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民俗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民俗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社会生活,哪里便有相应的社会民俗。从一定意义来说,民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缩影,是一种传承的社会文化现象。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历史长河孕育出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时空,诸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爱国爱民等优良品德。然而,民俗所具备的教育功能,长期以来却常常被忽视。

实际上,民俗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与人类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虽然语文课本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有人把民俗视为语文教育的一种资源。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突出其人文性。“人文”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成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民俗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它体现的是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理想。因此,民俗文化在语文人文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那么,当前我国民俗文化教育的现状又是如何呢?

《中国新闻周刊》于2004年5月3日刊发了纪念“五四”专题,并做了一个题为“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的调查报告,调查对象为大学生,其结果令人堪忧:以下是部分问卷的调查结果:1、对于京剧或其他地方剧种(如越剧、评剧、豫剧、黄梅戏、秦腔等)的态度,11%的人表示喜欢,42%的人认为可以偶尔去看看,43%的人不喜欢,甚至有4%的人表示非常讨厌;

2、对部分人大代表提案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日的态度,不表态的占20%,不赞成的占10%,反对的占3%;

3、对某一门传统艺术,如书法、国画、民族器乐、剪纸等,精通的只占5%,学过点皮毛的占48%,丝毫不懂的占33%。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普遍感到陌生,对民俗文化知识更是知之甚少。

无独有偶,上海某中学对100名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问题是你能说出几个中国传统节日。以答对三题为及格的话,几乎80%的学生都处在及格线以下。甚至在学生的回答中出现了圣诞节、万圣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答案,令老师们啼笑皆非。多数学生表示过洋节是时髦传统节日没气氛。像情人节之类成人味颇浓的洋节,在学生中间也成为新的追捧对象。而圣诞节、愚人节之类西方特有的节日,更是众多学生热衷庆祝的对象。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唐代诗人王维如此描述自己的重阳佳节思亲之情。然而,今天的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重阳节不仅是尊老的一种表现,在这个节日里,还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每年的2月14日青年人买玫瑰趋之若骛,却鲜有人知道中国的“七夕节”。

曾看过一则报道:一名韩国留学生曾经到上海,想看看传统的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结果却大失所望,他发觉中国的端午节气氛甚至比不上韩国国内。

造成民俗文化缺失我想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的转型对民俗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的输入对民俗文化的渗透;大众传媒的兴起对民俗文化的挤压等。但是学校教育对民俗文化的冷落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长达几十年的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学长期处于字词积累段篇分析上,很少体现语文学科人文素养的培养,更谈不上去思考挖掘民俗文化了。缺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缺乏对中华民族民俗文化应有的了解,从而导致了当前一代青少年民俗观念的淡漠、民俗知识的匮乏、民俗修养的欠缺、以及整天文化素养不高的现状。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应该成为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重视民俗文化教育对当代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

1、加强民俗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中重视民俗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风尚、礼节、习惯、并可以在此基础上使他们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其精华——传统美德。应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律己修身”、“仁爱孝悌”、“诚信好礼”、“精忠报国”、“天下为公”、“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来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处世,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提高他们的素质。如湘西苗族有“洗和气脸”的婚俗:婚礼那天,喜娘到男方家吃过团圆饭后,由男方的一位长辈端上一盆清水,内放一枚银手镯,全家老少与新娘一起用盆中清水洗脸,共用一条毛巾,表示互相尊重、互不嫌弃、永久和睦。通过介绍这一民俗,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美德,受到团结和睦、礼貌相处美德的熏陶。

2、加强民俗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自古以来,我国就特别注意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教化”作用,这种教化就是运用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约束力,来对民众个体进行教育和规范,以摈弃陋习,发扬良好风气。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其中所渗透的就是民俗文化在社会安定和控制中的作用。荀子说:“生而同声,长于异俗,教使之然也”,“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这就是强调要利用民俗文化来塑造成的道德品质,塑造某个民众群体所认同的最高尚的个人品质和行为。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可塑性很强。在这方面,民俗文化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如我国各民族的民俗中都有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的美德。我国朝鲜族正月十五众人为老人们祝福的“老人节”;哈萨克族“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把客人送走,就是跳在河水里也洗不清”的谚语;西藏路巴族把能留住客人吃饭,讨客人欢喜视为光荣的民俗;景颇族一家建房众人想帮的古老民族等等。介绍这些民俗,可以极好读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因此,将民俗文化的精华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并以此引领他们的行动,对培养他们的优良道德品质非常重要。

3、加强民俗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民俗是社会、集体的创造,扎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某个民俗或地区的民俗中,一般都保留了该族或该地区人民的好恶感情或和审美情操。能传承至今的

民俗,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有不少美的东西。在民俗教育中加强这一方面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先人的审美观,进而增强其审美意识。如介绍汉族端午节赛龙舟,蒙古族赛马,苗族斗牛、跳芦笙等具有竞技性质的民俗,可以使学生透过活泼、生动的民俗看到各族人民对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的追求;又如介绍江浙一带汉族人民正月初一吃“百事大吉”食物(指吃桔子、柿子,因“桔”与“吉”、“柿”与“事”谐音,取其吉祥之意)的民俗,使学生看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从而形成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标准。

4、加强民俗教育,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学习。

民俗的形成有经济、政治、地域、宗教、语言、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地理学、民间文艺学、哲学等发生联系,这就决定了民俗教育与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在语文教学重视民俗教育,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学习。如介绍“屈原与楚辞”时顺便提及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的民俗由来,可引起学生对屈原忧国忧民精神的崇敬;讲《满江红》时顺便介绍湘阴、汩罗地区喝“岳飞茶”(相传当年岳飞带兵来到这一带时因士兵大量生病而研制出的一种汤汁)民俗的由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岳飞爱兵如子、礼待他人的优良品德;又如《鸿门宴》一文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从……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待”几句时,简单介绍古代座位朝向的尊卑,使学生从座位安排中便可看出刘邦、项羽双方力量的悬殊和项羽的狂妄自大,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课文思想内容。

5、加强民俗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国家和家乡情感,增强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因而中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支,是民族凝聚力和精神文明的动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历史风情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对家乡的情,培养对家乡的爱。对家乡的爱还会呼唤出对民族的爱,对祖国的爱。

在“韩流”“日流”“西方观念”正严重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况下,用民俗文化教育青少年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肩负起将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使命。

那么在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来开展民俗教育呢?身为语文教师,我想提出四点建议:

首先,应从思想上重视、端正对民俗文化教育的认识。民俗专家吴林森先生表示,从政府到教育主管部门,再到学校、家庭、社区,“民俗教育需要全民总动员”。“民俗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史料上,走进课堂,走进家庭是关键。”开展民俗教育,绝不意味着编写一些民俗书籍就万事大吉。要想民俗文化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将其引入校园,走进课堂。

其次,是课堂上的强化。语文课本很多作品例如鲁迅、胡适等作家入选的文章多涉及到作者成长地的民俗。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入选了多篇《朝花夕拾》中的篇章,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鲁迅故乡绍兴浓郁的民俗风情。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二三两个单元,几乎每篇文章都涉及到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上这些课文时可以穿插进行相关的民俗教育,由于它的知识性、趣

味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更能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

第三,组织民俗文化课外活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对孩子的民俗文化的培养更要引申到课外去,另一方面,民俗文化本身产于民间生活,因而开展民俗课外活动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比课本的讲授更有生命力和趣味性。

在校园内可以通过讲座、演讲、报告、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征文等形式,把民俗文化传承给学生,用民俗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点燃起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内在情感。还可以利用每个传统节日进行节日文化教育,让他们真正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文化内涵,如清明节,通过扫墓等一系列活动,表达对祖先或死者的怀念,回顾和重温家庭之源、民族之根。通过丰富多彩和生动有趣的校园文化活动,能让学生接触民间生活、了解民俗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开阔视野和启迪人文情怀的目的。

第四、充分利用地方课程教育,挖掘本地民俗文化资源。

“民俗文化只是地方文化的一个构件,还必须对乡情、地情加强了解。”著名人文学者笪远毅先生说。如作为刘伯温故里的文成,民间风俗丰富而有趣味,可以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系列对家乡的风俗了解采风活动,收集民间俗语谚语,民间故事,婚葬节庆风俗习惯等等,可以激发学生的爱乡热情,更好地传承本地的民俗文化和民族审美习惯。

由于社会发展的积聚变化和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民俗文化的珍贵遗产出现了濒临灭绝的危机。而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极其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它兼具生活属性和文化属性,对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和道德情操有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在民俗教育中开阔了历史与文化的视野,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价值判断,生成情感道德的需求,培育创新精神及对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所以,这样的一种教育资源,是对语文人文教育有力的补充,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人文教育资源,应该值得每位语文教师关注、重视和利用。

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_苏蔓

#文史哲论丛# 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苏 蔓1 李美娟 2 (1.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2.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 收稿日期:2010-12-21 作者简介:苏蔓(1964) ),女,四川南充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摘 要:中国民俗文化具有多样性与复合性、地域性、实用性、群众性、传承性的特征。它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具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规范道德、维护社会和谐、提升生活质量、培育审美意识等功能,这些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民俗文化的这些特征和功能,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民俗文化 特征 功能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024(2010)02-0073-04 Features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Chinese Folk Culture SU Man,LI Meijuan Abstract Chinese folk culture has features of diversity,comple xity,practicability,mass participa tion and hered-i tary.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life.Additionally,it has functions of cultivating patriotic feelings,regulating moral va-l ues,maintaining social harmony,upgrad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cultivating aesthetic a wareness,which can impercept-i bly influence life and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These features and function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Key Words Chinese folk culture,features,functions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 /民俗0一词在我国出现得较早,儒家经典著作5礼记#缁衣6云:/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0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生活文化现象,故有人称它为/文化0或/社会生活文化0。它作为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具体反映在民族的生产、岁时节日、婚姻丧葬、文娱活动、道德礼仪等方面,具有多种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样性与复合性 经过几千年的不断融合,我国成为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数十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的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国民俗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由于地域辽阔,即使是同一民族,也呈现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0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同时,中华文化向来以包容四方的气度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文化更是如此。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后吸收了来自中亚、西亚及印度等地区的多种民俗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民俗具有极大 # 73#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e ngdu Aeronauti c Voc atio na l a nd Te chni cal Col lege 2010年6月第2期(总第83期)Vol.26No.2(Serial No.83)2010

民俗旅游的特征和形式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意义与特征 199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政治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发明为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园数不胜数,位于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古朴,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穿梭往来,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项被知识分子挖掘民俗旅游2 发明出来,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参与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产品。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但是,当我们怀抱全球化的语境联想,以此审视中国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游的时候,当我们考虑到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原则的时候,我们有理由忧虑的是,民俗风情的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了。当民俗生活失去其生存土壤,被抛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之中,成为观赏和被观赏的对象,不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的生活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民俗文化曾经被现代性话语斥之为“落后”、“迷信”的被改造的对象,曾经代表着现代化的过去,是古老天真、混沌蒙昧的代名词——尽管在当下中国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依然被想像成为天真蒙昧的代名词——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纳入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话语之中?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编织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兴旺,其背后所支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与权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民俗文化旅游由于权力政治与资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识形态与商业经济的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蕴与价值的符号体系,越来越成为空留下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不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表征,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摆脱生活压抑的一种方式,民俗风情旅游已经成为发达地区人们寻异猎奇的对象,是满足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想像之途径,随着民族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距日益凸显,也已经成为地区间文化想像的文化符号。实际上,民俗文化旅游体现了后现代时期文化的诸多特点,真实的实在转化为各种影象,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缩微的方式展示某一族群或者社区具有深厚历史意蕴的民俗文化,真实的生活物化为一堆了无生气的建筑、戏剧化地想像为一套千篇一律的仪式,这本身就已经将一个族群或者社区的历史与文化凝聚于当下的时空当中,历史与文化平面化、瞬间化了。旅游部门一再强调,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验异文化情调,而且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展现,旅游者将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体验一次充满异域情调的旅游探险,种种煽情的语言激起旅游者的无限遐想。但是,民俗文化旅游从策划、设计规划、投资建设、推向市场等等一系列步骤都表明,旅游部门向大众推出的是一种可供消费的文化产品。在这一文化的再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采用主题公园、博物馆的形式,抑或原生自然式的民俗生态旅游,都首先着眼于文化再生产与市场的逻辑,民俗文化在当下市场境遇中所具有的交换价值主宰着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接受。因此,无论民俗文化村展示的各族群的民俗文化如何逼真,甚至让你感受一种所谓的真实体验,从其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再生产过程而言,它与许多地方为了获得文化的交换价值蜂拥而上拙劣地展示的地方民俗文化之间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在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文化复制。民俗文化实际上已经沦为一种仪式的展演,失去了民俗生活所具有的历史感与当下性,貌似展示了无限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生活,民俗文化旅游的市场化实质却分明戳穿了民俗文化旅游的个性化、地方化的谎言。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它威胁着文化的丰富个性与创造性,其实是一种同质化的大众文化。民俗文化的主题公园试图以奢华浮靡的宏大排场来展示、汇集不同族群民俗文化的典型场景,这种民俗博物馆的形式只不过就是对世界的仿真物,人们在参观游览的时候,并不探求一个可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134020549 张晴林 借本学期开了民俗学课程的契机,我从学校图书馆借阅了《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库》丛书之一,由高丙中教授著书的《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与此同时,我也上网搜集了关于这本书的介绍,看过许多学者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及理解。结合着网上的扩展介绍,加上自己的一些阅读感受,以此写下读完这本书以后的理解和思考。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是熔铸民俗学近150年的思想资料而撰写的一部理论民俗学专著,在本书内容架构中,作者首先以“民”和“俗”为焦点评述了民俗学基本理论的历史发展逻辑,揭示了民俗学所面临的理论难题;继又阐明了以生活和整体为取向的学术思想,从而确定了解答理论难题的思路;接着将民俗学定位于生活世界,使一系列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迥然有别的内容(如语言层面的口头文学、信仰层面的迷信、行为层面的习俗等),在生活世界的视野里构成民俗学完整的研究对象,进而回答了本学科的重大理论问题。本书对“民”和“俗”的界定,对事象研究和整体研究的阐释,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对民俗理论的建设都具有可贵的学术价值。为了从理论上摆脱民俗学作为“遗留物学”的学科危机,把研究对象界定为现实的、自成体系的当下生活。通过对于“民”和“俗”的概念梳理,高丙中旁征博引、精细缜密地论证了民俗就是习惯性、功能化的社会生活;民俗研究应从现实的、整体的层面上把握民众的生活世界;民俗学是直接地、较为全面地关心人的生活世界的一门学问。以不断更生的现实生活作为研究对象。 中国现代民俗学标志性的起点是1918 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的成立及其刊物《歌谣周刊》的发行。这门既年青又古老的学科在多年的风雨飘摇中,从理论到方法,都在不断地完善。当然,基础理论的系统化是独立学科的标志。我搜索了作者写书的初衷,了解到高丙中教授是为了从理论上摆脱民俗学作为“遗留物学”的学科危机,把研究对象界定为现实的、自成体系的当下生活。通过对于“民”和“俗”的概念梳理高丙中有着强烈的入世情怀,迫切地想把民俗学纳入经世学术之列。所以,此书不仅是理解民俗以及民俗学诸概念必不可少的学术专著,而且为民俗学与社会实践的对话提供了理论平台,是民俗学经世致用的理论依据。但是,高丙中充分论证了一个“应该研究”的对象世界,却未能解决一个“如何研究”的现实问题。高丙中没有注意学术发展往往还有其自因的、出世的一面,也即科学革命无法人为预设的一面。具体的科学研究如何做、做什么,往往只与该项研究所持的理论与方法相关,而与我们如何定义操作对象没有关系。也许,学术的入世与出世,本来就是两种不同价值观念指导下的两种取向,彼此无法相融,却始终互补。 我读完这本书,印象最深之一是作者在书中详细而深刻地论述了两种研究取向——民俗事象研究和民俗整体研究。两种研究取向各自抓住了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两个方面:文化和生活。

关于地方特色的 民俗文化

关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专题的考点解读与辅导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规定: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而语文中考“考试说明”对这方面的要求是:“关注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文化素养。” 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应该指:当地的名胜古迹、旅游特色、传统节日、民俗风情、习俗习惯、非物遗产等等内容。这个专题属于“语文实践活动”的范畴,主要考查学生的表述能力,当然也有可能考查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民俗文化知识的识记能力。 这个专题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三种类型: A.表述题:设置成简答题,考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答案。 【例】(2007年来宾市语文中考题) 近年来,来宾市以她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着四海宾朋。中央电视台特意为她拍摄了系列专集《走遍中国——来宾》,展示了她独特的文化魅力。奇石文化是来宾文化的一株奇葩。请你阅读下面材料,为来宾奇石拟一则广告语。(15字以内,2分) 来宾奇石形、色、质、纹、声五大要素俱全。其形千姿百态,其色瑰丽璀璨,其质晶莹坚硬,其纹清晰如雕,其声宛如洪钟。这些奇石小者仅几克,大者迭数吨,都各领风骚。形像人物者,惟妙惟肖;形像动物者,若奔若飞;形像景物者,似画似诗。 广告语: B.选择题:提供可以选择的项,考生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2007年福州市语文中考题) 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上联:商贸繁荣两塔擎天光禹域 下联:三山载福毓榕城 A.人杰地灵 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 D.海西明珠C.填空题:题干中有相关的提示语,考生根据提示语,填出符合要求的答案。一般情况下,这类题型多考查当地民俗文化的基本常识,或者名胜古迹中的对联等。 【例】(2007年南京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画线句,按要求回答问题。(结合文段考查。题目有删改) 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 (1)分别写出句中隐含的历史故事和传统习俗。 历史故事: 传统习俗: 纵观这些题型,在命题上,它们可以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填空题的形式命题。但更多的是以纯表述题的形式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当它以这种形式出现时,大多数情况是结合现代文语段阅读设题,而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必须要结合语段内容,因为问题的设置与语段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2008年中考题中就很有可能出现富有柳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的考题。下面就逐个举例说明: 一、柳侯公园与柳宗元文化 【命题角度】 (1)结合某个景点谈柳宗元 (2)与柳宗元有关的文言文或现代文语段导游词 【命题形式】表述题。出于强调考生的独特感受,尊重考生的个性差异等方面的考虑,这些题目的答案一般都是多元化的。 【题型示例】 1.请把你认为柳侯祠中最有特色的景点介绍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 2.阅读余秋雨《柳侯祠》,回答问题。(问题,略。文章见七年级上〈阅读〉读本) 3.下列是柳宗元衣冠冢和柳侯祠大门的对联,请选出正确的搭配。 (1)无私济世世兴矣, (2)山水来归黄蕉丹荔, A.春秋报事福我寿民B.有德于民民祀之 4.柳侯祠内,堂中并立的两块“荔子碑”引人注目。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柳宗元和荔子碑的情况,写一则导游词。 二、龙潭公园与环保(旅游)文化 【命题角度】 (1)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景点介绍 (3)导游词 【命题形式】表述题。出于强调考生的独特感受,尊重考生的个性差异等方面的考虑,这些题目的答案一般都是多元化的。 【题型示例】 1.龙潭公园免费开放后,出现一些不文明、非环保的现象。为了让市民与龙潭公园的关系更和谐,请你向有关部门提一两条解决这种“不和谐”现象的合理化建议。 2.龙潭风雨桥、鼓楼、雷塘庙、美女照镜……你最喜欢哪一个景点?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向四海宾朋作介绍。 3.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个景点,写一段导游词。 三、百里柳江与碧水蓝天工程 【命题角度】 (1)向环保部门提合理化建议 (2)建设“百里柳江”的建议 (3)营造碧水蓝天工程的宣传标语或广告语

中国民俗专题论文选题

《中国民俗专题》参考选题 1.试举例分析民俗的功能。 2.简要分析中国民俗的发展演变。 3.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方政府多半习惯于“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思路,谈谈你对于经济渗透到民俗中的看法。 4.试举例分析民俗的传承性、现代民俗传承的类型与功能。 5.现在各地都创办了一些新的节日,谈谈你的看法。 6.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民俗文化为何重新表现出它的作用和价值? 7.解释民俗的“民”是什么,并进行论述。 8.工匠民俗有哪些重要特点? 9.试分析民国时期的服饰变化。 10 .试分析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服饰特点。 11.试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服饰变化。 12.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 13.谈谈你对于当前春节的看法。 14.为什么说田野作业是民俗学最重要、最有效的研究方法? 15.如何理解田野资料与文献资料在民俗研究中的关系? 16.何谓成年礼?当代社会是否还需要举行成年仪式? 17.以你家乡为例,谈谈婚俗的程式及其变化。 18.民俗在社会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9.如何看待中国传统节日。 20.简述宗族组织的民俗要素? 21.试分析你家乡的饮食民俗。 22.举例说明民俗对社会制度的作用。 23.你怎么认识个人在民俗传承和变迁中的作用? 24.人生仪礼的社会化内涵。 25.谈谈三农与民俗传承的关系。 26.民间组织对传统节日的作用。 27.谈谈家乡的寿礼民俗。 28.谈谈家乡的丧葬习俗。 29.民俗学研究方法,试举二三例,并说明各自的优缺点。 30.谈谈现代的商业广告。 31.谈谈你家乡的游艺民俗。 32.举例说明民俗对确定社会角色的作用。 33.民俗是先进文化吗? 34.举例说明民俗文化的认同功能。 35. 谈谈你对于风水的认识。 36. 为什么说庙会“可谓是社区文化的大展示”?它具有哪些功能? 37. 论述民俗文化与上层文化的差异。

民俗文化旅游发展

杭州师范大学旅游社会学 班级旅管134班 学号89 姓名强兴萍

民俗旅游文化的发展 —杭州旅游为例一、民俗旅游文化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者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但当我们怀抱全球化的语境联想,以此审视中国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游的时候,当我们考虑到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原则的时候,我们有理由忧虑的是,民俗风情的旅游越来越背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了。当民俗旅游文化失去其本真性时,逐渐被商业化、戏剧化、仪式化代替,已经不再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的景观了,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民俗文化曾经被现代性话语斥之为“落后”、“迷信”的被改造的对象,曾经代表着现代化的过去,是古老天真、混沌蒙昧的代名词——尽管在当下中国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依然被想像成为天真蒙昧的代名词——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纳入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话语之中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编织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兴旺,其背后所支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与权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民俗文化旅游由于权力政治与资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识形态与商业经济的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蕴与价值的符号体系,民俗旅游文化已经没有了其原承载的意义,而是变成了一个形式外壳。不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表征,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摆脱生活压抑的一种方式,民俗风情旅游已经成为发达地区人们寻异猎奇的对象,是满足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想像之途径,随着民族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距日益凸显,也已经成为地区间文化一种文化符号。 历史上西湖所在的杭州有两个时期非常重要,即吴越国时期和南宋时期,至今西湖周边地区还遗留着大量这两个时期的遗迹,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显著的都

民俗调查提纲

浙江省“文化礼堂”培训:民俗事项调查提纲 民俗的定义: 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民俗的基本特征: 1、集体性 2、传承性和扩布性 3、稳定性与变异性 4、模式性 民俗的类型和内容: 一、物质生产民俗 (一)农业民俗: 1、耕作时序、节令; 2、占天象、测农时的方法和农谚 3、农业禁忌 4、农业神的信仰 5、农业工具

6、特产 (二)林业民俗: 1、林业种植、砍伐技术 2、林业生产中的禁忌与信仰 (三)渔业民俗: 1、河湖渔民(九姓渔户)的生产工具、生产组织和习俗 2、沿海渔民…… (四)商业民俗: 1、集市集期 2、行商(货郎担) 3、坐贾(老字号) (五)工匠民俗: 二、物质生活民俗 (一)饮食民俗(食品种类、饮食习惯、饮食禁忌): 1、日常食俗 2、节日食俗 3、祭祀食俗 (二)服饰民俗: (三)居住建筑。 三、社会组织民俗(组织名称、组织结构、活动时间、地点、内容)

(一)宗族组织 (二)行会 (三)民间结社:香会、互助会、庙会 四、岁时节俗(名称、时间、主要活动) (一)传统节日 (二)宗教节日 (三)现代节日 五、人生礼仪(名称、时间、活动方式、程序,参加的亲友的范围) (一)求子、孕期、生子 (二)成年礼仪、结婚(婚姻种类,特殊婚姻:抢婚、童养、招赘、表亲婚、冥婚)(三)寿庆 (四)丧葬 六、民间信仰(影像/文字) (一)神:庙、神龛、鬼(名称、地点、活动、崇拜/参与者、功能、传说故事)(二)道士/师公(名字、传承、派别、主要活动) (三)巫 七、民间文学语言(讲述者、音像/文字) (一)神话传说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 信息中心 萧放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

民俗学概论(讲义)

《民俗学概论》教案绪论 知识点: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第一节民俗的定义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民俗虽然源于传统,但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民俗与文化的有关系来看,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概念有不同的狭义理解,大致有四种: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现在我们讲的民俗是广义的民俗。 二、民俗的分类 民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渗透与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因而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分类。但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和便于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又必须进行分类,使之成为相对有独立性的子系统。根据我们课本,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四个类别。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涉及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所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第二节民俗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随着世界旅游业成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也以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但是,由于旅游事业本身过于年轻,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者的钟爱者们忙于享受“异乡情调”或经营“万种风情”,忽略了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造成了民俗资源的破坏。因此,把开发民俗旅游与文化的交流结合起来, 同时将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 做到统筹规划, 合理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既要挖掘、整理、开发其科学、文学、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文化内涵, 扩大其职能, 又要不断探索建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外延机制, 启动综合整体优势, 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民俗文化对异地他乡的旅游者来说, 其神秘、罕见、趣味等都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诱惑, 使其成为必然的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 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更可以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在汉代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即民俗风情。民俗旅游者越多,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损害也随之加大。在文化旅游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出现了一批以深邃的文化内涵,优美的园林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管理的民俗村,风情园,文化村等。但也出现了急功互利,假冒伪劣的民俗经典,乱修乱造石艺粗糙,形式和格调庸俗低下的庙宇及鬼城,组织封建迷信活动,肆意渲染某些不健康的民俗的倾向。如何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成了旅游事业一门重要课程。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 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 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其中,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人文旅游资源,例如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它是民

饮食民俗的特点

饮食民俗的特点有哪些? 饮食民俗的特点,一般来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饮食事项本身内在的属性所显示出来的;一是饮食事项在时间、空间及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综而言之,它一般具有人类共通性、民族性、阶级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变异性、集中性等特点。 一、人类共通性 所谓人类共通性,即是不同肤色、不同国别、不同民族的人的饮食都是遵循一定的习俗惯制的,没有人能够不饮食。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饮食是维持人的生命的基本前提,是人们恢复体力、补充营养、增进健康的生理需要。二是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一些民族化的饮食习俗逐渐为他民族所接受并被转化为国际化的习俗,成为人类共有的民俗事项。 二、民族性 所谓民族性,即是不同民族间的饮食习俗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它包涵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同一种饮食事项在不同民族中具有不同的特点。二是指不同的民族生活中有不同的饮食民俗事项在传承,即只有这个民族有而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独具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 三、阶级性 所谓阶级性,即是不同阶级在饮食民俗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特征。它包涵有三层意思:一是饮食民俗的内容不同。二是饮食民俗的繁简程度不同。如同为清朝,宫廷的春节饮食要比普通百姓的繁褥、华贵得多。 四、历史性 所谓历史性,即是不同时代在饮食民俗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特征。它包涵有两层意思:一是在特定的时代具有特定的饮食民俗。二是特定年代对某些饮食民俗事项的改革,从而烙上了该时代的烙印。 五、地方性 所谓地方性,即是不同地方在饮食民俗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特征。它包涵有三层意思:一是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生成不同的饮食民俗。广东由于炎热的时间很长,太阳辐射又厉害,人们流汗多而体力消耗大,因而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及易

中国民俗传统婚礼的特点

中国民俗传统婚礼的特点 弘扬中国民俗文化,倡导时尚健康婚礼 什么是婚礼司仪:主持与主持人:(执事) 1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接人待宾方面是很讲礼仪的。婚礼司仪是结婚典礼的主持人,他是近似相声、文艺节目主持演说表演行业朗诵诸多艺术的综合艺术。 好的婚礼主持要侃侃而谈,知识渊博、风度潇洒、仪表堂堂;同时能引曲释疑、说学逗唱,诙谐风趣、雅而不淡,笑而不脏、司仪应该像一位仪表端庄的报幕员一样,把整个婚礼贯穿起来,渲染出喜庆气氛。他有时超过一般的相声,可称为黑土地文化中的一绝。 2.主持与主持人的区别……。 3执事……。传统、红白喜事…… 4主持人的重要性与责任。 ……。人生,三个字“生”“偶”“死”。 瞬间……。 一个时尚、健康、难忘的婚礼、婚典,仪式当然是最隆重和必不可少的一幕,因此主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婚庆主持人应具备五气:霸、福、运、喜、匪。 传统、中式婚礼需备物品及场地 中式突出一个“红”字……。 场地当红不让,红色是最饱满最明快的色彩,是最豪放最浓烈的色彩,是最喜庆最美好的色彩,是最醒目最性感的色彩,红色的审美意义也是功不可没。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红色很多意义.古代美人必然是“红杉翠袖”“红螺轻纱”“红袖添香”在东方,红色象征喜庆和吉祥;红色象征爱情和渴望,在婚礼上,红色更是不可代替的颜色,下意识中,所有中国姑娘都梦想红色婚礼裙子和喜轿,红色是民族式婚礼的永恒色彩。红色显得热烈充满活力,婚礼现场以红绸花或红灯笼装饰,中国传统的宫灯极具民族风情。 大红“喜”字,红地毯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准备物品。 1新人服饰(伴郎、伴娘可随意) 2主持人服饰布掸、扇子、斗 3供桌、桌披、天地牌位、香炉……。 4四种干果(核桃、枣、栗子、花生) 5饺子(七个)(长寿面)供果等……。 6弓箭 7马鞍 8火盆 9苹果新郎手中拿(也可以手拿花瓶)交杯酒杯碗筷 10秤杆镜子 11舞台背景 四.中式花轿婚礼程序 1备马亮轿(准备阶段) 2新郎告假,向父母亲属长辈 3舞狮开场 4起轿迎亲(接亲) 5新娘家落轿迎亲

民俗知识竞赛题目

1.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其中最为我国人民熟悉的四大节日是:(D) A.春节元宵清明端午B.春节清明七夕中秋 C.春节端午重阳腊八 D.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2.汪曾祺先生说:“节日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的精神抒情诗,她里面保养着这个民族常绿的童心。”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源头和文化意义。下面所列内容,与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关系最不密切的一项是:(B) A.农事生产 B.宗教信仰 C.神话传说 D.名人故事 3. 春节是一年的开始,古代常把这一天叫做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直到以后,中国开始废除农历,采用公历,每年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而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A)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胜利D.新中国成立 4.起初,由于各个朝代历法不一样,一年之首的日子也不一样。汉武帝时期,中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传世历法《太初历》以的历法为基础,固定以孟春之月即一年的第一个月为正月,以后自汉朝到清末,历代都在沿用了。(A)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5.我们习惯把每年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可本来应当念成正大光明的“正”,却读成了“征”,据说这是出于避讳的目的而下令全国这么读的,念熟了,也就一直沿传到了后世。(C) A.商汤B.周文王C.秦始皇D.汉武帝 6.我国古代过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的祭灶就开始了,这一天也叫做“小年”,而人们通常用来祭祀灶王爷的食物是:(B) A.元宵 B.麦芽糖C.腊八粥D.饺子 7.传说天帝怕妖魔鬼怪到人间作祟,派了两名神将神荼(读作“伸舒”)和郁垒(读作“郁律”)把住从仙山到人间的天然大门。于是人们每逢过年,便用桃木刻上这两位神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以示去灾压邪。到了唐代,门神换成了两位开国功臣的名字,他们是:(B)A.尉迟恭长孙无忌 B.尉迟恭秦叔宝 C.长孙无忌秦叔宝 D.程咬金房玄龄 8.王安石写过有关春节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的“新桃”“旧符”指的是:(A) A.画着门神的桃木板B.窗花C.年画D.门槛 9.春节的时候,人们一般还要贴春联,这是从最初的桃符演变而来的,但真正普及到民间,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因为明代一位皇帝非常喜欢贴春联和写春联,春联两字就是由他正式命名的。这位皇帝是(A)

论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论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及外省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二)吉林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二、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一)外省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1.大众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 2.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出现舞台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 3.民俗旅游开发选区不慎 (二)吉林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三、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发展策略 (一)外省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发展策略 1.旅游地居民应自觉地执行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原则 2.引导旅游开发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 3.注重民俗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二)吉林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发展策略 2.吉林地方民俗特色旅游产品整合 3.吉林营销网络整合 4.吉林旅游主体行为整合 参考文献

论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中吉林省与国外以及外省的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大众化民俗文化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旅游地民俗文化庸俗化的倾向、民俗旅游开发选区不慎等地方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外省与吉林省的地方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对比当中又提出了旅游地居民应执行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原则、引导旅游开发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吉林旅游主体整合等几个方面的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 地方民俗特色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业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各地旅游部门大力开掘本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外省比较,就吉林省而言,省内居住着48个少数民族。其中朝、满、蒙、回、锡伯5个民族人口比例较大,占91%。因此,在各民族的繁衍发展和融合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地方民俗体育游、民俗文化游、冰雪民俗游等人文特色旅游景点也相继出现,地方民俗特色旅游成为吉林省旅游业中最富活力和潜力的部分。 一、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 国内外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占56.7%。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马车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像“丝绸之路”以及1992年的少数民族风情游,1995年“95中国民俗风情游”的10大项,64小项的民俗风情旅游活动在国际旅游市场上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从2001年国庆黄金周各地的旅游项目来看,以民俗文化作为旅游项目的活动深受游客欢迎,如山西开发的黄河民俗游。如今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在广东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也是目前的关注热点。 (二) 吉林省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吉林省民俗特色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吉林的个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传统的节日,如朝鲜族的“端午节”、满族的“马王节”、锡伯族的“西迁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吉林省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对于服饰有朝鲜族的传统服装、满族的传统服饰旗袍和马褂、蒙古族的长袍等。还有民俗活动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如满族的冰上竞技、朝鲜族的荡秋千、锡伯族的民间乐器鸳鸯琴、回族的剪纸,刺绣、蒙古族的雕刻等。吉林各民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习俗如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锡伯族人民以狩猎、捕鱼为业。满族的民间信仰是萨满教。等这些民俗反映了吉林各民族融合、充分体现了吉林省地方民俗旅游的特色。 二、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一) 外省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1.大众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 旅游地的文化传统遭到异地强势的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渐消失。文化的独特性与地理环境的封闭型精密相连,而旅游的发展却与当地的可进入性息息相关。随着交通的改善,

民俗论述

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人们衣食住行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们衣食住行的风俗习惯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衣:人类所居住的自然环境与服饰民俗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调查,居住纬度的不同,人们服装的更换频率也相同。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服装简单;寒带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使人们无需经常换装;温带,年平均气温在20度左右的地区,服饰文化最为发达。这里四季分明,人们要花费大量在服饰文化的创造上,服装的款式、用料、缝制工艺也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食:人类饮食习俗的形成首先是受自然环境决定的,生活在相同或大体相同的自然环境的民族,饮食习俗也大体相同。自然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食物资源的影响。早期的食物取自自然,饮食资源本身严格限制了人类的饮食习俗;进入农耕社会后,人们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饮食文化的创造。饮食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与特定气候条件也有密切关系。 住:自然环境是影响民居建筑的首要因素。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往往决定着民居的基本样式与结构。如四合院进深的大小,与当地气候条件、日照强度有密切关系。在建筑材料方面,建筑民居大多就地取材,如傣族竹楼、西北窑洞。行: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地的交通民俗各有不同。如,在江河纵横的地区,舟船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的主要交通挂工具,而在沙漠地带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骆驼了。 2举例说明民俗的五个外部特征(往年试卷中出现频率高) 一、集体性 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传承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为广大民间社会所共同接受的基本特征(1分)。从构词法上看,民,民众也,俗,通俗也,民俗一词它所强调的重点,就是民俗的社会性。也就是说,民俗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文化事项,它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广大民间社会所接受,从而形成了民俗传承中的集体性特点。个人的习性与爱好是不可能构成民俗的。民俗的集体性的范畴是个变量,有些民俗有时会同时影响几个国家,有些民俗则仅局限于一村一寨、甚至一个家族、一个行业。(2分) 二、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民俗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这种特征也可以称之为民俗的“地理特征”或“乡土特征”。(1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各地风俗往往也会呈现出多种变化。决定民俗地域性特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自然环境决定民俗地域特征。人是环境动物,为适应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人们创造出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民俗事项,从而使民俗事项具有了个性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其次,社会环境的差异也是造成民俗地域性特征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所谓的“社会环境”,又有宗教环境、语言环境、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2分) 举例:生产方式影响着民俗地域性特征:游牧民族食肉衣皮,农业地区食谷衣面,沿海地区食鱼居船。 三、变异性 变异性是指民俗在传承过程中,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所呈现出的某些具有变异特点的外部特征。如果说地域性是民俗表现在空间上的某些特征的话,那么,变异性所强调的则主要是民俗呈现在时间上的某些特征。民俗是一条流动的河,

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各具特征的民俗民风 礼节往去 敬茶:到牧平易近野作客或正在旅游点上,客人或效劳蜜斯尾先会给来宾敬上一碗奶茶。来宾要微短起身用单脚或左脚来接,万万没有要用右脚来接,不然会被以为是没有懂礼仪。客人或效劳蜜斯斟茶时,来宾若没有念要茶,请用碗边悄悄把勺或壶嘴一撞,客人就马上会大白来宾的意图。客去敬茶是一种下尚的受今族传统礼节。正在受今汗青上不管是繁华之野借是穷贫之野,不管是上层社会借是布衣苍生,也不管正在外交上或正在野面,正在旅途,或正在其余所有场所,莫没有以茶为寒暄品。野外有客去,茶是必不成长的招待物。因而,牧平易近们款待主人,按例是先背高朋献上一碗奶茶,接着客人又端下去炒米战一年夜碗一年夜碗的奶油、奶豆腐战奶皮子等奶成品。 敬酒:斟酒敬客,是受今族待客的传统方法。他们以为琼浆是食物之精髓,五谷之结晶,拿没最名贵的食物敬献,是抒发草本牧人对主人的敬重战恋慕。通

常客人是将琼浆斟正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外,托正在少少的哈达之上,唱起感人的受今族传统的敬酒歌,主人如果拉让没有饮酒,便会被以为是对客人瞧没有起,不肯以诚相待。来宾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知名指蘸酒背地、天、水炉标的目的点一高,以示敬奉地、天、水神。没有会饮酒也没有要委曲,否沾唇示意,暗示承受了客人圣洁的友情。接着脱摘平易近族衰拆的野庭妇女端去浑香扑鼻的奶酒招待主人,那也是受今族的传统礼仪。客人会用诗正常的言语劝酒:“近圆的主人请您喝一杯草本佳酿,那是咱们平易近族传统食物的菁华,也是咱们草本人平易近的薄意密意”。 敬神:受今平易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风俗。据《受今习俗鉴》形容,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称的肉块,“第一块祭地,第两块祭天、第三块求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宅兆,第八块祭地盘战火神,第九块献给天子”。祭地则把肉扔背受今包上圆;祭天则扔进炉水之外;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中;祭山则挂之于求奉的神树枝上,祭宅兆即祭原平易近族先人。置于包中,祭火神抛于河泊,最初祭成凶思汗,置于神龛前。那种风俗能够逃溯到今嫩的萨谦学,其崇敬多种神祗,此后受今族崇奉的喇嘛学又排泄了其今嫩的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