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专业税法(财政税收法)备考复习笔记汇总

法律专业税法(财政税收法)备考复习笔记汇总

法律专业税法(财政税收法)备考复习笔记汇总
法律专业税法(财政税收法)备考复习笔记汇总

高教自考法律专业税法备考复习笔记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本质和特点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

(二税收的本质

税收的本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它表现在:

1、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2、税收体现一定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

(三税收的特征(即三性

税收的本质既然是以国家为主体所形成的特定的分配关系,表现为国家占有一部分社会剩余产品,必然要求税收具有三性,即征收上的强制性、缴纳上的无偿性和征收比例或数额上的固定性。

二、社会主义社会税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一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对剩余产品进行“社会扣除”的手段之一。

(二多种经济成份的并存,需要通过税收来正确处理国家与它们之间的分配关系。

(三通过税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四税收是国家管理经济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杠杆。

第二节税法概述

一、税法的概念及特点

(一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规定的有关调整国家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形成的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的表现形式有法律、条例、决定、命令、规章等。

(二税法的特点

1.税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在执行过程中又具有相对灵活性的法律形式。

2.在确定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上,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一种不对等性。

3.在处理税务争议所适用的程序上,税法与其他部门法不同。首先要分清争议的性质,纳税人对征税发生一般税务争议时,必须先履行纳税义务,以保证国家税款征收任务不受影响,不存在其他部门法所规定的协商、调解程序。

二、税法的调整对象

税法的调整对象是参与税收征纳过程的主体之间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税务机关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之间发生的经济分配关系。

2.税务机关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在征收过程中的征纳程序关系。

3.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上级国家机关与下级国家机关之间,因税收管理权限的划分所产生的具有责权性质的行政管理权限关系。

三、税法的作用

税法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上。

(一税法是国家取得稳定财政收入的重要保证。

(二税法能够合理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利益,是经济运行中搞活微观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法律手段。

二、采掘作业地点构造变化及突水危险性预报

(四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发展国际间经济和贸易往来。

注意!2003年4月考试题目“简述税法的作用”

第三节税法原则

大家要记住税法三原则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税收公平合理原则;税收效率原则。

注意!2002年4月考试题目“简述税法原则”

一、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四、排水、供电情况

本矿在+1500m水平设置主水泵房及水仓,水泵房底板标高+1500.5m,净宽3.8m 净高4.2m,净断面为14.4m2,长度20m,一个出口与副斜井相连,另一出口与中央变电所相连。采用U型钢加喷浆支护,采用通过式通风方式(现已施工完毕。现已施工水仓底板标高+1496m,水仓净断面7.0m2,水主水仓长92m,有效容量约600m3。副水仓长64m,有效容量约400m3。

选择MD85-45×4型矿用多级离心泵3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其流量为55~100m3/h,扬程为156~204m;配用防爆电机功率75kW。

上述水泵选择作为主排水用,用1台水泵排除矿井正常涌水量,用2台水泵可满足矿井最大涌水量。

吸水管选择ΦΦ180×5无缝钢管;排水管选择2趟Φ159×4.5无缝钢管。

主排水管设两趟,即工作水管和备用水管。正常涌水时期1趟工作,最大涌水时期2趟同时工作。

管道淤积后,正常涌水时,1台水泵1趟管路工作,每天排水时间10.9/h。最大涌水时,2台水泵2趟管路工作,每天排水时间19/h。

矿井供电系统,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Ⅰ回路来自盘关,Ⅱ回路来自柏果,要加强供电线路巡查和排水设备的检查维护,确保设备运转正常,供电可靠。

五、地表水体及地质灾害情况

井田范围内无河流、湖泊、水库、塘坝的地表水体,山体冲沟除降雨时无水流,冲沟畅通,无明显的堵塞现象。

井田内地表塌陷区近期无明显的斑裂、塌陷、积水、漏水现象。

六、报废老窑调查

调查原报废老窑5个,其开采范围内地表无塌陷、斑裂、积水、漏水等现象发生。无盗采现象。

七、井下密闭墙、挡水墙状况

井下各处经检修都达到要求,无损坏现象。

大丫口煤矿技术室

2014年6月26日

2014年7月份水情水害预测预报

一、7月份采掘作业地点

回采工作面:110204回采工作面。

掘进施工地点为:7月份111802运输巷、111802回风巷、110202切眼、110202回风巷。经排查,施工地点范围内无封闭不良钻孔、采空区及大的断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二、采掘作业地点构造变化及突水危险性预报

110204采煤工作面回采时注意与采面斜交断层导水,该断层已在110204运输巷掘进至206m时揭露,110204回风巷掘进至153m 处揭露该断层,揭露时无导水现象,有少许淋水。

经排查,7月份掘进110202运输巷、110202回风巷、111802切眼、111802回风巷。施工范围内无封闭不良钻孔、无承压水、溶洞、暗河等重大水害危险源,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掘进过程中局部会有淋水出现,不会有大的涌水,对生产不会造成威胁。

7月份掘进巷道其上下岩层无强含水层,无大的断层构造、导水裂隙带等,施工中顶板破碎或遇断层时局部有少量淋水。排查迎头施工范围内无顶底板水、断层水等水害威胁。

110202回风巷、111802回风巷距地表较近有揭露老窑、采空区、老巷积水的危险,所有巷道掘进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探放水工作。

三、矿井涌水量

矿井涌水量约6.9min3/h ,其中110204采空区沿110204运输巷

这类税有:(1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2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税100%归中央,其余资源税100%归地方;(3证券交易的印花税:中央50%,地方50%.

(三根据税法适用的纳税主体不同划分

1.对内税法。对内税法是调整国家税务机关与国内经济组织或公民个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这类税法只适用于本国经济组织和公民个人。

2.涉外税法。涉外税法是调整国家税务机关与具有涉外因素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涉外因素,有主体、客体和法律事实等。

3.国际税法。国际税法是调整国家、政府之间以及一国政府与跨国纳税人之间,关于税收权益的分配关系的法律规范,包括政府间的双边或多边税收协定、关税互惠公约、“经合范本”、“联合国范本”、国际税收惯例、一国政府与跨国纳税人之间的征纳关系等形式。

二、税法的构成要素

一般地说,税法的构成要素包括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征税客体、税率、税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等内容。其中纳税主体、征税客体和税率是税法中的最基本的要素,每个税法都必须具备这三个内容,否则,就不成其为税法。

(一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

征税主体,指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税务机关、地方财政局和海关。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是履行纳税义务并享有相应权利的单位和个人,是纳税义务的承担者,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

(二征税客体。征税客体又称征税对象,即征纳税主体所指向的对象,这是税法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征税的直接依据。每一种税法都有明确规定的征税客体,如流转税类的各项产品的销售收入额、收益税类的收益额、财产税类的财产数量或价值等等。

(三税率。税率是应征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尺度,体现着征税的深

度,反映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税收政策,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多少和纳税人负担的轻重,关系到各税种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经济利益,从而成为税收调节机制的一个最敏感的部分,是税法构成内容的核心部分。税率按照计算单位来划分,可以分两种形式:按绝对量的形式和按百分比相对量的形式。前者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收,这种形式称为定额税率。后者适用从价计征的税收,按百分比征收又可分为两种形式税率,即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为了达到不同的征税要求,我国的税率分为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种

1.比例税率是指不分征税客体数量多少,只限定一个比例的税率,它通常用于流转额的征税。比如增值税的税率都是固定的比例税率,不因产品或销售额数量的大小而改变,在计算上简便,在征纳上方便,同时不影响流转额,负担是相同的。比例税率的缺点是不能调节收入的悬殊情况,不能贯彻税收的合理负担原则。

2.累进税率是随着征税客体数量的增加所负担的税率也随之增加的一种税率。即按征税客体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对不同等级,规定高低不同的税率,征税客体数额越大,税率越高。累进税率适用于对所得额的征税,其调节作用直接,功能强,效果明显。累进税率按其累进依据和累进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三种。全额累进税率是对征税客体的全部数额都按照与之相适应的等级税率征税。它实际上是按征税客体的数额,分等级的差别比例税率,它在运用中计算简便,但其在两个级距临界部位上,会出现税负增加超过所得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所以在实践中一般不采用这种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根据征税客体的数额的不同等级部分,按照规定的每个等级的适用税率计算征收的一种累进税率。征税客体数额增加,需要提高一级税率时,只对增加数额按提高一级税率计征税额,同一纳税人要适用几个级距的税率来计算应纳的税额,可采用“速算扣除数”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只就超过各级距收入的部分多纳税,对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无所得的不征,从对收入差别的不同调节上,它体现了合理负担的原则。超率累进税率是对纳税人的全部利润,按不同的销售利润率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计算征收的一种累进税率。

3.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率。它是对征税客体为实物时使用的税率,是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即对一定数量的商品,征收一定数额的税款。通常对那些价格稳定、质量和规格标准比较统一的商品征税,例如资源税、车船使用税等。定额税率的优点是计算简便,但它不能够反映征税客体的不同性质。当同一种商品因质量不同,价格又相差很大时,从量征税,税负就极不合理。在优质优价、劣质劣价的情况下,定额税率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商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

第五节税收法律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

税收法律关系简称税法关系,它是指国家与纳税人在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并由税法确认和调整的、国家赋予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征纳关系为内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意志关系。它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

1.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一方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但另一方必须是国家或代表国家的税务机关。

2.税收法律关系具有单方面的权利或义务性质。作为国家或代表国家的税务机关,具有按税法规定无偿地向纳税人征收税款的权利,纳税人如无税法规定的减免税理由,就必须按时足额地向税务机关缴纳税金,并且一般不受客观条件的影响。

3.税收法律关系具有财产所有权转移的性质。纳税人只要完成了纳税义务,就意味着将一定的货币资金的所有权交给国家,成为国家的财政收入,由国家统一支配、使用。从法律意义来说,这是一种财产权利的单向转移。

4.纳税义务人一旦发生了税法规定的行为和事件,就产生了税收法律关系。税法关系的产生不以当事人双方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按照国家的意志和政策通过税法的规定为前提。

注意!2005年4月考试题目“税收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税收关系的当事人,包括税务权利的享有者和税务义务的承担者两方面,它们的主体资格是由国家法律直接规定的。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分为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

1.征税主体,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税务职能机关。

2.纳税主体,是指纳税义务人。

我国的纳税主体可分为以下几大类:第一类是国有企业。第二类是集体所有制企业。第三类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经营组织。私营企业种类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第四类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外国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和虽未设立机构、场所,而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第五类是联营企业。第六类是股份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第七类是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它们以法人名义参与某些经济活动,从事预算外收入行为,按规定应向国家纳税时,便成为纳税主体。法律规定,这类单位缴纳税款不准用预算拨款。此外,由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附设的招待所、宾馆、印刷厂、劳动服务公司等单位,按照税法规定必须纳税时,也是纳税主体。第八类是个人。包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的城乡个体工商业户、个人承租、承包经营户,公民个人和外国公民。(二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和实现的目标。

包括货币、实物和行为三个方面:

1.货币。货币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常见的客体。

2.实物。少量的税收是以实物的形式缴纳的,如目前部分地区对农牧业税征收的是实物。

3.行为。行为是指在税法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发生于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之间,税务机关与行政机关,税务机关与税务机关之间拟订税收指标的行为、金库对税款核实报解和管理权限等行为。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征纳双方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这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

四、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税法是引起税收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但税法本身并不能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必须根据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客观情况,也就是税收法律事实。这种税收法律事实,按其与纳税人的意志有关与否,分为行为和事件两种情况。税收法律行为,一般指纳税人的活动,即只有税法的实施和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才能产生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事件,是指与纳税人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它是税收法律关系变更或终止的直接原因。

1.下列法律事实的出现,产生税收法律关系:纳税义务人发生了税法规定的应纳税的行为和事件;新的纳税义务人的出现。

2.下列法律事实的出现,变更税收法律关系:出现了修改或规定新的税收优惠;征收程序有了变动;纳税义务人的收入或财产状况发生了变化,例如收入的增加超过了免征额或者收入的减少不够起征点;由于灾害造成财产的重大损失致使纳税人难于履行纳税义务。

3.下列法律事实的出现,终止税收法律关系:纳税义务人履行了纳税义务;纳税义务人产生了符合免税的条件;某些税法的废除或征税对象的变更;纳税义务人的消失,如企业的破产、撤销、合并、义务人的死亡等。

第二章税收立法

第一节税收立法的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近30年,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经历了1950年建立全国统一的新税制、1953年的修正税制、1958年改革工商税制和统一全国农业税制、1973年简并工商税制和试行工商税等几个阶段。

第二节新时期加强和完善税收立法

一、1978-1992年的税收立法

税制改革的内容:1.通过和颁布了三个涉外税法。2.征收烧油特别税。3.修订公布对牲畜交易征税。4.实行国营企业两步利改税。

二、1993年以来的税制改革

(一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2.有利于发挥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作用,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实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

4.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整体效益的提高。

5.简化、规范税制。

注意!2003年4月考试题目“试论1993年以来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增值税法

第一节概述

一、增值税的概念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个环节以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中的新增价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1954年,法国正式提出了增值税这一全新的概念。

二、增值税的特点

1.通过税额抵扣仅就增值额部分征税。

2.税负公平。

3.道道征税。增值税实行从生产到消费道道征税的原则。

4.中性。增值税的对增值额征税避免了重复征税;增值税的税率单一,对各行业采取一致税负,因而不会对生产者的生产和决策造成影响。

5.零税率。它可以实现彻底出口退税,有利于产品的无税出口,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第二节增值税的主要法律规定

一、纳税主体

(一纳税义务人

《增值税条例》第1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根据《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9条规定,企业租赁或者承包给他人经营的,以承租人或者承包人为纳税人。税法规定境外的单位和个人,在境内销售应税劳务而在境内未设经营机构的,其应纳税款应以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没有代理人的,以购买者为扣缴义务人。

(二纳税人的分类

按照增值税的征管方式,可将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在境内销售货物或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

1.销售货物。销售货物指有偿转让货物所有权。货物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但不包括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境内销售货物,是指销售货物的起运地或所在地发生在境内;境内销售应税劳务,是指所销售的应税劳务发生在境内。这是我国行使属地原则税收管辖权的体现。

2.进口货物。进口货物应列为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3.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但是,单位或个体经营者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不包括在内。

4.混合销售行为。

5.兼营非应税劳务。

注意!2003年7月考试题目“根据我国增值税法律的有关规定,说明什么是混合销售行为及如何征税”

三、税率我国的增值税税率设计为三个档次,即基本税率、低税率和零税率。对一般货物及应税劳务适用基本税率17%;考虑到人民生活水平、文教事业和农民及农业发展等,设计了低税率13%给予照顾;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6%;为了增加出口创汇,发展国际贸易,对出口货物设计为零税率,即出口商品在出口以前所纳的税全部退还。

四、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一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即按照销售额和6%的征收率(1998年7月1日起小规模商业企业征收率由6%降至4%直接计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不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三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注意!2005年7月考试题目“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有何特点”

五、起征点

《增值税条例》规定纳税人销售额未达到财政部规定的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但这里所称的起征点的适用范围只限于个人。《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32条规定了增值税起征点的幅度: 1.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600-2000元。2.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00-800元。3.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销售额50-80元。这里所称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

六、减免规定

《增值税条例》第16条规定了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

2.避孕药品和用具

3.古旧图书,指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

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6.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的设备

7.由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8.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是指《增值税条例》第16条所称其他个人自己使用过的游艇、摩托车、应征消费税的汽车以外的货物。

第四章消费税法

第一节概述

一、消费税的概念

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目前对特定消费行为不征消费税,只征营业税。

二、消费税的特征

1.选择性征收。

2.单环节课征制。我国对消费税的纳税环节确定在生产或进口环节。个别消费品是在零售环节征收,如金银首饰。

3.税率、税额的差别性。对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但不同档次的消费品,设计的税率、税额都不同,“一物一税”。

4.价内税,具有转嫁性。消费税属于价内税,无论在哪个环节征收,纳税人都可以通过销售将自己所纳的消费税转嫁给消费者。

三、消费税的作用

1.能够正确地引导消费,抑制超前消费,调整消费结构,缓解供求矛盾

2.有利于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3.可以调节收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

4.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注意!2004年7月考试题目“简述消费税的作用”

第二节消费税的主要法律规定

一、纳税主体

消费税的纳税人是《消费税条例》第1条所说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二、征税范围

即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的11项特种消费品,可分为五大类:1.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害的消费品,如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等;2. 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化妆品等;3.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如汽车、摩托车等;4.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石油类消费品,如汽油、柴油等;5.具有财政意义的消费品,即对较普遍的产品课以消费税,从中取得一定的财政收入,如汽车轮胎、护肤护发品。

三、税目和税率消费税共计11个税目,13个子目,共计21个征税项目。消费税税目的设计界定了征与不征的范围,并根据不同的税目设计高低不等的税率,确定各种应税消费品的税收负担,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消费税从3%到45%共设10个档次的比例税率和4个档次的定额税率,共计14个档次的税率。对于那些供求基本平衡,价格差异不大,计量单位规范的消费品,采用计税方便的定额税率,如黄酒、啤酒、汽油、柴油;对于那些供求矛盾突出、价格差异较大,计量单位不规范的消费品,采用税价联动的比例税率,如烟、白酒、化妆品、小汽车等等。

注意!2002年7月考试题目“试述我国增值税与消费税的区别”

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知识点整理精品完整版

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知识点整理精品完整版

第一章税法总论 第一节税法的概念 知识点:税法及其特征一、 税收与现代国家治理 1.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税收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发挥重大作用(了解) 3.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二、税法及特征 1.含义: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 法内容主要包括:各税种的法律法规以及为了保证这些税法得以实施的税收征管制度和税收管理体制。 2.特征:义务性法规;综合性法规 “义务性”是由税收的无偿性、强制性决定的; “综合性”是由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法律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税 法与税收关系: 税收的本质特征具体体现为税收制度,而税法则是税收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二 者关系概括为:有税必有法,无法不成税。 第二节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知识点: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一、税法的地位 1.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部门法,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 2.性质上属于公法。 3.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税法与《宪法》的关系:《宪法》第五十六条、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税法与民法的关系:区别:民法调整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平等、等价和有偿;税法带有明显的国家意志和强制,调整方法主要采用命令和服从的方法。联系:当税法的某些规范同民法的规范基本相同时,税法一般援引民法条款。当涉及税收征纳关系时,一般应以税法的规范为准则。 3.税法与《刑法》的关系 《刑法》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税法则是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其调整的范围不同。两者也有一定的联系。 4.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联系: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性。 区别:税法具有经济分配的性质,并且经济利益由纳税人向国家无偿单方面转移,一般行政法不具备;行政法大多为授权性法规,而税法是义务性法规。 第三节税收法定原则 知识点:税法原则 一、税法的原则 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根本属性,是税收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础。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这一最根本的税法原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英语所有必考知识点大汇总 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重点语法】 不定代词:不指名代替任何特定名词或形容词的代词叫做不定代词。 用法注意: 1. some 和any +可数名/不可数名。 some 多用于肯定句,any多用于否定句、疑问句和条件从句。有些问句中用some,不用any, 问话者希望得到对方肯定回答。 2. 由some, any, no, every 与body, one, thing构成的复合不定代词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用三单。 3. 不定代词若有定语修饰,该定语要置于其后:如:something interesting 【重点短语】 1. buy sth for ab./ buy sb. sth 为某人买某物 2. taste + adj. 尝起来…… 3. nothing...but + V.(原形) 除了……之外什么都没有 4. seem + (to be) + adj 看起来 5. arrive in + 大地方/ arrive at + 小地方到达某地 6. decide to do sth. 决定做某事 7. try doing sth. 尝试做某事/ try to do sth. 尽力做某事8. enjoy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9. want to do sth. 想去做某事10. start doing sth. 开始做某事=begin doing sth. 11. stop doing sth. 停止做某事区分:stop to do sth. 停下来去做某事 12. dislike doing sth. 不喜欢做某事14. so + adj + that + 从句如此……以至于…… 16. tell sb. (not) to do sth. 告诉某人(不要)做某事17. keep doing sth. 继续做某事 18. forget to do sth. 忘记去做某事/ forget doing sth 忘记做过某事 【词语辨析】 1. take a photo/ take photos 拍照 quite a few+名词复数“许多…” 2. seem + 形容词看起来…... You seem happy today. seem + to do sth. 似乎/好像做某事I seem to have a cold It seems + 从句似乎..…. It seems that no one believe you. seem like ... 好像,似乎….. It seems like a good idea. 3. arrive in +大地点= get to= reach+地点名“到达......” arrive at +小地点 (注:若后跟地点副词here/there/home, 介词需省略,如:arrive here; get home) 4. feel like sth 感觉像… feel doing sth. 想要做某事 5. wonder(想知道)+疑问词(who, what, why)引导的从句。 6. because of +名/代/V-ing because+从句 He can’t take a walk because of the rain. I don’t buy the shirt because it was too expensive. 7. enough +名词足够的…... 形容词/副词+enough Unit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重点语法】 1. 频率副词: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never 频率副词在句中通常放在实义动词之前, be动词或助动词之后。常用于一般现在时态中。2.“次数”的表达方法 一次once,两次twice,三次或三次以上:基数词+ times, 如:three times, five times, 3. how often“多久一次”问频率,回答常含有频率词组或短语。 常见的how疑问词: 1)How soon 多久(以后) —How soon will he be back?他多久能回来? —He will be back in a month. 他一个月后能回来。 2)how long “多久” —How long did it take you to clean the house? 你打扫房子用了多久? —It took me half an hour to clean the house. 我打扫这房子用了半小时。 3)How many+名复 How much+不可名 “多少”问数量(how much 还可问价格) 【重点短语】 1. go to the movies 去看电影 2. look after = take care of 照顾 3. surf the internet 上网 4. healthy lifestyle 健康的生活方式 5. go skate boarding 去划板 6. keep healthy=stay healthy 保持健康 7. eating habits 饮食习惯8. take more exercise 做更多的运动 9. the same as 与什么相同10. be different from 不同 11. once a month一月一次12. twice a week一周两次 13.make a difference to 对......有影响/作用14. most of the students=most students 15. shop=go shopping=do some shopping 购物16. be good for 对......有益 17. be bad for 对......有害18. come home from school放学回家 19. of course = certainly = sure 当然20. get good grades 取得好成绩 21. keep/be in good health 保持健康22. take a vacation 去度假 【词语辨析】 1. maybe / may be maybe 是副词,意为“大概,可能,或许”,一般用于句首。May be是情态动词,意为“可能是...,也许是...,大概是...”. The baby is crying. Maybe she is hungry. The woman may be a teacher. 2. a few / few / a little / little a few (少数的,几个,一些) a little (一点儿,少量) 表示肯定 few (很少的,几乎没有的) little (很少的,几乎没有的) 表示否定 修饰可数名词 修饰不可数名词 People can live to 100, but few people can live to 150. There is little time left. I w on’t catch the first bus. Could you give me a little milk? 3. hard / hardly hard作形容词,意为“困难的,艰苦的,硬的”;作副词,意为“努力地,猛烈地”。hardly为副词,意

自考税法笔记

导论第一章 第一节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本质和特点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 (二)税收的本质 税收的本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它表现在: 、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税收体现一定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 (三)税收的特征(即三性) 税收的本质既然是以国家为主体所形成的特定的分配关系,表现为国家占有一部分社会剩余产品,必然要求税收具有三性,即征收上的强制性、缴纳上的无偿性和征收比例或数额上的固定性。 二、社会主义社会税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一)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对剩余产品进行“社会扣除”的手段之一。(二)多种经济成份的并存,需要通过税收来正确处理国家与它们之间的分配关系。 (三)通过税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四)税收是国家管理经济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杠杆。 第二节税法概述 一、税法的概念及特点 (一)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规定的有关调整国家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形成的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的表现形式有法律、条例、决定、命令、规章等。 1 / 18 (二)税法的特点 .税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在执行过程中又具有相对灵活性的法律形式。 .在确定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上,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一种不对等性。.在处理税务争议所适用的程序上,税法与其他部门法不同。首先要分清争议的性质,纳税人对征税发生一般税务争议时,必须先履行纳税义务,以保证国家税款征收任务不受影响,不存在其他部门法所规定的协商、调解程序。 税法原则第三节大家要记住税法三原则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税收公平合理原则;税收效率原则。 注意!年月考试题目“简述税法原则” 一、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应包括以下内容“以法治税”是指税务工作要完全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一方面国家要依法征税,另一方面是人民依法纳税。 注意!年月考试题目“简述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注意!年月考试题目“试述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二、税收公平合理原则

CPA注会综合阶段税法课件讲义

一、项目或行为性优惠(续) (四)农林牧渔 1.营业税 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免征营业税。 2.增值税 (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 (2)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 蔬菜是指可作副食的草本、木本植物,包括各种蔬菜、菌类植物和少数可作副食的木本植物。经挑选、清洗、切分、晾晒、包装、脱水、冷藏、冷冻等工序简单加工的蔬菜也属于享受税收优惠的范围。 (3)对从事农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免征流通环节增值税(财税〔2012〕75号) 免征增值税的鲜活肉产品,是指猪、牛、羊、鸡、鸭、鹅及其整块或者分割的鲜肉、冷藏或者冷冻肉,内脏、头、尾、骨、蹄、翅、爪等组织;鲜活蛋产品,是指鸡蛋、鸭蛋、鹅蛋,包括鲜蛋、冷藏蛋以及对其进行破壳分离的蛋液、蛋黄和蛋壳。 3.企业所得税 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 (1)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①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②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③中药材的种植;④林木的培育和种植;⑤牲畜、家禽的饲养;⑥林产品的采集;⑦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⑧远洋捕捞 (2)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①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 ②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4.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1)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缴土地使用税。 (2)农产品批发市场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专门经营农产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使用的房产和土地,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同时经营其他产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使用的房产和土地,按其他产品与农产品交易场地面积的比例确定征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是指经工商登记注册,供买卖双方进行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现货批发或零售交易的场所。农产品包括粮油、肉禽蛋、蔬菜、干鲜果品、水产品、调味品、棉麻、活畜、可食用的林产品以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财税部门确定的其他可食用的农产品。 (五)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承包经营、承包建设和内部自建自用本条规定的项目,不得享受本条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税法笔记总结

第二章增值税法 一、增值税概述:增值税是以商品(劳务和服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征税 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二、征税范围 (一)一般规定: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委托加工)、服务、无形资 产、不动产、进口货物(不销售也要交) 不动产:建筑、构筑 (二)视同销售行为规定 自产、委托加工:个人消费、集体福利 除了自产、委托加工,还可以购进:作为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无偿赠送他 人 (三)混合销售:既涉及货物又涉及服务,两者不能分开 (四)兼营行为:涉及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不动产、无形资产 但不是同时发生,兼有不同税率或征收率,从高适用税率 三、纳税义务人 (一)增值税纳税义务人 (二)小规模纳税人 1.一般标准:从事生产、商品流通、服务的年应税销售额分别小于50万、80万、500 万 2.特殊情况:个人超过上述标准依旧是小规模纳税人;其他的的可选择成为一般纳税 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体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3.管理:简易计税:只能使用普通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 (三)一般纳税人 四、增值税专用发票 五、税率与征收率 (一)税率 1.13% 销售或进口 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委托加工) 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加工农产品 2.9% 粮食、农产品(初级农产品) 3.6% 现代服务业服务、增值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生活服务、销售无形资产 4.0% 出口货物 跨境应税(国际运输、航天运输、境外消费) 境内向境外销售无形资产

(二)征收率 1.3% 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 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 涉农金融机构 2.5% 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销售不动产和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 3.预征率 六、税收优惠政策 (一)免税:应纳增值税为0,进项税不能抵扣 零税率:销项税额为0,应纳税额=0-进项税 免税项目:个人销售自建自用住房 (二)即征即退 (三)起征点 (四)减征 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物品:3%减按2% (五)不征收 (六)个人出售住房税收优惠 (七)其他 七、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一般计税方法 1.一般计税方法计算:销项-进项 2.销项税额 1)一般销售方式 价外费用:手续费、补贴、违约金、滞纳金、代收代垫款项、包装费、包 装物租金、运输装卸费。价外费用含税 2)特殊销售方式 销售折扣不能从销售额中扣除;销售折让可以 3)以组成计税价格为销售额:价格偏低或偏高;视同销售行为却无销售额 只征收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成本+成本*利润/ 成本=收入 增值税+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税额 从价征收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 率) 从量征收: 组成计税价格=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复合征收: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1-消费税税率) 4)含税销售额的计算:含税销售额/(1+税率) 3.进项税额

八年上英语笔记整理

笔记整理: Unit1 1.频度副词: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never. (对他们提问用how often). 并且他们是一般现在时的标志 2.go skateboarding 去玩滑板 3.do/take exercise 做运动 4.morning/eye exercises早操/眼保健操 5.surf the Internet 上网冲浪 6.once a week/twice a month/ three or four times a day(对其提问也用how often) 7.How often do you go shopping? How often does your mother clean the house? How often do they play sports? (注意助动词的运用) 8.activity survey 活动调查 9.most 大多数most students/ most of the classmates 10.at Green High School 在格林高中 11.Here is/are… 12.the result(c.n)of…。。。的结果the results of the final exam(期末考试的结果) 13.as for 至于,关于As for homework 14.the results for ―watch TV‖ 15.junk food 垃圾食品(u.n) 16.vegetables(c.n) and fruit(u.n) 17.want sb. to do sth. 18.be good/bad for 对…有好/坏外be good to sb 对…好be good with sb 和某人相处得 好be good at=do well in 擅长 19.healthy (adj) health(n) 固定搭配有:a healthy lifestyle, be in good health=keey/stay healthy, healthy food, it’s good for your health, 20.how many hours=how long, how many times=how often 21.eatting habits(注意不能说a eating habits) 22.try to do 尽力做某事try one’s best to do尽某人最大的努力做某事 https://www.doczj.com/doc/e614571008.html,e home from school 从学校回家 24.look after=take care of 照顾 25.help sb (to) do 26.get good grades 取得好成绩(注意不能说a good grades) 27.the same as/be different from 28.keep in good health=keep healthy保持健康 29.less meat更少的肉 Unit2 1.What’s the matter? What’s the trouble? What’s wrong? What’s up? 询问某人怎么了(除了 What’s up外,都可以在后面加上with sb) 2.have a cold/have a fever/have a headache/have a toothache/have a sore throat/have a sore back/have a stomachache/have a sore leg 3.lie down 躺下(lie作动词讲有撒谎的意思,常用短语:lie to sb 对某人撒谎tell a lie 撒了一个谎) 4.have a (good) rest (好好)休息

2012年注册会计师税法习题班讲义1

前言 《税法》科目的考试时间为2小时;2012年10月14日(周日)下午17:30~19:30 一、《税法》科目考试题型及答题要求: 考试题型: 二、《税法》科目教材的基本结构及重要程度 2012年《税法》教材在结构上的重大变化是,取消2011年《税法》教材的第14章“国际税收协定”,使整体结构由十七章调整为十六章。 16章,可分为三大部分,结构总览如下:

四、习题班讲课思路: 第一部分: 考情预测 第二部分:重点内容精讲 第三部分:考题与经典习题(按题型,不按教材顺序) 来源:考题、梦想成真《经典题解》、其他 第四部分:跨章节练习 第一章税法总论 ◇考情分析 ◇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与难点问题主要有:税法原则,税收法律关系,税法要素,税法制定机关与级次,现行税法体系,税收执法权的划分。 ◇重点内容精讲 一、税法的原则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组成——权利主体、客体、内容 三、税法构成要素: 1.纳税人(与负税人、扣缴义务人) 2.征税对象(与课税对象相关的两个概念:税目、计税依据) 3.税率 4.纳税期限 四、税收立法机关与级次 税法制定与法律级次可概括为: 五、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一)税法分类 (二)现行税法构成: 1.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由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构成。 2.我国目前税制基本上是以间接税和直接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 六、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一)税收管理体制 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或制度体系。税收管理权限按大类可划分为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执法权。 (二)税收执法权具体包括:税款征收管理权、税务稽查权、税务检查权、税务行政复议裁决权及其他税务管理权。 (三)税务机构设置和税收征管范围划分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你会喜欢!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的概念 税法一词在英文中为Taxation Law,《牛津法律大辞典》解释为“有关确定哪些收入、支付或者交易应当纳税,以及按什么税率纳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是国家或者政府为了实现公共职能、满足公共需求,凭借政治权力,依据法定的标准和程序,无偿、强制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方式。税法即是国家调整税收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经济法部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内理论界对税法的概念有所争议,有的学者将税法定义为“国家制定的各种有关税收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税收法律、法令、条例、税则、制度等”;有的学者则认为税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者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国家

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所形成的税收的法令规范的总称”。 税法的原则 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是税收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础。税法原则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一)税法基本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是统领所有税收规范的根本准则,为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一切税收活动所必须遵守。 1.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税收要件法定主义是指有关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等税收要件必须以法律形式做出规定,且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必须尽量明确。税务合法性原则是指税务机关按法定程序依法征税,不得随意减征、停征或免征,无法律依据不征税。

大学《税法》知识点总结

税法 项目一税法基本原理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依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特征:强制性(直接依据是政治权利)、无偿性(特征核心)、固定性(制度为保障,规定征税对象、征税标准、课征方法) 税法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税法分类:(一)按征税对象分:商品劳务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目的税(二)按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中央税(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地方税(车船税,房产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三)按计税标准分:从价税、从量税 (四)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价内税(消费税)、价外税(增值税,关税,车辆购置税)(五)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 税法按职能作用分类:实体法、程序法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双方当事人(征税主体:国家税务机关、纳税主体) 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纳税人: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分自然人和法人

负税人: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直接税中纳税人=负税人,间接税中两者不相等。 代扣代缴义务人: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个人所得税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资源所得税在收购环节代扣代缴。 代收代缴义务人: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交往而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并不直接持有纳税人的收入。 征税对象=课税对象:税收法律关系的权利客体,税法中规定征税的目的物。 计税依据=税基: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表现形态上分两种:价值形态(征税对象=计税依据,所得税为例)、实物形态(两者不一致,车船税为例)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税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分三种:适用于从价税(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适用于从量税。分为固定税率(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变动税率(累进税率、累退税率)。 累进税率:具有很强调节功能。分四种:全额累进、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超倍累进税率 纳税环节:税法上规定的征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按纳税环节的多少把税收课征制度分两类:一次课征制(单环节征税)、多次课征制(道道征税)。工业品:产制、批发、零售。农产品:产制、收购、批发、零售。 纳税期限:形式分三种:按期纳税(月,季度,纳税期)、按次纳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个人所得税)、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或缴纳(企业所得税分季度预缴,多退少补)纳税地点:属地兼属人原则确定各税的纳税地点。 税务登记:工商登记30天内 税法的构成要素: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减税免税、纳税环节、

注会学习资料-CPA《税法》讲义_044_0901_j

第九章 车辆购置税法、车船税法和印花税法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CPA考试的非重点章,内容较繁杂,考试重点主要是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减免税规定。本章在CPA考试中的分值大约是5分,其中印花税的分值相对较高。 本章考试易出单选、多选题型,就计算问答题、综合题而言,车辆购置税易和增值税、消费税、关税混合成为计算问答题或综合题中的考点;车船税也可以与其他税种如企业所得税等混合出综合题;印花税可以单独命制计算问答题。 2015年教材的主要变化 1.明确车辆购置税计税依据中价外费用包含的内容; 2.增加“境内单位和个人租入外国籍船舶的,不征收车船税。境内单位将船舶出租到境外的,应依法征收车船税”的规定; 3.增加车辆购置税最低计税价格的使用规则; 4.细化免税车辆的免税条件消失后的补交车购税的具体规则; 5.明确车辆购置税最低计税价格的含义; 6.增加办理车购税免(减)税手续需要提供的申报资料的内容; 7.增加车购税申报与管理的内容; 8.增加车船税应纳税月份数计算公式; 9.修改车船税税收优惠; 10.增加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的内容;

11.删改印花税税收优惠规定。 第一节车辆购置税法 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2.税率与计税依据 3.应纳税额的计算 4.税收优惠 5.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一)纳税义务人(掌握,能力等级2) 境内购置应税车辆的(各类性质的)单位和个人。 车辆购置税的应税行为包括:购买使用行为;进口使用行为;受赠使用行为;自产自用行为;获奖使用行为;以及以拍卖、抵债、走私、罚没等方式取得并使用的行为。 【提示】车辆购置税的应税行为是从各种渠道取得并使用应税车辆的行为。 【例题·多选题】根据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车辆购置税应税行为的有()。 A.应税车辆的购买使用行为 B.应税车辆的销售行为 C.自产自用应税车辆的行为 D.以获奖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的行为 【答案】ACD (二)征税对象与征税范围(熟悉,能力等级2)

2019年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2019年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你会喜欢!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的概念 税法一词在英文中为TaxationLaw,《牛津法律大辞典》解释为“有关确定哪些收入、支付或者交易应当纳税,以及按什么税率纳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是国家或者政府为了实现公共职能、满足公共需求,凭借政治权力,依据法定的标准和程序,无偿、强制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方式。税法即是国家调整税收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经济法部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内理论界对税法的概念有所争议,有的学者将税法定义为“国家制定的各种有关税收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税收法律、法令、条例、税则、制度等”;有的学者则认为税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者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国家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所形成的税收的法令规范的总称”。 税法的原则

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是税收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础。税法原则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一)税法基本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是统领所有税收规范的根本准则,为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一切税收活动所必须遵守。 1.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税收要件法定主义是指有关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等税收要件必须以法律形式做出规定,且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必须尽量明确。税务合法性原则是指税务机关按法定程序依法征税,不得随意减征、停征或免征,无法律依据不征税。 2.税法公平原则

注册会计师税法学习笔记+章节重点总结

税法学习笔记+章节总结 税法是靠做题目做出来的,一定要分清楚各种不同的税种计算,增值税、消费税的对比,营业税虽然不是重点,但去年也考了很多,其他的小税种的税收优惠、税率要分清,最好自己做个总结,下面是我的学习笔记。 去年的客观题考了很多偏的知识点,感觉税法和审计一样,需要看的很全面,审计需要理解,税法需要计算。还是客观题一定保证少丢分,主观题步骤详细,争取拿下。

第一章税法总论 【第一节税法的目标】 知识点:税法及其目标 一、税收与税法 (一)关于税收: 1.含义: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税收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发挥重大作用 3.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二)关于税法 1.含义: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内容主要包括:各税种的法律法规以及为了保证这些税法得以实施的税收征管制度和税收管理体制。 2.特征:义务性法规;综合性法规 3.核心:兼顾和平衡纳税人权利,在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也保证对纳税人权利的有效保护。 税法与税收关系: 税收的本质特征具体体现为税收制度,而税法则是税收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有税必有法,无法不成税。 二、税法的目标 1.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 2.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提供一种经济法律手段 3.维护和促进现代市场经济秩序 4.规范税务机关合法征税,有效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5.为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提供可靠保证 【第二节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知识点: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一、税法的地位 1.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部门法,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 2.性质上属于公法。 3.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税法与《宪法》的关系【考】 《宪法》第五十六条、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上 unit1 知识点笔记

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语法讲解: 1.一般过去时 考点1:如何判断一般过去时? 考点2:肯定句变否定句。 考点3:变一般疑问和特殊疑问句。 2.复合不定代词/副词 构成: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其中: no one意思“_____”指_____,与_____同义,且_____与of连用,做主语谓语用单三。 回答_______引起的特殊疑问句时要用no one. none意思“_____”,指___________,且_____与of连用。谓语单,复形式皆可。 回答___________ 引起的特殊疑问句时要用none; anyone意思“_____”指_____,与_____同义,且_____与of连用。 any one意思“_____”指_____,与_____同义,且_____与of连用。 nothing= ________________ 用法: ①复合不定代词做主语,谓语动词用_________. ②当adj.修饰不定代词要________. ③当不定代词中含有some通常用于__________;含有any通常用于_______________。单词讲解: 1.myself 反身代词是一种表示反射或强调的代词。 我自己myself你自己_________他自己_________她自己_________它自己_________ 我们自己_________你们自己_________他们自己_________ 反身代词在句中可用作动词宾语、介词宾语、表语和同位语等,如: She can dress herself.(作动词宾语) That poor boy was myself.(用作表语) The father himself has something wrong. (同位语:句中常置于名词、代词之后或句子末尾) quite a few/ little_______________ only a few/ little 只有一些/一点儿 3.seem v.好像;似乎;看来 不及物动词“似乎/好像做某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系动词:“看来……”+_________________ seem like “____________”+名词(短语)。 It seems +that从句“看来好像……”其中it叫做__________。 好像要下雨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册会计师税法复习笔记应纳税额计算

注册会计师税法复习笔记应纳税额计算 本文“注册会计师税法复习笔记:应纳税额计算”,跟着出guo 注册会计师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1)以收入全额为营业额 应纳营业税=营业额×税率 (2)以收入差额为营业额 应纳营业税=(收入全额-允许扣除金额)×税率 (3)按组成计税价格为营业额 应纳营业税=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营业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成本利润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确定。 按组成计税价格为营业额举例。 1.纳税人的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后因发生退款减除营业额的,应当退还已缴纳营业税税款或者从纳税人以后的应缴纳营业税税额 中减除。 2.营业税纳税人购置税控收款机,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凭购进税控收款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按照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抵免当期应纳营业税税额,或者按照购进税控收款机取得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依下列公式计算可抵免的税额: 可抵免的税额=价款÷(1+17%)×17% 当期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未抵免部分可在下期继续抵免。 计算注意问题:

(1)总包与分包 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他人的,以全部承包额减除付给分包人 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2)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 (3)安装工程作业,凡所安装的设备的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的,其营业额应包括设备的价款在内。 (4)自建行为的营业额根据同类工程的价格确定,无同类工程价格的,组成计税价格: 计税价格=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成本利润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确定。 (1)贷款业务指金融机构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贷款业务以利息收入全额为营业额计征营业税。 (2)金融商品买卖业务: 营业额=卖出价-买入价 (3)金融经纪业务和其他金融业务(中间业务) 营业额为手续费(佣金)类全部收入。 金融企业从事受托收款业务,如代收电话费、水电煤气费、信 息费、学杂费、寻呼费、社保统筹费、交通违章罚款、税款等,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委托方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4)保险业

(外研版)初中英语笔记 初二(上)

(外研版)初中英语笔记 初二(上) 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 1. Why don’t (you) do…是用来表示提出某种建议。如: ---Why don’t we drive to the park? ---OK. /All right. /That’s a good idea. 当我们提建议时,还可以使用其他句型: Why not take a walk in the park? What /How about going to Europe for a holiday? 2. else“其他”,一般用在疑问词或某些代词之后,如: Who else did you see at the meeting? Does anyone else want to read this book? 3. It’s a good idea to do…“做……是个好主意” 4. paper, advice作不可数名词,表达“一张纸”、“一条建议”可用a piece of paper和a piece of advice。 几张或几条则用:基数词+pieces of… 5. try (not) to do…“尝试(不)做……‖ You should try to eat more fruit. 6. remember to do sth. 记得做某事 Remember to bring something to drink. 7. forget to do sth. 忘记做某事 I forget to call him.

8. ask sb.(not)to do sth. 要求某人(不)做某事。 The teacher asked us to come to school on time. 9. enjoy oneself =have a good time =have fun 玩得愉快 Module 2 experiences 1. 现在完成时⑴⑵⑶:have/ has+动词的过去分词 ㈠①用于表示在以前的某个时间曾经做过的、发生的事情,这种行为对目前有某种影响; ②还可以表示到目前为止曾经经 历或没经历的事情; ③要表达某一行为或某一状态从过去某 一时间一直持续到现在,也可用现在完成时表示。如: I have seen the film. I don’t want to see it again. I have never visited the USA. I have lived in Beijing for 10 years. ㈡常与现在完成时连用的时间状语: yet, never, ever(用于疑问句或否定句中); already, just, recently (用于肯定句中)。 They’re just heard a message from a spaceraft. ㈢对一段时间的提问:how long… 回答:since+时间点或for+一段时间 ---How long have you lived in Beijing ? ---Since 2008./ For four years. ㈣在现在完成时中,点动词(非延续性动词)一般不与表示延续

个人所得税知识点详细笔记

个人所得税知识点详细笔记(彩色清晰笔记) 个人所得税 一、税率表

(一)劳务报酬: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税率-速算扣除数 1.只有一次性收入,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2.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二)稿酬所得(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取得的所得) 1.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为另一次稿酬所得; 2.同一作品又上连载又再出版,视为两次稿酬所得征税,; 3.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收入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4.同一作品在出版和发表时,以预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应合并计算为一次; 5.同一作品出版、发表后追稿,应与之前取得的稿酬合并计算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如果该次转让取得的收入是分笔支付的,则应将各笔收入合并一次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四)财产租赁所得 个人出租房产,扣除以下费用: 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印花税) 2.由纳税人负担的该财产的修缮费用(每次800元为限,一次扣不完的下次继续扣 3.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800元或20%) 4.个人出租房屋按10%征收个人所得税 (五)特许权使用费 个人取得拍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1.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拍卖取得的所得,按照“特许权使用费” 应纳税额=(转让收入额-800元或20%)×20% 2.个人拍卖除文字作品原稿及复印件外的其他财产,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转让收入额-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20% 4.不能正确计算财产原值的,按转让收入额的3%征收缴纳个人所得税; 5.拍卖品为经文物部门认定是海外回流文物的,按转让收入额的2%征收缴纳个人所得税。 (六)、工资所得考点汇总: 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2.作为“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职工晚会奖品、劳动分红、职工的奖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