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体温单表格

医院体温单表格

医院体温单表格
医院体温单表格

..

宿迁市东方医院集团洋河新城仁爱医院

体温单

姓名入院日期年月日科别床号住院号

第页;.

基础体温的各种现象

基础体温(BBT),正常女性的基础体温以PL日为分界点,呈现前低后高的状态,即双相体温。 对温度中枢起作用的激素,最主要是孕激素。因此,体温曲线的走向,大致反映了孕激素的波动。在排卵前,孕激素主要由肾上腺分泌,量很小,所以体温曲线呈低温状态,排卵后,卵子排出的地方变成黄体,黄体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为受精卵着床作准备,于是体温急剧上升,呈高温态势。这就是JMM梦寐以求的典型的双相体温! 从BBT的走向上,你自己就能够看出许多问题: 1、判断黄体功能:当高温比低温高出0.3-0.5度以上,高温天数保持12天,从低温爬升到高温很快,在高温区的体温不是上下激烈波动,说明黄体功能很正常!而不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就说明黄体功能存在着问题。 体温曲线最常见的有三种类型:1.典型的双向型体温:在PL后,黄体分泌孕激素,体温迅速上升0.3-0.5度,并持续至下次月经来潮前才下降;2.黄体功能异常的双相体温:a,体温上升缓慢,b,体温升高的幅度不足,c,黄体期不足12天,d,月经来潮后,体温仍持续在比较高的水平; 3.单相型体温无PL的月经周期,缺乏孕激素,体温虽有波动,但无持续性的升温。 什么叫黄体功能异常:主要有以下二种表现:1黄体功能不足:有PL但黄体发育不良,过早衰退,分泌激素不足,有时不能维持子宫内膜,引起不规则脱落而出血;经常出现在经前数日少量阴道出血,基础体温测定高温期小于12天,或者体温上升幅度小于0.5度,或者黄体期体温波动大,内膜检查为腺体分泌不良;2黄体萎缩不全:虽然黄体发育良好,但萎缩过程延长,雌,孕激素不能如期撤退,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使出血期期延长,有时经期延长可达10余天,基础体温下降缓慢,甚至月经期还维持着高温。如果在月经期第5-6天取内膜检查则似有腺体分泌现象存在。 2、为什么排卵后体温不升高:孕激素与雌激素是女性的二种重要激素,雌激素是女性的基础激素,而孕激素是维持胚胎发育的主要激素。造成女性不

体温曲线图

体温曲线图 什么是基础体温:人体在较长时间(6小时)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称之为基础体温。 基础体温的原理:正常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 女性月经周期以月经见红第一天为周期的开始,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约为21-35天不等,平均约为28天,其中又以排卵日为分隔,分为排卵前的滤泡期,与排卵后的黄体期。滤泡期长短不一定,但黄体期固定约为14天上下两天。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黄体,分泌黄体素会使体温上升摄氏0。6度左右,而使体温呈现高低两相变化。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平均14天)。 1、若无怀孕,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黄体素,体温下降,回到基本线,月经来潮。 2、若是已经怀孕,因黄体受到胚胎分泌荷尔蒙支持,继续分泌黄体素,体温持续高温。 3、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体温将持续低温。 如何测量与记录基础体温? 1、买一支基础体温计。基础体温计与一般体温计不同,它的刻度较密,一般以摄氏36.7度(刻度24)为高低温的分界。 (36度--刻度10;38度--刻度50)。 2、将基础体温计于睡前放在枕边可随手拿到之处,于次日睡醒,尚未起床活动时,放在舌下测量三分钟,并记录在基础体温表上。 3、早晨量记体温有困难者,可在每天某一固定时间量,切记事前半小时不可激烈运动或饮用冷热食品。 4、月经来潮和同房日须附加记号标示,遇有发烧饮酒过度晚睡晚起等会影响体温的状况,亦应特别注记说明。 有正常排卵的曲线图

上图表示正常月经周期28天,基础体温曲线呈现标准的高低温两相变化。从月经开始-排卵日,低温期14天;排卵后持续高温14天,其中第14天为排卵日。 准备怀孕的未准妈妈们,在第14天的排卵日同房是比较好的受孕时机。 每个未准妈妈的月经周期不一定是28天,所以观察到的基础体温曲线图和图示会有差异,关键是在清楚自己的低温期、高温期,找准排卵日,合理安排自己的同房日期,成功怀孕! 已经怀孕的基础体温曲线图 图示为已经怀孕的基础体温曲线图,高温从第15天持续到第34天,已经持续20天。一般来说高温持续超过16天就是怀孕的征兆。 疑似早期流产的基础体温曲线图 图示为疑似早期流产的基础体温曲线图,高温从15号到24号持续了20天之后降温。一般是早期流产的征兆,女性如发现有这样的基础体温,应及早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掌孕——教你读懂基础体温曲线图

读懂常见基础体温曲线图 (图示△为排卵) 女性通过每日测量基础体温,并绘制成基础体温曲线图,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自己的基础体温变化情况。 观察基础体温曲线的变化,能够比较准确的测出自己的排卵期,从而提高受孕率,或避免怀孕;同时也可以发现早孕及流产前兆;根据基础体温反映的黄体激素状态,还可帮助观察女性卵巢功能。 下面是6种常见的基础体温曲线图。 1.正常女性的基础体温曲线图 图1正常女性的基础体温曲线图 图1所示的月经周期为28天,基础体温呈周期性波动,在排卵前稍低,排卵后由于黄体激素的致热作用,使之上升0.3~0.5℃,至月

经第1天下降。 一般认为排卵时间发生在体温转变前后2~3天(体温上升前可能出现一短暂、轻度低温点),此时为最易受孕的同房时间。 2.已经怀孕的基础体温曲线图 图2已经怀孕的基础体温曲线图 图2为已经怀孕的基础体温曲线图,高温期从第15天持续到第34天,已经持续了20天。一般来说基础体温高温期超过16天,提示有怀孕的可能;超过20天基础体温不下降,则基本可以确认为怀孕。 排卵后卵泡形成黄体,若卵子受精成功,胚胎分泌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使黄体发育为妊娠黄体,继续产生孕激素,到妊娠10周左右开始萎缩,之后胎盘接替妊娠黄体产生孕激素。由于孕激素的致热作用,使妊娠期的基础体温始终维持高温相,直至分娩。3.疑似早期流产的基础体温曲线图

图3疑似早期流产的基础体温曲线图 图3为疑似早期流产的基础体温曲线图,高温从15号到24号持续了20天之后,基础体温突然降低,这种情况可能是早期流产的征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4.未排卵的基础体温曲线图 图4未排卵的基础体温曲线图 图4的基础体温一直持续在低温期,无法形成高低温双相变化,说明女性卵巢可能未排卵,无黄体生成。若基础体温出现类似曲线,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本科毕业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连花解毒颗粒急性毒性及解热实验研究 班级:07药学 学生姓名:林波波 导师所在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药学科 研究方向:药理实验研究 导师姓名:周欣陈旭 职称/职务:主管药师药师 课题研究起止时间:2011年1月5日至2011年5月11日填表时间:2011年1月23日

说明 一、本计划由学生本人在向导师小组作过开题报告后填写,一 式一份,最后经系(院)及实习单位批准后,留系部存档。 二、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在课题研究前完成。 三、计划批准后不得随意更改。 四、在课题执行过程中导师检查两次。检查情况及变动情况应记 录在表内。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连花解毒颗粒由金银花、牛蒡子、芦根等多味中药提取制成,该处方是我院中医科专家长期在临床使用的验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临床适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支气管炎、腮腺炎、斑疹等病症治疗[1-5]。 中医理论认为:由于风热之邪犯表,则热郁肌肤腠理,卫表失和,故见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等症;风热上扰则头胀痛;风热之邪上犯则咽燥或咽喉红肿疼痛,口渴欲饮、鼻塞、流黄浊涕。中医的“毒”含义甚广,清热解毒中药所解之的“毒”为火热壅盛所致的“热毒”及“火毒”,主要用于温热病及热毒炽盛症。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清热解毒中药所解之“毒”不仅包括“外源性之毒”(细菌、病毒、内毒素),还包括氧自由基和细胞因子过度释放等“内源性之毒”[6]。 连花解毒颗粒所含主药均为清热解毒中药的典型代表,利用动物发热模型对发热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对解热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本课题还对药物的急性毒性进行了考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2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目前,国内外研究药物急性毒性的方法有很多,经典的有半数致死量试验(50% lethal dose,LD50)、最大给药量试验等,除此之外,还有限量试验、近似致死剂量实验、扩展试验、固定计量法、剂量累积试验等。中药新药中应用最多的是半数致死量和最大给药量试验。 《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规定未在国内上市的由中药、天然药物组成的非注射给药的复方制剂,如该复方制剂处方组成符合中医药理论,有一定的临床应用经验,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一种动物,按临床给药途径进行急性毒性反应的观察。本课题选用啮齿类动物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口服给药方式,对连花解毒颗粒进行急性毒性反应的研究。 发热是清热药最主要的适应症之一,解热作用是清热药的一个重要共性。在实验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引起实验动物发热,如细菌或细菌产物、造成无菌炎症、化学药物、刺激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及暴露于高热坏境等,这些发热模型均可用于解热实验研究,如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有注射腐败枯草浸液、角叉菜胶、牛乳或蛋白胨、加热杀死的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伤寒或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菌液、伤寒副伤寒菌苗、啤酒酵母、2,4—二硝基苯酚等发

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

一、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 1、楣栏及日期/ 日数/ 时间的填写要求:① 用黑笔填写。 ②楣栏填写格式:姓名、年龄(岁)、性别、日期、科别、病室(如3- 5)、床号(8)、住院号(000000123456)。 ③转科/床的填写格式:例如:病区:消化内科 -胃肠外科;床号:15- 30 ④入院日期填写格式: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年-月-日如“ 200-73-27”,其余6天,只填写日期;如到新的月份,应填月-日如“-43”;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月-日,如:“ 20081-1”⑤住院日数填写格式:从入院当天起为第一天,连续写至出院。手术或产后日数:(用红笔 填写)手术当日写0,次日开始记数,连续填写10天;如遇第二次手术则停写第一次手术日期,改写为II -0,依次填写到手术后10天止。依次类推 2、40C横线以上的内容填写: ①用红笔填写在相应的时间内,纵向顶格填写入院/出院/转入/手术/分娩/ 死亡后,用短竖线隔开(占一格)再写时间,按24小时填写,具体到时和分, 填写死亡时间应与医生一致。 手术不填写时间。 ②转科由接收科室填写:如内科转入外科,由外科接收时填写“转入-五时三十分”。3、40C横线以下的内容填写: ①体温记录法:用蓝色笔绘制,口温“?”液温“ X”肛温“O相邻两次体温之间用蓝线 相连,若体温在横线上也要连接。物理降温记录:红圆圈表示,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的温度在同一纵格内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多次测体温时,受体温单记录限制需将体温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② 如体温低于35C,则在35C以下用黑笔写体温不升”。 患者体温突然上升或下降应予

复试,复试符合,在原体温上方用黑笔以一小写英文字母 “v”示核实 ③患者如拒测/外出/请假而未测体温,在34-35C之间用黑笔写拒测” “外 出”、“请假”,前后两次体温断开不连接。患者因手术、检查等原因(没有离院)而未测体温,前后两次体温要连接。 ④脉搏记录法:脉率以红圆点表示,相邻的脉搏用红线相连,若脉搏率在红粗线上不必连接;心率以红圈表示,相邻的心率也用红线相连。⑤ 脉搏短绌的病人测量脉搏的同时必须测量心率,并在体温单上绘制,以红圆圈表示心 率, 红圆点表示脉搏,两者之间头尾相连。 ⑥ 呼吸记录法:呼吸不作常规测试,特殊需要时按医嘱或根据病情需要执行并记录。用黑笔以圆点表示 4、时间具体到分钟;特殊检查、治疗、用药的反应和效果,告知的注意事项,手术患者的麻醉方式、体温单下栏内容的填写: 下栏内容包括:总入量(ml)、总出量(ml)、大便次数(次/24小时)、尿量(ml/24小时)、血压(mmHg)、体重(kg)、皮试等。下栏各项除皮试阳性用红笔填写“+外”,其余各项均用黑笔填写,只填写数字,不注明单位。 ②总入液量、排出量记录法:每24小时总结一次出入量(7 : 00),并将总量具体数字记录在当天体温单“总入液量”、“总出液量”栏中。 ③尿量记录法:如为导尿,尿量则以“ m"c记录,小便失禁时用浜”字表示。 ④大便记录法:每24小时统计一次,统计前一天15:00时至当天15:00 时的大便次数或量,并记录在相应栏目内。大便失禁或假肛,用“*”字表示。 灌肠后排便的记录方法:灌肠后排便1次,记录为:1/E;灌肠后无大便,记录为:0/E;灌肠前有1次大便,灌肠后又有大便2次,记录为:1 2/E清洁灌肠后大便多次,记录为:*/E。 ⑤血压栏要求:入院当天应有血压的记录;预手术病人当天早晨应测量血压并记录;每天测一次血压,则填入上午栏,每天测二次血压,则填入上、下午栏。按医嘱要求

女性基础体温曲线图定稿版

女性基础体温曲线图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女性基础体温曲线图 什么是基础体温:人体在较长时间(6小时)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称之为基础体温。 基础体温的原理:正常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 女性月经周期以月经见红第一天为周期的开始,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约为21-35天不等,平均约为28天,其中又以排卵日为分隔,分为排卵前的滤泡期,与排卵后的黄体期。滤泡期长短不一定,但黄体期固定约为14天上下两天。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黄体,分泌黄体素会使体温上升摄氏0。6度左右,而使体温呈现高低两相变化。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平均14天)。 1、若无怀孕,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黄体素,体温下降,回到基本线,月经来潮。 2、若是已经怀孕,因黄体受到胚胎分泌荷尔蒙支持,继续分泌黄体素,体温持续高温。 3、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体温将持续低温。 如何测量与记录基础体温? 1、买一支基础体温计。基础体温计与一般体温计不同,它的刻度较密,一般以摄氏36.7度(刻度24)为高低温的分界。 (36度--刻度10;38度--刻度50)。 2、将基础体温计于睡前放在枕边可随手拿到之处,于次日睡醒,尚未起床活动时,放在舌下测量三分钟,并记录在基础体温表上。 3、早晨量记体温有困难者,可在每天某一固定时间量,切记事前半小时不可激烈运动或饮用冷热食品。 4、月经来潮和同房日须附加记号标示,遇有发烧饮酒过度晚睡晚起等会影响体温的状况,亦应特别注记说明。

护理文书书写体温单

精品文档 护理文书 (一)体温单 1. 楣栏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各项目。如有转床、转科, 在原床或原科名称的右上角写清楚转床∕科的名称。 2. 住院日数栏为患者实际住院日期,用蓝黑或黑墨水笔填写阿拉伯数字。从入院第一天起依次填写。在每一页的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其余六天只写日,如在六天当中遇到新的月份或年度开始时应填写月或年,换页时续写。 3. “手术后日数”栏为手术(分娩)后的日数,用红色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当日为术日;手术(分娩)后的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填写“1”,依次填写至“14”日为止。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第三次手术以此类推,每次手术填满14日止。例如: 1 、(2)/2、 1/3 、 2/4……12/14、13、14。 4.“体温/脉搏”栏 (1)在“40℃~42℃”之间用红色墨水笔在相应时间栏内纵向顶格填写入院、转入、分娩、出院、死亡时间。除手术、请假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时间记录精确到“分”,要与医师记录一致,用中文书写,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2)“体温”的记录将每次测得的体温,以蓝笔绘制。 ①口腔温度以●表示,腋下温度以×表示,直肠温度以○表示,

相邻两次温度用蓝线相连。 ②高热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测体温,测得的体温绘制在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若降温后体温下降,以红“○”表示,并用红虚 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体温无变化时在降温前温度外画红“○”表示;若降温后体温不降反而上升,以蓝“○”表示,并用蓝色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下一次体温 应与上升的体温相连。如患者高热经多次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持续不降,或高热病人体温>42℃,或新入患者体温>40℃,受体温单记录空间的限制,需将体温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其前后已绘制于体温单的体温不相连。 ③体温不升时,在35℃线处画蓝叉“×”(或蓝点“●”、蓝圈“○”)并与相邻温度相连,在其蓝叉下方画箭头“↓”,长度不超过两个小格。 . 精品文档 ≥≥2℃)与病情不符时1.5④体温若突然上升(℃)或下降(应予复测,核实无误后在原体温上方用蓝笔写一小英文字母“V”(Verified,核实)。 ⑤人工冬眠(冬眠降温、亚低温治疗),在35℃线处用蓝笔划一“↓”表示,长度不超过2小格,并与相邻的体温相连。同时,在体温单相应日期的空格内填写“人工冬眠”。 ⑥测体温时若因检查等情况患者不在,回来后要及时补测,并绘于 体温单上,患者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出者,须经医师批准书写请假单。

基础体温曲线图解读

基础体温曲线图反映了什么? 基础体温通常是人体一昼夜中的最低体温。清晨起来,如果你的身体健康,起床时间相同,那么体温也基本相同。而平时在体检或其他时候测量的体温容易受到运动、饮食等各方面影响,所以相对差异较大。 对与发育成熟的女性,其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是有周期性的规律变化的。这种体温变化与女性的排卵有关,所以基础体温的观察经常被应用于确定女性的排卵期、黄体、是否怀孕等。 基础体温的形成原理是什么? 基础体温曲线形成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受到排卵后卵巢形成的黄体所分泌的孕酮(黄体激素)影响,排卵后孕酮水平升高所以基础体温升高,使得基础体温呈现高低两相变化。 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黄体期为14天左右,也就是说黄体分泌孕酮(黄体激素)为14天左右,所以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平均14天)。 从月经开始到排卵前,因为没有黄体分泌的孕酮(黄体激素)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所以基础体温保持在低温。 测量和记录基础体温有哪些作用? 基础体温是可以反映排卵情况、黄体和孕酮的多少,从而能推测出在何时同房,辅助你计算最佳受孕时机。 1、基础体温与排卵 当基础体温从低温向高温升高的时候即排卵日。一般来说,排卵日的体温曲线会先向下降温,再升温。也有不降温直接升温的排卵。从图示可以看出月经周期28天的正常排卵日是:在从月经开始日起算的第14天温度降低,此后温度上升到高温期。 2、基础体温和黄体、孕酮

排卵后次日,体内因卵巢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形成孕酮(又称黄体激素)。 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体温升高,所以女性排卵后体温会有所升高。一般来说孕酮会使基础体温上升摄氏0.3-0.6度左右。 3、基础体温与同房、受孕 根据基础体温找到准确的排卵日后,排卵当日同房是最佳的受孕时间。在这个时候最容易怀孕,想要宝宝的未准妈妈们要好好把握这个最佳时机同房! 工具/原料 ?基础体温计(如:孕律) 方法/步骤 1.基础体温曲线图一:正常排卵,低温期与高温期明显 曲线效果:月经周期28天,基础体温曲线呈现标准的高低温两相变化。从月经开始到排卵日,持续低温期14天;排卵后持续高温14天,其中第14天为排卵日。在第14天的排卵日同房是最佳受孕时机,就是低温转高温的时候。 提示:在没有怀孕的正常周期中,首先是低温期,排卵后受黄体分泌的孕酮(黄体激素)影响,温度升高。正常的14天左右黄体期后,黄体萎缩停止分泌孕酮(黄体激素),孕酮减少到一定量以下后不再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恢复到低温期。同时月经来潮。 由于每个备孕女性的月经周期不一定是28天,所以观察到的基础体温曲线图和图示会有差异,关键是在清楚自己的低温期、高温期,找准排卵日,合理安排自己的同房日期。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临床护理工作中,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资料。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清晰的了解病人病情,同时也是病人病例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绘制体温单,也是护士的一项日常的重要的工作。一般体温单的书写规范如下: 1.(1)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2)40℃-42℃之间的记录: 40℃-42℃横线之间用于记录患临时入院、分娩、转入、出院、死亡时间。在相应时间栏内,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其中入、分娩、转入、死亡应注明时间及分钟,使用24小时制。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每字占一格。如: 入出分转死 院院娩入亡 二十八十 时时时一 十三二时 分十十八 分分分 在40~42℃之间的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转科由转出科室填写,并注明转往何科。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别和床号,并用括号表示。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

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述。a.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在原日数的后面加一斜线,再写上Ⅱ,二次手术的术后日数以同法表示。例如:术后日数:(用红色笔)3 4 5 /Ⅱ6/1 7/2 8/3 9/4 10/5。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b.填写“手术后日数”用红墨水笔,第一次手术写手术⑴;以手术的次日为手术后的第一日,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填写至14日止;如14日内再次手术,手术当日写手术⑵。再次手术的次日开始以分数形式记录术后日数,第一次手术后日数作为分母,第二次手术后日数作为分子,均填写至手术后14日止;第二张体温单续写手术后日数,以此类推。 2.(1)体温、脉搏、呼吸图的绘制: 体温曲线的绘制:用蓝笔将所测体温绘于体温单上。口温用“·”表示,腋温用“×”表示,肛温用“○”表示,两次体温之间用蓝直线相连。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的体温画在物理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以红“○”表示,并用红虚线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于降温前体温相连。体温不升,低于35℃者,在35℃处画温度标记。测温时病人不在者,事后要补测,并画在相应时间内。若赴外地检查数日未测者,留空格不予连线。(4)体温不升时,可将“不升”二字写在35℃线以下。患者请假或因故离院须经医师批准,并履行相应手续,护士方可在体温单上注明。在35 ℃顶格书写请假,一字一格。 新入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后体温正常者每天测量1次(10am)。体温达到℃及以上者、手术、分娩患者每日测4次(6am,10am,2pm 6pm ,);体温达到39℃及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每日6次),至恢复正常既降至℃以下连续3天后改为每日1次。体温达到39℃及以上者必须行物理或药物降温,降温半小时后再次测量体温并记录。 .体温不升,低于35℃者,在35℃线处画蓝圆点●,蓝笔画向下箭头↓,占两格.患者由于诊疗活动而外出、拒测等原因未测体温时,在35℃线以下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纵向填写“外出”、“拒测”等字样,前后两次体温曲线断开不相连。 3.体温、脉搏、呼吸曲线的绘制: (1)体温曲线的绘制:使用蓝墨水笔或兰铅笔将所测体温绘于体温单上。口腔温度为“●”、腋下温度为“×、肛门温度为·,相邻两次间的体温用同色笔划线相连。

女性体温曲线图

35.438.0 37.8 37.6 37.4 36.2 36.4 36.6 36.0 35.8 35.6 36.8 37.0 37.2 如何测量与记录基础体温? 1、买一支基础体温计。基础体温计与一般体温计不同,它的刻度较密,一般以摄氏36.7度(刻度24)为高低温的分界。 (36度--刻度10;38度--刻度50)。 2、将基础体温计于睡前放在枕边可随手拿到之处,于次日睡醒,尚未起床活动时,放在舌下测量三分钟,并记录在基础体温表上。 3、早晨量记体温有困难者,可在每天某一固定时间量,切记事前半小时不可激烈运动或饮用冷热食品。 4、月经来潮和同房日须附加记号标示,遇有发烧饮酒过度晚睡晚起等会影响体温的状况,亦应特别注记说明。 备注:什么是基础体温:人体在较长时间(6小时)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称之为基础体温。女性月经周期以月经见红第一天为周期的开始,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约为21-35天不等,平均约为28天,其中又以排卵日为分隔,分为排卵前的滤泡期,与排卵后的黄体期。滤泡期长短不一定,但黄体期固定约为14天上下两天。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黄体,分泌黄体素会使体温上升摄氏0。6度左右,而使体温呈现高低两相变化。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平均14天)。 1、若无怀孕,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黄体素,体温下降,回到基本线,月经来潮。 2、若是已经怀孕,因黄体受到胚胎分泌荷尔蒙支持,继续分泌黄体素,体温持续高温。 3、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体温将持续低温。 29标记2425日期 726测试周期: 女性的基础体温与生理周期一样是有规律的有正常排卵女性的基础体温,如右图所示:以排卵日为界从月经来潮日至排卵日,低温期约持续两周;从排卵日至下一个月经来潮日体温升高0。3 ~0。5 ℃,高温期也约持续两周。这种前低后高的体温曲线称为双相型体温曲线,表示卵巢有正常的排卵功能,而且排卵一般发生在体温上升前或由低向高上升的过程中。 右图表示正常月经周期28天,基础体温曲线呈现标准的高低温两相变化。从月经开始-排卵日,低温期14天;排卵后持续高温14天,其中第14天为排卵日。准备怀孕的未准妈妈们,在第14天的排卵日同房是比较好的受孕时机。 每个未准妈妈的月经周期不一定是28天,所以观察到的基础体温曲线图和图示会有差异,关键是在清楚自己的低温期、高温期,找准排卵日,合理安排自己的同房日期,成功怀孕!基 础 体 温 曲 线 图 13031 181920212223272817101112131415168923456

基础体温曲线示例图大全

基础体温曲线示例图大全 一、基础体温图 二、周期28天有排卵的基础体温曲线图例 三、怀孕基础体温曲线图例(持续高温) 四、黄体不足基础体温曲线图例(本图高温期10天) 五、早期流产基础体温曲线图例 六、无排卵基础体温曲线图例(月经周期28天) 一、基础体温图 女性的基础体温与生理周期一样是有规律的有正常排卵女性的基础体温,如上图所示:以排卵日为界从月经来潮日至排卵日,低温期约持续两周;从排卵日至下一个月经来潮日体温升高0.3 ~0.5 ℃,高温期也约持续两周。 这种前低后高的体温曲线称为双相型体温曲线,表示卵巢有正常的排卵功能,而且排卵一般发生在体温上升前或由低向高上升的过程中。 二、周期28天有排卵的基础体温曲线图例 该图表示正常月经周期,基础体温曲线呈现标准的高低温两相变化。 如果您想要宝宝,可依本表预测下次的排卵日。 如果您还不想要宝宝,可依自己的周期状况计划生活。

三、怀孕基础体温曲线图例(持续高温) 该图表示怀孕,高温持续超过16天。 如果您想要宝宝,那么恭喜您,您已经怀孕了!建议尽快到医院确认,并做好准备工作!如果您还不想要宝宝,建议依自己的情况早做考虑。 四、黄体不足基础体温曲线图例(本图高温期10天) 该图表示黄体不足,高温期持续小于12天。 如果您想要宝宝,建议尽快到妇产科请医生给予黄体素补充治疗,以增加胚胎着床率,降低早期流产机率。 如果您还不想要宝宝,若是因黄体不足造成月经周期过短或紊乱,建议请医生给予黄体素补充治疗。

五、早期流产基础体温曲线图例 该图表示早期流产,高温超过16天以上才下降。建议尽快到医院请医生检查是否流产完全。 六、无排卵基础体温曲线图例(月经周期28天)该图表示无排卵,持续低温没有高低温两相变化。

女性基础体温曲线图

女性基础体温曲线图什么是基础体温:人体在较长时间(6小时)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称之为基础体温。 基础体温的原理:正常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 女性月经周期以月经见红第一天为周期的开始,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约为21-35天不等,平均约为28天,其中又以排卵日为分隔,分为排卵前的滤泡期,与排卵后的黄体期。滤泡期长短不一定,但黄体期固定约为14天上下两天。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黄体,分泌黄体素会使体温上升摄氏0。6度左右,而使体温呈现高低两相变化。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平均14天)。 1、若无怀孕,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黄体素,体温下降,回到基本线,月经来潮。 2、若是已经怀孕,因黄体受到胚胎分泌荷尔蒙支持,继续分泌黄体素,体温持续高温。 3、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体温将持续低温。 如何测量与记录基础体温? 1、买一支基础体温计。基础体温计与一般体温计不同,它的刻度较密,一般以摄氏度(刻度24)为高低温的分界。 (36度--刻度10;38度--刻度50)。 2、将基础体温计于睡前放在枕边可随手拿到之处,于次日睡醒,尚未起床活动时,放在舌下测量三分钟,并记录在基础体温表上。

3、早晨量记体温有困难者,可在每天某一固定时间量,切记事前半小时不可激烈运动或饮用冷热食品。 4、月经来潮和同房日须附加记号标示,遇有发烧饮酒过度晚睡晚起等会影响体温的状况,亦应特别注记说明。 有正常排卵的曲线图 上图表示正常月经周期28天,基础体温曲线呈现标准的高低温两相变化。从月经开始-排卵日,低温期14天;排卵后持续高温14天,其中第14天为排卵日。 准备怀孕的未准妈妈们,在第14天的排卵日同房是比较好的受孕时机。 每个未准妈妈的月经周期不一定是28天,所以观察到的基础体温曲线图和图示会有差异,关键是在清楚自己的低温期、高温期,找准排卵日,合理安排自己的同房日期,成功怀孕! 已经怀孕的基础体温曲线图 图示为已经怀孕的基础体温曲线图,高温从第15天持续到第34天,已经持续20天。一般来说高温持续超过16天就是怀孕的征兆。 疑似早期流产的基础体温曲线图 图示为疑似早期流产的基础体温曲线图,高温从15号到24号持续了20天之后降温。一般是早期流产的征兆,女性如发现有这样的基础体温,应及早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没有排卵的基础体温曲线图

体温单的绘制

体温单的绘制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体温单主要用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其他情况,内容包括患者的出入院,手术、分娩、转科或死亡时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量、身高、体重等,住院期间体温单排在病历的最前面,以便于查阅。 (一)眉栏 1.用蓝(黑)钢笔填写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入院日期及住院病历号等项目。 2.填写“日期”栏时,每页第一天应填写年、月、日,其余六天只写日。如在六天中遇到新的年度或月份开始,则应填写年、月、日或月、日。 3.填写“住院天数”栏时,从患者入院当天为第一天开始填写,直至出院。4.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栏时,用红钢笔填写,以手术(分娩)次日为第一天,依次填写至第十四天为止。若在十四天内进行第二次手术,则将第一次手术日数作为分母,第二次手术日数作为分子进行填写。 (二)40~42℃ 1. 用红钢笔在40-42℃横线之间相应时间格内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除了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采用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 2、填写要求 (1)入院、转入、分娩、出院、死亡等项目后写“于”或划一竖线,并下用中文书写时间。如“入院于十时二十分”。 (2)手术不写具体手术名称和具体手术时间。 (3)转入时间由转入病区填写,如“转入于二十时三十分”。 (三)体温、脉搏曲线的绘制和呼吸的记录 1、体温曲线的绘制 (1)体温符号:口温以蓝色“●”腋温以蓝叉“×”表示,肛温以蓝圈“○”表示。

(2)每一小格为℃,将实际测量的度数,用蓝笔绘制于体温单35—42℃的相应时间格内,相邻温度用蓝线相连,相同两次体温间可不连线。 (3)物理或药物降温30分钟后,应重测体温,测量的体温以红色“○”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的温度相连,下次测得的温度用蓝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 (4)体温低于35℃时,为体温不升,应在35℃线以下相应时间纵格内用红钢笔写“不升”,不再与相邻温度相连。 (5)若患者体温与上次温度差异较大或与病情不符时,应重新测量,重测相符者在原体温符号上方用蓝笔写上小写英文字母“v”(verified,核实)。 (6)若患者因拒测、外出进行诊疗活动或请假等原因未能测量体温时,则在体温单40—42℃横线之间用红钢笔在相应的时间纵格内填写“拒测”、“外出”或“请假”等,并且前后两次体温断开不相连。 (7)需每两小时测一次体温时,应记录在 q2h 体温专用单上。 2、脉搏、心率曲线的绘制 (1)脉搏、心率符号:脉搏以红点“●”表示,心率以红圈“○”表示 (2)每一小格为4次/分,将实际测量的脉率或心率,用红笔绘制于体温单相应时间格内,相邻脉率或心率以红线相连,相同两次脉率或心率间可不连线。(3)脉搏与体温重叠时,先划体温符号,再用红笔在外划红圈“○”。如系肛温,则以蓝圈表示体温,其内以红点表示脉搏。 (4)脉搏短绌时相邻脉率或心率用红线相连,在脉率与心率之间用红笔划线填满。 3、呼吸的记录

怀孕与体温(图)

基础体温曲线图 什么是基础体温:人体在较长时间(6小时)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称之为基础体温。 基础体温的原理:正常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 女性月经周期以月经见红第一天为周期的开始,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约为21-35天不等,平均约为28天,其中又以排卵日为分隔,分为排卵前的滤泡期,与排卵后的黄体期。滤泡期长短不一定,但黄体期固定约为14天上下两天。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黄体,分泌黄体素会使体温上升摄氏0。6度左右,而使体温呈现高低两相变化。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平均14天)。 1、若无怀孕,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黄体素,体温下降,回到基本线,月经来潮。 2、若是已经怀孕,因黄体受到胚胎分泌荷尔蒙支持,继续分泌黄体素,体温持续高温。 3、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体温将持续低温。 如何测量与记录基础体温? 1、买一支基础体温计。基础体温计与一般体温计不同,它的刻度较密,一般以摄氏36.7度(刻度24)为高低温的分界。(36度--刻度10;38度--刻度50)。 2、将基础体温计于睡前放在枕边可随手拿到之处,于次日睡醒,尚未起床活动时,放在舌下测量三分钟,并记录在基础体温表上。 3、早晨量记体温有困难者,可在每天某一固定时间量,切记事前半小时不可激烈运动或饮用冷热食品。 4、月经来潮和同房日须附加记号标示,遇有发烧饮酒过度晚睡晚起等会影响体温的状况,亦应特别注记说明。 打印基础体温测试表 有正常排卵的曲线图

上图表示正常月经周期28天,基础体温曲线呈现标准的高低温两相变化。从月经开始-排卵日,低温期14天;排卵后持续高温14天,其中第14天为排卵日。 准备怀孕的未准妈妈们,在第14天的排卵日同房是比较好的受孕时机。 每个未准妈妈的月经周期不一定是28天,所以观察到的基础体温曲线图和图示会有差异,关键是在清楚自己的低温期、高温期,找准排卵日,合理安排自己的同房日期,成功怀孕! 已经怀孕的基础体温曲线图

体温单的绘制

体温单主要用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其他情况,内容包括患者的出入院,手术、分娩、转科或死亡时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量、身高、体重等,住院期间体温单排在病历的最前面,以便于查阅。 (一)眉栏 1.用蓝(黑)钢笔填写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入院日期及住院病历号等项目。2.填写“日期”栏时,每页第一天应填写年、月、日,其余六天只写日。如在六天中遇到新的年度或月份开始,则应填写年、月、日或月、日。 3.填写“住院天数”栏时,从患者入院当天为第一天开始填写,直至出院。 4.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栏时,用红钢笔填写,以手术(分娩)次日为第一天,依次填写至第十四天为止。若在十四天内进行第二次手术,则将第一次手术日数作为分母,第二次手术日数作为分子进行填写。 (二)40~42℃ 1. 用红钢笔在40-42℃横线之间相应时间格内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小时制,精确到分钟。院、死亡等,除了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采用242、填写要求 (1)入院、转入、分娩、出院、死亡等项目后写“于”或划一竖线,并下用中文书写时间。如“入院于十时二十分”。 (2)手术不写具体手术名称和具体手术时间。 (3)转入时间由转入病区填写,如“转入于二十时三十分”。 (三)体温、脉搏曲线的绘制和呼吸的记录 1、体温曲线的绘制 (1)体温符号:口温以蓝色“●”腋温以蓝叉“×”表示,肛温以蓝圈“○”表示。 (2)每一小格为0.2℃,将实际测量的度数,用蓝笔绘制于体温单35—42℃的相应时间格内,相邻温度用蓝线相连,相同两次体温间可不连线。 分钟后,应重测体温,测量的体温以红色“○”表示,30)物理或药物降温3(. 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的温度相连,下次测得的温度用蓝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 (4)体温低于35℃时,为体温不升,应在35℃线以下相应时间纵格内用红钢笔写“不升”,不再与相邻温度相连。 (5)若患者体温与上次温度差异较大或与病情不符时,应重新测量,重测相符者在原体温符号上方用蓝笔写上小写英文字母“v”(verified,核实)。

护理文书书写——体温单

护理文书 (一)体温单 1. 楣栏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各项目。如有转床、转科,在原床或原科名称的右上角写清楚转床∕科的名称。 2. 住院日数栏为患者实际住院日期,用蓝黑或黑墨水笔填写阿拉伯数字。从入院第一天起依次填写。在每一页的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其余六天只写日,如在六天当中遇到新的月份或年度开始时应填写月或年,换页时续写。 3. “手术后日数”栏为手术(分娩)后的日数,用红色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当日为术日;手术(分娩)后的次日为手术后第一日,填写“1”,依次填写至“14”日为止。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第三次手术以此类推,每次手术填满14日止。例如:1 、(2)/2、 1/3 、 2/4……12/14、13、14。 4.“体温/脉搏”栏 (1)在“40℃~42℃”之间用红色墨水笔在相应时间栏内纵向顶格填写入院、转入、分娩、出院、死亡时间。除手术、请假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时间记录精确到“分”,要与医师记录一致,用中文书写,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2)“体温”的记录将每次测得的体温,以蓝笔绘制。 ①口腔温度以●表示,腋下温度以×表示,直肠温度以○表示,相邻两次温度用蓝线相连。 ②高热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测体温,测得的体温绘制在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若降温后体温下降,以红“○”表示,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体温无变化时在降温前温度外画红“○”表示;若降温后体温不降反而上升,以蓝“○”表示,并用蓝色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上升的体温相连。如患者高热经多次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持续不降,或高热病人体温>42℃,或新入患者体温>40℃,受体温单记录空间的限制,需将体温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其前后已绘制于体温单的体温不相连。 ③体温不升时,在35℃线处画蓝叉“×”(或蓝点“●”、蓝圈“○”)并与相邻温度相连,在其蓝叉下方画箭头“↓”,长度不超过两个小格。

体温单书写要求及格式

第四节体温单书写要求及格式体温单用于记录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及其他情况,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日期、手术后天数、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住院周数等。主要由护士填写,住院期间体温单排列在病历最前面。 一、体温单的书写要求 (一)体温单的眉栏项目、日期及页数均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各眉栏项目应填写齐全,字迹清晰。 (二)在体温单40~42℃之间的相应格内用红色笔纵式填写入院、分娩、手术、转入、转出、出院、死亡及请假等项目。 (三)体温单的每页第1日应填写年、月、日,其余6天不填年、月,只填日。如在本页当中跨越月或年度,则应填写月、日或年、月、日。 (四)体温单34℃以下各栏目,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 (五)手术后日数连续填写10天,如在10天内又做手术,则第二次手术日数作为分子,第一次手术日数作为分母填写。例:第一次手术1天又做第二次手术即写1(2),1/2,2/3,3/4……10/11,连续写至末次手术的第10天。 (六)患者因做特殊检查或其他原因而未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时,应补试并填入体温单相应栏内。患者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出者,须经医师批准书写医嘱并记录在交接班报告上。其外出时间,护士不

测试和绘制体温、脉搏、呼吸,返院后的体温、脉搏与外出前不相连。 (七)体温在35℃(含35℃)以下者,可在35℃横线下用碳素墨水笔写上“不升”两字,不与下次测试的体温、脉搏相连。 二、体温、脉搏、呼吸、大便等的记录 (一)体温的记录 1.体温曲线用蓝色笔绘制,以“×”表示腋温,以“⊙”表示肛温,以“●”表示口温。 2.降温后的体温是以红圈“○”表示,再用红色笔画虚线连接降温前体温,下次所试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3.如患者高热经多次采取降温措施后仍持续不降,受体温单记录空间的限制,需将体温单变化情况记录在体温记录本中。 4.常规体温每日15:00测试1次。当日手术患者7:00、19:00各加试1次;手术后3天内每天常规测试2次(7:00、15:00)。新入院病人,即时测量体温1次,记录在相应的时间栏内。 5.发热患者(体温≥37.5℃)每4小时测试1次。如患者体温在38℃以下者,23:00和3;00酌情免试。体温正常后连测3次,再改常规测试。 (二)脉搏的记录 1.脉搏以红点“●”表示,连接曲线用红色笔绘制。 2.脉搏如与体温相遇时,在体温标志外画一红圈。如“○×”、“◎”、“⊙”。 3.短绌脉的测试为二人同时进行,一人用听诊器听心率,一人测

环境湿度基本常识(附常温下的饱和湿度表)

湿度的基本概念 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来自江河湖海和土壤水分的不断蒸发。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多,就越潮湿,反之就越干燥。空气中的干燥和潮湿程度,就叫空气的湿度。空气的湿度通常有以下几个概念:1.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 单位体积内的空气中,实际所含的水蒸气量,称为空气的绝对湿度。用密度单位“g/m3”表示。如lm3的空气中含有10.8g水蒸气,绝对湿度就是10.8g/m3。某温度下的绝对湿度,也可以用水汽压强单位毫米高水银柱( mmHg)近似地表示。如水汽压强是8mmHg,绝对湿度可近似地表示为8g/m3。湿度与温度和水的蒸发强度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温度高,蒸发到空气中的水汽就多,绝对湿度就大,反之就小。绝对湿度与温度成正比。 设空气的水汽密度为ρv,与之相对应的水蒸气分压为Pv,则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如下关系 ρv=PvM/RT (1) 式中,M为水汽的摩尔气体质量;R为摩尔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 2.饱和湿度(saturated humidity)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最大含量,称为饱和湿度。饱和湿度的单位以g/m3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会无限制地增多。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达到最大限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量就达到饱和。大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大气具有一定的压强,就是通常所说

的大气压。水蒸气也具有一定的压强,称为水蒸气分压力。大气压等于空气的分压力与水蒸气分压力之和。 饱和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饱和湿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温度越高,单位体积中所能容纳的水蒸气含量就越多,水汽压就越大,直到达到饱和,此时饱和水汽压也增大到该温度下的最大值,多余的水蒸气就会出现凝结现象。例如:20℃时饱和水汽压为17.12g/m3,30℃时增大到30.04g/m3。饱和湿度与温度成正比。 3.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的空气最大水汽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相对湿度。即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占饱和湿度的百分比数。 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 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相对湿度 RH=(Pv/Pw)T×100% (2) 式中,Pv为空气水蒸气分压;Pw为空气温度T同温时水的饱和水汽压。 相对湿度只表示空气离饱和的程度,不表示空气湿度的绝对大小。例如,温度在10℃、15℃时,若相对湿度均为70%,其绝对湿度是不同的,10°C时绝对湿度是6.45g/m3,15℃时为8. 95g/m3。通常所说的相对湿度小,就表示空气距同温度下的饱和湿度远,空气较干燥;相反就表示距离同温度下的饱和湿度近,空气较潮湿。某温度下的相对湿度为100%时,水汽达到饱和,水汽压达到同温度下的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