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测量思考题作业

电子测量思考题作业

电子测量思考题作业
电子测量思考题作业

电子测量思考题作业

电子信息工程三班

刘天金

学号:40

第一章........................................................... - 5 -

1、什么是测量什么是计量 ........................................ - 5 -

2、什么是计量基准检定和校准的意义是什么 ........................ - 5 -

3、可以利用电子测量方法测量非电量吗 ............................ - 5 -

4、电子测量的基本特点 .......................................... - 5 -

5、什么是直接测量在何种情况下采用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 - 5 -

6、零差、偏差和微差这三种测量方式有何异同 ...................... - 6 -

7、选取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依据是什么 .......................... - 6 -

8、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更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不一定获得更精确的测量结果- 6 -

9、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在表示精度上有何不同的意义 ............ - 6 -

10、什么是影响量 ............................................... - 6 -

11、输入阻抗的影响是什么 ....................................... - 6 -

12、什么是灵敏度影响是什么 ..................................... - 7 -

13、什么是线性度影响是什么 ..................................... - 7 -

14、什么是动态特性影响是什么 ................................... - 7 -第二章........................................................... - 7 -

1、什么是真值、实际值和指定值 .................................. - 7 -

2、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多次测量测量次数受到什么限制 ............ - 7 -

3、等精度和非等精度测量的意义和数据处理方法有何不同 ............ - 7 -

4、哪些指标可以用来描述电子测量仪器的容许误差 .................. - 7 -

5、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 8 -

6、什么是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各有什么特性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各有什么不同........................................................... - 8 -

7、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函数在处理测量数据时具有什么意义 .......... - 8 -

8、什么是置信区度和置信区间 .................................... - 8 -

9、如何完整地给出测量结果在不同的置信度下给出的测量结果是一样的吗- 9 -

10、如何判断和处理系统误差 ..................................... - 9 -

11、为什么说系统误差的估计和动态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有某些共同之处- 9 -

12、如何处理粗大误差 ........................................... - 9 -第三章.......................................................... - 10 -

1、模拟示波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 - 10 -

2、连续扫描和触发扫描有何不同特点 ............................. - 10 -

3、自动触发和常态触发有何区别 ................................. - 10 -

4、为什么说数字示波器可以非实时显示 ........................... - 10 -

5、数字示波器采样率对波形显示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受到时间量程的影响- 11 -

6、数字示波器存储器深度对波形显示的影响是什么 ................. - 11 -

7、什么是实时取样如何选择示波器带宽 ........................... - 11 -

8、插值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会影响到示波器带宽 ................... - 11 -

9、重复取样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可以提高等效带宽 ................. - 11 -

10、顺序重复取样与随机重复取样各自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 - 12 -

11、数字示波器波形三维显示的意义是什么 ........................ - 12 -

12、示波器选取原则是什么 ...................................... - 12 -第四章.......................................................... - 12 -

1、采取何种方法能够提高动圈式电压表的工作性能 ................. - 12 -

2、斩波直流放大器的特点是什么 ................................. - 12 -

3、什么是有效值 ............................................... - 12 -

4、什么是波峰系数 ............................................. - 13 -

5、如何进行交流电压测量 ....................................... - 13 -

6、数字式电压测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 13 -

7、双斜积分式AD如何将对直流电平的测量转换为对时间的测量 ...... - 13 -

8、双斜积分式AD中电平转换为时间的媒质是什么 .................. - 13 -

9、什么是超量程超量程有何意义 ................................. - 13 -

10、数字电压表的固有误差包括哪些如何计算 ...................... - 13 -

11、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的量程 .................................. - 14 -

12、为什么精度越高对抗干扰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 - 14 -第五章.......................................................... - 14 -

1、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 - 14 -

2、如何利用计数器测量时间误差由哪些因素产生 ................... - 14 -

3、如何利用计数器测量频率误差由哪些因素产生 ................... - 15 -

4、如何利用计数器测量相位误差由哪些因素产生 ................... - 15 -

5、量化误差最大是多少为什么在何种测量情况下影响较小 ........... - 15 -

6、触发误差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与被测量的信噪比有关 ............. - 15 -

7、如何降低误差的影响 ......................................... - 15 -

8、如何利用计数器测量微波频率外差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 - 16 -第六章.......................................................... - 16 -

1、信号发生器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 - 16 -

2、锁相环路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是什么相位的调整是如何实现的 ....... - 16 -

3、.......................... 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产生各种不同频率的信号

- 17 -

4、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的原理是什么 ............................... - 17 -

5、如何将方波变换成三角波 ..................................... - 17 -

6、如何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 - 17 -

7、如何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 ..................................... - 18 -

8、扫频信号源为什么能用来测试线性线路如何测试 ................. - 18 -

9、利用扫频调谐分析仪测试信号频谱的原理是什么 ................. - 18 -

10、频谱分析仪频率分辨率的含义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什么 ........ - 19 -

11、频谱分析仪分析时间的含义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什么 .......... - 19 -

12、频谱分析仪灵敏度的含义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什么 ............ - 19 -第七章.......................................................... - 19 -

1、数据域测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 19 -

2、什么是状态和时序 ........................................... - 20 -

3、逻辑笔的原理是什么 ......................................... - 20 -

4、....................................... 什么是穷举测试什么是随机测试

- 20 -

5、逻辑分析仪是如何构成的 ..................................... - 21 -

6、逻辑分析仪触发和示波器触发有何不同要求什么是触发跟踪 ....... - 21 -

7、逻辑分析仪有哪些触发方式 ................................... - 21 -

8、什么是毛刺毛刺的捕获原理是什么 ............................. - 21 -

9、逻辑分析仪状态表显示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 - 22 -

10、逻辑分析仪反汇编显示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 - 22 -

第一章

1、什么是测量什么是计量

答:测量是为了取得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该过程将被测对象直接或间接地与同类已知单位进行比较,取得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的测量结果。

计量是为了保证单位和量值的统一和准确一致的一种测量。把未知量与经过准确确定、并经国家计量部门认可的基准或标准相比较来加以测定(即量值传递)

2、什么是计量基准检定和校准的意义是什么

答:计量基准是指为了定义、实现、保存、复现量的单位或者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有关量的测量标准定值依据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标准物质或者测量系统。

检定:用准确度高一等级的计量器具对低一等级的计量器具进行比较,以评定被检计量器具性能是否合格

校准:用准确度高一等级的计量器具通过比较确定被校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及其它计量性能)。

3、可以利用电子测量方法测量非电量吗

答:可以。因为电子测量是以电子技术理论为依据,以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为手段,以电量和非电量为测量对象的测量过程。而非电量是通过传感器进行测量的。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

4、电子测量的基本特点

答:电子测量是以电子技术为理论依据,以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为手段,以电量和非电量为测量对象的测量过程,广义地讲,凡是利用电子技术来进行的测量都可以说是电子测量。

5、什么是直接测量在何种情况下采用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答:直接测量是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获取被测量值的方法。

当被测结果需要用多个未知参数表达时,通过改变测量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未知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解方程而获取未知量,此时便可采用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6、零差、偏差和微差这三种测量方式有何异同

答:①零差:用被测量与标准量相比较,用指零仪表指示被测量与标准量相等而获得被测量;特点是准确。

②偏差:用仪器仪表指针的偏移(偏差)表示被测量的大小的测量方法;其特点是作为计量标准的实物不直接参与测量。

③微差:偏差式测量法和零差式测量法相结合的测量方法;特点是简便准确。

7、选取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依据是什么

①被测量本身的特性;②所需要的精确程度;③环境条件;④所具有的测量设备;⑤成本

8、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更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不一定获得更精确的测量结果

答:①测量方法不当。当测量者用错误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时,即使测量仪器是高精度的,但测量结果也不是正确的。

②环境条件恶劣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会很大,也不一定能获得更精确的测量结果。

9、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在表示精度上有何不同的意义

答:①精密度:随机误差影响

②正确度:系统误差影响

③准确度:精密度和正确度的综合

10、什么是影响量

答:影响量又称“影响误差”,指外部因素变化造成的示值变化,是测量仪器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11、输入阻抗的影响是什么

答:测量仪器接入被测电路,可能改变被测电路的阻抗特性,负载效应的影响

12、什么是灵敏度影响是什么

答:示值增量与被测量增量之比,或可区分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

13、什么是线性度影响是什么

答:线性度是示值随被测量的变化关系,可用非线性误差来表示。

14、什么是动态特性影响是什么

答:动态特性是指输出响应随输入变化的能力。

第二章

1、什么是真值、实际值和指定值

答:①真值A0:一个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客观大小或真实数值(不可测)。

②实际值A:由于无法直接和国家标准比对,在量值传递中,高一级标准所体现的值当作准确无误的值,即实际值,亦称相对真值。在实际测量中代替真值。

③指定值AS:亦称约定值,一般用来代替真值。

2、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多次测量测量次数受到什么限制

答:精度要求高时进行多次测量;受到精度的限制。

3、等精度和非等精度测量的意义和数据处理方法有何不同

答:等精度测量是指在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一测量量进行的多次重复测量;若在测量过程中全部或部分因素和条件发生改变,称为非等精度测量。

等精度测量得到的数据可以进行统一的处理,如求公共的数学期望、方差等;而非等精度测量得到的数据应进行分别处理,按相应的条件进行分组处理。

4、哪些指标可以用来描述电子测量仪器的容许误差

答:容许误差指测量仪器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范围。

①工作误差:额定工作条件(各种外部影响量和内部影响特性为任意组合)下仪器误差的极限值。

②固有误差:各种影响量和影响特性处于基准条件时仪器所具有的误差。

③影响误差:一个影响量在其额定使用范围内(或一个影响特性在其有效范围内),而其他影响量和影响特性处于基准条件时仪器所具有的误差。

④稳定误差:仪器标称值在其他影响量和影响特性保持恒定情况下,在规定时间内产生的误差极限。

5、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①仪器误差②使用误差③人身误差④影响误差⑤方法误差

6、什么是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各有什么特性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各有什么不同

答:①系统误差:多次测量中,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不变或按某种规律变化的误差。

②随机误差:任何测量过程中都存在随机误差。

③粗大误差:在一定测量条件下,测得值明显偏离实际值。

7、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函数在处理测量数据时具有什么意义

答:绝大多数情况下,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在正态分布误差影响下的测量数据的分

8、什么是置信区度和置信区间

答:置信度(置信概率):描述误差处于某一范围内的可靠程度的量。

置信区间:对应置信度的极限误差范围,用标准差σ的倍数Kσ表示(K为正系数,称为置信系数)。

9、如何完整地给出测量结果在不同的置信度下给出的测量结果是一样的吗

答:(1)列出数据表;计算算术平均值和残差;计算单次测量的均方根偏差和算术平均值的均方根偏差;给出最终结果

(2)不一样

10、如何判断和处理系统误差

答:(1)理论分析法

(2)校准和比对法精度高一级的仪器的校准;同等精度仪器的比对;在不同测量条件下比较各组测量数据。

(3)回归模型残差检验法利用残差构造各种统计量来分析。

(4)残差观察法无系统误差时,数据处理后的残差应该是零均值的

(5)公式判断法马林科夫判据:线性系统误差;阿卑—赫梅特判据:周期性系统误差。

11、为什么说系统误差的估计和动态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有某些共同之处

答: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1)消除产生系统误差的根源;(2)在测量过程中采取措施,避免把系统误差引入测量结果;如零示法、替代法(置换法)、补偿法(部分替代法)、对照法、微差法和交叉读数法等(3)设法掌握系统误差的变化规律,建立数学模型,采用统计方法进行估计和修正。

12、如何处理粗大误差

答:避免过失误差:可由多个测量者和多种设备对同一被测量得多个测得值;从设备特点、环境条件、测量人员等多种方面综合考虑。

注意事项1. 判断粗大误差的步骤,首先应包含所有的n个测量值在内求出均值和均方根偏差,然后判别粗大误差。若剔除最大的一个,仍将剩余的n-1个数据按此计算和判别,直至无坏值为止。2. 正常情况下,一列测量数据中粗大误差数量很少,一旦发现数量太大,说明测量系统或方法可能反常。3. 剔除可疑数据应慎重,有时某些异常数据可能包含了一种尚未发现的物理现象。

第三章

1、模拟示波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信号的幅度决定了扫描线的垂直范围;锯齿时基信号的幅度决定了扫描线的水平范围,斜率决定了扫描速度

2、连续扫描和触发扫描有何不同特点

答:①连续扫描

特点:扫描电压是周期的锯齿波,示波管光点将在屏幕上作连续重复周期扫描。

②触发扫描

特点:当被测信号电压幅度达到触发电平(可调整)时,时基电路开始产生一次扫描,屏幕上显示一次波形的踪迹。

3、自动触发和常态触发有何区别

答:①自动触发

无触发信号输入或触发信号频率低于自激频率(如50Hz)时,整形电路为自激振荡器,示波器处于自激扫描;

②常态触发

当无触发信号输入时,扫描处于准备状态,没有扫描线;触发信号到来后,触发扫描。

4、为什么说数字示波器可以非实时显示

答:数字示波器通过采用多个A/D转换器来快速捕获模拟信号,并以数字编码的形式来储存信号。屏幕上看到的波形是根据采集数据重建的波形,不是输入信号的立即、连续的波形显示。数字示波器时基电路的功能不同于模拟示波器,不产生斜波电压,而是一个晶体振荡器。

5、数字示波器采样率对波形显示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受到时间量程的影响

答:采样率不足会导致混叠,产生假象和失真,使信号触发不稳或不规则或水平移动,波形显示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料的结果。

6、数字示波器存储器深度对波形显示的影响是什么

答:存储深度(内存深度)是指示波器窗口一次性可显示的最大波形采样点数,或者一个波形记录的最大采样点数。深存储可以提供持续的高取样率。深存储是在保持快速取样率的同时获得高测量分辨率的基础,但需要更强的内存数据管理能力和波形更新处理能力。示波器总是用采样点添满存储器,存储容量越大越好,但有可能降低更新率和操作响应的速度。数字示波器实际的水平分辨率由存储容量决定。

7、什么是实时取样如何选择示波器带宽

答:(1)实时取样是在每个触发事件上捕获一个完整波形,所有的采样点都是按照一

个固定的次序来采集的。

(2)示波器的带宽由模拟带宽、采样率和波形内插重建方法共同决定。

8、插值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会影响到示波器带宽

答:插值是提高分辨率的普遍方法。

单冲带宽定义为单冲测量中可捕获的最大带宽,单冲带宽为: Ws= fs/kR

为与插值有关的因子。

理论上可达到2(根据取样原理),但一般为或大于。

9、重复取样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可以提高等效带宽

答:等效时间取样或等时取样对重复性高频周期信号(波形可重复且能稳定触发),将波形取样分配到多个周期中进行。从信号的不同周期取得采样点来重建这个重复性信号的波形,需要稳定触发信号并适当地在示波器上安排这些取样。

在这种模式下,经过若干次触发事件后,存储器内存储了足够的采样点,就可以在屏幕上重建一个完整的波形。

这种模式使示波器具有了比其实际采样速率要高得多的一个虚拟采样速率或称等效时间采样速率。

10、顺序重复取样与随机重复取样各自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答:顺序取样:顺序等时采样,每次触发采集一个样点,每次触发额外增加一个短而精确的延时t;优点是时间分辨率和精度更高,速度比随机采样快得多;

随机取样:采样点顺序采集,但相对触发的时刻是随机的;优点是可以提供预触发信息以及触发后信息,有统计方法来填充所有的存储器位置。

11、数字示波器波形三维显示的意义是什么

答:除幅度和时间外,增加辉度,亮度和色彩是信号在特定位置所产生频度的函数,能给出有关边沿抖动、垂直噪声和异常事件出现率等统计信息。

12、示波器选取原则是什么

答:带宽、采样率、存储器深度、波形捕获率和触发能力

第四章

1、采取何种方法能够提高动圈式电压表的工作性能

答:零示法(电桥) 微差法等

2、斩波直流放大器的特点是什么

答:抑制零点漂移,提高灵敏度可使电子电压表能测量微伏级的电压

3、什么是有效值

答:某一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等于直流电压的数值U 当该交流电压和数值为U的直流电压分别施加于同一电阻上在一个周期内两者产生的热量相等因此有效值有时也写作。

4、什么是波峰系数

答:波峰系数K 定义为该电压的峰值与有效值之比

5、如何进行交流电压测量

答:测量交流电压的方法很多依据的原理也不同期中最主要的是利用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将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然后再接到直流电压表上进行测量

6、数字式电压测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分辨率高,精度高;速度快;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强;能与计算机和其他数字测量仪器相交接。

7、双斜积分式AD如何将对直流电平的测量转换为对时间的测量

答:内恒流充电的充电电流和所充电压与被测电压成正比,内由反极性的基准电压进行横流放电,与被测电压成正比,将对电压的测量转换成对时间的测量。8、双斜积分式AD中电平转换为时间的媒质是什么

答:基准电压

9、什么是超量程超量程有何意义

答:具有一附加首位,当被测电压超过量程时,这一位显示1,被测电压超过正规的满度量程时,精度和分辨力不降低。

10、数字电压表的固有误差包括哪些如何计算

答:包含示值误差和满度误差的DVM固有误差用绝对误差表示为:

式中:—被测电压示值;—测量用量程的满度值;

—误差的相对项系数;—误差的固定项系数。

示值误差包括刻度系数、非线性等引入的误差。

满度误差包括量化、偏移、内部噪声等所产生的误差。在选用量程时应注意被测电压的示值尽量接近于满刻度。

此外,测量误差还常用工作误差、影响误差及稳定误差来表征。

11、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的量程

答:正确使用档位和量程范围

测量档位错误可能会造成数字万用表损坏,如在测量交流市电时,测量档位选择置于电阻挡。在使用完毕,将测量选择置于交流750V或者直流1000V处,这样在下次测量时无论误测什么参数,都不会引起数字万用表损坏.

测量的电压电流超过量程范围有可能损坏数字万用表。如果不知道所测电压的大致范围,应先把测量档置于最高档,通过测量其值后再换档测量。如果所要测量的电压数值远超出万用表所能测量的最大量程,应另配高阻测量表笔。

在测量40O~1000V的直流高电压时,表笔与测量处一定要接触好,不能有任何抖动,否则,可能会造成测量不准确甚至损坏万用表。

在测量电阻时,应注意一定不要带电测量。

12、为什么精度越高对抗干扰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答:因DVM的灵敏度极高(一般可达,高的达),而且测量准确度远高于模拟电压表(直流可达量级),因此干扰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就尤为突出。

第五章

1、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电子计数器在已知基准时间间隔(基准时间信号)内计得被测信号的重复变化次数,

则按频率的定义有式中,为被测信号的频率;为基准频率。

2、如何利用计数器测量时间误差由哪些因素产生

答:电子计数器在已知基准时间间隔(基准时间信号)内计得被测信号的重复变化次数N,

则按频率的定义有

式中,为被测信号的频率;为基准频率。

3、如何利用计数器测量频率误差由哪些因素产生

答:主闸门开闭由基准门控信号控制。被测信号通过脉冲形成电路,转换成脉冲,加到主闸门的输入端。在主闸门开通时间内,计数器对脉冲进行计数,得到所测频率。

4、如何利用计数器测量相位误差由哪些因素产生

答:启始信号U1接入B通道,使门控双稳电路置1,主闸门开启,计数开始。

终止信号U2接通C通道,使门控双稳电路复零,主闸门关闭,计数结束。

测量两个被测信号的时间间隔,也即相位差。同时也可用于测量脉冲信号的脉宽和边沿。

5、量化误差最大是多少为什么在何种测量情况下影响较小

答:;测频或测周的闸门启闭与进入闸门的计数脉冲不同步,这种不同步导致多记一个或者少计一个脉冲,产生+-1的量化误差。被测信号频率一定是增大闸门时间可以减少量化误差;闸门时间一定,被测频率越低,量化误差越大,可以倍频后在测量。

6、触发误差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与被测量的信噪比有关

答:在测量周期时,被测信号经放大整形后作为时间闸门的控制信号,噪声将影响门控信号(即)的准确性,造成触发误差。

触发相对误差式中,为被测信号上叠加的噪声振幅值;为被测信号的振幅值。测量周期时的触发误差与信噪比成反比。

7、如何降低误差的影响

答:(1)多周期平均法:

在周期测量中,为减少量化误差和触发误差,可将被测信号先经过十进分频器分频(周期倍乘),使其周期扩大10N倍(N为十进分频器的级数),这样量化误差和触发误差都将减少为分之一。

(2)模拟内插法:

采用模拟内插(内插扩展)技术可进一步减小量化误差。

8、如何利用计数器测量微波频率外差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采用频率变换技术,将微波信号频率变换到以下,以便用电子计数器进行直接计数;

频率变换方法:变频法、置换法、置换变频法、分频法等。

外差法:利用计数器内晶振频率作为基准频率,经过谐波发生器次倍频后送至谐波滤波器的谐振腔取出N次谐波,并与被测信号混频,获得中频,送至计数器计数,古被测信号的频率为

式中,为中频信号;为基准频率;为倍频次数,可以从调谐刻度盘的刻度来确定。

第六章

1、信号发生器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答:信号发生器的基本作用是信号调制功能:信号调制是指被调制信号中,幅度、相位或频率变化把低频信息嵌入到高频的载波信号中,得到的信号可以传送从语音、到数据、到视频的任何信号。

2、锁相环路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是什么相位的调整是如何实现的

答:①所谓锁相环路,实际是指自动相位控制电路,它是利用两个电信号的相位误差,通过环路自身调整作用,实现频率准确跟踪的系统,称该系统为锁相环路通过相位反馈控制,最终使相位保持同步,实现了受控频率准确跟踪基准信号频率的自动控制系统称为锁相环路。

②锁相环可用来实现输出和输入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同步。当没有基准(参考)输入信号时,环路滤波器的输出为零(或为某一固定值)。这时,压控振荡器按其固有频率进行自由振荡。当有频率为的参考信号输入时,和同时加到鉴相器进行鉴相。如果

和相差不大,鉴相器对和进行鉴相的结果,输出一个与和的相位差成正比的误差电压,再经过环路滤波器滤去中的高频成分,输出一个控制电压,将使压控振荡器的频率(和相位)发生变化,朝着参考输入信号的频率靠拢,最后使,环

路锁定。环路一旦进入锁定状态后,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与环路的输入信号(参考信号)之间只有一个固定的稳态相位差,而没有频差存在。这时我们就称环路已被锁定。

3、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产生各种不同频率的信号

答:①直接频率合成:混频、倍频、分频、滤波

②间接频率合成:锁相环路、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FS)

4、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的原理是什么

答:存储波形的一个周期,顺序读出波形数据形成数据流,利用相位累加器驱动波形存储器的地址输入,每来一个时钟,相位累加器在现值上增加一个常数(相位增量),相位增量决定了一个完整周期的波形数据的访问速度(频率),相位增量大小不同,可能会跳过或者重复一些数据点,带有快速边沿或窄脉冲的任意波形可能会出现一个时钟周期大小的抖动和失真。

5、如何将方波变换成三角波

答:利用恒流充放电形成三角波

6、如何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答:用差分放大器作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电路,利用差分对管的饱和与截止特性进行变换。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特别是做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的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其中RP1调节三角波的幅度,RP2调整电路的对称性,RE2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C1、C2、C3为隔直电容,C4为滤波电容,滤除谐波分量,改善输出波形。

电子测量技术离线作业分析

电子测量技术 第一次作业 四、主观题(共12道小题) 17.示值相对误差定义为( 绝对误差 )与( 被测量示值)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18.测量值的数学期望,就是当测量次数n趋近无穷大时,它的各次测量值的( 算术平均值)。 19.测量误差按性质和特点的不同,分为(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 20.有界性、对称性、( 抵偿)性、( 单峰 )性是随机误差的重要特性,我们可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的办法来削弱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1.在测量数据为正态分布时,如果测量次数足够多,习惯上采用( 莱特)准则判别异常数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电压/mV 10.32 10.28 10.21 10.41 10.25 10.52 10.31 10.32 10.04 试用格拉布斯检验法判别测量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值。 23.不确定度是反映被测量之值( 分散性)的参数,其大小可利用(标准差)或其倍数表示,也可以用(置信区间)的半宽来定量表征。 24. (扩展)不确定度等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与一个数字因子的乘积,该数字因子称为(包含因子)。 25.已知某被测量X的9次等精度测量值如下: 52.953,52.959,52.961,52.950,52.955,52.950,52.949,52.954,52.955 求测量列的平均值、实验标准差以及测量列的A类标准不确定度。

26.某校准证书说明,标称值为10 W的标准电阻器的电阻R在20°C时为10.000 742 W ±29 mW(p=99%),求该电阻器的标准不确定度,并说明是属于哪一类评定的不确定度。 27.测量某电路的电流I=22.5mA,电压U=12.6V,I和U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u(I)=0.5 mA,u(U)=0.3V,求所耗功率及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I和U互不相关)

电工电子学复习题

中国石油大学《电工电子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图示电路中,发出功率的电路元件为( b )。 a. 电压源; b. 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 2. 图示电路中, 电流值I=( a )。 a. 2A ; b. 4A ; c. 6A ; d. -2A 。 3. 图示电路中,电压相量U =100∠30°V ,阻抗Z=6+j8Ω,则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φ为( b )。 a. 0.5; b. 0.6; c. 0.8; d. 0.866。 4. 某电路总电压相量U =100∠30°V ,总电流相量I =5∠-30°A ,则该电路的无功功率Q=( c )。 a. 0var ; b. 250var ; c. 3250var ; d. 500var 。 5. 额定电压为380V 的三相对称负载,用线电压为380V 的三相对称电源供电时,三相负载应联接成( b )。 a. 星形; b. 三角形; c. 星形和三角形均可。 6. 当发电机的三个绕组联成Y 接时,在对称三相电源中,线电压)30sin(2380o BC t u -=ωV ,则相电压A u =( d )。 a. () 90sin 2220+t ωV ; b. () 30sin 2220-t ωV ; C. () 120sin 2220+t ωV ; d. () 60sin 2220+t ωV 。

7. 图示电路中,三相对称电源线电压为380V ,三相对称负载Z=6+j8Ω,则电路中A 相线电流大小IA=( a )。 a. 338A ; b. 38A ; c. 322A ; d. 22A 。 8. 图示电路中,开关S 在位置”1”时的时间常数为τ1,在位置”2”时的时间常数为τ2,则τ1与τ2的关系为( b )。 a.τ1=τ2; b.τ1=τ2/2; c.τ1=2τ2。 9. 图示电路中,E=40V ,R=50K Ω,C=100μF ,t=0时刻开关S 闭合,且0)0(=-c u V 。则t=5s 时, c u =( d )。 a. 3.68V ; b. 6.32V ; c. 14.72V ; d. 25.28V 。 10、电阻是 a 元件,电感是 a 元件,而电容是 a 元件,电感和电容都 a 。 a.耗能 b.不耗能 c.储存电场能 d.储存磁场能 11、有额定功率P N =100W ,额定电压U N =220V 的电阻两只,将其串联后接到额定电压为220V 的直流电源上使用,这时每只电阻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c 。 a.50W b.100W c.25W 12、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之间 b 。 a.有等效变换关系 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 c.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 13、当电流源开路时,该电流源部 a 。 a.有电流,有功率损耗 b.无电流,无功率损耗 c.有电流,无功率损耗 14、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开路电压U OC =8V ,短路电流I SC =2A ,则该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c 。

南邮电工电子实验复习资料与试卷

南京邮电大学电工电子实验复习资料与试卷 一、实验操作 1、信号与系统操作实验请复习所做的实验。 主要掌握的要点: ①由所给的电路转换出该电路的电压传输函数H(s)=V2(s)/V1(s),并能把传输函数化成Multisim所需的标准形式: (A)算子S在分子的幂次不高于分母的幂次。 (B)因需用积分器仿真,算子S (C)分母的常数项化成1。 ②能画出完整的系统模拟框图。 是负反馈项,其系数正、负异号后送输入端加法器。 (5)分母中为1的常数项不用任何运算模块 例如1: 画出幅频和相频图 例如2: 画出幅频和相频图

2、操作题如下图所示,写出该图的传输函数H(S)(V1是输入信号、V2是输出信号)。画出题中电路对应的系统模拟框图。(20分) 写出传输函数H(S)(10分) 画出题中电路对应的系统模拟框图(10?分) 在Multisim2001环境中,测试该系统模拟电路的幅频特性相关参数。(10分)(需包含半功率点 与谐振频率点) 设计由DAC0832完成。根据实验课题的 要求输出正负斜率锯齿波上升或下降的台阶数大于或等于16个台阶,可用4位二进制数,根据输出电压选定数字输入端。 输出电压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VREF 参考电压,Dn 是二进制数转换为等值的十进制数。 由输出电压的计算公式可知,4位二进制数接在不同的数字输入端,转换的Dn 值不同,输出电压也就不同。 假设:输入的二进制数为“0000~1111”, 当接在D0~D3端时:

Dn=D3+D2+D1+D0=8+4+2+1=15,若V REF为5V时, U0=-(5/256)×15=—0.29V; 当接D3~D6端时: Dn=D6+D5+D4+D3=64+32+16+8=120, U0=-(5/256)×120=—2.34V 当接D4~D7端时: Dn=D7+D6+D5+D4=128+64+32+16=240, U0=-(5/256)×240=—4.6875V 注意:输出电压U0 讨论: LM324运放的输出是一个对管,~–3.5V。所以,U0的输出不能超出+3.5V 在开关K2K1的控制下,实现三种不同波形的输出。 当K2K1=01时, 转换器输入的二进制数为0000~1111为加法计数; 当K2K1=10时, 转换器输入的二进制数为1111~0000为减法计数; 当K2K1=11时, 转换器先输入0000~1111,再输入1111~0000为16进制(或八进制)的可逆计数器。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测量大作业

电子测量大作业二----7-14 姓名:王自胜 学号:12212162 班级:铁道信号1204 2014年12月

7-14查阅网络分析仪的技术资料,说明网络分析仪的功能和基本原理,比较网络分析仪和频谱分析仪的异同点 一、网络分析仪的功能 现代网络分析仪已广泛在研发,生产中大量使用,网络分析仪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各种不同部件,材料,电路,设备和系统。无论是在研发阶段为了优化模拟电路的设计,还是为了调试检测电子元器件,矢量网络分析仪都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测量仪器。网络分析仪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仪器,正确使用时,可以达到极高的精度。它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在很多行业都不可或缺,尤其在测量无线射频(RF)元件和设备的线性特性方面非常有用。现代网络分析仪还可以应用于更具体的场合,例如,信号完整性和材料的测量。随着业界第一款PXI 网络分析仪—NI PXIe - 5630的推出,你完全可以摆脱传统网络分析仪的高成本和大占地面积的束缚,轻松地将网络分析仪应用于设计验证和产线测试。 二、网络分析仪的基本原理 一个任意多端口网络的各端口终端均匹配时,由第n个端口输入的入射行波an将散射到其余一切端口并发射出去。若第m个端口的出射行波为bm,则n口与m口之间的散射参数Smn=bm/an。一个双口网络共有四个散射参数S11、S21、S12和S22。当两个终端均匹配时,S11和S22就分别是端口1和2的反射系网络分析仪数,S21是由1口至2口的传输系数,S12则是反方向的传输系数。当某一端口m终端失配时,由终端反射回来的行波又重新进入m口。这可以等效地看成是m口仍是匹配的,但有一个行波am入射到m口。这样,在任意情况下都可以列出各口等效入射、出射行波与散射参数之间关系的联立方程组。据此可以解出网络的一切特性参数,如终端失配时的输入端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输入阻抗以及各种正向反向传输系数等。这就是网络分析仪的最基本的工作原理。单端口网络可视为双口网络的特例,在其中除S11之外,恒有S21=S12=S22。对于多端口网络,除了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端口之外,可在其余一切端口都接上匹配负载,从而等效为一个双端口网络。轮流选择各对端口作为等效双口网络的输入、输出端,进行一系列测量并列出相应的方程,即可解得n端口网络的全部n2个散射参数,从而求出n端口网络的一切特性参数。图左为四端口网络分析仪测量S11时测试单元的原理示意,箭头表示各行波的路径。信号源u输出信号经开关S1和定向耦合器D2输入到被测网络的端口1,这就是入射波a1。端口1的反射波(即1口的出射波b1)经定向耦合器D2和开关传到接收机的测量通道。信号源u的输出同时经定向耦合器D1传到接收机的参考通道,这个信号是正比于a1的。于是双通道幅度-相位接收机就测出b1/a1,即测出S11,包括其幅值和相位(或实部和虚部)。测量时,网络的端口2接上匹配负载R1,以满足散射参数所规定的条件。系统中的另一个定向耦合器D3也终接匹配负载R2,以免产生不良影响。其余三个S 参数的测量原理与此类同。图右为测量不同Smn参数时各开关应放置的位置。 在实际测量之前,先用三个阻抗已知的标准器(例如一个短路、一个开路和一个匹配负载)供仪器进行一系列测量,称为校准测量。由实测结果与理想(无仪器误差时)应有的结果比对,可通过计算求出误差模型中的各误差因子并存入计算机中,以便对被测件的测量结果进行误差修正。在每一频率点上都按此进行校准和修正。测量步骤和计算都十分复杂,非人工

最新电子测量作业

第一章 1.12 数字电压表测量,且R 1、R 2都在30 K 可忽略电压表接入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则有: 1 11R U E R r = + 222R U E R r =+ 所以:12121221 () R R U U RU R U -r = - 1.13 用题1.l0所示的测量电路,现分别用MF -20晶体管电压表的6 V 档和30V 档测量负载R L 上电阻U o ,已知电压表的电压灵敏度为20kΩ/V(由此司算出各档量程电压表输入电阻R v =电压灵敏度×量程),准确度等级为 2.5级(准确度等级s 表示仪表的满度相对误差不超过s %,即最大绝对误差为Δx m =±s%·x m 。试分别计算两个量程下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6V 档时: Rv 1=120K Ω R 外1=30//120=24 K Ω 124 5 2.22230x U V ?= =+24 Δx 11=Ux 1-A =2.222-2.5=-0.278V Δx 12=±2.5%×6=±0.15V 111120.482x x x V ???=+= 110.428 2.5 x y A ???= 100%=100%=17% 30V 档时:

Rv 2=30×20=600K Ω R 外2=30 //600=28.57 K Ω 228.57 5 2.24430x U V ?= =+28.57 Δx 21==2.244-2.5=-0.06V Δx 22=±2.5%×30=±0.75V Δx 2=0.81V 20.86 2.5 y ?= 100%=32.4% 第二章 2.10 现校准一个量程为100 mV ,表盘为100等分刻度的毫伏表,测得数据如下: 求:① 将各校准点的绝对误差ΔU 和修正值c 填在表格中; ② 10 mV 刻度点上的示值相对误差r x 和实际相对误差r A ; ③ 确定仪表的准确度等级; ④ 确定仪表的灵敏度。 解:② r x =0.1/10×100%=1% r A =0.1/9.9×100%=1.01% ③ 因为:Δx m =-0.4 mV r m =-0.4/100=-0.4% 所以:s =0.5 ④ 100/100=1 mV 2.14 某1 4 2 位(最大显示数字为19 999 )数字电压表测电压,该表2V 档的工作误差为 ±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二、原理说明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即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应有I=O;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应有U=0。 运用上述定律时必须注意各支路电流或闭合回路的正方向,此方向可预先任意设定。 三、实验设备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实验电路板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图如下,用DVCC-03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电路板。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电流正方向。如图中的I1, I2, I3的方向己设定。 闭合回路的正方向可任意设定。 2、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U1=6V, U2=12V。 3、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4、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U1、U2也需测量,不应取 电源本身的显示值。 2、防止稳压电源两个输出端碰线短路。 3、用指针式电压表或电流表测量电压或电流时,如果仪表板指针反偏,则必须调换仪 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不偏,但读得电压或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若用数显电压表或电流表测量,则可直接读出电压或电流值。但应注意:所读得的电压或电流值的正确正负号应根据设定的电流参考方向来判断。 六、思考题 1、根据实验数据,选定节点A,验证KCL的正确性。 2、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闭合回路,验证KVL的正确性。 3、误差原因分析。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实验4.6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理解运算放大器线性应用电路的结构和特点。 2.掌握电子电路设计的步骤,学会先用电子设计软件进行电路性能仿真和优化设计,再进行实际器件构成电路的连接与测试方法。 3.掌握运算放大器线性应用电路的设计及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器件 1.双路稳压电源1台 2.示波器 1台 3. 数字万用表1台 4. 集成运算放大器μA741 2块 5. 定值电阻若干 6.电容若干 信号源3块 8.电位器2只 三、实验原理及要求 运算放大器是高放大倍数的直流放大器。当其成闭环状态时,其输入输出在一定范围内为线性关系,称之为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运放线性应用时选择合理的电路结构和外接器件,可构成各种信号运算电路和具有各种特定功能的应用电路。选择适当个数的运算放大器和阻容元件构成电路实现以下功能: 1. U o=Ui 2.U O= 5U i1+U i2(R f=100k); 3.U O= 5U i2-U i1(R f=100k); 4.U O= - +1000∫u idt)(C f=μF); 5.用运放构成一个输出电压连续可调的恒压源(要求用一个运放实现 ); 6.用运放构成一个恒流源(要求用一个运放实现 ); 7. 用运放构成一个RC正弦波振荡器(振荡频率为500Hz)。 四、实验电路图及实验数据 1. U o=Ui 2.U O= 5U i1+U i2(R f=100k)

3.U O= 5U i2-U i1(R f=100k); 4.U O= - +1000∫u idt)(C f=μF); 5.用运放构成一个输出电压连续可调的恒压源(要求用一个运放实现 ); 6.用运放构成一个恒流源(要求用一个运放实现 ); 7. 用运放构成一个RC正弦波振荡器(振荡频率为500Hz) 五. 分析实验数据和波形可知:电路仿真得到的结果要比实测结果更接近于理论计算值,可能原因有1. 实验室中的电子元件有误差 2. 一些电阻在实验室中没有,遂用阻值接近的电阻代替 六. 试验中遇到的故障:在实物搭建第二个电路的时候输入正确的电压值却得不到应得的输出电压,经检查发现第二个运算放大器未接15V的电源 七. 心得体会 在进行电子电路设计的时候,应首先用电子设计软件进行电路性能仿真和优化设计,再进行实际器件构成电路的链接与测试,以缩短设计时间,减少设计成本,并提高成功率。

电子测量大作业

电子测量大作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电子测量大作业 实验名称:一种基于DDFS的正弦信号源班级: 姓名: 学号:

题目: 5-11在multisim环境下,参考图5-3-1,设计一种基于DDFS的正弦信号源,给出原理图和仿真实验结果。 原理:DDFS-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在时钟脉冲的控制下,相位累加器输出线性递增的相位吗,相位吗作为地址信息来寻址波形寄存器,讲波形寄存器中存放的正弦波形样点数据输出,然后经过模数变换器得到对应的阶梯波形,最后经过低通滤波器对解题波进行平滑,得到正弦波形。波形储存器中也可以存放其他波形,实现任意波形产生的功能。频率控制字K在时钟的控制下控制每次相位累加器累计的相位增量,从而实现对输出信号频率的控制。 实验思路:由于不知道是否有可记忆是的芯片,故使用简单的数电所学的芯片进行仿真,首先产生三角波,再通过对波形进行减法运算产生书中波形存储器输出的波形,然后使用低通滤波器滤去高频分量,留下来的便是正弦波。 具体的电路图: (1)进行步长为1,范围为0~10的加减法电路图

如图所示,74283用来进行加法运算,下面的两个74161用来控制频率控制字K的大小,加减计数范围为0~10,当第一个计数器计数到10以后,由逻辑关系,把第一个计数器清零,同时第二个74161计数一次,当第二个74161的低位输出为零的时候,控制74283加法,当输出为1的时候控制74283进行减法运算,实现了从74273输出的数字从0递增到10,再递减到0的过程(输出的正弦频率为时钟信号的20分之一) (2)数模转换部分: (3)把数字信号通过数模转换转换成模拟信号,即产生了三角波 仿真结果图如下所示: 但是此时的三角波是含有直流分量的,需要通过运放进行减法运算 (4)去除直流分量 使用运算放大器去除其直流分量

09级电工实验预习思考题答案

09级电工实验预习思考题答案 实验三叠加原理实验1、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 分别单独作用,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或)置零连接?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单独作用,则将开关投向侧,开关投向短路侧;要令单独作用,则将开关投向短路侧,开关投向侧。不能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置零连接,因为实际电源有一定的内阻,如这样做,电源内阻会分去一部分电压,从而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导致实验误差。2、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叠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成立。当电流沿着二极管的正向流过二极管时,叠加原理的叠加性与齐次性都成立,但当反向流过二极管时,会由于二级管的单向导电性而使得无法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但这只是由于二极管的性质造成的。实验四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1、在求戴维南或诺顿等效电路时,做短路试验,测的条件是什么?在本实验中可否直接做负载短路实验?测的条件是:插入毫安表,端接 A、B 端。在本实验中可直接做负载短路实验,测出开路电压 U 与短路电流 I,等效电阻。2、说明测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1)测开 路电压:①零示法,优点:可以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缺点:操作上有难度,尤其是精确度的把握。②直接用电压表测量,优点:方便简单,一目了然;缺点:会造成较大的误差。(2)测等效内阻:①直接用欧姆表测量,优点:方便简单,一目了然;缺点: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②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优点:测量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缺点:当二端网络的内阻很小时,容易损坏其内部元件,因此不宜选用。③伏安法,优点:利用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缺点:需作图,比较繁琐。④半电压法,优点:方法比较简单;缺点:难于把握精确度。1、在日常生活中,当日光灯上缺少了启辉器时,人们常用一根导线将启辉器的两端短接一下,然后迅速断开,使日光灯点亮;或用一只启辉器去点亮多只同类型的日光灯,这是为什么?当开关接通的时候,电源电压立即通过镇流器和灯管灯丝加到启辉器的两极。220 伏的电压立即使启辉器的惰性气体电离,产生辉光放电。辉光放电的热量使双金属片受热膨胀,两极接触。电流通过镇流器、启辉器触极和两端灯丝构成通路。灯丝很快被电流加热,发射出大量电子。这时,由于启辉器两极闭合,两极间电压为零,辉光放电消失,管内温度降低;双金属片自动复位,两极断开。 在两极断开的瞬间,电路电流突然切断,镇流器产生很大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叠加后作用于管两端。灯丝受热时发射出来的大量电子,在灯管两端高电压作用下,以极大的速度由低电势端向高电势端运动。在加速运动的过程中,碰撞管内氩气分子,使之迅速电离。氩气电离生热,热量使水银产生蒸气,随之水银蒸气也被电离,并发出强烈的紫外线。在紫外线的激发下,管壁内的荧光粉发出近乎白色的可见光。2、为了改变电路的功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此时增加了一条电流支路问电路的总电流增大还是减小,此时感性原件上的电流和功率是否改变?总电流减小;此时感性原件上的电流和功率不变。3、提高线路功率因数,为什么只采用并联电容器法,而不用串联法,所并的电容器是否越大越好?采用并联电容补偿,是由线路与负载的连接方式决定的:在低压线路上(1KV 以下),因为用电设备大多数是电机类的,都是感性负载,又是并联在线路上,线路需要补偿的是感性无功,所以要用电容器并联补偿。串联无法补偿。电容器是无功元件,如果补偿过头,造成过补偿,线路中的容性无功功率过大,线路的功率因数一样会降低。所以补偿要恰到好处(适量),不是越大越好。实验九三相交流电路的研究三相负载星形或三角形 连接,是根据绕组(如电动机)或用电器的额定电压连接的。负载额定电压是 220V 的星形连接;额定电压是 380V 的三角形连接。1、试分析三相星形联接不对称负载在无中线的情况

最新《电工电子技术》课本习题答案

思考与习题 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 解:a)U=-RI=50V b)U=RI=-50V 。 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 ,U 3=50V 。试求 (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图1-36 题1-2图 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已知U =220V ,I = -1A ,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图1-37 题1-3图 a) b) I I a) b) c) d)

解:a)P=UI =-220W,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 c)P=-UI=220W,为负载;d)P=UI =-220W,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B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350W、150W,若已知电流I=20A,方向如图所示。 (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U CD、U EF、U GH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 解:(2) U AB=-75V,U CD=50V,U EF=17.5V,U GH=7.5V (3) U AB+U CD+U EF+U GH=0. 1-5 有一220V、60W的电灯,接在220V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如果每晚用3h,问一个月消耗电能多少? 解:I=P/U=0.27A,R= U 2/ P= 807Ω,W= P t=60×10-3 kW×30×3h =5.4度. 1-6 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使用,这种接法会有什么后果?它们实际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如果是两个110V、60W的灯泡,是否可以这样使用?为什么? 解:把额定电压110V、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6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端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使用,将会使60W的灯泡烧毁。60W的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是93.8W,100W 的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是56W。如果是两个110V、60W的灯泡,都在额定值下工作,可以这样使用。 1-7 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为150W,额定电压50V,内阻1Ω,负载电阻可以调节。试求:(1)额定状态下的电流及额定负载。(2)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3)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短路电流。 解:(1)I N=150/50=3A,R N=50/3-1=15.67Ω(2)U OC=50V (3) I S=50A

电子测量技术大作业

电子测量技术大作业 目录 题目一测量数据误差处理 (1) (1)提供测试数据输入、粗大误差判别准则选择等的人机界面; (1) (2)编写程序使用说明; (1) (3)通过实例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1) 题目二时域反射计 (1) (1)时域反射计简介 (1) (2)时域反射计原理 (2) (3)时域反射计(TDR)组成 (2) (4)仿真与结果 (2) 附录 (2)

题目一测量数据误差处理 2-21 参考例2-2-6的解题过程,用C语言或Matlab设计测量数据误差处理的通用程序,要求如下: (1)提供测试数据输入、粗大误差判别准则选择等的人机界面; 图 1 测试数据误差处理的输入 (2)编写程序使用说明; 本题用的是C语言编写的数据误差处理的通用程序,调试编译借助了CodeBlocks软件。运行exe文件后,只需输入所需测试数据的数目、各数值大小并选择误差处理方式与置信概率即可得出处理结果。在程序的子函数中已经将t a值表、肖维纳准则表及格拉布斯准则表的所有数据存入,无需人工查表填入。其他具体程序内容可见附录。 图 2 程序运行流程图 (3)通过实例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例2-2-6中的原始数据如下表1 计算所得结果与图3显示结果近似相等,说明程序编译无误。 图 3 数据处理后的结果显示 题目二时域反射计 6-14 在Multisim环境下,基于Tektronix TDS204虚拟示波器设计一种时域反射计,给出电路原理图和实验仿真结果。(本题设计以时域反射计测量阻抗为例) (1)时域反射计简介 时域反射计(TDR)用来测量信号在通过某类传输环境传导时引起的反射,如电路板轨迹、电缆、连接器等等。TDR仪器通过介质发送一个脉冲,把来自“未知”传输环境的反射与标准阻抗生成的反射进行比较。TDR 显示了在

电子测量大作业资料

电子测量技术大作业 班级: 通信1109 学号: 11211105 姓名: 单赟吉 专业: 通信工程 指导老师: 朱云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第一题: 一.研究题目: 4-19:在Multisim 环境下,设计一种多斜积分式DVM ,给出原理图和仿真实验结果。 二.积分型A/D 转换电路 2.1 双积分型A/D 转换电路 双积分型ADC 是1种V —T 型A/D 转换器,原理电路如图12.2.2-1(a)所示,由积分器、比较器、计数器和部分控制电路组成。工作过程如下: (1)平时(即A/D 转换之前),转换控制信号v C =0,计数器和触发器FFc 被清零,门G1、G2输出低电平,开关S 0闭合使电容C 完全放电,S 1掷下方,比较器输出 v B =0,门G3关闭。 (2)v C =1时,开关S 0断开,开关S 1掷上方接输入信号V I ,积分器开始对V I 积分,输出电压为 ? - =- =t t RC V dt V RC v 0 I I O 1 (2.1) 显然v O 是1条负向积分直线,如图12.2.2-1(b)中t =0~T 1段实线所示。与此同时,比较器输出v B =1(因v O <0),门G3开启,计数器开始计数。 (3)当积分到t =T 1=2n T cp 时(其中T cp 是时钟CP 的周期),n 位计数器计满2n 复0,FFc 置1,门G2输出高电平,开关S 1掷下方接基准电压(-V REF ),积分器开始对(-V REF )进行积分。 设t =T 1时,v O 下降到v O =V O1,由式(3.1) 1I O1T RC V V - = (2.2)

电工实验思考题答案汇总

实验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1.总结如何正确使用双踪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仪器,用示波器读取被测信号电压值、周期(频率)的方法。答:要正确使用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仪器,必须要弄清楚这些仪器面板上的每个旋钮及按键的功能,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用示波器读取电压时,先要根据示波器的灵敏度,知道屏幕上Y轴方向每一格所代表的电压值,再数出波形在Y轴上所占的总格数h,按公式计算出电压的有效值。 用示波器读取被测信号的周期及频率时,先要根据示波器的扫描速率,知道屏幕上X轴方向每一格所代表的时间,再数出波形在X轴上一个周期所占的格数d,按公式T= d ×ms/cm,,计算相应的周期和频率。 2.欲测量信号波形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应如何测量?答:先根据示波器的灵敏度,知道屏幕上Y轴方向每一格所代表的电压值,再数出任意两点间在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两者相乘即得所测电压。 3.被测信号参数与实验仪器技术指标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仪器?

答:被测信号参数应在所用仪器规定的指标范围内,应按照所测参量选择相应的仪器。如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直流或交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 4.用示波器观察某信号波形时,要达到以下要求,应调节哪些旋纽?①波形清晰;②波形稳定;③改变所显示波形的周期数;④改变所显示波形的幅值。答:①通过调节聚焦旋钮可使波形更清晰。 ②通过配合调节电平、释抑旋钮可使波形稳定。 ③调节扫描速度旋钮。 ④调节灵敏度旋钮。 实验2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说明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正确性。计算相对误差,并分析误差原因。 答: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是完全正确的。 实验中所得的误差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题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_ 变化,这样的电流、电压分别称做交变电流、交变电压,统称为__ ___。 2. 负载增加一般指负载 增大. 3. 已知图2所示电路中的U S =10 V ,I S = 13 A 。电阻R1和R2消耗的功率由( )供 给 。 A. 电压源 B. 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 R 1 图2 4. 关于电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参考点的电位为零,某点电位为正,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高 B. 参考点的电位为零,某点电位为负,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低 C. 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值是固定的,与零电位参考点的选取有关 5. 电路如图所示, U S 为独立电压源, 若外电路不变, 仅电阻R 变化时, 将会引起( ) A. 端电压U 的变化 B. 输出电流I 的变化 C. 电阻R 支路电流的变化 图1 1. 在图3中,(1)试求电流I ;(2)计算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功率,并说明是取用的还是发出的功率。

图3 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1.根据戴维宁定理,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和 的串联组合电路来代替。 2. 3.电路如图4所示,试计算电阻R L上的电流I L;(1) 用戴维宁定理;(2) 用定理。 图4 第三章 1.电容、电感和电阻都是电路中的基本元件,但它们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同的,从能量上看,电容和电感是_ __元件,电阻是_ ___元件。 2.在自感应现象中,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成正比。 A. 通过线圈的原电流 B. 通过线圈的原电流的变化 C. 通过线圈的原电流的变化量 3.在直流稳态时,理想电感元件上() A. 有电流,有电压 B. 有电流,无电压 C. 无电流,有电压 4.有一RC电路如图5(a)所示,其输入电压如图5(b)所示。设脉冲宽度T = RC。试求负脉

电子测量作业(电压)

5.1 用正弦有效值刻度的均值电压表测量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读数都为1V ,三种信号波形的有效值为多少? 解:由于一般的交流电压表是按正弦有效值刻度的,当波形为正弦波时,其有效值也为1V ,其均值为 )(901.011 .11V Kp U U === 按照“均值相等原则”,当波形为三角波时,其有效值 )(036.1901.015.1V U Kp U =?== 当波形为方波时,其有效值 )(901.0901.01V U Kp U =?== 5.2在示波器上分别观察到峰值相等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V P =5v ,分别用都是正弦有效值刻度的、三种不同的检波方式的电压表测量,试求读数分别为多少? 解: (1) 使用峰值检波器 根据“峰值相等则读数相等”原则,三种波形的峰值相等,其读数也相等。 因为仪表示按照正弦波有效刻度的,其读数为: )(536.3414 .15 V K Up U P === (2)使用均值检波器 根据“均值相等则读数相等”原则,先要确定各种波形的平均值,再按照正弦刻度分别转换为具有相应的均值的正弦波的有效值 正弦波: 均值 ~ ~~/F F K Kp Up K U U = = 读数 )(53.3414 .15 ~~~~V K U U K U p P F === ==α 方波: ∏ ∏∏∏∏ = =F p p F K K U K U U / 读数 )(55.51 1 /511.1/~ ~~V X K K U K U K U F p p F F =====∏ ∏ ∏α

三角波: Λ Λ ΛΛΛ= = F p p F K K U K U U / 读数 )(2.7915 .173 .1/511.1/~ ~~V X K K U K U K U F p p F F =====Λ Λ Λα (3)使用有效值检波器 根据“有效值相等则读数相等”原则,各波形的有效值也就是仪表的读数值 正弦波: )(54.3414 .15 /~~~V K U U p p == ==α 方波: )(51/5/V K U U p p ====∏∏∏α 三角波: )(89.273.1/5/V K U U p p ====ΛΛΛα

电工电子实验思考题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电工电子实验思考题答案 电工电子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 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七、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1.总结如何正确使用双踪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仪器, 用示波器读取被测信号电压值、周期(频率)的方法。 答:要正确使用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仪器,必须要弄清楚这些仪器面板上的每个旋钮及按键的功能,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用示波器读取电压时,先要根据示波器的灵敏度,知道屏幕上Y 轴方向每一格所代表的电压值,再数出波形在 Y 轴上所占的总格数 h,按公式计算出电压的有效值。 用示波器读取被测信号的周期及频率时,先要根据示波器的扫描速率,知道屏幕上 X 轴方向每一格所代表的时间,再数出波形在 X 轴上一个周期所占的格数 d,按公式T= d ×ms/cm,,计算相应的周期和频率。 2.欲测量信号波形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应如何测量?答:先根据示波器的灵敏度,知道屏幕上 Y 轴方向每一格所代表的电压值,再数出任意两点间在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两者相乘即得所测电压。 1/ 19

3.被测信号参数与实验仪器技术指标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仪器?答:被测信号参数应在所用仪器规定的指标范围内,应按照所测参量选择相应的仪器。 如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直流或交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 4.用示波器观察某信号波形时,要达到以下要求,应调节哪些旋纽?①波形清晰;②波形稳定;③改变所显示波形的周期数;④改变所显示波形的幅值。 答:①通过调节聚焦旋钮可使波形更清晰。 ②通过配合调节电平、释抑旋钮可使波形稳定。 ③调节扫描速度旋钮。 ④调节灵敏度旋钮。 实验 2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说明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计算相对误差,并分析误差原因。 答: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是完全正确的。 实验中所得的误差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电子测量大作业4-19题解析

电子测量技术大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专业: 指导老师: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第一题: 一.研究题目: 4-19:在Multisim 环境下,设计一种多斜积分式DVM ,给出原理图和仿真实验结果。 二.积分型A/D 转换电路 2.1 双积分型A/D 转换电路 双积分型ADC 是1种V —T 型A/D 转换器,原理电路如图12.2.2-1(a)所示,由积分器、比较器、计数器和部分控制电路组成。工作过程如下: (1)平时(即A/D 转换之前),转换控制信号v C =0,计数器和触发器FFc 被清零,门G1、G2输出低电平,开关S 0闭合使电容C 完全放电,S 1掷下方,比较器输出 v B =0,门G3关闭。 (2)v C =1时,开关S 0断开,开关S 1掷上方接输入信号V I ,积分器开始对V I 积分,输出电压为 ? - =- =t t RC V dt V RC v 0 I I O 1 (2.1) 显然v O 是1条负向积分直线,如图12.2.2-1(b)中t =0~T 1段实线所示。与此同时,比较器输出v B =1(因v O <0),门G3开启,计数器开始计数。 (3)当积分到t =T 1=2n T cp 时(其中T cp 是时钟CP 的周期),n 位计数器计满2n 复0,FFc 置1,门G2输出高电平,开关S 1掷下方接基准电压(-V REF ),积分器开始对(-V REF )进行积分。 设t =T 1时,v O 下降到v O =V O1,由式(3.1) 1I O1T RC V V - = (2.2)

)()(1 1REF O11 REF O1O T t RC V V dt V RC V v t T -+ =-- =? (2.3) v O 波形如图3.5(b)中t =T 1~(T 1+T 2)段实线所示。 (4)当t =T 1+T 2时,v O 上升到v O =0V ,v B =0,门G3被关闭,计数器停止计数,此时计数器中保存下来的数字就是时间T 2。由图可知,输入信号V I 越大,|V O1|越大,T 2就越大。将式(3.2)、t =T 1+T 2和v O =0V 代入式(3.3)中,得 2REF 1O =+- =T RC V T RC V v I (2.4)

电工实验思考题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1、示波器荧光屏上的波形不断移动不能稳定,试分析其原因。调节哪些旋钮才能使波形稳定不变。答: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只有当示波器内部的触发信号与所测信号同步时,才能在荧光屏上观察到稳定的波形。若荧光屏上的波形不断移动不能稳定,说明触发信号与所测信号不 同步,即扫描信号(X轴)频率和被测信号(丫轴)频率不成整数倍的关系(fx丰nfy),从而使每一周期的X、丫轴信号的起扫时间不能固定,因而会使荧光屏上显示的波形不断的移动。 此时,应首先检查“触发源”开关(SOURCE是否与丫轴方式同步(与信号输入通道保持一致);然后调节“触发电平”(LEVEL,直至荧光屏上的信号稳定。 2、交流毫伏表是用来测量正弦波电压还是非正弦波电压?它的表头指示值是被测信号的什么数值?它是否可以用来测量直流电压的大小? 答;①正弦波电压和非正弦波电压都可以测,但测的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②它的表头指示值是被测信号的有效值。③不能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直流电压。因为交流毫伏 表的检波方式是交流有效值检波,刻度值是以正弦信号有效值进行标度的,所以不能用交流 毫伏表测量直流电压。④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荧光屏测同一输入电压时数据不同是因为交流毫伏表的读数为正弦信号的有效值,而示波器荧光屏所显示的是信号的峰峰值。 实验二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的验证 1、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U1、U2分别单独作用,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 源(U1或U2)短接置零? 答:在叠加原理中,当某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另一个不作用的电压源处理为短路,做实验时,也就是不接这个电压源,而在电压源的位置上用导线短接就可以了。 2、叠加原理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 答:当然不成立,有了二极管就不是线性系统了,但可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近似线性,从而叠加性与齐次性近似成立。如果误差足够小,就可以看成是成立。 3、将戴维宁定理中实测的R0与理论计算值R0进行比较,分析电源内阻对误差的影响。 答:、(▽)厂网上没找到咋办? 4、说明测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O oO )特别多] 答:方法有:开路电压Uoc的测量方法、短路电流Isc的测量方法;其优缺点比较如下:⑴ 开路电压Uoc的测量方法①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在含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oc,如图8-1(a)所示。它适用于等效内阻Ro较小,且电压表的内阻Rv>>R。的情况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