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电楼道交换机的管理

广电楼道交换机的管理

广电楼道交换机的管理
方案相关内容随着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的推进,以及国家对“三网融合”的要求,网络双向化建设与改造已经成为有线电视行业的热点。双向网改造的接入网技术层出不穷,但以EPON+LAN最符合网络IP化、宽带化、光纤化的发展趋势,并且以其技术成熟、产业链完善、产品成本低成为了广电双改中无可争议的最佳技术选择。

EPON+LAN模式下,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接入服务的是楼道交换机。实际组网中,楼道交换机的数量众多,如何管理这么多的交换机?如何主动的发现故障?如何在用户报故障后能够定位接入设备并进一步检查?这些都是摆在EPON+LAN接入模式下的关系运维的主要问题。

目前,业界中针对楼道交换机的管理主要由如下几种方式:

l 采用集群管理模式:以园区汇聚交换机为主设备,楼道接入交换机为从设备,通过各种私有的集群管理协议来管理楼道交换机,这种管理模式在电信运营商中普遍应用。

l 通过SNMP管理模式:对一些规模较小的运营商也会采用SNMP方式来管理楼道交换机。SNMP是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足以满足网管设备的需求。本方式需要每个楼道交换机都配备网管IP地址。

l 采用WEB方式管理:楼道交换机内置WEB服务器,网管人员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楼道交换机,通过WEB页面对交换机进行管理。本方式也需要每个楼道交换机都配备一个IP地址。

可以看到,针对运营商而言,采用SNMP方式和WEB方式来管理楼道交换机,都需要配备IP地址,对于海量的楼道交换机而言,这种网管方式增加了配置复杂程度,无法实现交换机的即插即用,不利于网络的运营维护。显然,采用集群方式更适合运营网络的管理。

实际上部分网络设备厂商也有自己的集群管理协议来针对楼道交换机的管理,但是遗憾的是这些集群协议对楼道交换机要求相对较高,一般都需要交换机为CPU+交换机芯片的架构,由CPU来完成集群协议的处理。这样就增加了楼道交换机的成本。而对有线运营商而言,如何实现双向网改的同时能降低建网成本是影响建网思路的重要因素。那么,能不能不用CPU也能实现集群管理协议呢?

针对有线运营商的数字电视双向改造应用,H3C推出了广电专用数字电视楼道交换机S1500E系列,该系列交换机不仅提供了L2交换机的基本接入功能,包括端口VLAN设置、QOS机制、IGMP SNOOPING等,还针对广电特色提供了60V供电,同时该系列交换机内置AGMP(Aolynk集群管理协议)受控端,与AGMP控制端(如ET系列ONU设备)配套使用可实现远程集中式图形化网管功能,方便运营商灵活管理。值得一提的是,S1

500E提供的如前所述功能完全由交换机芯片直接支持,没有采用CPU架构,因此设备成本较低,在提供对交换机管理功能的同时能够帮助有线运营商大大降低建网成本。



图片‘’‘’‘’‘’

在具体设备管理上,AGMP可以实现如下功能的管理

l 端口设置及状态查看:流控、速率、双工、端口限速

l 端口统计:收发报文数/字节数统计,实现流量监控

l 电缆诊断:方便线缆故障定位

l QOS设置:(dscp,cos)、(严格优先级,队列调度)、端口优先级。

l VLAN设置:port based VLAN、端口PVID,可以实现用户隔离及业务隔离

需要强调的是,通过IMC统一网管平台,H3C统一网管方案可以实现对城域网路由器、EPON/EPCN和楼道交换机的统一管理,不需要为楼道交换机管理单独设置网管软硬件平台,这样简化了管理界面,方便了运维人员的操作。有线运营商可以更快的部署业务网络,更准确的定位网络故障,提高整体运维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