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肌疾病患者的护理

心肌疾病患者的护理

心肌疾病患者的护理
心肌疾病患者的护理

心肌疾病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5-14T16:22:58.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李杰[导读] 心肌炎患者大多数心率较快,左侧卧位时患者常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而加重心悸不适感。

李杰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通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453)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317-02 【关键词】心肌病护理

心肌疾病是指不明原因的以心肌病变为主的一组疾病。1995年,WHO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将心肌病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不定型心肌病。其中以扩张型心肌病最常见,其次是肥厚型心肌病。

1.临床表现

1.1症状

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就诊时往往已有全心力衰竭(如心悸、气促、端坐呼吸、水肿、肝大等),病情较重。部分病人伴有心律失常、栓塞,容易猝死。

1.2体征

心脏病变:心脏扩大为主要体征。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常可听到第三或第四心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常可听到各类心律失常所致的心音节律改变。

2.护理

2.1体位

心肌炎患者大多数心率较快,左侧卧位时患者常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而加重心悸不适感,故心肌炎患者应尽量采取右侧卧位。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给予半坐卧位,以缓解呼吸困难。

2.2活动与休息

心衰症状明显、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头晕甚至晕厥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人员,避免一切加重心脏负荷的因素。心肌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情绪激动,减少心肌的耗氧,促进心肌的恢复,防止发展为慢性病程。无并发症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个月,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卧床休息3个月以上,直至患者症状消失、血液学指标等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可与患者及其亲属一起制订并实施每日活动计划,严密监测活动时心率、心律及血压变化,如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患者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2.3饮食

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辣椒等。心力衰竭的患者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禁食含钠高的食物及饮料,如腊制品、香肠、罐头、可乐、辣酱油、发酵食品等。避免产气食物(如红薯、牛奶),因为肠胀气会加重患者腹胀不适感。

2.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肌炎患者有无发热,监测热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易合并心房颤动,形成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及肢体的栓塞。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因心输出量明显减少,导致心、脑等脏器严重供血不足,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晕、黑矇、晕厥、心绞痛等表现,一且出现,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2.5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药,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洋地黄耐受性差,使用时尤应警惕发生中毒;利尿药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尿量、饮食、电解质等情况;注意硝酸酯类禁用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因可加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阿拉明等),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加强巡视,注意血管的保护,防止发生静脉炎和局部组织坏死;使用β受体阻滞药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同时严密监测血压、体重、脉搏及心率变化,防止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和心衰加重。

2.6心理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大部分为青少年和儿童,以学生居多,因恐耽误学习而产生焦虑心理,同时可由于暂时脱离集体而产生孤独心理,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反复向患者宣教急性期积极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理解,摆正学习和治疗的关系,可联系同学来医院适当探视,以调整患者的心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心肌病患者心理因素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衰和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且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护士应多关心安慰患者,向患者宣教不良心理对疾病的影响,评估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根据患者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如请治疗效果较好、乐观的患者现身说法,亲人陪伴等。

3.讨论

肥厚型心肌病者应避免情绪激动、持重、屏气及激烈运动如球类比赛等,减少晕厥和猝死的危险。有晕厥病史或猝死家族史者应避免独自外出活动,以免发作时无人在场而发生意外。说明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教会患者及亲属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心衰患者应进食低盐低脂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浓茶、咖啡。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以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心肌病患者应避免劳累。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出院后需继续休息3~6个月,无并发症者可考虑恢复学习或轻体力工作,6个月至1年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妊娠等。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应避免激烈的体能活动,有晕厥史者应避免独自外出活动,以免发作时无人在场而发生意外。指导自我监测及随访:教会患者及亲属测脉率、节律,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访,发现异常或有胸闷、心悸等不适及时就诊。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等.心肌病[J].内科学,2008.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2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2 (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分数:2.00) A.吻合口瘘√ B.切口感染 C.吻合口出血 D.乳糜胸 E.肺部感染 解析: 2.结肠代食管术后患者,病人常闻到粪便气味,此情况一般多久后逐渐缓解 (分数:2.00) A.3个月 B.2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E.1个月 解析: 3.食管癌根治术后,恢复饮食后,食后多长时间不宜平卧 (分数:2.00) A.15min B.30min C.90min D.120min √ E.150min 解析:解析: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可发生胃液反流入食管,病人有反酸、呕吐的症状,平卧时加重,饭后2小时勿平卧。 4.食管癌病人术前最重要的护理诊断是 (分数:2.00) A.知识缺乏 B.低效性呼吸型态 C.有外伤的危险 D.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解析: 5.食管癌术后胃肠减压的护理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 A.严密观察引流量、性状、气味 B.观察生命体征 C.妥善固定胃肠减压管,一旦脱落重新插入√ D.观察肠蠕动的情况 E.防止胃管堵塞 解析:解析:胃管脱出后应严密观察病情,不再盲目插入,以免戳穿吻合口,造成吻合口瘘。 6.下列哪部位的血液不会流入右心房 (分数:2.00)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心大静脉 D.肺静脉√ E.房间隔缺损时左房的血液 解析: 7.对于心包的描述不对的是 (分数:2.00) A.心包覆盖着心脏,分为壁层和脏层 B.心包内有20ml左右的浆液,起润滑作用 C.壁层心包紧贴心脏表面√ D.心包前面是胸骨、后面是胸椎、下连膈肌 E.心包积液时中心静脉压会升高 解析: 8.下列哪项不是心导管检查术的目的 (分数:2.00) A.发现心内畸形 B.测量心血管各部位的压力 C.测量各部位的血氧饱和度,以明确异常分流 D.明确心功能,计算射血分数√ E.以上均不是 解析: 9.右心导管检查术后卧床时间为 (分数:2.00) A.4~6h B.6~12h √ C.12~18h D.12~24h E.24~48h 解析: 10.准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为防止术中出血不止,术前应多久开始停止口服抗凝药物 (分数:2.00) A.1d B.2~3d C.3~5d √ D.7~9d E.10~14d 解析:解析:口服抗凝药物大多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术前3~5天停药即可。 11.下列哪种药物能有效防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 (分数:2.00) A.阿司匹林肠溶片√ B.硝苯地平缓释片 C.卡托普利片 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E.硫氮唑酮片 解析:解析: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12.体外循环的目的是 (分数:2.00)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病人的护理 一、A1型题 1、在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晚期,造成心肌损伤的主要因素是★ A、病毒直接侵犯心肌 B、免疫反应 C、变态反应 D、病毒复制 E、病毒侵犯微血管 2、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居首位的病毒是★★ A、柯萨奇病毒 B、埃柯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流感病毒 E、腮腺炎病毒 3、病毒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感染史发生在起病前★★ A、1周 B、2周 C、3周 D、1~3周

E、2~3周 4、病毒性心肌炎无并发症的病人应卧床休息多长时间后,再全休三个月★ A、半个月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E、半年 5、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重点在于★★ A、充分休息,保证丰富的营养 B、坚持小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 C、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感冒 D、增强机体抵抗力 E、绝对卧床3个月,低盐饮食加强锻炼 6、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有★ A、血清GOT增高 B、脾肿大 C、颜面蝶形红斑 D、病理性Q波 E、抗“O”升高

7、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金黄葡萄球菌 B、肺炎球菌 C、草绿色链球菌 D、D族链球菌 E、表皮葡萄球菌 8.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 A、全身无力 B、发热 C、肌肉酸痛 D、食欲不振 E、气促 9、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正确操作法是★★ A.采血5ml B.需在体温升高时采血 C.做需氧和厌氧培养,至少培养3周 D.连续一次性采血,分成3份做血培养 E.用过抗生素者,持续用药2-7日后再采血 10.下列哪种心包疾病为临床最常见★★

A、急性心包炎 B、慢性心包积液 C、粘连性心包炎 D、亚急性渗出性心包炎 E、以上均不是 11.心包炎的特异性征象是★★ A、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B、心尖搏动减弱 C、心前区疼痛 D、呼吸困难 E、心包摩擦音 12.渗出性心包炎最突出的症状是★★ A、发绀 B、干咳 C、呼吸困难 D、声嘶 E、吞咽困难 13.大量心包积液时下列哪项最具特征性★★ A、呼吸困难

第六节 心肌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心肌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心肌病病人的护理 心肌病(cardiomyopathy)是指伴有心肌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工作组依据病理生理学将心肌病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未定型心肌病。其中以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肥厚型心肌病。据统计,在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中,心肌病可占0.6%~4.3%,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升高。本节重点阐述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以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2.5:1),是临床心肌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迄今未明,除特发性、家族遗传因素外,近年来认为持续病毒感染是其重要原因。病毒对心肌的直接损伤或体液、细胞免疫反应所致心肌炎均可导致和诱发扩张型心肌病。此外,酒精中毒、抗癌药物、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和神经激素受体异常等多因素亦可引起本病。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早期患者可有心脏轻度扩大而无明显症状。此后出现的临床表现以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为主,如活动后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水肿、肝大等。主要体征有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常可闻及第三或第四心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多数患者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发生猝死或栓塞。 【辅助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可见心影明显增大,心胸比>50%,肺淤血征。 2.心电图可见多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传导阻滞等。此外尚有ST-T 改变,低电压,少数可见病理性Q波。 3.超声心动图心脏各腔均扩大,以左心室扩大早而显著,室壁运动减弱,提示心肌收缩力下降。 4.其他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心内膜心肌活检等。 【诊断】 本病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临床上患者有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时,如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心腔扩大与心脏搏动减弱,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但应除外各种病因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及各种继发性心肌病后才能确立诊断。 【治疗要点】 因本病原因未明,尚无特殊治疗方法。目前治疗原则是针对心力衰竭和各类心律失常。一般是限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应用洋地黄和利尿剂等,但需注意患者容易发生洋地黄中毒,故应慎用。此外常用扩血管药物、ACEI等长期口服。近年来发现合理选用β受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视症状、体征调整用量,长期口服不但能控制心衰而且还能延缓病情进展,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益。中药黄芪、生脉散等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改善心功能等作用,对改善症状及预后有一定作用。 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限、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特征的心肌病。临床上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可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本病常为青年猝死的原因。 【病因和发病机制】

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常规1

【定义】 扩张型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充血性心肌病)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并伴有心肌肥厚心肌收缩期泵血功能障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本型的特征为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多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 【评估要点】 1.一般情况:询问家族史、以往病史、生活方式;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识。 2.专科情况 (1)有无心功能不全症状、体征,有无心输出量减少导致的心、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如心绞痛、眩晕、晕厥等。 (2)有无心率突然减慢、血压偏低、频发的房性、室性期前收缩等一系列可致心脏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改变的情况。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 (1)胸部X线检查:心影明显增大,肺常瘀血。 (2)心电图:心房颤动、传导阻滞和各种心律失常。 (3)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扩张,室间隔、左室后壁运动减弱,提示心肌收 缩力下降。,

4.其他心导管检查和心导管造影,心内膜心肌活检、核素显影等。 【护理措施】 1.基础护理 (1)休息与活动:心肌病病人限制体力活动甚为重要,可使心率减慢,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有心衰症状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从而改善心功能,注意照顾其饮食起居。当心力衰竭控制后仍应限制活动量,促使扩大的心脏得到恢复。 (2)饮食: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以促进心肌代谢,增加机体抵抗力。避免刺激性食物。每餐不宜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荷及心肌耗氧量。心衰时低盐饮食,限制水分摄人。对心功能不全者应予低盐饮食,每日摄盐量2~3g。对不易接受者可选用无盐酱油及食盐代用品,同时耐心向病人解释饮食的重要性,以取得病人配合。 (3)保持大便通畅: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及增加粗纤维食物,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嘱病人勿用力排便,以免加重心力衰竭或引起心脏骤停及脑血管意外等。 (4)吸氧:给予氧气吸人,根据缺氧的程度调节流量。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有无乏力、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及时发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主讲人:万珊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同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包括无症状的心肌局灶性炎症和心肌弥漫性炎症所致的重症心肌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很多种病毒都可能引起心肌炎,其中以柯萨奇病毒,孤儿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较常见,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约占30%至50%。此外,流感,风疹,单纯疱疹,肝炎病毒,HIV等也能引起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包括病毒直接作用对心肌的损害;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等介导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这些变化均可损害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典型病变是心肌间质增生,水肿及充血,内有多量炎性细胞浸润等。 【临床表现】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和严重性,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以猝死。 1.病毒感染症状约半数病人在发病前1至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 热,全身倦怠感等“感冒”样症状或恶心、呕吐、泻等消化道症状。 2.心脏受累症状病人常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胸痛、乏力等表现。 严重者甚至出现阿-斯综合征、心源性晕厥、猝死。 3.主要体征可见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各种心律失常,心尖部第 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三心音或杂音。或有肺部啰音、颈静脉怒张、肝大、心脏扩大、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体征。 病毒性心肌炎病程各阶段的时间划分比较困难,一般急性期定为3个月,3个月至一年为恢复期,一年以上为慢性期。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加。急性期或心肌炎活动期心 肌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增高。 2.病原学检查血清柯萨奇病毒IgM抗体滴度明显增高,外周血肠道病毒 核酸阳性或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心内膜心肌活检有助于病原学诊 断。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 【概念】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室壁变薄、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可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 在我国发病率为13/10万~84/10万。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及病理】 病因尚不清楚。除特发性、家族遗传性外,近年来认为持续病毒感染是其重要原因,持续病毒感染对心肌组织的损伤、自身免疫包括细胞、自身抗体或细胞因子等介导的心肌损伤可导致或诱发扩张型心肌病。本病的病理改变以心腔扩张为主,肉眼可见心室扩张,室壁多变薄,纤维瘢痕形成,且常伴有附壁血栓。瓣膜、冠状动脉多无改变。组织学为非特异性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特别是程度不同的纤维化等病变混合存在。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逐渐出现活动后气急、心悸、胸闷、乏力甚至端坐呼吸、浮肿和肝肿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常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心房颤动、传导阻滞,晚期病人常发生室速甚至室颤,可导致猝死。部分病人可发生脑、心、肾等脏器的栓塞现象。主要体征为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及左、右心力衰竭的体征。75%的病人可听到第三或第四心音。 【评估要点】 1.一般情况:询问家族史、以往病史、生活方式;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识。 2.专科情况 (1)有无心功能不全症状、体征,有无心输出量减少导致的心、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如心绞痛、眩晕、晕厥等。 (2)有无心率突然减慢、血压偏低、频发的房性、室性期前收缩等一系列可致心脏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改变的情况。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 (1)胸部X线检查:心影明显增大,肺常瘀血。 (2)心电图:心房颤动、传导阻滞和各种心律失常。 (3)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扩张,室间隔、左室后壁运动减弱,提示心肌收 缩力下降。, 4.其他心导管检查和心导管造影,心内膜心肌活检、核素显影等。 【处理要点】 本病主要是对症治疗,目前治疗原则是针对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一般是限制体力活动、低盐饮食、应用洋地黄和利尿剂等减轻心脏负荷药物,但本病较易发生洋地黄中毒,故洋地黄应慎用。必须及时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晚期条件允许可行心脏移植术。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心力衰竭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有关。 3.体液过多:与心力衰竭引起水钠潴留有关。

浅谈心肌病患者内科护理

浅谈心肌病患者内科护理 摘要】目的讨论心肌病患者内科护理。方法配合内科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评估 病人有无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以及左心室排血减少引起的心绞痛、头晕、晕厥,注意病人心脏节律的变化情况。随着心脏病的进展,患者主要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护士应按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护理此类病人。 【关键词】心肌病内科护理 心肌病指伴有心肌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WHO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将心肌病分 为5型: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和未定型。在心血 管病住院患者中心肌病可占0.6%~4.3%,其中以扩张型心肌病占比例最高。 现就心肌病患者内科护理常见的几个问题分析汇报如下。 1 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以单侧或双侧心室扩张,收缩功 能受损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 1.1病因 迄今病因仍未明确,有人认为与病毒性心肌炎有关,部分心肌炎病人在急性 炎症过去后心脏病理变化继续发展,心脏逐渐增大。此外,也可能与遗传、代谢 异常、中毒等因素有关。 1.2病理 双侧心室扩张,尤以左心室为著,室壁变薄,可有附壁血栓。组织学上表现 为心肌细胞的水肿、变性和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1.3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缓慢,早期病人可有心脏扩大,但多无明显症状。此后出现的临床 表现以心室收缩功能不全为特征,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夜间 阵发性呼吸困难、浮肿、肝脾肿大等。体征可见心脏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多数病 人出现奔马律及各种类型心律失常。部分病人可发生脑、心、肾等脏器的栓塞或 猝死。 1.4有关检查 1.4.1 X线检查 心脏阴影明显增大,常伴有肺淤血征象。 1.4.2 心电图 可出现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各种类型心律失常以及ST-T异常、低电压、病理性Q波等表现。 1.4.3 超声心动图 左室扩张,左室流出道增宽,心室壁活动减弱。 1.5诊断要点 临床上表现出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而无其他病因可解释时应 考虑本病。 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协助诊断。 1.6治疗要点 主要是对症治疗,针对患者易出现的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但需注意本病患者容易发生洋地黄中毒,故洋地黄类药物的剂量宜偏小。由于扩 张型心肌病病因未明,彻底治疗的方法是施行心脏移植术。 2 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的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的原因不明的心

心肌病病人护理学常规

心肌病病人护理常规 一、概念 原发性心肌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心肌的疾病,临床类型最常见的是扩张型心肌病,其次为肥厚型心肌病。 二、临床特点 (一)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肥厚型心肌病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 三、护理措施 (一)让病人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二)给病人充足营养,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 (三)给予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位。 (四)遵医嘱给病人吸氧,保持鼻导管通畅。 (五)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脉搏、血压、呼吸和尿量等变化,并注意有无浮肿及栓塞症状,若有异常应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四、健康教育 (一)环境安静,室内空气要流通,阳光要充足。 (二)饮食宜低盐、高维生素、高营养、少量多餐及增加粗纤维食物,避免高热量和刺激性食物。 (三)日常活动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强调避免劳累,宜长期休息使心脏扩大减轻,心功能得以恢复。肥厚型心肌病病人强调避免剧烈运动,突然用力提取重物,以免心肌收缩力增加,加重流出道梗阻。 (四)心理卫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心情抑郁、紧张或情绪激动,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五)医疗护理措施的配合坚持药物治疗,按时按量服药,注意洋地黄类药物的毒性反应,定期复查,以随时调整药物剂量。注意病情变化,症状加重时立即就医。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 一、概念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 二、临床特点 先有发热、乏力、然后出现心悸、气短等心脏受累表现,重者可并发心率失常、心力衰竭。 三、护理措施 (一)保持病室安静,让病人充分休息。 (二)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 (三)加强营养,经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盐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饮食。 (四)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五)密切观察体温、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做好详细记录。发现心率突然变慢、血压偏低、严重心律失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四、健康教育 (一)环境保持清洁舒适环境,温湿度适宜,预防感冒,避免交叉感染。 (二)饮食指导

一例基于肥厚性心肌病病人护理个案

一例关于肥厚性心肌病病人的护理个案 学校: 学生: 指导老师: 一基本资料姓名黄XX 性别男 住院号 PXXXXXX 入院时间 2012-01-05 二主诉反复心悸10余年 三现病史近半年来活动稍受限制,上5楼出现气促。起 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怕热、多汗,浮肿, 患者精神好,饮食好,夜间睡眠好,体重无变化, 大、小便正常。 四既往史患者1998年无诱因出现心悸,自觉心率明显增 快,伴胸闷、乏力,心悸症状持续1分钟后逐渐 好转,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肥厚型心肌 病”,2011-7在我科行ICD植入术。术后仍偶有 心悸,无晕厥,行起搏器程控未发现室速、室颤。 五入院体检生命体征T:36.2℃ P:64次/分 R:20次/分 BP:145/88mmHg 神清,自主体位,唇红,颈软,双侧颈动脉无异常波动,无 颈静脉充盈、怒张,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 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4次/分,率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 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六辅助检查 N端-脑利钠钛前体(E):脑利钠钛前体(电发光)2500Pg/mL 肾功能五项:尿素氮6.2mmol/L;尿酸360umol/L;葡萄糖 4.56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5.9mmol/L;肌酐114mmol/L;全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11.98*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0.8334;血红蛋白浓度122.2g/L;白细胞计数14.37*10^9/L;红细胞计数4.242*10^12/L;心功酶,生化急诊八项:葡萄糖6.85mmol/L;肌酐184umol/L;钾3.58mmol/L;肌酸激酶1574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40.1U/L;门冬氨基酸基转移酶186U/L;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8.3sec;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2.84g/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16.2sec;凝血酶原活动度68%;凝血酶原时间测定16.1sec;国际标准化比值1.29;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 七诊断 1 肥厚性心肌病心功能3级 2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八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 1 活动无耐力与心肌供氧量不足有关;与长期卧床有关措施:(1)急性期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无并发症24小时后可在床上进行腹式呼吸,关节被、主动运动。待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从而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提高活动耐力,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便秘。 (2)病情稳定且无并发症时,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鼓励患

心肌疾病病人的护理60974

一、心肌病病人的护理 心肌病是指伴有心肌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1995 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 (wHO /1SFC)工作组根据病理生理学将心肌病分为四型即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 限制型心肌病及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其中以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肥厚型心肌 病。限制型心肌病国内极为罕见。据统计,在住院病人中,心肌病可占心血管病的0.6%~4.3%,近年心肌病有增加趋势。在因心血管病死亡的尸体解剖中,心肌病占0.11%。(一)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 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 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在我国发病率 为 13/10 万~84/10 万。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及病理】 病因尚不清楚。除特发性、家族遗传性外,近年来认为持续病毒感染是其重要原因,持续病毒感染对心肌组织的损伤、自身免疫包括细胞、自身抗体或细胞因子等介导的心肌损伤可 导致或诱发扩张型心肌病。本病的病理改变以心腔扩张为主,肉眼可见心室扩张,室壁多变薄,纤维瘢痕形成,且常伴有附壁血栓。瓣膜、冠状动脉多无改变。组织学为非特异性心肌 细胞肥大、变性,特别是程度不同的纤维化等病变混合存在。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逐渐出现活动后气急、心悸、胸闷、乏力甚至端坐呼吸、 浮肿和肝肿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部分病人可发生栓塞、心律失常或猝死。主要体征为心脏扩大,75%的病人可听到第三或第四心音。 【辅助检查】 1.胸部X 线检查心影明显增大,可见肺瘀血征象。 2.心电图可见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改变及ST_T 改变。少数可见病理性Q 波。 3.超声心动图各心腔均扩大,以左心室扩大早而显著。室壁运动普遍减弱,提示心肌收 缩力下降。, 4.其他心导管检查和心导管造影,心内膜心肌活检、核素显影等。 【处理要点】 本病主要是对症治疗,目前治疗原则是针对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一般是限制体力活动、 低 盐饮食、应用洋地黄和利尿剂等减轻心脏负荷药物,但本病较易发生洋地黄中毒,故洋地黄应慎 用。必须及时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晚期条件允许可行心脏移植术。 (二)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是以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常 为不对称肥厚并累及室间隔,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 临 床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两类。本病常 为青年猝死的原因。后期可出现心力衰竭。 【病因及病理】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 常见护理诊断: l.舒适的改变,胸闷、心悸与心肌受损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3.潜在并发症 (l)心律失常:与心脏的自律性及传导功能障碍有关。 (2)心力衰竭:与心肌收缩无力有关。 (3)心源性休克:与急性心排血功能障碍引起组织和器官血液灌注不足有关。 护理措施: 1、减轻心脏负荷强调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肌功能恢复,在急性期至少应休息到热退后 3~4周。有心功能不全及心脏扩大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一般总休息时间3~6个月。直至心脏大小回复正常和心功能恢复后,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2、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并记录心率、脉搏的强弱和节律,注意血压、体温、呼吸及精神状态的变化,以便对病情的发展作出正确的估计。对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多源性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扑动、颤动,需立即通知医师并采取紧急措施。 3.对症及用药护理 (1)有胸闷、气促、心律失常者应给予供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了解所用药物的性能、特点和副作用。 (2)烦躁不安者应给予必要的解释及安慰,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必要时适当使用镇静剂。 (3)需要静脉输液治疗时,应注意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发生心力衰竭。 (4)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时,应注意由于心肌炎导致对洋地黄制剂较敏感,容易中毒,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若心率过缓或其他副作用出现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妥善处理。 (5)对心源性休克应积极做好输液准备,及时有效的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4.健康教育最根本的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等病毒感染,流行期少到公共场所,一旦发病及时就诊治疗。注意营养,严格按心功能状况保证休息。接受医务人员的康复指导,防止复发。

心肌疾病患者的护理

心肌疾病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5-14T16:22:58.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李杰[导读] 心肌炎患者大多数心率较快,左侧卧位时患者常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而加重心悸不适感。 李杰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通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453)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317-02 【关键词】心肌病护理 心肌疾病是指不明原因的以心肌病变为主的一组疾病。1995年,WHO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将心肌病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不定型心肌病。其中以扩张型心肌病最常见,其次是肥厚型心肌病。 1.临床表现 1.1症状 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就诊时往往已有全心力衰竭(如心悸、气促、端坐呼吸、水肿、肝大等),病情较重。部分病人伴有心律失常、栓塞,容易猝死。 1.2体征 心脏病变:心脏扩大为主要体征。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常可听到第三或第四心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常可听到各类心律失常所致的心音节律改变。 2.护理 2.1体位 心肌炎患者大多数心率较快,左侧卧位时患者常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而加重心悸不适感,故心肌炎患者应尽量采取右侧卧位。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给予半坐卧位,以缓解呼吸困难。 2.2活动与休息 心衰症状明显、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头晕甚至晕厥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人员,避免一切加重心脏负荷的因素。心肌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情绪激动,减少心肌的耗氧,促进心肌的恢复,防止发展为慢性病程。无并发症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个月,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卧床休息3个月以上,直至患者症状消失、血液学指标等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可与患者及其亲属一起制订并实施每日活动计划,严密监测活动时心率、心律及血压变化,如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患者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2.3饮食 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辣椒等。心力衰竭的患者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禁食含钠高的食物及饮料,如腊制品、香肠、罐头、可乐、辣酱油、发酵食品等。避免产气食物(如红薯、牛奶),因为肠胀气会加重患者腹胀不适感。 2.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肌炎患者有无发热,监测热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易合并心房颤动,形成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及肢体的栓塞。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因心输出量明显减少,导致心、脑等脏器严重供血不足,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晕、黑矇、晕厥、心绞痛等表现,一且出现,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2.5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药,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洋地黄耐受性差,使用时尤应警惕发生中毒;利尿药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尿量、饮食、电解质等情况;注意硝酸酯类禁用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因可加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阿拉明等),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加强巡视,注意血管的保护,防止发生静脉炎和局部组织坏死;使用β受体阻滞药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同时严密监测血压、体重、脉搏及心率变化,防止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和心衰加重。 2.6心理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大部分为青少年和儿童,以学生居多,因恐耽误学习而产生焦虑心理,同时可由于暂时脱离集体而产生孤独心理,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反复向患者宣教急性期积极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理解,摆正学习和治疗的关系,可联系同学来医院适当探视,以调整患者的心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心肌病患者心理因素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衰和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且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护士应多关心安慰患者,向患者宣教不良心理对疾病的影响,评估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根据患者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如请治疗效果较好、乐观的患者现身说法,亲人陪伴等。 3.讨论 肥厚型心肌病者应避免情绪激动、持重、屏气及激烈运动如球类比赛等,减少晕厥和猝死的危险。有晕厥病史或猝死家族史者应避免独自外出活动,以免发作时无人在场而发生意外。说明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教会患者及亲属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心衰患者应进食低盐低脂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浓茶、咖啡。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以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心肌病患者应避免劳累。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出院后需继续休息3~6个月,无并发症者可考虑恢复学习或轻体力工作,6个月至1年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妊娠等。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应避免激烈的体能活动,有晕厥史者应避免独自外出活动,以免发作时无人在场而发生意外。指导自我监测及随访:教会患者及亲属测脉率、节律,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访,发现异常或有胸闷、心悸等不适及时就诊。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等.心肌病[J].内科学,2008.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病人的护理一、A1型题 1 、在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晚期,造成心肌损伤的主要因素是★ A、病毒直接侵犯心肌 B、免疫反应 C、变态反应 D、病毒复制 E、病毒侵犯微血管 2、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居首位的病毒是★★ A、柯萨奇病毒 B 、埃柯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流感病毒 E、腮腺炎病毒 3、病毒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感染史发生在起病前★★ A、1周 B、2周 C、 3 周 D、1~3周 E、2~3周

4、病毒性心肌炎无并发症的病人应卧床休息多长时间后,再全休三个月★ A、半个月 B、1个月 C、2个月 D、 3 个月 E、半年 5、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重点在于★★ A、充分休息,保证丰富的营养 B、坚持小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 C、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感冒 D、增强机体抵抗力 E、绝对卧床3个月,低盐饮食加强锻炼 6、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有★ A、血清GOT增高 B、脾肿大 C、颜面蝶形红斑 D、病理性Q波 E、抗“ O”高

7、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金黄葡萄球菌 B、肺炎球菌 C、草绿色链球菌 D、 D 族链球菌 E、表皮葡萄球菌 8.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 A、全身无力 B 、发热 C、肌肉酸痛 D、食欲不振 E、气促 ★★ 9、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正确操作法是 A. 采血5ml B. 需在体温升高时采血 C. 做需氧和厌氧培养,至少培养3周 D. 连续一次性采血,分成3份做血培养 E. 用过抗生素者,持续用药2-7日后再采血

10. 下列哪种心包疾病为临床最常见★★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是刻不容缓的,但是治疗中和治疗后的护理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石家庄健安中医医院,是专业的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医院!多年从事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石家庄健安中医医院是以治疗慢性病为主,集临床、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甲等综合性中医医疗机构。近二十年来在石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深得患者好评。曾九次被评为本行业先进单位,多次荣获省、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现为石家庄市医疗保险定点单位,石家庄市中医集团成员单位,中国知名心脏病专科医院,消费者满意特色医院,被石家庄市卫生局列为风湿性心脏病中医诊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护理:①轻度心衰时,病人应适当休息,加强饮食调理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恢复后可照常工作。②心衰较重时,应长期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克,饮食应少量多餐,选用营养丰富及易消化食品。③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④经治疗好转后,可参加一般轻体力工作。 高血压心脏病的防治: 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长期持续的高血压状态,因此,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对高血压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未发生前,就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高血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应根据分级治疗的原则,选用合适的降压药和其他非药物治疗措施。使血压控制在较适宜的水平,避免

增加心脏负担的因素,以防发生心力衰竭。对于继发性高血压,要针对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采取降压措施,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和延缓心脏病发生。对于已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而心脏功能处于代偿期,要避免能增加心脏负担的因素,如体力劳动,高盐饮食,上呼吸道感染,烟酒及精神刺激等;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处于失代偿期,已发生左心衰竭者要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予以扩血管药物,利尿,强心治疗。心力衰竭纠正后,血压要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若患者呈现心肌收缩力低下或反复发生心力衰竭者,可用地高辛维持量口服治疗,同时治疗各种合并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防止心力衰竭复发。 回答:怎么护理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呢? ①轻度心衰时,病人应适当休息,加强饮食调理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恢复后可照常工作。②心衰较重时,应长期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克,饮食应少量多餐,选用营养丰富及易消化食品。③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④经治疗好转后,可参加一般轻体力工作。 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有长期高血压病史。 (2)在心功能代偿期仅有高血压的一般症状;当心功能代偿不全时,可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轻者仅于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重者则出现端坐呼吸、心原性哮喘,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久病患者可发生右心衰竭最终导致全心衰竭。 (3)体格检查发现心尖搏动增强呈抬举性,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呈金属调,肺动脉瓣听诊区可因肺动脉高压而出现第二心音亢进,心尖区或(和)主动脉瓣区可闻及ⅱ~ⅲ/ⅳ级收缩期.... 疾病预防 1、本病是由血压长期升高导致心脏后负荷过重所诱发的心脏损害。长期系统的降压治疗能预防本病的发生、发展。 2、长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能使肥大的心脏的损害程度改善,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形态。单纯强调降压目的、忽视心脏保护的治疗方案是不全面和不科学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教案)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教案课程内科护理学任课教师 教学单元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日期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要求及重点难点1、理解冠心病的定义、病因及临床分型 2、掌握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诊断要点及两者鉴别 3、理解心绞痛的临床分型及终止发作和预防发作的治疗要点 4、理解心肌梗死血清酶谱变化 5、掌握心肌梗死的心电监护、治疗要点 6、掌握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并对急性心肌梗塞典型患者制订完整的护理计划 7、理解冠心病的健康指导 重点及难点: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授课提纲第五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一、回顾:1、名词解释: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恶性高血压 2、试述高血压急症的抢救要点 3、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二、概念及临床分型: 1、概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 (痉挛) 血管腔狭窄、阻塞 心肌缺血缺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脏病) 2、临床分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 猝死 三、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引致的临床综 合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1)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梅毒性 主动脉炎,肥厚型心肌病… (2)诱发因素:劳累、情绪激动、受寒、饱食、急性循环衰竭… (二)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的供血不够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 氧。 心肌氧耗指标:心率×收缩压(心肌张力, 心肌收缩强度) 平时心肌细胞摄取血液氧含量65-75%冠状循环储备力大(6-7倍) 疼痛感觉: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冠状血管异常牵拉或收缩。 (三)临床表现: 1、症状:发作性胸痛 部位——胸骨体上、中段之后,心前区 性质——压迫、发闷、紧缩感 诱因——劳累、情绪等诱发因素发生的当时 持续时间——3-5分钟。停止诱发因素后即缓解, 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数分钟内缓解。 2. 体征:平时无异常 发作时自动停止原先的活动 表情痛苦,出汗,心率↑、血压↑、 心尖区出现S3、S4、SM。 时间 分配 5分钟 40分钟

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病史了解母亲妊娠史,在孕期最初3个月有无病毒感染、放射线接触和服用过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孕母是否有代谢性疾病。患儿出生时有无缺氧、心脏杂音,出生后各阶段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是否有下列常见表现:喂养困难、哭声嘶哑、易气促、咳嗽、潜伏性青紫或持续性青紫,青紫的程度及与活动的关系,有无蹲踞现象和突发性昏厥,是否常急呼吸道感染或出现心功能不全等。 2.身心状况患儿的一般情况与心脏畸形的部位和严重程度有关。检查患儿是否有体格发育落后、皮肤发绀、眼结合膜充血、杵状指、趾,脉搏增快,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和三凹征等。 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需要接受心导管检查及心脏手术,以确立诊断及治疗。这对患儿除造成组织的损伤外,对其生命、生长发育及情绪亦带来威胁。患儿住院处于陌生环境、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危险状况、难以预测的预后以及高额医疗费用对家庭经济造成的压力,都可使患儿及其家长感到恐慌、紧张和手足无措。 3.辅助检查了解并分析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血液等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二、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心脏结构缺损导致体循环血流量减少,组织氧及营养缺乏有关。 4.潜在并发症 (1)脑血栓:与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高有关。 (2)心力衰竭:与心脏结构缺损,肺充血有关。 (3)感染性心内膜炎:与心内膜损伤及感染有关。 5. 恐惧与疾病的威胁及陌生环境有关。 三、护理目标: 1.患儿能掌握限制活动量的方法,使活动耐力增加。 2.能描述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发生感染。表现为体温、血白细胞数保持正常。 3.患儿营养状况改善。 4.住院期间患儿不发生并发症。 5.患儿及家长能获得本病的有关知识及心理支持。 四、护理措施: 1.制定适合患儿活动量的生活制度根据患儿的病情不同区别对待。轻型无症状者应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有症状患儿应限制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剧哭,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重型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妥善的生活照顾。 2. 预防感染向患儿及家长介绍自我保护,防止感染的知识,应避免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病室要空气新鲜,穿着衣服冷热要适中,防止受凉。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

第八节 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心肌炎指心肌本身的炎症病变,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心肌炎由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及真菌等引起;非感染性包括过敏、变态反应、化学、物理或药物等。由于近年来风湿热和白喉等所致心肌炎逐渐减少,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最著增高,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本节将重点介绍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问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包括无症状的心肌局灶性炎症和心肌弥漫性炎症所致的重症心肌炎。很多种病毒均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柯萨奇A、B组病毒,孤儿(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较常见。此外,流感、风疹、单纯疱疹及肝炎病毒等也能引起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包括病毒直接作用对心肌的损害、免疫机制产生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这些变化均可损害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病人发病前有无病毒感染史,有无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寒冷、酗酒、过度疲劳及妊娠等诱因。 (二)身体状况 l.症状临床表现常取决丁病变的广泛程度和严重性,轻者无症状,重者可致猝死。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l~3周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感,即“感冒”症状或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然后出现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水肿,甚至出现Adams-Stokes 综合征等心脏受累表现。 2.体征心脏扩大,有与体温升高不相称的心动过速,各种心律失常.第一心音减弱、出现第二心音或杂音:或有心力衰竭体征,如肺部哕音、交替脉、颈静脉怒张、肝大及下肢水肿等。 (三)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因发热、倦怠及心脏受累等情况影响日常生活可出现烦躁、焦虑不安等心理;症状较重的病人因担心留下后遗症而致心理负担过重。 (四}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增加,急性期或心肌炎活动期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增高。 2.病原学检查血清柯萨奇病毒IgM抗体滴度明显增高、外周血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或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心内膜心肌活检有助于病原学诊断。 3.影像学检查心脏扩大或正常。 4.心电图常见ST-T改变和各型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肌损害时呵出现病理性Q波。 (五)治疗要点 病毒性心肌炎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加强营养,改善心肌代谢,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叫应对症治疗。不主张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但对有房室传导阻滞、难治性心力衰竭、重症病人或考虑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病人可慎用。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活动无耐力与心肌受损、心律失常有关。 2.焦虑与起病急、心理负担过重有关。 3.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护理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