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 圆锥曲线中的探索性问题通关

专题 圆锥曲线中的探索性问题通关

专题 圆锥曲线中的探索性问题通关
专题 圆锥曲线中的探索性问题通关

第一类 椭圆中的探索性问题

1.已知椭圆?

:2

2

143

x y +

=的右焦点为F ,过点F 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x 1, y 1)、B(x 2, y 2)两点(点A 在x 轴上方),点A 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为P ,直线PA 、PB 分别交直线l :x=4于M 、N 两点,记M 、N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y M 、y N . (1) 求直线PB 的斜率(用k 表示);

(2) 求点M 、N 的纵坐标y M 、y N (用x 1, y 1表示) ,并判断y M y N 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

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3

4k

-

(2)–9

试题解析:

(1)设直线AB 方程为()1y k x =-,

联立()

2

2

1{ 143

y k x x y =-+=,消去y ,得()22224384120k x k x k +-+-=, 因为()11,A x y 、()22,B x y ,且2

122

2

122843

{ 41243

k x x k k x x k +=+-=

+,

又()11,P x y --,所以kPB=

(

)()12121212113

4k x k x y y x x x x k

-+-+==-

++.

2.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22,且椭圆C 过点23,2?

-???.过点()1,0做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1l 、2l 分别与椭圆C 交于P 、Q 、M 、N 四点. (Ⅰ)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Ⅱ)若MS SN =, PT TQ =,探究:直线ST 是否过定点?若是,请求出定点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22142x y +=(2)2,03??

???

【解析】试题分析:(Ⅰ)由已知,可建立关于椭圆三个参数,,a b c 的方程组进行求解,由离心率可得

2

2

c a =,又点232?-???

,在椭圆上,可得2231

12a b +=,结合222a b c =+,从而问题可得解. (Ⅱ)由题意,可对直线12,l l 的斜率分“不存在与0”和“都存在且121k k ?=-”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先对后一种情况探究,则可设两直线的方程分别为()1:1l y k x =-, ()21

:1l y x k

=-

-,逐个联立椭圆方程,分别计算,MN PQ 的中点,S T 的坐标,从而求出直线ST 的方程,并求得其定点为203

?? ???

,,再对前一种情况进行验证即可.

试题解析:(Ⅰ)由题意知,

22

222 31

1

2

{

2

a b

a b c

c

a

+=

=+

=

,解得

2

{2

2

a

b

c

=

=

=

故椭圆C的方程为

22

1

42

x y

+=.

∴直线ST的方程为()

22

3

2121

k k

y

k k

-

+=

+-

2

2

2

21

k

x

k

??

-

?

+

??

即()

2

32

3

21

k

y x

k

-??

=-

?

-??

,∴直线ST过定点

2

,0

3

??

?

??

当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0和不存在时,则直线ST的方程为0

y=,也过点

2

,0

3

??

?

??

综上所述,直线ST过定点

2

,0

3

??

?

??

3.如图,,A B是椭圆

2

2

:1

2

x

C y

+=长轴的两个端点,,

M N是椭圆上与,A B均不重合的相异两点,设直线,,

AM BN AN的斜率分别是

123

,,

k k k.

(1)求

23

k k?的值;

(2)若直线MN过点

2

,0 2

?

?

?

?

??

,求证:

13

1

6

k k?=-;

(3)设直线MN与x轴的交点为(),0t(t为常数且0

t≠),试探究直线AM与直线BN的交点Q是否落在某条定直线上?若是,请求出该定直线的方程;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3

1

2

k k?=-(2)见解析(3)落在定直线

2

x

t

=上

(3)同(2)法,由点,

M N的纵坐标,求出直线,

AM BN的方程,联立两直线方程,求出其交点Q的横坐标

2

x

t

=与点,

M N的坐标无关,从而可判断交点Q落在定直线

2

x

t

=上,从而问题可得解.

试题解析:(1)设()

00

,

N x y,由于())

2,0,2,0

A B

-,

所以

2

000

232

00

2

22

y

k k

x

x x

?==

-

-+

因为()

00

,

N x y在椭圆C上,于是

2

2

1

2

x

y

+=,即22

00

22

x y

-=-,

所以

2

232

1

22

y

k k

x

?==-

-

(2)设直线

2

:

MN x my

=+,()()

1122

,,,

M

x y N x y,由

22

2

{

22

x my

x y

=+

+=

得()

22

3

220

2

m y my

++-=,

于是()

12122

23

,

22

m

y y y y

m

+=-?=-

+

()

1212

13

2

12

1212

22329

22

k k

x x

m y y m y y

?=?=

++

+++

()

()

()

2

222 2

2

2

3

3

221

2

396 3322932

22

222

22

m

m m m m m m

m

m

-

-

+

===-

--++

-?-??+

+

+

两式相除,可知

()

122

1212

11

22121

2

22

2

2222

my y t y

y y

y y

x x my t my y t y

++

===

--+-+-

(

(()()() 2

2

2

1

22

1 222

1

1

2

22

2222 22

2222

2

2

t mt

m t y m t t m y m m

t m t t m y m t y

m

-??

?+--

?--++ ++

??

==

--+-+

?+-

+

)()(

)

2

12

122222222m t m y t t t t

m t m y -+-+++=?=--+++,

于是2xt =,所以2x t =

,即直线AM 与直线BN 的交点Q 落在定直线2

x t

=上. 4.已知点

分别是椭圆

的长轴端点、短轴端点,为坐标原点,若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如果斜率为的直线交椭圆于不同的两点 (都不同于点

),线段的中点为,设线段

的垂

线的斜率为,试探求与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1)由,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可得

所以

,由

两边平方结合

可得

,求出

的值,从而可得结果;(2)直

线的方程为,联立消去整理,得,根据韦达定理结合中

点坐标公式,可得线段的中点坐标,利用斜率公式化简可得.

(2)设直线的方程为(,为常数).

①当

时,直线的方程为

,此时线段的中点为在轴上,所以线段

的垂线的斜率为0,即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所以线段的垂线的斜率为.故与之间的关系是

综上,与之间的关系是

5.已知椭圆2

2

2

:9x y m Ω+= (0)m >,直线l 不过原点O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 l 与Ω有两 个交点A 、B ,线段AB 的中点为M .

(1)若3m =,点K 在椭圆Ω上, 1F 、2F 分别为椭圆的两个焦点,求12KF KF ?的范围; (2)证明:直线OM 的斜率与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3)若l 过点,3m m ??

???

,射线OM 与Ω交于点P ,四边形OAPB 能否为平行四边形? 若能,求此时l 的斜率;若不能,说明理由.

【答案】(1) []7,1- (2)见解析(3) 当l 的斜率为47-47+OAPB 为平行四边形 【解析】试题分析: ()1将3m =代入,求出焦点坐标,设(),K x y ,给出12KF KF ?的表达式,消元求出范围

()2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化简得到()2222920k x kbx b m +++-=,求出0x ,

0y 的值,求出对应的

直线斜率即可得到结论

()3四边形OAPB 为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线段AB 与线段OP 互相平分,即02p x x =,建立方程关系

2

222

2

2

349981mk mk m k k k ??-

?= ?++ ? ??

?

即可得到结论

(2)设直线:l y kx b =+(0,0b k ≠≠),()11,A x y , ()22,B x y , ()00,M x y , 所以12x x 、为方程()2

229x kx b m ++=的两根,化简得()

2222920k x kbx b m +++-=,

所以1202

29x x kb

x k +==-+, 20022999k b b y kx b b k k =+=-+=++. 009

OM y k x k

=

=-,所以直线OM 的斜率与l 的斜率的乘积等于9-为定值. (3)∵直线l 过点,3m m ??

???

,∴ l 不过原点且与C 有两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0k >, 3k ≠. 设()

,p p P x y 设直线:3m l y k x m ?

?=-

+ ???(0,0m k ≠≠),即3

mk

y kx m =-+. 由(2)的结论可知9:OM y x k

=-,代入椭圆方程222

9x y m +=得2222

981p m k x k =+ 由(2)的过程得中点22

933,99mk km m k m M k k ?????

?-- ? ? ????? ?-++ ? ???

若四边形OAPB 为平行四边形,那么M 也是OP 的中点,所以02p x x =,

得2

222

2

2

349981mk mk m k k k ??-

?= ?++ ? ???

,解得47k =± 所以当l 的斜率为47-或47+时,四边形OAPB 为平行四边形. 6.已知动点与,

两点连线的斜率之积为,点的轨迹为曲线,过点

的直线交曲线于

两点.

(1)求曲线的方程; (2)若直线

的斜率分别为,,试判断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这个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1)第(1)问 ,利用动点与,两点连线的斜率之积为

求出曲线C

的方程. (2)第(2)问,先设直线

的斜率为,利用韦达定理计算出

,再利用

计算出

的值.

(2)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不为0,故可设

:,,,

设直线

的斜率为,由题知,

由,消去,得,所以,

所以 .

又因为点在椭圆上,所以,所以,为定值.

7.已知椭圆G:

22

22

1(0) x y

a b

a b

+=>>过点

6

1,

A

??

?

?

??

和点()

0,1

B-.

(Ⅰ)求椭圆G的方程;

(Ⅱ)设直线y x m

=+与椭圆G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N,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BM BN

=?若存在,求出实数m;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21

3

x

y

+=(2)不存在

【解析】试题分析:()1由已知求得b,把点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求得a的值,进而得到椭圆G的方程;()2假设存在实数m满足题设,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由判别式大于0求得m的范围,再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MN的中点P的坐标,进一步求得BP

k,结合BM BN

=,可得BP MN

⊥,由斜率的关系列式求得m的值,检验即可得到结论

(Ⅱ)假设存在实数m满足题设,

由2

2

{

1

3

y x m

x

y

=+

+=

,得()

22

4+6310

x mx m

+-=,

因为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

所以()

22

=364810

m m

?-->,即24

m<,

8.已知点P 是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上一点, P 到椭圆C 的两个焦点12,F F 的距离之和为231222F F =.

(Ⅰ)求椭圆C 的方程和离心率;

(Ⅱ)设直线2y kx =+交椭圆于,M N 两点,是否存在实数k ,使以MN 为直径的圆过点()1,0F -,若存在,求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Ⅰ)椭圆的方程为2213x y +=,离心率为6e =;(Ⅱ) 7

6

【解析】试题分析:(Ⅰ)根据椭圆的定义可得223,222a c ==b 即可求出椭圆方程及离心率;(Ⅱ)将条件以MN 为直径的圆过点()1,0F -转化为0FM FN ?=,设出直线的方程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利用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列出等式,求出直线的斜率. 试题解析:(Ⅰ)依题意可知: 23,22a c ==所以2223,2,1a c b a c ==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213x y +=,离心率为6

3

c e a ==.

9.已知点()()0,1,0,1A B -, P 为椭圆:2

212

x y +=上异于点A ,B 的任意一点. (Ⅰ)求证:直线PA 、PB 的斜率之积为12

-

-; (Ⅱ)是否存在过点()2,0Q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使得BM BN =?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0y =

【解析】试题分析:(Ⅰ)设(),P x y ,并用其坐标表示斜率,通过斜率之积,结合点在椭圆上,化简可得直线PA 、PB 的斜率之积为1

2

-

. (Ⅱ)设点()()1122,,,,M x y N x y 取MN 的中点H ,则1212

,22x x y y H ++??

??

?

,则|BM BN =可转化为2

2

2

2112·1412k

k k k k -+=--+,联立直线与椭圆,结合韦达定理建立关于斜率k 的方程,求解即可.

(II )假设存在直线l 满足题意.

显然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与椭圆C 不相交. ①当直线l 的斜率0k ≠时,设直线l 为:

联立,化简得:

由()

()()

2

2

228412820k k k ?=-+->,解得22

022

k k -

<<≠() 设点,

,则2

122

2

122

812{ 8212k x x k k x x k -+=

+-=

+ ∴

取的中点

,则1212

,22x x y y H ++??

???

,则

2

22

2112·1412k

k k k k -+=--+,化简得,无实数解,故舍去.

②当

时, ,M N 为椭圆C 的左右顶点,显然满足,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0y =.

综上可知,存在直线l 满足题意,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0y =.

10.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离心率2e =且椭圆C 与圆224

:3

O x y +=的4个交点恰为

一个正方形的4个顶点.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已知点A 为椭圆C 的下顶点, ,D E 为椭圆C 上与A 不重合的两点,若直线AD 与直线AE 的斜率之和为2a ,试判断是否存在定点G ,使得直线DE 恒过点G ,若存在,求出点G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212

x y += (2) 存在定点()1,1G ,使得直线DE 恒过点G 【解析】试题分析:(1)第(1)问,直接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关于a ,b 的一个方程组,再解方程组即可. (2)第(2)问,对直线DE 的斜率分两种情况讨论.每一种情况都要先根据已知条件求直线DE 的方程,再判断其方程是否过定点.

(2)由(1)知()0,1A -,

当直线DE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DE 的方程为()1y kx t t =+≠±,

代入2

212

x y +=得, ()

222124220k x ktx t +++-=, 所以()()

222

2

16412220k t k t

?=-+->,即2221t k -<.

设()()1122,,,D x y E x y ,则2121222

422

,1212kt t x x x x k k

-+=-=++,

此时直线DE 的方程为1x =,显然直线1x =经过定点()1,1. 综上,存在定点()1,1G ,使得直线DE 恒过点G .

11.已知椭圆22

:14

x C y +=,如图所示点112233(,),(,),(,)A x y B x y P x y 为椭圆上任意三点.

(Ⅰ)若0OA OB OP ++=,是否存在实数λ,使得代数式1212x x y y λ+为定值.若存在,求出实数λ和

1212x x y y λ+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Ⅱ)若0OA OB ?=,求三角形OAB 面积的最大值;

(Ⅲ)满足(Ⅱ),且在三角形OAB 面积取得最大值的前提下,若线段,PA PB 与椭圆长轴和短轴交于点,E F (,E F 不是椭圆的顶点).判断四边形ABFE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答案】(1)4λ=,121242x x y y +=-(2)1(3)2

【解析】试题分析:(1)将坐标代入椭圆方程,根据0OA OB OP ++=,消去33,x y 得121242x x y y +=-(2)由0OA OB ?=,得12120x x y y +=,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以及弦长公式求AB ,根据点

到直线距离公式求三角形高,再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最后根据基本不等式求最值,(3)先求E ,F 坐标,再根据四边形面积公式求面积,计算结果为定值即可.

所以

12121

42

x x y y +=-,即121242x x y y +=- 故,存在实数4λ=使得121242x x y y +=-. (Ⅱ)当直线AB 斜率不存在时,可设为x m =;

联立方程组2

2

{ 1

4

x m

x y =+=,得0OA OB ?=若;

由0OA OB ?=,得22

(1)04m m --=,即2

55

m = 45S OAB ?=; 当直线AB 斜率存在时,可设为y kx m =+;

联立方程组2

2{ 1

4

y kx m

x y =++=,得222(41)8(44)0k x kmx m +++-=;

2121222

84(1)

,4141

km m x x x x k k -+=-=++ 由0OA OB ?=,得12120x x y y +=,

2

22

22

4(1)8

(1)()0

414

1

m km

k km m

k k

-

+?+?-+=

++

,22

54(1)

m k

=+

22

2

41

41

k m

AB k

+-

=+?,

2

1

m

h d

k

==

+

422

4242

2

2

141617149

1

25168151681

49

11

1

5168

k k k

S OAB AB d

k k k k

k

k

?

++

=?==+

++++

=+≤

++

等号成立时,4

1

16

k=,即

1

2

k=±.

所以S OAB

?

的最大值为1.

四边形ABEF的面积为:

12.如图,已知圆(22

:316

E x y

+=,点()3,0,

F P是圆E上任意一点,线段PF的垂直平分线和半径PE相交于Q.

(1)求动点Q 的轨迹Γ的方程;

(2)已知,,A B C 是轨迹Γ的三个动点,点A 在一象限, B 与A 关于原点对称,且CA CB =,问ABC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此最小值及相应直线AB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214x y +=;(2)8,5

y x =. 【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QF ,根据题意, QP QF =,则QE QF += 423QE QP +=>,可得动点Q 的轨迹Γ是以,E F 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即可求出动点Q 的轨迹Γ的方程;(2)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y kx =,与椭圆方程联立,求出A 的坐标,同理可得点C 的坐标,进而表示出ABC ?的面积,

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

,同理可得

|OC |=

当且仅当k=1时取等号

,∴S△ABC≥8

5

综上,当直线AB的方程为y=x时,△ABC的面积有最小值8

5

13.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且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在直线上.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若的长轴长为且斜率为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问是否存在定点,使得,的斜率之和为定值?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2)满足条件的定点是存在的,坐标为及

【解析】试题分析:(1)依题知,根据对称求出点M,根据点在直线上,可得离心率;(2)由(1)可得椭圆方程为,设设直线方程为,联立方程,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设,可得,化简整理即可.

(2)由(1)及题设得:且,∴,,∴椭圆方程为

14.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且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在直线上.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若的长轴长为且斜率为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问是否存在定点,使得,的斜率之和为定值?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2)满足条件的定点是存在的,坐标为及

【解析】试题分析:(1)依题知,根据对称求出点M,根据点在直线上,可得离心率;(2)由(1)可得椭圆方程为,设设直线方程为,联立方程,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设,可得,化简整理即可.

试题解析:

(1)依题知,设,则且,解得,即

高考圆锥曲线中的最值和范围问题的专题

高考专题圆锥曲线中的最值和范围问题 ★★★高考要考什么 1 圆锥曲线的最值与范围问题 (1)圆锥曲线上本身存在的最值问题: ①椭圆上两点间最大距离为2a (长轴长). ②双曲线上不同支的两点间最小距离为2a (实轴长). ③椭圆焦半径的取值范围为[a -c ,a +c ],a -c 与a +c 分别表示椭圆焦点到椭圆上的点的最小距离与最大距离. ④抛物线上的点中顶点与抛物线的准线距离最近. (2)圆锥曲线上的点到定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常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转化为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决,有时也用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或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或差)与第三边的不等关系求解. (3)圆锥曲线上的点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最值问题解法同上或用平行切线法. (4)点在圆锥曲线上(非线性约束条件)的条件下,求相关式子(目标函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常用参数方程代入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或根据平面几何知识或引入一个参数(有几何意义)化为函数进行处理. (5)由直线(系)和圆锥曲线(系)的位置关系,求直线或圆锥曲线中某个参数(系数)的范围问题,常把所求参数作为函数,另一个元作为自变量求解.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和范围问题的讨论常用以下方法解决: (1)结合定义利用图形中几何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2)不等式(组)求解法:利用题意结合图形(如点在曲线内等)列出所讨论的参数适合的不等式(组),通过解不等式组得出参数的变化范围; (3)函数值域求解法:把所讨论的参数作为一个函数、一个适当的参数作为自变量来表示这个函数, 通过讨论函数的值域来求参数的变化范围。 (4)利用代数基本不等式。代数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往往需要创造条件,并进行巧妙的构思; (5)结合参数方程,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直线、圆或椭圆的参数方程,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 均含有三角式。因此,它们的应用价值在于: ①通过参数θ简明地表示曲线上点的坐标; ②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及其变形公式来帮助求解诸如最值、范围等问题; (6)构造一个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0。 ★★★突破重难点 【练习】1、点A (3,2)为定点,点F 是抛物线y 2=4x 的焦点,点P 在抛物线y 2=4x 上移动,若|P A|+|PF| 取得最小值,求点P 的坐标。若A (1,3)为定点,点F 是抛物线y 2=4x 的焦点,点P 在抛物线y 2=4x 上移动,若|P A|+d|取得最小值,其中d 是点P 到准线的距离,求点P 的坐标 2.已知A (3,2)、B (-4,0),P 是椭圆x y 22 259 1+=上一点,则|P A |+|PB|的最大值为() A .10 B .105- C .105+D .1025+ 3.已知双曲线22 1169 x y -=,过其右焦点F 的直线l 交双曲线于AB ,若|AB |=5,则直线l 有()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4.已知点P 是抛物线y 2=4x 上一点,设P 到此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为d 1,到直线x +2y+10=0的距离为d 2,则d 1+d 2的最小值为()

圆锥曲线最值问题及练习

圆锥曲线最值问题及练习 中学数学最值问题遍及代数、三角,立体几何及解析几何各科之中,且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最值 问题有两个特点:①覆盖多个知识点(如二次曲线标准方程,各元素间关系,对称性,四边形面积,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基本不等式等)②求解过程牵涉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也相当多(诸如配方法,判别式法,参数法,不等式,函数的性质等)计算量大,能力要求高。 1、回到定义 例1、已知椭圆 22 1259 x y +=,A (4,0),B (2,2)是椭圆内的两点,P 是椭圆上任一点,求:(1)求5||||4 PA PB +的最小值; (2)求|PA|+|PB|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略解:(1)A 为椭圆的右焦点。作PQ ⊥右准线于点Q,则由椭圆的第二定义 ||4 ||5 PA e PQ ==, ∴ 5 ||||||||4 PA PB PQ PB +=+.问题转化为在椭圆上找一点P ,使其到点B 和右准线的距离之和最小,很明显,点P 应是过B 向右准线作垂线与椭圆的交点,最小值为174 。 (2)由椭圆的第一定义,设C 为椭圆的左焦点,则|PA|=2a-|P C| ∴|P A|+|PB|=2a-|PC|+|PB|=10+(|PB | -|PC|) 根据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当P 运动到与B 、C 成一条直线时,便可取得最大和最小值。即-|BC|≤|PB| -|PC|≤|BC|.当P 到P"位置时,|PB| -|PC|=|BC|,|P A|+|PB|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0+|BC| = 10+当P 到P"位置时,|PB| -|PC|=-|B C|,|P A|+|PB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10-|BC| =10- 回到定义的最值解法同样在双曲线、抛物线中有类似应用。(2)中的最小值还可以利用椭圆的光学性质来解释:从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椭圆面反射后经过另一焦点,而光线所经过的路程总是最短的。 2、利用闭区间上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 例2、在抛物线2 4x y =上求一点,使它到直线y=4x -5的距离最短。 解:设抛物线上的点)4,(2 t t P ,点P 到直线4x-y -5=0的距离17 4)21(4175442 2 +-=+-=t t t d

高三数学 圆锥曲线的应用

第六节 圆锥曲线的应用 一、基本知识概要: 解析几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而建立数学模型是实现应用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的常用常用方法。本节主要通过圆锥曲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说明数学建模的方法,理解函数与方程、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二、例题: 例1、 设有一颗慧星沿一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地球恰好位于椭圆轨 道的焦点处,当此慧星离地球相距m 万千米和m 34万千米时,经过地球和慧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分别为32π π和,求该慧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 解:建立如下图所示直角坐标系,设地球位于焦点)0,(c F -处,椭圆的方程为12222=+b y a x (图见教材P132页例1)。 当过地球和彗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为3 π 时,由椭圆的几何意义可知,彗星A 只能满足)3 (3/ππ=∠=∠xFA xFA 或。作m FA FB Ox AB 3 221B ==⊥,则于 故由椭圆第二定义可知得???????+-=-=)32(3 4)(22 m c c a a c m c c a a c m 两式相减得,2 3)4(21.2,3 2 31c c c m c a m a c m =-==∴?=代入第一式得 .32.32m c c a m c ==-∴=∴

答:彗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为m 3 2万千米。 说明:(1)在天体运行中,彗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一般都是椭圆,而恒星正是它的一个焦点,该椭圆的两个焦点,一个是近地点,另一个则是远地点,这两点到恒星的距离一个是c a -,另一个是.c a + (2)以上给出的解答是建立在椭圆的概念和几何意义之上的,以数学概念为根基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另外,数学应用问题的解决在数学化的过程中也要时刻不忘审题,善于挖掘隐含条件,有意识地训练数学思维的品质。 思考讨论:椭圆上任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多少?怎样证明? 例2:A ,B ,C 是我方三个炮兵阵地,A 在B 正东6Km ,C 在B 正北偏西ο30,相距4Km ,P 为敌炮阵地,某时刻A 处发现敌炮阵地的某种信号,由于B ,C 两地比A 距P 地远,因此4s 后,B ,C 才同时发现这一信号,此信号的传播速度为1s Km /,A 若炮击P 地,求炮击的方位角。(图见优化设计教师用书P249例2) 解:如图,以直线BA 为x 轴,线段BA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坐标系,则)32,5(),0,3(),0,3(--C A B ,因为PC PB =,所以点P 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因为3-=BC k ,BC 中点)3,4(-D ,所以直线PD 的方程为)4(31 3+=-x y (1) 又,4=-PA PB 故P 在以A ,B 为焦点的双曲线右支上。设),(y x P ,则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和方法综合(方法讲解+题型归纳,经典)

圆锥曲线解题方法技巧归纳 第一、知识储备: 1. 直线方程的形式 (1)直线方程的形式有五件:点斜式、两点式、斜截式、截距式、一般式。 (2)与直线相关的重要内容 ①倾斜角与斜率tan ,[0,)k ααπ=∈ ②点到直线的距离d = ③夹角公式:2121 tan 1k k k k α-= + (3)弦长公式 直线 y kx b =+上两点1122(,),(,)A x y B x y 间的距离:12AB x =- = 或12AB y y =- (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1212l l k k ⊥?=-1 ② 212121//b b k k l l ≠=?且 2、圆锥曲线方程及性质 (1)、椭圆的方程的形式有几种?(三种形式) 标准方程:22 1(0,0)x y m n m n m n +=>>≠且 2a = 参数方程:cos ,sin x a y b θθ== (2)、双曲线的方程的形式有两种 标准方程:22 1(0)x y m n m n +=?< 距离式方程: 2a = (3)、三种圆锥曲线的通径你记得吗?

22 222b b p a a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4)、圆锥曲线的定义你记清楚了吗? 如:已知21F F 、是椭圆13 42 2=+y x 的两个焦点,平面内一个动点M 满足221=-MF MF 则 动点M 的轨迹是( ) A 、双曲线; B 、双曲线的一支; C 、两条射线; D 、一条射线 (5)、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1 2 2tan 2 F PF P b θ ?=在椭圆上时,S 1 2 2cot 2 F PF P b θ ?=在双曲线上时,S (其中222 1212121212||||4,cos ,||||cos |||| PF PF c F PF PF PF PF PF PF PF θθθ+-∠==?=?) (6)、记住焦半径公式:(1)00;x a ex a ey ±±椭圆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可简记为 “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2)0||x e x a ±双曲线焦点在轴上时为 (3)11||,||22 p p x x y ++抛物线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 (6)、椭圆和双曲线的基本量三角形你清楚吗? 第二、方法储备 1、点差法(中点弦问题) 设() 11,y x A 、()22,y x B ,()b a M ,为椭圆13 42 2=+y x 的弦AB 中点则有 1342 12 1=+y x ,1342 22 2=+y x ;两式相减得( )()03 4 2 2 2 1 2 2 21=-+-y y x x ? ()() ()() 3 4 21212121y y y y x x x x +-- =+-?AB k =b a 43- 2、联立消元法:你会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一类的问题吗?经典套路是什 么?如果有两个参数怎么办? 设直线的方程,并且与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二次方程,

圆锥曲线大题十个大招——轨迹问题

招式八:轨迹问题 轨迹法:1.直接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不需要特殊的技巧,易于表述成含x,y 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 例1、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Q (2,0),圆C 的方程为122=+y x ,动点M 到圆C 的切线长与 MQ 的比等于常数)0(>λλ,求动点M 的轨迹。 【解析】设MN 切圆C 于N ,则2 2 2 ON MO MN -=。设),(y x M ,则 2 222)2(1y x y x +-=-+λ 化简得0)41(4))(1(2 2 2 2 2 =++-+-λλλx y x (1) 当1=λ时,方程为4 5 = x ,表示一条直线。 (2) 当1≠λ时,方程化为2 2 22 222) 1(31)12(-+=+--λλλλy x 表示一个圆。 ◎◎如图,圆1O 与圆2O 的半径都是1,124O O =. 过动点P 分别作圆2O 、圆2O 的切线PM PN ,(M N ,分别为切点),使得2PM PN =. 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解析】以12O O 的中点O 为原点,12O O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1(20)O -,,2(20)O ,. 由已知2PM PN =,得222PM PN =. 因为两圆半径均为1,所以 22 1212(1)PO PO -=-. 设()P x y , ,则 2222(2)12[(2)1]x y x y ++-=-+-, y x Q M N O

即22(6)33x y -+=.(或221230x y x +-+=) 评析: 1、用直接法求动点轨迹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五个步骤,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但要注意“挖”与“补”。 2、求轨迹方程一般只要求出方程即可,求轨迹却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要说明轨迹是什么。 2.定义法:运用解析几何中一些常用定义(例如圆锥曲线的定义),可从曲线定义出发直接写出轨迹方程,或从曲线定义出发建立关系式,从而求出轨迹方程。 例2、已知动圆过定点,02p ?? ??? ,且与直线2p x =-相切,其中0p >.求动圆圆心C 的轨迹的方程; 【解析】如图,设M 为动圆圆心,,02p ?? ??? 为记为F ,过点M 作直线2p x =-的垂线, 垂足为N ,由题意知:MF MN = 即动点M 到定点F 与定直线2 p x =- 的距离相等,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M 的轨迹为抛物线,其中,02p F ?? ??? 为焦点, 2 p x =- 为准线,所以轨迹方程为2 2(0)y px P =>; ◎◎ 已知圆O 的方程为 x 2+y 2=100,点A 的坐标为(-6,0),M 为圆O 上任一点,AM 的垂直平分线交OM 于点P ,求点P 的方程。 【解析】由中垂线知,PM PA =故10==+=+OM PO PM PO PA ,即P 点的轨迹为以A 、 O 为焦点的椭圆,中心为(-3,0),故P 点的方程为 12516 25)3(2 2=++y x ,02p ?? ??? 2 p x =-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在圆锥曲线中常遇到面积最大最小问题,距离的最长最短问题,不定量的最大最小问题等等,应从函数、方程、三角、几何、导数等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一、利用圆锥曲线的对称性求最值 例1. 设AB是过椭圆中心的弦,椭圆的左焦点为,则△F1AB的面积最大为() A. B. C. D. 解析:抓住△F1AB中为定值,以及椭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如图1,由椭圆对称性知道O为AB的中点,则△F1OB的面积为△F1AB面积的一半。又,△F1OB边OF1上的高为,而的最大值是b,所以△F1OB的面积最大值为。所以△F1AB的面积最大值为cb。

图1 二、利用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求最值 例2. 已知点P是椭圆上到直线的距离最小的点,则点P的坐标是() A. B. C. D. 解析:化椭圆,利用三角函数的方法将最值转化为角变量来确定。将化成参数方程,设,则 , 其中,

当时,。 此时可以取得,从而可得到。故选A。 三、利用重要不等式求最值 例3. 已知圆C过坐标原点,则圆 心C到直线l:距离的最小值等于() A. B. 2 C. D. 解析:抓住定值,利用重要不等式求最值,但是不要忽视等号成立的条件。圆C过原点,则。圆心C(a,b)到直线l:的距离 所以圆心到直线l距离的最小值为。 四、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例4. 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2,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最大值是() A. B. C. 2 D. 解析:“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是衔接两个定义的关键,也是不等关系成立的条件。利用这个结论得出关于a、c的不等式,从而得出e的取值范围。由双曲线的第一定义,得 又, 所以, 从而 由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可得, 所以。又, 从而。故选B。

高考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和方法综合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 一、常规七大题型: (1)中点弦问题 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 , ,代入方程,然 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当然在这里也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请款讨论),消去四个参数。 如:(1))0(12222>>=+b a b y a x 与直线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02 020=+k b y a x 。 (2))0,0(122 22>>=-b a b y a x 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02 020=-k b y a x (3)y 2=2px (p>0)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2y 0k=2p,即y 0k=p. 典型例题 给定双曲线。过A (2,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 及 ,求线段 的中点 P 的轨迹方程。 (2 构成的三角形问题,常用正、余弦定理搭桥。 ,为焦点,,。 (1 (2)求 的最值。 (3)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方法是解方程组,进而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后利用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根公式等来处理,应特别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图形的直观性帮助分析解决问题,如果直线过椭圆的焦点,结合三大曲线的定义去解。 典型例题 (1)求证:直线与抛物线总有两个不同交点 (2)设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 、B ,且OA ⊥OB ,求p 关于t 的函数f(t)的表达式。 (4)圆锥曲线的相关最值(范围)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有关最值(范围)问题,常用代数法和几何法解决。 <1>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一般可用图形性质来解决。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轨迹问题题型分析

有关圆锥曲线轨迹问题 根据动点的运动规律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是解析几何的一大课题:一方面求轨迹方程的实质是将“形”转化为“数”,将“曲线”转化为“方程”,通过对方程的研究来认识曲线的性质;另一方面求轨迹方程是培养学生数形转化的思想、方法以及技巧的极好教材。该内容不仅贯穿于“圆锥曲线”的教学的全过程,而且在建构思想、函数方程思想、化归转化思想等方面均有体现和渗透。 轨迹问题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和重点,在历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特别是当今高考的改革以考查学生创新意识为突破口,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轨迹方程这一热点,常涉及函数、三角、向量、几何等知识,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在这些能力方面的掌握程度。 求轨迹方程的的基本步骤:建设现代化(检验) 建(坐标系)设(动点坐标)现(限制条件,动点、已知点满足的条件)代(动点、已知点坐标代入)化(化简整理)检验(要注意定义域“挖”与“补”) 求轨迹方程的的基本方法: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向量法等。 1.直接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不需要特殊的技巧,易于表述成含x,y 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 例1、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Q (2,0),圆C 的方程为 122=+y x ,动点M 到圆C 的切线长与MQ 的比等于常数 )0(>λλ,求动点M 的轨迹。 【解析】设MN 切圆C 于N ,则2 2 2 ON MO MN -=。设),(y x M ,则 2222)2(1y x y x +-=-+λ 化简得0)41(4))(1(22222=++-+-λλλx y x (1) 当1=λ时,方程为4 5 = x ,表示一条直线。 (2) 当1≠λ时,方程化为2 222 222)1(31)12(-+=+--λλλλy x 表示一个圆。 ◎◎如图,圆1O 与圆2O 的半径都是1,124O O =. 过动点P 分别作圆2O 、圆2O 的切线PM PN ,(M N ,分别为切点) ,使得PM =. 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解析】以12O O 的中点O 为原点,12O O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1(20)O -,,2(20)O ,.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教案

第三讲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若Δ>0,则直线与椭圆相交;若Δ=0,则直线与椭圆相切;若Δ<0,则直线与椭圆相离. (2)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将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消去y(或x),得到一个一元方程ax2+bx+c=0(或ay2+by+c=0). ①若a≠0,当Δ>0时,直线与双曲线相交;当Δ=0时,直线与双曲线相切;当Δ<0 时,直线与双曲线相离. ②若a=0时,直线与渐近线平行,与双曲线有一个交点. (3)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或x),得到一个一元方程ax2+bx+c=0(或ay2+by+c=0). ①当a≠0时,用Δ判定,方法同上. ②当a=0时,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只有一个交点. 2.有关弦的问题 (1)有关弦长问题,应注意运用弦长公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有关焦点 弦长问题,要重视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以简化运算. ①斜率为k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P1(x1,y1),P2(x2,y2),则所得弦长|P1P2|=1+k2 |x2-x1|或|P1P2|=1+1 k2|y2-y1|,其中求|x2-x1|与|y2-y1|时通常使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即作如下变形: |x2-x1|=(x1+x2)2-4x1x2, |y2-y1|=(y1+y2)2-4y1y2. ②当斜率k不存在时,可求出交点坐标,直接运算(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 (2)弦的中点问题 有关弦的中点问题,应灵活运用“点差法”,“设而不求法”来简化运算. 3.圆锥曲线中的最值 (1)椭圆中的最值 F1、F2为椭圆x2 a2+y2 b2=1(a>b>0)的左、右焦点,P为椭圆的任意一点,B为短轴的一个端点,O为坐标原点,则有

圆锥曲线中的轨迹问题(含解析)

圆锥曲线中的轨迹问题 一、单选题 1.平面α的斜线AB 交α于点B ,过定点A 的动直线l 与AB 垂直,且交α于点C ,则动点C 的轨迹是( ) A .一条直线 B .一个圆 C .一个椭圆 D .曲线的一支 2.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正方体表面上的一个动点,且总有 1PC BD ⊥,则动点P 的轨迹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 A .3 B .32 C . 32 D .1 3.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点M 在棱AB 上,且1 3 AM = ,点P 是平面ABCD 上的动点,且动点P 到直线11A D 的距离与点P 到点M 的距离的平方差为1,则动点P 的轨迹是( ) A .圆 B .抛物线 C .双曲线 D .直线 二、填空题 4.已知分别过点(1,0)A -和点(1,0)B 的两条直线相交于点P ,若直线PA 与PB 的斜率之积为-1,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5.动圆经过点(3,0)A ,且与直线:3l x =-相切,求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6.圆C 过点()60A , ,()1,5B ,且圆心在直线:2780l x y -+=上. (1)求圆C 的方程;

(2)P 为圆C 上的任意一点,定点()8,0Q ,求线段PQ 中点M 的轨迹方程. 7.若平面内两定点(0,0)O ,(3,0)A ,动点P 满足||1 ||2 PO PA =. (1)求点P 的轨迹方程; 8.点(,)M x y 与定点(3,0)F 的距离和它到直线25:3 l x = 的距离之比是常数3 5,求点 M 的轨迹方程. 9.在圆:C 223x y +=上任取一点P ,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段PD ,D 为垂足,当P 在 圆上运动时,线段PD 上有一点M ,使得DM =, (1)求M 的轨迹的方程; 10.已知点()1,0F ,点P 到点F 的距离比点P 到y 轴的距离多1,且点P 的横坐标非负,点()1,M m (0m <); (1)求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 (2)过点M 作C 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 ,B ,设AB 的中点为N ,求直线MN 的斜率.

圆锥曲线的定点、定值和最值问题

圆锥曲线的定点、定值、范围和最值问题 会处理动曲线(含直线)过定点的问题;会证明与曲线上动点有关的定值问题;会按条件建 . 一、主要知识及主要方法: 1. 形式出现,特殊方法往往比较奏效。 2.对满足一定条件曲线上两点连结所得直线过定点或满足一定条件的曲线过定点问题,设该直线(曲线)上两点的坐标,利用坐标在直线(或曲线)上,建立点的坐标满足的方程(组),求出相应的直线(或曲线),然后再利用直线(或曲线)过定点的知识加以解决。 3.解析几何的最值和范围问题,一般先根据条件列出所求目标的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函数关系式的特征选用参数法、配方法、判别式法、不等式法、单调性法、导数法以及三角函数最值法等求出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精选例题分析 【举例1】 (05广东改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y x =上异于坐标原点O 的两不同 动点A 、B 满足AO BO ⊥. (Ⅰ)求AOB △得重心G 的轨迹方程; (Ⅱ)AOB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小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举例2】已知椭圆2 2142x y +=上的两个动点,P Q 及定点1,2M ? ?? ,F 为椭圆的左焦点,且PF ,MF ,QF 成等差数列.()1求证: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一个定点A ; ()2设点A 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是B ,求PB 的最小值及相应的P 点坐标. 【举例3】(06全国Ⅱ改编)已知抛物线2 4x y =的焦点为F ,A 、B 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 AF FB λ=u u u r u u u r (0λ>).过A 、B 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切线斜率分别为0.5x A ,0.5x B ),设其交点为 M 。 (Ⅰ)证明FM AB ?u u u u r u u u r 为定值;

圆锥曲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高2012级43班 叶容杉)

圆锥曲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班级:高2012级43班 姓名:叶容杉 指导老师:何志开

圆锥曲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高2012级43班 叶容杉 指导老师:何志开 摘要:在初等数学中,圆锥曲线主要指: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它是平面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又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因而成为高考中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本文总结了三类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并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圆锥曲线;基本概念;生活应用 正文: 一、基本概念 圆锥曲线是用一个不垂直于圆锥的轴的平面截圆锥,当截面与圆锥的轴夹角不同时,可得到的不同的截口的曲线,分别是: ①椭圆: 定义1:平面内与两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221F F a a >的动点P 的轨迹叫做椭圆。即a PF PF 2||||21=+ 定义2:动点M 到定点)0,(c F 的距离和它到直线l :c a x 2=的距离的比是常数a c ,)0(>>c a 时,M 点的轨迹即为椭圆。即到定点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定值)10(<

等于常数2a |)|2(21F F a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即a PF PF 2||||21=- 定义2:动点M 到定点)0,(c F 的距离和它到直线l :c a x 2=的距离的比是常数a c ,)0(>>a c 时,M 点的轨迹即为椭圆。即到定点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定值)1(>e e 的点的轨迹叫椭圆。我们把定值a c e =)1(>e ,叫做椭圆的离心率。 ③抛物线: 定义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和一条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定义2:与椭圆、双曲线第2定义相似,仅比值e 不同,当1=e 时为抛物线。 二、在生活中的应用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一些以圆锥曲线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为背景的应用问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教材,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可以有效地解决数学、物理及生活实际中的许多问题.下面举例说明圆锥曲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生活中的椭圆:油罐车的横截面。 圆柱形的容器在同样容器的要求下,它的表面积最小也就是容器所用的材料最少,在装入物品后尤其是液体,对罐内壁各部分的受力大小情况也比较平均,而在高度和宽度(即车的允许高度和车的宽度)都有限制的情况下,其横截面作成椭圆形就可以达到既节省了罐体材料,也保证了容积,由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和保证了罐体的稳定性。 2、双曲线的应用:火电厂及核电站的冷却塔

圆锥曲线轨迹方程经典例题

轨迹方程经典例题 一、轨迹为圆: 1、 长为2a 的线段的两个端点在x 轴和y 轴上移动,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已知M 与两个定点(0,0),A (3,0)的距离之比为 2 1 ,求点M 的轨迹方程; 2、 线段AB 的端点B 的坐标是(4,3),端点A 在圆1)1(22=++y x 上运动,求AB 的中点M 的轨迹。 (2013新课标2卷文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P 在x 轴上截得线段长为22,在y 轴上截得线段长为32。 (1)求圆心的P 的轨迹方程; (2)若P 点到直线x y =的距离为 2 2 ,求圆P 的方程。 3如图所示,已知P (4,0)是圆x 2+y 2=36内的一点,A 、B 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APB =90°,求矩形APBQ 的顶点Q 的轨迹方程.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3,0(A ,直线42:-=x y l .设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l 上. (1)若圆心C 也在直线1-=x y 上,过点A 作圆C 的切线,求切线的方程; (2)若圆C 上存在点M ,使MO MA 2=,求圆心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 5(2013陕西卷理20)已知动圆过定点)0,4(A ,且在y 轴上截得弦MN 的长为8. (1) 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 的方程; (2) 已知点)0,1(-B ,设不垂直于x 轴的直线l 与轨迹C 交于不同的两点Q P ,,若x 轴是PBQ ∠的角平分线,证明 直线l 过定点。 二、椭圆类型: 3、 定义法:点M(x ,y )与定点F(2,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8=x 的距离之比为2 1 ,求点M 的轨迹方程.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的两种类型和两种解法 (1)两种类型 ① 涉及距离、面积的最值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 ② 求直线或圆锥曲线中几何元素的最值以及这些元素存在最值时确定与之有关的一些 问题. (2)两种解法 ① 几何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及意义,则考虑利用图形性质来 解决; ② 代数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关系, 则可先建立起目标函数, 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最值常用基本不等式法、配方法及导数法求解. [典例](2018武昌调研)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A(2,0), B(0,1)是它的两个顶点, 直线y = kx(k>0)与直线AB 相交于点D ,与椭圆相交于 E , F 两点. (1) 若 ED — = 6I D F ,求 k 的值; (2) 求四边形AEBF 的面积的最大值. [思路演示] 2 解:(1)由题设条件可得,椭圆的方程为 X + y 2= 1,直线AB 的方程为x + 2y — 2= 0. 4 设 D(x o , kx o ), E(X 1, kx 1), F(X 2, kx ?),其中 X 1 由 ED — = 6DF ,得 x 0— x 1= 6(x 2— x 0), 解得k = 2或k = 3. 2 由点D 在直线AB 上,得X o + 2kx 0- 2 = x o =百. 2 1 + 2k 10 7 .1 + 4k 2' 化简,得 24k 2— 25k + 6= 0, y = kx , 由 V y 2= 1 得(1 + 4k 2)x 2= 4, X o = ^(6X 2+ X 1) = 5x 2 = _10_ 7 ;1 +

专题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和范围的求解策略 最值问题是圆锥曲线中的典型问题,它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解决这类问题不仅要紧紧把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而且要善于综合应用代数、平几、三角等相关知识。以下从五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求距离的最值或范围: 例1.设AB 为抛物线y=x 2 的一条弦,若AB=4,则AB 的中点M 到直线y+1=0的最短距离为 , 解析:抛物线y=x 2 的焦点为F (0 , 41),准线为y=41-,过A 、B 、M 准线y=4 1-的垂线,垂足分别是A 1、B 1、M 1,则所求的距离d=MM 1+43=21(AA 1+BB 1) +43=21(AF+BF) +4 3 ≥ 21AB+43=21×4+43=411,当且仅当弦AB 过焦点F 时,d 取最小值4 11, 评注:灵活运用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结合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使解题简洁明快,得心应手。 练习: 1、(2008海南、宁夏理)已知点P 在抛物线y 2 = 4x 上,那么点P 到点Q (2,-1)的距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 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 A )A. ( 4 1 ,-1) B. ( 4 1 ,1) C. (1,2) D. (1,-2) 2、(2008安徽文)设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其相应于焦点(2,0)F 的准线方程为4x =.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已知过点1(2,0)F -倾斜角为θ的直线交椭圆C 于,A B 两点,求证:242 2AB COS θ =-; (Ⅲ)过点1(2,0)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交椭圆C 于,A B 和,D E ,求AB DE + 的最小值 解 :(1)由题意得: 2 22 2222 8 44c a a c b a b c =???=??=??=????=+?∴ ∴椭圆C 的方程为22 184 x y += (2)方法一: 由(1)知1(2,0)F -是椭圆C 的左焦点,离心率2 2 e = 设l 为椭圆的左准线。则:4l x =- 作1111,AA l A BB l B ⊥⊥于于,l 与x 轴交于点H(如图) ∵点A 在椭圆上 112 2AF AA =∴ 112 (cos )2 FH AF θ=+ 12 2cos 2AF θ=+ 12cos AF θ =-∴ 同理 12cos BF θ =+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教案

第三讲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考点整合 1.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1)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法: 将直线程与椭圆程联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二次程?若少0,则直线与椭圆相交;若A= 0,则直线与椭圆相切;若A<0,则直线与椭圆相离. (2)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法: 将直线程与双曲线程联立,消去y或x),得到一个一元程ax2+ bx+ c= 0(或ay2+ by+ c =0) ? ①若a工0,当A>0时,直线与双曲线相交;当A= 0时,直线与双曲线相切;当A<0 时,直线与双曲线相离. ②若a= 0时,直线与渐近线平行,与双曲线有一个交点. (3)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法: 将直线程与抛物线程联立,消去y(或x),得到一个一元程ax2+ bx+ c= 0(或ay2+ by+ c =0) ? ①当a z 0时,用△判定,法同上. ②当a= 0时,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只有一个交点. 2. 有关弦的问题 (1) 有关弦长问题,应注意运用弦长公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有关焦点弦长问题,要重视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以简化运算. ①斜率为k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P i(x i,y i), P2(x2, y2),则所得弦长|P i P2|=』1 + k2 |x2- X1或|P1P2= - , 1 +胡2—y1|,其中求|x2- X1|与|y2- y11时通常使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即作如下变形: |x2 —X1 = \/ X1 + X2 2—4X1x2 , ②当斜率k不存在时,可求出交点坐标,直接运算(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 (2) 弦的中点问题 有关弦的中点问题,应灵活运用“点差法”,“设而不求法”来简化运算. 3.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 (1)椭圆中的最值

圆锥曲线之轨迹问题例题习题(精品)

x 专题:圆锥曲线之轨迹问题 一、 临阵磨枪 1?直接法(五部法):如果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本身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或这些 几何条件简单明了且易于表达,我们只须把这种关系“翻译”成含 x,y 的等式就得到曲线 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称之为直接法。 2?定义法:若动点轨迹的条件符合某一基本轨迹的定义(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的定义),则可根据定义直接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3?坐标转移法(代入法):有些问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于等式列出,但动点是随 着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而运动的,如果相关点所满足的条件是明显的, 或是可分析的, 这时我们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 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方 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坐标转移法,也称相关点法或代入法。 4. 参数法:有时求动点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不易求出,也无明显的相关点,但却较易发现 (或经分析可发现)这个动点的运动常常受到另一个变量(角度、斜率、比值、截距或时间 等)的制约,即动点坐标(x, y )中的x, y 分别随另一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可以把这个变 量设为参数,建立轨迹的参数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参数法,如果需要得到轨迹的普通方程, 只要消去参变量即可。 5. 交轨法:在求动点轨迹时,有时会出现要求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这类问题常可 通过解方程组得出交点含参数的坐标, 再消去参数得出所求轨迹方程,此种方法称为交轨法。 二、 小试牛刀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M (-3,0),N ( 3,0) PM PN 6,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Q MN PM PN ???点P 的轨迹一定是线段 MN 的延长线。 故所求轨迹方程是 y 0(x 3) 圆所引的切线长相等,则动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圆O 与圆o 外切于点M (2,0) ?两圆的内公切线上的点向两圆所引的切线长都相等, 故动点P 的轨迹就是两圆的内公切线,其方程为 x 2 2 2 x y 一 3.已知椭圆 — 亍1(a b 0) ,M 是椭圆上一动点,F i 为椭圆的左焦点,贝U 线段MF i a b 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设P (x, y ) M (x °,y °)又F , ( c,0)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 2 2.已知圆0的方程为x 2 2 y 2,圆0的方程为x 2 y 8x 10 0 ,由动点P 向两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主讲:秦岭老师 9816秦岭数学18届群:307181356 9816秦岭数学19届群:151219471 9816秦岭数学20届群:481591151 一、知识回顾 1.圆锥曲线的定义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即:|MF1|+|MF2|=2a>2c=|F1F2|; (2)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即:||MF1|-|MF2||=2a<2c=|F1F2|; (3)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l不经过点F)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即:|MF|=d . 2.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将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消去一个变量得到关于x(或y)的一元方程:ax2+bx+c=0 (或ay2+by+c=0). (1)当a≠0,考虑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有 ①Δ>0?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 ②Δ=0?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切; ③Δ<0?直线与圆锥曲线相离. (2)若a=0,b≠0,即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则直线l与圆锥曲线E相交,且只有一个交点, ①若E为双曲线,则直线l与双曲线的渐近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 ②若E为抛物线,则直线l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重合. 3.圆锥曲线的弦长 设斜率为k (k≠0)的直线l与圆锥曲线C相交于A、B两点,A(x1,y1),B(x2,y2),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

圆锥曲线光学性质的证明及应用初探 一、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 1.1 椭圆的光学性质: 从椭圆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经过椭圆反射后,反射光线都汇聚到椭圆的另 一个焦点上; (见图1.1) 椭圆的这种光学特性,常被用来设计一些照明设备或聚热装置.例如在1F 处放置一个热源,那么红外线也能聚焦于2F 处,对2F 处的物体加热。电影放映机的反光镜也是这个原理。 证明:由导数可得切线l 的斜率0 20 20x x b x k y a y =-' ==, 而1PF 的斜率010 y k x c =+,2PF 的斜率020y k x c =- ∴l 到1PF 所成的角α'满足()()200 2 2222 2000001222 2 001000 2 00 tan 11y b x x c a y a y b x b cx k k b x y kk a b x y a cy x c a y α++++-'===+-+-+, ()00,P x y 在椭圆上,∴20tan b cy α'=,同理,2PF 到l 所成的角β'满足2 220 tan 1k k b kk cy β-'==+, ∴tan tan αβ''=,而,0, 2παβ?? ''∈ ?? ? ,∴αβ''= 1.2双曲线的光学性质 :从双曲线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经过双曲线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汇聚到双曲线的另一个焦点上;(见图1.2). 双曲线这种反向虚聚焦性质,在天文望远镜的设计等方面,也能找到实际应用. 1.3 抛物线的光学性质 : 从抛物线的焦点发出的光,经过抛物线反射后,反射光线都平行于抛物线的轴(如图1.3) 抛物线这种聚焦特性,成为聚能装置或定向发射装置的最佳选择.例如探照灯、汽车大灯等反射镜面的纵剖线是抛物线,把光源置于它的焦点处,经镜面反射后能成为平行光束,使照射距离加大,并可通过转动抛物线的对称轴方向,控制照射方向.卫星通讯像碗一样接收或发射天线,一般也是以抛物线绕对称轴旋转得到的,把接收器置于其焦点,抛物线的对称轴跟踪对准卫星,这样可以把卫星发射的微弱电磁波讯号射线,最大限度地集中到接收器上,保证接收效果;反之,把发射装置安装在焦点,把对称轴跟踪对准卫星,则可以使发射的电磁波讯号射线能平行地到达卫星的接收装置,同样保证接收效果.最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它也是以抛物线镜面聚集太阳光,以加热焦点处的贮水器的. 图1.3 图1.2 图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