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病学1.0cc

神经病学1.0cc

神经病学1.0cc
神经病学1.0cc

1.神经病学的特性(p2):疾病的复杂性、症状的广泛性、诊断的依赖性、疾病的严重性、疾病的难治性2.意识障碍的分级(p69):一、以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1.嗜睡;2.昏睡 3.昏迷: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二、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1.意识模糊;2.谵妄。

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1.去皮质综合症2.无动性缄默症3.植物状态。

分级对疼痛反应唤醒反应无意识自发动作腱反射光反射生命体征

嗜睡(+,明显)(+,呼唤) +++稳定

昏睡(+,迟钝)(+,大声呼唤)+++稳定

昏迷

浅昏迷+-可有++无变化

中昏迷重刺激可有-很少-迟钝轻度变化

深昏迷-----显著变化

3.瘫痪分类(p84):按瘫痪的病因:神经源性;神经肌肉接头性;肌源性。按瘫痪的程度:不完全性;完全性。按瘫痪的肌张力状态:痉挛性;弛缓性。按瘫痪的分布:偏瘫;截肢;四肢瘫;交叉瘫;单瘫。按运动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如何鉴别:周围性面瘫:眼裂上、下的面部表情肌均瘫痪。中枢性面瘫: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

4.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比较(85):

临床检查瘫痪

分布

肌张力浅反

腱反射病理

反射

肌萎缩皮肤营养

性障碍

肌束颤动或

肌纤维颤动

肌电图

上运动神经元整个肢

体为主

增高,呈痉

挛性瘫痪

增强阳

无或有轻度

废用性萎缩

多数无

障碍

无神经传导速度正

常,无失神经电位

下运动神经元肌群为

降低,呈弛

缓性瘫痪

减弱或消

明显常有可

神经传导速度异

常,有失神经电位

5.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97)(注意一些特别的体征)

一.常见的病理反射:1)巴彬斯基征,提示锥体束受损。2)巴彬斯基等位征:Chaddock征,Oppenheim 征,Schaefer征,Gordon征,Gonda征,Pussep征。3)强握反射。4)脊髓自主反射。

二.常见的步态异常:1)皮质脊髓束病变:痉挛性偏瘫步态,痉挛性截瘫步态(剪刀样步态)。2)失用步态。3)小步态。4)锥体外系病变:慌张步态,奇异步态。5)醉酒步态。6)跨阈步态。7)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包括舞蹈样步态)。8)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9)肌病步态(鸭步)。10)癔病步态三.一般感觉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浅感觉分为:痛觉,触觉,温度觉。深感觉分为: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6.腰椎穿刺(p125):操作:通常取弯腰侧卧位(多取左侧卧位),患者屈颈抱膝,脊背尽量靠近床面。局

部常规消毒及麻醉后,带橡皮手套,自L3~4(L2~S1间隙均可)椎间隙穿刺。穿刺针沿棘突方向缓慢刺入,进针过程中遇到骨质时,应将针退至皮下待纠正角度后在进行穿刺,进针约4~6cm时,即可穿破硬脊膜而达蛛网膜下腔,抽出针芯流出脑脊液,测压和留取脑脊液后,再放回针芯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稍加压止血,辅以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术后平卧4~6小时。若初压超过300mmH2O时则不宜放液,仅取测压管内的脑脊液送细胞计数及蛋白定量即可。

压力:侧卧位的正常压力一般成人为80~180mmH2O;>200mmH2O,提示颅内压增高,<800mmH2O,提示颅内压降低。压力增高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外伤、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静脉窦血栓形成、良性颅内压增高等。压力降低主要见于低颅压、脱水、休克、脊髓蛛网膜下腔梗阻和CSF(脑脊液)漏等。

适应症:1.留取CSF做的各种检查以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病等诊断。2.测量颅内压或行动力学试验以明确颅内压高低及脊髓腔,横窦通畅情况。3.动态观测CSF变化以助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4.注入放射性核素行脑,脊髓扫描。5.注入液体或放出CSF以维持,调整颅内压平衡,或注入药物治疗相应疾病。禁忌症:1.颅内压明显升高,或已有脑疝迹象,特别是怀疑后颅窝存在占位性病变。2.穿刺部位有感染灶,脊柱结核或开放性损伤。3.明显出血倾向或病情危重不宜搬动。

4.脊髓压迫症的脊髓功能处于将丧失的临界状态。

7.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p154):诊断程序如下:定位诊断:根据疾病表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常可确定神经系统病变所在部位,病变部位根据其病损范围可分为局灶性、多灶性、弥漫性和系统性病变:1.大脑病变;2.脑干病变;3.小脑病变;4.脊髓病变;5.周围神经病变;肌肉病变。

定性诊断:在定位诊断性的基础上,将年龄、性别、病史特点、体检所见以及各种辅助检查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病史中特别要重视起病形式和病程特点。一般而言,当急性发病,迅速达到疾病的高峰,应考虑血管病变、急性炎症、外伤及中毒等;当发病缓慢隐匿且进行性加重,病程中无明显缓解现象,则多为肿瘤或变性疾病,发病形式呈间歇发作性,则多为癫痫、偏头痛或周期性瘫痪等:1.脑血管病;2.感染性疾病;3.变性病;4.外伤;5.中枢神经系统肿瘤;6.脱髓鞘疾病;7.代谢和营养障碍性疾病;8.其他。

8.多发性神经病(p345):也称末梢性神经病,是肌体远端多发性神经损害。临床表现四肢远端对称性运动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理:病理改变主要为周围神经轴索变性、节段性脱髓鞘病变及神经元变性等,最常见是轴索变性,表现为逆死性神经病。临床表现:(一)感觉障碍:早期:感觉异常(疼痛、蚁爬、灼热)后期:减退或过敏。典型分布呈对称性手套、袜套状。(二)运动障碍:肢体远端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特点为远端重于近端。腱反射减弱,早期腱反射可活跃或亢进(神经受压)。

(三)自主(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四肢对称性皮肤干燥、潮红、菲薄、脱屑、指(趾)甲松脆、毛发脱落、多汗或无汗。诊断:根据肢体远端手套-袜子样分布的对称性感觉障碍,末端明显的迟缓性瘫痪,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集神经组织活检的改变。治疗:病因治疗:糖尿病性者应注意控制血糖,延缓病情进展;药物所致多发性神经病者需立即停药;重金属及化学品中毒应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及时应用解毒剂及补液,利尿,通便尽快排出毒物。尿毒症性可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营养缺乏代谢障碍性多发性神经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乙醇中毒者需戒酒。一般治疗:可补充B族维生素及其他神经营养药。疼痛明显者可用各种止痛剂,严重者可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对重症患者加强护理,瘫痪患者勤翻身。恢复期可使用针灸,理疗及康复训练。

【肌电图为神经源性损害,神经传到速度可有不同程度的减低】

9.特发性面神经麻痹(p335):又称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病因:不明:1、病毒感染→水肿→面神经受压。2、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风吹而痉挛→神经缺血水肿。3、自体免疫反应有关(感染后因素)。病理:面神经水肿、脱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预后:轻:2-3周开始恢复,1-2月内完全恢复,部分数月才能恢复,半数以上的患者有完全恢复的可能。严重:后遗症:瘫痪肌挛缩、面肌痉挛或联带运动。

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20-40岁,男多于女。通常急性起病,面神经麻痹在数小时至数天达高峰。部分患者麻痹前1-2日有病侧耳后持续性疼痛和乳突部压痛。主要表现为患者面部表情瘫痪,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闭眼时双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征。

此外,面神经炎还可因面神经受损部位不同而出现其他一些临床表现,如鼓索以上面神经病变可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消失。出现镫骨肌神经以上部位受损则同时有舌前2/3味觉消失及听觉过敏。

鉴别:(1)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周围性面瘫,多为双侧性,有肢体运动、感觉障碍,脑脊液检查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2)桥脑病变:可出现周围性面瘫,常伴有三叉神经、外展神经损害和对侧肢体瘫痪。(3)大脑半球病变:中枢性面瘫+偏瘫、偏麻。

治疗:急性期原则:控制感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减少轴突的损害。理疗:急性期:热敷、红外线、超短波等。恢复期:碘离子透入治疗。体疗:按摩面肌,练习瘫痪面肌的随意运动。手术:急性期可行面神经减压术。久不愈可行:面-舌下神经;面-付神经;面-膈神经吻合术。中药:辨证施治。针灸。药物治疗:急性期尽早使用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

10.三叉神经痛(p334):又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一种原因未明的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而反复发作的剧痛。病因:1、可能在半月节缺血、受压,致异常放电(感觉性癫痫发作)。2、脊束核罗氏胶状质变性。(失去了对传入冲动的闸门作用→闸门机制。)3、三叉神经半月节附近有异常血管、动脉瘤→神经受压→三叉神经节或感觉根发生脱髓鞘改变。临床表现:1、痛的特征:突发(无先兆,如闪电式)。

短暂(数秒,最多不超过2分钟)。剧烈(电击、针刺、刀割、撕裂、烧灼样)。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

2、痛的部位:第2、3支发生率最高板机点(触发点)

3、临床体征: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4、临床经

过:慢性、进行性;次数:少→多;程度:轻→重;缓解期:长→短→终日不止。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部位、特征、触发点、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鉴别:(1)牙痛:持续钝痛,多局限于齿根,过食冷热食物可诱发,牙齿有叩击痛,牙局部检查、X光照片有助诊断。(2)颞颌关节综合征:咀嚼食物时引起下颌关节痛,关节部位有压痛,无触发点,痛为局部持续性。系由于上下颌牙齿咬合不正、关节受损所致。(3)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持续性、较剧烈,有面部感觉减退,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等阳性体征。广东多见于NPC。

治疗:(一)药物。(二)神经阻滞疗法:95%酒精0.5~1毫升注于眶上、下孔、颏孔或半月节,止痛数月→数年,但会复发。(三)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选择性破坏半月节后无髓鞘的痛温觉纤维。(四)手术治疗:三叉神经周围支切除术、三叉神经感觉根切除术或三叉神经减压术和加压术等。(近年多用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五)针灸:电针、穴注、耳针、电磁疗、梅花针等。

11.脊髓病变的特点(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p316):一.运动障碍:脊髓不同部位受累表现瘫痪形式不同:侧索中皮质脊髓束损害产生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脊髓灰质前角或/及前根病变产生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两者均有损害产生混合性瘫痪。。二.感觉障碍:后角损害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同侧痛、温觉障

碍,深感觉及部分触觉仍保留;如病变累及两侧常有明显束带感。

三.脊髓横贯性损害:表现受损节段以下双侧感觉、运动全部障碍、大小便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四.脊髓半侧损害:病变同侧损害节段以下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变同侧深感觉障碍,病变侧损害节段以下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病变对侧损害节段以下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而触觉保持良好。

12.脊髓各段与脊椎位置关系:31对脊神经:颈段8对,胸段12对,腰段5对,骶段5对,尾神经1对。此相对应,脊髓也分为31个神经节段。脊髓各节段位置比相应脊椎为高。

脊椎颈椎1-4 颈椎4-胸椎1-3 胸椎4-6 胸椎7-9 胸椎10-12 胸椎12-腰椎1

脊髓平行相对应序号+1 序号+2 序号+3 腰髓全5节骶髓

13.急性脊髓炎(p317):是指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导致急性横贯性损害,也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以病损水平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临床特点。

病因:病因不清。多数患者出现脊髓症状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但脑脊液未检出抗体,神经组织亦未分离出病毒,其发生可能为病毒感染后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而不是感染因素的直接作用。故亦称非感染性炎症型脊髓炎或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病理:本病可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但以上胸段(T3-5)最为常见,其次为颈段和腰段。

临床表现:1.可发病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常见,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2.病前数天或1-2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预防接种史,或有过劳、外伤及受凉等诱因。3.急性起病,常在数小时至2-3天内发展到完全性截瘫。首发症状多为双肢麻木无力、病变部位根痛或病变节段束带感,进而发展为脊髓完全性横贯性损害。

典型临床表现:(1)运动障碍:早期常呈脊髓休克表现,截瘫肢体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消失。(2)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丧失;可在感觉消失平面上缘有一感觉过敏区或束带样感觉异常,随病情恢复感觉平面逐步下降,但较运动功能恢复慢,也不明显。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为大、小便潴留,无膀胱充盈感,呈无张力性神经原性膀胱。

辅助检查:1.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2.腰穿:压颈试验通畅,少数病例脊髓水肿严重可有不完全梗阻,2-3周后出现梗阻可能由于脊髓蛛网膜粘连;CSF压力正常,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数正常或增高,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3.电生理检查:①视觉诱发电位(VEP)正常,可与视神经脊髓炎及多发性硬化鉴别;②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可为阴性或波幅明显减低;运动诱发电位(MEP)异常,可作为判断疗效和预后的指标;③肌电图呈可呈失神经改变。

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急性起病、病前感染史或预防接种史,迅速出现的脊髓横贯性损害症状及体征,结合脑脊液和MRI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早期的康复训练对功能恢复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部分肌力恢复时应鼓励病人主动活动。预后:若无合并症通常3-6个月可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肢体完全性瘫痪者:发病6个月后EMG仍为失神经改变,MRI显示髓内广泛性信号改变,病变范围多于10个节段或下肢MEP无电反应者预后不良;合并褥疮、肺或泌尿系感染时常影响病情恢复,遗留后遗症,部分病人可死于合并症。上升性脊髓炎预后较差,可在短期内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14.脑血栓形成(p176):是脑梗死最常见类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基础上,脑动脉主干或分支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脑血栓形成中,CT检查在24小时后可见低密度梗塞区。

脑血栓形成中,中老年人发病特点是:1)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2)部分病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前驱症状,如肢麻,无力3)病人意识清楚或有轻度意识障碍。急性治疗原则:1)超早期治疗:关键是,力争在3-6个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降低脑代谢,控制脑水肿及保护脑细胞,挽救缺血半暗带2)个体化治疗。3)防治并发症。4)整体化治疗:采取支持疗法,对症治疗,早期康复治疗,预防性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1)对症治疗:维持生命功能和处理并发症。A)缺血性卒中不需马上降压,降压用卡托普利,维持血压用硝普纳。B)意识障碍和呼吸道感染者适当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C)发病后48h-5d是脑水肿高峰期,用甘露醇或速尿脱水。D)预防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用肝素。E)控制血糖水平,用胰岛素F)控制癫痫发作,处理病人卒中后抑郁或焦虑状态。

(2)超早期溶栓治疗:挽救缺血半暗带:静脉溶栓疗法:尿激酶(U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动脉溶栓疗法:尿激酶合用肝素。

(3)脑保护治疗:脑保护剂(4)抗凝治疗(5)降纤治疗(6)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

15.脑出血(p187):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脑卒中20~30%。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高血压伴发脑内小动脉病变,血压骤升引起动脉破裂出血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因及发病机制:以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此外尚有血液病、脑淀粉样血管病变、动脉瘤、A-V畸形等。

临床表现:一般表现:多在50-70岁,男性较多,冬春较多。多有高血压病史。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少数发病前可有头痛、头晕、肢麻等前驱症状。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达到高峰,可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临床特点各异。重症者发病时突然剧烈头痛,瞬即呕吐,数分钟内可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局限性定位表现:

一.基底节区出血:约占全部脑出血的70%,壳核出血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的60%,丘脑出血占全部的10%。由于出血累及内囊,并以内囊损害体征为突出表现,故又称内囊区出血;壳核又称内囊外侧型,丘脑又称内囊内侧型出血:尾状核头出血(较少见,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血管畸形所致:头痛,呕吐,颈强直)。壳核出血(是最常见的脑出血,约占50%~60%,出血经常波及内囊:对侧肢体偏瘫,优势半球出血常出现失语。对侧肢体感觉障碍,主要是痛、温觉减退。对侧偏盲。凝视麻痹,呈双眼持续性向出血侧凝视)。

丘脑出血(约占20%,系丘脑膝状体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破裂所致:丘脑性感觉障碍:对侧半身深浅感觉减退,感觉过敏或自发性疼痛。运动障碍:出血侵及内囊可出现对侧肢体瘫痪,多为下肢重于上肢。丘脑性失语:言语缓慢而不清、重复言语、发音困难、复述差,朗读正常。丘脑性痴呆:记忆力减退、计算力下降、情感障碍、人格改变。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上注视麻痹,常向内下方凝视)。

二.脑干出血:约占10%,绝大多数为脑桥出血,偶见中脑出血,延髓出血极为罕见。

中脑出血(①突然出现复视、眼睑下垂;②一侧或两侧瞳孔扩大、眼球不同轴、水平或垂直眼震、同侧肢体共济失调,也可表现Weber 或Benedikt 综合征;③严重者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去大脑强直)。

脑桥出血(突然头痛、呕吐、眩晕、复视、眼球不同轴、交叉性瘫痪或偏瘫、四肢瘫等。出血量较大时,患者很快进入意识障碍、针尖样瞳孔、去大脑强直、呼吸障碍,多迅速死亡,并可伴有高热、大汗、应激性溃疡等;出血量较少时可表现为一些典型的综合征,如Foville、Millard-Gubler 和闭锁综合征等)。

延髓出血(①突然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呼吸节律不规则,心律紊乱,继而死亡;②轻者可表现为不典型的Wallenberg 综合征)。

三.小脑出血:约占10%:突发眩晕、呕吐、后头部疼痛,无偏瘫。有眼震、站立和行走不稳、肢体共济失调、肌张力降低及颈项强直。头颅CT 扫描示小脑半球或蚓部高密度影及四脑室、脑干受压。

四.脑叶出血:约占5%~10%:额叶出血(①前额痛、呕吐、痫性发作较多见;②对侧偏瘫、共同偏视、精神障碍;③优势半球出血时可出现运动性失语)。顶叶出血(①偏瘫较轻,而偏侧感觉障碍显著;②对侧下象限盲;③优势半球出血时可出现混合性失语)。颞叶出血(①表现为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为主的瘫痪;

②对侧上象限盲;③优势半球出血时可出现感觉性失语或混合性失语;④可有颞叶癫痫、幻嗅、幻视)。

枕叶出血(①对侧同向性偏盲,并有黄斑回避现象,可有一过性黑矇和视物变形;②多无肢体瘫痪)。五.脑室出血:约占3%~5%。(1)突然头痛、呕吐,迅速进入昏迷或昏迷逐渐加深。

(2)双侧瞳孔缩小,四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早期出现去大脑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

(3)常出现丘脑下部受损的症状及体征,如上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大汗、应激性溃疡、急性肺水肿、血糖增高、尿崩症等。(4)脑脊液压力增高,呈血性。(5)轻者仅表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无局限性神经体征。临床上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需通过头颅CT扫描来确定诊断。

辅助检查:CT检查:是临床疑诊脑出血的首选检查。发病后CT即可显示新鲜血肿,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边界清楚。MR检查:对脑干出血优于CT,病程4~5周后CT不能辨认出血时,MR极可明确分辨,故可区分陈旧性脑出血和脑梗死。脑脊液检查:脑压增高,CSF多呈洗肉水样均匀血性。因有诱发脑疝的危险,仅在不能进行头颅CT检查,且临床无明显颅内压增高表现时进行,怀疑有小脑出血禁行腰穿。

诊断:50岁以上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灶性神经缺失症状应首先想到脑出血的可能。头颅CT检查可提供脑出血的直接证据。

治疗:内科治疗:应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减少探视。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防治。

外科治疗适应症:颅内压增高伴脑干受压的体征,如心率缓慢,血压升高、呼吸节律变慢,意识水平下降,或有动眼神经瘫痪。小脑半球出血﹥15ml,蚓部血肿﹥6ml,血肿破入第四脑室池受压消失,出现脑干受压症状或急性阻塞性脑积水征象者。脑室出血致梗阻性脑积水。年轻患者脑叶或壳核中至大量出血(﹥40~50ml ),或有明确的血管病灶。脑桥出血一般不宜手术。无心、肝、肾等明显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病情平稳,停止进展,康复治疗宜尽早进行。早期康复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大有好处,并应针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抑郁情绪及时给予药物及心理治疗,如氟西汀10~20mg口服,每日一次。

止血药物:一般不用,若有凝血功能障碍,可应用,时间不超过1 周。

脑出血是脑卒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随着高血压等卒中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其发病率日益下降;但病死率仍较高,病后30天内病死率35~52%,半数以上的死亡发生在病后2天内;脑水肿、颅内压高和脑疝形成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其预后与出血量、部位、病因及全身状况有关。脑干、丘脑和大量脑室出血预后较差。可恢复生活自理的,在1个月后约10%,6个月后约20%,部分患者可恢复工作。

16.帕金森病(p273):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本病多于60岁以后发病,偶有30岁以下发病者。隐匿起病,缓慢进展。症状常始及一侧上肢,逐渐波及同侧下肢,再波及对侧上肢及下肢。

1.静止性震颤(首发症状,多始及一侧上肢远端,静止位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典型症状是拇指与屈曲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

2.肌强直(指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加。其特点为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大少一致,而且阻力大少基本不受被动运动的速度和力量的影响,类似弯曲软铅笔的感觉,故称铅管样强直。在有静止性震颤的患者中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感,称为齿轮样强直)。

3.运动迟缓(指随意动作减少,动作缓慢,笨拙。体检可见面容呆板,双眼凝视,瞬目减少,呈面具脸。书写时字越写越少,呈现写字过少征)。

4.姿势步态障碍(指平衡功能减退,姿势反射消失引起的姿势步态不稳,易跌跤。有时行走中全身僵住,不能动弹,称为冻结现象。有时迈步后,以极少的步伐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称为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

5.其他(自主神经症状常见,如便秘、出汗异常、性功能减退和溢脂性皮炎,吞咽活动减少可导致口水过多,近半患者伴抑郁或睡眠障碍)。诊断: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是依据中老年发病,缓慢进展性病程,必备运动迟缓性及至少具备静止性震颤、肌强直或姿势步态障碍中的一项,结合对左旋多巴治疗敏感即可作出临床诊断。治疗原则:综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

用药原则: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以较小剂量达到较满意疗效。

17.多发性硬化(p258):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本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主要临床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散在分布的多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

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1)中枢神经系统(CNS)散在分布的多数病灶。2)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3)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4)病程的时间的多发性。

18.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的特点。临床上每次发作或每种发作的过程称为痫性发作,一个患者可有一种或数种形式的痫性发作。

治疗:一.药物治疗原则:(1)确定是否用药。首次发作,查出病因者不宜用药,待下次发作决定;发作间期长于1年、有酒精或药物刺激诱因者,不能坚持服药可不用;1年中2次或多次发作者酌情用单药;进行性脑部疾病或EEG显示癫痫放电者必需用药。(2)正确选择药物。根据癫痫发作类型,药物治疗反应,病人的具体身心和经济情况而用药。(3)尽量单药治疗。这是使用抗癫痫药物(AEDs)的重要原则。

(4)注意药物用法。考虑药物代谢特点,作用原理以及副作用出现规律。(5)个体化治疗及长期监控(6)严密观察不良反应。(7)坚持长期规律治疗。(8)掌握停药时机及方法。

二.手术治疗:(1)适应症:起源于一侧颞叶的难治性复杂部分性发作。

(2)常用方法:1)前颞叶切除术(难治性复杂部分性发作之经典手术)。2)颞叶以外脑皮质切除术(部分性发作之基本方法)。3)癫痫病灶切除术。4)大脑半球切除术。5)胼胝体部分切除术。

6)多处软脑膜横切术(适用于部分性发作致痫灶位于脑重要功能区)。

19.周期性瘫痪:是一组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为特征的肌病,与钾的代谢异常有关。肌无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周,发作间期完全正常,根据发作时血清钾的浓度,可分为低钾型,高钾型,正常血钾型,临床上以低钾型多见。低钾型周期性瘫痪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散发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肌无力、血清钾降低、补钾后能迅速缓解。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第七版

第一单元神经病学概论 第一节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锥体外系统以及小脑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一、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一)解剖生理 中央前回——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合称锥体束)——放射冠——分别通过内囊后肢及膝行。 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底中3/5——脑桥的基底部——延髓的锥体 1锥体交叉处——大部分锥体纤维交叉到对侧脊髓侧索——皮质脊髓侧束——终止于脊髓前角。 2小部分纤维在锥体交处不交叉,直接下行,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各个平面上陆续交叉止于对侧前角。 皮质干束在脑干各个脑神经运动核的平面上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除了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外,其他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大脑皮层的支配)。 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其发出的神经轴突,(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是指挥系统,下运动神经元是执行系统。

(二)临床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急性严重的病变(如急性脑血管病或急性脊髓炎),脊髓休克期,可以表现为软瘫。休克过后即逐渐转为硬瘫。 例题1:符合中枢性瘫痪的临床特征是(2000)ZL】 A.肌群瘫痪为主 B.有肌萎缩 C.肌张力增高 D.腱反射消失 E.无病理反射 答案:C 例题2:周围性瘫痪也称为(2004)【ZL】 A.周围神经损害性瘫痪 B.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性瘫痪 C.皮质运动中枢损害性瘫痪 D.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性瘫痪 E.脊髓损害性瘫痪 答案:D (三)定位诊断 1.皮层:损伤——单瘫(对侧对应部位):病变刺激性,对侧相应部位阵发性抽搐(相应部分扩散——杰克逊) 2.内囊锥体束——对侧偏瘫,丘脑皮质束,故该处损害——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及视放射——对侧同向偏盲,称“三偏”征。 例题1:右侧内囊后肢(后脚) A

神经病学(第7版)

脑电图: 1特殊电极 (1)蝶骨电极:将小锈钢针灸针作为电极,在耳屏切迹前1.5?3.0cm,颧弓中点下方2cm垂直刺入4~5?n进行记录。该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可明显提高颞叶癫痫脑电图诊断的阳性率。 (2)鼻咽电极:主要用于检测额叶底部和颞叶前内侧的病变,但因易受呼吸和吞咽动作影响,而且患者有明显的不适感而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 (3)深部电极:将电极插人颞叶内侧的海马及杏仁核等较深部位进行记录。主要用于癫痫的术前定位,属非常规的检测方法,其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和感染。 脑电图的描记 (1)脑电图的描记和诱发试验脑电阌的描记要在安静、闭眼、觉醒或睡眠状态下进行记录’房间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常采用诱发试验提高脑电图的阳性率。常用的诱发方法及临床意义如下: ⑴睁闭眼诱发试验:主要用于了解a波对光反应的情况,方便易行,是常规的诱导方法。其操作为在描记中嘱受检者睁眼,持续5秒后再令其安静闭眼,间隔5~10秒后再重复,一般连续做2?3次。睁眼后a节律抑制,闭目后恢复正常或增强为正常反应c (1)过度换气:其原理足让患者加快呼吸频率和深度,引起短暂性呼吸性碱中毒’使常规检测中难以记录到的、不明显的异常变得明显。过度换气频率一般为20?25次/分,持续时间通常为 8分钟,检査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任何不适反应,如头痛及肢端麻木等,一旦EEG上出现痫性放电最好停止过度换气,以免临床上出现癫痫发作。儿童过度换气时出现对称性慢波可为正常反应,成人则应视为异常:过度换气时出现痫样放电、节律异常、不对称性反应均应被视为异常。 (2)闪光刺激:方法是将闪光刺激器置于受检者眼前20~30cm处,刺激光源给予不同频率的间断闪光剌激,每种频率刺激10~20秒,间歇10-15秒后更换刺激频率,观察脑波有无变化。闪光刺激是EEG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特别是对光敏性癫痫具有軍要价值。 ⑷睡眠诱发试验:通过自然或药物引起睡眠诱发脑电图异常。主要用于清醒时脑电阁正常的癫痫患者,不合作的儿童及精神异常患者。半数以上的癫痫发作与睡眠有关,部分患者在睡眠中发作,因此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EEG检查的阳性率,尤其对夜间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更适用:睡眠EKG记彔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上,最好为整夜睡眠记录, (5)其他:包括药物诱发等,常用的致痫药物有戊四氮和贝美格等静脉注射,目前临床匕已经很少应用。 (2)正常EEG ⑴正常成人E EG:在请醒、安静和闭眼放松状态下,脑电的基本节律为8-13H z的α节律, 波幅为20?100uV,主要分布在枕部和顶部;β活动的频率为14~25Hz,波幅为5~20 uV,主要分布在额叶和颞叶;部分正常人在大脑半球前部可见少量4?7Hz的θ波;频率在4Hz以下称为δ波,清醒状态下的正常人几乎没有该节律波,但入睡可出现,而且由浅入深逐渐增多。频率为8Hz以下的脑电波称为慢波。 (2)儿童EE G:与成人不同的是以慢波(少于8Hz)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波逐渐减少,而a波(8-13Hz)逐渐增多,14?18岁接近于成人脑电波 ⑶睡眠E E G:根据眼球运动可分为: (1)非快速眼动相(non-mpid eye irmvRtnetil.,NKKM):①第1期(困倦期),1清醒状态向睡眠期过渡阶段,a 律逐渐消失,被低波幅的慢波取代,在顶部出现短暂的高波幅双侧对称的负相波称为“V ”波;②第2期(浅睡期),在低波幅脑电波的基础上出现睡眠纺锤波(12-14Hz );③第3、4期(深睡期),笫3期作睡眠纺纺锤波的基础上出现高波幅慢波(δ波),但其比例在50%以下;第4期睡眠纺锤波逐渐减少至消失,δ波的比例达50%以上= 2)快速眼.动相(ftipid (.'ye ..itinv.eme.nl,KEMh从NREM第4期的高振幅.δ波为主的脑电图. 变为以低波幅δ波与间歇出现的 低波幅a波为主的混合频率脑电图,其a波比清醒时慢1-2Hz,混有少量快波。 (3)常见的异常EEG (1)弥漫性曼波:活动为弥漫性慢波.是常见的异常表现,无特异性。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弥漫性脑损伤、缺血性脑病、脑膜炎、中 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脱髓鞘性脑病等。 (2)局灶性慢波;是局部实质功能障碍所致。见于局灶性癫痫、单纯疱瘘脑炎、脑脓肿、局灶性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等。 (3)三相波:迎常为中至高振幅,频率幅为l.3~2.6Hz的负一正一负或正一负一正波。主要见于CreMtzfpldt-Jakoh病I:€JD)JJ 丨:性脑病和其他匣因所致的中毒代谢性脑病。 ⑷癫痫样放屯

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时间:三年 二、培训目标: 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了解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基本掌握神经内科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正确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急症.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 人际沟通能力,能独立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 三、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具体要求见总则) 公共学位课与专业基础课由研究生处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限选课、专业外语和专业课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在第二学年内由各学院或附院统一组织考核。具体安排见下表:

全日制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 学期 开课单位备注 公共学位课(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 社会科学部 学校统 一安排.自然辩证法社会科学部 .公共英语外国语学院 .医学统计学 公共卫生学 院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 学 公共卫生学 院 .医学文献检索图书馆 专业基础课(学分).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各附属医院.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医学法律法规 专业课(学分).神经病学(第八版) 神经病学教 研室 开课学 期各专 业确定.专业外语 专业选修课(学分) .临床神经解剖(第七版) 神经病学教 研室 开课学 期各专 业确定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学(第八版) 临床能力训练(学分)临床技能实践个月~各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实践~ 必修环节(学分)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各附属医院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发表学术论文~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四、培训时间及方法

本科医学-神经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七版)

1、一侧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病损表现为【B】 A、同侧面部痛温,触觉均障碍 B、同侧面部呈现洋葱皮样分布的分离性痛温觉障碍 C、同侧面部呈洋葱皮样分布的痛温觉及触觉障碍 D、对侧面部呈洋葱皮样分布的痛温觉及触觉障碍 E、咀嚼无力,下颌反射消失,张口时下颌向同侧偏斜 2、下列哪项不符合延髓麻痹的诊断【D】 A、真性延髓麻痹主要系指舌咽迷走神经麻痹 B、假性延髓麻痹为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 C、真性及假性延髓麻痹均出现饮水反呛、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 D、假性延髓麻痹时咽反射消失 E、真性延髓麻痹时可有舌肌瘫痪舌肌萎缩肌束颤动 3、右三叉神经病损表现为【A】 A、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张口下颌偏向右侧 B、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张口下颌偏向左侧 C、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右闭目不能 D、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左闭目不能 E、左面部痛温觉障碍,张口下颌偏向右侧 4、两足并拢站立闭目,此项检查为【B】 A、Laseque征 B、Romberg征 C、Kernig征 D、Hoffmann征 E、Babinski征 5、同向性偏盲病损位于【C】 A、同侧视神经 B、视交叉 C、对侧视束 D、对侧颞叶视辐射 E、对侧顶叶视辐射 6、下列哪项不符合一侧动眼神经麻痹【D】 A、上脸下垂,眼球不能向上、下和内侧转动 B、眼球向上、内、向下注视时出现复视 C、眼球向外呈外下方斜视 D、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 E、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 7、滑车神经受损时眼球出现向哪一方向的运动障碍【B】 A、向外上 B、向外下 C、向内上 D、向内下 E、以上均不是 8、霍纳综合征由下列哪种病因引起【A】 A、眼交感神经麻痹

神经病学第七版

神经病学第七版

————————————————————————————————作者:————————————————————————————————日期:

第一单元神经病学概论 第一节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锥体外系统以及小脑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一、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一)解剖生理 中央前回——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合称锥体束)——放射冠——分别通过内囊后肢及膝行。 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底中3/5——脑桥的基底部——延髓的锥体 1锥体交叉处——大部分锥体纤维交叉到对侧脊髓侧索——皮质脊髓侧束——终止于脊髓前角。 2小部分纤维在锥体交处不交叉,直接下行,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各个平面上陆续交叉止于对侧前角。 皮质干束在脑干各个脑神经运动核的平面上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除了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外,其他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大脑皮层的支配)。 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其发出的神经轴突,(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是指挥系统,下运动神经元是执行系统。

(二)临床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周围性瘫 痪) 损伤结构皮质锥体细胞,传导束脑神经运动核,脊髓前角运 动细胞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 瘫痪范围较广,偏瘫,单瘫局限,四肢肌群 肌张力高(痉挛瘫)低(弛缓瘫) 腱反射亢进减弱或消失 病理反射+ - 肌萎缩-+ 肌震颤-+ 肌电图传导速度正常传导速度减慢,失神经电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急性严重的病变(如急性脑血管病或急性脊髓炎),脊髓休克期,可以表现为软瘫。休克过后即逐渐转为硬瘫。 例题1:符合中枢性瘫痪的临床特征是(2000)【ZL】 A.肌群瘫痪为主 B.有肌萎缩 C.肌张力增高 D.腱反射消失 E.无病理反射 答案:C 例题2:周围性瘫痪也称为 (2004)【ZL】 A.周围神经损害性瘫痪 B.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性瘫痪 C.皮质运动中枢损害性瘫痪 D.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性瘫痪 E.脊髓损害性瘫痪 答案:D (三)定位诊断 1.皮层:损伤——单瘫(对侧对应部位):病变刺激性,对侧相应部位阵发性抽搐(相应部分扩散——杰克逊) 2.内囊锥体束——对侧偏瘫,丘脑皮质束,故该处损害——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及视放射——对侧同向偏盲,称“三偏”征。 例题1:右侧内囊后肢(后脚)受损,可能出现的病症是 A.嗅觉丧失

神经病学教材(第七版内科学省略的神经系统部分)汇编

目录 第一章脑血管病…………………………………………………………第一节脑出血…………………………………………………1-12 第二节蛛网膜下腔出血…………………………………………12-17 第三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7-21 第四节脑梗死…………………………………………………21-30 第五节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30-37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7-43 第一节急性细菌性脑膜炎………………………………………44-46 第二节急性病毒性脑膜炎炎……………………………………46-50 第四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50-53 第五节带状疱疹及神经系统合并症……………………………54-58 第六节结核性脑膜炎…………………………………………58-64 第七节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64-68 第八节神经囊虫病………………………………………………69-76 第九节神经梅毒…………………………………………………77-80 第十节艾滋病的神经系统表现…………………………………81-91 第十一节散发性克一雅病………………………………………91-97

第三章神经系统遗传及变性病…………………………………………第一节遗传性共济失调…………………………………………98-113 第二节少年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113-116 第三节腓骨肌萎缩症…………………………………………116-120 第四节多系统萎缩…………………………………………120-131 第五节运动神经元病…………………………………………131-146 第六节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疾病…………………………147-177 第四章运动障碍疾病………………………………………………… 第一节特发性震颤…………………………………………178-180 第二节帕金森病……………………………………………180-187 第三节小舞蹈病……………………………………………187-190 第四节肝豆状核变性………………………………………190-196 第五节亨廷顿病……………………………………………197-200 第六节肌张力障碍…………………………………………200-204 第七节 Tourette综合征……………………………………204-216 第五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 第一节多发性硬化……………………………………………217-235第二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235-238 第三节中央脑桥髓质溶解症………………………………238-244

神经病学(第7版)-推荐下载

脑电图:1特殊电极 (1)蝶骨电极:将小锈钢针灸针作为电极,在耳屏切迹前1.5?3.0cm ,颧弓中点下方2cm 垂直刺入4~5?n 进行记录。该方法与常 规方法比较 可明显提高颞叶癫痫脑电图诊断的阳性率。(2)鼻咽电极:主要用于检测额叶底部和颞 叶前内侧的病变,但因易受呼吸和吞咽动作影 响,而且患者有明显的不适感而限制了该技术的 应用。(3) 深部电极:将电极插人颞叶内侧的海马及 杏仁核等较深部位进行记录。主要用于癫痫的术 前定位,属非常规的检测方法, 其主要并发症是 出血和感染。脑电图的描记(1) 脑电图的描记和诱发试验脑电阌的描 记要在安静、闭眼、觉醒或睡眠状态下进行记录’房间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常采用诱发试验提高脑电图的阳性率。常用的诱发方法及临床意义如下: ⑴睁闭眼诱发试验:主要用于了解a 波对光反应的情况,方便易行,是常规的诱导方法。 其操作为在描记中嘱受检者睁眼,持续5秒后再令其安静闭眼,间隔5~10秒后再重复,一般 连续做2?3次。睁眼后a 节律抑制,闭目后恢复正常或增强为正常反应c (1) 过度换气:其原理足让患者加快呼吸频率和深度,引起短暂性呼吸性碱中毒’使常规检测中难以记录到的、不明显 的异常变得明显。过度换气频率一般为20?25次/分,持续时间通常为 8分钟,检査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任何不适反应,如头痛及肢端麻木等,一旦EEG 上出现痫性放电最好停止过度换气,以免临床上出现癫痫发作。儿童过度换气时出现对称性慢波可为正常反应,成人则应视为异常:过度换气时出现痫样放电、节律异常、不对称性反应均应被视为异常。 (2)闪光刺激:方法是将闪光刺激器置于受检者眼前20~30cm 处,刺激光源给予不同频率的 间断闪光剌激,每种频率 刺激10~20秒,间歇10-15秒后更换刺激频率,观察脑波有无变化。闪光刺激是EEG 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特别是对光敏性癫痫 具有軍要价值。 ⑷睡眠诱发试验:通过自然或药物引起睡眠诱发脑电图异常。主要用于清醒时脑电阁正常的癫痫患者,不合作的儿童及精神异常患者。半数以上的癫痫发作与睡眠有关,部分患者在睡眠中发作,因此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EEG 检查的阳性率,尤其对夜间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更适用:睡眠EKG 记彔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上,最好为整夜睡眠记录, (5)其他:包括药物诱发等,常用的致痫药物有戊四氮和贝美格等静脉注射,目前临床匕已经很少应用。 (2) 正常EEG ⑴正常成人EEG:在请醒、安静和闭眼放松状态下,脑电的基本节律为8-13H z 的α节律, 波幅为20?100uV ,主要分布在枕部和顶部;β活动的频率为14~25Hz ,波幅为5~20 uV,主要分布在额叶和颞叶;部分正常人在大脑半球前部可见少量4?7Hz 的θ波;频率在4Hz 以下称为 δ波,清醒状态下的正常人几乎没有该节律波,但入睡可出现,而且由浅入深逐渐增多。频率为 8Hz 以下的脑电波称为慢波。 (2)儿童EE G:与成人不同的是以慢波(少于8Hz )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波逐渐减少,而a 波(8-13Hz)逐渐增多,14?18 岁接近于成人脑电波 ⑶睡眠E E G :根据眼球运动可分为: (1)非快速眼动相(non-mpid eye irmvRtnetil.,NKKM):①第1期(困倦期),1清醒状态向睡眠期过渡阶段,a 律逐渐消失,被低波幅的慢波取代,在顶部出现短暂的高波幅双侧对称的负相波称为“V ”波;②第2期(浅睡期),在低波幅脑电波的基础上出现睡眠纺锤波(12-14Hz );③第3、4期(深睡期),笫3期作睡眠纺纺锤波的基础上出现高波幅慢波(δ波),但其比例在50%以下;第 4期睡眠纺锤波逐渐减少至消失,δ波的比例达50%以上= 2)快速眼.动相(ftipid (.'ye ..itinv.eme.nl,KEMh 从NREM 第4期的高振幅.δ波为主的脑电图. 变为以低波幅δ波与间歇出现的低 波幅a 波为主的混合频率脑电图,其a 波比清醒时慢1-2Hz,混有少量快波。 (3)常见的异常EEG (1)弥漫性曼波:活动为弥漫性慢波.是常见的异常表现无特异性。见于各种原因所 致的弥漫性脑损伤、缺血性脑病、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脱髓鞘性脑病等。 (2)局灶性慢波;是局部实质功能障碍所致。见于局灶性癫痫、单纯疱瘘脑炎、脑脓肿、局灶性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等。 (3)三相波:迎常为中至高振幅,频率幅为l.3~2.6Hz 的负一正一负或正一负一正波。主要见 于CreMtzfpldt-Jakoh 病I :€JD)JJ 丨:性脑病和其他匣因所致的中毒代谢性脑病。 ⑷癫痫样放屯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