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医疗终端进行远程监护中心方案

移动医疗终端进行远程监护中心方案

移动医疗终端进行远程监护中心方案
移动医疗终端进行远程监护中心方案

关于组建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远程医学监护中心的报告

概要介绍

为推动我国医改在现实的需求落地,利用现在先进成熟的医疗电子技术、安全快速的通信网络、功能齐备的管理软件,借助国家对移动医疗、优质护理服务的政策支持,结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治疗方面的丰富经验与深厚实力,建立专业的远程医学监护中心。该中心现阶段定位于区域性监护中心,以术后看护、慢性疾病管理、健康管理老年病的预防和康复为核心,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应用,打通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机构间的服务供需链。

一、背景情况分析

1.政策背景

自2001年底至今,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医疗健康产业的科学发展,目的旨在通过政策引导传统医疗、医药行业转型,将以产品销售为主的主题思路向提供优质医疗健康服务转变,鼓励医疗相关企业和机构利用创新方法,实践服务应用转型,将医院集中式治疗服务模式向分级式医疗服务模式过渡,培育医疗健康产业市场,将以传统医疗思路向预防为主转型,切实降低医疗成本,侧面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创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

1.1远程医疗

2014年3月发改委和卫计委联合发布《关于组织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为我国远程医疗环境营造良好的政策生态。伴随政策的出台,结合多点执业,更多的企业和机构进入远程医疗领域,搭建医疗机构见、患者与医务人员间的桥梁,持续探索有限优质的医疗资源更有效率的释放与应用。

1.2健康产业

国发(2013)40号文件《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描绘出到2020年我国健康产业市场将达到8万亿的美好蓝图。从国家层面将术后看护、慢病管理等以服务为主要价值的产品定位为未来医疗健康产业的主要方向,逐步实现健康产品与服务产品的价值链统一,从而引导消费者从传统产品消费过渡到服务消费,为企业及机构营造出科学创新的医疗健康消费市场。

1.3优质护理服务

2015年3月,国家卫计委与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是深化医改、惠民便民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通知》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护理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惠及更多患者。其中,工作的一个方面是:进一步规范住院患者入、出院护理服务流程,提供规范服务。

1.4慢性疾病

注:慢性病是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4类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总称。)

近几年,国家卫计委向后发布多个政策指导文件,如《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工作方案(试行)》。这些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脏病(如急性心梗)等慢性疾病严重危害居民身体健康,同时大大增加了社会的医疗费用。

2. 居民情况

2.1全国居民健康情况

2010—2013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数据显示,3个成人中有1个超重,4个成人里有1个高血压,13个成人里有1个糖尿病.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慢性疾病患者已达3.5亿(部分互粉患者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疾病),其中心血管2.2亿,心脏病患者查过6000万,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超过7000万。

据2012年统计,导致居民死忙的疾病中前四中,心血管病占比超过22% ,恶性肿瘤占比超22%,心脏病占16.77% ,呼吸系统疾病占14.09% 。其中,心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大多属于慢性疾病,合并占比超过52%。2014年年底,世界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发布了《全球疾病负担报告2013》,该研究评估了1990年~2013年间188个国家的死亡情况,由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IHME) 领导的国际研究人员联盟指导进行。报告显示,在中国,最致命的三种疾病是脑卒中、冠心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这三种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2013年全部死亡人数的46%。而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血管病是心脏和血管疾患引起的,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心衰等。

2.2人口老龄化

根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提供的数据,2014 年,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 亿,2033 年前后将翻番到4 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 万人,最高年份将增加1400 多万人。到2050 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全球老年人口超过1 亿的国家只有中国一个。2 亿老年人口数相当于印尼的总人口数,已超过了巴西、俄罗斯、日本各自的总人口数。如果作为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也能排世界第四位。

四川

四川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2010年总常住人口达到8042万人,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四位。与此同时,四川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也居于全国的前列,仅次于重庆市而排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二位。

早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四川60岁及以上人口就已经达到938.5万人,占总人口的10.9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23.2万人,占总人口的7.24%,高于2000年全国6.96%的平均水平。根据国际上通行的人口老龄化的界定标准,四川在本世纪初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根据十年后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四川省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311万多人,占人口总数的16.30%,高出全国3.0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880.7万多人,占全省总人口比例为10.95%,比全国8.87%的水平高2.08个百分点。据统计,2010年四川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37.9岁,比2000年提高了7.4岁。老年人口与0~14岁少年儿童人口之比为64.6:100,大大超过2000年33.5:100的水平。

运用人口生育率-死亡年龄预期外推法,粗略地对2000~2020年四川省人口增长与结构变化的总体态势进行预测,表明四川省在二十年间的老年人口在绝对量和相对数量都将进一步大幅度增加。其中:60岁以上人口将从2000年的938.5

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910.5万人,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为3.22%;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相对比例从2000年10.91%上升到2020年的20.78%;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000年623.2万人上升到2020年1488.1万人,年均增长率4.45%。其相对人口比重将从2000年的7.24%上升到2020年的16.19%。

成都

根据成都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成都市2013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13年12月31日(人口数为户籍人口),全市户籍人口11877464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55823人,占总人口的19.83%。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随之而来的是医疗费用的大幅攀升。2013年全市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38.5万人,有64.54万人次老年人发生了住院医疗费用,报销金额454334万元,自费支出96267万元。2013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退休人员106.54万人,有52.66万人次老年人发生了住院医疗费用,报销金额15443万元,自费支出79193万元。

居民退休人员医保费用支出费用变化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无论是城镇职工医保还是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增加明显,医疗费用支出大幅攀升,给医保支付带来巨大压力,其中城镇职工报销金额增长是参保人数增长的10.47倍,城乡居民报销金额增长是参保人数增长的1.8倍。

3.慢性疾病与术后看护

近年来,随着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重要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病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老年人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费对象。卫生部曾经有过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看,损失健康的代价更是惊人。可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发展较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一方面,国家医疗资源消耗迅速增长,2001年为6140亿,2003年为8000亿,2005年已达10026亿,占GDP总额的5.5%;另一方面,慢性病的患病率又勇创新高,发病年龄年轻化,患病人数数以千万计。

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在手术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甚至终身),需要监护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基础体征参数,以便更好的身体健康维护与病情控制。类似这样的需求日益明显,但现在的医疗方式还是集中式治疗,势必不能满足病患实际需求:

1、医院设备资源有限,产生尖锐的需求冲突

2、病患每日来医院检查,挤占稀缺的医生资源,侧面加重“看病贵”问题

3、增加病患的医疗费用支出,侧面加重病患和社保支付等社会压力

二、远程医学监护中心方案

远程医学监护中心在术后看护、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不仅满足相应人群的日常监护需求、有效扩大有限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同时转变现有被动医疗的模式,实现主动干预,降低医疗成本,符合医改的最新精神。远程医学监护作为远程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为最后远程医疗的落地执行大

侠坚实基础。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远程医学监护中心,在目前已经建立起远程心电监护中心的基础上,加入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参数的监护,从而达到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4类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术后病人全方位日常监护,解决病患日常监护、优质医疗资源效益最大化、社会医疗成本有效控制等诸多问题。

注:成都第三人民医院简介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所建院70余年,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国家级“爱婴医院”、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卫计委首批外周血管

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四川省全科医师培

训基地、四川省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四川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成都市卫生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现为西南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学院、

泸州医学院成都临床医学院。

1993年被评为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学科设置齐全,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和消化内科、呼吸内科为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和消化内科、呼吸内科、骨科、重症医学科和普外科为市级医学重点学科。整体学科技术水平在市级医院中领先,截止2014年,成都市共有16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落户我院,占全市市级质控中心的57%。已建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管理平台,初步形成数字化医院管理模式。

我院附设有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神经疾病研究所、成都市肿瘤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主编的《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入选“第3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

继2013年医院成为国家卫计委首批国家级“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之后,2014年医院引进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在西南率先启动远程心电监护项目;2014年成为“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也是目前云贵川地区唯一获得国家认证的胸痛中心;医院器官移植项目已取得实质进展;骨科开展的重度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手术难度步入国内、国际前沿。迄今,已有16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落户我院,其数量位居市级公立医院之首。

2.1建设总体思路

充分利用现有远程心电监护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以慢性病管理、术后看护、健康管理、老年病康复为核心,结合物联网、大数据、通信技术,建设远程医学监护中心平台,构建需求人群、医务人员、医疗机构间沟通桥梁,配合国家分级

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分流转诊体系,面向广大群众提供更具创新性的数字化医学监护服务。

2.2具体业务

1、整合内部资医疗源,组建远程监护中心的后台运营医学团队,有效服务需

求人群

2、制定针对慢性病管理、术后看护、健康管理、老年病预防与康复的远程医

学监护标准及干预体系

3、将服务人群的健康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挖掘,结合循证医学原理,在临

床、服务、学术科研等领域进行医学监护大健康数据运营

4、协助和促进相关医疗卫生主管单位,落实远程医疗、家庭医生与全科医生

责任制度、医保支付配套在中心的内部落实

2.3远程医学监护功能:实现医院对病患的病况与健康远程监护、提供康复咨询

2.4运行模式

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远程心电监测中心,在院内组建远程监护服务医学团队并管理运营。引进专业的第三方公司,提供远程智能监测终端、服务平台管理软件,并进行监测数据存储、分析、挖掘,同时运营、维护后台数据服务器。与市区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兄弟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将远程医学监护这一高效护理服务于广大需求人群,实现社会价值、优质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

2.5远程医学监护中心服务架构

医学健康远程服务平台网络说明

1、分平台主要分为2类:

指导医院——医学健康服务能力有限,无开展远程服务的经验与管理能力合作医院——具备一定的医学健康远程服务能力,但无开展远程服务经验与管

理能力.

2、通过医学健康远程服务平台的网格化拓展,可有效将优质医学健康服务资源覆盖到更多需求人群,进而更好地保障更多相关人群的术后快速恢复、慢病有效管理,降低医疗成本与费用.

3、通过远程服务平台服务窗口的拓展,更精准地引导术后看护、慢性疾病等部分人群基层就诊,更好地实现分级诊疗、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及“医患矛盾关系”。

三、总结

在医疗改革进入关键时刻的今天,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远程医疗科学的发展,在制度创新上为远程监护服务行业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医改发展方向和进程也要求远程健康行业由传统的集中式治疗模式向分布式服务模式转变,传统的消费习惯也将有治疗为主向与防卫过渡。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远程医学监护在慢性疾病管理、术后看护、健康管理、老年病预防与康复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更多应用价值。广大人民群众在应对医疗健康问题时,也正在通过医学健康服务理念的转换而

逐步被引导、认识与接受。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远程医学监护中心的建立,将是在我国医改政策、医疗健康产业转型基础上的医学健康服务创新机构,将成为更加合理整合分配优质医疗资源、维系良性医患供求关系的有效方式与手段,是发挥高效、高品质、低成本医学监护创新服务的实践载体。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远程心电监测中心

2015年4月13日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文章编号:100220411(2006)022*******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赵 泽,崔 莉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0) 摘 要: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嵌入式远程医疗监护系统.首先,提出了以各种无线通信生理指标传感器形成一种可扩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结构.然后,介绍在该系统结构中采用的无线生理指标传感器节点以及监护基站设备的设计.在本系统中,节点和基站设备所使用的近距离通信标准为802.15.4/Zigbee标准,同时本系统中的基站设备可以采用多种接入方式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包括直接联入 I nternet网络、使用GS M短消息通信方式或者通过mode m接入I nternet网络.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家庭以及医院 病房,构成远程的家庭、社区以及医院的医疗监护系统.3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远程医疗监护;802.15.4/Zigbee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B A Rem ote Hea lth Care System Ba sed on W i reless Sen sor Networks Z HAO Ze,CU IL i (Institute of Co m puting Technology,Chinese Acade m y of Sciences,B eijing100080,China) Abstract:An e mbedded re mote health care syste m based on wireless sens or net w ork technol ogy is established. Firstly,a ne w syste m architecture is p r oposed which intr oduces a scalable wireless sens or net w ork with a variety of wireless physi ol ogical sens or nodes.Then the designs of severalwireless physi ol ogical sens or nodes and the care base2 stati on are p resented.W ireless communicati on bet w een the sens or nodes and the care base2stati on is realized with I EEE802.15.4/Zigbee standard,and the care base2stati on and the re mote central server are connected in one of the f oll owin g ways,including computing net w ork,GS M short messages and telephone modem.The syste m can be used at home or in hos p itals t o f or m a re mote health care syste m a mong home,community and hos p ital. Keywords:wireless sens or net w ork;re mote health care;802.15.4/Zigbee 1 简介(I n troducti on) 医疗监护仪器目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在医院内由职业医生或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的专门仪器,对病人进行生理指标的监护;另一类是在普通人员的家庭内或者户外,在医生的指导下,由病人本人或者家属使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对病人进行监护,所得到的生理指标将及时传送给相关医生.目前,医院所使用的监护方法,大多使用固定的医疗监护仪,连接设备将传感器探头连接在病人与监护设备之间进行信号的传递.复杂的设备,众多的连线,会造成病人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可能会影响病人身体状况,使得诊断所得到的数据与真实情况有一定差距,给病人和医护人员都带来不便,可能会影响对病情的正确诊断. 为了使经常需要测量生理指标的人员(比如慢性病人或者老年患者等)能够在家中在随意运动的状态下测量某些常规指标,目前国际上对远程医疗的关注越来越强[1~5].本文设计出一种新的网络式监护装置及系统,目的是利用高频率的无线多通道数据传输方式,传递医疗传感器与监护控制仪器之间的信息,减少监护设备与医疗传感器之间的连线,使得被监护人能够拥有较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在获得较准确的测量指标的同时,免除病人在家庭与医院之间奔波的劳苦.同时,在医院病房内建立无线监测网络,很多项测试可以在病床上完成,能够极大地方便病人就诊,并加强医院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和工作效率.另外,远程监护系统还可以扩展,使远离医院等医护机构的病员也随时能够得到必要的医疗监 第35卷第2期2006年4月 信息与控制 I nfor mati on and Contr ol Vol.35,No.2   Ap r.,2006  3收稿日期:2006-01-20

移动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企业移动办公应用 技术方案

目录 1. 综述 移动办公系统是众多企业和政府管理层及时掌握企业和政府信息、快速进行管理决策的必备系统,其对企业和政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的移动办公系统(如笔记本电脑+VPN模式,或者WAP手机)在使用中往往面临着如下问题: ?客户端差异化问题:办公系统往往是基于PC机Windows系统开发的,但是数量最大的移动终端往往是手机和PDA,将办公系统移植到手机上 既费时费力,又带来了额外的开发、维护和重新用户培训等一系列问题。 ?网络及性能问题:移动办公的网络千差万别,而办公软件的运行往往是

基于局域网设计的,因此很多应用在移动办公使用时因网络而产生性能 瓶颈,比如当邮件有比较大的附件时,局域网内可以马上打开,但是广 域网上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下载后进行处理。 ?安全性问题:移动办公是将企业和政府关键信息传递在公共网络上,因此面临着比在企业和政府内部使用更高的安全性要求,移动办公不仅有 数据被截获的危险,而且移动终端更加容易丢失,如果上面有信息敏感 数据则对企业和政府造成的无法估算的危害。同时如果外部终端接入企 业和政府内网,会对企业和政府内部造成系统级的安全威胁。 传统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和政府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解决,给企业和政府带来了很大的管理和压力成本,因此企业和政府提出了技术创新的要求。 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和政府得以从技术架构上根本解决如上问题。通过应用虚拟化使得传统应用直接升级为了面向服务的架构,因此企业和政府的OA办公软件、业务系统和ERP系统等等,均不需要移植和安装在手机、PDA、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上,而通过虚拟服务就可以被上述终端访问和使用。虚拟化应用的特点是只要在后台服务器安装一次,然后经过管理员的权限定义,就可以被用户通过任意终端设备和任意网络所使用,而所有的数据和维护管理工作全部在数据中心。 虚拟化技术不仅为企业和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资源节省和降低成本,同时使得企业和政府的IT响应能力大大提高,移动办公不再需要额外开发,而真正成为了企业和政府IT架构的自然延伸,实现了用户随时随地地安全访问企业和政府内部信息。 2. 总体解决方案 由于虚拟应用技术,分离了应用的使用平台和运行平台,因此手机、PDA、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从应用运行设备变成纯粹的输入输出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远程运行和操作各种应用和服务,从而实现了用户的移动办公。

移动护理_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成为移动护理系统解决方案 ◆行业背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移动医疗在全球围逐渐发展壮大,部分发达国家已趋于成熟。 近年来,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其中移动医疗解决方案、“移动护士站”被列为发展重点。这一全新的医疗模式,不但显著提高医护效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促进医护行业良性循环发展。 ◆方案介绍 移动护理系统是全新一代以无线网络技术为载体,依托医院现有HIS系统,通过移动护理APP,将医护业务整合延伸到移动手持终端,形成一个实时、动态的工作平台。 医护人员通过手持终端随时随地采集、查询、核对、录入医嘱信息或患者信息,利用4G/WIFI无线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或共享,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是简化医疗流程、提高医疗效率、保障医疗安全的有效措施。

◆功能应用 ?医嘱执行 ------------------------------------------------------------------------- 主要容包括辅助输液、口服药、治疗和检验类、生命体征采集等医嘱的执行。通过移动护理系统,护理人员通过PDA即可及时获取医嘱条目提醒,根据医嘱任务智能扫描比对病人腕带及药品条码信息,即可进行快速准确地执行医嘱,精准快速,有效避免执行错误的情况发生。 功能特点 ●自动核对患者与药品信息,准确、 高效; ●精确记录用药时间,帮助医生更好 地诊断治疗; ●实时录入药品信息,有助于药品的 闭环管理; ●医嘱执行跟踪记录,有利于规护 理人员的操作,加强管理。 ?移动查房 ------------------------------------------------------------------------- 通过手持PDA,扫描病人腕带条码信息,即可轻松进行患者生命体征的录入,完成查房工作,无需翻阅纸质资料,也无需重复录入病人基本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回后台系统,无需人工转录电脑,还可实时查看病人的电子病例,获取全部相关信息,方便快捷。 功能特点 ●实时性,可实时查询患者的电子病 历、治疗信息,方便快捷; ●便捷性,实时录入患者体温血压等 体征信息并上传,无需二次输入; ●准确性,根据病人腕带作为唯一索 引,查询录入信息,零错误; ●规性,信息后台可以实时查询查房 记录,有利于规医护人员的操作。 ?护理提醒 ------------------------------------------------------------------------- 根据患者的病情、护理级别和体温、脉搏、血压等体征数据,对异常患者以声音、灯光或震动等方式,通过护士的手持终端进行提醒。具备自定义功能,护理人员能根据患者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的安全功能要求、安全保障要求及等级划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的设计、开发及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336.3-2015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第3部分:安全保障组件 GB/T 25069-2010 信息安全技术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336.3-2015和GB/T 25069-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移动终端 mobile terminal 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终端应用场景如POS机、执法记录仪、医疗终端、公司办公终端等。 3.2 越狱jailbreak 获取IOS操作系统移动终端的系统管理员权限,经过越狱的苹果终端拥有对系统底层的读写权限。 3.3 移动终端ROOT mobile terminal ROOT 获取Android操作系统移动终端的系统管理员权限,经过ROOT的移动终端拥有对系统底层的读写权限。 3.4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mobile terminal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access control product 为增强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可控性和时效性,通过定制安全策略对移动终端进行统一管理和安全接入控制的产品。 4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描述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mobile terminal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access control product)通过对终端实施安全防护,防止不安全或无权限的终端接入被保护的网络,访问被保护的应用;避免引起的内网安全威胁,保护在移动终端上缓存的敏感业务数据不被泄露。实现了对移动终端的统一设备管理、统一接入认证管理、统一的安全策略管理。 图1是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的一个典型运行环境。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 为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异地专家的诊疗指导,更好地救治患者,提高我院医疗服务水平,贯彻落实省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推进会的精神,根据《贵州省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实施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此方案。一、目标建设以省卫计委指定的三级医院为中心,连接我院的远程会诊系统,逐步扩大覆盖面,实现远程会诊、监护、预约、手术指导、教育等远程医学活动,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二、实施内容与具体措施1、建立领导机构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措施,抓好落实。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信息科、各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院长为一把手,亲自抓此项工作。明确各成员职责,各司其职,积极做好远程医疗工作。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此工作的指导和业务培训。成立远程医疗中心,负责远程医疗具体工作的实施。2.制定远程医疗的工作制度制定出有利于远程医疗工作开展实施的制度和流程。有关规章制度应包括:远程医疗信息保密制度、远程医疗病案安全管理制度、远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远程医疗损害风险和责任分担制度、远程医疗奖惩制度等。3.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远程会诊流程。远程会诊流程患者知情同意:主管医生征得患者、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同意,并签定“远程会诊知情同意书”申请:管床医生申请,科主任同意,医务科批准后,向远程会诊中

心提出申请预审:院远程会诊中心对资料进行预审后提出增补资料意见,并将患者病史,检查数据、心电图、医学图像资料通过网络传送给选定的专家,专家对病例资料进行预先的了解,确定会诊时间,通知申请医生网络连接演示:在确定的会诊时间前,双方操作人员将网络接通,调节好音频、视频至最佳效果意见反馈:专家以文字形式填写会诊意见并传输给我院远程会诊中心,并由远程会诊中心转交给各申请医生实施会诊:申请医生与会诊专家利用已开通的网络进行面对面的讨论与交流,并做好记录4.建立远程医疗专家库建立远程医疗专家库,成员均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也是我院各领域带头人,业务精湛的资深专家,专业涵盖了内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及儿科。5.远程会诊室建设设置远程会诊室,完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确保远程医疗工作顺利实施。硬件指房屋、设备和人员等,软件指制度规范和远程医疗操作系统等。三、工作要求医院必须建立健全远程医疗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远程医疗的规定,规范医院远程医疗管理,推行远程医疗业务,以此减轻群众负担,惠及患者,全面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xx-2020年)的通知》《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关于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持续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制定本方案。一、加强重点

便携式移动心电监护系统由心电监护仪

心电图(ECG)是心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常规心电图是病人在静卧情况下由医院的心电图仪记录的短时间心电活动,由于心脏病发作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所以在非发作期做常规心电图检查获取疾病信息的几率很低。因此,将心电监护从病床边、医院内扩展到家中,实现实时远程监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尤其是无线网络的迅速普及促使嵌入式技术应用的条件日趋成熟,此外,心电监护对心脏病诊断的重要性也使得远程监护也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本文主要研究并设计了一套实用的便携式移动心电监护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随时随地将患者的心电信号通过GPRS网络无线发送到设在医院的PC机上,或者将心电数据先存储在本系统中,然后再通过USB实现高速回放。 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便携式移动心电监护系统由心电监护仪、通信网络和监护中心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其工作过程如下: 心电监护仪由患者随身携带,通过粘贴式电极可随时采集用户的心电数据,并进行放大、滤波、A/D转换,然后存储到串行闪存中。当存储一定时间的心电数据后,可以通过GPRS 无线上网,利用无线网络将数据传送给位于监护中心的上位机。也可通过USB直接连接到上位机,进行本地高速回放。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电监护仪的设计。由于是便携式设备,所以设计时必须考虑尽量降低功耗、体积和成本。经过反复地分析比较,最终决定采用Z-World公司的工业级控制芯片Rabbit30 00微处理器作为心电监护仪的主芯片。 尽管Rabbit3000是8位微处理器,但其内存空间可达1M,主频可达22M。它具有丰富的接口资源,共有40条并行I/O口线(与串行口共用)。此外,该器件的功耗非常低,处理器时钟可由32.768KHz振荡器驱动,并将主振荡器断电。此时电流约为100μA,而处理器仍能保持每秒10,000条指令的执行速度。 系统硬件设计 在进行总体硬件设计时,以Rabbit3000高性能微处理器为核心,利用外部接口扩展了512K 的并行Flash和512K的SRAM,存储空间达到1M,并扩展了USB接口。利用串行接口扩展了串行Flash、A/D转换和无线模块MC35。以下重点介绍无线模块和USB模块的硬件设计。 1. 无线模块MC35硬件设计 无线模块负责完成心电数据的无线传送。为实现此功能,本系统采用了西门子公司的MC35模块。这是西门子公司首款支持GPRS的GSM/GPRS模块,体积小巧,易于集成到便携式终端中。通过串行口连接,使用AT命令对该模块进行控制和数据传送。 西门子公司的MC35模块具有一个40脚的零插入力连接器,该连接器中提供了串行接口、音频接口、SIM接口、状态引脚、电源接口等接口,通过这些接口与SIM卡座、天线以及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0引言.. (1) 1绪论 (1) 1.1 远程监护概述 (1) 1.2远程监护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2) 1.2.1研究背景 (2) 1.2.2研究意义 (2) 1.3国内外相关研究 (2) 2医疗监测原理与系统设计思想 (3) 2.1医疗监测原理 (3) 2.2无线通信技术 (3) 2.3系统设计思想 (3) 3无线监护传感器节点的设计 (5) 3.1无线传感器节点结构框图 (5) 3.2无线监护传感器节点的硬件设计 (5) 3.2.1 MSP430系列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5) 3.2.2脉搏测量电路的设计 (7) 3.2.3通用模拟信号处理接口 (8) 3.2.4电源处理部分 (11) 3.2.5 Zigbee无线数据通信模块 (11) 3.2.6预留人机界面 (13) 3.3无线监护传感器节点的底层代码设计 (15) 3.3.1底层软件整体构架 (15) 3.3.2底层代码设计 (15) 3.3.3时钟系统的设置 (16) 3.3.4通用软件包的设计及应用 (17) 3.3.5模拟量、开关量测量的代码设计 (18) 3.3.6串口通讯程序设计 (18) 3.4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 (19) 3.4.1星型网络拓扑的实现 (20) 3.4.2自组织网状网络通信协议 (21) 4系统设计方案 (24) 4.1医院监护网络体系方案 (24) 4.2家庭监护网络体系方案 (24) 5总结和展望 (25) 5.1主要结论 (25) 5.2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I

手持终端巡检系统应用方案

手持终端巡检系统 目录 1.1监控中心功能菜单 (5) 1.1.1人员搜索 (6) 1.1.2人员实时定位 (7) 1.1.3地图操作 (7) 1.1.4查询人员信息 (7) 1.1.5人员轨迹查询 (8) 1.1.6人员实时跟踪 (9) 1.1.7行驶数据查询 (10) 1.1.8限制行驶范围 (10) 1.1.9指定行驶线路 (11) 1.1.10语音通话(语音调度)/根据产品来选配 (12) 1.1.11远程设置 (12) 1.1.12远程控制功能 (13) 1.2基本报表 (13) 1.2.1人员报警日志 (13) 1.2.2人员报警统计 (14) 1.2.3里程油耗报表 (14) 1.2.4人员停人报表 (15) 1.2.5区域人员查询 (16) 1.2.6拍照数量查询(根据不同产品选择配置) (17) 1.2.7人员行驶月报表 (18) 1.2.8里程日统计表 (18) 1.2.9里程月统计表 (18)

项目背景 现代社会燃气业务飞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公用基础设施之一,并关系到广大百姓的日常生活。燃气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有其特定功能,在燃气的输送、配气中发挥其特定的作用。正是因为有这些管线和附属设施,对燃气管网的总体控制才成为可能,满足用户的不同用气需求才得以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对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管理。 燃气管网和相关的设施(包括调压器,阀门,聚水井,牺牲阳极等)是燃气输送环节中的一个重点、设施的正常运行,保障了公司为所有客户提供可靠的燃气供应服务,并能在发生应急情况下具有较强的供气保障手段和能力。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的掌握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是基础。目前燃气行业主要通过人员的日常巡检巡视和远程监测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实现日常管理和维护。 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日常巡检工作主要为:对不同类型的管网或附属设施制定相应的日常巡视保养周期以及巡检保养的具体工作内容,即巡检计划。管网及附属设施日常巡视保养人员应根据巡检计划在规定的巡视周期内完成巡视保养工作,在现场记录管线及附属设施的状态和运行数据。管理者收集现场采集的管线及设施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数据,安排对管线和设施的维护保养,并对设施状态的变更在台帐中予以更新。并通过以上数据的积累和数据挖掘为管线和设施的更新,选型作辅助决策。 二. 需求分析 对燃气公司的巡线和附属设施的巡检工作的管理目标是能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在目前阶段巡检工作的主要管理难点有三个: 1. 无法客观、方便地掌握巡检人员巡检的到位情况,因而无法有效地保证巡检 工作人员按计划要求,按时按周期对所有的管线或附属设施开展巡视,使巡检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管线状态和设施运行数据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2. 管线和附属设施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无法方便、可靠的记录存档,目前很 多用户还在使用纸张记录的方式记录巡检信息,保存不便,如录入电脑存档,又存在数据丢失,误差的问题,并耗工费时。 3. 管线和附属设施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等历史数据无法有效地利用,查询不

移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编号:SY-AQ-0071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移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mobile devices

移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总则 (一)为了加强我司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保证我司移动设备办公安全,结合我司笔记本电脑使用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凡配备或使用公用笔记本电脑及移动存储设备的人员,务必遵守此管理办法。 二、移动设备安全使用规定 (一)移动设备范畴:笔记本、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设备。 (二)笔记本电脑必须设置开机密码,公用笔记本开机密码统一设置为123借用人不得随意修改。 (三)笔记本电脑必须设置硬盘加密,防止丢失带来损失,目前只支持WIN7旗舰版,总部公用笔记本电脑硬盘密码统一设置为1232014。 (四)公用笔记本电脑资料请不要放在桌面及C盘,可放置D、E

等盘,公用笔记本重启后将进行还原,桌面资料及安装软件将进行清除,以保证电脑为最新状态。如果有特殊原因需要长期使用,可向系统管理员申请取消还原功能,使用完成后自行卸载安装软件并删除文件。 (五)笔记本电脑上网用户必须安装杀毒软件并且注意更新病毒,定期清查计算机病毒,防止笔记本电脑中的病毒到处传播。 (六)凡是存放有我司资料的移动存储设备均需要进行加密,防止丢失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 三、移动设备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笔记本需注意使用环境,特别要注意远离饮料和食品。 (二)在开关机时不要急于移动笔记本,应注意防震,否则硬盘容易损坏。 (三)笔记本电脑,不要放在软垫上使用(如毛巾、布料、棉被等),否则易堵塞散热口,散热不好,造成机器故障。 (四)光驱容易损坏,请注意保养,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不宜使用质量差的光盘和软盘。

-远程医疗实施方案

县人民医院 远程医疗实施方案 为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异地专家的诊疗指导,更好地救治患者,提高我院医疗服务水平,贯彻落实省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推进会的精神,根据《贵州省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实施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目标 建设以省卫计委指定的三级医院为中心,连接我院的远程会诊系统,逐步扩大覆盖面,实现远程会诊、监护、预约、手术指导、教育等远程医学活动,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实施内容与具体措施 1、建立领导机构 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措施,抓好落实。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信息科、各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院长为一把手,亲自抓此项工作。明确各成员职责,各司其职,积极做好远程医疗工作。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此工作的指导和业务培训。成立远程医疗中心,负责远程医疗具体工作的实施。 2.制定远程医疗的工作制度 制定出有利于远程医疗工作开展实施的制度和流程。有关规章制度应包括:远程医疗信息保密制度、远程医疗病案安全管理制度、远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远程医疗损害风险

和责任分担制度、远程医疗奖惩制度等。 3.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远程会诊流程。 远程会诊流程

4.建立远程医疗专家库 建立远程医疗专家库,成员均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也是我院各领域带头人,业务精湛的资深专家,专业涵盖了内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及儿科。 5.远程会诊室建设 设置远程会诊室,完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确保远程医疗工作顺利实施。硬件指房屋、设备和人员等,软件指制度规范和远程医疗操作系统等。 三、工作要求 医院必须建立健全远程医疗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远程医疗的规定,规范医院远程医疗管理,推行远程医疗业务,以此减轻群众负担,惠及患者,全面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

便携式移动心电监护系统由心电监护仪

心电图(ECG)是心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常规心电图是病人在静卧情况下由医院的心电图 仪记录的短时间心电活动,由于心脏病发作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所以在非发作期做常规心电图检查获取疾病信息的几率很低。因此,将心电监护从病床边、医院内扩展到家中,实现实时远程监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尤其是无线网络的迅速普及促使嵌入式技术应用的条件日趋成熟,此外,心电监护对心脏病诊断的重要性也使得远程监护也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本文主要研究并设计了一套实用的便携式移动心电监护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随时随地将患者的心电信号通过GPRS 网络无线发送到设在医院的PC机上,或者将心电数据先存储在本系统中,然后再通过USB 实现高速回放。 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便携式移动心电监护系统由心电监护仪、通信网络和监护中心三部分组成(如图 1 所示)。其工作过程如下: 心电监护仪由患者随身携带,通过粘贴式电极可随时采集用户的心电数据,并进行放大、滤波、A/D 转换,然后存储到串行闪存中。当存储一定时间的心电数据后,可以通过GPRS 无线上网,利用无线网络将数据传送给位于监护中心的上位机。也可通过USB 直接连接到上位机,进行本地高速回放。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电监护仪的设计。由于是便携式设备,所以设计时必须考虑尽量降低功耗、体积和成本。经过反复地分析比较,最终决定采用Z-World公司的工业级控制芯片Rabbit 3000微处理器作为心电监护仪的主芯片。 尽管Rabbit3000 是8位微处理器,但其内存空间可达1M,主频可达22M。它具有丰富的接口资源,共有40条并行I/O口线(与串行口共用)。此外,该器件的功耗非常低,处理器时钟可由32.768KHz 振荡器驱动,并将主振荡器断电。此时电流约为100μA,而处理器仍能保持每秒10,000 条指令的执行速度。 系统硬件设计 在进行总体硬件设计时,以Rabbit3000高性能微处理器为核心,利用外部接口扩展了512 K 的并行Flash 和512K 的SRAM ,存储空间达到1M,并扩展了USB 接口。利用串行接口扩展了串行Flash、A/D 转换和无线模块MC35。以下重点介绍无线模块和USB 模块的硬件设计。 1. 无线模块MC35硬件设计 无线模块负责完成心电数据的无线传送。为实现此功能,本系统采用了西门子公司的MC3 5 模块。这是西门子公司首款支持GPRS 的GSM/GPRS 模块,体积小巧,易于集成到便携式终端中。通过串行口连接,使用AT命令对该模块进行控制和数据传送。 西门子公司的MC35模块具有一个40脚的零插入力连接器,该连接器中提供了串行接口、音频接口、SIM 接口、状态引脚、电源接口等接口,通过这些接口与SIM 卡座、天线以及主控制器相连。MC35的串行接口TXD0 和RXD0 与Rabbit3000的串口B,即引脚TXB 和RXB (PC4 和PC5)相连,以实现与MC35 之间的通信。MC35 的IGT 引脚为其启动引脚,需要开漏极驱动器驱动。而Rabbit3000 的端口 E 具有很强的驱动能力,因此选用PE5 作为

移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移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一) 为了加强我司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保证我司移动设备办公安全,结合我司笔记本电脑使用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 凡配备或使用公用笔记本电脑及移动存储设备的人员,务必遵守此管理办法。 二、移动设备安全使用规定 (一) 移动设备范畴:笔记本、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设备。 (二) 笔记本电脑必须设置开机密码,公用笔记本开机密码统一设置为123借用人不得随意修改。 (三) 笔记本电脑必须设置硬盘加密,防止丢失带来损失,目前只支持WIN7旗舰版,总部公用笔记本电脑硬盘密码统一设置为1232014。 (四) 公用笔记本电脑资料请不要放在桌面及C盘,可放置D、E 等盘,公用笔记本重启后将进行还原,桌面资料及安装软件将进行清除,以保证电脑为最新状态。如果有特殊原因需要长期使用,可向系统管理员申请取消还原功能,使用完成后自行卸载安装软件并删除文件。 (五) 笔记本电脑上网用户必须安装杀毒软件并且注意更新病毒,定期清查计算机病毒,防止笔记本电脑中的病毒到处传播。 (六) 凡是存放有我司资料的移动存储设备均需要进行加密,防止

丢失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 三、移动设备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 笔记本需注意使用环境,特别要注意远离饮料和食品。 (二) 在开关机时不要急于移动笔记本,应注意防震,否则硬盘容易损坏。 (三) 笔记本电脑,不要放在软垫上使用(如毛巾、布料、棉被等),否则易堵塞散热口,散热不好,造成机器故障。 (四) 光驱容易损坏,请注意保养,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不宜使用质量差的光盘和软盘。 (五) 液晶板不宜用手触摸,不能与硬物接触。清洁时要特别注意用眼镜布轻轻擦拭。 (六) 插拔外接部件时,要特别小心,一旦插口出现问题,可能要换主板,损失较大。 (七) 笔记本电脑随机软件只有操作系统(WINDOWS),并安装常用办公软件,请不要随意安装其它软件。 (八) 笔记本电脑和附件重量轻、体积小,在出租车、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容易丢失和被盗。 (九) 移动硬盘及U盘应轻拿轻放,容易摔坏。 (十) 注意移动硬盘和U盘存放位置,请勿放置桌面及显眼的位置防止丢失。 (十一) 凡是人为造成笔记本及移动硬盘等设备损坏,将自行承担

医院远程医疗项目实施方案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录 第一章项目需求.................................. 1.1需求内容 ............................................. 1.2项目要求 ............................................. 第二章需求分析.................................. 第三章解决方案.................................. 1.1接入方案 ............................................. 1.2终端设备选择 ......................................... 1.3设备配置 ............................................. 第四章通讯资费.................................. 1.1MCU设备报价.......................................... 1.2终端设备报价 ......................................... 1.3数字电路报价 ......................................... 第一章项目需求 需求内容 (1)近期规模:急需实现4所医院远程医疗的可视指导; 具体接入地址如下: 1、云南省昆XX楼 2、海南省医院 3、XX县人民医院 4、XX县人民医院 (2)远期规模:实现国内所有需要帮扶的医院远程可视指导,数量少则几十所,多至几百所。 (3)系统需求:各个医院可与XX医院医生、专家进行面对面进行沟通,XX医院设置控制中心,可视设备可直达各医生、专家办公 室。 项目要求 A、网络安全可靠、质量稳定; B、全部采用双流高清设备,配备50′液晶显示器; C、专线接入,网络带宽要求2M以上; D、价格相对实惠(各接入医院的终端设备需接入医院自行支付,需 考虑各接入医院的实际接受能力); E、具备可升级扩容要求。

移动设备安全接入解决方案

移动设备安全接入解决方案 一、方案介绍 随着移动设备越来越多的介入到企业的移动办公乃至企业核心应用领域,数量庞大的移动设备在企业中如何保证其安全接入,移动设备上的企业数据安全如何保障,日益成为IT管理者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移动设备安全接入方案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而推出的解决方案。 移动设备安全接入解决方案,通过软硬件的整合,从移动终端到网络接入提供全方面安全的移动应用体系,提供网络安全,设备完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的全套解决方案。 二、系统特点 技术优势 ●算法安全:平台采用国密的SM系列硬件和软件加密算法作为核心引擎 (SM1/SM4/SM2) ●硬件网关:均已通过公安部和国家密码管理局检测和权威认证 ●政策安全:硬件/算法均采用目前国内移动安全领域最高的安全技术标准,符合 国家相关安全规定 ●安全TF卡+证书:采用公安部专用的安全TF卡作为移动终端核心认证设备,结 合数字证书进行高安全的移动接入身份认证 ●移动办公安全:不仅能实现移动安全接入安全(身份安全+通道安全),还能实 现移动办公应用的数据落地加密和移动终端管理 ●VPN支持:支持主流VPN协议,支持SSL ●标准SDK接口:可提供标准移动安全接入平台SDK接口,可与应用紧密集合, 基于应用系统平台框架可构建安全、有效的移动办公应用解决方案 ●兼容性强:平台支持Android、IOS、Windows主流系统 三、核心功能 1.移动安全接入 移动安全接入具备以下特点:

?身份认证安全:用户名和密码、证书/ 动态口令认证、安全TF卡复合认 证; ?数据传输加密:采用国家商用密码SM1/SM4/SM2算法为核心引擎、支持 BF、SSL等国际标准算法/协议进行网络信道加密; ?应用访问安全:可以基于用户角色进行安全访问控制的设定,保证用户权限 的统一集中运维管理; ?设备可靠:移动安全接入网关是经国家商用密码管理局检测认证的硬件设 备,支持网络数据包的高速加解密,实现系统配置管理等功能,支持负载均 衡和多机热备,具备优良的网络适应能力; 2.移动应用安全 ?移动安全应用:安全浏览器、安全邮件、安全阅读器等安全组件;针对行业 级专属应用,可定制化开发 ?文件存储控制:文件存储路径逻辑加固处置(存储安全区) ?移动应用数据存储加密:应用过程与结果数据加密保护 ?广泛应用支撑:基于安全支撑框架SDK的开放式系统架构,可灵活调用 3.移动终端管理 ?集中化外设管理,与设备厂商联动可实现对蓝牙、红外、WIFI、存储卡等实 现实停用控制; ?自动检测终端环境,判断当前终端状态是否合规/越狱,实时进行隔离和预警, 为远程管理提供依据; ?支持终端数据的远程销毁管理; ?提供日志审计,方便事后查看; 4.移动安全管理平台SDK 四、成功案例 海关总署

企业级移动商务同步平台解决方案.doc

企业级移动商务同步平台解决方案1 企业级移动商务同步平台解决方案 企业级移动商务同步平台(EMC-Syncml)以同步技术(Syncml)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支持各类手持终端(Smartphone、PocketPC等)与企业各类应用信息系统(ERP、CRM、SCM等)的互联互通,实现对企业各类业务流程的紧密结合和支持,在提升企业业务效率的同时,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移动化管理需要。 1.后台系统。可以支持企业多种应用数据库,如:IBM DB2, Oracle, SQL Server, Sybase等;所支持的应用类型有:ERP、CRM、SCM、SFA等;所支持的数据形式包括XML、基于Web服务的数据等。 2.应用层系统。具有支持分布式应用的功能,因此可以根据企业后台系统的不同配置和使用情况,灵活安装配置。其非侵入式集成特性,可以便利、高效得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得不通需要和变化,灵活配置企业后同系统与移动终端的对应关系。为此,其配置了图形界面的专门工具,以提高企业移动应用系统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快速响应。另外,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可靠,本应用系统提供了多种加密方式(FIPS 140-2 validated Triple DES / FIPS 140-2 validated AES / SSL / Certicom SSL Plus with ECC),以确保系统整体安全有效。此外,本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数据/文件压缩机制,在确保数据有效传送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网络通信成本。 3.网络层。目前,本解决方案可以支持多种网络连接方式,

如:GSM, GPRS, TDMA, CDMA / Wireless LAN (i.e. 802.11) / 以太网/ 无线调制解调器/ 无线手机上网/ 红外线等,其基于移动IP和同步技术的采用,有效降低了通信成本,提高了网络通信质量。 4.移动终端。支持的移动终端主要有:笔记本、PDA、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手机、Symbian 操作系统手机等。从操作者实际使用特点分析,移动终端是否具有良好的使用和操作体验,将直接关系到移动应用能否成功。因此,开发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的客户端程序也就成为企业移动应用的关键要素之一。 1.存储转发结构。 避免客户端的过多干预,使用方便、简单。 降低网络通信费用。 2.可视化规则编辑器。快速建立数据库与客户端的各类实际业务应用。 无需编程,缩短系统整合时间。 可以根据具体业务的变化和要求,进行灵活修改,提高业务响应速度。 降低维护、开发成本。 3.支持数据自动组合。 可以自动支持企业业务管理变化而引发的数据变化,如:人员变化、管理区域变化、客户变化等。

远程会诊实施计划方案

基层远程医疗会诊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群众看病难问题突出的问题,国家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面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远程会诊,并提出资源整合、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建设原则。为充分利用远程会诊提高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卫生部提出了中西部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 建立以省级综合医院为核心的基层远程系统和以国家级医院为核心的高端远程会诊系统。5家县级人民医院开展基层远程会诊。 二.建设原则及目标 (一)建设原则顶层设计,统一标准:从全局出发,依照统一设计,推动基层与高端远程会诊系统建设。立足当前,分步实施: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设备、人员等资源,根据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需求,分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完善远程会诊系统建设。技术成熟,互联互通:充分考虑远程会诊发展需要,采用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采取开放架构设计,支持互联互通,易于扩展升级。保障安全,注重实用:信息及系统安全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远程会诊建设和应用,涉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病人,系统必须方便实用、安全可靠、易于维护。 (二)总体目标建设以人民医院为省级远程会诊中心的的基层远程医疗会诊平台,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远程专科诊断等功能,促进我省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医疗服务的均等化,有效加强我省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未来实现与部级远程会诊平台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三、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系统架构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系统,采用B/S架构,大集中模式,具备可扩展性时机成熟时可在各地区建立地区级平台。系统由一套软件、一个网站、一个数据中心构成,组网采用10MB/4MB光纤专线组成。 一套软件:按照卫生部技术方案要求设计具体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采取招投标方式选择软件开发商进行平台开发。 一个网站:建立远程医疗会诊服务网,用于远程视频教学录像点播、远程视频教学信息的通知、数字共享资源的查询、阅览等。 一个数据中心:省级建立远程医疗数据中心,实现远程医疗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远程医疗数据中心作为远程医疗管理系统的中枢,实现各类远程医疗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并为远程医疗各应用系统,如远程教育系统、远程数字资源共享系统等提供数据挖掘和分析支持。 网络:采用初步建成的卫生信息专网进行组网。整个系统包括远程会诊管理、病历资料采集、远程专科诊断、远程监护、视频会议、远程教育、数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数据中心、电子身份认证、短信平台、费用结算等子系统。 (一)远程会诊管理子系统按照实现方式,远程会诊包括交互式远程会诊和离线式远程会诊。 1、交互式远程会诊:支持会诊专家与申请医生、患者间的实时交互式远程会诊;支持患者的临床需求,实现患者在病床上就能实时接受专家远程会诊服务;支持会诊专家对异地病床上的患者视频画面进行远程控制;针对危重症患者,支持床边监护仪等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传输,为会诊专家提供连续、动态的诊断依据。 2、离线式远程会诊:支持会诊专家与申请医生间的非实时离线式远程会诊;支持申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