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测试与仿真技术研究

物联网测试与仿真技术研究

物联网测试与仿真技术研究
物联网测试与仿真技术研究

物联网测试与仿真技术研究

(1)国内外研究现状:

物联网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其系统理论、框架、技术措施在逐步的研究与制订中,也尚未见成熟的标准、方法和实践经验见诸于公开的研究成果中。物联网发展涉及很多关键共性技术,直接影响物联网所面向的电网应用的开展,对于网络服务质量、运行维护、安全保障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虽然有大量无线传输标准和测试、检测设备,但是针对物联网系统、关键技术、标准、设备、芯片的测试、检测、评估的标准和设备仍是空白。随着国际、国家标准制定、产业应用等工作的快速推进,亟需建立统一的系统、成熟的电力物联网试验、测试体系及其环境,难以保证传感器网络在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缺少针对传感器网络的电力仿真试验平台,缺乏对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模块、设备、系统等现有产品在在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环境下运行的测试评估平台与评估方法,无法完成研发试验、型式试验、验收试验、生产试验等环节。拟搭建面向电网应用的传感器网络综合测试平台与评估验证环境,开展面向电网的传感器网络的研究、测试、仿真工作,构建电力传感器网络的试验环境,为面向电网的传感器网络系统提供测试手段与验证依据,为电力物联网应用厂商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对推动我国物联网/传感网络技术开发与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内容:

研究建立适合于输电、变电环节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测试仿真网络,根据应用场景、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位置,动态调整仿真网络环境,实现拓扑可变性、自适应性。可以通过对节点通/断电,达到动态控制网络拓扑的目的。通过控制终端设置标准网络中的节点组成各类拓扑之后,受测节点加入网络后可以进行连通性测试和网络、电气性能测试。

2)配电、用电测试实验环境建设

建立典型配用电环境,评估验证一整套由智能电表、智能家电、智能交互终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多种传感器终端和通信装置组成的配电和智能用电环境。各种装置、系统的验证评估建立在模拟典型配用电网络基础上.智能电网配用电测试环境搭建完毕后,可以模拟多种典型的电网拓扑结构,测试不同通信技术性能指标,评估包含多种通信方式的复合组网通信系统,为选择满足多种业务需求的通信组网技术、制定典型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3)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性能测试

如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联互通测试、网络稳定性测试、路由协议开销测试、网络自愈能力测试、网络拓扑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测试、路由协议功能测试、单向链路测试;端到端时延和时延抖动测试、吞吐量测试多优先级业务混合测试等。

4)无线传感器网络对设备电气性能的影响

研究及测试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继电保护、远动终端RTU、智能电表、采集器、智能家居、智能插座等设备电气性能的影响。

5)电力设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影响

开关操作引起的电磁辐射问题、SF6间隙击穿放电以及真空间隙击穿放电产生的高频辐射分量、局部放电产生的电磁干扰对传感器数据传输引起的影响。

6)无线传感器网络电磁电气特性测试

电磁兼容性测量、无线电骚扰测量、抗干扰度测量、无线电骚扰限值测量、浪涌抗扰度测量、电气性能测量、辐射骚扰测量、器件性能测量等。

7)信号屏蔽与穿透

研究高频无线信号穿透性,可以得出在配用电环境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号在哪些场景下是无法穿透的,需要利用多跳节点进行中继,绕过障碍区域。

(3)预期目标:

建立适合于输电、变电环节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准网络平台;建立适合于配电、用电测试实验仿真平台;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性能进行测试;研究并测试无线传感器网络对设备电气性能的影响;研究并测试电力设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影响;研究并测试无线传感器网络电磁电气特性;研究并测试无线传感器网络信号屏蔽与穿透。提出满足智能电网各应用环节需求的物联网测试、评估体系及其标准;形成电力物联网安全性测评标准草案;。最终搭建面向电网应用的传感器网络综合测试平台,开展面向电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测试、仿真工作。

应用系统测试第一次作业题答案

应用系统测试第一次作业题答案. 第一次课外作业题 第一题: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ABCDE1. 以下关于软件缺陷定义正确的是: (

软件未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指明的功能;A. .软件出现了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B .软件功能超出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指明的范围;C .软件未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虽未指出但应达到的目标;D软件测试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速度缓慢,或者最终用E. 户认为不好;ABCD)2. 下面关于禅道管理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第一款完整涵盖产品管理、任务管理、测试管理的开源管理软件,使A. 用一个软件解决项目管理核心问题;;scrum B. 基于国际流行的敏捷管理方式架构,方便部署、使用;C. 概念简单,容易上手,B/S开源的项目管理软件,可自由进行定制,修改;D. 个层次,请33.对于传统软件来说,按集成粒度不同,可以把集成测试分为个层次:(ACD)3选择这子系统间集成测 B.模块间集成测试A. D. 模块内集成测试C.子系统内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包括哪些测试:(4.BCD容量和负载测试A. 性能和集成测试 B.安全性和回归测试 D. 性能和压力测试C. 第二题:填空题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白盒测试也称为结构化测试、基于代码的测试, 1. 它从程序的控制结构导出测试用例。主是指测试整个系统已经确定是否能够提供用户的所有需求行为。系统测试2.

要分为功能性测试和非功能性测试两大类。该测试的方法包括增的目的是发现 与接口有关的模块之间的问题,3.集成测试式集成测试和非增式集成测试。 第三题:简答题 1.请简述禅道里bug的基本处理流程? 答:禅道里面缺陷处理的基本流程是: 测试提交bug => 开发解决bug => 测试验证bug => 测试关闭bug。 如果bug验证没有通过,可以激活:测试提交bug => 开发解决bug => 测试验证bug => 测试激活bug => 开发解决bug => 测试

物联网综合测试题和答案

物联网测试题一 -、单选题(20分) 1、连接到物联网上的物体都应该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地址标识、感知能力、 (C)、可以控制。 A.可访问B ?可维护C ?通信能力D ?计算能力 2、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B),这是互联网、传感器网络所不能及的。 A.自动化B ?智能化C ?低碳化D ?无人化 3、物联网的定义中,关键词为:(A )、约定协议、与互联网连接和智能化。 A.信息感知设备B ?信息传输设备C ?信息转换设备D ?信息输出设备 4、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C )。 A.无线通信网B ?传感器网络C ?互联网 D ?有线通信网 5、R FID技术中的标签按使用的工作频率,可以分为低频、中高频、超高频与 微波等类型。我国居民的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 B )RFID技术。 A.低频B ?中高频C ?超高频 D ?微波 6、R FID技术实质是一个基于(C )发展出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可 以将物品编码采用无线标签方式进行记录和供读取的小型发射设备,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技术。 A.无线电技术B ?超声波技术C ?雷达技术D ?激光技术 7、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信息感知技术,它按约定的协议把物理世界的 实体转化为一种信息,通过这个转化过程,使得物体通过信息而与互联网相连,从而物联网才得以构建。所以,RFID是一种使物体“(B )”技术。 A.联网B ?说话C ?改进D ?创新 8射频识别技术由电子标签(射频标签)和阅读器组成。电子标签附着在需要标识的物品上,阅读器通过获取(D)信息来识别目标物品。 A.物品B .条形码C . IC卡D .标签 9、要获取“物体的实时状态怎么样?”“物体怎样了?”此类信息。并把它传 输到网络上,就需要(D )0

物联网测试题目 单选题..

物联网测试题目单选题 A 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通过与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的集成,将进行(D )完美结合,通过一块触摸屏即可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进行控制。D、家居控制和可视对讲 按应用模式来分,读写器可分为固定式,便携式,一体式读写式和(C)C,模块式读写式。 按照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可将云计算划分为(A) A.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B (A)标签工作频率是30-300kHz。A、低频电子标签 (B)标签工作频率是3-30MHz。B、高频电子标签 (C)标签工作频率是300MHz-3GHz。C、特高频电子标签 (D)标签工作频率是 2.45GHz。D、微波标签 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是(D) D.物联网 边缘节点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何种处理会对通信量产生显著影响。( A)、加密。不属于停车诱导系统功能的是(C) C,请求交通服务功能。 不属于智能交通实际应用的是(C)C,探测车辆和设备。 C 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的供暖系统,通过(C)控制系统,实时监控。C,有线或无线传感网。 采用休眠机制会对物联网会产生什么影响?(C)C, 会有消息延迟。 采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TMS)不可以(D)D.处理路灯故障 超高频RFID 卡的作用距离(C)。C、3~8m, 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提供的功能不包括(D )。D、自动寻路功能 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C)。C、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给出租车公交系统带来的沉重压力 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中用来发送交通服务请求,路径回放请求的是(D)D, 地面接收站。 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什么?(D) D.位置信息 传感器选择性测定的基础,它可以引起某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D 换能器 从技术上看,生物传感器由分子识别元件和( D )构成。其中分子识别元件是生物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属于可追朔性的哪个方面?(A) A.跟踪

应用测试题与答案

.1 单选题 1.以下四项操作中有一个不是鼠标的基本操作方式,它是___C___。 A)单击B)拖放 C)连续交替按下左右键D)双击 2.当鼠标指针移到一个窗口的边缘时会变为一个_____D___,表明可改 窗口的大小形状。 A)指向左上方的箭头B)伸出手指的手 C)竖直的短线D)双向的箭头 3.在Windows2000中,打开一个菜单后,其中某菜单项会出现与之对应的级联菜单的标识是__B______。 A)菜单项右侧有一组英文提示B)菜单项右侧有一个黑色三角 C)菜单项左侧有一个黑色圆点D)菜单项左侧有一个“√”号 4.在某窗口中打开“文件”下拉菜单,在其中的“打开”命令项的右面括弧中有一个带下划线的字母O,此时要想执行“打开”操作,可以在键盘上按 __A______。 A)O键B)Ctrl+O键C)Alt+O键D)Shift+O键 5.在下拉菜单里的各个操作命令项中,有一类命令项的右面标有省略号(…),这类命令项的执行特点是__C______。 A)被选中执行时会要求用户加以确认B)被选中执行时会弹子菜单 C)被选中执行时会弹出对话框D)当前情况下不能执行 6.在Windows2000某些窗口中,在隐藏工具栏的状态下,若要完成剪切/复制/粘贴功能,可以__C______。 A)通过“查看”菜单中的剪切/复制/粘贴命令 B)通过“文件”菜单中的剪切/复制/粘贴命令 C)通过“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复制/粘贴命令 D)通过“帮助”菜单中的剪切/复制/粘贴命令 7.对话框允许用户__C______。 A)最大化B)最小化 C)移动其位置D)改变其大小 8.在Windows的各种窗口中,有一种形式叫“对话框(会话窗口)”。在这种窗口里,有些项目在文字说明的左边标有一个小圆形框,当该框里有“·”符号时表明_D_______。 A)这是一个多选(复选)按钮,而且未被选中 B)这是一个多选(复选)按钮,而且已被选中 C)这是一个单选按钮,而且未被选中 D)这是一个单选按钮,而且已被选中 9.为了执行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在“资源管理器”窗口内,用鼠标__B______。 A)左键单击一个文档图标B)左键双击一个文档图标 C)左键单击相应的可执行程序D)右键单击相应的可执行程序 10.用鼠标左键单击“任务栏”中的一个按钮,将___A_____。 A)使一个应用程序处于前台执行 B)使一个应用程序开始执行 C)使一个应用程序结束运行 D)打开一个应用程序的窗口

物联网综合测试试题及答案

物联网测试题一 一、单选题(20分) 1、连接到物联网上的物体都应该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地址标识、感知能力、(C)、 可以控制。 A.可访问 B.可维护 C.通信能力 D.计算能力 2、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B),这是互联网、传感器网络所不能及的。 A.自动化 B.智能化 C.低碳化 D.无人化 3、物联网的定义中,关键词为:( A)、约定协议、与互联网连接和智能化。 A.信息感知设备 B.信息传输设备 C.信息转换设备 D.信息输出设备 4、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 C)。 A.无线通信网 B.传感器网络 C.互联网 D.有线通信网 5、RFID技术中的标签按使用的工作频率,可以分为低频、中高频、超高频与微波等 类型。我国居民的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 B )RFID技术。 A.低频 B.中高频 C.超高频 D.微波 6、RFID技术实质是一个基于( C )发展出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可以将物 品编码采用无线标签方式进行记录和供读取的小型发射设备,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技术。 A.无线电技术 B.超声波技术 C.雷达技术 D.激光技术 7、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信息感知技术,它按约定的协议把物理世界的实体 转化为一种信息,通过这个转化过程,使得物体通过信息而与互联网相连,从而物联网才得以构建。所以,RFID是一种使物体“( B )”技术。 A.联网 B.说话 C.改进 D.创新 8、射频识别技术由电子标签(射频标签)和阅读器组成。电子标签附着在需要标识 的物品上,阅读器通过获取(D)信息来识别目标物品。 A.物品 B.条形码 C.IC卡 D.标签 9、要获取“物体的实时状态怎么样?”“物体怎样了?”此类信息。并把它传输到 网络上,就需要( D )。 A.计算技术 B.通信技术 C.识别技术 D.传感技术

应用系统测试第一次作业题答案(最新整理)

第三题:简答题 1.请简述禅道里bug的基本处理流程? 答:禅道里面缺陷处理的基本流程是: 测试提交bug => 开发解决bug => 测试验证bug => 测试关闭bug。 如果bug验证没有通过,可以激活:测试提交bug => 开发解决bug => 测试验证bug => 测试激活bug => 开发解决bug => 测试验证=> 测试关闭。 还有一个流程就是bug关闭之后,又发生了。测试提交bug => 开发解决bug => 测试验证bug => 测试关闭bug => 测试激活bug => 开发解决bug => 测试验证=> 测试关闭。 2.请简述集成测试与系统测试的区别? 答:用例的粒度:系统测试用例相对很接近用户接受测试用例;集成测试用例比系统测试用例更详细,而且对于接口部分要重点写; 执行测试的顺序:先执行集成测试,待集成测试出的问题修复之后,(配置管理,基线化),再做系统测试; 用例的数量:系统测试的用例数量一般比集成测试的用例数量少; 系统测试最主要的就是功能测试,测试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提到的功能是否有遗漏,是否正确的实现。做系统测试要严格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以它为标准。测试方法一般都使用黑盒测试法; 集成测试在系统测试之前,单元测试完成之后系统集成的时候进行测试。集成测试主要是针对程序内部结构进行测试,特别是对程序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集成测试对测试人员的编写脚本能力要求比较高。测试方法一般选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相结合。 3.请简述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保证的异同? 答:软件质量保证与软件测试二者之间既存在包含又存在交叉关系; 软件测试能够找出软件缺陷,确保软件产品满足需求。但是测试不是质量保证。二者并不等同。测试可以查找错误并进行修改,从而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软件质量保证则是避免错误以求高质量,并且还有其他方面的措施以保证质量问题。 共同点:软件测试和软件质量保证的目的都是尽力确保软件产品满足需求,从而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两个流程都是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正规的软件测试系统主要包括:制定软件计划,测试设计,实施测试,建立和更新测试文档。而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工作为制定软件质量要求,组织正式审查,软件测试管理,对软件的变更进行控制,对软件质量进行度量,对软件质量情况及时记录和报告。软件质量保证的职能是向管理层提供正确的可行信息,从而促进和辅助设计流程的改进。软件质量保证的职能还包括监督测试流程,这样测试工作就可以被客观地审查和评估,同时也有助于测试流程的改进; 不同点: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软件质量保证工作侧重对软件开发流程中的各个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杜绝软件缺陷的产生。而测试则是对已产生的软件缺陷进行修复。 4.简述决策表建立步骤? 答:根据软件规格说明 ①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测试规范000001)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M2M物联网测试规范 ——运营管理平台系统测试 管理平台 版本号:1.0.0 ╳╳╳╳-╳╳-╳╳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范是对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需要实现的功能测试的参考性技术文件。 本测试规范规定了对终端管理、用户管理、产品管理、订购关系管理、安全管理、业务统计等多个方面的功能的测试要求,并对测试步骤和正确的测试结果的作了详细的规定。 本规范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具体技术细节由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目录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4 4.测试结构5 5.测试内容6 5.1平台功能6 5.1.1终端管理6 5.1.2终端通讯管理21 5.1.3运营管理27 5.2运营管理平台门户功能69 5.2.1终端管理69 5.2.2短信彩信白名单管理功能78 5.2.3登录认证功能80 5.3平台系统管理81 5.3.1网元连接管理功能81 网管功能83 5.4管理数据维护错误!未定义书签。 5.4.1PortAl信息维护错误!未定义书签。 5.4.2系统间数据同步错误!未定义书签。 5.5接口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5.5.1BOSS系统接口87 5.5.2网管接口88 5.5.3业务网关接口88 5.5.4业务平台接口92 5.5.5能力开放接口94 5.6性能及稳定性测试95 5.6.1终端流量性能测试95 5.6.2终端流量稳定性测试97 5.6.3门户用户并发测试98 5.6.4二线客服子系统响应时间测试99

物联网考试题目

物联网测试题目 一、单选题(80) 1、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指的是()。 C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 B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3、()给出的物联网概念最权威。 D A、微软 B、IBM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4、(d)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D A、2000 B、2008 C、2009 D、2010 5、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B A、互联网 B、物联网 C、智慧地球 D、感知中国 6、IBM提出的物联网构架结构类型是()。C A、三层 B、四层 C、八横四纵 D、五层 7、欧盟在()年制订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被视为“重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B A、2008 B、2009 C、2010 D、2004 8、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年提出来的。 A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9、计算模式每隔()年发生一次变革。 C

A、10 B、12 C、15 D、20 10、权威的物联网的概念是()年发布的《物联网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 D A、1998 B、1999 C、2000 D、2005 11、2009年10月()提出了“智慧地球”。A A、IBM B、微软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12、智慧地球是()提出来的。 D A、德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13、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 D A、感知层 B、网络层 C、应用层 D、会话层 14、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年提出来的。B A、1998 B、1999 C、2000 D、2010 15、我国开始传感网的研究是在()年。 A A、1999年 B、2000年 C、2004年 D、2005年 16、()年,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并被认为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B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17、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提出来的。 C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项目名称] 系统测试报告 1测试内容及方法 1.1测试内容 本次测试严格按照《软件系统测试计划》进行,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户接受度测试等内容。 1.2测试方法 正确性测试策略、健壮性测试策略、接口测试策略、错误处理测试策略、安全性测试策略、界面测试策略 1.3测试工作环境 1.3.1硬件环境 服务端 数据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应用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客户端 处理器:Inter(R) Core2 Quad CPU Q6600 @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2G 硬盘空间:200G 1.3.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客户端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GIS软件:ArcGIS Server WEB服务: 2缺陷及处理约定 2.1缺陷及其处理 2.1.1缺陷严重级别分类

《物联网技术与运用》考试题库含答案

《物联网技术与运用》考试题库01 单选题 1、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B)B.Internet of Things 2、(D)首次提出了物联网的雏形 D.比尔.盖茨 3、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A) A.射频识别 4、以下哪个不是物联网的应用模式(C) C.行业或企业客户的购买数据分析类应用 5、按照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可将云计算划分为(A) A.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6、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的云计算服务类型是(C) C.PaaS错误:改为B.IaaS 7、2008年,(A)先后在无锡和北京建立了两个云计算中心 A.IBM 8、(A)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 路径 A.祥云工程 9、智慧城市是与相结合的产物(C) C.数字城市物联网 10、可以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变化的系统是(B) B.GIS 11、智慧革命以(A)为核心 A.互联网 12、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A) A.条形码识别技术 13、以下哪一项用于存储被识别物体的标识信息?(B) B.电子标签 14、物联网技术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射频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什么方 式进行信息传输的呢?(B) B.电场和磁场 15、双绞线绞合的目的是(C ) C.减少干扰 16、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电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 则采用(D )比较合适? D.光缆 17、下列哪种通信技术部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A) A.广播 18、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反射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19、无线局域网WLAN传输介质是(A) A.无线电波

软件系统测试方案模板

XXXX系统测试方案

1测试计划 1.1应用系统测试目的 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XXXXX项目提供质量保证,它是确保项目成功和双方利益重要手段,保证系统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验证功能测试范围内的系统功能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应用系统是否实现了经过各方确认过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约定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 用户对应用系统的使用方式满意,确实方便了用户,提高了用户的效率,达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 应用系统经过功能测试,能稳定运行,达到上线正式运行的各项要求。1.2依据标准 1.2.1用户文档 1、《用户需求文档》 2、 1.2.2测试技术标准规范 1、GB/T 17544-1998 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 2、GB/T 16260-2006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3、GB/T 18905-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

4、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5、CSTCJSBZ02应用软件产品测试规范 6、CSTCJSBZ03软件产品测试评分标准 1.3项目组织 1.3.1项目特点分析 1、重点考虑测试时间和测试质量的结合,将根据验收测评服务协议中的要求,按时完成测试任务,合理调整投入的人力资源,同时合理安排测试工作时间,做到优质高效。 2、我公司针对该项目成立了质量控制组和项目监督组,负责测试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工作。 3、在本次项目测试工作过程中需要开发方和系统用户的共同参与,项目的协调和工作的配合很重要,为此我公司将配备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管理和协调该项目。 4、本次测试为了更加满足业务需要,测试人员将严格按照需求进行测试,并对开发方和系统用户有争议的问题汇总,进行最后需求确认。 5、根据XXXX项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充分考虑到项目的特点,我公司将投入相关经验的测试工程师,提高测试组的整体实力。

物联网平台测试方案汇总

XXXX无线项目测试方案 XXX)公司 2015年6月

1测试品牌 本次测试的设备厂家为业界主流产品,各品牌参与测试的设备应为第一轮测试同档次产品或者相同档次的产品。测试的无线产品主要有:(1)无线控制器 AC; (2)无线接入点AP 2测试环境 2.1主要设备 、设备要求 22辅助工具

4 测试干扰设备微波炉 测试非WiFi 的抗干扰能 力 5 干扰AP 作为干扰AP,测试WiFi 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H3C AP 1台或提供其 它品牌AP 6 各相关测试服务器 模拟各应用服务器 最好曾经测试使用过 2.3测试要求 1、 所有产品必须在同一测试环境条件下进行,以院实际环境为标准。 2、 所测试主要产品AC ffi AP 必须是各厂商相近档次设备。 3、 测试位置:XXX 现场,AC 及AP 勺安装位置均相同。 4、 测试顺序:不同厂家产品同时参与测试。 2.4组网要求 1、要求 (1) AP M 试时放置位置有较大空间(两个 AR 距离为15米或以上); (2) ACC 能接通模拟测试服务器(如AD 域服务器)或其它模拟测试设备,并 提供正常网 络连接; (3) 测试点时需经过玻璃墙、砖墙等环境,以实际环境为准。 2、组网示意图:根据具体实际测试内容调整结构。 测试PC 2 2.5参与人员 现场参与测试人员有: XXXX 工作人员、产品厂家工程师、代理商或集成商 工程师、临时访问人员 测试PC 1 AC POE 交换机 1< AP 2 AP 1

3测试内容和安排 各厂家在相同的场景和条件下进行测试,具体安排与各厂家技术人员协调后进行。主要测试内容根据我院要求而定,重点对关键技术指标进行全面测试及横向比较,普通技术指标视情况而测试。 3.1关键内容 本次主要测试或对比如下关键技术内容: ■无线吞吐量 ■抗干扰能力 ■终端的识别率及BYO功能 ■视频压力承载能力 ■漫游语音通话质量 3.2 AP吞吐量测试 测试内容AP吞吐量测试(2X2MIMO 在同一个位置和环境下,横向对比各品牌AP的吞吐量,分别选择可视点2个,距离AP分别是10米及20米,分别选择3个不可视的测试点, 测试方法 分别是隔一堵墙,隔一堵玻璃,一个承重柱的阻档,测试终端距离 AP控制大25米以内,合计选取5个测试点 il til 测试组网 VI 2 1. AP通过交换机与AC连接;配置AP与AC正常工作。 2 .使PC1关联到无线网络。 测试步骤 3. 使用性能测试软件工具Chariot测试PC1与PC2之间的吞吐量 4. 不同变换位置重复第3点,记录下行吞吐量的测试结果。

物联网工程期末考试题目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的主要应用范围(C) a.智能电网 b.智能医疗 c.智能通信 d.智能家居 2.物联网中提到的“M2M”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 a.人到人 b.人到机器 c.机器到人 d.机器到机器 3.智能手环的计步功能需要的传感器是:(D) a.温度传感器 b.感光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运动传感器 4.目前传感器网络没有广泛应用的领域是:(C) a.人员定位 b.智能家居 c.书法绘画 d.智能交通 5.下列那种技术不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通信技术(A) a.广播 b.蓝牙 6.射频识别技术中真正的数据载体是:(B) a.读写器 b.电子标签 c.天线 d.中间件 7.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中,下面哪一项是较低功耗较低成本的:(C) a.蓝牙 c. ZIGBEE 8.对于空气、土壤、水的环境连续监测,最有可能用到:(A) a.无线传感网络 b.指纹识别 d.光纤通信 9. 在海边最有可能利用的清洁能源是:(C) a.水力发电b海底石油c.风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 10.下面关于物联网的安全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攻击者可能窃听关键信息 b.攻击者可能恶意篡改数据 c.攻击者可能恶意破坏网络 d.物联网没有什么特别的安全问题 简答: 1.物联网的的关键技术。 (1)自动感知技术: 1)RFID标签选型与读写器设计。

2)传感器的选型与传感器节点结构设计3)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4)中间件与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2)嵌入式技术 1)专用芯片的设计制造 2)嵌入式硬件结构设计与实现 3)嵌入式操作系统 4)嵌入式应用软件 5)微机电(MEMS)技术与应用 (3)移动通信技术 1)无线通信技术的选型 2)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3)M2M协议与应用 (4)计算机网络技术 1)网络技术选型 2)网络结构设计 3)异构网络互联 4)异构网络管理 (5)智能数据处理技术 1)数据融合 2)中间件与应用软件 3)海量数据存储与搜索 4)大数据处理与知识发现 5)智能决策 (6)智能控制技术

Web应用安全测试方案

1 Web 安全测试技术方案 1.1测试的目标 更好的发现当前系统存在的可能的安全隐患,避免发生危害性的安全事件 更好的为今后系统建设提供指导和有价值的意见及建议 1.2测试的范围 本期测试服务范围包含如下各个系统: Web 系统: 1.3测试的内容 1.3.1WEB 应用 针对网站及WEB 系统的安全测试,我们将进行以下方面的测试: Web 服务器安全漏洞 Web 服务器错误配置 SQL 注入 RSS (跨站脚本) CRLF 注入 目录遍历 文件包含 输入验证 认证逻辑错误 GoogleHacAing 密码保护区域猜测字典攻击特定的错误页面检测脆弱权限的目录危险的HTTP

方法(如:PUT、DELETE) 1.4测试的流程 方案制定部分:获取到客户的书面授权许可后,才进行安全测试的实施。并且将实施范围、方法、时间、人员等具体的方案与客户进行交流,并得到客户的认同。 在测试实施之前,让客户对安全测试过程和风险知晓,使随后的正式测试流程都在客户的控制下。 信息收集部分:这包括:操作系统类型指纹收集;网络拓扑结构分析;端口扫描和目标系统提供的服务识别等。采用商业和开源的检测工具(AWVS 、burpsuite 、Nmap 等)进行收集。 测试实施部分:在规避防火墙、入侵检测、防毒软件等安全产品监控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系统可检测到的漏洞测试、应用系统检测到的漏洞测试(如:Web 应用),此阶段如果成功的话,可能获得普通权限。 安全测试人员可能用到的测试手段有:扫描分析、溢出测试、口令爆破、社会工程学、客户端攻击、中间人攻击等,用于测试人员顺利完成工程。在获取到普通权限后,尝试由普

物联网考试题库答案

物联网技术应用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 1、()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A、祥云工程 B、盘古开天平台 C、上海云计算基地 D、以上三个选项都不对 2、以下不是智能信息设备的发展趋势的是()。 A、感知数据更多样化 B、处理能力更强大 C、具有可编程和可定制能力 D、存储能力更强大 3、相比于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医疗物联网的网络连接方式以()为主。 A、有线传输 B、移动传输 C、无线传输 D、路由传输 4、智能农业在()领域的应用,避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减少了病虫危害,实现了作物的优质、高产和无公害生产。 A、智能温室 B、节水灌溉 C、智能化培育控制 D、水产养殖环境监控 5、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通过与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的集成,将进行(D )完美结合,通过一块触摸屏即可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进行控制。 A、可视对讲和智能安防 B、可视对讲和遥感遥控 C、家居控制和遥感遥控 D、家居控制和可视对讲 6、停车诱导系统中的控制系统不对车位数据进行()。 A、采集 B、传输 C、控制 D、处理 7、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提供的功能不包括()。 A、预付费功能 B、付费及电子账单功能 C、失物请求和失物招领 D、自动寻路功能 8、哪类安全是指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它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等)、技术灾害(如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社会灾害(如骚乱、恐怖主义袭击等)和公共卫生事件(如食品、药品安全和突发疫情等)等几个方面。()

A、社会安全 B、公共安全 C、国家安全 D、网络安全 9、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年9月与哪个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 A、北京邮电大学 B、南京邮电大学 C、北京大学 D、清华大学 10、智能物流系统(ILS)与传统物流显著的不同是它能够提供传统物流所不能提供的增值服务,下面哪个属于智能物流的增值服务?( D) A、数码仓储应用系统 B、供应链库存透明化 C、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 D、远程配送 11、微软于2008年10月推出的云计算操作系统是()。 A、S3 B、谷歌文件系统 C、azure D、蓝云 12、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属于可追溯性的哪个方面?() A、跟踪 B、追溯 C、控制 D、协调 13、近年来,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A、自然灾害频发 B、农业生产资源紧张和农业对资源消耗过大 C、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D、农产品流通渠道单一 14、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 A、打车难 B、“车找人”或“人等车”的不对称情况 C、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给出租车公交系统带来的沉重压力 D、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信息匹配不及时 15、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必须以系统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和软件界面一体化等多种集成技术为基础。 A、构架一体化 B、管理一体化 C、服务一体化 D、网络一体化 16、平安城市的概念框架包括哪些?()①涵盖突发事件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公共

软件系统测试规范

上海兴汉科技公司软件测试规范

目录

一.概述 本规范是对项目软件测试的一份指导性文件,对软件测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测试理论、测试类型、测试方法、测试标准、测试流程以及软件产品开发单位所承担的职责进行总体规范,以有效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

1.什么是软件测试 无论怎样强调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和它对软件可靠性的影响都不过分。在开发大型软件系统的漫长过程中,面对着极其错综复杂的问题,人的主观认识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现实,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各类人员之间的通信和配合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因此,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错。我们力求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通过严格的技术审查,尽可能早地发现并纠正差错;但是,经验表明审查并不能发现所有差错,此外在编码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新的错误。如果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没有发现并纠正软件中的大部分差错,则这些差错迟早会在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那时不仅改正这些错误的代价更高,而且往往会造成很恶劣的后果。测试的目的就是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目前软件测试仍然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步骤,它是对软件规格说明、设计和编码的最后复审。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横跨两个阶段。通常在编写出每个模块之后就对它做必要的测试(称为单元测试),模块的编写者和测试者是同一个人,编码和单元测试属于软件生命周期的同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结束之后,对软件系统还应该进行各种综合测试,这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另一个独立的阶段,通常由专门的测试人员承担这项工作。大量统计资料表明,软件测试的工作量往往占软件开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在极端情况,测试那种关系人的生命安全的软件所花费的成本,可能相当于软件工程其他开发步骤总成本的三倍到五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软件测试工作,绝不要以为写出程序之后软件开发工作就接近完成了,实际上,大约还有同样多的开发工作量需要完成。仅就测试而言,它的目标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但是,发现错误并不是我们的最终日的。软件工程的根本目标是开发出高质量的完全符合用户需要的软件。 2.软件测试的目标 下面这些规则也可以看作是测试的目标或定义: (1)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好的测试方案是极可能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 (3)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从上述规则可以看出,测试的正确定义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这和某些人通常想象的“测试是为了表明程序是正确的”,“成功的测试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等等是完全相反的。正确认识测试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测试目标决定了测试方案的设计。如果为了表明程序是正确的而进行测试,就会设计一些不易暴露错误的测试方案;相反,如果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就会力求设计出最能暴露错误的测试方案。 由于测试的目标是暴露程序中的错误,从心理学角度看,由程序的编写者自己进行测试是不恰当的。因此,在综合测试阶段通常由其他人员组成测试小组来完成测试工作。此外,应该认识到测试决不能证明程序是正确的。即使经过了最严格的测试之后,仍然可能还有没被发现的错误潜藏在程序中。测试只能查找出程序中的错误,不能证明程序中没有错误。

物联网测试平台介绍

物联网测试平台介绍 当前,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冲击下,物联网正加速向城市管理、新能源、医疗、制造等其他领域渗透。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物联网相关政策进行战略布局,希望在新一轮信息产业发展中抢占先机,全球物联网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物联网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可以划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这三个部分,感知层主要是由各种嵌入的芯片、传感器和传感器相关的网关构成,比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感知层主要的作用就是对物体进行识别和对信息进行采集;网络层主要是由各种私有的网络、互联网、有线的或者无线的通信网、网络管理的系统以及云计算的平台组成的,对网络层就好比是人的大脑和神经组织,主要的作用就是负责传递信息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等;应用层主要的作用是物联网和用户的一个接口和连接,与行业的需求相结合,以更好地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oitek系列产品是一款便携式、多功能环境监测终端。产品采用高精度传感器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设计简洁、安装方便、等特点。 功能特点 1、实时数据采; 2、远程实时监控: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远程实时监控装置运行情况;

3、远程数采基于WIFI通讯模块和3G安全通讯模块高效、可靠、安全; 4、手机短信实时报警:第一时间收到设备报警信息,利于设备管理; 5、手机App接入:满足手机Android系统、IOS系统实时在线访问装置状态信息; 6、融入先进理念:设备预防性维护、预知性维修、保养、操作流程; 7、流程闭环管理:系统遵循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闭环流程管理; 8、全球联网覆盖:支持WIFI、3G、RJ45、RS232等方式,满足个性化需求; 9、集成视频监控现场可无人值守,现场视频和工业数据一起传输; 10、数据通过远程控制方式,关键操作提供远程和APP移动控制。 配套应用软件和管理系统 安装环境 -本管理系统独立安装于本地服务器系统,或云服务器系统上。 执行功能 -为用户提供基于WEB界面的在线管理平台,执行设备管理、监测数据管理、用户管理、展示发布管理、生成数据报表等功能。来自oitek。

物联网考试题目

一、 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没有广泛应用领域有( )。 A . 人员定位 B.智能交通 C. 智能家居 D. 书法绘画 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构成不包括下列哪个模块( )。 A.CPU 模块 B.无线通信模块 C. 仿真器模块 D.天线模块 3.下列不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特性的是( )。 A. 有限资源 B.超大容量 C.有限能量 D.可以自己构成网络 4. 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的操作系统TinyOS 不具备的特点是( )。 A. 源代码开放 B.平台硬件抽象化 C.有限能量 D.基于事件驱动机 5. 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的操作系统TinyOS 采用( )编程语言。 A.BASIC B.NesC C. Java D. SQL 6. 下列哪一项不是TinyOS 系统的平台的名称( )。 A. MICAZ B.TELOSB C. ZIGBEX D.NesC 7. 对于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一般不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 A. 成本低 B. 处理速度 C. 器件的使用寿命 D. 体积大小 8. 对于网络仿真工具TOSSIM,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OSSIM 是TinyOS 自带的仿真工具 B.需要硬件支持 C.可以同时模拟多个节点的自组网程序 D.可以用于现有网络的优化和扩容,也可以用于新网络的设计 9. 大部分传感器的输出是____但通常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的是____因此必须进行____。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模/数转换 B.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数/模转换 C. 因果信号,非因果信号,是/非转换 D. 非因果信号,因果信号,非/是转换 全国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专业师资培训班结业考试试题 所在学校: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密封线……………...……….………………………密封

什么是系统测试_系统测试方法

什么是系统测试_系统测试方法 如果有人想了解系统测试,说明自己对系统测试是很赶兴趣的,而读了乔布简历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之后,相信大家对系统测试会有更深的了解和兴趣。 系统测试指的是将已确认的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外设等元素结合在一起,进而系统的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目的是为了与系统的需求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所开发的系统是否与用户的需求有不符或者是矛盾的情况,从而提出更加完善的方案.。它的的任务是尽可能彻底地检查出程序中的错误,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其目的是检验系统做的效果。 一、恢复测试 恢复测试主要检查系统的容错能力。当系统出错时,能否在指定时间间隔内修正错误并重新启动系统。恢复测试首先要采用各种办法强迫系统失败,然后验证系统是否能尽快恢复。对于自动恢复需验证重新初始化(reinitialization)、检查点(checkpointing mechanisms)、数据恢复(data recovery)和重新启动(restart)等机制的正确性。 二、安全测试 安全测试检查系统对非法侵入的防范能力。安全测试期间,测试人员假扮非法入侵者,采用各种办法试图突破防线。例如,①想方设法截取或破译口令;②专门定做软件破坏系统的保护机制;③故意导致系统失败,企图趁恢复之机非法进入,等等。 三、强度测试 强度测试检查程序对异常情况的抵抗能力。强度测试总是迫使系统在异常的资源配置下运行。例如,①当中断的正常频率为每秒一至两个时,运行每秒产生十个中断的测试用例; ②定量地增长数据输入率,检查输入子功能的反映能力;③运行需要最大存储空间(或其他资源)的测试用例,等等。 四、性能测试 对于那些实时和嵌入式系统,软件部分即使满足功能要求,也未必能够满足性能要求,虽然从单元测试起,每一测试步骤都包含性能测试,领测认为只有当系统真正集成之后,在真实环境中才能全面、可靠地测试运行性能系统性能测试是为了完成这一任务。 以上就是乔布简历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系统测试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文来源 校园招聘https://www.doczj.com/doc/e614814573.html,/knowledge/articles/56430c8d0cf2cb37b4a92d0e

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测试规范

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测 试规范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前言 本规范是对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需要实现的功能测试的参考性技术文件。 本测试规范规定了对终端管理、用户管理、产品管理、订购关系管理、安全管理、业务统计等多个方面的功能的测试要求,并对测试步骤和正确的测试结果的作了详细的规定。 本规范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具体技术细节由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目录 1.范围 本文制定了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测试规范,原则上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内部使用,是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业务的测试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SMSC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短信中心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M2M MAchine-to-MAchine机器对机器/人 WMMP-T Wireless MAchine MAnAgement Protocol- PArt of InterfAce for m2m plAtform And TerminAl 物联网平台与物联网终端之间的无线机器通信协议 WMMP_A Wireless MAchine MAnAgement Protocol- PArt of InterfAce for m2m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PlAtform 物联网平台与物联网应用平台之间的无线机器通信协议 SP 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 SI System IntegrAter系统集成商 EP EnAbler Provider能力提供商 TPS TrAnsActions Per Second 每秒处理事务数 4.测试结构 图5-1 测试结构图 各网元基本功能描述如下: 物联网业务运营管理平台 物联网业务运营管理平台实现物联网业务的终端资源管理、运营管理、机器卡管理、服务门户等功能。 物联网业务网关 物联网业务网关提供终端接入、应用接入、智能路由、话单生成、能力开放、通信代理等核心功能。支持GPRS、短信等多种网络通信方式。 专属HLR 物联网专用HLR,负责存储物联网客户的码号数据和签约数据信息。 P BOSS PBOSS负责物联网客户信息、产品信息的管理,完成业务受理,计费,结算,能力计费等业务功能。PBOSS向物联网业务运营管理平台和专属HLR同步码号信息、客户订购关系、业务受理等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