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某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按多层框架考虑),其平面及剖面分别见图1和图2,楼层高度分别为H1=3.9m、H2=3.6m见分组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层)盖。框架梁截面参考尺寸:走道梁(各层)为250mm×400mm、顶层为250mm×600mm、一层250mm×650mm。柱截面参考尺寸: 5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梁采用C30;柱采用C35。钢筋强度等级:受力纵筋和箍筋的强度等级分别不低于HRB400、HRB335。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结构阻尼比为0.05,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试对该框架进行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地震设计计算。

荷载信息如下: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楼板厚度为h见分组表,活荷载标准值:住宅楼面为2.0kN/m2,走道为2.0kN/m2,不上人屋面为0.5kN/m2。设计时考虑雪荷载的影响,雪荷载标准值为0.4 kN/m2。

图1

结构平面图

图2 结构剖面图

注:a=6m,b=2.4m,c=4.5m

二、重力荷载代表值

对于重力荷载的计算,永久荷载取全部,可变荷载取50%,各层重力荷载集中于楼层标高处,各层的墙体均取本层的一半和上一层的一半,顶层只取下层的一半计算。其代表值如图3所示。

第二层:

恒载:4.5×8×(6+2.4+6)×0.12×25+36×0.5×0.5×3.6×0.5×25+[0.25×(0.4?0.12)×9×2.4+0.25×(0.6?0.12)×(6×18+4.5×16)]×25=2538KN

活载:0.5×0.4×4.5×8×(6+2.4+6)=103.68KN

荷载代表值G2=2641.68KN

第一层:

恒载:4.5×8×(6+2.4+6)×0.12×25+36×0.5×0.5×

3.6+3.92

×25+[0.25×

(0.4?0.12)×9×2.4+0.25×(0.65?0.12)×(6×18+4.5×16)]×25=3033KN

活载:0.5×2×4.5×8×(6+2.4+6)=518.40KN 荷载代表值G1=3551.40KN

为了方便计算,取G1=2645KN ,G2=3555KN 。 三、结构自震周期计算 1、横梁线刚度的计算

梁柱的刚度均采用D 值法计算,即梁的截面惯性矩考虑了楼板的作用,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梁的抗侧移刚度

注:混凝土C30, 423.010c E N mm =? 2、柱及楼层的抗侧移刚度

柱抗侧移刚度:2

12c

i D h α

= 二层: ,22b

c

i

K K i K α=

=

+∑;一层: 0.5,2b c i K K i K

α+=

=+∑

表2 框架柱值及楼层抗侧移刚度

3采用假想顶点位移计算,见表3:

表3 假想顶点位移计算

取填充墙的周期影响系数0.60T ?=,则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为:

T 1=1.7ΨT √Δ=1.7×0.67×√0.014=0.135s

四、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弹性位移验算

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为T 1=0.135s ,多遇地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 ,查表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 0.16a =。场地类别为Ⅳ类,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查表得特征周期T g =0.75s 。

结构阻尼比为0.05,阻尼调整系数η2=1,故地震影响系数为:

α=η2αmax =0.16

2、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由于按多层框架考虑,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结构等效总重 力eq G 取重力荷载代表的85%计算 ,则结构底部剪力标准值Ek F 为:

F Ek =α

G Eq =0.16×0.85×6200=843.2KN

由于T g =0.75s >0.55s ,且T 1=0.135<1.4T g =1.05,不需修正顶层附加地震作用。各层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公式为:F Ek =G iH

i

∑G iH i

2j=1F Ek ,计算结果如表4。

3、楼层地震位移计算

地震作用下各楼层水平地震层间剪力为:5

i k k i V F ==∑,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4、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i

e i

V u G ?=

弹性层间位移角为:e

e u h

θ?=

其中h 为计算楼层层高,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i F 、i V 、e θ的计算

显然弹性层间角位移均小于弹性层间角限制[]1550

e θ=

,故梁柱截面尺寸均满足要求。

五、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框架柱端剪力及弯矩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中框架柱剪力和柱端弯矩标准值如表5所示:

表6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中边框架柱剪力和柱端弯矩标准值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中框架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标准值如表7所示:

计算框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竖向作用下的内力时,重力荷载代表值取全部永久荷载、50%的楼面活荷载和50%的雪荷载。

由于结构的基本对称,竖向荷载下的框架侧移可以忽略,因此,这儿选取半结构采用弯矩分配法计算框架内力。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梁端负弯矩调幅,取弯矩调幅系数为0.8,梁的跨中弯矩随之做相应的增加。

1、各节点分配系数

节点分配系数:μ=I i

∑I i

图3 节点布置图

节点B:

μBC=

45587

45587+42080+57200

=0.315

μBA=

42080

45587+42080+57200

=0.290

μBF=

57200

45587+42080+57200

=0.395

节点C:

μCB=

45587

45587+45000

=0.503

μCD=

45000

45587+45000

=0.497

节点D:

μDF=

45587

45587+45000+33333×0.5

=0.425

μDC=

45000

45587+45000+33333×0.5

=0.420

μDE=33333×0.5

=0.155

节点F:

μFG=

33333×0.5

45587+42080+33333×0.5+57200

=0.103

μFG=45587

=0.282

μFB=

57200

45587+42080+33333×0.5+57200

=0.354

μFH=

42080

45587+42080+33333×0.5+57200

=0.261

以下均取中框架结构计算。

(1)连续梁恒载

二层:

大梁线荷载:25×(0.25×0.6+0.12×4.5)+0.5×0.4×4.5=18.15KN 走道梁线荷载:25×(0.25×0.4+0.12×4.5)+0.5×0.4×4.5=16.9KN 一层:

大梁线荷载:25×(0.25×0.65+0.12×4.5)+0.5×2×4.5=22.10KN 走道梁线荷载:25×(0.25×0.4+0.12×4.5)+0.5×2×4.5=20.5KN (2)弯矩计算

固端弯矩:

M BF=?M FB=?1

12

×22.1×62=?66.3KN.m

M CD=?M DC=?1

12

×18.15×62=?54.45KN.m

M FG=2M GF=?1

3

×20.5×1.22=?9.84KN.m

M DE=2M ED=?1

3

×16.9×1.22=?8.11KN.m

弯矩分配见表10。

及柱端弯矩、轴力值,如表11所示。

GE GE

表中的弯矩符号规则:以顺时针为正。

七、内力组合和内力调整

本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和重力荷载效应的组合。

1、框架梁的内力组合和调整

对于第一层大梁:

(注:此处以使梁下部受拉的弯矩为正并考虑了弯矩值折算到节点边缘)1)大梁端部组合弯矩设计值

梁左端:

地震弯矩逆时针方向作用且ΥGE=1.2时,梁左端负弯矩:

M b l=1.3M Ek+1.2M Gk

=1.3×(?55.26)×(1?

0.325

55.26

55.26+46.42×3.9

)+1.2×(?37.8)

=?111.69KN.m

地震弯矩顺时针方向作用且ΥGE=1.2时,梁左端正弯矩:

M b l=1.3M Ek+1.2M Gk

=1.3×55.26×(1?

0.325

55.26

55.26+46.42×3.9

)+1.2×(?37.8)

=20.97KN.m 地震弯矩顺时针方向作用且ΥGE=1.0时,梁左端正弯矩

M b l=1.3M Ek+1.0M Gk

=1.3×55.26×(1?

0.325

55.26

55.26+46.42×3.9

)+1.0×(?37.8)

=28.53KN.m

同理,大梁右端弯矩组合分别为:

M b r=1.3M Ek+1.2M Gk

=1.3×(?46.42)×(1?

0.325

46.42

55.26+46.42×3.9

)+1.2×(?42.88)

=?106.30KN.m M b r=1.3M Ek+1.2M Gk

=1.3×46.42×(1?

0.325

46.42

55.26+46.42×3.9

)+1.2×(?42.88)

=3.38KN.m

M b r=1.3M Ek+1.0M Gk

=1.3×46.42×(1?

0.325

46.42

55.26+46.42×3.9

)+1.0×(?42.88)

=11.96KN.m

经比较,大梁端部组合弯矩设计值得最后取值为:梁左端负弯矩:-111.69KN.m,正弯矩28.53KN.m;梁右端负弯矩:-106.30KN.m,正弯矩11.96KN.m。

2)大梁跨中组合弯矩设计值

3) M b m=1.3M Ek+1.2M Gk

=1.3×?55.26×(1?

0.325

55.26

55.26+46.42×3.9

)+42.18

2

+1.2×(1

8

×22.1×62?

37.80+42.88

2

)

=65.18KN.m M b m=1.3M Ek+1.2M Gk

=1.3×55.26×(1?

0.325

55.26

55.26+46.42×3.9

)?42.18

2

+1.2×(1

8

×22.1×62?

37.80+42.88

2

)

=76.68KN.m M b m=1.3M Ek+1.0M Gk

=1.3×?55.26×(1?

0.325

55.26

55.26+46.42×3.9

)+42.18

+1.0×(1

×22.1×62?

37.80+42.88

)

=64.85KN.m

经比较,梁底跨中组合弯矩设计值得最后取值为:M b m=76.68KN.m。4)大梁端部组合剪力设计值

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取ηvb=1.2。且ΥGE=1.2。

梁端弯矩顺时针作用时的剪力为:

V b=1.2×28.53+106.30

+1.2×(0.5×22.1×5.5)=108.98KN

梁端弯矩逆时针作用时的剪力为:

V b=1.2×111.69+11.96

5.5

+1.2×(0.5×22.1×5.5)=106.54KN

经比较,梁端剪力设计值得最后取值为:V b=108.98KN。

同理,用Excel表格处理数据可以得到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与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效应,如表格12所示。

②走道梁净跨l n=2.4?0.5=1.9m。

③“±”考虑了地震两个方向的作用,即左震和右震,梁两端的剪力两个值分

别考虑了地震弯矩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2、框架柱的内力组合和调整

对于第一层中柱Z2的内力组合和调整计算如下。

1)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

①柱端弯矩组合计算

第一层中柱Z2柱顶弯矩:

M c t=1.3M Ek+1.2M GE

=1.3×47.35×(1?

0.325

47.35

47.35+57.87×3.9

)+1.2×(?13.20)

=34.32KN.m(顺时针方向)

M c t=1.3M Ek+1.2M GE

=1.3×(?47.35)×(1?

0.325

47.35

47.35+57.87×3.9

)+1.2×(?13.20)

=?65.99KN.m(逆时针方向)

M c b=1.3M Ek+1.2M GE

=1.3×57.87×(1?

0.325

57.87

47.35+57.87×3.9

)+1.2×(?5.66)

=54.51KN.m(顺时针方向)

M c b=1.3M Ek+1.2M GE

=1.3×(?57.87)×(1?

0.325

57.87

47.35+57.87×3.9

)+1.2×(?5.66)

=?75.62KN.m(逆时针方向)

②柱端弯矩调整

这里仅以逆时针方向弯矩调整为例,并进行承载力计算。

A.柱下端截面。对于二级框架:

M c b=1.5×75.62=113.43KN.m

B.柱上端截面。经验算,底层柱轴压比小于0.75,因此,柱上端弯矩按下面式子调整:

∑M c=1.5∑M b

按柱上下端弹性分析所得的考虑地震组合的弯矩比进行分配。

节点左侧梁弯矩(已折算到节点边缘):

第一层中柱Z2上端节点:

M b L=1.2×42.88+1.3×42.18=106.3KN.m

M b R=1.2×(?10.0)+1.3×21.41=15.84KN.m

第二层中柱Z2下端节点:

M c2b=1.2×(?22.53)+1.3×(?21.21)=?54.61KN.m 则第一层中柱Z2上端截面调整后的组合弯矩设计值为:

M c t=M c1t

M c1t+M c2b ηc∑M=1.5×65.99

65.99+54.61

×(106.3+15.84)=100.25K N.m

2)柱端组合剪力设计值

柱上下端截面组合剪力设计值调整时,对于二级框架结构,柱剪力增大系数取ηc= 1.3。

V C=1.3M c t+M c b

H n

=1.3×

119.5+89.69

3.9?0.325

=76.07KN

3)节点核心区组合剪力设计值

二级框架,强节点系数ηc=1.35。

V j=1.35M b L+M b R

?b0?a s′

(1?

?b0?a s′

H c??b

)

=1.35×

106.3+15.84

0.65+04

2?0.04?0.04

×(1

?

0.65+04

2?0.04?0.04

3.9×

47.35

47.35+57.87+3.6×

26.12

26.12+32.85?

0.65+04

2

)

=260.55KN

同理可得其他柱端节点处的弯矩调整值、组合剪力设计值及节点核心区组合剪力设计值,如表13所示。

注:①表中柱端弯矩已经折算到节点边缘。

②M c′表示所求柱端弯矩节点处的另一个柱端弯矩。

③二层柱H n=3.6?0.3=3.3m。

以下以第一层大梁和第一层Z2柱为例计算。

混凝土C30:f c=14.3N/mm2,f t=1.43N/mm2;C35:f c=16.7N/mm2,f t= 1.57N/mm2。

(1)框架梁截面抗震承载力

1)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梁端在地震反复作用下受弯承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在正弯矩下:γRE M b≤f y A s(?0?a s′)

在负弯矩下:γRE M b≤α1f c bx(?0?0.5x)+f y A s(?0?a s′)

α1f c bx=f y A s?f y′A s′

梁左端下部配筋:

A s′=

γRE M b

y0s

==104.28mm2

考虑到为了满足梁配筋的构造要求,选配4 14,A s′=615mm2。梁左端上部配筋:

由于αs=γRE M b?f y ′A

s

(?0?a s′)

α1f c b?02

<0,则为了满足梁配筋的构造要求,选配4 16,A s= 804mm2。

验算二级框架抗震要求:

ξ=f y A s?f y′A s′

1c0

=

360×(804?615)

=0.03<0.35

A s′

S

=

615

=0.765>0.3

A S=804mm2>0.3%b?=0.3%×250×650=487.5mm2即均满足要求。

同理结合表12中数据可求出其它梁端配筋,如表15所示。

注:大梁:0.3%b?=0.3%×650×250=450mm2;

走道梁: 0.3%b?=0.3%×250×400=300mm2。

由表可得以上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均满足要求。

2)斜截面承载力验算

检验梁截面尺寸:

0.2βc f c b?0

γRE =

0.2×1.0×14.3×250×610

0.85

×10?3=513.12KN >V b=108.98KN

满足截面尺寸要求。

由斜截面承载力公式可得:

A sv s ≥

γRE V b?0.6αcv f t b?0

f yv?0

=

0.85×108980?0.6×0.7×1.43×250×610

300×610

<0

由二级抗震等级要求,箍筋直径d≥8mm,箍筋间距s=min{100,8d,?

4

},取双肢箍B10@150。

同理可求得其它斜截面承载力验算,如表16所示。

以柱Z2截面为例。

1)轴力组合设计值和轴压比验算

柱轴力组合验算:

N c=1.3N E+1.2N GE=1.3×9.07+1.2×138.04=177.44KN

(与柱端顺时针方向弯矩对应) N c=1.3N E+1.2N GE=1.3×(?9.07)+1.2×138.04=153.86KN

(与柱端顺时针方向弯矩对应) 最大轴压比验算:

N c c =

177440

=0.0496<0.75

满足要求。

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取柱端弯矩逆时针方向为例。

M c b=119.5KN.m,M c t=89.69KN.m,N c=153.86KN 柱为双曲率弯曲,M1=M c t,M2=M c b

弯矩比:M1

M2=?89.69

119.5

=?0.75<0.9

轴压比:N c

f c A =153860

14.3×2500

=0.043<0.75

柱偏心方向的回转半径:i=√I c

A c =√5.21×10?3

0.25

=0.144m

又l c

i = 3.9

0.144

=27.1<34?12M1

M2

=34+0.75×12=43

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可知:此时可不考虑感觉自身挠曲变形的影响。同理可得其它柱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如表17和表18所示。

注:①为了便于排版,用表格中Δ表示式lc

i <34?12M1

M2

②当ξ=N

α1f c b?0<2a s′

?0

,取ξ=2a s

?0

,对称配筋A s=A s′=N(e i?

?

2

+a s′)

f y(?0?a s′)

,。

则柱截面四周均选配4C18,总配筋12C18,A s=3054mm2,ρ=3054

500×500

=1.2%> 0.8%,满足要求。

3)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柱截面尺寸验算:

0.2βc f c b?0

RE =

0.2×1.0×16.7×500×460

×10?3=903.8 KN >V c max=77.70KN

则所有柱截面满足要求。柱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若选10A@100复合箍,则箍筋直径d>A8,箍筋间距s≤100mm及8d(纵筋直径),体

积配箍率ρsv=8×450×78.5

450×450×100=1.4%>λv f c

f yv

=0.87%,均满足二级抗震等级柱加密区的箍

筋构造要求。而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对纵筋的约束要求也满足。对非加密区的配筋仅改为10A@200复合箍筋即满足抗震构造要求,此时:

一层:λ=H n

2h0=3.575×1000

2×460

=3.99>3

二层:λ=H n

2h0=3.3×1000

2×460

=3.59>3

取λ=3。

f c A=0.3×16.7×2500=1252500N>N cmax=284802N

V u=

1

γRE

(

1.75

1+λ

f t b?0+f yv

A sv

s

?0+0.056N)

=

1

0.85

(

1.75

1+3

×1.57×500×460+270×

4×78.5

200

×460+0.056×177440)

=427000N

>V cmax=77700KN

则柱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满足要求。

(3)节点核心区验算

由于梁宽b b=b c

2

=250mm,取b j=b c=500mm。而且节点四侧各梁截面宽度小于该侧柱截面宽度的1/2,正交方向的纵向框架梁高度不小于本横向框架梁高度h b的3/4,取交叉梁约束影响系数ηj=1.5。节点核心区配箍与柱端配箍相同。

截面尺寸验算:

0.2ηjβc b j?j

γRE =

0.2×1.5×16.7×500×500

0.85

×10?3=1743.5 KN >V jmax=260.55KN

满足要求。

节点作用的轴力:

N c=1.3N E+1.0N GE=?1.3×4.08+1.2×121.8=116.5KN<0.5f c b c?c

=2087.5KN

抗震承载力验算:

V u=

1

γRE

(1.1f t b j?j+f yv

A svj

s

(?b0?a s′)+0.05Nηj

b j

b c

)

=

1

0.85

(1.1×1.5×1.57×500×500+270×

4×78.5

100

×

570+320

2 +0.05×116500×1.5×1)

=530.3KN

>V j max=260.55KN

则节点核心区抗震满足要求。

九、罕遇地震作用下变形计算

由于该结构为8度设防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应进行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部位的抗震变形。采用简化方法验算。

1、各层梁端、柱端基线抗弯承载力

按实际配筋计算各层梁端、柱端基线抗弯承载力。梁的上下配筋不一样,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屈服弯矩不同,因此有两个不同的屈服弯矩。

对于一层大梁:

梁左端:

上部:M byk=f yk A sb(?b0?a s′)=400×615×(610?40)×10?6=140.2KN.m

下部:M byk=f yk A sb(?b0?a s′)=400×452×(610?40)×10?6=103KN.m 梁右端:

上部:M byk==140.2KN.m

下部:M byk=130KN.m

对于二层大梁:

梁左端:

上部:M byk=f yk A sb(?b0?a s′)=400×615×(560?40)×10?6=127.9KN.m

下部:M byk=f yk A sb(?b0?a s′)=400×452×(560?40)×10?6=94KN.m 梁右端:

上部:M byk==127.9KN.m

下部:M byk=94KN.m

对于第一层柱端弯矩:

M byk=f yk A sc(?b0?a s′)+0.5N G?c(1?

N G

f ck b c?c

)

=400×1018×(460?40)+0.5×228040×500×(1?228040

)

=228KN.m

各层梁及柱端屈服弯矩的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

2、确定各节点的失效机制及单柱屈服剪力

已知各梁端与柱端的屈服弯矩后,根据节点处梁、柱屈服弯矩的数量关系,先判别预期的塑性铰位置,并确定柱端有效受弯承载力和各单柱屈服剪力。结果如图5所示。

3、计算各楼层的屈服剪力及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

1)楼层的屈服剪力计算

2)罕遇地震下楼层弹性地震剪力计算。采用罕遇地震水平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计算多遇地震下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方法求得罕遇地震下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结构自振周期计算时不考虑周期折减系数。

3)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计算

各楼层的屈服剪力、罕遇地震下楼层剪力及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计算结果如表20所示。

4)判定是否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及验算位置。由表可知,

各楼层的屈服强度系数ξy均大于0.5,则不进行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

表20 中框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值

经过这次完整的建筑抗震课程设计,我收获颇丰。

对于大作业,设计资料所给混凝土和受力钢筋甚至箍筋的强度均很高,且梁柱截面均很大,对于一个两层框架结构设计显得非常充足。弹性位移角远远小于规范限值;梁配筋4C14+4C12,柱配筋12C18(以上为构造配筋,如果柱选择12C16则不能满足

强柱弱梁原则);轴压比均不大于0.1(<0.75);强节点原则较易实现,从中都可以看出设计约束条件过弱;另外,还可以从最后的屈服强度系数过大可以看出配筋承载力显着过大,甚至可能达不到屈服状态。两层楼的屈服强度系数虽然都大于0.5,但是有明显突变(可能形成薄弱层不利影响),如果要改善该情况,且保证构造措施,则可以加大第一层梁的配筋面积,同时加大柱的配筋面积(以保证强柱弱梁);但同样该方法会减弱屈服机制的实现,还造成材料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以上结果也和重力荷载代表值相关。根据书中叙述,在此次作业中屋面活荷载(不包括雪荷载)未被计入,使得我计算的荷载结果可能比起一些数据偏小。对于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了三次弯矩分配,但是两次弯矩分配已可以满足精度要求。对梁端弯矩调幅处理后,节点弯矩会再次出现不平衡,我采取了不再进行弯矩分配调整措施,原因如下:第一,如果需要弯矩再分配那它最后调幅后还会不平衡(如果只是保证一定的差别精度也是可以进行调整的);第二,内力真实值和设计值本身就有差别,结构设计中应采用相应的设计值且不能影响其它取值。

参考文献

[1] 薛素铎,赵均,高向宇.建筑抗震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 梁兴文,史庆轩.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2015

[4] 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012

[5] 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0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0610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简支梁(板)桥设计 使用班级:土木工程10级 指导教师:董军 2013年5月

1 课程设计题目 简支梁(板)桥设计:土木1005~1008班城市A级,净-24+2×1.0 m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本题目拟考虑每人一题,每位同学应在计算书封面表明自己的具体题目。 2 课程设计资料 2.1主要技术指标 1 设计行车速度为100 km∕h,或80 km∕h 2 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或公路Ⅱ级荷载,或城市A级, 3 桥面净宽为净-11+2×0.5 m,或净-24+2×1.0 m 4 基本烈度为6度、按7度采取抗震措施 5 路基宽度为24.5 m(全幅),或35 m(全幅) 2.2主要材料 (1) 混凝土 上部结构构造:除防撞护栏采用25号混凝土和桥面铺装采用30号混凝土外其余均采用50号混凝土。 下部结构构造:墩帽、台帽及防撞挡块采用25号混凝土,前墙、侧墙顶采用20号混凝土,墙身采用15号小石子混凝土砌块石,基础采用15号小石子混凝土砌片石。 (2) 主要钢材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技术条件符合“国际预应力学术联合会”(FIP)所规定的《后张系统认可及应用标准》。钢绞线的标准强度采用1860Mpa每根15.24的钢绞线。钢绞线的拉断力为26.07吨(260.7KN)。采用低松弛钢绞线。 普通钢筋:采用Ⅰ级、Ⅱ级钢筋。其技术条件必须符合GB1448—84规定。钢板采用A3钢板。凡需焊接的钢材均需满足可焊性要求。 3 桥型与结构 3.1上部结构 本桥为两孔跨径13~20 m的简支桥面连续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或20~30 m的预应力混凝土T 型梁桥。每孔由6片T梁组成,或每孔由13片T梁组成,主梁肩跨2.0 m,梁高1.10~1.75 m,梁宽2.0 m。桥面横坡为2%,桥面铺装采用等厚度布置横向坡度由帽梁上的支座垫石形成。桥面板与横隔板顶底面均设2%的单向横坡,空心板底面或梁肋底面为水平。 3.2下部结构 本桥桥址地质岩石微风化粒斑玄武岩,力学强度高,允许承载力为3000KPa,因此采用石砌扩大基础,重力式桥台。 4 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系(部):建筑工程系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 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姓名: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班级: 指导老师:杜向琴 时间: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课题及要求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第三部分:构件配筋图

第一部分:设计课题及要求 一、设计课题 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时间: 三、设计资料 某厂房按正常运行状况设计,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下图)。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容重为203 /m kN),板底及梁用15mm厚混合砂浆粉底(容重为173 kN);钢筋除主梁和次梁的主筋采用HRB335钢筋外, /m 其余均为HPB235钢筋。按以下4组数据选其中一组进行设计: (1)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2 kN,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m (2)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2 kN,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m (3)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52 kN,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m (4)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52 /m kN,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柱子的尺寸为mm 350 ,四周墙厚240mm mm350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1、编写整洁、正确、详细,完整的设计说明书一份,内容包括: (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拟定; (2)板、次梁的荷载计算、内力计算; (3)板、次梁的配筋计算。 2、绘制构件的配筋图,具体包括板、次梁的平面布置配筋图。 3、要求:本设计可参照教材及其他参考书相关内容,但需注意:必须独立完成,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应及时向指导老师询问。指导老师除原上课时间外,每天指导时间为2~3小时。 五、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结束后,由指导老师按有关规定评定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课程设计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比例一般不超过总人数的20%。 优秀:计算书正确,施工图内容正确、图面清晰布置合理、表达规范; 良好:计算书正确,施工图内容基本正确(个别有小问题)、图面清晰布置比较合理、表达比较规范; 中等:计算书基本正确,施工图有部分非主要的错误、图面比较清晰布置基本合理、表达基本规范; 及格:计算书基本正确(可能有部分小问题),施工图小错误较多、表达不太规范; 不及格:计算书错误较多,施工图有明显错误、内容不完整且表达不规范。 六. 参考资料 1.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材) 2.混凝土结构 3.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结构设计手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中国工业出版社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021年建筑抗震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欧阳光明(2021.03.07) 某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衡宇(按多层框架考虑),其平面及剖面辨别见图1和图2,楼层高度辨别为H1=3.9m、H2=3.6m见分组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层)盖。框架梁截面参考尺寸:走道梁(各层)为250mm×400mm、顶层为250mm×600mm、一层250mm×650mm。柱截面参考尺寸:500mm×500mm。混凝土强度品级:梁采取C30;柱采取C35。钢筋强度品级:受力纵筋和箍筋的强度品级辨别不低于HRB400、HRB335。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动加速度为0.2g,结构阻尼比为0.05,设计地动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试对该框架进行横向水平地举措用下的地动设计计算。 荷载信息如下: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楼板厚度为h见分组表,活荷载标准值:住宅楼面为2.0kN/m2,走道为2.0kN/m2,不上人屋面为0.5kN/m2。设计时考虑雪荷载的影响,雪荷载标准值为0.4 kN/m2。

图1 结构平面图 图2 结构剖面图 注:a=6m,b=2.4m,c=4.5m 二、重力荷载代表值 对重力荷载的计算,永久荷载取全部,可变荷载取50%,各层重力荷载集中于楼层标高处,各层的墙体均取本层的一半和上一层的一半,顶层只取下层的一半计算。其代表值如图3所示。 第二层: 恒载: 25+[0.25 ]=2538KN 活载:0.50.4 4.5()=103.68KN 荷载代表值G2=2641.68KN 第一层: 恒载:

25+[0.25 ] =3033KN 活载:0.52 4.5 ( )=518.40KN 荷载代表值G1=3551.40KN 为了便利计算,取G1=2645KN ,G2=3555KN 。 三、结构自震周期计算 1、横梁线刚度的计算 梁柱的刚度均采取D 值法计算,即梁的截面惯性矩考虑了楼板的作用,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梁的抗侧移刚度 部位 截 面 2 /h b m ? 跨度 /l m 矩形截面 惯性矩 3034 12 10I bh m -= 边框架梁 中框架梁 034 1.510b I I m -= 410c b b E I i l kN m = ? 034 210b I I m -= 410c b b E I i l kN m = ? 走道梁 2.4 1.33 2 2.5 2.66 3.333 二层其 他梁 6 4.5 6.75 3.375 9 4.5 一层其 他梁 6 4.5 8.58 4.29 11.44 5.72 注:混凝土C30,423.010c E N mm =? 2、柱及楼层的抗侧移刚度 柱抗侧移刚度:2 12c i D h α =

桥梁施工课程设计

装配式连续结构空心板桥施工方案设计 一、工程概况 该桥采用5×16米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全桥长84.08米。柱式桥墩。桥面宽度为9m,桥面系布置为:0.25m(栏杆)+0.75m(人行道)+7.00m(行 车道)+0.75m(人行道)+0.25m(栏杆)。该桥为五跨混凝土简支板结构, 桥面连续,与路线前进方向交角为90度。桥墩采用柱式桥墩、桩基础。行 车道面铺设13cmC30防水混凝土和8cm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人行道铺设2cm 水泥砂浆。 二、编制依据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01----2003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62---200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1---89 《公路桥涵通用规范》 JTG06----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024---85 三、桥梁主要部位施工工艺、施工方案 1.基础工程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 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为φ1.2m、φ1.5m。钻孔采用回旋钻机或冲击钻 机进行。(详见桥梁钻孔桩施工工艺) 1.1 场地及桩位 清除桩位及操作区内的障碍物并整平场地,堆填钻机施工平台。根据桩基施 工顺序,精确放出桩位中心点,并保护好桩位和护桩,填写施工放样记录表,并 由专人复核。合格后,请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测。 (a)护筒 1)护筒的制作,采用圆形钢护筒,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40厘米,护筒加 工数量按钻机数的2-3倍准备。 2)护筒的埋设,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对应,其偏差不得大于5厘米,保持 护筒的垂直度,倾斜度在0.5%之内。 3)护筒埋置完后,其外侧周围应分层回填粘土并夯实,以防止孔口塌孔或

房屋建筑工程 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工程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潘家鼎 班级: 姓名: 学号:

某多层楼盖如图1所示。采用C20混凝土,f c=9.6N/mm2,梁受力主筋采用HRB400,f y=360 N/mm2,其余均用HPB300,f y=270 N/mm2。要求采用:单向板肋梁楼盖。 现已知楼面活荷载标准值p k=2.5 kN/m2,板面和板底装饰面层自重g k=1.2 kN/m2,板厚自己确定。 图1 (单位:mm) (一)设计资料 1.楼面做法 板面和板底装饰层面。

2.楼面活荷载 楼面均布或者在标准值:2.5 kN/m2。 3.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梁内受力主筋为HRB400级,其他为HPB300级。 (二)楼面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 1. 梁格布置 梁格布置如图2所示。主梁、次梁的跨度分别为6.3m和4.2m,板的跨度为2.1m。主梁沿纵向布置,每跨主梁均称号艘两个次梁传来的集中力,梁的弯矩图比较平缓,对梁工作有利。 图2

2. 截 面 尺 寸 因结构的自重和计算跨度都和板的厚度、梁的截面尺寸有关,故先确定板、 梁的截面尺寸。 (1) 板:按照刚度要求,连续板的厚度取 210052.54040 l h mm > == 对一般楼盖的板厚应大于60mm ,本例考虑楼盖活荷载较小,故取h=80mm 。 (2) 次梁:截面高111 1420023335018121812h l m m ????=-=-?= ? ????? , 取h=350mm ,截面宽b=150mm 。 (3) 主梁: 截面高11116300450787.5148148h l m m ???? =-=-?= ? ????? , 取h=650mm ,截面宽b=250mm 。 (三)板 的 设 计 按考虑内力重分布方法进行。 1. 荷 载 计 算 荷载计算见表1 表1 荷 载 计 算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1.2G γ=,楼面均布活荷载 1.4Q γ=(楼面活荷载小于4kN/m 2),则板上永久荷载设计值 23.2 1.2 3.84g kN m =?= 活荷载设计值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某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按多层框架考虑),其平面及剖面分别见图1和图2,楼层高度分别为H1=、H2=见分组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层)盖。框架梁截面参考尺寸:走道梁(各层)为250mm×400mm、顶层为250mm×600mm、一层250mm×650mm。柱截面参考尺寸: 5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梁采用C30;柱采用C35。钢筋强度等级:受力纵筋和箍筋的强度等级分别不低于HRB400、HRB335。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结构阻尼比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试对该框架进行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地震设计计算。 荷载信息如下: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楼板厚度为h见分组表,活荷载标准值:住宅楼面为m2,走道为m2,不上人屋面为m2。设计时考虑雪荷载的影响,雪荷载标准值为kN/m2。 图1 结构平面图

图2 结构剖面图 注:a=6m,b=,c= 二、重力荷载代表值 对于重力荷载的计算,永久荷载取全部,可变荷载取50%,各层重力荷载集中于楼层标高处,各层的墙体均取本层的一半和上一层的一半,顶层只取下层的一半计算。其代表值如图3所示。 第二层: 恒载: 2 5+[ ]=2538KN 活载:荷载代表值G2= 第一层: 恒载: 25+[ ] =3033KN 活载:荷载代表值G1= 为了方便计算,取G1=2645KN,G2=3555KN。 三、结构自震周期计算 1、横梁线刚度的计算 梁柱的刚度均采用D值法计算,即梁的截面惯性矩考虑了楼板的作用,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梁的抗侧移刚度 部位 截 面 2 /h b m ? 跨度 /l m 矩形截面惯性矩 3034 1210I bh m -= 边框架梁 中框架梁 034 1.510b I I m -= 410c b b E I i l kN m = ? 034 210b I I m -= 410c b b E I i l kN m = ? 走道梁 2 二层其 他梁 6 9 一层其 他梁 6 注:混凝土C30, 423.010c E N mm =? 2、柱及楼层的抗侧移刚度 柱抗侧移刚度:212c i D h α = 二层: ,22b c i K K i K α= =+∑;一层: 0.5,2b c i K K i K α+==+∑ 表2 框架柱值及楼层抗侧移刚度 楼 层 层 高 柱 号 根数 截面 2 /h b m ? 33 4 1210c I bh m -= 410c c c E I i l kN m = ? K α 2 /ij D kN m 2 ij D kN m ∑ 2 i D kN m 2 1Z 14 0.50.5? 15150 212100 617300 2Z 14 20300 284200 3Z 4 12490 51760 4Z 4 17310 69240 1 1Z 14 18360 257040 668460

抗震结构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1.1结构方案 (一)结构体系 考虑该建筑开间进深层高较大,根据“抗震规范”第6.1.1条,框架结构体系选择大柱网布置方案。 (二)结构抗震等级 该全现浇框架结构处于8度(0.2g)设防区,建筑为六层,底层柱高4.2m,其他层柱高为3.6m;场地为II类场地,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确定结构抗震等级 (三)楼盖方案 考虑本工程楼面荷载较大,对于防渗、抗震要求较高,为了符合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和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及施工方便,采用整体现浇梁板式楼盖。 (四)基础方案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考虑地基有较好的土质,地耐力高,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并按“抗震规范”第6.1.14条设置基础系梁。 二.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 2.1结构布置见图1

C B A 图1 结构布置图 2.2各梁柱的截面尺寸 荷载标准值按《荷载规范》取用: 3.1屋面荷载标准值 屋面恒载标准值: 5.95 KN/m2 屋面活载标准值(不上人):0.5 KN/m2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0.75 KN/m2 3.2楼面荷载标准值

楼面恒载标准值 3.80 KN/m2 楼面活载标准值 2.50 KN/m2 3.3墙体自重标准值 外墙体均采用250厚加气混凝土块填充,内墙均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块填充。内墙抹灰,外墙贴面砖。 建筑外围均有填充墙,底层②、⑦轴设有内横墙,二~六层②、④、⑥、⑦轴设有内横墙。 底层外墙线荷载(考虑开门、窗)标准值 6.84 KN/m 内墙线荷载(考虑开门、窗)标准值 5.96 KN/m 标准层外墙线荷载(考虑开门、窗)标准值 5.70 KN/m 内墙线荷载(考虑开门、窗)标准值 4.95 KN/m 240厚砖砌女儿墙线荷载标准值 3.60 KN/m 3.4梁柱自重:

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院系: 专业: 班级: 设计人: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郊区,占地面积145.45㎡,层高3.3m,共二层。该别墅离公路90多米远,地处松花江畔、背倚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潭山,地处雾凇大桥和龙潭大桥之间,与雾凇宾馆为邻,这里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空气清新、人文厚重。该别墅长12.18米,宽12.00米,高8.19米。 二、设计图纸 底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正剖面图 三、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①施工单位要参与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方案的讨论,并据此组织编制施工组织机构。这是施工准备的中心环节,各项施工准备工作都必须按此进行。 ②施工单位要和建设、设计单位签订合同和有关协议,在确定建设工期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明确分工协作的责任和权限。几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的建设项目,由总包单位和建设单位签订总包合同,总包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对总包负责,总包对建设单位负责,总包和分包之间的职责划分要明确详尽。施工单位要主动协助建设、设计单位做好有关工作,这也是为本身的施工准备创造条件。 ③调整部署施工力量。根据工程任务特点,调整施工组织机构,特大的工程项目要组建新的施工机构。部署结集施工力量,既要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又要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到工种配套、人机配套、机具配套,并根据工程布局相对固定施工和劳动组织。

(二)、条件准备 1、做好施工物资准备,编制好施工材料供应和设备需要计划 (1)依据工程形象进度和施工物资需要量,分别落实货源厂家进行合同评审,安排运输储备,以满足开工之后的施工生产需要。 (2)依据施工图和施工网络计划,按施工进度要求,按施工材料、规格、使用时间、供应厂家、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施工材料需要量计划。 (3)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要依据所采用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间,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办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编制施工机械设备需要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施工现场存放位置提供依据。 (4)施工物资准备工作要根据施工预算,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计划来确定物资需要量和进入施工现场时间,依据物资需要量和进场批量时间来确定供货厂家签订加工订货供应合同。 2、项目经理部应做好劳动力组织准备 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拟建项目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组建项目经理部。选派适应工程复杂程度和类型相匹配资质等级的项目经理,并配备项目副经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计划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人员。 (1)按照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及工程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 (2)加强对项目经理部人员的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等教育。 (3)向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以保证工程项目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 (4)建立职工考勤和考核制度,调动职工的施工生产经营积极性和创造性 (5)建立工地各项管理制度。要建立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检查验收制度、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施工材料出入库制度、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制度和设备机具使用保养制度等。使之成为约束、规范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 3、做好施工现场内部和外部准备,为工程建设快节奏创造条件 (1)施工现场内部准备。项目经理部要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平面图,搞好“三通一平”,进行施工场地平整,要做到施工现场路通、水、电通和平整场地。要拆除妨碍施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规定标准和土方竖向设计图,进行挖土方或填土方。对施工现场做补充勘探,进一步寻找枯井、防空洞、地下管道、暗沟和隐蔽物,并及时处理,为基础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建造临时设施,为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做准备。 (2)施工现场外部准备。主要表现在由于施工单位大都本身的施工力量有限,有些专业的施工,安装、运输都需要与专业化施工单位联合,与其签订分包合同,以保证工程按合同要求和质量要求交竣工。 四、施工方案简介 1.土方工程 内容:场地平整、浅基础与管沟开挖、路基开挖、深基坑开挖、地坪填土、

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思路新构想探析

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思路新构想探析 建筑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它还能够为广大群众的生活创造便利。当前的建筑设计工作开始朝着节能和环保等的方向发展,这种思想的出现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文章具体的分析了当前时期的设计思想相关的内容。 标签:建筑设计;建筑创新;绿色建筑设计 前言 对于建筑来讲,它的设计工作意义很关键,它不单单体现艺术性,它还体现技术特色。在具体的开展工作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些设计人员的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自身非常想要创新,不过得到的方案却和我们要求的内容之间有很大的偏差,此时就会发生功能不全或是效果不是很理想之类的问题。有的设计人员没有注意到情形和建筑功效的差别,没有重视它们在空间方面的不同之处,生搬硬套的将思想应用到那些差别很明显的建筑之中,过分的重视空间方面的效果。在论述空间组合的时候,过分的重视精神内容的创新,没有重视精神等要素。很显然上述的这些问题在工作中必须予以避免。 1 当前设计和以往设计的对比 在以往的时候,工作者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过分的重视技术层面的内容,而当前的设计更加的关注功能,把技术和其他的相关要素放到一起来综合分析,有着非常明显的工程特点,不但关注设计内容,同时还重视进程。接下来具体阐述。 以往设计的特点简述。以往的设计在进程等方面非常的随性,一般是将经验分析等看成是工作的重点。其方案的完成主要是依靠电算设备和图板等,由人工来开展。在设计部署上只限于从方案到工作图这个阶段。 当前设计的特征简述。和以往的设计工作比对来看,此时的设计更加的重视进程管理。在方法上主要是依靠电脑等,自动绘制图形,而且此时工作者之间的协调性增强。在部署的时候更加的注重全局性。 2 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几点思路 2.1 建筑节能方面面对的问题分析 第一,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节能的意义。一些区域的有关机构并未真正的意识到节能的意义,导致节能相关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节能方法得不到合理的落实。许多区域的节能标准非常低,特别是中小城镇,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节能体系。 第二,花费的资金太少。个别地方没有委派专门的工作者開展节能管控工作,

抗震课程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课程设计成果 目录 1.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任务书 (1) 1.1设计资料 (1)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要求 (2) 2.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3) 2.1计算简图及各楼层质量的计算 (3) 2.2框架抗侧移刚度的计算 (3) 2.3自震周期计算 (5) 2.4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弹性位移验算 (5) 2.4.2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5) 2.4.3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6) 2.4.4多遇地震下的弹性位移验算 (6) 2.5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分析 (6) 2.6 框架重力荷载作用效应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0) 2.6.2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弯矩计算 (12) 2.6.3弯矩的条幅与折算 (14) 2.7 内力组合与内力调整 (15) 2.7.1 框架梁的内力组合及调整 (15) 2.7.2 框架柱的内力组合及调整 (16) 2.7.3节点核心区组合剪力设计值 (17) 2.8 框架截面设计 (17) 2.8.1 框架梁截面设计 (17)

2.8.2 框架柱截面设计 (19) 2.8.3 节点核心区验算 (21) 参考文献 (22)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23)

1.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任务书 1.1设计资料 1.某一栋普通3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不上人屋面,屋顶无局部突出部分;底层层高4m,二、三层层高3.6m。 2.本设计所有梁、柱尺寸均见图1.1,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500mm。 图1.1 结构平面布置 3.材料强度:梁、板、柱强度等级皆为C30,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300。 4.结构恒荷载框架计算简图1.2、活荷载框架计算简图1.3已给出。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G1=11400kN,G2=10900kN,G3=9900kN; 5.地震资料: (1)设防烈度及基本地震加速度:8度(0.2g)。 (2)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 (3)建筑场地类别:I1类场地。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教学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多层单元住宅设计 二、目的要求 通过《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及构造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3.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初步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练掌握建筑绘图 的能力。 三、设计条件 1.本设计为某城市型住宅,位于城市居住小区或工矿住宅区内,为单元式、多层住宅4~6层。 2.面积指标:参见建设部中国建设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城市提出的一个多元层次的2000年小康居住目标,见下表。 城市示范小区住宅设计建议标准 一类建筑面积55-65 m2使用面积42-48 m2 二类建筑面积70-80 m2使用面积53-60 m2 三类建筑面积85-90 m2使用面积64-71 m2 四类建筑面积100-120 m2使用面积75-90 m2 3.套型及套型比可以自行选定。 4.耐火等级:Ⅱ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皿级。 5.结构类型:自定(砖混或框架) 6.房间组成及要求: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如下: 起居室18~25 m2(含衣柜面积) 主卧室12~16 m2 双人次卧室12~14 m2 单人卧室8~10 m2 餐厅8 m2 厨房 6 m2,包括灶台、调理台、洗地台、搁置台、上柜、下柜、抽油烟机等。 卫生间4~6 m2(双卫可适当增加),包括浴盆、淋浴器、洗脸盆、坐便器、镜箱、洗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门厅:2~3 m2

贮藏室;2~4 m2(吊柜不计入) 工作室6~8 m2 四、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本次设计参考教师给定的住宅方案,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建筑方案,初步选定主要构件尺寸及布置,明确各部位构造做法。在此基础上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但因无结构、水、电等工种相配合,故只能局部做到建筑施工图的深度。设计内容如下; 1.单元平面图:至少2-3个套型,比例1:50。 2.建筑平面图(至少3个单元):包括底层平面、标准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比例1:10O。 3.建筑立面图:包括正立面、背立面及侧立面图,比例1:100。 4.建筑剖面图;2个,比例1:100。 5.建筑详图: ①表示局部构造的详图,楼梯详图比例1:50、外檐详图比例1:20。 ②表示房屋设备的详图(选作内容),如厨房、厕所、浴室以及壁柜、挂衣柜、 鞋柜、碗柜、灶台、洗涤盆、污水池、垃圾道、信报箱、阳台晒衣架等详图。数 量、比例自定。 6.设计简要说明、图纸目录、门窗表及技术经济指标等。 平均每套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m2)/总套数(套) 使用面积系数=〔总套内使用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X 100% 五、设计指导程序 第一阶段,在讲授完民用建筑设计内容之后,布置设计题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建筑方案设计。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方案设计,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建筑方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1.布置方案设计任务,组织学生认真分析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目的、要求和条件; 2.搜集和查阅相关设计资料,参观已建住宅建筑,扩大视野,广开思路; 3.在学习、参观的基础上,根据各部分的功能要求及相互关系进行方案构思,完成方案草图。 4.指导教师批改后,学生修改、完善方案草图,在此基础上完成方案正图。 第二阶段,在学期末的设计周进行建筑施工图设计。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建筑设计与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完成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构造详图,了解建筑设计的全过

对本项目的理解和总体设计思路

对本项目的理解和总体设计 思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办公大楼装修工程项目 装饰装修工程项目设计理解与思路 一、工程概况 建设银行是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之一,属国有股份制企业。装修设计建筑面积:主楼约4575平方米,副楼约1020平方米。根据要求设计周期为20日历天。主楼以行政办公管理为主,包含大小会议室,财富中心,行长、副行长办公室,职能办公室,档案室,机房,及其他行政办公用房共71间,辅助用房8间。副楼以接待培训及员工用餐等为主,包括有大小餐厅、招待所、厨房及其他辅助用房。 二、设计原则 设计的中心理念是“环保、朴实、耐用,充满人性化”。此方案是对建设银行室内建筑装饰进行整体设计。整体设计是可持续设计。(将生态设计原则、自然、历史、地域文化背景、企业文化背景、相应技术手段及设计对象的经营取向有机结合起来)

1、以传统的低技术方法设计,取材方便,更多关注的是文化的生态内涵,即指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如何地道的传承。 2、场所形态的生成,顾及到环境的、功能的、精神(感官)的各个方面。 3、室内空间所具有的美和力量应是从所处的场所中生长出来,同时又完整的融合在他所处的环境中,有着强烈的场所感。 三、整体构想 简洁是该设计的中心理念。以简洁的设计语言,功能性与人性完美结合;关注自然,尊从场地精神,遵从生态价值。(文化、自然、材料)其设计要很好的锲入自然,要顺应自然、引入自然元素。 四、材料的设计 自然循环和过程的可视化给我们所设计的环境赋予了生命,我们的设计必须遵循着生命的法则,为“可持续发展”承担义务。游牧生态圈的“循环”理念则被我们引申到材料的设计上来,设计材料时要选择那些有生命价值的、可循环使用的材料。例如:水、光、木质材料、钢材、铝材、玻璃等。 五、空间的设计

抗震课程设计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课程设计成果 班级:土木111 姓名:王春辉 学号:2011031043121 指导教师:王爱云 日期:2013年12 月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建筑工程系

目录 1.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任务书 (1) 1.1设计资料 (1)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要求 (2) 2.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3) 2.1计算简图及各楼层质量的计算 (3) 2.2框架抗侧移刚度的计算 (3) 2.3自震周期计算 (5) 2.4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弹性位移验算 (5) 2.4.2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5) 2.4.3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6) 2.4.4多遇地震下的弹性位移验算 (6) 2.5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分析 (6) 2.6 框架重力荷载作用效应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0) 2.6.2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弯矩计算 (12) 2.6.3弯矩的条幅与折算 (14) 2.7 内力组合与内力调整 (15) 2.7.1 框架梁的内力组合及调整 (15) 2.7.2 框架柱的内力组合及调整 (16) 2.7.3节点核心区组合剪力设计值 (17) 2.8 框架截面设计 (17) 2.8.1 框架梁截面设计 (17) 2.8.2 框架柱截面设计 (19) 2.8.3 节点核心区验算 (21) 参考文献 (22)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23)

建筑施工课程设计

目录 1. 编制依据 (4) 1.1 国家、上海市建设工程的有关文件 (4) 1.2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该工程的施工图纸及有关图集 (4) 1.3 工程招标文件 (4) 1.4 工程的地质勘探报告 (4) 1.5 国家、省、市现行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 (4) 1.6 国家、省、市现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 (5) 1.7 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程施工管理手册等有关文件 (5) 2. 工程概况 (6) 2.1 建筑专业 (6) 2.2 结构设计专业 (6) 2.3 机电及设备安装专业: (6) 2.4 施工条件 (7) 2.5 施工特点分析 (7) 2.6工程目标 (7) 2.6.1工期目标 (7) 2.6.2质量目标 (7) 2.6.3安全 (8) 2.6.4文明施工 (8) 2.6.5环境保护 (8) 2.7 工程施工部署 (8) 2.7.1 项目工程施工总流向 (8) 2.7.2 各施工过程施工顺序 (10) 1. 青年教师公寓施工流程: (10) 2. 室内体育活动中心施工流程 (11) 3.施工技术方案 (13) 3.1 桩基础工程 (13) 1

3.3 轻型井点降水 (21) 3.4 脚手架工程 (23) 3.5 模板工程 (32) 3.6 钢筋工程 (43) 3.7 混凝土工程 (46) 3.8 屋面防水工程 (49) 3.9 装饰工程 (50) 4. 体育活动中心施工技术方案 (56) 4.1 杯形基础施工 (56) 4.2 屋架选型 (57) 4.3 起重机类型选择 (60) 4.4 吊装工程 (62) 5. 施工进度计划 (73) 5.1 工程量计算 (73) 5.2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需要考虑的问题 (74) 5.3 进度计划表(见图纸) (74) 6. 施工管理计划 (75) 6.1 项目组织机构 (75) 6.2 施工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 (75) 7. 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应措施 (77) 7.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77) 7.2 加强总承包管理,控制分包质量 (77) 7.3 加强对重点分项工程的管理 (77) 7.4 做好资料收集和管理工作 (77) 8. 安全落实措施 (78) 8.1 重要危险源分析 (78) 8.2 高模板排架安全控制措施 (78) 8.3 大型机械安装使用安全措施 (78) 8.4 高空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79) 1

浅谈我国建筑设计方法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浅谈我国建筑设计方法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18-07-16T11:13:21.2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作者:何文湘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现我国居民对住房、办公建筑等要求也不断提高,使得建筑设计行业发展迅速。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04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现我国居民对住房、办公建筑等要求也不断提高,使得建筑设计行业发展迅速。而我国建筑设计方法仍存在着建筑个性化设计不足、人性化设计欠缺、设计理念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建筑缺乏艺术美感,不利于其发展。应该不断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强化设计理念,增加个性化、人性化的设计部分,让建筑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并通过建筑材料、格局的整改,以实现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设计理念;创新 探讨建筑设计方法包括建筑理念确定、图纸测绘等方面,但我国的建筑设计方法还处在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的弊端,如设计理念不明确、前期勘测工作不到位、创新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建筑的发展。要正视问题所在,不断调整设计方法以适应多变的市场,并深化绿色、节能的理念,增加个性化设计风格,逐步实现建筑的现代化建设。 1 我国建筑设计方法的现状 1.1 建筑设计方法中人性化体现较少 建筑本身的意义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办公等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美感的创造,而设计者往往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忽视了建筑自身的存在意义,过分的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导致建筑设计的成效不佳、不尽人意。如,某些设计者设计的建筑功能性、适应性发挥作用不大,不能有效的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甚至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不便与隐患,导致建筑的设计很失败,出现了不利的声誉以及经济的巨大损失。而仅仅是做到了功能性设计的建筑也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部分建筑缺乏美观性,不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缺乏个性化的体现,使得设计的建筑难以在市场中博得大众的欢心,导致经济效益低下,不利于建筑自身的发展。这样缺乏人性化体现的建筑设计方法,急需处理与解决。 1.2 建筑设计理念不明确 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建筑的灵魂,只有具备科学的设计理念,才能塑造出完美的建筑。但目前,部分建筑设计缺乏明确的设计理念的现象十分严重,限制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如建筑设计缺乏先进的理念,不能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国外的建筑文化相结合,不能将两者的设计理念相结合,使得建筑设计过于单一或者建筑风格难以把持,不利于建筑的设计与发展;建筑设计缺乏绿色、环保的意识,运用大量的不可回收、不可再次利用的建筑材料,给建筑后期的拆除带来危害与不利;在设计时,不顾及经济效益,不能做到建筑资源的整体调控,有效的利用剩余材料,使得出现了建筑资源浪费的问题,提高了建筑设计成本,造成生命安全问题。 1.3 建筑设计者缺乏创新思维 我国建筑设计者的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普遍较低,缺乏先进的设计理念,没有系统性的建筑设计理论知识体的创新能力,这样缺乏创新思维的建筑设计,阻碍了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 2 我国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前景 2.1 加强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 建筑设计是将建筑的功能性与美观性有机结合的过程,要不断增强建筑自身的功能性、适应性,以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辅助人们工作,简化操作流程;并要不断提升建筑的艺术美感,使人们能领略到建筑的美,进而体悟生活的美。如,设计者应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实地考察,还可以进行市场问卷调查,收集各项信息数据,选择合理的分析软件,进行综合分析与设计,以了解潜在客户的实际需求,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主要功能性的建筑设计,这样更好的把握市选择出灵活度更好、可塑性更强的材料,以便设计出更加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采取科学、合理的颜色搭配、材质搭配,更好的突出人性化的设计,为建筑增加亮点,也促进经济、社会效益的增收。 2.2 强化建筑设计理念 良好的设计理念能够有效的指导建的设计与施工,以及吸引潜在客户及更好的服务客户。建筑应该具备先进的设计理念,可以将传统的文化与国外的地域风情相结合,并结合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进行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别具一格的新式建筑,使得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并增加市场影响力,推动建筑的发展;加强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的创新,对市场建筑材料进行进行结构塑造,并根据建筑设计的理想目标进行设计与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合理的调整各项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资源利用率,避免建筑材料的大量浪费现象出现;在材料使用过程中,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整改,避免产生二次危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2.3 不断培养建筑设计者的创新意识 应该聘用综合素质水平高的建筑设计者,以提高建筑的设计水平;并对已工作的建筑设计者进行综合素质培训与考核,增加建筑设计的实习机会,提升设计者的专业水平,有利于建筑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而建筑设计者的本身,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主动参加各种培训与实习,不断丰富个人经验,增强技术水平,并积极投身于设计工作中,勤于发现,勇于创新,能够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设计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建筑来,既发挥了个人价值,也推进了建筑设计行业的不断进步。 3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设计是一项操作繁琐且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经济与社会效益等,为应对建筑设计中存在的设计理念不明确、个性化设计欠缺、现代科技应用不足等问题,应该不断培养综合素质水平高的设计者,充分做好设计的准备工作,掌握基础理论与实际情况,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建筑设计理念,不断融入绿色、环保新概念,改善建筑整体的功能性、适应性;加强创新能力,通过对建筑材料、布局等的科学调整,推动建筑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滢.浅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03):234 ~235.[2]李铭茜.浅析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城市建筑理念研究,2015(16):283 ~284.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总结报告

2011-2012第二学期工程抗震课程过程考核:课程总结报告 课程总结报告 姓名:张志星 学号:0901012045 专业班级:09土木 2 班 成绩: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学习总结 通过一学期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学习,虽然时间很短暂,但还是了解和认识到了,结构抗震设计对房屋建筑的重要性,并且学习到了抗震设防的目标和思想,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 一、了解地震知识和设防思想 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升高,从地下20km到700km,温度从大约600°C上升到2000°C。另外,地球内部的压力也不均衡,在地幔上部约为900MPa,地幔中间则达到370000MPa。在这样的热状态和不均衡压力下,地幔内部的物质处于缓慢运动之中,地壳岩层也不停地连续变动,不断产生变形和应力,积聚了大量的能量。当岩层的应变达到其极限应变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断裂和错动,积聚的应变能得到突然释放,以波的形式传到地面,从而形成地震。这从局部地质构造上解释了地震的成因,称为断层学说。地震引起的振动将能量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此即为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在地表传播的面波。体波又包括纵波和横波,面波包括瑞利波和乐夫波。 地震烈度——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某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既反应地震后果又是地面运动强度的一种度量。表示一次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然而由于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点的影响不一样,随着距离震中的远近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烈度。一般来说,距离震中越近,烈度就越高;距离震中越远,烈度就越低。 抗震设防的思想 抗震设防目标应达到经济与安全间的合理平衡,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遵循“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我国“抗震规范”的三水准设防目标是:第一水准——当遭遇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遇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使用功能或其它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规范要求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二、抗震概念设计 抗震概念设计就是根据实际的震害和工程经验、科学和试验研究等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做好建筑和结构的总体布置和细部构造,避免不利于结构抗震的做法。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涉及勘察、设计、施工等环节,包括场地选择、建筑平立面造型、结构体系的选择、非结构构件的处理以及材料的选用等。 2、1场地、地基与基础 在建筑选址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尽量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避开不利和危险地段。主要的考虑方面:断裂带、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孤突地形、非岩质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软弱土、液化土、延性及均匀性等。对山区建筑,场地勘察应有边坡稳定性评价和防治建议,边坡设计应符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的要求。边坡附近的建筑基础应进行抗震稳定性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