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般路基设计

一般路基设计

一般路基设计

第二章 一般路基设计

1、何谓一般路基?

2、简述路基典型横断面形式及其特点。

3、路基宽度包括哪些部分内容?

4、路基填方坡度应根据哪些因素确定?

5、岩石路堑边坡坡率如何确定?

《般路基设计》word文档

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 第一节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1、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符合环保、地质、水文等要求;地质条件、地址参数明确;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动态设计;提倡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符合经济性的要求。 2、路基设计内容 路基设计包括:地基处理设计、路基填料选择、防护工程设计、排水工程设计、关键部位(台背、挡土墙背、涵洞背等)路基设计与施工设计。 3、一般路基的概念 通常是指在良好的地质与水文条件下,填方高度(1.5m

4、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1)根据路线平、纵、横设计进行路基布置; (2)在荷载应力作用区(路基工作区)内部分应进行严格碾压施工(特别是路床部分),与路面设计一起进行综合考虑; (3)必须有确保路基强度与稳定性的附属设施,包括路基排水、路基防护与加固、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等; (4)对于一般路基,可结合当地情况选用典型断面图或设计规定,不必进行论证和演算,对于高填、深挖路基及地质和水文条件特殊的路基,须进行个别设计和验算。 5、路基设计标高 (1)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 二、三、四级公路宜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标高。 (2)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执行,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第二节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1、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型式

一般路基设计

幻灯片1 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 ●第一节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第二节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第三节路基设计 ●第四节附属设施 幻灯片2 第一节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在正常的水文地质条件下,路基填挖不超过技术规范 所允许的范围而修筑而成的结构物。 一般路基 在水文地质特殊条件下,路基的填挖已超过技术规范所允 许的范围而修筑而成的特殊结构物,必须满足力学稳定性。 特殊路基 强度 稳定性

设计要求 幻灯片3 第二节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路基典型横断面 ●路堤: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结构物 ●路堑:指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结构物 ●半填半挖横断面:指原地面横坡度较大,且路基较宽,往往需要一侧开挖,一侧填筑 而成的结构物。较多适用于山区、丘陵区。 幻灯片4 一、路堤设计的要点 适应于平坦地区或者取土困难地区 矮路堤:h<1.0~1.5m

需对土基作特殊处理:工作区深度压实度 水砂垫层 依 据 路 堤 高 度 分 类 需要设边沟

一般路堤:h=1.5~18m 可在路基两侧设取土坑 土方量特别大,占地多;行车条件差 高路堤:土质h≥18m 岩质h≥20m 宜采用折线型或梯形边坡。 幻灯片5 一、路堤设计的要点 土质地面:须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大于 1m,台阶向内倾斜1~2%坡度

注 意 事 项 当地面边坡陡于1:5时 石质地面:凿毛当地面边坡陡于1:2时

幻灯片6 一、路堤设计的要点 一般路堤 a 、护坡道宽度:当路基边缘与路侧取土坑高差h 大于2m , b =1m ;h 大于6m ,b =2m 。 b 、取土坑放置应尽量少占耕地,当路基填土高度不大时,可只设边沟,不设取土坑。 C 、路堤边坡应根据填料种类、路堤高度来综合确定。 d 、护坡道作用:保护填方坡脚不受流水侵害,使填方边坡稳定 宜设置石砌护脚-还起到减少填方数量和压缩路基占地宽度的作用。 倾斜地面上方坡脚,须采取措施阻止地面水渗入路堤内。 路堤常见的横断面形式

路基路面教案(3章 一般路基设计)

第三章 一般路基设计 §3-1 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路床:原路槽底面以下0-80cm 范围内的路基。行车荷载主要的应力作用区,其强度和稳定性要根据路基路面综合设计的原则确定。 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 1、选择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与高 2 3、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 4、路基路面排水 5、坡面防护与加固 6、附属设施设计 一般路基特殊路基:超过规范规定的高填深挖路基;地质水文等条件特殊的路基。需进行单独设计和验算。 §3-2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路基横断面的三种典型形式: 路堤:路基设计标高>天然地面标高,全部用岩土填筑 路堑:路基设计标高<天然地面标高,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 填挖结合路基:一侧开挖,另一侧填筑而成的路基 一、路堤 1、按填土高度 矮路堤:填土高度<1.0-1.5m p60图3-1 a ) 高路堤:填土高度>18m(土质)或20m(石质) 一般路堤:填土高度在1.5-18m 之间 b ) 2、条件和加固类型 浸水路堤 p60图3-1 c ) 护脚路堤 d ) 挖沟填筑路堤 e ) 3、矮路堤和一般路堤设计 ⑴ 平坦地区取土困难时选用。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不低于临界高度,处于干燥、中湿。设边沟 ⑵ 矮路堤<Za 时,路堤本身和天然地面都要稳定,压实度达标 ⑶ 保护填方坡脚不受流水侵害,在沟渠、坡脚间设护坡道,宽1~2m 或>4m ⑷ 自然横坡较陡时(一般陡于1:5),防止路堤沿山坡下滑,将天然地面挖成台阶或设置石砌护脚 4、高路堤和浸水路堤 ⑴ 填方量大,占地多;需个别设计 ⑵ 边坡采用上陡下缓的折线形或台阶形,如在边坡中部设护坡道 ⑶ 防止流水侵蚀、冲刷坡面,边坡要进行防护和加固

第三章 一般路基设计

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 1、什么是一般路基?对于一般路基怎样设计?为什么? 2、何谓特殊路基?在设计时应注意那些? 3、路基的典型横断面有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4、路堤和路堑各有什么特点?路堤和路堑有什么区别? 5、路基的宽度指什么? 6、路基宽度如何确定? 7、路基的基本横断面形式有哪些? 8、路基按填土高度不同分为几种?画出草图并分析各自特点和设计要求? 9、路堑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对路堑边坡值的选取上有什么要求? 10、对沿河路堤在设计时应如何考虑? 11、对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方部分在施工上有什么要求? 12、路基的边坡坡度如何如何确定? 13、何谓压实度?施工时如何控制压实度? 14、路基附属设施包括那些? 15、什么情况下设置护坡道?有什么好处?在实际应用上有什么要求? 16、什么情况下设置碎落台?其目的何在?有什么要求? 17、护坡道与碎落台有什么区别? 18、对于取土坑在设置上有何规定? 19、对于弃土堆在设置上有何规定? 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 1、什么是一般路基?对于一般路基怎样设计?为什么? 2、何谓特殊路基?在设计时应注意那些? 3、路基的典型横断面有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4、路堤和路堑各有什么特点?路堤和路堑有什么区别? 5、路基的宽度指什么? 6、路基宽度如何确定? 7、路基的基本横断面形式有哪些? 8、路基按填土高度不同分为几种?画出草图并分析各自特点和设计要求? 9、路堑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对路堑边坡值的选取上有什么要求? 10、对沿河路堤在设计时应如何考虑? 11、对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方部分在施工上有什么要求? 12、路基的边坡坡度如何如何确定? 13、何谓压实度?施工时如何控制压实度? 14、路基附属设施包括那些? 15、什么情况下设置护坡道?有什么好处?在实际应用上有什么要求? 16、什么情况下设置碎落台?其目的何在?有什么要求? 17、护坡道与碎落台有什么区别? 18、对于取土坑在设置上有何规定? 19、对于弃土堆在设置上有何规定?

路基路面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新编路基路面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刘黎萍,陆鼎中,程家驹,同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路基和路面在道路上各起什么作用?有哪些基本要求? 路基是道路路线的主体,又是路面结构的基础。路面是道路行车部分的铺装,有了路基路面,车辆才能沿着预定的路线通畅,快速,安全,舒适,经济的运行。 要求:路基整体应稳定坚固 路基上层应密实均匀 路面结构应稳固耐久 路面表面应平整抗滑 路基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 路基主体工程、排水工程、防护工程及其附属工程等。 路面结构为何要分层?主要分为哪些层?各层的作用及其对材料的要求如何? 因为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对路面材料的强度,稳定性等要求也随之降低,所以分层。 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力的反复作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变形,抗水害、抗疲劳的性能,还要求平整、抗滑、耐磨、不透水等。 基层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进一步扩散行车荷载到底部。要有有足够的强度、一定的刚度和良好水稳定性;表面应平整,与面层很好的结合。 垫用来层调节和改善路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路面结构的稳定性或抗冻性。要有有良好的水稳定性、隔温性和透水性。 路基路面设计施工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有何特点?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基本任务是以最低的代价,提供符合一定使用要求的路基路面结构物。 特点是,结构形式简单,影响因素多变,牵涉范围广,施工安排不易等。 设计的主要内容,勘察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设计方案比选。 施工的主要内容,准备工作,路基施工,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 第二章 路基路面设计中,主要考虑哪些行车荷载因素? 轴载大小,接触面面积,竖直压力和水平压力,轴载谱,轮迹横向分布,使用年限内轴载的重复作用次数等。 试述单圆图式和双圆图式的含义。

路基设计规范

第三节路基设计 1、一般路基设计的内容 (1)选择路基断面型式,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 (2)选择路基填料与压实标准; (3)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 (4)路基排水系统布置与排水结构设计; (5)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 (6)附属设施设计。 2、路基宽度设计 (1)路基宽度的概念:路基宽度为行车道、路肩、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等宽度之和,一般可理解为土路肩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2)路基宽度的确定原则:须考虑占用土地及生态平衡问题,应尽可能少占农田、考虑填挖平衡以减少取土开挖、防止水土流失以维护生态平衡。 图3-6 公路路基宽度图

a)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b)二、三、四级公路 (3)路基宽度的确定 (1)行车道:3.5-3.75m,与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等有关; (2)路肩: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平原微丘区,有条件时路肩宽度宜采用≥2.50m的硬路肩。 (3)中间带:最小中间带宽度随公路等级、地形条件变化在2.50m~4.50m之间,特殊情况下可减至2.00m。中间带的宽度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余宽,防止驶入对向行车带护栏、防眩网、交叉公路的桥墩等所需的设置带宽度而定。 (4)变速车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纵坡大于4%时,可沿上坡方向设爬坡车道,爬坡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米。 (5)爬坡车道: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车站等处,应设置变速车道。变速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米。 (4)技术标准 表3-1 整 体式路基 宽度公路 等级 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 (km/h) 12010080 车道数86486464 路基 宽度(m )一 般 值 4 2 . 3 4 . 5 2 8 . 4 1 . 3 3 . 5 2 6 . 32.0024.50

路基路面教案(3章 一般路基设计)

路基路面教案(3章一般路基设计)

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 §3-1 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路床:原路槽底面以下0-80cm范围内的路基。行车荷 综合设计的原则确定。 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 1 与压实标准 3、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 4、路基路面排水 5、坡面防护与加固 6、附属设施设计 一般路基:在良好地质与水文条件下,填挖深度不大的路基 特殊路基:超过规范规定的高填深挖路基;地质水文等条件特殊的路基。需进行单独设计和验算。 §3-2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路基横断面的三种典型形式: 路堤:路基设计标高>天然地面标高,全部用岩土填筑 路堑:路基设计标高<天然地面标高,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 填挖结合路基:一侧开挖,另一侧填筑而成的路基一、路堤

1、按填土高度矮路堤:填土高度<1.0-1.5m p60图3-1 a) 高路堤:填土高度>18m(土质)或20m(石质) 一般路堤:填土高度在1.5-18m之间 b) 2、条件和加固类型浸水路堤 p60图3-1 c) 护脚路堤 d) 挖沟填筑路堤 e) 3、矮路堤和一般路堤设计 ⑴平坦地区取土困难时选用。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不低于临界高度,处于干燥、中湿。设边沟 ⑵矮路堤<Za时,路堤本身和天然地面都要稳定,压实度达标 ⑶保护填方坡脚不受流水侵害,在沟渠、坡脚间设护坡道,宽1~2m或>4m ⑷自然横坡较陡时(一般陡于1:5),防止路堤沿山坡下滑,将天然地面挖成台阶或设置石砌护脚 4、高路堤和浸水路堤 ⑴填方量大,占地多;需个别设计 ⑵边坡采用上陡下缓的折线形或台阶形,如在边坡中部设护坡道 ⑶防止流水侵蚀、冲刷坡面,边坡要进行防护和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