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临界生形成过程中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历史临界生形成过程中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历史临界生形成过程中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历史临界生形成过程中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615249638.html,

历史临界生形成过程中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作者:洪国宁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3年第12期

所谓历史“临界生”,是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但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的学生。我们所说的历史学科临界生仅限于学业方面,专指那些学习困难或学业失败或偶尔有些不太规矩的学生。历史教学中,临界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本文从历史临界生形成过程中的成因及解决对策角度,寻求临界生的转化和提高的办法,以期对中学历史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一、成因

1.历史课业负担过重

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由于升学的压力,中学生普遍存在历史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这种现状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有的教师新课的讲授,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参与度低;复习课基本上都是教师讲题,学生听题、看题。再加上过重的学习压力,家长过高的期望,学生喘不过气来,每天只是疲于奔命。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激发,久而久之,自然对历史的学习失去兴趣,历史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甚至对历史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课前没有预习,课堂上没有认真做笔记,课后又没有及时复习,作业马虎甚至抄答案应付;学习缺乏主动性,尽管教材资料就在身边,遇到一个不记得的事件也要问老师,养成了懒惰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产生临界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3.教师对临界生鼓励和表扬少,课堂提问面窄

很多教师缺乏教学艺术,不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临界生缺乏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教师的课堂提问过于集中,喜欢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临界生很少关注,这样临界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慢慢就会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还会给学生一个错觉,觉得老师偏心,看不起自己,甚至对该科教师产生反感和排斥心理。

二、对策

1.减轻学生的历史课业负担,“因材施教、分层要求”,提高课堂效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