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第四版习题(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73.50 KB
- 文档页数:20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选择题
1、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 )
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帐( )
A. 剔除金融转移; B. 计算GDP时使用增值法;
C. 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 D. 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3、GDP帐户不反映以下哪一项交易( )
A. 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6%的佣金;
B. 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
C. 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
D. 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
4、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 )
A.110亿美元;B. 157亿美元;C. 280亿美元;D. 175亿美元。
5、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 )
A. 实际GDP等于名义GDP; B. 实际GDP小于名义GDP;
C. 实际GDP和名义GDP是同一回事; D. 实际GDP大于名义GDP。
6、 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 购买普通股票;
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
8、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美元产出为$500,如果第8年价格矫正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当期美元产出等于( )
A. $2000;B. $1500;C. $1000;D. $750。
9、 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
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10、净出口是指( )
A. 出口加进口; B. 全部产品无内销,均出口;
C. 出口减进口; D. 进口减出口。
11、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亿美元,它在本年生产了25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是20亿美元,则该国在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A. 25亿美元和5亿美元; B. 125亿美元和105亿美元;
C. 25亿美元和20亿美元; D. 75亿美元和80亿美元。
12、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的政府支出是( )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D.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
13、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个人收入包括( )
A. 社会保险金; B. 公司所得税; C. 公司未分配利润; D.政府转移支付。
14、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 )
A. 政府购买; B. 税收; C. 净出口; D. 投资。
15、社会保障支付属于( )
A. 政府购买支出; B. 税收; C. 政府转移支付; D. 消费。
16、下列第( )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 B. 银行存款利息; C. 红利; D. 养老金。
17、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
A.投资=储蓄; B.投资=消费;
C.总支出-投资=总收入-储蓄; D.储蓄=消费。
18、从国内生产总值减下列哪项成为国内生产净值( )。
A.直接税; B.原材料支出;
C. 折旧; 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国民收入。
2、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值。
3、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4、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5、用作钢铁厂炼钢用的煤和居民烧火用的煤都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6、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穿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7、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得到的收入,应该计入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8、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9、居民购买房屋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10、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11、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就是国内生产净值。
12、个人收入等于消费和储蓄之和。
13、国民收入等于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之和。
14、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三、计算题
现有如下资料:
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产品成本 增值
小麦 100 ——
面粉 120
面包 30
要求计算:
(1)把空格填上;(2)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是多少?
(3)如果不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按各个阶段的产值计算,总产值是多少?
(4)在各个阶段上增值共为多少? (5)重复计算即中间产品成本为多少?
2 根据以下数字,计算:
(1)国内生产总值;(2)国内生产净值;(3)国民收入;(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
政府购买 200
政府转移支付 12
储蓄 25
资本折旧 50
净出口 0.15
个人所得税 80
净投资 125
公司所得税 50
个人消费支出 500
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
社会保险金 130
企业间接税 75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随着收入增加( )
A.消费增加、储蓄下降
B.消费下降、储蓄增加
C.消费增加、储蓄增加
D.消费下降、储蓄下降
2、线性消费曲线与45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
A.自发性消费 B.总消费
C.收入 D.储蓄
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
A.大于1的正数
B.小于2的正数
C.零
D.等于1
4、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投资增加将使国民收入( )
A.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等于投资的增加量;
B.减少,且收入的减少量等于收入的增加量;
C.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多于投资的增加量;
D.减少,且收入的减少量多于收入的增加量;
5、在两部门经济中,收入在( )时均衡下来。
A. 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消费等于实际投资;
C.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消费等于计划投资。
6、消费函数C=C0+cYd(C0>0,0<c<1)表明,平均消费倾向随着可支配收入Yd的增加( )。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先递减然后递增。
7、在产品市场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为( )。
A.1.6; B.2.5; C.5; D.4
8、储蓄函数S=S0+sYd(S0<0,0<s<1)表明,平均储蓄倾向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
A.递减;B.递增;C.不变;D.先递减然后递增。
9、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那么GDP将( )。 A.减少,但其减少量小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B.减少,但其减少量多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C.增加,其增加量小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D.增加,其增加量多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1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增加将引起GDP( )。
A.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B.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减少,同时消费水平下降; D.减少,但消费水平上升。
11、在产品市场四部门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同时等量地增加购买支出与税收,则GDP( )。
A.将下降,且下降量等于税收的增加量;
B.将下降,但下降量少于税收的增加量;
C.将增加,且增加量等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D.将增加,但增加量少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12、在产品市场收入决定模型中,实际GDP高于均衡GDP,意味着( )。
A.储蓄大于实际投资; B.储蓄小于实际投资;
C.储蓄大于计划投资; D.储蓄小于计划投资。
13、在产品市场收入决定模型中,如果政府同时等量地增加转移支付与税收,则GDP( )。
A.将下降; B.不变; C.将增加; D.将增加,但增加量少于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量;
14、产品市场三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 )四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既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
15、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税率提高时,投资乘数( )
A.将增大; B.将缩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缩小。
二、判断题
1、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2、如果APC和MPC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且APC>M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且APS 3、乘数效应不是无限的,是以充分就业作为最终极限。并且其发生作用的必要前提是,存在可用于增加生产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4、当经济处于均衡时,边际消费倾向必然等于边际储蓄倾向。 5、作为国民收人均衡条件的I=S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是一致的。 6、在三部门经济中,比例所得税税率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7、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时增加一定数量时,国民收人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