国上海生长的不利因素最可能是( ) A.寒潮B.干旱C.太阳辐射弱D.土壤贫瘠 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大洲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回答下列各题。 3.下列因素中,对垦殖指数影响较大的是 ①地形 ②机械化程度 ③农垦历史

④社会制度 ⑤气候类型 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⑤ 4.在“新大陆”(大洋洲、美洲)地区,北美洲的垦殖指数远远高于其它各洲,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B.农垦历史悠久 C.机械化水平高D.劳动力丰富 二、综合题 5.新西兰是南半球著名的岛国(见下左图),由南岛(见下右图)与北岛共同组成。当地气候湿润,降水丰沛。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大风日数较多,有“风城”之称。 (1)据图描述南岛地形特征。 (2)根据图上信息并结合全球性大气环流与热力环流知识解释惠灵顿被称为“风城”。(3)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当地大力发展的清洁能源有哪些?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澳大利亚东北部水系图和大自流盆地示意图(图甲)。 材料2:澳大利亚东北部降水量分布图和澳大利亚东北部农牧业分布图(图乙)。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2.11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洋洲位置、范围,重要岛屿及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点,理解生物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3.掌握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图表落实 1.读大洋洲局部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填注: 太平洋、印度洋、新几内亚岛、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大堡礁;澳大利亚、新西兰。(2)将下列地理事物的代号填在图中适当位置。 A.巴斯海峡B.塔斯马尼亚岛C.斐济D.图瓦卢E.瑙鲁 2.读图,回答问题。 (1)城市: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2)地形区:D____,E____,F____。 (3)气候类型:A____气候,②____气候, ③____气候,④____气候,C____气候。 (4)矿产:B附近盛产____,D地形区附近盛产____。 【答案】 (1)堪培拉墨尔本悉尼珀斯(2)大分水岭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大盆地)西部高原(3)热带沙漠温带海洋性亚热带湿润地中海热带雨林(4)铁矿煤矿 ◆学海导航 一、地理位置 大洋洲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非洲相望。大洋洲在世界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散布于大洋上的一万多个岛屿,其中夏威夷群岛的火奴鲁鲁港和关岛处在太平洋上联系亚、非、南北美洲航线的枢纽位置。随着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现已成为各大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因此在国际交通的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范围 [读图识记]1.三大群岛、主要大陆、岛屿;2.赤道、南北回归线、日界线3.两大洋、塔斯马尼亚岛、大堡礁;4.经度(110°E—155°E)、纬度(10°S—40°S)、回归线;5.三大地形区(剖面图)、河流;6.四个主要城市 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几内亚岛 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自东北向西南)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重要经纬线: 经线

澳大利亚vs加拿大

我想目前中国人上广泛认为适合移民国家主要有四个: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其中美国和新西兰因为各自都有很严重的劣势(前者要求太高,后者经济不够发达)目前中国移民大多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本人拿了国内大学学士去了加拿大ubc读硕士,毕业后申请美国的学校未果,经过多方考虑移民去了悉尼,我想我还是有资格比较一下这两个国家的。 首先介绍一下两个国家的概况吧,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澳洲人口2000万,国土面积770万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收入21,650,世界排名19;加拿大人口2700万,国土面积997.61万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收入23,930,排名世界18。数字上看加拿大都要略胜一筹,不过差距都很小,基本是一个档次。(2007年CIA数据,澳洲排世界16,43,798美元;加拿大排18,43,478美元,还是不分上下,但是澳洲已经超过加拿大。数据连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年鉴,The World Factbook, provided by theCentralIntelligence Agency, as of October 2, 2008.) 从经济上看,两个国家制造业都不是很发达,重工业基本都没有,强项都是农业和类似矿石这样的出口加工业,两国都是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农业出口国,澳洲更是世界最大的羊肉出口国(但澳洲人很少吃羊肉)。(补充,上次没有介绍失业率方面的数据。加拿大2008年12月失业率是6.6%,澳大利亚2008年12月失业率是4.4%。不要小看这2%的差距,这在经济领域是非常大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很多加拿大人来澳洲找工作的原因。关于失业率的数字,可以去google搜索。) 评价:加拿大略胜(现在可以改成澳大利亚大胜) 国际政治上看两国都是英联邦成员国,加拿大是七国集团的成员,虽然排最后,不过也很值得骄傲。但是在各自区域上来看,加拿大只能唯美国马首是瞻,澳洲在自己的区域则是无可争议的老大, 评价:打成平手。 气候上澳洲在南半球,加拿大在北半球,差异很大,至于哪里更好,自然是各有所好,就我个人感觉,澳洲比加拿大最好的一点就是气候了。我在温哥华呆了一年半,那里的气候基本上和中国东北差不多(我本科是在哈尔滨念的),夏天要比哈尔滨凉快,冬天户外要冷一点,但是只要待在室内,你是不会感到冷的,但还是不适合大多数中国人生存。澳洲就不用多说了,冬天有几天会冷,夏天有几天会热,剩下的330的多天简直就像是度假。 评价:澳洲大胜 教育上不太好比较,我本来以为加拿大毕竟是在北美,应该要好一些(当初就是冲着北美去的),不过有两个资料可以参考,一个是泰晤士报的世界大学排名,澳洲有7个大学排名前五十,加拿大只有3个。另外一个是香港人心中留学的选择地,第一就是澳洲,超过10%的香港人都选择去澳洲留学,英国排名第二,加拿大落后美国排第四。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难说,不过个人感觉可能是因为澳洲学校的海外学生数量要强于加拿大,所以造成在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专题训练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高二地理期末复习16 一、选择题 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优质乳品生产基地。该岛乳产品主要供应本土及海外市场。下图为塔斯马尼亚岛主要乳品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生产优质乳品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 气候适宜,草场面积广 B. 昼夜温差大,病虫 C. 经济落后,地价较低 D. 科技发达,交通2.该岛乳品生产集中于北部地区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①土地租金低 ②海运便利③距本土市场近④工资水平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列各3.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处的数值为1 004 ②A处的数值为1 012 ③B处的数值小于1 020 ④B处的数值大于1 0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B. 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 C. 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 D地常年盛行东读下图“某大洲沿37°N纬线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洋流是拉布拉多寒流 B. ②处山脉西侧,冬、春季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 C. ③区为图兰平原 D. ④区为该国的小麦和林牧6.甲地区的气候在该大陆上东南部和西南部分布的纬度有明显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A. 海陆位置不同 B. 海陆分布 C. 洋流性质不同 D. 陆地轮廓不同 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甲)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图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从图甲中可以看出,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需要,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 深居内陆、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故降水少 B. 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课件完,图文详解完 一、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洋洲面积最小的一洲 1.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120oE -150oE-160oW(夏威夷岛属波利尼西亚群岛),180°穿过; 20°N-10°S-40°S,南回归线从澳大利亚中部穿过,跨热带与南温带。 海陆位置:北:亚洲南:南极洲西:印度洋东:太平洋 位置特点:跨东西半球,跨南北半球,跨日界线,处两洲两洋之间。 板块位置:印度洋板块,西南与非洲南极洲板块之间主要为生长边界,与亚欧和太平洋板块之间为消亡边界。 意义: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即国际交通和通信交汇处) 2.范围与国家: 大陆1个:澳大利亚大陆 岛屿4个: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地跨亚洲和大洋洲),多为大陆岛。 群岛3个:太平洋上三大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多为珊瑚岛。 夏威夷群岛为火山岛。共有1万多个岛屿 大陆岛:其地质构造与邻近的大陆相似,原属大陆的一部分,由于地壳下沉或海水上升致其与大陆相隔成岛。 珊瑚岛:塑造珊瑚岛的主力军是珊瑚虫。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海岛叫珊瑚岛。珊瑚岛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热带浅海地区,以太平洋的浅海比较集中,如澳大利亚东北面的大堡礁。中国南海诸岛中的多数岛屿均为珊瑚岛。 国家:澳大利亚(堪培拉),新西兰(惠灵顿) 二、澳大利亚 1、位置 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 纬度:10°S~40°S;经度:120oE-150oE; 海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2、范围: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岛屿、东北部的珊瑚礁(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因该地有珊瑚礁多出露水面,不宜航运) 3、地形:地势——东西较高,中部较低 东部:大分水岭(海拔800-1000米),南北走向 中部:平原(海拔小于200米)——大自流盆地(世界最大):河流少,地下水丰富。在平原中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可自动流出地面,成为自流井。自流井盐度高(流经含水层距离长,溶解了一些盐类物质),不宜灌溉,一般可作牲畜饮水。 西部:古老低矮高原区(海拔200-1000米),面积占全国一半。 4、气候:①干旱区面积大;②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③以热带气候为主。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教案(修改)

第一十二节大洋洲——澳大利亚 【学习目标】学习札记 1.了解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及在国际交通上的重要性。 2.读图说明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特征。 3.澳大利亚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的原因。 4.说明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交通分布方面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学习过程】 活动一:认识大洋洲的地理位置 1.在图中描绘出南回归线、40°S、120°E、150°E、日界线。 2.在地图中查找大洋洲周围大洲、大洋、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北二 岛等地理事物。 教学建议、2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可强调日界线在此处的弯曲,全球变暖对太平 洋小岛的威胁。 3.读图说明大洋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建议:该问题有一定难度,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来完成。 大洋洲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 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非洲相望。大洋洲在世界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散布于大 洋上的一万多个岛屿,其中夏威夷群岛的火奴鲁鲁港和关岛处在太平洋上联系亚、非、 南北美洲航线的枢纽位置。随着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现已成为各大洲之间船舶、飞机 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因此在国际交通的战略 上具有重要地位。 问题探究: 材料1: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雪龙船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出发后,经过14天、 4800海里的航行,于2011年11月18日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次日,中国第28 次南极科考队离开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口前往南极,预计11月底可到达南极。“从 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到南极中山站这一航段对整个考察队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要穿越西风带,将在浮冰区航行。”船长说,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最新的海冰资料, 选择最佳路径,尽可能早抵达南极中山站,为后续的冰上卸货赢得更多的时间。 思考:为什么中国“雪龙”号南极科考船要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停留一天? 补充能源、淡水、食物等物资 材料2:据记载,新西兰每年超过1.4万次地震,大约20次震级超过里氏5.0级。当地 时间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 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在距离克赖斯特彻奇东南10公里的利特尔顿,震源深度为5公 里。地震发生一周以来,已证实最少154人死亡,由于仍有不少人失踪,当局估计遇难 人数最终可能达240人,经济损失有可能达到150亿美元。 结合板块分布图分析新西兰地震多发的原因?澳大利亚与其相比是否更安全,说明理由。 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澳大利亚大陆 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地震灾害较少。 知识拓展:阅读教材,了解三大类岛屿的成因及特征。 教学建议:教师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 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 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地势较高。 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汇总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 、综合题 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描述北岛的河流特征。 (2) 判断南岛降水量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写出南岛的主要地带性植被。 (3) 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 2、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 (图I )和等压线图(图H ),回答下列问题。 ⑴比较说明图I 中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分析乙地降水的成因 (2)指出丙地气候类型并简述其成因 O M o 四會机场 ■ I ,:号斗履 北晞屮囱隔

⑶ 说岀图n中X、丫分别代表的月份,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完成问题。 (1)说岀汤斯维尔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运输比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更为发达的原因 4、读澳大利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岀下列气候类型的名称: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处气候成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沿图中直线由西南向东北走,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5 )澳大利亚的小麦一一牧羊带主要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盆地 (6)澳大利亚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哪里?试分析其原因。 (3) E处的气候特征是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 。 宾大利舉人C1井命 廉

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17大洋洲澳大利亚含解析

第二部分第十七讲大洋洲——澳大利亚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2题。 1.Ⅰ地带面积广阔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形单一,地势起伏小②地下水资源较丰富③全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辽阔④沿海有暖流流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根据图例信息判断,I为半干旱粗放畜牧带,结合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水源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该地区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且该地区以高原为主,地形较平坦,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故以草原、荒漠为主;该地区沿海为寒流流经。 答案:A 2.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对调入区域的影响主要有() ①缓解了供水紧张状况②提高了土地生产力③减轻了土壤盐碱化④加重了环境污染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可借鉴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影响,使调入地区水资源增加,缓解了用水紧张状况,利于缓解因干旱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故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利于农业生产,但若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 答案:A 读甲、乙两图,回答3~4题。

甲乙 3.有关甲、乙两图中的海峡风浪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斯海峡风浪大 B.库克海峡风浪大 C.两者差不多 D.随季节变化,两者风浪大小不同 解析:读图可知,两个海峡均常年受西风的影响,但库克海峡西大东小的海陆轮廓使其风浪比巴斯海峡大。 答案:B 4.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塔斯马尼亚岛、北岛、南岛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但是新西兰南岛人口密度大 B.塔斯马尼亚岛、北岛、南岛都在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C.塔斯马尼亚岛是大陆岛,而北岛、南岛都是火山岛 D.塔斯马尼亚岛森林覆盖率位于全澳之首,而南岛和北岛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解析:根据经纬度可知,塔斯马尼亚岛、北岛、南岛均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三地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新西兰南岛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4,故A项错误;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B项错误;塔斯马尼亚岛、北岛、南岛均为大陆岛,C项错误;塔斯马尼亚岛南部是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位于全澳之首,南岛和北岛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故D项正确。 答案:D 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平方千米。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示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②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能丰富④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⑤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①③④D.②④⑤ 解析:由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该岛屿为新西兰南岛。由河流流向可知该岛屿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①正确,可排除D;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北风,②错误,可排

高二世界地理大洋洲澳大利亚知识总结修订稿

高二世界地理大洋洲澳大利亚知识总结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大洋洲澳大利亚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 (1)经度:110oE----140oW; (2)纬度:25oN----50oS。大部分属于热带 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160°E 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3:交通位置: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大洋洲组成 一块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一个国家独占一个大陆) 四大岛屿: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西兰南岛、北岛和新几内亚岛均位于板块的交界处,为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三大群岛: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个大洲 二:居民 少数土着是属黄种人和黑种人,现多为欧裔白种人,为世界人口最少的大洲 历史上为殖民地,现仍有岛屿被美、英、法分别占领着。 澳大利亚 一、范围和位置 (一)位置 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110oE-150oE)纬度:10°S~40°S以热带为主 海陆位置: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二)范围 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面积768万km2,居世界第6位; 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最北端:约克角。 二:地形 地势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地形分为三部分: 东部是山地:近似南北走向的大分水岭(海拔一般为800~1000米,墨累河就发源于此,注入印度洋); 西部是低矮高原:海拔200~1000米,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 中部是平原:海拔不足200米,有北艾尔湖(大洋州最低处-16m)、大自流盆地,自流水盐度高,不宜用来灌溉农田只宜牲畜饮用; 三、气候 1:气候类型及分布 大分水岭以东: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分水岭以西: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2:气候特征: 气候呈半环状分布;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3:气候的成因 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多地形雨,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汇总

大洋洲及澳大利亚 一、综合题 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北岛的河流特征。 (2)判断南岛降水量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写出南岛的主要地带性植被。(3)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 2、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图Ⅰ)和等压线图(图Ⅱ),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说明图Ⅰ中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分析乙地降水的成因。 (2)指出丙地气候类型并简述其成因

(3)说出图Ⅱ中X、Y分别代表的月份,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完成问题。 (1)说出汤斯维尔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运输比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更为发达的原因。 4、读澳大利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气候类型的名称: B ; C ; D ; (2)A处气候成因 是。 (3)E处的气候特征是,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 是。 (4)沿图中直线由西南向东北走,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5)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主要位于盆地。 (6)澳大利亚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哪里?试分析其原因。 ,。

5、阅读下列关于新西兰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该国牧场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目前将近有3/4的牧场以经营某一产品为主。该国政府不仅重视天然草场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还特别重视发展人工草场,人工草场面积已超过天然牧场几倍。畜牧业是新西兰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畜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65%以上。 (1)、简述新西兰的地理位置特点。 (2)、根据材料,分析新西兰畜牧业发达的有利条件。 二、选择题 6、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有植物12000种,有9000种是其他国家没有的;有鸟类650种,450种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全球的有袋类动物,除南美洲外,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读图完成2题。 (1)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地区 A.远离其他大陆 B.独特多样的气候 C.开发较晚 D.地形复杂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 知识点

大洋洲 一、范围位置 (一)位置 经纬度位置:热带和南温带(25oN-50oS);经度 (110oE-180-140oW) 海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及周围岛屿,介于亚洲和 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 美洲、非洲相望。 半球位置:均有 交通位置:包括散布于大洋上的一万多个岛屿,其 中夏威夷群岛的火奴鲁鲁港和关岛处在太平洋上联 系亚、非、南北美洲航线的枢纽位置。随着世界交 通运输的发展,现已成为各大洲之间船舶、飞机往 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 的交汇处,因此在国际交通的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范围 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几 内亚岛 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 尼西亚群岛(自东北向西南)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 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重要经纬线: 经线 120°E经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西部 150°E经线穿过新几内亚岛东南端、澳大利亚 大陆东部、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160°W经线穿过夏威夷群岛。 新西兰南北二岛介于160°E向东至180°之间赤道横穿三大群岛 纬线 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群岛 20°S、23°26′S、30°S纬线都穿过澳大利亚大陆 40°S纬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巴斯海峡和新西兰北岛南端 三、概况 1.面积最小的大洲,人口最少的大洲(南极洲除外) 2.人种:白种人为主,移民多 澳大利亚 一、范围和位置 (一)位置 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110oE-150oE)(10°S—40°S) 海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西、南印度洋,东、北太平洋 (二)范围: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768万km2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南北纵列分布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大自流盆地两侧高,中间低,形成承压水构造,盐度高(流经含水层距离长,溶解了一些盐类物质),不宜灌溉,可作牲畜饮水 西部:高原(低矮200-500m)占全国面积一半 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 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地势较高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课件完,图文详解完 一、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洋洲面积最小的一洲 1.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120oE -150oE-160oW(夏威夷岛属波利尼西亚群岛),180°穿过; 20°N-10°S-40°S,南回归线从澳大利亚中部穿过,跨热带与南温带。 海陆位置:北:亚洲南:南极洲西:印度洋东:太平洋 位置特点:跨东西半球,跨南北半球,跨日界线,处两洲两洋之间。 板块位置:印度洋板块,西南与非洲南极洲板块之间主要为生长边界,与亚欧和太平洋板块之间为消亡边界。 意义: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即国际交通和通信交汇处)2.范围与国家: 大陆1个:澳大利亚大陆 岛屿4个: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地跨亚洲和大洋洲),多为大陆岛。 群岛3个:太平洋上三大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多为珊瑚岛。 夏威夷群岛为火山岛。共有1万多个岛屿 大陆岛:其地质构造与邻近的大陆相似,原属大陆的一部分,由于地壳下沉或海水上升致其与大陆相隔成岛。 珊瑚岛:塑造珊瑚岛的主力军是珊瑚虫。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海岛叫珊瑚岛。珊瑚岛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热带浅海地区,以太平洋的浅海比较集中,如澳大利亚东北面的大堡礁。中国南海诸岛中的多数岛屿均为珊瑚岛。 国家:澳大利亚(堪培拉),新西兰(惠灵顿) 二、澳大利亚 1、位置 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 纬度:10°S~40°S;经度:120oE-150oE; 海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2、范围: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岛屿、东北部的珊瑚礁(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因该地有珊瑚礁多出露水面,不宜航运) 3、地形:地势——东西较高,中部较低 东部:大分水岭(海拔800-1000米),南北走向 中部:平原(海拔小于200米)——大自流盆地(世界最大):河流少,地下水丰富。在

10.3澳大利亚──大洋洲面积最大的

《XX》说课稿 xx 万xx 中学:张美元 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及认知规律,面向全体学生,采用直观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来解说《澳大利亚》,本课安排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 一、说课标: 《地理课程标准》在“世界地理”(五)“认识区域”中明确:1、在地图上指认所学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所学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二、说教材: 作为世界地理,教材对澳大利亚的编排仍延续了前面几个国家的编写体例: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 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 三、说学生: 1、学生在前几章节已经学习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具备了学习《澳大利亚》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读图、判断能力以及从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性,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四、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位置、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 2、运用地图和图片

说明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生存原因;3、依据图文资料,说出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大自留盆地,并简说明成因; 4、依据图文资料,说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已学知识,结合读图、分析等方法,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概况; 2、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锻炼归纳、分析表达等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于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人口分布于环境的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教学活动中,我对课本中的正文、图片、阅读材料、活动等素材整合, 围绕“指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这个核心来设计教学方法。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境导入、读图分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法。并且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本课安排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对于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学生特点的把握,以及更好的实现教 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为: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2.11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学习任务 一、预习·导学 大洋洲: 一、范围 在右图中填出:①各经线、纬线的度数 ②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四大岛屿——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 二岛、新几内亚岛 三大群岛——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 亚、美拉尼西亚 1.位置: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2.岛屿按成因分为哪几类?并将下列岛屿分类: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北岛、夏威夷群岛、冰岛、大堡礁、南沙群岛。 澳大利亚: 一、位置和范围:(区域定位) 1.经纬度位置:在图1中用红笔描绘120°E,150°E经线,以及南回归线和40°S 2.海陆位置:读图2描述澳大利亚的海陆位置及组成。 图1澳大利亚经纬图图2澳大利亚海陆位置图

二、自然地理特征:(特征分析) (一)认识澳大利亚地形和河湖 1.在澳大利亚地形图中找出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和艾尔湖; 2.读图描述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 3.试述墨累河的水文特征。 4.右图为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质构造示意 图,图中地质构造的类型为 读图分析: (1)大自流盆地的自流井形成的原因是什 么? (2)井水可不可以用来灌溉农田,为什么? (二)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 填出澳大利亚主要气候类型 ①__________气候 ②__________气候 ③__________气候 ④__________气候 ⑤__________气候 ⑥__________气候 三、人文地理特征: (三)总结澳大利亚的经济特征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说明混合农业的分布。 (2)混合农业的特点。(回顾已学) (3)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测试题

高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测试题(2) 出题人:张聪聪出题时间: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回答1-2题 1.“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 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读右图,回答34题。 3.据图判断达尔文1月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D.西南风 4.澳大利亚7月高压中心形成的最主要影响因 素 A.洋流 B.副高北移 C.太阳辐射 D.下垫面 读某大陆示意图,回答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四图中季节与其他三幅图 不相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丁图中14℃等温线在N处弯曲的原因是( ) A.受城市的影响 B.受洋流的影响 C.受河流的影响 D.受地形的影响 在呼啸的海风中,“从澳洲到北极最让人感动的鸟类迁徙”。红腹滨鹬每年4月从澳大利亚越冬地起飞,开始他们单程长达10000公里的迁徙,体重仅140克的红腹滨鹬不停歇也不进食,飞行接近全程的2/3的距离,到达中国的渤海湾滩涂湿地!在此停歇补充能量,之后再直接飞往北极繁殖地。结合以下“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完成7---8题。 7.据材料与所学知识,下列内容正确的是( ) A.红腹滨鹬从越冬地起飞时,盛行风与甲图相近 B.红腹滨鹬此时迁徙主要是顺风飞行 C.若只考虑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渤海湾湿地面积可能扩大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教案(修改)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教案(修改)第一^二节大洋洲一一澳大利亚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及在国际交通上的重要性。 2.读图说明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特征。 3.澳大利亚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的原因。 4.说明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交通分布方面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学习过程】 活动一:认识大洋洲的地理位置 1.在图中描绘出南回归线、40° S、120° E、150° E、日界线。 2.在地图中查找大洋洲周围大洲、大洋、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等地理事物。 教学建议、2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可强调日界线在此处的弯曲,全球变暖对太平洋小岛的威胁。 3.读图说明大洋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建议:该问题有一定难度,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来完成。 大洋洲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非洲相望。大洋洲在世界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散布于大洋上的一万多个岛屿,其中夏威夷群岛的火奴鲁鲁港和关岛处在太平洋上联系亚、非、南北美洲航线的枢纽位置。随着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现已成为各大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因此在国际交通的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问题探究:材料1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雪龙船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出发后,经过14天、 4800海里的航行,于2011年11月18日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次日,中国第 次南极科考队离开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口前往南极,预计11月底可到达南极。“从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到南极中山站这一航段对整个考察队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要穿越西风带,将在浮冰区航行。”船长说,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最新的海冰资料, 选择最佳路径,尽可能早抵达南极中山站,为后续的冰上卸货赢得更多的时间。 思考:为什么中国雪龙”号南极科考船要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停留一天? 补充能源、淡水、食物等物资 材料2 :据记载,新西兰每年超过 1.4万次地震,大约20次震级超过里氏5.0级。当地 时间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 6.3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在距离克赖斯特彻奇东南10公里的利特尔顿,震源深度为5公里。地震发生一周以来,已证实最少154人死亡,由于仍有不少人失踪,当局估计遇难 人数最终可能达240人,经济损失有可能达到150亿美元。 结合板块分布图分析新西兰地震多发的原因?澳大利亚与其相比是否更安全,说明理由。 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地震灾害较少。 知识拓展:阅读教材,了解三大类岛屿的成因及特征。 教学建议:教师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 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地势较高。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教案(修改) 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 珊瑚岛: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面积不大,地势低平。活动二:认识澳大利亚地形和河湖学习札记 28

大洋洲澳大利亚教案免费哦

大洋洲和澳大利亚 知识目标: 1.了解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及在国际交通上的重要性。 2.掌握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特征和主要城市。 3.理解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交通分布方面的特点及成因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并能准确用语言表达地理事物、现象和规律的能力;学会运 用基本的地理原理和理论解释大洋洲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和规律,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1.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及在国际交通上的重要性。 2.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特征及其成因 3.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交通分布方面的特点及成因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的原因。 2.三种类型的岛屿----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的成因及分布。 3.澳大利亚沙尘暴天气多发的季节和原因。 【学法指导】 1、抓住区域的突出特征,从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三方面分析拉美。 2、多看图记图。 3、运用区域地理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本区的地理特征。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地图进行启发式读图分析的方法和同类比较的方法,掌握大洋洲 及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板书设计】 一、大洋洲的范围二、大洋洲的位置 1、经纬度位置: 三、国家和居民2、海陆位置: 澳大利亚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 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110o E-50o E) 海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印度洋与南太平洋之间 2、范围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东中西三大地形区 三、经济地理特征 1、人口: 2、农业:混合农业 3、工矿业:煤、铁的出口 【课堂设计】(含课前练习、导语、知识传授序列及其对应的方法、演绎或实验过程、师生双边活 动、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等等)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大洋洲的范围 1、一块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2、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几内亚岛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专题训练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之大洋洲、澳大利亚 一、选择题 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优质乳品生产基地。该岛乳产品主要供应本土及海外市场。下图为塔斯马尼亚岛主要乳品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生产优质乳品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 气候适宜,草场面积广 B. 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 C. 经济落后,地价较低 D. 科技发达,交通便利 2.该岛乳品生产集中于北部地区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土地租金低②海运便利 ③距本土市场近④工资水平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列各题。 3.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A处的数值为1 004 ②A处的数值为1 012 ③B处的数值小于1 020 ④B处的数值大于1 020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B. 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 C. 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 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下图“某大洲沿37°N纬线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洋流是拉布拉多寒流 B. ②处山脉西侧,冬、春季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 C. ③区为图兰平原 D. ④区为该国的小麦和林牧业带 6.甲地区的气候在该大陆上东南部和西南部分布的纬度有明显不 同的原因主要是 A. 海陆位置不同 B. 海陆分布不同 C. 洋流性质不同 D. 陆地轮廓不同 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甲)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图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从图甲中可以看出,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需要,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 深居内陆、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故降水少 B. 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

(完整版)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导学案答案

编号:gswhdlbx ——014 文华高中高二地理区域地理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以及在交通和战略上的重要性。 2.知道三种岛屿的成因和特点。 3.掌握澳大利亚主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4. 会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的成因;能分析说明澳大利亚农牧业生产特点及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重点难点】 1. 大洋洲在交通及战略上的重要性 2. 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3. 澳大利亚的农业地域类型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地图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1、读下列大洋洲及澳大利亚地图,填出地理事物名称。 (1 )大洋:① 太平洋 ,② 印度洋 ; (2)岛屿:③ 塔斯马尼亚岛,④ 新几内亚岛,⑤南岛;(3)群岛:⑥美拉尼西亚,⑦密克罗尼西亚,⑧波利尼西亚; (4)地形区:A 大分水岭,B 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C 西部高原; (5)河流:D 墨累河; (6)城市:E 堪培拉,F 悉尼,G 墨尔本,H 珀斯,I 惠灵顿; (7)洋流:a 东澳大利亚暖流,b 西澳大利亚寒流; (8)气候类型:c 热 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d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e 温带海洋性气候,f 地中海气候,g 热带草原气候,h 热带沙漠气候。 2、大洋洲的岛屿按成因可分为 大陆岛 、 火山岛 、 珊瑚岛 三种类型。新几内亚岛属于 大陆岛 岛,夏威夷群岛属于 火山岛 岛,密克罗尼西亚属于 珊瑚岛 岛。 3、澳大利亚明显分为三个地形区:东部 山 区、中部 平原 区、西部 高原 区,其中 平原区 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有很多自流井,所以又称为 大自流盆地 。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 墨累河 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4、澳大利亚降水量分布具有 半环状分布 的特点,使其 气候 的分布也有类似特点。 5、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东南沿海 地区。全国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是 悉尼 ,该城市属于 _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___气候。 6、澳大利亚的农牧业主要分布在 东南沿海 和 西南沿海 ,工业主要分布在 东南沿海 。主要出口商品有 羊毛 、 小麦 、 牛肉 、 铁矿石 等。 二、合作探究 1.岛屿按成因分为哪几类?并将下列岛屿分类: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北岛、夏威夷群岛、冰岛、大堡礁、南沙群岛。 答: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 大陆岛: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地势较高。:如 台湾岛、海南岛、新几内亚岛 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 夏威夷群岛 珊瑚 岛: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面积不大,地势低平,如: 澳大利亚大堡礁 2.右图为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地质构造的类型为__向斜_______。 3..试分析澳大利亚气候、植被分布特点及成因。 答:(1).气候、自然带分布特点: 澳大利亚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降水从 北 、 东 、 南 三面沿海向内陆及西部呈 半环 状递减,植被也相应呈 半环 状分布,由沿海向内陆依是 森林 、 草原 、 荒漠 ,这体现了 经度 (纬度/经度)地带性规律。 (2).澳大利亚气候呈 半环 状的分布 核心: 热带沙漠气候 外环: 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中环: 热带草原气候 形成这种分布的成因 ① 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处于__副热带高气压______带和___东南信风_____带的控制下,炎热干燥。 ②中西部常年受__副热带高气压___带和_东南信风____带(离岸风)的控制,加上西部沿岸的 寒流 (填洋流性质)的影响,降水稀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