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河子大学《免疫学》复试大纲

石河子大学《免疫学》复试大纲

石河子大学《免疫学》复试大纲
石河子大学《免疫学》复试大纲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免疫学考试大纲

(Medicine Immunology)

参考书:《医学免疫学》,曹雪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一、考试目标

1、掌握免疫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

1、熟悉免疫学现象和机制。

2、熟悉与免疫学相关的临床疾病及其免疫学机制。

3、简述医学免疫学发展史及展望。

4、了解免疫分子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二、考试方式和成绩计算

按照大纲规定掌握内容占60%,熟悉内容占30%,科学前沿内容占10%。

测试方式:理论闭卷笔试考试。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免疫学绪论

第二章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掌握免疫的概念,熟悉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了解基本过程。

3.了解免疫病理与免疫性疾病。

4.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第三章抗原

1、掌握抗原的定义、抗原的两个基本性质,掌握半抗原的概念。

2、掌握抗原决定基(表位)的概念、分类,功能性决定基,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共同抗原、交叉反应的概念。

3、掌握抗原的分类。

4、熟悉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5、了解超抗原和佐剂的概念。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1、掌握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2、掌握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结构。

3、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4、掌握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5、熟悉单克隆抗体的概念,了解其制备和应用。

6、了解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第五章补体系统

1、掌握补体系统的概念,熟悉补体系统的组成、命名。

2、掌握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

3、掌握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4、了解补体活化的调控。

第六章细胞因子

1、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 熟悉细胞因子的种类。

2、熟悉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3、熟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4、了解细胞因子的受体和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1、掌握白细胞分化抗原、CD概念。

2、掌握粘附分子概念,熟悉粘附分子分类、功能。

3、了解与T细胞、B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

4、了解CD分子和粘附分子及其McAb的临床应用。

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1、掌握MHC的概念。

2、熟悉HLAⅠ类和Ⅱ类基因结构及其表达产物。

3、了解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和多基因的含义。

4、掌握多态性基本概念,了解连锁不平衡、单元型、多态性的产生及其意义。

1、熟悉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了解相互作用的特点。

2、了解HLA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第九章淋巴细胞

1、熟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2、熟悉ITAM、ITIM构成和功能。

3、掌握T细胞亚群、B细胞亚群和功能。

第十章抗原递呈细胞及抗原递呈

1、掌握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2、熟悉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及其提呈过程。

3、了解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分布、来源及对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4、了解 B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第十一章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掌握T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

2、掌握效应T细胞的作用和细胞免疫的效应。

3、熟悉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双信号)。

4、了解T细胞活化的信号传导过程。

第十二章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1、掌握体液免疫应答概念。

2、掌握体液免疫应答基本过程、B细胞对TD-Ag应答的双信号。

3、掌握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抗体的效应。

4、了解B细胞活化的信号传导途径,B细胞对TI-Ag的应答,Ig类别转换,抗体亲和力成熟。

第十三章免疫耐受

1、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

2、熟悉后天诱导免疫耐受的条件。

3、了解免疫耐受机制,如何建立和打破免疫耐受及在临床中的意义。

第十四章免疫调节

1、掌握T细胞亚群的调节。

2、熟悉抗原、抗体、补体成分调节及抑制性受体调节。

3、了解独特型网络调节、凋亡对免疫应答的调节、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第十五章固有免疫

1.掌握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主要组分及其生物学效应

2、熟悉固有免疫应答的识别机制。

3. 了解固有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

第十六章超敏反应

1.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和分型。

2.掌握Ⅰ~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Ⅰ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

3.熟悉Ⅰ~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第十七章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

1、掌握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的概念。

2、了解生理性自身免疫现象。

3、熟悉病理性自身免疫的诱因。

4、了解病理性自身免疫发生机制。

5、了解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十八章免疫缺陷病

1、掌握免疫缺陷、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及主要临床表现。

2、熟悉AIDS的传播方式、发病机制及预防。

第二十章移植免疫

1、熟悉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2、掌握移植抗原的概念。

3、熟悉移植排斥的机制。

4、了解移植排斥的防治。

第二十一章肿瘤免疫

1、掌握肿瘤抗原的概念。

2、了解肿瘤抗原的分类法及其种类。

3、熟悉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机制。

4、了解肿瘤的免疫学诊断与免疫治疗。

(新)石河子大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

石河子大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 学位申请工作细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一章论文答辩的资格 申请论文答辩的资格: 一、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所有环节,课程合格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二、学位论文经过开题---论文中期检查---论文预答辩,开题至答辩原则上应有一年半的时间,如果中途因故换题,应组织参与首次论文开题的专家进行重新开题,并经导师、学科点负责人、学院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在研究生处学位办公室备案。 三、向学院提交经导师签字认可的原始试验记录材料。 四、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英语和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一)英语要求:

自然科学类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前三年或在校期间CET六级成绩达到355分(含355分)以上; 人文社科类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前三年或在校期间CET六级成绩达到400分(含400分)以上; 自然科学类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CET六级成绩达到320分以上;人文社科类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达365分以上,如果在国外学术期刊(指SCI、EI、SSCI、A&HCI收录源刊物)上用英文以第一作者且石河子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1篇与本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内容一致的研究论文,也可通过。 (二)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要求见《石河子大学关于博士、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 五、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检测。 第二章论文答辩的准备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答辩由研究生所在学院组织,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者,由本人申请,经导师、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批准,报送研究生处审批。

石河子大学《医学心理学》复试大纲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医学心理学》参考大纲 概述 一、“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及“医学心理学”专业 复试科目: 医学心理学 二、考试比例: 心理学基础占30%(其中心理学绪论占10%,基础心理学占20%)、医学心理学常用的技术和方法占30%、常见临床心理问题占40%。 三、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问答题 四、参考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六版的最新版的本科教材《医学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考查目标 掌握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和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 二、考试内容 1、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定义、性质和主要任务。 2、掌握医学心理学与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的关系与意义。 3、了解医学心理学科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一、考查目标: 掌握和熟悉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 二、考试内容: 1、掌握心理各个过程(认知、情绪与情感)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过程和基本特征。 2、掌握人格的概念和人格倾向的主要内容 3、掌握人格心理特征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影响因素。 4、掌握需要层次理论 5、熟悉和初步掌握心理的脑基础与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6、熟悉了解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学基础和心身健康的关系。 第三章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一、考查目标: 熟悉和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各年龄段的心理健康的要点与方法。 二、考试内容: 1、掌握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 2、掌握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3、熟悉和掌握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 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 一、考查目标: 熟悉和掌握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心理生物学理论 二、考试内容:

1、掌握行为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示范作用)内容。 2、初步掌握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划区、人格理论、人格发展分期)的主要内容 3、掌握心理生物学理论(一般适应综合征(GAS)的分期、心理因素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第五章心理评估 一、考查目标: 掌握几种心理评估量表的使用;熟悉和初步掌握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二、考试内容: 1、掌握临床心理评估的意义、目的、评估者条件、协调关系以及职业道德。 2、掌握心理测验的概念、分类 3、掌握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条件)基本特征的内容。 4、了解并熟悉心理测量的原则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掌握EPQ、SCL-90、SDS、SAS测验和评定。 第六章心理应激 一、考查目标: 掌握心理应激、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二、考试内容: 1、掌握心理应激的概念 2、掌握躯体性、心理性、认知性及综合性等应激反应。 3、掌握应激的应对机制及应对方法。 4、掌握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5、熟悉人类应激源的通常分类。 6.识别几种心理防御方法 第七章心身疾病 一、考查目标: 熟悉和掌握心身疾病的概念、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考试内容: 1、掌握心身疾病概念、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心身疾病发病机理与防治原则 3、熟悉常见心身疾病 第八章异常心理问题 一、考查目标: 掌握异常心理的概念、判断标准;焦虑、抑郁的临床表现。 二、考试内容: 1、掌握异常心理的概念、判断标准 2、熟悉常见异常心理问题 第九章健康行为 一、考查目标: 掌握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二、考试内容: 1、掌握健康行为的概念 2、掌握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3、掌握成瘾行为带来的问题。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学习帮手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 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 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

产业经济学习习题附答案 (2)

石河子大学200 至200 学年第学期产业经济学课程试卷 D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产业布局 、产品差别化 、战略联盟 、洛伦兹曲线 、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下面哪句话正确反映了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 、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 、市场结构受市场绩效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 、市场绩效反作用于市场行为,影响未来市场结构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由经济学家()首先创立。 、克拉克B、马克·波拉C、费歇尔D、王树林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中间需求率+最终需求率=1 、某产业中间投入率越高,附加值率越低 、某产业中间投入率越高,附加值率越高 、附加值率+中间投入率=1 、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产出法的直接理论基础是()。 、社会生产目的理论B、两部类在生产理论C、垄断与竞争理论D、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理论 5、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干预手段有()。 A、审批制 B、配额制 C、许可证制 D、出口退税 6、把产业分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等的关联分类法是()。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7、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业包括生产流域的活动 B、产业包括流通流域的活动 C、产业包括服务及文化教育领域的活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哈佛大学SCP分析框架的研究核心是()。 A、市场集中度—生产相对效率 B、产品差别化—利润率 C、集中度—利润率 D、进入壁垒—销售规模 9、下列各项中不是战略产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的是() A、能够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并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 B、市场潜力巨大,可望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 C、能够大量吸收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 D、同其他产业的关联系数较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0、当前适合充当我国战略产业的是()。 A、纺织行业 B、建筑行业 C、汽车行业 D、煤炭行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包括()。 A、市场结构 B、市场行为 C、市场绩效 D、市场需求 E、市场竞争 2、以下情况中()是因为需求结构变化不能适应供给变化而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协调。 A、高档商品出现无法吸引低收入阶层 B、产品生产出来已经过时了 C、某些时尚产品消费者买不到 D、抢购风 3、根据产业与知识的不同关系划分,知识产业包括下列哪几项类型()。 A、知识产业的基础实施 B、知识密集型产业 C、教育产业 D、新材料产业 E、受新知识改造的传统产业

新版石河子大学口腔医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石河子大学口腔医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52)口腔综合 参考书目为: 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 先说说真题阅读的做法… 第一遍,做十年真题【剩下的近三年的卷子考试前2个月再做】,因为真题要反复做,所以前几遍都是把自己的答案写在一张A4纸上,第一遍也就是让自己熟悉下真题的感觉,虐虐自己知道英语真题的大概难度,只做阅读理解,新题型完形填空啥的也不要忙着做,做完看看答案,错了几个在草稿纸上记下来就好了,也不需要研究哪里错了为什么会错…第一遍很快吧因为不需要仔细研究,14份的试卷,一天一份的话,半个月能做完吧,偷个懒一个月肯定能做完吧【第一遍作用就是练练手找到以前做题的感觉,千万不要记答案,分析答案…】ps:用书选择:木糖英语闪电单词+木糖英语真题。 第二遍是重点…你回头再从97年做起会发现答案是记不住的,还会错很多,甚至错的还不一样,以前对的现在错了,上次错的现在对了,正常……第二遍一份卷子大概要4,5天才能完成吧,比如第一天你做完了,第二天从第一篇文章开始从头看,不会的单词全部记下来到自己的单词本子上,最好是专门记真题单词的本子,包括题目,选项里面不会的单词,虽然黄皮书上有解释,但大都不全,甚至给的不是句子里的意思,这个工程还是挺大的,一天两篇就可以了…这一遍也不需要研究句子和答案啥的,只不过记单词中除了自己买的单词大本,还要加

气象学名词解释

二、选择与填空题整理 1.对流层中温度的变化是:【随海拔高度的降低温度升高,湿度加大。】 2. 光合辐射的有效波长:【0.4~0.7um】 3.一团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垂直上升运动时,当r > rd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r相对湿度,rd饱和差,r越大越不稳定) 4.在一天中,土壤表层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将出的是时候】 5.夏热冬冷,春温高于秋温,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是:【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6.在北半球吹地砖风时,背风而立,则低气压在:【左边】 7.暖锋过境,降水区一般出现在:【锋前】 8.在北半球海洋航行,遇到台风威胁时,应驾船驶往风向的【右边】才能脱离危险。 9.昆明四季如春的主要原因【受滇黔准静止锋的影响】 10.每年3月21日前后出现的节气是【春分】 11.根据温度、水分、电荷等物理性质,可将大气从地面到大气上界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11.空气的饱和差也是反映空气湿度的物理量,当饱和差【小】,空气湿润,当饱和差【大】,空气干燥。 13.气温日较差表示【一天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14.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可把植物分为【喜光】【耐阴】 15.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引起气候变化的现象称【季风】 16.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17.根据冷锋移动数度的快慢,可将其分为【急行冷锋】和【缓行冷锋】 18.中国气候的特征有【季风明显、大陆性很强、气候类型多样性】 19.贵州气候的三大特征是【季风性】【高原性】【多样性】 20.小气候的改善主要措施:【灌溉】【翻耕】【镇压】【垄作】及【间作】 21.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短波的蓝紫光散射的结果】 22.我国新疆的瓜果甘甜可口,最主要的人原因是【光照强度强】 23.“十雾九晴”或“雾兆晴天”主要指的是【辐射雾】 24.相对降水率变大说明【旱涝可能性大】 25.逆温出现说明大气是【稳定】 26.随着绝对湿度的增加,露点温度【增大】27.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28.世界有名的大沙漠都分布在【副热带高压带】 29.水分凝结的两个条件是【有凝结核存在】【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 30.气压场的基本形式有【低气压】【低压槽】【高气压】【高压槽】 31.根据气团的移动,可把锋分为【暖锋】【冷锋】【准静止锋】【锢囚锋】 32.表示季节变化的节气有【立春】【夏至】【秋分】【冬至】 33.季风气候的特点【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高温多雨富有海洋性,冬季寒冷干燥富有大陆性】 34.影响我国的主要起团有【极地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变性的下降气团】【变性的热带海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赤道海洋气团】 35.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下垫面因素】【大气环流因素】【人类活动因素】 35.作用于风的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惯性离心力】 36.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夏季多余,冬季干燥,东南多雨,西北干旱】 37.我国属于【亚热带草原湿润季风气候】 38.大气中的O3主要集中在【平流层,该层紫外线辐射强,易形成O3】 39.大气中的水汽【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40.反射率的日变化是早晚大,中午小,其原因是【太阳高度角决定的】 41.露点温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42.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百帕。 43.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地带称为【锋面】 44.气候形成的基本原因之一是【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 45.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北部】 46.贵州辐射能以【西部】最多。 47.干燥疏松的土壤其表土【升温和降温都快】 48.空气中的CO2和H2O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所以称作【温室气体】 49.导热率大的土壤,其热量传递【快】,地面温度日较差【小】 50.暖锋降水在【锋前】,冷锋降水在【锋后】 5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工业地区和大都市局部地区作用更加显著,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52.水面蒸发与气温和【饱和差】成正比,与【气压差】成反比。

产业经济学专业排名

020205 产业经济学 1、专业概况 产业经济学也叫产业组织学,属于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板块,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也是当今经济学的三大前沿学科之一。 2、就业前景 现在产业经济学关心的主要是垄断行业的运行机制以及各垄断 公司的竞争行为,以后想去大型企业工作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个专业。很多大公司都设置有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这些部门就是利用专业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有行业情况,得出分析结果,然后作出企业的决策。这些部门需要的正是产业经济学的专业人才。 3、报考热度 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类经济学,实用性强,对就业很有帮助。该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竞争压力不小。 4、研究方向 产业结构、组织与政策研究、产业投融资研究、现代工业经济与公司制度研究。 5、主要课程 产业组织学、公司理论与实务、产业投资理论与实务、规制经济学等。 6、推荐院校 复旦大学、辽宁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东北财经大学A+ 2 厦门大学 A+ 3 北京交通大学A+ 4 中国人民大学A+ 5 南开大学 A+ 1.2008,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资格线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C类考生:①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或者②目 前在三区就业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 二区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 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东北财经大学: http:https://www.doczj.com/doc/e54835891.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4795 厦门大学: http:https://www.doczj.com/doc/e54835891.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9350 北京交通大学: http:https://www.doczj.com/doc/e54835891.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571 中国人民大学: http:https://www.doczj.com/doc/e54835891.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263 南开大学:

石河子大学关于研究生毕业条件(修订)

石河子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修订) 为了切实保证和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根据我校授予学位的有关要求和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特对我校研究生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应发表的学术论文做如下规定: 一、学术论文数量和层次要求 (一)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1、自然科学类博士研究生至少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在EI收录期刊上(不包括会议论文)发表2篇学术论文; 2、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在SSCI收录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 (2)在C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 (3)在EI收录期刊上(不包括会议论文)发表2篇学术论文; (4)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发表论文1篇学术论文。 (二)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在SCI、EI(不包括会议论文)、ISTP、SSCI、CSSCI等检索收录期刊发表1篇本专业研究领域内的学术论文; 2、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本专业研究领域内的学术论文(不包括综述性论文)。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公开正式刊物上发表1篇本专业研究领域内的学术论文或其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文学艺术作品等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奖排名前六位,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四位、二等奖前三位、三等奖前二位;或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专利号),排序前两名。 二、学术论文发表的具体说明 1、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要求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石河子大学”,且为在学期间(指正式入学之日后)的学术论文。研究生发表论文作者署名要求如下:自然科学类: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二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均可。申请人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与其学位论文内容相关。

新版石河子大学生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石河子大学生物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5)(自命题)生物化学 (806)普通生物学 参考书目为: 1.《生物化学》王镜岩、朱圣庚、许长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陈增阅普通生物学》(第三版) 吴相钰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1、单词 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1)高频核心词 单词书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真题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里面的单词都是从历年考研英语中根据考试频率来编写的。 核心,顾名思义重中之重。对于这类词汇,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分类记忆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比较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这种方法指的是把同类词汇收集在一起同时记忆。将同类词汇放在一起记忆,当遇到其中一个词时,头脑中出现的就是一组词,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写作用词的准确度和自由度。例如:damp,wet,dank,moist,humid都含“潮湿的”意思。damp指“轻度潮湿,使人感觉不舒服的”。

大学农业气象学知识点汇总

农业气象学 第一章地球大气 1、大气圈: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的空气层,整个空气圈层称为 大气圈。 2、大气组成:干洁大气、水汽、气溶胶粒子。 3、水汽的作用:(1)在天气、气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保温效 应 4、气溶胶粒子的作用:(1)保温;(2)削弱太阳辐射;(3)降低大气透明度 5、温室效应:是指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之后,也同时向宇宙和地面发射辐射,对地面起保暖增温作用。 6、气象要素:表征大气状态(温度、体积和压强等)和大气性质(风、云、雾、降水等)的物理量成为气象要素。 7、大气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散逸层。 (1)对流层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②空气具有强烈对流运动。 ③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于此。(天气层) ④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2)平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3)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4)热成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5)散逸层:温度随高度升高变化缓慢或基本不变。 第二章辐射 1、辐射:通过辐射传输的能量称为辐射能,也常简称为辐射。 辐射的波粒二相性:波动性,粒子性。 2、辐射的基本度量单位 (1)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任意面积上的辐射能量,单位J/s 或W (2)辐射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单位J/(s ?^)或W/

m2 o (辐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3)光通量:单位时间通过任意面积上的光能,单位为流明(Im)。 (4)光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单位为(Im/ m2) 亦称为照 o 度,单位勒克斯(lx )。 3、辐射的基本定律: (1)基尔荷夫定律:在一定温度下,物体对某波长的吸收率等于该物体在同温度下对该波长的发射率。 (2)斯蒂芬一玻尔兹曼定律:黑体的总放射能力与它本身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说明物体温度愈高,其放射能力愈强。 (3)维恩位移定律:绝对黑体的放射能力最大值对应的波长与其本 身的绝对温度成反比。表明物体的温度愈高,放射能量最大值的波长愈短。随温度增高,最大辐射波长由长波向短波方向位移。 4、太阳常数(S。):当日地距离为平均值,太阳光线垂直入射的天文辐射通量密度,称为太阳常数。 5、太阳高度角(h):太阳平行光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6、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当地正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 7、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季节的分布规律。 (1)太阳高度角由直射点向两侧递减。 (2)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3)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4)春分、秋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8可照时数(昼长):从日出至日落的时间长度,称为太阳可照时数。 9、日照百分率:实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百分比。 10、昼长岁纬度、季节的变化规律

石河子大学《急诊医学》复试大纲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急诊医学考试大纲 急诊医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1、详述心肺复苏的机理、步骤及原则。 2、详述休克的概念、分类及急救原则。 3、叙述多功能障碍综合征得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急诊处理。 4、叙述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治疗原则。 5、概述各种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 6、简述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理。 7、概述创伤急救和灾害事故急救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8、简述发热、心悸、出血及抽搐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9、简述急性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10、简述急性疼痛、呕吐腹泻和少尿无尿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11、描述急诊危重症监护的基本设置和监护要点。 12、概述急诊检查机治疗技术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二、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 名字解释 问答题 三、参考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本科教材沈洪主编的《急诊医学》本科教材 四、考试内容 (一)绪论 1.急诊医学的概念与范畴及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2.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阶段。 3.急诊医学的专业的特点及观念。 (二)心肺脑复苏 1.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的原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2.成人基本生命支持的原理及步骤。 3.气道异物阻塞与处理基本原则。 4.特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的基本要点。 5.小儿基本生命支持的原理和步骤。 6.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原理及步骤。 7.气道管理与机械通气的基本原则。 8.脑缺血损伤与脑复苏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三)休克 1.休克的概述。 2.各类休克的特点及急救原则。

(四)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机制、特点和治疗原则。 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急诊处理。 3.脓毒症病理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五)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1.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各类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 酸碱平衡紊乱各类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六)急性中毒 1.中毒的机制、临床特点和急诊处理。 2.各种类型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急诊处理。 (七)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1.淹溺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原则。 2.中暑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原则。 3.冻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原则。 4.烧烫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原则。 5.电击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原则。 6.毒蛇咬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原则。 (八)创伤急救 1.创伤急救的概述 2.创伤的院前急救的评分及基本生命支持的原则。 3.特殊创伤急救的概念、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 (九)灾害事故急救 1. 灾害事故急救的概述。 2.灾害急救的特点和急救流程。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分类及处理原则。 (十)发热 1.发热的机理、临床表现及诊治原则。 (十一)心悸 1. 心悸的概述。 2.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 (十二)急性意识障碍 1.昏迷的原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脑出血原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3.脑梗死原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十三)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的分类、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2.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特点和急诊处理。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和急诊处理。 (十四)急性疼痛 1.急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急性胸痛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气象学实习报告总结doc

气象学实习报告总结 篇一:气象学实习报告 ****大学***学院 气象学实习专题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实习成绩: 年月 一、实习目的 该实习是本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以便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知识。通过对不同下垫面性质所引起的小气候变化进行观测,了解人类的生产活动,特别是农林业生产活动受到气候的极大影响;了解人类的生产活动反过来也引起的局部小气候的变化,人类活动主要包括: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性质对小气候的影响,如砍伐森林、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成分(如城市大气成分的变化),对城市小气候产生的影响;人类活动释放热量对小气候的影响等,掌握各种小气候形成的机制和规律及可能对农林业和城市生活的影响。要求掌握常规气象仪器仪表的操作和使用技能,了解气象观测基本环节和原

理,理解本课程理论知识,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打好基础,也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实习,主要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的: 1.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新的知识; 2.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实习方案的设计,并初步掌握气象学实习研究方法和基本测试技术; 3.通过实习数据的整理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分析处理技术。 (1)通过观测各种气象要素,了解和掌握各种气象仪器的构造原理,安装规范,观测方法 和观测数据的整理,数据整理表的制作以及各种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 (2)气象观测要求: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3)要求正确读数,规范做记录,要制作适当的数据处理图表,然后分析和比较观测数据, 并将分析结果与要素原来特有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特点进行比较; (4)了解并掌握不同森林类型所形成的的小气候特点,比较产生差异的原因; (5)了解掌握地形在水热资源分配中的作用,比较不同地形产生不同小气候的原因。

石河子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

一、环境保护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1.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地必要性 随人工自然地迅速扩展,一方面,人从自然中获得巨大利益,推动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地关系也发生着变化.有专家认为:当前世界存在着“五个最终决定和限制我们星球增长地基本问题”,即:人口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地资源问题;工业化问题;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由于带有普遍性,又被称为“全球问题”. 2、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地可能性 (1)对人与自然关系地反思 从主观来看:对于人在自然中地位置,只看到人是自然界地主人,能征服和改造自然,忽视了人也是自然中地一部分,存在于自然界中,必须服从自然规律.过分强调了人地能动性,对受动性认识不足,而实际上真正自觉地能动性地发挥应当是以对受动性认识为约束条件地,如果不以对受动性地认识为基础,能动性地发挥必带盲目性,且最终必摆脱不了受动性地制约.过去人们只追求有利地一面,忽视了有害地一面,只注重自己活动所带来地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忽略了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从客观方面看,造成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地原因在于科技发展水平有限,社会需求与当时自然界地承受力不平衡,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等.当科学发展还不足以使人类更深刻地认识自然规律,认识自然界内部地复杂联系时,人类也就难以预见自己行为第一步.第二步地后果,这是产生盲目性地根本原因.认识有限.改造手段有限,使得人们在物质追求上受主观意志支配,从而造成不协调,当然,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在这一关系中也起相当重要地作用. (2)重建自然平衡地可能性 从客体方面看:自然界地平衡是动态地,这样人就有可能创造条件促使自然平衡向利于自己地方向发展.这是一个追求新地.更高级地有序化地过程.

气象学知识点总结(河北农业大学)

《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基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 第二节大气的组成 第三节大气的结构 第一章辐射 第一节辐射的一般知识 第二节太阳辐射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第四节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第五节地面有效辐射 第六节地面净辐射 第七节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第二章温度 第一节土壤温度 第二节水层温度 第三节空气温度 第四节温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第一节空气湿度 第二节蒸发 第三节水汽凝结 第四节降水 第五节人工影响天气 第六节水分循环和水分平衡 第七节水分与农业生产 第四章气压与风 第一节气压和气压场 第二节空气的水平运动——风第三节大气环流 第四节地方性风 第五节风与农业第五章天气与天气预报 第一节天气系统 第二节天气预报 第六章农业气象灾害 第一节农业气象灾書概述 第二节由水分条件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第三节由温度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 第四节由光照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 第五节由气流异君导致的气象灾害 第七章气候与农业气候资源 第一节气候的形成 第二节气候带和气候型 第三节气候变迁 第四节中国气候特征和中国农业气候特点第五节中国农业气候资源 第六节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分析 第七节气候要素的一般表示方法 第八节季节与物候 第八章小气候 第一节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 第二节农业小气候环境的改善 第三节农田小气候 第四节设施农业小气候 第五节农田防护林小气候

绪论 第一节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 一、气象学概念、研究内容与气象要素 1气象学(概念:研究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形成原因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物理过程:物质和能量的输送与转化过程,如大气的増热与冷却,水分的蒸发与凝结等; 物理现象:风、云、雨、雪、、冷、暖、干、湿、雷电、霜、露等。 2 研究内容 (1)物理气象学。它从物理学方面来研究大气中的过程和现象,揭露这些过程和现象发展的物理规律。 (2)天气学。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由各项气象要素一定的结合所决定的大气状态,称为天气。研究天气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预报未来天气的学科,就是天气学。 (3)气候学。气候是在一较长时间阶段中大气的统计状态,它一般用气候要素的统计量表示。研究气候形成和变化的规律、综合分析与评价各地气候资源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就是气候学。 (4)微气象学。微气象学是研究大气层及其它微小环境内空气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物理气象学的一个分支。 二、气象要素(概念:表示大气状况和天气现象的各种物理量统称为气象要素。) 1.主要的气象要素有:气压、温度、湿度、降水、蒸发、风、云、能见度、日照、辐射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三、农业气象要素学的定义、任务及研究方法 1.农业气象学概念: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农业气象要素:在气象要素中和农业生产相关的称农业气象要素,包括:辐射、温度、湿度、风、降水等。 3.农业气象的研究内容: (1)农业气象探测:包括一起研制、站网设置、观测和监测方法等。 (2)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 (4)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 (5)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气象预报与气象情报 (6)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 (7)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4.农业气象学的任务:(1)农业气象监测。(2)农业气象预报与情报(3)农业气候分区、区划、规划与展望 (4)农业气象措施、手段的研究(5)农业气象指标、规律、机制与模式的研究 5.研究方法:通过调查、观测、试验等结合完成。 6.平行观测法:(1)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构成 (2)主要气象要素、农田小气候要素、农业气象灾害的观测和田间管理工作的记载。 7.在平行观测的普遍原则和指导下,还采用下列方法: (1)地理播种法。(2)地理移置法或小气候栽种法。(3)分期播种法。 (4)地理分期播种法。(5)人工气候实验法。(6)气候分析法。 四、我国气象及气象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大气的组成 一、大气的组成 大气(按成分)分类:干洁空气、水汽、气溶胶粒子 (一)干洁空气组成(25km以下)(%)

卫星气象学期末复习重点

精心整理倾角:这是指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单位度。 轨道周期:指卫星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 星下点:?指卫星与地球中心的连线在地球表面上的交点,用地理坐标的经纬度表示。太阳同步卫星轨道?: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太阳始终保持固定的取向。由于这一种卫星 或辐射温度。 空间分辨率:指卫星在某一时刻观测地球的最小面积。 相函数:综合方向上每单位立体角内的粒子散射能量与粒子所有方向平均的每单位立体角内的散射能量之比,记为p(θ),θ为散射角。 云带:带状云系宽度大于一个纬距称做云带。

纹理:纹理是指云顶表面或其它物像表面光滑程度的判据。 涡旋云系:涡旋云系是一条或多条不同云量和云类的螺旋云带朝着一个公共中心辐合形成的,与大尺度涡旋相联系。 色调:也称亮度或灰度,指卫星云图上物像的明暗程度。 结构形式:指目标物对光的不同强弱的反射或其辐射的发射所形成的不同明暗程度 雹暴云团与暴雨云团的特点: 雹暴云团特点: 1.云团初生时表现为边界十分光滑的具有明显的长轴椭圆型,表明出现在强风垂直 切变下,长轴与风垂直切变走向基本一致;在雹暴云团成熟时,云团的上风边界十分整齐光滑,下风边界出现长的卷云砧,拉长的卷云砧从活跃的风暴核的前部

流出,强天气通常出现于云团西南方向的上风一侧,可见光云图上出现穿透云顶区(风暴核),红外云图上有一个伴有下风方增暖的冷v型。出现大风的边界常呈出现大风的边界长呈现出弧形,这时整个云型可以为椭圆型,有事表现为逗点状云型。 2.飑线云团按其尺度可以再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云团尺度较大时(约2个纬距), (约1 3. 4. 1. 2. 孤立,四周很少有中低云相伴。 3.暴雨云团一般出现于急流云系的右侧,源源不断暖湿气流头部、脊线处,而且在靠赤道一侧不存有急流;暴雨云团也可出现于急流左侧,但云团远离急流轴,无强风垂直切变。

石河子大学研究生英语汉译英5篇

1. 中国父母教育方式 中国的父母往往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以至于不要他们帮忙做家务。他们对孩子的首要要求就是努力学习,考得好,能上名牌大学。他们相信这是为孩子好,因为在中国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只有好成绩才能保证前途光明。中国父母还认为,如果孩子在社会上取得大的成就,父母就会受到尊重。因此,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爱好和兴趣,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 参考译文: Chinese parents tend to place so much emphasis on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that they won’t let their kids do any housework。 The primary demands that they want to make of their childre n are to study hard, to achieve high grades in order to enter top universities。 They believe it is good for their children because in such a highly competitive society, only the best achievement can ensure a bright prospect。 Also, Chinese parents claim that they will be respected if their c hildren get significant status in the society。 Therefore, they are willing to sacrifice time, habi ts and interest of their own to provide their children with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2 水资源 中国的供水与卫生情况正在经历一次大规模转型,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诸如快速城市化、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扩大等。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也给中国带来极大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可以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却急剧减少。水资源危机所带来的生态系统恶化的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紧迫问题。 参考译文: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in China is undergoing a massive transition while facing numerous challenges such as rapid urbanization, a widening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as well as urban and rural areas. Water scarcity and water pollution in China also pose great challeng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people's demand for water has been constantly increasing, but the water resource available for human is sharply decreas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system brought about by the water resource crisis threatens human's existence seriously. How to make use of the water resource more effectivel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hat all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face. 3. 新意与创意 原文: 在吸收外国文化精华的时候,我们不应满足于一味模仿,没有创造。沉溺于简单的模仿将扼杀创造力,我们也不可能攀登艺术的新高峰,也不再可能问世界展示我们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简单的模仿与新意和创意完全是两回事,事实上,新意和创意是现代风格与传统风格的交融,是外国特色与本民族特色的融合,是艺术特质与教育本质的结合。 参考译文: While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a foreign culture, we should not be content with imitation withou t creation. An obsession with simple imitation will sterilize creation, and as such it will be impossi ble for us to scale new heights in art and impossible to present to the world excellent works of ou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