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采集网关功能特点介绍

数据采集网关功能特点介绍

数据采集网关功能特点介绍
数据采集网关功能特点介绍

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1系统概述 信息采集是信息服务的基础,为信息处理和发布工作提供数据来源支持。信息数据来源的丰富性、准确性、实时性、覆盖度等指标是信息服务的关键一环,对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针对交通流信息数据,包括流量、速度、密度等,目前主要是基于微波、视频、地磁等固定车辆检测器以及浮动车等移动式车辆检测器进行采集,各种采集方式都存在响应的利弊。针对车驾管以及出入境数据,包括车辆信息、驾驶人信息、出入境办证进度信息等,主要是通过和公安相关的数据库进行对接,此类信息将在信息分析处理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针对目前交通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今后服务质量水平发展对信息来源种类扩展要求,需要建设一套统一的,具备良好兼容性和前瞻性的交通信息统一接入接口。一方面,本期项目的各种交通信息来源可以使用该接口进行数据接入,另一方面,当新的或第三方的交通信息来源需要加入到本系统中来时,可以使用该接口进行数据接入,不需要再次投入资源进行额外开发。 统一接入接口建成后,根据各种数据来源系统的网络环境、系统技术特性和交通流信息数据特点,开发相应的交通信息数据对接程序,逐一完成微波采集系统、浮动车分析系统、人工采集等来源的交通信息数据采集接入。 2系统架构及功能介绍 2.1统一接入接口 统一接入接口的建设的关键任务包括接口技术规范制定、路网路段编码规则约定及交通信息数据结构约定等多个方面。

2.1.1接口技术规范 一方面由于本系统接入的交通信息数据来源多样,开发语言和系统运行的环境均存在差异,不具备统一的技术特性;另一方面,考虑到以后可能需要接入更多新的或第三方的信息系统作为数据来源,应当选择较成熟和通用的接口实现技术作为本项目的交通流信息采集统一接入接口实现技术。 根据目前信息系统建设的行业现状,选择Web Service和TCP/UDP Socket 作为数据传输接口的实现技术是较优的选择。Web Service和TCP/UDP Socket 具有实时性强、通用性强、应用广泛、技术支持资源丰富等优势,可以实现跨硬件平台、跨操作系统、跨开发语言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项目实施时需要根据现有的信息采集系统的技术特点来具体分析,以选定采用Web Service或TCP/UDP Socket作为接口实现技术,必要时可以两种方式并举,提供高兼容度的接口形式。 为了保护接入接口及其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避免恶意攻击访问,避免恶意数据窃取,可以使用身份认证、加密传输等技术来加以保证。 统一数据采集接口的工作流程可以如下进行:

激光雷达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激光雷达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0、引言 1、 当雷达探测到目标后, 可从回波中提取有关信息,如实现对目标的距离和空间角度定位,并由其距离和角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得到目标位置的变化率,由此对目标实现跟踪; 雷达的测量如果能在一维或多维上有足够的分辨力, 则可得到目标尺寸和形状的信息; 采用不同的极化方法,可测量目标形状的对称性。雷达还可测定目标的表面粗糙度及介电特性等。接下来坤驰科技将为您具体介绍一下激光雷达在数据采集方面的研究。 1、雷达原理 目标标记: 目标在空间、陆地或海面上的位置, 可以用多种坐标系来表示。在雷达应用中, 测定目标坐标常采用极(球)坐标系统, 如图1.1所示。图中, 空间任一目标P所在位置可用下列三个坐标确定: 1、目标的斜距R; 2、方位角α;仰角β。 如需要知道目标的高度和水平距离, 那么利用圆柱坐标系统就比较方便。在这种系统中, 目标的位置由以下三个坐标来确定: 水平距离D,方位角α,高度H。 图1.1 用极(球)坐标系统表示目标位置

系统原理: 由雷达发射机产生的电磁能, 经收发开关后传输给天线, 再由天线将此电磁能定向辐射于大气中。电磁能在大气中以光速传播, 如果目标恰好位于定向天线的波束内, 则它将要截取一部分电磁能。目标将被截取的电磁能向各方向散射, 其中部分散射的能量朝向雷达接收方向。雷达天线搜集到这部分散射的电磁波后, 就经传输线和收发开关馈给接收机。接收机将这微弱信号放大并经信号处理后即可获取所需信息, 并将结果送至终端显示。 图1.2 雷达系统原理图 测量方法 1).目标斜距的测量 雷达工作时, 发射机经天线向空间发射一串重复周期一定的高频脉冲。如果在电磁波传播的途径上有目标存在, 那么雷达就可以接收到由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由于回波信号往返于雷达与目标之间, 它将滞后于发射脉冲一个时间tr, 如图1.3所示。 我们知道电磁波的能量是以光速传播的, 设目标的距离为 R, 则传播的距离等于光速乘上时间间隔, 即2R=ct r 或 2 r ct R

大数据应用技术课程介绍

大数据应用技术网络课程 1课程目标 通过讲解几种主流大数据产品和技术的特性、实现原理和应用方向,并组织实习项目,使学员了解并初步掌握目前流行的大数据主流技术(采集、存储、挖掘等),了解其特点以及使用的场景,具备一定的大数据系统架构能力,并能自行开展简单的大数据应用开发。 2课程内容 本次课程讲解的大数据产品和技术包括:hadoop、storm、flume等,其中以hadoop为主要培训内容。 3培训课程列表 1.hadoop生态系统 (1)HDFS (2课时) (2)MapReduce2 (2课时) (3)Hive (1课时) (4)HBase (2课时) (5)Sqoop (1课时) (6)Impala (1课时) (7)Spark (4课时) 2.Storm流计算(2课时) 3.Flume分布式数据处理(2课时) 4.Redis内存数据库(1课时) 5.ZooKeeper (1课时) 4培训方式 学员以观看录像、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学习,搭建集中环境供大家实习,并设置作业和答疑环节。每周视频课程约2个课时,作业和实习时间约需2-3小时,课程持续10周左右。

5课程内容简介 大数据技术在近两年发展迅速,从之前的格网计算、MPP逐步发展到现在,大数据技术发展为3个主要技术领域:大数据存储、离线大数据分析、在线大数据处理,在各自领域内,涌现出很多流行的产品和框架。 大数据存储 HDFS、HBase 离线大数据分析 MapReduce、Hive 在线大数据处理 Impala、Storm(流处理)、Spark、Redis(内存数据库)、HBase 数据采集 Flume等 辅助工具 Zookeeper等 5.1Hadoop 1)HDFS 介绍: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被设计成适合运行在通用硬件(commodity hardware)上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它和现有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有很多共同点。但同 时,它和其他的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HDFS是一个高度容错性的 系统,适合部署在廉价的机器上。HDFS能提供高吞吐量的数据访问,非常适合大 规模数据集上的应用。HDFS放宽了一部分POSIX约束,来实现流式读取文件系统 数据的目的。HDFS是Apache Hadoop Core项目的一部分。 培训内容: HDFS设计的思路 HDFS的模块组成(NameNode、DataNode) HADOOP Core的安装 HDFS参数含义及配置 HDFS文件访问方式 培训目标: 使学员掌握HDFS这个HADOOP基础套件的原理、安装方式、配置方法等2)MAPREDUCE 介绍: MapReduce是一种编程模型,用于大规模数据集(大于1TB)的并行运算。概念"Map(映射)"和"Reduce(归约)",和它们的主要思想,都是从函数式编程语言里借来的,还有从矢量编程语言里借来的特性。它极大地方便了编程人员在不会

物联网智能网关工业采集网关数据采集网关的功能及应用方案

物联网智能网关工业采集网关数据采集网关的功能及应用方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物联网智能网关、工业采集网关、数据采集网关的功能及应用方案 无线通讯网关,亦称数据采集网关,数据采集、协议转换网关,工业采集网关,可采用GPRS,433,,,wifi及以太网等多种通讯方式,快速实现近距离、中远程数据采集传输,适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环保、医疗、运输等领域。目前,比较常用的工业智能网关主要包括XL91智能网关和XL90智能网关。 一、XL91智能网关,也叫无线网关,工业物联网智能网关,,无线传感管理主机等,集通讯管理、数据接收、协议转换、数据处理转发等功能,支持手机现场调试的,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 XL91智能网关,可同时接收多个无线传感器数据,支持1路以太网口(Ethernet)、1路RS485串口、无线传输等上行方式,可选GPRS,433MHZ,,WI-FI等无线传输方式。 特点: 1、XL91适用于构建小容量的传感网络; 2、读取、处理、转发传感节点的数据:通讯管理、协议转换、数据处理、数据转发; 3、提供用户要求的协议; 4、1路或490MHz,组成星型或MESH型的网络; 5、可提供用户要求的协议; 构建小型智能传感网络; 协调、管理传感网络节点通讯;

智能传感网络和外部网络枢纽和桥梁:通讯网络转换、通信协议转换;拓扑图如下↓ XL91物联网智能网关应用领域: 1、油田、油井、气田监测; 2、蒸汽管道、供暖管道监测; 3、水泵房的监测; 4、冷藏、仓储环境监测; 5、农业、养殖环境监测。 XL91物联网智能网关应用方案一:拓扑图如下↓ 1、构建小型智能传感网络; 2、传感网络和外部网络的网络转换和协议转换设备。 3、通过433MHz、无线方式读取传感节点的数据; 4、通过GPRS方式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 5、可在现场加装触摸屏,用于现场监视; 6、能源管理系统(EMS):采集局部传感接点的数据上传。 XL91物联网智能网关应用方案二:拓扑图如下↓ 1、构建小型智能传感网络; 2、传感网络和外部网络的网络转换和协议转换设备。 3、通过433MHz、无线方式读取传感节点的数据; 4、通过Ethernet将数据上传至监控计算机; 5、DCS系统:采集压力、温度、气体等节点数据,通过Ethernet、RS485上传至DCS;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方案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目录 1、背景 (2) 1. 1、引言 (2) 1.2、项目目标 (2) 2、应用系统体系结构 (3) 2.1、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构架 (3) 3、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 .............................................................. .3 4、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技术特征 (4) 4.1、数据传输方面 (5) 4.2、数据存储方面 (5) 4.3、历史数据 (5) 4.4、图形仿真技术 (5) 5、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性能特征 (5) 5.1、数据具有实时性 (6) 5.2、数据具有稳定性 (6) 5.3、数据具有准确性 (6) 5.4、数据具有开放性 (6) 6、DCS及实时数据采集机连接说明 (6) 7、系统运行环境说明 (7) 7.1系统网络环境说明 (8) 7.2硬件环境说明 (8)

1、背景 1. 1、引言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电力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快速响应市场,是电力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企业经营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分析、经营决策、计划调度、过程监控、销售服务、资源管理等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综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综合信息集成,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保持柔性,因此,建立全厂统一的生产实时数据平台,就成了流程企业今后生产信息化的关键。 1.2、项目目标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是为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综合优化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数据基础。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是集成,即在获取生产流程所需全部信息的基础上,将分散的控制系统、生产调度系统和管理决策系统有机地 集成起来,不同业务和系统间能够实时的交换和共享数据。 ?建立统一的企业数据模型。 ?解决分期建设的不同应用系统、不同电厂之间彼此隔离、互不匹配、 互不共享的“信息孤岛”问题。 ?保证数据来源一致性,提高数据经过层层抽取之后的可信度。 ?汇总、分析和展示企业历史的业务数据。 ?企业管理层能够直接根据各个电厂的真实数据进行统计数据、分析 逐步钻取直到数据根源。 ?透明底层的数据,监督统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挖掘技术

第6卷(A版) 第8期2001年8月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Jou rnal of I m age and Grap h ics V o l.6(A),N o.8 A ug.2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970092)收稿日期:2000206222;改回日期:2000212214数据挖掘技术吉根林1),2)孙志挥2) 1)(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南京 210097) 2)(东南大学计算机系,南京 210096) 摘 要 数据挖掘技术是当前数据库和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为了使人们对该领域现状有个概略了解,在消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数据挖掘技术的国内外总体研究情况进行了概略介绍,包括数据挖掘技术的产生背景、应用领域、分类及主要挖掘技术;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对关联规则的挖掘、分类规则的挖掘、离群数据的挖掘及聚类分析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介绍了关联规则挖掘的主要研究成果,同时指出了关联规则衡量标准的不足及其改进方法,提出了分类模式的准确度评估方法;最后,描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科学研究、金融投资、市场营销、保险业、制造业及通信网络管理等行业的应用情况,并对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决策支持 关联规则 分类规则 KDD 中图法分类号:T P391 T P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961(2001)0820715207 Survey of the Da ta M i n i ng Techn iques J I Gen2lin1,2),SU N Zh i2hu i2) 1)(D ep art m ent of co mp u ter,N anj ing N or m al U niversity,N anj ing210097) 2)(D ep art m ent of co mp u ter,S ou theast U niversity,N anj ing210096) Abstract D ata m in ing is an em erging research field in database and artificial in telligence.In th is paper,the data m in ing techn iques are in troduced b roadly including its p roducing background,its app licati on and its classificati on. T he p rinci pal techn iques u sed in the data m in ing are su rveyed also,w h ich include ru le inducti on,decisi on tree, artificial neu ral netw o rk,genetic algo rithm,fuzzy techn ique,rough set and visualizati on techn ique.A ssociati on ru le m in ing,classificati on ru le m in ing,ou tlier m in ing and clu stering m ethod are discu ssed in detail.T he research ach ievem en ts in associati on ru le,the sho rtcom ings of associati on ru le m easu re standards and its i m p rovem en t,the evaluati on m ethods of classificati on ru les are p resen ted.Ex isting ou tlier m in ing app roaches are in troduced w h ich include ou tlier m in ing app roach based on statistics,distance2based ou tler m in ing app roach,data detecti on m ethod fo r deviati on,ru le2based ou tlier m in ing app roach and m u lti2strategy m ethod.F inally,the app licati on s of data m in ing to science research,financial investm en t,m arket,in su rance,m anufactu ring indu stry and comm un icati on netw o rk m anagem en t are in troduced.T he app licati on p ro spects of data m in ing are described. Keywords D ata m in ing,D ecisi on suppo rt,A ssociati on ru le,C lassificati on ru le,KDD 0 引 言 数据挖掘(D ata M in ing),也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Know ledge D iscovery in D atabase),是指从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隐含的、事先未知的潜在有用信息,提取的知识一般可表示为概念(Concep ts)、规则(R u les)、规律(R egu larities)、模式(Pattern s)等形式[1].大家知道,如今已可以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存储数据,还可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分析数据和挖掘大量数据背后的知识,而这两者的结合就促成了数

数据采集接口网关

数据采集接口网关Gateway ForeverCredit Gateway数据采集接口网关是北京华恒信远专门为工业标准通讯接口OPC Server软件、数据采集接口软件配套定制开发的一款嵌入式硬件产品,内置两个标准RS-232串口(其中一个串口可以通过跳线设置成RS-485)和两个RJ45以太网口,型号为Gateway-227B,如下图所示: 此外,还有Gateway-240B、Gateway-230B等嵌入式工控机型号,如下图所示。 该设备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两种,其功能与特点如下: 1、OPC服务器:可连接DCS、PLC等控制系统,读写实时数据,包装成OPC Server工业标准通讯接口,提供给实时数据库系统、先进控制系统和MES系统集成商; 2、安全隔离:当数据采集接口网关为实时数据库系统提供实时数据时,它一般位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实时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由于数据采集接口网关采用了内置单向数据传输技术,可达到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实时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隔离目的。 3、该产品操作系统、数据采集程序等均固化,不可修改。一旦被修改,重新启动后,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可防止病毒以及黑客软件攻击。 4、结构先进、安装方便,该产品高度1U,可以直接安装在

标准机柜中,独特的散热技术,1U机箱有多个磁悬浮风扇散热。 5、数据采集冗余设计:支持双机双网冗余通讯。 6、可作为、PI、PHD等实时数据库系统的数据采集终端,也可写数据至关系数据库,为MIS、ERP等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生产实时数据。 网闸FC-Safety FC-Safety管控单向物理隔离网闸,又称管控单向物理隔离网关,是专门为企业过程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之间进行单向物理隔离而开发的一款网络安全隔离设备。 在石油、石化、钢铁、冶金、电力、化工等流程型企业的工业自动化过程中,DCS、PLC、电力综合自动化等过程控制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流程型企业的生产控制过程中。流程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国内越来越普及,由于担心控制网被攻击,企业往往要求企业信息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方案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方案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 项目解决方案 0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目录 1、背 景 ..................................................................... .................................... 2 1. 1、引 言 ..................................................................... ..................... 2 1(2、项目目 标 ..................................................................... ............. 2 2、应用系统体系结 构 ..................................................................... .............. 3 2.1、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构架…………………………………..3 、实时 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功 能….. ........................................................... .3 3 4、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技术特 征 .............................................................. 4

4.1、数据传输方面……………………………………………………..5 4.2、数据存储方面……………………………………………………..5 4.3、历史数据…………………………………………………………...5 4.4、图形仿真技术……………………………………………………..5 5、实时 数据采集系统性能特 征 ...................................................................... 5 5.1、数据具有实时性…………………………………………………..6 5.2、数据具有稳定性…………………………………………………..6 5.3、 数据具有准确性…………………………………………………6 5.4、数据具有开放性…………………………………………………..6 6、DCS 及实时数据采集机连接说 明 ............................................................. 6 7、系 统运行环境说 明 ..................................................................... ................ 7 7.1 系统网络环境说明………………….……………………………....8 7.2 硬件环境说明……………………………………………………….8 1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1、背景 1. 1、引言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 息化。电力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快速响应市

数据采集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数据采集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数据采集系统起始于20设计50年代,1956年美国首先研究了用在军事上的测试系统,目标是测试中不依靠相关的测试文件,由非熟练人员进行操作,并且测试任务是由测试设备高速自动控制完成的。由于该种数据采集测试系统具有高速性和一定的 灵活性可以满足众多传统方法不能完成的数据采集和测试任务,因而得到了初步的认可。大约在60年代后期,国外就有成套的数据采集设备产品进入市场,此阶段的数据采集设备和系统多属于专业的系统。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微型的发展,诞生了采集器,仪表同计算机溶于一 体的数据采集系统。由于这种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优良,超过了传统的自是这一类的 典型代表。这种接口系统采用积木式结构,把相应的接口卡装在专用的机箱内,然后 由一台计算机控制。第二类系统在工业现场应用较多。这两种系统中,如果采集测试 任务改变,只需将新的仪用电缆接入系统,或将新卡在添加的专业的机箱里即可完成 硬件平台中建,如果采集测试任务改变,只需将新的仪用电缆接入系统,或将新卡再 添加到专用的机箱即可完成硬件平台重建,显然,这种系统比专用系统灵活得多。20 世纪80年代后期,数据采集系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工业计算机,单片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组合,用软件管理,使系统的成本降低,体积减小,功能成倍增加,数据处 理能力大大加强。 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国家,数据采集技术已经在军事,航 空电子设备及宇航技术,工业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由于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单片数据采集系统(DAS)。目前有的DAS产品精度已达16位,采集速度每秒达到几十万次以上。数据采集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阶段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更先进的模块式结构,根据不 同的应用要求,通过简单的增加和更改模块,并结合系统编程,就可扩展或修改系统,迅速地组成一个新的系统。该阶段并行总线数据采集系统高速,模块化和即插即用方 向发展,典型系统有VXI总线系统,PCI,PXI总线系统等,数据位以达到32位总线宽度,采用频率可以达到100MSps。由于采用了高密度,屏蔽型,针孔式的连接器和卡 式模块,可以充分保证其隐定性急可靠性,但其昂贵的价格是阻碍它在自动化领域取 得了成功的应用。 串行总线数据采集系统向分布式系统结构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可靠性不断提高。 数据采集系统物理层通信,由于采用RS485双绞线,电力载波,无线和光纤,所以其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工业现场数据采集和控制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由于目前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一个工厂管理层局域网,车间层的局域网和底层 的设备网已经可以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把多台数据采集设备联在一起,以 实现生产环节的在线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

移动信息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移动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由于移动终端的携带方便,信号覆盖广,操作便捷等优势,使得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生活必带随身用品,人们对其给予了越来越高的关注与期望。 企业和政府依托移动终端,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定位技术、通过事件分类编码体系、地理编码体系,形成科学的数据采集和更新机制,完成对流程、管理问题的表单、图像、声音和位置信息实时传递,实现精确、快捷、高效、可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管理模式,实现应用与管理方式的多样化。 一、移动终端应用分析 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的问题: 依赖于纸质表格和手工填报,之后输入至相关的计算机系统。这样的操作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如手段单一、数据传递不及时、无法确认数据采集的地理位置、时间等。 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数据采集的过程无法监控。 大量繁杂的事后录入工作,不但增加了工作量,录入错误的几率也很高。

传统数据获取方式的问题: 要求复杂的数据交互,同时兼顾现场数据查询和数据录入。 需要固定场所、固定布局的企业和政府信息化建设。 人们需要在企业、政府的内网完成数据查询与阅览。而随时随地的获取所需信息至关重要。人们不可能将海量数据带在身边,尤其是当这些数据存储在内网的数据库中的时候。 二、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移动数据采集系统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结合2G/3G等移动通信网络,建立起一套可移动化的信息系统,通过将企业、政府的内部办公、业务系统扩展到移动终端的方式,帮助用户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户随时随地关联内网系统,获取所需任务与信息,按照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快速执行采集任务的填报工作,完成对文字、表单、图像、声音和位置信息的采集和实时传递,保证采集任务的快速构建和及时传输、摆脱地域性和网络资源设备的限制,实现精确、快捷、高效、可视化的数据采集模式。 通过整合移动数据采集、信息查询、第三方系统等,形成一套完备的移动应用平台,终端应用可完成数据录入、查询展示等功能,后台管理系统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采集数据、管理任务分类和派发、查看任务进展、信息反馈、数据统计、分析和展示以及工作监督等相关工作。

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

数据挖掘毕业论文 ---------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随着网络、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信息和知识,它利用了数据库、人工智能和数理统计等多方面的技术,是一类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现状、效据挖掘的方法以及它在Bayesian网建网技术中的应用:通过散据挖掘解决Bayesian网络建模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即如何从太规模效据库中寻找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确定条件概率问题。 关键字:数据挖掘、知识获取、数据库、函数依赖、条件概率 一、引言: 数据是知识的源泉。但是,拥有大量的数据与拥有许多有用的知识完全是两回事。过去几年中,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这一领域发展的很快。广阔的市场和研究利益促使这一领域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数据收集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以从更加广泛的范围和几年前不可想象的速度收集和存储信息。收集数据是为了得到信息,然而大量的数据本身并不意味信息。尽管现代的数据库技术使我们很容易存储大量的数据流,但现在还没有一种成熟的技术帮助我们分析、理解并使数据以可理解的信息表示出来。在过去,我们常用的知识获取方法是由知识工程师把专家经验知识经过分析、筛选、比较、综合、再提取出知识和规则。然而,由于知识工程师所拥有知识的有局限性,所以对于获得知识的可信度就应该打个 折扣。目前,传统的知识获取技术面对巨型数据仓库无能为力,数据挖掘技术就应运而生。 数据的迅速增加与数据分析方法的滞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希望在对已有的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商业决策或者企业管理,但是目前所拥有的数据分析工具很难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处理,使得人们只能望“数”兴叹。数据挖掘正是为了解决传统分析方法的不足,并针对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处理而出现的。数据挖掘通过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各种学习算法的训练,得到数据对象间的关系模式,这些模式反映了数据的内在特性,是对数据包含信息的更高层次的抽象[1]。目前,在需要处理大数据量的科研领域中,数据挖掘受到越来越多

基于wifi的数据采集网关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信息采集领域,具体涉及基于wifi的数据采集网关,包括用于数据采集的数据采集装置、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用于进行远程控制的远程控制终端、用于处理装置与远程控制终端通讯的通讯装置。本技术数据处理能力强、采集精度高、时效性强、运行成本低、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要求 1.基于wifi的数据采集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数据采集的数据采集装置、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用于进行远程控制的远程控制终端、用于处理装置与远 程控制终端通讯的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包括wifi信号放大器和wifi无线路由器;所述 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数据采集装置输入数据的输入接口、连接于输入接口用于储存数据的 储存单元、连接于储存单元用于处理数据的处理单元、连接于处理单元用于向通讯装置 进行数据输出的输出接口、连接于处理单元用于接收通信装置反馈信号的远程信号接 口;所述处理装置的输出接口与wifi无线路由器的信号输入端之间通过wifi无线连接,所 述wifi无线路由器的信号输出端与wifi信号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之间通过wifi无线连接,所述wifi信号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装置的远程信号接口连接,所述wifi无线路由器的 远程通信端与远程控制终端之间通过互联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ifi的数据采集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数字量输入接口电路装置、模拟量输入接口电路装置、RS485输入装置、RS232输入装置、视频输入装置和时钟装置,所述视频输入装置前端连接用于采集图像的摄像头,所述数字量输入接口电路装置前端连接有用于采集电压的电压传感器、用于采集电流的电流传感器,所述模拟量输入接口电路装置前端连接有用于采集温度信息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湿度信息的湿度传感器,所述RS485输入装置前端连接有用于采集振动信息的振动传感器,所述RS232输入装置前端连接有用于进行条码扫描的条码传感器、用于进行二维码扫描的二维码传感器,所述时钟装置连接于处理装置以提供实时时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wifi的数据采集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无线路由器包括供电模块、CPU模块、4G模块和wifi模块,所述供电模块连接于CPU模块、4G模块和wifi 模块以供电;所述CPU模块通过PCI连接于4G模块,所述4G模块与广域网络通信;所述CPU模块与WIFI模块连接,将4G模块从广域网络接收或者发送的信息转换后通过WIFI模块无线转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wifi的数据采集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信号放大器包括wifi模拟信号解调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wifi数字信号调制模块和wifi模拟信号放大模块,所述wifi模拟信号解调模块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wifi数字信号调制模块相连,所述wifi数字信号调制模块与所述wifi模拟信号放大模块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wifi的数据采集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模拟信号放大模块为线性放大器,所述wifi模拟信号放大模块为RF2126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wifi的数据采集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终端为PC 机或手机或PAD,所述远程控制终端包括用于收集服务器反馈信息的信息收集单元、用于进行远程控制的控制单元、用于启动系统的启动单元,所述启动单元内部嵌设有指纹加密协议以及指纹解密协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wifi的数据采集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为实体处理器或云服务器。

【CN110138755A】一种多协议北斗数据采集的网关通信交互服务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62059.8 (22)申请日 2019.04.30 (71)申请人 广东侍卫长北斗科技股份公司 地址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 德富路68号军民融合产业园11楼 (72)发明人 袁泽宇 庄福业 邓维爱 彭文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3203 代理人 陈靖 (51)Int.Cl. H04L 29/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多协议北斗数据采集的网关通信交互 服务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协议北斗数据采集的网 关通信交互服务方法,各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将 二进制信息传输至对应的协议解析服务项目,各 个项目根据各自的厂商协议将二进制信息解析 成可读的信息,存入同一个mongo数据库中,平台 获取数据时只需与gRPC功能模块通讯,让gRPC模 块于mongo数据库中查出需要的信息,展示在平 台上,实现了协议和数据的解耦,消去了设备协 议对平台获取定位数据的影响,可扩展性强,硬 件不制约业务扩展;当要接入新设备时,只需建 立新协议服务便可让设备在系统中运作,省去了 建新平台的时间。上层出入口唯一,方便记录管 理。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110138755 A 2019.08.16 C N 110138755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138755 A 1.一种多协议北斗数据采集的网关通信交互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车载定位设备将信息上传至北斗数据平台; S2:北斗数据平台对数据处理后进行指令下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协议北斗数据采集的网关通信交互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各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将二进制信息传输至对应的协议解析服务项目,各个项目根据各自的厂商协议将二进制信息解析成可读的信息,存入同一个mongo数据库中,平台获取数据时只需与gRPC功能模块通讯,让gRPC模块于mongo数据库中查出需要的信息,展示在平台上,实现了协议和数据的解耦,消去了设备协议对平台获取定位数据的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协议北斗数据采集的网关通信交互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平台按照预整理的设备类型对应指令格式表向gRPC发送指令请求,gRPC将请求存入mysql数据库中,当指令的目标设备上线时,对应的协议解析服务项目从数据库中取得该指令的下发请求,将该条指令按照协议转为二进制编码发送给设备,同时修改该条指令状态为已发送,以供平台查询下发结果,平台不用关心指令是否传至对应的协议解析服务项目或是否成功解析,只需通过gRPC查询下发结果,削弱了协议和平台下发指令的耦合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协议北斗数据采集的网关通信交互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gRPC对外提供数据接口,直接读取mongo数据库中由协议解析服务解析出来的设备信息,同时向外提供以下功能:获取设备最新的定位和状态,获取设备历史轨迹,设置报警规则,下发设备指令等,外部的操作都经由gRPC功能模块进入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协议北斗数据采集的网关通信交互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平台将预设的指令码和参数传入gRPC功能模块中,gRPC将其写入指令表中,协议网关根据上线的设备来搜索这张指令表中未下发的对应设备的指令,如果搜到了就解析为字节流推送,并将指令状态改为发送成功,如果该种设备不支持该指令,则将指令状态修改为未推送。 2

生产现场实时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生产现场实时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摘要:对于大部分制造企业,生产现场的不良品信息及相关的产量数据的实时数据采集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实现高效率、简洁、实时的数据采集,是当前制造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场数据采集仪产生背景 对于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测量仪器的自动数据采集一直是个令人烦恼的事情,即使仪器已经具有RS232/485等接口,但仍然在使用一边测量,一边手工记录到纸张,最后再输入到PC中处理的方式,不但工作繁重,同时也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常常管理人员得到的数据已经是滞后了一两天的数据;而对于现场的不良产品信息及相关的产量数据,如何实现高效率、简洁、实时的数据采集更是一大难题。 太友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精益生产解决方案供应商,针对生产现场的数据采集,正式推出国内首创的现场数据采集领先解决方案,从软、硬件方面帮助客户快速建立车间现场数据采集网络,实时获取车间现场的数据信息,为生产及决策提供实时的数据依据。 生产现场数据采集仪的主要功能 ?实时采集来自生产线的产量数据或是不良品的数量、或是生产线的故障类型(如停线、缺料、品质),并传输到数据库系统中; ?接收来自数据库的信息:如生产计划信息、物料信息等; ?传输检查工位的不良品名称及数量信息; ?连接检测仪器,实现检测仪器数字化,数据采集仪自动从测量仪器中获取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分析计算,形成相应的各类图形,对测量结果进行自动判断,如在机械加工零部件的跳动测量,拉力计拉力曲线的绘制等;

数据采集仪的主要特点 ?配备RS232、RS485串口,可连接多个检测仪器实现自动数据采集; ?配备USB接口,方便数据的输出; ?配备RJ45接口,可通过网线接入网络; ?配备VGA视频输出及音频输出接口; ?内置WIFI模块,可通过无线方式接入,方便现场组网; ?最大支持32G数据存储空间; ?配备4.3英寸触摸屏,方便操作; ?用户可在网络中的任一PC通过接口获取数据,方便进行二次开发; ?配备4.3英寸触摸屏,方便操作; ?可移动测量,即时传输数据,也可测试完成后,通过网络上传数据; ?电源连续工作时间6小时,待机时间长达10天; 生产现场数据采集在品质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数据采集方案可把品质管理人员从处理数据的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实际的品质问题,同时即时的数据采集也使系统真正地实现实时监控,尽早发现问题,避免更大的损失。 另:现场自动数据采集软件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万方数据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作者:刘松文 作者单位: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1 刊名: 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TREND 年,卷(期):2009,(1)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条) 1.段晨东.王俭.张文革智能化住宅小区监控系统设计[期刊论文]-电气自动化 2001(4) 2.虞鹤松.武自芳微机控制技术 2008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刘传宝.申立中.雷基林.徐淑亮.LIU Chuanbao.SHEN Lizhong.LEI Jilin.XU Shuliang单片机 C167CS的 I/O口模拟串口与PC机通信进行数据采集实现方法的研究-现代电子技术2007,30(3) 在做柴油机电控系统开发的过程中,为解决单片机C167CS与PC机通信问题,利用C167CS的I/O 口模拟串口与PC机进行通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多个串口,而且串口通讯高效、可靠、标准统一.系统包括目标机采集子程序、目标机数据发送子程序、上位机接收子程序等,并给出了硬件原理图. 2.期刊论文丁国庆成广1kW电视发射机串口数据采集的实现-西部广播电视2007,1(1) 本文主要阐述了串口所用的各个协议,及计算机串口编程的相关方面. 3.期刊论文田会方.吴兴强.Tian.Huifang.Wu.Xingqiang基于LabVIEW与凌阳SPCE061A实现串口数据采集-微计算机信息2006,22(17) 介绍利用凌阳SPCE061A单片机采集数据,Labview作为开发调试平台,二者之间通过串口实现数据通讯的数据采集系统,详细介绍了软硬件实现方案. 4.期刊论文吴方余.周勇.WU Fang-yu.ZHOU Yong一种基于数据库的串口数据采集保存方案-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10) 介绍了利用ADO技术存储串口采集数据的实现方法.详细讲述了系统通信和数据存储部分的实现过程,同时给出系统的软件硬件的组成结构. 5.期刊论文梁国伟.陈方泉.林祖伟基于LabVIEW的串口数据采集的实现及应用-现代机械2009(5) 本文概述了开发软件LabVIEW的特点,介绍了利用LabVIEW实现串口数据采集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实现了真空度的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即利用LabVIEW的VISA读取真空计的串口数据并进行处理和显示,完成了基于LabVIEW的串口真空度实时采集. 6.学位论文杨致伟基于主动发送/串口监听的实时数据通信方案2006 目前,数据采集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化工具,其应用范围在日益扩大,并不断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实现数据采集方案主要有两种:采用PCI接口的A/D转换卡和使用普通智能传感器。基于PCI接口的A/D转换卡的方案不适合远程数据采集;智能传感器具有高精度、自适应、可靠、稳定、可维护和可扩展等优点,且适合远程数据采集,但是常规智能传感器使用串口接收数据时,实时性较差。 针对当前实时数据采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主动发送/串口监听模式的数据采集方案,即建立智能设备主动向串口发送数据,应用计算机多线程技术建立串口监听线程的采集方案。该方案改变了传统的握手、数据传输、断开连接的传输流程模式,改善了串口实时数据采集的实时性。本文阐述了主动发送/串口监听数据采集方案的原理、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方法,最后通过一套仿真系统模拟了该方案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与传统的采集方案相比,该方案特点如下: 利用了RS-485总线作为传输线路,既可进行远程数据采集,而且易实现多点互连,便于多器件的连接,实现系统冗余配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健壮性。通过中间的智能设备进行采集,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可移植性。采用对不同串口建立不同的缓冲区,可通过扩展计算机串口,同时采集几到几十路数据,实现单机对较复杂的工业现场的集中控制。 自适应性强,智能传感器具有判断、分析与处理功能,它能根据系统工作情况决策各部分的处理,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对于短数据帧的采集效率和速率明显高于普通智能传感器方案。 7.期刊论文华泽玺.王长林.尹忠科.章冲基于主动发送/串口监听模式的实时数据采集-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40(1) 针对数据采集中的实时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采集方案.该方案建立智能设备主动向串口发送数据,应用计算机多线程技术建立串口监听线程.去掉了传统数据采集方案串口通信中握手和断开连接的过程,同时也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每次传输20字节时,传输时间可以缩短到原来的约20%.该方案方案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 8.学位论文苗雄峰GPS数据采集及网络共享系统设计2005 为了把GPS串口数据和GPS中频采集器输出的高速数据在网络中共享,本文设计并研制了基于DSP的GPS数据采集与共享系统。系统包括GPS接收机、GPS中频数据采集器、DSP网络通信配器及计算机四部分。重点研究了DSP的软硬件接口设计和计算机端的网络编程。 对于GPS低速串口数据,直接用计算机串口接收,用VC编程实现了串口接收和网络转发。对于GPS中频数据采集器输出的高速同步多路串口数据,则利用DSP的高速多通道同步接收 ,然后用DSP的网络接口转发到计算机上的网卡。基于DSP开发板,作者完成了DSP的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接收GPS中频接收机输出信号的硬件调试,并解决了多通道同步串口数据的接收缓冲、数据合并、UDP数据报装帧及网络接口驱动等软件编程。在PC端,通过MFC的网络应用开发类CAsyncSocket实现UDP报的实时接收、数据解帧译码、高速存贮,利用Windows消息机制开发了应用程序友好界面。 9.期刊论文谢程刚.刘泓滨用PowerBuilder设计串口数据采集程序-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28(6) 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往往涉及到计算机同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等问题,串口通讯技术正是其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文章探讨了串口通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串口通讯中涉及的属性设置、配置文件调用及用PowerBuilder8.0完成数据采集的方法.为如何用计算机实现串口数据采集提供了一个指导性框架. 10.期刊论文邓洪声.舒大文用Visual Basic 6.0 设计四通道串口数据采集-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4,29(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