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择抒情的恰当方式

选择抒情的恰当方式

选择抒情的恰当方式
选择抒情的恰当方式

选择抒情的恰当方式

七上第二单元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活动一:赏析下面两个片段。

片段一: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她好像站在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

果然站在那里,手里抱着毛毯,眼睛静静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世界上任何形

容母亲的好词加上都不为过。我曾经在一本书上读过一篇文章,说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孩

子睡觉时端详他们……?

片段二: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她好像站在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

果然站在那里,手里抱着毛毯,眼睛静静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

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月

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霞与小草的交谈,妈妈呀,我愿在您温柔的怀里甜甜如

梦!

教师导入本课中心

片段二:之所以比片段一好,就在于作者在叙事之外运用了一种表达方式使文字充满

情意和张力,这种表达方式叫抒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写文章,总要表情达意,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和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人物

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

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活动二:朝花夕拾

(一)文章不是无情物----文海拾贝

1.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留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

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羚羊木雕》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

的荫蔽?——《荷叶母亲》

3.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

得就围上去。——《我的老师》

4.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我的老师》

5.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一天快些到来。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再塑生命的人》

6.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

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

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的。——《春》

7.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

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散步》

8.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

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

一块,要好好儿活……——《秋天的怀念》

9.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

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

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

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走一步,再走一步》

10.比起贝壳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贝壳》

11.从没有见过开得这样盛得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

的最浅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紫藤萝瀑布》

(二)有“情”品读

①请同学们带着情感深情自由朗读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句子。

②请同学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深情试读并谈谈对这个句子的感受。

活动三、如何抒情

1.活动:通过以上文段的集锦,探讨文章常用的抒情方式和抒情方法。

话题一:通过“文海拾贝”环节探寻文章常用的抒情方式。

话题二:通过“有情品读”环节探讨怎样才能让抒情饱满丰盈。

2、表达交流

(1)抒情方式:从经典文本的经典抒情段落来看,抒情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

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

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比如当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情不能自己时会说“浩瀚兮,大海!”再比如在魏巍《我的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通俗的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它的呈现形态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可表述为:

记事抒情(融情于事)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融情于物)议论抒情(融情于理)

(2)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的方法

①对于写景的文章,为突出景物的特征,可将作者对该物的……情感融纳在

叙述、描写中。例如《我爱夏天的雨》片段。

②写人记事的文章,要表达对某人……的情感或抒发作者……的情感(喜悦、苦闷等)均可使用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人物、细化动作、细化景物、巧用修辞等方法)或二者兼而有之的抒情方式。

③抒情常出现的位置:文章的中间、结尾

四、小结

同学们根据本讲所学,归纳在写作中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的方法,之后教师

总结在写作中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的方法口诀:

多媒体出示口诀: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口诀

表达情思抒情感,直接间接两者兼,

写景突出景特征,叙述描写感情抒,

写人记事好文章,表对某人的情感,

或是抒发作者心,直接间接均可用,

抒情不是所有文,中间结尾最常见

五、下面习题请任选其一。

借花抒情的古代诗句

借花抒情的古代诗句 花在古代诗人笔下表达出了不同的情感。古代有什么借花抒情的诗句?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借花抒情的古代诗句,希望能帮到你。 借花抒情的古代诗句1、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2、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3、问江路梅花开也未。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4、苍茫秦川尽,日落桃林塞。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5、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6、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吴文英《双双燕小桃谢后》 7、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德元《玄墓看梅》 8、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吴文英《点绛唇越山见梅》 9、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曹组《蓦山溪梅》 10、酒盏旋将荷叶当。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11、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平乐怀人》 12、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秋瑾《九日感赋》 13、不觉小桃风力损。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14、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绩。孙道绚《滴滴金梅》 15、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借花抒情的诗句精选1、浴凫飞鹭澄波绿。周邦彦《菩萨蛮

梅雪》 2、初发黄梅插稻时。蔡伸《长相思村姑儿》 3、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萧纲《采莲曲》 4、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陆叡《瑞鹤仙梅》 5、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陆叡《瑞鹤仙梅》 6、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曹组《蓦山溪梅》 7、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阴铿《雪里梅花诗》 8、角声吹彻小梅花。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9、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阴铿《雪里梅花诗》 10、茨茹荷叶认零星。吴锡麒《临江仙夜泊瓜洲》 11、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12、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13、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14、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15、空为梅花白了头。孙惟信《南乡子璧月小红楼》 关于借花抒情的诗句1、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2、昨晚西窗风料峭,又把黄梅瘦了。吴绮《惜分飞寒夜》 3、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4、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陆叡《瑞鹤仙梅》 5、还惊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张炎《疏影梅影》 6、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辛弃疾《念奴娇梅》

古诗词中的抒情方式(1)

古诗词中的抒情方式 古诗词中的抒情方式 【导读】盘点古诗词中抒情方式,很多考生都心有余悸。看看下面这些问题,古诗词中的抒情方式和抒情手法有何不同?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有什么区别?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主要区别在哪儿?……不弄清楚,心里就会有疙瘩,阅读和做题就会有困难。本文试图理个头绪,帮广大考生清醒备考。 一、总论 情与景关系: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一般是情与景配合。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在中国与西洋的诗歌中,都可找到诗人成功地处理情与景配合或交融的例子。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题金陵图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晋、宋、齐、梁、陈(公元317—589年)。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哀景写哀情)与情景反衬(乐景衬哀情)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二、抒情手法分类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的思想感情。也叫直抒胸臆。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间接抒情——诗人借助多种艺术技巧,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 如李白的《赠汪伦》和刘禹锡的《竹枝词》,都是在叙事的基础上采用间接的抒情方式。

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链接: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链接: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天上梯田听古歌 张永权 ①南疆春早,当北国还是一片千里冰封时,这里早成了一个孕育生命的季节。红河两岸,哈尼山寨,层层梯田,一片繁忙,正是插秧的好时节。 ②天不亮,哈尼妇女就起来煮好红鸡蛋、红米饭和腊肉,背到梯田边,让全家享用。男人们把田里的秧苖拔起来打捆挑到栽插的田间。女人们一排排下到田里栽秧。一梯梯良田,被翠绿的秧苗绣成碧玉般的天梯,一梯一梯地向着蓝天伸去。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好一幅美好和谐的田园农耕图。 ③这里就是称雄天下、有大山雕塑美誉的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三千多级的梯田,从山脚伸进云天,气象万千,雄奇磅礴。梯田在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景观,冬天清水滢滢,阳光下的玉梯,波光闪烁;春夏翡翠绿梯,耀眼悦目;秋日辉煌灿烂,气势非凡。一千个梯田,就有一千个太阳;一万个梯田,就装着一万片奇幻的云彩。 ④哈尼人,只要一说话,就会唱歌,说红河两岸人人都是歌唱家绝非夸张,此时那些栽秧的女人唱起歌来,歌声此起彼伏,四山回应。有的高亢嘹亮,有的低迴优美。外人听不懂歌词,但美好的旋律却也让人陶醉。合唱、独唱、对唱,女人们一边栽秧,一边唱歌,让梯田成了神奇的赛歌台,把希望的秧苖插在歌声里。 ⑤人群中有个姑娘,她放声一唱,四周便一片寂静,这时,只有她那山泉般清纯的声音,流淌在秧田之中,流淌在天上人间。陪同的哈尼族诗人朋友告诉我,她唱的是一首哈尼族四季生产调中表现栽秧生活的古歌,诗人译出的歌词大意,也充满诗意:冬天是春天的母亲,冬天老了,春天就长大了。春天飞来白鹇(xián)鸟,白鹇鸟把红米的种子撒在梯田上,秧姑娘就出生了。今天长大的秧姑娘要出嫁,红河两岸的木棉花举起玛瑙酒杯来祝贺,秧姑娘要在梯田安个新家……这古歌的歌词想象浪漫奇特又很原生态,这是真正的诗。他还吿诉我,这个栽秧女可是见过大世面的。自从2013年6月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哈尼梯田和哈尼古歌,就闻名世界了。2015年5月她和哈尼古歌艺术团到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演出半年之久,惊艳海外。像她这样唱哈尼古歌的农民,生在哈尼山寨,哈尼梯田和他们生生不息,不离不弃,相依为命。正如他们在古歌中唱的:“没有哈尼族的天上梯田,就没有哈尼人的今天。” ⑥昨晚在山上的哈尼小镇看哈尼古歌艺术团的演出后,我们和一位年逾古稀的古歌传承人交流,还听他唱了一段原始的古歌。老人满头银发,脸上刀刻样的皱纹流着人世沧桑。说到要唱古歌,老人就兴奋了,朋友说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能流出歌来。他唱了一首哈尼族古歌中的“阿培聪坡坡”,即迁徙古歌。这时,山风停止了呼吸,夜虫突然闭嘴不再鸣叫,四周万籁静寂,只有老人深沉而动情的歌声回响在梯田的夜空。 ⑦一个善良勤劳的民族,灾难毁了他们北方的家园,哈尼人南迁寻找他们美好的诺玛阿美——太阳升起的光明之地。他们翻过重重高山,越过条条大河,从遥远的青藏高原,经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设计者:谢龙江 教学目标: 1.学会借景抒情的一些具体方法。 2.掌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 3.学会用一些修辞手法来是文章更加生动优美。 教学重点:掌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 教学难点:掌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 教具:PPT 课时数:1 教学过程 活动一:赏析下面两个片段。 教师导入本课中心 片段二:之所以比片段一好,就在于作者在叙事之外运用了一种表达方式使文字充满情意和张力,这种表达方式叫抒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写文章,总要表情达意,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和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活动二:朝花夕拾 (一)文章不是无情物----文海拾贝 (二)有“情”品读 ①请同学们带着情感深情自由朗读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句子。 ②请同学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深情试读并谈谈对这个句子的感受。 活动三、如何抒情

1.活动:通过以上文段的集锦,探讨文章常用的抒情方式和抒情方法。 话题一:通过“文海拾贝”环节探寻文章常用的抒情方式。 话题二:通过“有情品读”环节探讨怎样才能让抒情饱满丰盈。 2、表达交流 (1)抒情方式:从经典文本的经典抒情段落来看,抒情方式分为两种: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比如当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情不能自己时会说“浩瀚兮,大海!”再比如在魏巍《我的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通俗的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它的呈现形态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可表述为: 记事抒情(融情于事)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融情于物) 议论抒情(融情于理)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

诗歌鉴赏之抒情方式 【教学目标及重点】 【教学目标】 复习古代诗词常见的抒情方式; 识记术语并能灵活应用,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重点】 识记术语并能灵活应用,规范答题步骤。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复习课 【教学步骤】 导入:常见的诗歌鉴赏中让人头疼的术语归纳整理。(学生课前收集整理。) 教学过程: 1、考点解说: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用典、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工笔、白描、动静结合、比兴、抑扬等。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结构特点(谋篇布局)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首尾照应、铺垫、承上启下、以景结情等。 2、常见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事抒情 借古讽今 用典抒情 3、课本知识回忆:看看如下诗句属于哪种抒情方式(学生思考并分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考题回放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请赏析三四两句所使用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手法,描绘了( )行为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 ) 情感,达到了(表达效果。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问:三、四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 答: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赋予客观事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问: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以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却处境不好的凤凰自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 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行宫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问:简析本诗写“宫花”有什么作用。

古诗中关于花的抒情诗句

古诗中关于花的抒情诗句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落入人间的精灵,在千姿百态中极尽风流,在黯淡凋零前极尽美丽。古诗中有很多关于花的诗句,以下是求学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花的古代诗句,希望能帮到你。 古诗中关于花的诗句 1、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3、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4、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5、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6、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7、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8、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9、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10、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1、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12、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13、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1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5、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带有花的古代诗句 1、绝代只西子,众芳唯牡丹。

2、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5、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6、风光人不觉,已着后园梅。 7、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8、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11、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 12、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13、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1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5、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关于花的诗句精选 1、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2、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4、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5、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6、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7、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古诗词中的抒情方式(原创)

古诗词中的抒情方式 (一)总论 情与景关系: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一般是情与景配合。“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在中国与西洋的诗歌中,都可找到诗人成功地处理情与景配合或交融的例子。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题金陵图(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晋、宋、齐、梁、陈(公元317—589年)。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哀景写哀情)与情景反衬(乐景衬哀情)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二)抒情手法分类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叫直抒胸臆。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间接抒情——诗人借助多种艺术技巧,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 如李白的《赠汪伦》和刘禹锡的《竹枝词》,都是在叙事的基础上采用间接的抒情方式。所不同的是:前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比喻“汪伦送我情”,后者巧用谐音双关“道是无晴却有晴”,将恋人之间若明若暗的爱情表现得真切动人。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的定义及区别(综合)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的定义及区别(综合) 一、定义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在具体的诗中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而托物言志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诗人借助于此物的一些特性来表明自己的“志”,所以看出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处处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写景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所以是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诗人写“石灰”“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所以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示例 我在我未来的房子周围栽上许多竹子,我要像竹子一样,做一个正直、虚心、高洁的人。 我在书房里摆上几盆青松的盆景,以表达我要像青松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永不言弃!借物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教案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教案 教学目标:1、回顾诗歌的抒情方式部分的基础知识。 2、复习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题题型与技巧。 3、学习规答题的思路与步骤。 教学过程: 一、回顾基础知识 (一)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想一想用了哪种抒情方式。(两个句子为一组,每组找一个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订正。) 1、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直抒胸臆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借景抒情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寓情于景 7.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8、随意春芳歇,王自可留。 9、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用典抒情

1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借古讽今 1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1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5、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托物言志 (二)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完成) 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表明爱憎态度。 借景抒情: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 而是借描写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抒情方式寓(融)情于景:诗人将感情融会在景物描写中,景 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间接抒情用典抒情: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来抒情或 讽喻时政 借古讽今:借助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来隐喻、规劝 当朝

关于借月抒情的诗句

关于借月抒情的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2、冰轮斜辗镜天长。——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3、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4、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李白《王昭君二首》 5、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6、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刘长卿《喜李翰自越至》 7、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8、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赵秉文《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9、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10、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何景明《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荒》 11、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12、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3、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14、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李白《关山月》 1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6、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17、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18、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柳永《采莲令·月华收》 19、更谁情浅似春风。——晏几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20、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21、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李白《春怨》 22、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23、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24、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25、长沟流月去无声。——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26、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27、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陆游《关山月》 28、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

关于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区别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或称借物抒情、托物抒情、托物咏志。 借景抒情,情在景之先,是将已有的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这里的景物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在这种抒情方式中,景物是描写的实体,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景物来寄寓思想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人处于相对客观、超然的地位,读者只有品味、咀嚼、挖掘特定景物的内蕴时,才会感悟出诗人寄托在此景此物背后所蕴涵的情思。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乍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表现了自然之美——长江流域的无限春光;实际上,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的神情。诗人久久伫立,一直望到友人的帆影消失时的情景。这里,借景抒情,表现了人情之美——诗人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 借景抒情这种抒情方式,我国古典诗歌运用很多,像松、竹、梅、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有的诗人还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鉴赏诗歌时,对于寄寓着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它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它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这种抒情方式将诗人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如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在这种抒情方式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涂染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 如杜甫那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春望》中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前一句写对国家时局危难的感伤,后一句写对家中亲人分散的离愁。春花春鸟,本来是令人欢娱,让人喜悦的景物,但对于沉浸在悲痛之中的诗人来说,却是见之溅泪,闻之惊心,忧国思家之情表现得形象而深沉。这两句情景交融,以美好的景物来反衬诗人悲痛的感情,感人至深。我国古典诗歌中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堪称情景交融的典范,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郑燮的“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表现手法手法。两者意思相近,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的描写,含蓄表达自己的情感。后者程度较前者稍深些许。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更为紧密。 触景生情是情在景之后。是景引发情。两者触发点不同。借景抒情是一种写作方式。触景生情是一种思想活动。 近代美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也诠释过这两种抒情方式的不同:“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情景交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借景抒情)。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其实分别是由借景抒

借动植物抒情的诗句

借动植物抒情的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借动植物抒情的诗句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动物抒情的诗句 1、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2、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3、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4、鸿羽难凭芳信短,长安犹近归期远。——卢祖皋《倦寻芳·香泥垒燕》 5、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6、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阎选《河传·秋雨》 7、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高適《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8、叙别梦、扬州一觉。——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9、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10、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11、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

到嵩山时作》 12、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13、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14、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程垓《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15、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刘彻《天马二首·其一》 16、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纳兰性德《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 17、淅江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元好问《玉漏迟·咏杯》 18、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上官仪《从驾闾山咏马》 19、鼠虽为君却,狸食自须足。——戎昱《相和歌辞。苦哉行五首》 20、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21、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22、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3、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24、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

(方法)古诗词中的抒情方式

(方法)古诗词中的抒情方式 情与景关系: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一般是情与景配合。“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在中国与西洋的诗歌中,都可找到诗人成功地处理情与景配合或交融的例子。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题金陵图(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晋、宋、齐、梁、陈(公元317—589年)。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哀景写哀情)与情景反衬(乐景衬哀情)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二)抒情手法分类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叫直抒胸臆。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间接抒情——诗人借助多种艺术技巧,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 如李白的《赠汪伦》和刘禹锡的《竹枝词》,都是在叙事的基础上采用间接的抒情方式。所不同的是:前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比喻

借景抒情写作技法指导(1)

第十一讲:一切景语皆情语 ——借景抒情写作技法指导 教学目标: 1.了解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2.掌握借景抒情描写方法。 3.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描写训练。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习如何适时地在自己的文章里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描写训练。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通过两副图的比较,感受景物衬托人物的效果。

二、知识掌握 景物描写的概念:对山水景色、田园风光、草木鱼虫、风霜雨雪等自然风物进行描绘。 景物描写的作用: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交代背景;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 三、名作欣赏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紫藤萝瀑布》 (2)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羚羊木雕》(3)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走一步,再走一步》 (4)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芦花荡》 请问:以上各句分别烘托了作者的何种情感() A. 悲伤 B.愉快轻松 C.宁静喜悦 D. 恐惧 四方法指导 1.张开联想、想像翅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1)突兀地来了一座山,郁郁的,似乎一个不很快活地村姑,没头没脑地在等什么人。接着,一座座秀拔而起的山,便络绎迎接上来,且相互之间绝不关联绝非约好了来的;来的

很突兀,似乎不是远远迎上来,而是兀地从地下拱上来;迎风一晃便化作一个个风姿绰约、飘飘逸逸的姑娘,梳了最新潮的发型,穿了时髦的长裙;满面春风挽了装满土特产的篮子,捧了盈盈欲滴的甜笑;走来争相招徕买主,推销货色,使人生出兴奋,想去亲近一番。(《看山》) 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山想象成美丽的姑娘,表达了对南方山脉的喜爱。 (2)看!太阳像个好胜心很强的孩子,正在炫耀自己的彩衣,它把彩衣搭在天边,惹得周围一片红彤彤、金灿灿。太阳又像一个很强壮、顽皮的少年,只是探了探自己红红而朝气蓬勃的圆脸。 将太阳拟人化,日出景象被描写得形象丰富,立体感很强。 2.景物的象征意义与情一致,直接写;景物的象征意义与情不一致,改造写。反衬的手法是改造景物的最好方法。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A;今我来思,雨雪霏霏B ——《诗.小雅.采薇》 (注):A往:指出征时。依依: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B来思:指归来时。思:动词词尾。雨(旧读(уù):下雪。雨:动词。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讲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与“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中都写到了枫叶,但它所代表的感情却大相径庭。杜牧看了一路风景,陶醉在美好景物中产生了愉快的感情,而经霜的枫叶,层林尽染,如火如霞,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与作者愉快的感情相一致。 但是,这一派美景在莺莺的眼里就不那么可爱了。《西厢记》里有一折戏叫“长亭送别”,讲的是相国夫人找藉口要张生赴京赶考,想以此来拆散张生与莺莺小姐的美满姻缘,莺莺送张生上路,在莺莺的唱词中有这么一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霜打枫叶,红得那么醉人,这是可喜的景物,而莺莺只有悲情,哪有喜悦;也就是说,可喜的景物反而引起人的哀情,情景不一致,怎么办?改造一下,把枫叶说成是“点滴离人泪”,这样情与景就一致了。 怎么改造景物呢?告诉大家一个秘诀,运用反衬的手法(点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请同学们对这首诗作简要的分析。 兵士出征时,心里是愁苦的,诗人写道:“昔我往昔,杨柳依依”,杨柳在春风中飘荡的美好景物反衬了兵士的愁苦,春天是欢乐的季节,兵士却在这时被迫出征,所以显得加倍愁苦。兵士回来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诗人写道:“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风雪交加的冬天赶路是艰苦的,用苦来反衬愉快的心情,表现了兵士急于回家,而不顾雨雪忙着赶路,加倍显出心情的愉快。可见,反衬在表达感情上很有力量,可收到加倍的效果。顺便提一下,这首诗也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典型事例。 3.酝酿真挚感情,做到情景交融 四、方法探究 思考:B、D段添加了哪些景物,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我走在家乡的小路上心情格外舒畅。

二、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第二单元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学习目标: 1.了解抒情及抒情的种类。 2.学习在写作中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的方法并会应用。 3.激发同学们对于写作记叙文的兴趣。 学习重点:学习在写作中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的方法。 学习难点:会成功应用本课所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人是有感情的。既然人是有感情的,那么有了感情后就必然要从心中表达出来,这种表达的过程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一篇好的作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要使文章有真情实感,其中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我们要在写作中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当然,抒情这种表达方式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用)。那么,抒情方式都有哪些呢?什么情况下适合选择哪些恰当的抒情方式才能使我们的作文真正具有真情实感,并达到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的效果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在作文中“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写作指导。(多媒体出示课题) 二、明确目标 具体见上面(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习在写作中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的方法并会应用 1、什么是抒情? 多媒体出示抒情的内涵和示例: 2、抒情的内涵和示例 抒情:就是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所谓抒情,是和记叙、议论、描写、说明并列的一种表达方式。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述法。“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例如:①“这片月季花真漂亮啊!” ②“我有好几年没见到爷爷了,真想他呀!” 3、了解抒情的种类与方式。 抒情的种类: A、直接抒情:就是直接抒发对人、物的情思或情感的一种抒情方式。 例1:比如当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情不能自己时会说“浩瀚兮,大海!”再比如在魏巍《我的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例2: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助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怀?不,永远不会。——《再见了,亲人》这段开头,把志愿军战士对朝鲜妈妈深深的敬意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直接抒发了出来,是很典型的直接抒情。 例3: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B、间接抒情:就是借助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思和抒发作者的情感的一种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 通俗的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它的呈现形态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可表述为: a、记事抒情(融情于事);寓情于事就是通过叙述某件事来抒发感情。 b、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就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c、托物言志(融情于物);选择一些可以借用事物,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 用艺术表现手法表达某种感情、道理、风格、精神和品质,这就是托物言志。 d、议论抒情(融情于理) 例1、记得那年春上,奶奶生日,家里又揭不开锅了,你从外边借回一元钱,买了三

借剑抒情的诗句

借剑抒情的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借剑抒情的诗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楼谩倚,剑休弹。 2、看剑罢,倚阑时。 3、书有恨,剑无气。 4、剑以北,一人耳。 5、一剑飘然,幅巾布裘。 6、剑外江南,飘然幅巾。 7、壮士拂剑,浩然弥哀。 8、剑关云气,更须砥柱。 9、剑边虹去,抚寒江千里。 10、甚花娇英气,剑清尘妩。 11、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 12、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13、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14、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15、丈夫儿,倚天剑,切云冠。 16、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17、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 18、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

19、剑米有危炊,针毡无稳坐。 20、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 21、剑南无剧暑,长夏更宜人。 22、剑头惟一吷,焦谷无新颖。 23、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吷。 24、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 25、烦问剑南消息,怕还成疏索。 26、剑水霭欢声,喜庆间生人杰。 27、剑关玉垒千载,谁见此升平。 28、剑佩簪裳卫肃,序班真辅仙卿。 29、两手擘鸿蒙。慧剑飞来第一峰。 30、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 31、一千春、棋声昼永,剑光云表。 3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3、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 34、落日熔金万顷,晴岚洗剑双锋。 35、鼎湖龙去遗弓堕,冠剑锁深宫。 36、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37、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 38、剑水泠泠行碧玉,扁舟一叶吹风。 39、一剑防身行万里,选甚南溟北极。 40、击楫誓中流,剑冲星、醉酣起舞。

41、车千两,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42、剑南七月暑未退,明日更携棋簟来。 43、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 44、剑分苍石高皇迹,岩拥朱门老子祠。 45、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46、向涪水西来,东山右去,剑阁南旋。 47、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48、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49、剑山峨峨插穹苍,千林万谷蟠其阳。 50、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51、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52、归卧已如狐首丘,不妨解剑换吴牛。 53、剑阁秦山不计年,却寻剡曲故依然。 54、剑溪之南有佳处,山灵尸之不轻付。 55、吾曹浮脆不自悟,乃欲冠剑常催嵬。 56、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57、剑履便应陪北阙,裤襦那更假西人。 58、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59、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 60、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 61、袖内光藏神武剑,他年待正天西北。 62、渭水岐山不出兵,欲携琴剑锦官城。

古诗词抒情方式教学设计

中考古诗词阅读复习:古诗词抒情方式 教学设计 汉沽管理区第一中学:于树国

设计理念: 通过对抒情方式的归纳总结,完善学生阅读古诗词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享受审美乐趣。并为学生将来自主、深入、持续阅读古诗词引路。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36篇古诗词,在初中阶段学生都经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对这些古诗词的情感内容都比较熟悉,但学生的知识储备是零散的,不成系统。还没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系统。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对古诗词抒情方式的归纳复习。学生基本上已经能熟练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诗词。本节课重在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古诗词抒情方式,建立古诗词阅读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掌握阅读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能借助抒情方式更好地把握诗词的内容和情感。 2、培养学生积累典故及古诗词常见意象,关注情于景关系的意识。 3、初步建立古诗词阅读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可持续阅读古诗

词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并归纳古诗词常见的抒情方式。 教学难点: 古诗词中的典故、常见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完成预习作业: 1、“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典故,有什么效果?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6、“无言独上西楼”为全诗奠定了怎样的情感基调?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和其他两句所描写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七个问题从不同的抒情方式入手命题,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的抒情方式,发挥预习的引导作用,为课上学习、归纳抒情方式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