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道设计规定

管道设计规定

管道设计规定
管道设计规定

一、适用围

二、图面字体规定

1、角图章用4 mm仿宋体填写;文表用4号仿宋体填写。

2、角图章外平面图的设备,建(构)筑物名称及编号文字高度为4mm加粗。

3、其余部分:例如尺寸,说明,管道号文字高度为3.5mm。

三、装置(单元)布置设计规定

1、设计原则

(1)本工程改造部分以尽量利旧原有设施为原则。

(2)满足工艺要求

装置(单元)布置应充分考虑工艺系统要求的设备标高差和泵净吸入头(NPSH)的需要以及过程控制对设备布置的要求,此外为防止结焦、堵塞,控制温降、压降等有工艺要求的相关设备尽量靠近布置。

(3)安全生产

装置(单元)布置应充分考虑设备以及机泵间防火、防爆安全间距的要求,建筑物间的安全距离以及与界区外相邻装置(单元)有安全间距要求的设备或建筑物间的安全距离;装置(单元)布置应设置贯通通道与界区外四周环形通道相连,以保证消防作业的可抵达性和可操作性。

(4)方便设备安装与检修

大型设备如反应器、常、减压塔及分馏塔等均应靠道路一侧布置,既有利设备的现场组对,也方便其吊装;贯通式通道要为每台设备的安装与检修创造条件。此外,设置若干个检修通道口,为某些设备(如压缩机)的检修创造条件。装置布置还应充分考虑设备检修(如管壳式换热器)所需空间以及固体物料装卸所需作业面。

(5)节约

装置(单元)布置应按照“流程顺畅,紧凑布置”的原则,减少装置占地;优化各设备间距,减少管道的往返;对大管径管道,造价高(如高材质)管道,应尽可能最短,以节约投资。

2、设备布置的定位原则

(1)卧式容器基础中心线

(2)塔和立式容器中心线

(3)换热器基础中心线(框架上层) 管程嘴子中心线(地面层)

(4)卧式泵泵端基础

(5)立式泵泵中心线

3、装置通道宽度

(1)车行消防道路最小4000mm

(2)检修、维修道路最小4000mm

(3)操作通道最小800mm

(4)联通通道最小800mm

(5)检修消防通道路面缘转弯半径不宜小于9m.

4、装置通道净高

(1)卡车通道净空要求最小4500mm

(2)工厂主干道净空要求最小5000mm

(3)铁路净空要求最小5500mm

(4)消防车通道净空要求最小4500mm

(5)操作通道净空最小2100mm

5、基础标高

(1)满足工艺要求

(2)塔及地面层立式设备基础高度一般应取H=200mm。

(3)卧式设备及冷换设备基础标高除满足工艺要求外, 以满足配管要求的最小高度为准。

(4)机泵基础高度一般应取H=200mm,但对于泵房大型机泵如操作、检修高度过高可适当降低基础高度至H=100mm。

6、构架类设置

(1)主管桥: 以柱距6000mm,跨距6000/9000/12000mm为主。主梁EL+4500mm, EL+6500mm。侧梁EL+3500mm,EL+5500m,EL+7500mm。

(2)冷换框架: 柱距6000mm,6500mm。跨距9000mm。

7、塔和立式容器的平台设置

(1)平台宽度一般1000~1600mm,最大1800mm,最小800mm (根据管道规划要求)。

(2)最大层间距6000~8000mm; 最小层间净高2300mm。

8、设备和机器检修设施

(1)主风机,压缩机:厂房设置桥式吊车;

(2)换热器:布置在地面上和中间层的换热器考虑使用机具和吊梁进行安装、检修,布置在构架顶层上的换热器考虑使用吊车;吊装侧的平台栏杆为活动栏杆。

(3)塔、立式设备:对于大型设备,装卸孔、人孔要朝向道路检修侧。

9、埋地管道

(1)循环冷热水、新鲜水、消防水管道;

(2)含油污水管道;

(3)生活污水管道;

10、环保与职业安全卫生措施

(1)环境保护方面

依据《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SH3024-95的要求,设计中应采取以下有利环境保护的措施:

①凡在开停工、检修过程中,可能出现有害流体泄漏、漫流的设备区周围,均设置不低于150mm高的围堰和导液设施.

②设备、管道的排净口,采样口和溢流口的排出物应进入集中收集系统. 污水水封井排气管的设置应满足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GB50160-92(1999修订版)第6.1.8条要求.

压力气体的放空口均设有消声器,同时考虑排气口噪声的指向性.

(2)安全和卫生方面

装置(单元)布置除满足防火、防爆规所需设备,建筑物间以及相邻装置(单元)间的安全间距要求外,还应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SH3047-93的要求,采取以下有利安全卫生措施:

①立式设备的平台和多层框架的各层(或隔层)设有半固定式灭火蒸汽接头,设备区和操作温度超过介质自燃点的设备附近也设有半固定灭火蒸汽接头,管桥下设有公用工程软管站,所有这些接头的阀门都布置在明显、安全和方便操作的地点。

②装置(单元)四周设有消防水管网,甲类气体压缩机等需要重点保护的设备附近,设有箱式消防栓;高于15m的框架平台,设有消防竖管,甲类设备两侧设有消防水炮.

③装置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管道在进出装置(单元)处,设置静电接地设施.

表面温度超过60℃的管道在距地面或平台面高度2.1m,四周0.75m以均设防烫隔热层。

在有毒危害和具有化学灼伤危险作业区考虑设置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防护措施。

四、管道布置设计规定

1、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

(1)管道等级分界。由于设计温度和压力以及介质性质的改变引起管系管道等级或管道材质的改变,管道等级分界就是用来表达这种改变介面的位置。

图4.2.1

A、B、C三种情况通常材料相同只是管道等级不一样,分界点处的法兰、紧固件和垫片,按高等级选用即可。D种情况则材料通常有变化,法兰的压力等级按高等级选用,法兰、紧固件和垫片的材质按低等级选用,(2)管道的吹扫

管道吹扫有固定和半固定两种方式,一般都表示在P&ID上。当P&ID上无表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一般工艺管道的固定吹扫接管方式如图4.2.2-1所示。

②半固定式吹扫接管视介质情况而定。剧毒、液化烃类采用双阀如图

4.2.2-2A、C,一般介质用单阀如图4.2.2-2B、D.

图4.2.2-2

(3)排液与放气

工艺过程需要的管道排液与放气应按P&ID的要求进行安装,但管道布置中不可避免的液袋和气袋,应按下述要求设置排液口和放气口。长BOSS均按L=120mm计。

①放空

不进行水压试验的管道和公称直径DN≤40的工艺及公用工程管道的高点可不设置放空口,其余管道高点均需设置放空。放空的基本形式见图4.2.3-1。

②排液

所有管道的低点均应设置排液口,排液的基本形式见图4.2.3-2。原料油,油浆等高粘度介质排液管道公称直径不得小于DN25,其余排液管道公称直径不得小于DN20。

设备本体有关仪表排液均应引至相应排液漏斗;除净化风和非净化风管道外,地面上泵、阀组排液管线(包括立管阀门上部排液)均应引至附近边沟;构架上阀组的管道排液管线(包括立管阀门上部排液)均应引至相应排液漏斗,且排液总管需引至构架地面边沟。

③工艺及公用工程管道,特别是高温高压管道上的放空阀可用盲法兰代替. 一般工艺管道排液、放气口设一道阀. 液化烃、毒性介质管道和高压管道均设

双阀,或一道阀加盲板。高点放气,低点排液安装位置应在物料流向的下游。与主管连接的管段应最小。

(4)管道坡度

架空敷设的火炬总管及埋地敷设的重力流管道(如含油污水管道、污油管道)应坡向火炬罐或污油(水)回收设施,其坡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火矩管道: 坡度为1-3/1000

②埋地管道: 坡度最小为3/1000

③其他P&ID图上特别要求的管道按P&ID图的要求设计(如:汽包返回管道)

(5)管道间距

①并排敷设的管道最小间距在考虑隔热层厚度后取50mm,当管道上安装有法兰时,其法兰外缘与相邻管子的最小净空取25mm。

②阀门手轮最小间距:DN≥80 MIN100; DN≤50 MIN50。

③管道穿越平台时距开洞边净空最小取25mm,开洞边缘设置防水圈。

④计算管道间距时必须考虑管位移及其方向。

(6)管道净高和埋设深度

①在人员通行处管道底部的净高不宜小于2.1m,需通行车辆处,管底的净高视车辆的类型有所不同,通行小型检修机械或车辆时不宜小于3.0m,通行大型检修机械或车辆时不应小于4.5m.

热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 目的 为规范公司内部城市热力管网设计,特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城市热力网设计。本次规定暂以蒸汽作为主要供热介质编制,今后将补充热水热力网设计的有关规定。 3 职责 由设计部负责组织实施本规定。 4 工程设计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应为项目所在地资料,以下为镇海炼化所在地资料。 自然条件 气温 年平均气温:℃ 极限最高气温:℃(1988年7月20日) 极端最低气温:-℃(1977年1月31日) 最热月平均气温:℃(7月) 最冷月平均气温:℃ 防冻温度:℃ 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79% 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9% (84年6月) 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60% (73年12月,80年12月,88年11月) 气压 年平均气压:百帕 年极端最高气压:百帕(81年12月2日) 年极端最低气压:百帕(81年9月1日) 夏季(7、8、9月)平均气压:百帕 夏季(7、8、9月)平均最低气压:百帕(72年7月)

冬季(12、1、2月)平均气压:百帕 冬季(12、1、2月)平均最高气压:百帕(83年1月) 降雨量 多年平均降雨量:mm 年最大降雨量:mm(83年) 一小时最大降雨量:mm(81年7月30日6时44分开始) 十分钟最大降雨量:mm(81年7月30日7时22分开始) 一次最大暴雨量及持续时间:mm (出现在81年9月22日14时16分至23日18时16分) 雪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14 cm(77年1月30日) 风向 全年主导风向:东南偏东;西北;频率10% 夏季主导风向:以东南偏东为主 冬季主导风向:以西北为主 附风玫瑰图 风速、风压 风速 夏季风速(7、8、9月平均):m/s 冬季平均风速(12、1、2月平均):m/s 历年瞬间最大风速:>40m/s(1980年8月28日NNW、1988年8月7日N) 最大台风十分钟平均风速:m/s(1988年8月8日E) 30年1遇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 m/s(十米高,省气象局) 基本风压 ~(按离海较远取小值,靠近海岸取大值) 最大冻土层深度及地温 冻土层深度: 最大冻土层深度:50mm 地温: m最低月平均地温(2月):℃

管道材料选用及等级规定(精)

项目名称: 装置名称: : 证书编号 : 文件号第 1页共 47页管道材料选用及等级规定日期 管道专业第 2页 47页 目录 1.0 概述 1. 1 目的 1. 2 使用范围 1. 3 标准和规范 1. 4 单位 2.0 材料 2. 1 标准材料 2. 2 材料规定 2. 3 热处理 3.0 尺寸及偏差 3. 1 概述 3. 2 管子 3. 3 阀门

3. 4 法兰 3. 5 管件 3. 6 垫片 3. 7 用于法兰的螺栓和螺母3. 8 焊接端加工 3. 9 螺纹 4.0 标记 5.0 检验和试压 日期 管道专业第 3页 47页 附件: 附件 1 缩写词 附件 2 管道材料等级索引附件 3 管道材料等级 附件 4 管道壁厚表 附件 5 分支表 附件 6 阀门规格表 日期 管道专业第 4页 47页

1.0 概述 1.1 目的 此工程规定包括 -----------工程中的有关材料选用特殊要求 . 1.2 范围 1.2.1 本项目中的材料由买方按 GB 标准及 ASME 标准在国内采购,除非在材料表中有特殊说明。 1.2.2 此项规定用于在 P&I流程图和公用工程流程图上所标注的管道材料。设备自身的管道系统则根据设备制造商的标准设计。 1.2.3 当管道与设备相连时,此规定适用于以下几项: (1 设备管口处的配对法兰、垫片、螺栓和螺母。 (2 仪表管线上的第一个法兰式切断阀 *,垫片、螺栓和螺母。 (3 安全阀的配对法兰、垫片、螺栓和螺母。 (4 设备制造商的设备本身的管子同甲方供货的管子接点处的配对法兰、垫片、螺栓和螺母。 注 * 第 1切断阀是指在设备接管上最靠近仪表的阀门。 1.3 标准和规范 管道材料的设计 , 制造 , 试压和检查必须依照以下被认可的最新版本的标准和规范执行 . 1.3.1 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 ASME B1.1----------------------------英制螺纹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版

1总则 1. 0. 1为在输油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以使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及运行、管理、维护方便,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新建、扩建或改建的输送原油、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的设计。 1. 0. 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应在管道建设、营运经验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设计参数,优化设计。 1. 0. 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 0. 1输油管道工程oil pipeline project 用管道输送原油、成品油及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建设工程。一 般包括输油管线、输油站及辅助设施等。 2.0.2管道系统pipeline system 各类型输油站、管线及输送烃类液体有关设施的统称。 2.0.3输油站oil transport station 输油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统称。 2.0. 4首站initial station 输油管道的起点站。 2. 0. 5末站terminal 输油管道的终点站。 2. 4. 6中间站intermediate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各类站场的统称。 2. 0. 7中间热泵站intermediat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加热、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2. 0. 8中间泵站intermediate pumping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2.0.9中间加热站intermediate heating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热设施的输油站。 2. 0. 10输人站input station 向管道输入油品的站。 2. 0. 11分输站off-take station 在输油管道沿线,为分输油品至用户而设置的站。 2. 0. 12减压站pressure reducing station 由于位差形成的管内压力大于管道设计压力或由于动压过大,超过下一站的允许进口压力而设置减压装置的站。 2. 0.13弹性弯曲elastic bending 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弹性限度范围内的弯曲变形。 顺序输送hatch transportation 多种油品用同一管道依次输送的方式。 2. 0.15翻越点turnatrer point 输油管道线路上可能导致后面管段内不满流(slack f low)的某高点。 一站控制系统,ration control system 对全站工艺设备及辅助设施实行自动控制的系统。 2. 0. 17管件pipe fittings 弯头、弯管、三通、异径接头和管封头等管道上各种异形连接件的统称。 2. 0. 18管道附件pipe accessories 管件、法兰、阀门及其组合件,绝缘法兰、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筒等管道专用部件的统称。 2. 0. 19最大许用操作压力maximum allowable operating pressure(MADP) 管道内的油品处于稳态(非瞬态)时的最大允许操作压力。其值应等于站间的位差、摩阻损失以及所需进站剩余压力之和。 2. 0. 20 U管道设计内压力pipeline internal design pressure 在相应的设计温度下,管道或管段的设计内压力不应小于管道在操作过程中管内流体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压力。 2. 0. 21线路截断阀line block valve 为防止管道事故扩大、减少环境污染与管内油品损失及维修方便在管道沿线安装

管道代号编号规则及含义_(1)

管道代号编号规则及含义 管道及管件的选用应符合我院《压力管道设计技术统一规定》和《化工管道设计规》(HGJ8-87)的规定,按照《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容和深度统一规定》(HG20519.37-92)的要求,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的管道应标注四个部分,即管道号(管段号,由三个单元组成)、管径、管道等级和隔热或隔声代号,总称为管道组合号(管道代号),一般标注在管道的上方,如下所示: PG 03 001–100 L1B - C (1)(2)(3)(4)(5)(6) 管道组合号(管道代号)由六个单元组成,这六个单元依次是:(1)物料代号;(2)主项代号;(3)管道顺序号,以上三个单元组成管道号(管段号);(4)管道尺寸; (5)管道等级;(6)隔热或隔声代号。 (1)物料代号

(2)主项代号 按工程设计总负责人给定的主项编号填写,采用两位数字,从01~99。特殊情况下允许以主项代号作为主项编号。 (3)管道顺序号 相同类别的物料在同一主项以流向先后为序,顺序编号,采用三位数字,从001~999。 (4)管道尺寸 一般标注公称尺寸,以mm为单位,只注数字,不注单位。 (5)管道等级 管道等级号由下列三个单元组成:L 1 B (1)(2)(3) 1)第一单元为管道的公称压力(MPa)等级代号,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A~K用于ANSI标准压力等级代号(其中I、J不用),L~Z用于国标准压力等级代号(其中O、X不用)。常用的国标准压力等级代号: L——1.0MPaM——1.6MPaN——2.5MPaP——4.0MPa 2)第二单元为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由1开始。 *管道等级表的格式见《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容和深度统一规定》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SH/P20-2005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SH/P21-2005 装置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2-2005 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SH/P20-2005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 总则 本规定包括:管道设计、材料、制造、安装、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本规定为管道布置、管件材料和管道机械的设计原则,各项目的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2 设计 概述 为经济地、合理地选择材料,管道应按其使用要求各自分类,任何一类管道使用的范围应考虑:腐蚀性、介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设计条件和准则 在设计中应考虑正常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的最严重情况,并在管道一览表或流程图上加以说明。 操作介质温度<38℃不保温的金属管道的设计温度同介质温度,内部或外部保温的管道应依据传热计算或试验确定。 在调节阀前的管道(包括调节阀)压力应按最小流量下(关闭或节流时)来设计。而在调节阀后的管道,应按阀后终了的压力加上摩擦和压头损失来设计。 对于按照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短时的)进行设计时,不应包括风载和地震载荷。 非受压部件包括管架及其配件或管道支撑构件的基本许用应力应与受压部件相同。 管道的腐蚀度,应按具体介质来确定。通常对碳钢和铁素体合金钢的工艺管道应至少有1mm的腐蚀度,对于奥氏体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材料一般不加腐蚀余量。

管道尺寸确定 管子的尺寸依据操作条件而确定。必要时,考虑按正常控制条件下计算的管道和设备的摩擦和25%流量的余量,但下列情况除外: (1)泵、压缩机、风机的管道尺寸,按其相应的能力确定(在设计转速下能适应流量的变化要求)同时要估计到流量到0的情况。当机器的最大能力超过工艺要求的最大能力时,管道的设置不能按机器最大能力计算。 (2)循环燃油系统,应按设备设计要求的125%流量考虑,以使其有25%的循环量。 (3)间断操作的管道(如开车和旁路管道)的尺寸,应按可利用的压力降来设计。 一般不采用特殊尺寸的管道如:DN32(1″)、DN125(5″)、DN175(7″)等。对于这种尺寸的设备接管口,应由一个适合的管件把标准管和设备接管口连起来。 管道的布置 管道的布置要有一定的绕性,以降低管道的应力和推力。 一般管道均沿管架水平敷设,有坡度要求的管道,根据坡度要求单独支承。 输送无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一般配置在有腐蚀性介质管道的上面;有保温的管道一般配置在无保温的管道的上面。 安全阀(驰放阀)和放空管的配置应符合下述要求: (1)安全阀(驰放阀)和放空阀应选择在管道的最高位置处。 (2 )排放有毒性气体或可燃气体的放空管的排出高度,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规定。 管道的方向改变、相交及变径 管道的方向改变、相交及变径应优先采用对焊管件(弯头、三通、异径管),带法兰的管件用于需要经常检修、拆卸的地方。 管道方向的改变通常采用弯头、弯管、焊制管弯头(虾米腰)。 (1)对焊弯头的弯曲半径一般采用倍公称直径。 (2)弯管的最小弯曲半径通常按~4倍公称直径计。

CAD水电管道图纸符号.doc

管道工程,强电,弱电管道铺设CAD图纸符号 目前收集最完全强电,弱电 CAD图形管道铺设符号 以及管道及附件 , 管道的连接 , 阀门,管件等 管道图纸 CAD符号 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 管道: 四通连接用于一张图内只有一种管道 管道: 流向 用汉语拼音字头表示管道类别 导管: 坡向 用图例表示管道类别 交叉管: 指管道交叉不连接,在下方和套管伸缩器 后面的管道应断开 三通连接波形伸缩器

管道滑动支弧形伸缩器 架 保温管 方形伸缩器也适用于防 结露管 防水套管多孔管 软管拆除管 可挠曲橡胶接头地沟管 管道固定支架防护套管管道立管检查口 排水明沟清扫口 排水暗沟通气帽 弯折管 雨水斗 表示管道向后弯90° 弯折管 排水漏斗表示管道向前弯90° 存水弯圆形地漏方型地漏阀门套筒

自动冲洗箱挡墩 图形符号 管道的连接 说明 法兰连接 承插连接 管堵 法兰堵盖 偏心异径管 异径管 乙字管 喇叭口 图形符号说明 活接头 转动接头 管接头 弯管 正三通 斜三通 正四通 斜四通 图形符号 螺纹连接 阀门 说明图形符号说明阀门 用于一张图内电动阀 只有一种阀门

角阀液动阀 三通阀气动阀 四通阀减压阀 闸阀旋塞阀 截止阀底阀 球阀消声止回阀 隔膜阀碟阀 温度调节阀弹簧安全阀 压力调节阀平衡锤安全阀 电磁阀自动排气阀 止回阀浮球阀 气开隔膜阀气闭隔膜阀 延时自闭冲洗 脚踏开关 阀 放水龙头疏水器 皮带龙头室外消火栓 洒水龙头室内消火栓 ( 单口 )

化验龙头室内消火栓 ( 双口 ) 肘式开关水泵接合器 消防喷头 ( 开 式) 消防报警阀 消防喷头 ( 闭 式) 卫生器具及水池 图形符号说明图形符号说明 水盆水纸 用于一张图只有立式洗脸盆 一种水盆或水池 洗脸盆浴盆 化验盆、洗涤盆挂式小便器 带蓖洗涤盆蹲式大便器 盥洗槽坐式大便器 污水池淋浴喷头 矩形化粪池 妇女卫生盆 HC为化粪池代号

压力管道设计规范标准

压力管道设计规范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目录 1.管道设计技术规定SH/P20-2005 2.装置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1-2005 3.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2-2005 4.管道材料设计技术规定SH/P23-2005 5.保温、防腐及涂色设计技术规定SH/P24-2005 6.管道应力分析设计技术规定SH/P25-2005 7.管道支吊架设计技术规定SH/P26-2005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SH/P20-2005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 总则 1.1 本规定包括:管道设计、材料、制造、安装、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1.2 本规定为管道布置、管件材料和管道机械的设计原则,各项目的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2 设计 2.1 概述 为经济地、合理地选择材料,管道应按其使用要求各自分类,任何一类管道使用的范围应考虑:腐蚀性、介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2.2 设计条件和准则 2.2.1 在设计中应考虑正常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的最严重情况,并在管道一览表或流程图上加以说明。 2.2.2 操作介质温度<38℃不保温的金属管道的设计温度同介质温度,内部或外部保温的管道应依据传热计算或试验确定。 2.2.3 在调节阀前的管道(包括调节阀)压力应按最小流量下(关闭或节流时)来设计。而在调节阀后的管道,应按阀后终了的压力加上摩擦和压头损失来设计。 2.2.4 对于按照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短时的)进行设计时,不应包括风载和地震载荷。 2.2.5 非受压部件包括管架及其配件或管道支撑构件的基本许用应力应与受压部件相同。 2.2.6 管道的腐蚀度,应按具体介质来确定。通常对碳钢和铁素体合金钢的工艺管道应至少有1mm的腐蚀度,对于奥氏体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材料一般不加腐蚀余量。 2.3 管道尺寸确定 2.3.1 管子的尺寸依据操作条件而确定。必要时,考虑按正常控制条件下计算的管道和设备的摩擦和25%流量的余量,但下列情况除外: (1)泵、压缩机、风机的管道尺寸,按其相应的能力确定(在设计转速下能适应流量的变化要求)同时要估计到流量到0的情况。当机器的最大能力超过工艺要求的最大能力时,管道的

低温管道配管设计规定

低温管道配管设计规定

低温管道配管设计规定 设计标准 SEPD 0507-2001 实施 日期 2001年10 月25日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第 2 页 共 6 页 目次 1 总则 2 配管设计 3 管架的安装 4 阀门的安装 1 总则 1.1 本规定适用于低温(0℃~-196℃)管道的配管设计。 1.2 引用标准 使用本规定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 11790 《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 GB/T 15586 《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 GB 5026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J 126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 3010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 SEPM 0201 《设备及管道隔热设计规定》 2 配管设计 2.1 低温设备布置应紧凑,方便配管,冷系统配管要求尽量短。

2.2 根据管道材料的冷收缩量配管 2.2.1 通常用于低温管道的奥氏体不锈钢的线性膨胀系数比碳钢大,则奥氏体不锈钢的位移量也大,且多数不锈钢管的壁厚小、强度低,配管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设置合理的管道支架。 2.2.2 低温管道冷收缩使管道许用应力降低,配管时应考虑管系要有足够的柔性,要充分利用管系的自身膨胀。当无法自然补偿时,应设置补偿器,提供膨胀环或采用膨胀节。 2.2.3 管道的每个支撑点要计算和推测管道的位移量,以防止管托从导轨或静止梁上脱落。 2.3 保冷管道的法兰、阀门和测量仪表不应暴露在环境中,必须用保冷材料进行保冷。 2.4 保冷管道的配管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2.4 .1 考虑管道的移动,管道与相邻管道、设备及与梁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间隙; 2.4.2 法兰和阀门处的保冷厚度大,配管时应留有足够的间隙; 2.4.3 放空和放净的最小安装尺寸应根据保冷厚度确定。见图2.4.3; 2.4.4 当保冷管道贯穿楼板时,应加大预留孔,配管时应避开梁,注意管道与梁之间的距离; 2.4.5 立式设备有稠密上升管道处,注意应给出支架与支架的安装间距; 2.4.6 应该给出适当的保冷管道间距; 2.4.7 布置低温管道时,应避免管道振动,尤其泵、压缩机、排气管等管道,必须防止管系的振动。若有机械振源,应采取消振措施,接近振源处的管道应设置如波型补偿器等弹性元件以隔断振源; 2.4.8 低温管道上靠近弯头或三通处,不应直接焊接法兰,为拆卸法兰不破坏管道上的保冷层,需加一段管子后再焊接法兰; 2.4.9 低温管道上仪表管嘴的保冷长度至少为管道保冷厚度的4倍。低温管道中热电偶套管不应安装在垂直位置上,要考虑到保冷层被破坏时底座上会结冰。见图2.4.9。

管道跨距设计技术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允许跨距和导向间距的确定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了十六种典型管段的管架配置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石油化装置内外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400℃的液体的气体管道。 本标准主要根据管系静态一次应力条件制定,对需考虑热应力和振动间题的管道,应按设计标准另作相应的热应力和动态分析核算,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管架位置。 2 管道跨距和支吊架的设置 2.1 配管设计中,可先根据管道的设计条件按本标准的计算方法或图表,求出基本跨距,然后按各管段的配置形式和载荷条件确定其相应的允许跨导向间距,以虎作为配置管架的基本条件。 2.2 配置管架除应满足本标准允许距距和导向间距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2.2.1 管架应尽量设置在直管段部分,避免在小半径弯头、支管连接点等局部应力较高的部位设置支承点,以防管系中局部应力过载; 2.2.2 刚性支吊架应设在沿支承方向上管道位移为零的位置上; 2.2.3 支吊架应尽可靠近阀门、法兰及重管件,但不应以它们作直接支承,以免因局部荷载作用引起连接面泄漏,或阀体因受力变形导致阀瓣卡住、关闭不严等不良后果; 2.2.4 导向架不宜过份靠近弯头和支管连接部位,否则可能额外地增加管系应力和支承统的荷载; 2.2.5 对因清理、维修等要求而需经常拆卸的管段,不宜设置永久性管架。 3 管道基本跨距的确定 基本跨距是用以确定管段允许跨距的基准数据。本规定根据三跨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别以计算法和图表法规定如下: 3.1 计算法 3.1.1 刚度条件 根据管段不应在轻微外界扰力作用下发生明显振动的要求,规定装置内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

L 01=0.2124 qo I E t (1-a) L 01*=0.2654 qo I E t (1-b) 式中: L 01一装置内管道由刚度条件决定的跨距,m; L 01*一装置外管道由刚度要件决定的跨距, m; I 一管子扣除腐蚀裕量后的惯性矩(见表1), cm 4 ; E t 一管材在设计温度下的弹模量(见40B201-1997《工艺管道应力分析技术规定》附录二),MPa ; qo 一每米管道的质量(包括管子 、隔热层、物料质量及其他垂直均布持续荷载),kg/m 。 3.1.2 强度条件 根据不降低管道承受内压能力的原则,规定装置内外的管道一律取由管道质量荷载(包括其他垂直持续荷载)在管壁中引起的一次轴向应力不起过额定许用应力的二分之一。 L 02=(L 02*)=0.626 []qo t W σ (2) 式中:L 02 L 02*一由强度条件决定的装置内及装置外的管道跨距,m; W 一管子扣除腐蚀裕量后的断面模量(见表1),cm 3; [σ]t 一管材在设计温度下的的许用应力(按40B201一1997《工艺管道应力分析技术规定》附录六取值),MPa ; qo 一每米管道的质量(包括管子、隔热层、物料质量及其他垂直均布持续荷载),kg/m 。 3.1.3 在刚度和强度条件计算的跨距值中,取较小者为该管道之基本跨距(Lo 或LO*)。 3.2 图表法 根据本标准基本跨距所需要满足的最低刚度条件和强度条件,对计算公式作必要的工程简化处理,绘制成用于各种隔热和不隔热管道的基本跨距曲线。这些曲线对常用管道规格(t/D ≤0.1)的基本跨距值,误差不超过±10%。

管道设计规定

适用范围 二、图面字体规定 1、角图章内用4 mm仿宋体填写;文表内用4号仿宋体填写。 2、角图章外平面图内的设备,建(构)筑物名称及编号文字高度为4mm加粗。 3、其余部分:例如尺寸,说明,管道号文字高度为3.5mm。 三、装置(单元)布置设计规定 1、设计原则 (1)本工程改造部分以尽量利旧原有设施为原则。 (2)满足工艺要求 装置(单元)布置应充分考虑工艺系统要求的设备标高差和泵净吸入头(NPSH)的需要以及过程控制对设备布置的要求,此外为防止结焦、堵塞,控制温降、压降等有工艺要求的相关设备尽量靠近布置。 (3)安全生产 装置(单元)布置应充分考虑设备以及机泵间防火、防爆安全间距的要求,建筑物间的安全距离以及与界区外相邻装置(单元)有安全间距要求的设备或建筑物间的安全距离;装置(单元)布置应设置贯通通道与界区外四周环形通道相连,以保证消防作业的可抵达性和可操作性。 (4)方便设备安装与检修 大型设备如反应器、常、减压塔及分馏塔等均应靠道路一侧布置,既有利设备的现场组对,也方便其吊装;贯通式通道要为每台设备的安装与检修创造条件。此外,设置若干个检修通道口,为某些设备(如压缩机)的检修创造条件。装置布置还应充分考虑设备检修(如管壳式换热器)所需空间以及固体物料装卸所需作业面。 (5)节约 装置(单元)布置应按照“流程顺畅,紧凑布置”的原则,减少装置占地;优化各设备间距,减少管道的往返;对大管径管道,造价高(如高材质)管道,应尽可能最短,以节约投资。 2、设备布置的定位原则 (1)卧式容器基础中心线 (2)塔和立式容器中心线 (3)换热器基础中心线(框架上层) 管程嘴子中心线(地面层) (4)卧式泵泵端基础 (5)立式泵泵中心线 3、装置内通道宽度 (1)车行消防道路最小4000mm (2)检修、维修道路最小4000mm (3)操作通道最小800mm (4)联通通道最小800mm (5)检修消防通道路面内缘转弯半径不宜小于9m. 4、装置内通道净高 (1)卡车通道净空要求最小4500mm (2)工厂主干道净空要求最小5000mm (3)铁路净空要求最小5500mm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目录 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压力管道设计、安装、检验相关标准、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压力管道图样绘制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压力管道设计基础数据采集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压力管道布置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压力管道材料选用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压力管道元件选用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压力管道支吊架设计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压力管道强度计算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压力管道应力分析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压力管道防腐、隔热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三、压力管道其他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 总则 1.1.1 本规定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制定。 1.1.2 本规定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42MPa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及非金属衬里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的设计。非压力管道的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1.3 本规定不适用于GB/《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1部分:总则第条规定的管道范围。 1.1.4 压力管道,是指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划分 1.2.1 GA类(长输管道) 长输(油气)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A1级和GA2级。 GA1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的长输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并且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0km的长输管道。 GA2级: GA1级以外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2级。 1.2.2 GB类(公用管道) 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划分为GB1级和GB2级。 GB1级:城镇燃气管道。 GB2级:城镇热力管道。 1.2.3 GC类(工业管道) 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划分为GC1级、GC2级、GC3级。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一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一般规定 1.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2.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 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对于需要分期施工的工程,其管道的布置设计应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施工、 生产、维修互不影响; 4.永久性的工艺、热力管道不得穿越工厂的发展用地; 5.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6.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构筑 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7.管道应架空或地上敷设;如确有需要,可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 8.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地上管道应敷设在管架或者管墩上; 9.在管架或者管墩上(包含穿越涵洞)应留有10%~3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装置主管廊架宜留有10%~2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10.全厂性管架或者管墩上(包含穿越涵洞)应留有10%~30%的空位,并考虑其 荷重;装置主管廊架宜留有10%~2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11.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置, 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12.管道布置设计应满足现行《石油化工企业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通则》SHJ39 的要求; 13.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结构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 14.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机 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情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15.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撑点设置;宜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 偿; 16.管道系统应有正确和可靠地支撑,不应发生管道与其支撑件脱离、管道扭曲、 下垂或立管不垂直的现象; 17.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否则应根据操 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管道布置应减少“盲肠”; 18.气液两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为两路或多路时,管道布置应考虑对称性或满足 管道及仪表流出图要求; 19.管道除与阀门、仪表、设备等要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者外,应采用焊接连接; 下列情况应考虑法兰、螺纹或者其他可拆卸的场合; 1)因检修、清洗、吹哨需拆卸的场合; 2)衬里管道或者夹套管道; 3)管道由两段异种材料组成且不宜用焊接连接者; 4)焊缝现场热处理有困难的管道连接点; 5)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的镀锌管道; 6)设置盲板或“8”字盲板的位置。 20.管道布置时管道焊缝位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对接焊口的中心与弯管起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 100mm; 2)管道上两相邻对接焊口的中心间距: A.对于公称直径小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外径,且不得小于50mm; B.对于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150mm。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DLGJ26—82 (试行) 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总局 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烟风 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GJ26—82 (试行)的通知 (82)火设字第65号 为适应电力工业的发展和满足设计工作的需要,我局委托华东电力设计院在原“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导则”初稿的基础上,经补充修订,编制了“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1980年4月由我局组织对本规定送审稿进行了审查,现批准颁发(试行)。 本规定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不妥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及华东电力设计院,以便进行修改补充。 1982年3月17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管道布置 (5) 第一节一般规定 (5) 第二节烟道 (9) 第三节冷风道 (10) 第四节热风道 (11) 第五节原煤管道 (11) 第六节制粉管道 (12) 第七节送粉管道 (13) 第三章管道规格与材料 (14) 第一节管道规格 (14) 第二节材料 (15) 第三节焊接 (20) 第四章零件选型及加固肋 (26) 第一节一般规定 (26) 第二节零件选型 (26) 第三节加固肋 (41) 第五章零件、部件和传动装置 (41) 第一节零件、部件 (41) 第二节传动装置 (45) 第六章支吊架 (46) 第一节一般规定 (46) 第二节支吊架选型 (47) 第三节支吊架荷载计算 (48) 第四节弹簧选择 (56)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应运行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装维修方便,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输送介质的流量和参数应满足燃烧和制粉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 二、节省投资和降低运行费用; 三、运行、维修和加工、运输、安装方便; 四、管道、零部件及支吊架等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五、考虑防爆、防磨、防堵、防漏、防震、防雨、防冻、防腐蚀和防噪声等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容量为65~1000t/h等级的燃煤锅炉的钢结构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对于非金属结构烟风道仅提出有关工艺设计的要求。 对于燃油和燃天然气锅炉的烟风道,以及容量小于65t/h和大于1000t/h等级的燃煤锅炉的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1.0.3条烟风煤粉管道的设计范围如下: 一、烟道:锅炉空气预热器出口至烟囱前的烟道;烟气再循环管道;磨煤机干燥用的高温烟气管道;低温烟气管道和混合室至磨煤机进口的干燥管等。 二、冷风道:吸风口至空气预热器的冷风道;磨煤机调温用的压力冷风道;锅炉尾部支承梁的冷却风管道;磨煤机的密封系统管道;低温一次风机或低温干燥风机的进口和出口风道;微正压锅炉的有关密封管道等。 三、热风道:空气预热器出口风箱;喷燃器的二次风道;炉排锅炉的一次和二次风道、热风送粉用的热风道;磨煤机干燥用的热风道;排粉机进口的热风道;高温一次风机进口的热风道;烟气干燥混合器的热风道;热风再循环管道;邻炉间的热风联络管;三次风喷口冷却风管;风扇磨密封管道等。 空气预热器低温段出口至磨煤机和排粉机的温风道。 四、原煤管道:原煤仓至给煤机和给煤机至磨煤机的落煤管;金属小煤斗;炉排锅炉炉前煤仓的落煤管等。 五、制粉管道:磨煤机至排粉机的制粉管道;细粉分离器至煤粉仓和螺旋输粉机的落粉管;螺旋输粉机的落粉管;粗粉分离器的回粉管;煤粉仓的放粉管;吸潮管;防爆门引出管等。 六、送粉管道:排粉机、粗粉分离器或一次风箱至喷燃器的一次风道;三次风道;乏气管道;给粉管;干燥剂再循环管等。 七、其他有关管道。 第1.0.4条选择烟风煤粉管道的介质流速,应考虑介质特性、设备条件以及合理节省运行费用和基建投资等因素。对于煤粉管道和烟道,尚需考虑防止堵粉、过量积灰和磨损的要求。 锅炉额定负荷时的设计流速可按表1.0.4所列数值选用。 表1.0.4烟风煤粉管道的推荐设计流速①

管道材料代码一览表

管道材料代码一览表 管子无缝钢管 20号钢 钢板卷管 Q235-A 螺旋缝焊管 Q235-A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Q235-A 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Q235-A镀锌AMLS-A1-SCH-φ外径X 壁厚SAWP-A3-SCH-φ外径X 壁厚SPSW-A3-SCH-φ外径X 壁厚PWGT-A3-φ外径X 壁厚GWGT-X1-φ外径X 壁厚弯头R=1.5DN 90无缝弯头 20号钢 R=1.5DN 45无缝弯头 20号钢 R=1DN 90无缝弯头 20号钢 90承插焊弯头 20号钢 45承插焊弯头 20号钢 90内螺纹弯头 20号钢镀锌 45内螺纹弯头 20号钢镀锌 R=1.5DN 90焊接(有缝)20号钢 R=1.5DN 45焊接(有缝)20号钢 R=1DN 90焊接(有缝)20号钢 R=1.5DN 90斜接(虾米腰)20号钢 R=1.5DN 45斜接(虾米腰)20号钢 R=1DN 90斜接(虾米腰)20号钢 90大半径(注4) 20号钢 45大半径(注4) 20号钢 大半径圈管(注4) 20号钢 短节光管短节(短型) 20号钢 光管短节(长型) 20号钢

单头螺纹短节(长型) 20号钢单头螺纹短节(短型) 20号钢双头螺纹短节(长型) 20号钢双头螺纹短节(短型) 20号钢管帽对焊管帽(无缝) 20号钢对焊管帽(钢板焊) 20号钢 内螺纹管帽 20号钢镀锌 承插焊管帽 20号钢 平盖封头 20号钢 三通无缝等径三通 20号钢 无缝异径三通 20号钢 焊接等径三通 20号钢 焊接异径三通 20号钢 承插焊等径三通 20号钢 承插焊异径三通 20号钢 承插焊45Y 型等径三通 20号钢承插焊45Y 型异径三通 20号钢内螺纹等径三通 20号钢 内螺纹异径三通 20号钢 裤型三通 20号钢 大小头无缝同心大小头 20号钢无缝偏心大小头 20号钢 焊接同心大小头 20号钢 焊接偏心大小头 20号钢 两端带直管段的异径管 20号钢

工业管道材料选用规定

目录 1 目的 (2) 2 范围 (2) 3 职责 (2) 4 本规定引用标准 (2) 5 管道级别 (4) 6 管道设计条件 (5) 7 管道设计基准 (8) 8 管道器材选用 (10) 9 管道组成件的选用 (21) 10 附加说明 (30)

1 目的 为了贯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劳动部颁发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实施细则》,加强石油化工工艺装臵及公用物料系统中金属压力管道材料设计的规范和管理,确保石油化工工艺装臵及公用物料系统中金属压力管道材料的设计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工艺装臵及公用物料系统中,金属管道设计基础条件的确定和设计压力不大于35.OMPa,设计温度不超过材料允许使用温度范围的石油化工压力管道组成件的材料选用。 本规定不适用于有色金属管道, 3 职责 本规定由镇海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部负责实施。 4 本规定引用标准 《钢制压力容器》GB 150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699 《碳素结构钢》GB 700 《不锈钢棒》GB 1220 《耐热钢棒》GB 122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I591 《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 3077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 《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3087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5310 《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 9948

《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GB 6479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6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 12771 《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GB/T 3091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 《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级钢管》GB/T 9711.1 《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17395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GB/T 4334.1~4334.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1999年版) 《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GB/T 7306 《60°圆锥管螺纹》GB/T 12716 《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T 12459 《钢板制对焊管件》GB/T 13401 《锻钢制承插焊管件》GB/T 14383 《锻钢制螺纹管件》GB/T 14626 《石棉橡胶板》GB/T 3985 《耐油石棉橡胶板》GB/T 539 《石油化工企业配管工程术语》SH 3051 《管法兰用石棉橡胶板垫片》SH 3401 《管法兰用聚四氟乙烯包覆垫片》SH 3402 《管法兰用金属环垫》SH 3403 《管法兰用紧固件》SH 3404 《石油化工企业钢管尺寸系列》SH 3405 《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SH 3406 《管法兰用缠绕式垫片》SH 3407

管道工程图的分类与表示方法汇总

第一章管道工程图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第一节管道工程图的分类 一、按专业分 按工程项目性质的不同,管道工程图可分为工业管道工程图和卫生管道(即暖卫管道) 工程图两大类。前者是为生产输送介质即为生产服务的管道,它属于工业设备安装工程。后者是为生活或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而输送介质的管道,它属于建筑安装工程。本书一至四章就是讨论卫生管道工程图。卫生管道工程又可分为建筑给水排水管道、供暖管道、燃气管道、通风与空调管道等许多具体的专业管道。 二、按图形和作用分 各种管道工程施工图均可分为基本图纸和详图两大部分。基本图纸包括图纸目录、设 计施工说明、设备材料表、工艺流程图、平面图、轴测图、(立)剖面图;详图包括大样图、节点图和标准图等。 (一)图纸目录 对于数量众多的施工图纸,设计人员把它按一定的图名和顺序归纳编排成图纸目录以便查阅。通过图纸目录我们可以知道全套专业图纸的名称、图号、数量以及选用的标准图集等情况。 (二)设计施工说明 凡在图样上无法表示出来而又要施工人员知道的一些技术和质量方面的要求,一般都用文 字形式来加以说明。其内容一般包括工程的主要技术参数、施工和验收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三)设备、材料表 指该项工程所需的各种设备和各类管道、管件、阀门以及防腐、保温材料等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的明细表。 以上这三点看上去不过是些文字说明,但它是施工图纸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图形的补充和说明。对于这些内容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看懂管道图。 (四)工艺流程图 流程图是对整个管道系统一系列工艺变化过程的原理图,通过它可以对设备的编号、建(构)筑物的名称及整个系统的仪表控制点(温度、压力、流量及分析的测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对管道的材质、规格、编号、输送的介质、流向以及主要控制阀门等也有一个确切的了解。 (五)平面图 平面图是管道施工图中最基本的一种图样, 布置,管线的走向、排列和各部分的长宽尺寸, 等具体数据及其相对位置。 它主要表示设备、管道在建筑物内的平面 以及每根管子的坡度和坡向,管径和标高 (六)轴测图(系统图) 轴测图是一种立体图,又称为系统图,它能在一个图面上同时反映出管线的空间走向、帮助我们想像管线在空间的布置情况,是管道施工图中的重要图形之一。系统图有时也能替代管道立面图或剖面图,例如,建筑给排水以及采暖通风工程图主要由平面图和系统图组成。 (七)立面图和剖面图

输气管道设计规范--GB50251-2003

1 总则 1.0.1 为在输气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1.0. 2 本规范适用于陆上输气管道工程设计。 1.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 1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处理好与铁路、公路、河流等的相互关系; 2 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吸收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 3 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输气工艺及最佳的工艺参数。 1.0.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O.1 管输气体 pipeline gas 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和煤气。 2.O.2 输气管道工程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project 用管道输送天然气和煤气的工程。一般包括输气管道、输气站、管道穿(跨)越及辅助生产设施等工程内容。 2.O.3 输气站 gas transmission station 输气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一般包括输气首站、输气末站、压气站、气体接收站、气体分输站、清管站等站场。 2.O.4 输气首站 gas transmission initial station 输气管道的起点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5 输气末站 gas transmission terminal station 输气管道的终点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配气等功能。 2.O.6 气体接收站 gas receiving station 在输气管道沿线,为接收输气支线来气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7 气体分输站 gas distributing station 在输气管道沿线,为分输气体至用户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O.8 压气站 compressor station 在输气管道沿线,用压缩机对管输气体增压而设置的站。 2.0.9 地下储气库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利用地下的某种密闭空间储存天然气的地质构造。包括盐穴型、枯竭油气藏型、含水层型等。 2.O.10 注气站 gas injection station 将天然气注入地下储气库而设置的站。 2.O.11 采气站 gas withdraw station 将天然气从地下储气库采出而设置的站。 2.O.12 管道附件 pipe auxiliahes 指管件、法兰、阀门、清管器收发筒、汇管、组合件、绝缘法兰或绝缘接头等管道专用承压部件。 2.O.13 管件 pipe fitting 指弯头、弯管、三通、异径接头和管封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