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6年湖南省湘潭市招聘语文教师考试试题二

2006年湖南省湘潭市招聘语文教师考试试题二

2006年湖南省湘潭市招聘语文教师考试试题二
2006年湖南省湘潭市招聘语文教师考试试题二

2006年湖南省湘潭市招聘语文教师考试试

题二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___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 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 )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 )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 ( )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 )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再接再

按就班颠不破床架屋枕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

④感时花溅泪,。 (杜甫)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板桥)

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三、阅读能力考查(18分)

阅读下列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争论。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李四光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

感到激动。”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是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由衷的感激之情。他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他还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就要具有宽广的胸怀。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反对意见。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分)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C.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D.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⒎文中有四句名人名言。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可以做道理论据的两项是( )(2分)

A.正如李四光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D.普鲁斯特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⒏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2分)

⒐能否删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什么?(2分)

⒑第一段中加点词语“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指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1分)

答:

⒒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1分)

(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模拟训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逐字稿万能模板 1.题目:《桥》 2.内容: xx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xx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xx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xx。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sì)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jiū)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dèng)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xx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xx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xx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chān)扶着,来这里祭(jì)奠(diàn)。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3.基本要求: 带领学生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洪水的无情 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学习分析本文的所运用到的手法和技巧。 十分钟内完成,适当的板书设计。 更多面试干货,请关注教师之梦微信公众号在后台回复“面试资料”获取更多。 【教学过程逐字稿】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原则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9.“教书”与“育人”是( )的关系。 A.并列的 B.递进的 C.互补的 D.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10.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里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1.“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2.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职业的( )。 A.多样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4.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演法 B.探究的方法 C.直观的方法 D.实习的方法 15.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四项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 荸荠苹果完璧归赵无精打采 B. 恫吓茄子无动于衷歇斯底里 C. 悱恻讹诈再接再励宏伟蓝图厉 D. 奇葩瘸子处心积虑奋发图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C ) A.7月21日,在德国首都柏林,购买到《哈利·波特》完结篇的书迷们欣喜若狂。 B.中国武侠电影以其高深莫测的功力和博大精深的哲理,深受外国观众的喜爱。 C.在记者的记忆中,洪灾区是这样的:大堤上绵延数里的救灾帐篷,数万群众安土重迁,在救灾帐篷里,白天日晒雨淋、晚上蚊叮虫咬。 D.“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亮、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纵观奥斯卡金像奖的获奖影片,虽然各有千秋,但它们的共性都是能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任何一门艺术,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想象都会缺少灵性。 ①空间的想象,②赢得了观众的拥护;③想象的空间,④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感受。⑤让观众丰富了影片,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③⑤④①② D.①⑤④③② 4.“飢”和“餓”两词意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B)。 A. 语法功能不同:“飢”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定语;“餓”则只能做谓语。 B. 程度深浅不同:“飢”是一般的饿,即感到肚了空,想吃东西;“餓”是严重的饿,指根本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而受到死亡的威胁。 C. 范围广狭不同:“飢”可以用于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餓”只能用于人。 D. 侧重的方面不同:“飢”侧重于内在感受;“餓”侧重于外在表现。 5.根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特点,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注意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A ) A.成长纪录袋B.考试成绩C.学习习惯评价D.结果评价 6.《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这一系列中的一项是(C )A.诗歌与散文B.小说与戏剧C.新闻与写作D.文化论著研读 二.填空题(共10分) 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古诗文名句(6分) ⑴柳永在《雨霖铃》一词中感慨:“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苏轼则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解嘲:“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⑵杜甫在《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煜则在《虞美人》词中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则在《声声慢》中一声长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⑶荀子在《劝学》中说:“吾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韩愈在《师说》中说:“是故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 刘勰《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9.义务教育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三.简答题(20分) 10. 简析《神曲》的艺术特征(8分)

(完整版)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和教案参考(最新)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和教案参考(最新) 小学语文《母鸡》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小学语文《母鸡》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喜欢母鸡么?为什么喜欢或者为什么不喜欢? 接下来,我们去看看本文的作者老舍他是喜欢还是讨厌母鸡呢?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想想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写喜欢的自然段是?找出关键词。(一向讨厌1~3,不敢再讨厌4~10。) (三)体会情感 1.自由阅读1~3自然段,圈出重点语句,看看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 ①抓住:“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体会母鸡无病呻吟。“趁其不备”“狠狠”,体会母鸡欺软怕硬,暗箭伤人。 ②运用夸张的手法体现母鸡拼命炫耀自己。 ③再次齐读,指导读出母鸡令人讨厌的感觉,也可让学生模仿母鸡的动作,去体会作者对母鸡的讨厌。 过渡:作者既然那么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你找到秘密了吗? 2.齐读第4~10段,边读边用笔画一画,哪些语句中体现了母鸡什么样的魅力与情怀?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母鸡可能会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小鸡躲在妈妈的怀抱里会说些什么? 说话练习,让孩子们用书上的语言填空。(此处举出具体例子,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深化中心 1.看到这令人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时还仅仅是喜欢那么简单吗?(敬佩) 这只母鸡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无悔付出,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再读9自然段。 2.作者仅仅是在赞美鸡妈妈吗?(不是)正因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正因为母爱的伟大,所以老舍先生的情感才从“一向讨厌母鸡”变为“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喜欢、敬佩、赞赏……) 是呀,此时,作者对母鸡已经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了。(带着对母爱的崇敬再读第九自然段。) (五)课后作业 课后对比阅读老舍的《猫》,下节课交流这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板书设计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卷 1.下列不属于课外教育活动的是()。 A.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 B.学校开展“小发明”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C.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赏析 D.学校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2.()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精神关怀的基本内容。 A.关心、理解、尊重与信任 B.爱护、理解、尊重与信任 C.关心、理解、爱护与信任 D.爱护、理解、关心与信任 3.班主任以教学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和评论,班主任的这项工作是()。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4.不少班主任请学生轮流当班长,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及班级事务,成为班级的主人。这种班级管理的模式是()。 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5.班级管理的模式中,()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这种管理思想是由彼得·德鲁克提出的。 A.平行管理 B.民主管理 C.目标管理 D.常规管理 6.王老师在上课时发现两名男生互相打闹,王老师的处理方式不恰当的是(多项选择题)。 A.立刻制止,当众批评 B.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C.当着全班的面将两位同学叫出去批评

D.眼神示意,下课后处理 7.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以下属于课外活动的有(多项选择题)。 A.参观访问 B.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C.实验课 D.课外阅读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多项选择题) A.权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果断型 9.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需要做到(多项选择题)。 A.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重视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B.通过集体教育教会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C.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D.利用规章制度疏导、启发学生,并选择适当机会进行表扬和批评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四项中拼音标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匕首bǐ卑鄙bǐ剥玉米bāo擦黑板cā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s://www.doczj.com/doc/e53251941.html,转载请保留出处。 b.咱俩liǎ成绩jì足迹jì当天dàng c.出殡bìn蓓蕾lěi杜甫fǔ车辆liàng d.泡沫pào陌生mò宁肯níng哺育bǔ 2.下面四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红军的主力度过了天险大渡河。 b.道路在艰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c.他毫不迟疑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d.晨雾弥漫,仿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沙。 3.下面四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学习搞好。 b.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 c.我最爱读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 d.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4.根据意思写出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a.不顾个人安危,奋勇直前——奋不顾身 b.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废寝忘食 c.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势如破竹 d.连声称赞个没完——赞不绝口 5.“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陈琳b.曹植c.曹丕d.王粲 6.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a.拼音认读能力b.识字写字能力c.汉字认读能力d.汉字书写能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7.名句填空(4分) ⑴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⑵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两岸猿声啼不住,。 8.普通话是以___________为标准音,以___________为基础方言,以___________为语法规范的共同语言。 9.语文是最重要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简答题(16分) 10下面两个句子各是用什么方法修饰的?这样修饰后各有什么好的表达效果? (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11.简要分析骆驼祥子的悲剧原因。 12.请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简单说说你对于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问题的认识。 四.鉴赏题(28分) 13.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道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道 (附答案)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 1

《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 2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解析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 试真题及解析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 真题演练及解析 试讲题库基本信息: 学段:小学 科目:语文 年级:二年级(上) 教材版本:人教版 试讲题库专业信息: 试讲题目:《坐井观天》 教材正文(教材图片或教材文字): 试讲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识字教学,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字词。 (3)结合关键词句理解青蛙的自大。 (4)结合板书进行讲解。 教案设计及要求解析 教案设计: 课题:《坐井观天》 课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青蛙的自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关键词句理解青蛙的自大。 教学准备:活动的挂图、玻璃板、投影仪或生字卡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16开的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 提问:“坐井观天”中的“观”字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又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写谁坐井观天结果怎样(启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暂不讨论。)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学习生字 1 教师示范方法: (1)学习“观”字。(教师板书:观guān) ①“观”字是什么结构的字? ②“观”字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怎样解释? ③用“观”字组词。 (2)学生运用工具书及方法自学生词,师生交流、检查: 沿、际、抬、信、答 (3)做猜字游戏。

(4)你能从字形结构上给这课的九个生字归类吗(观、沿、别、际、抬、信这六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答、百、弄这三个字是上下结构的。)(二)理解课文大意 (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 全班交流:无边无际井沿一百多里大话 (2)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 (3)交流课文大意。 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 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 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 三、研读课文,理解青蛙自大 1小鸟认为天是怎样的 (1)无边无际:没有边界,非常大。 (2)请你试着把天很大的样子读出来,先自己读一读。 2 青蛙的观点又是怎样的 (1)大话: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却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2)什么样的话是大话呢(吹牛、夸张、不切实际)(撒谎的话是谎话。)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坐在井里,没有出去) (3)试着把青蛙的话读一读。(男生读) 3、青蛙和小鸟都认为自己说的对,那么你认为谁说得对小组先讨论。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 ) 满分: 100 分 、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着作是 ( ) A .《学记》 A ?杜威 B ?斯普兰格 C.拉伊D ?赞科夫 3 ?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 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 4 ?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 ) 。 A .永恒性 B .历史性 C .阶级性 D .相对独立性 .《论语》 C .《论演说家的培养》 .《理想国》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布卢姆 C ?凯洛夫

5.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 ) 。 A .学校 B .少年宫 C .教育考试制度D.教材 6.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 ) 。 A ?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 C .主导作用 D .决定作用 7.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 A .感知知识B.理解知识 C .巩固知识 D .运用知识 8.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班级授课制B .小组合作学习 C.个别教学D .现场教学 9. 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 A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1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总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 ) A .共产主义接班人 B .社会主义建设者 C .好公民 D .好儿童 11.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 。 A .观察法 B .谈话法 C .问卷法 D .实验法 12.课外校外教育从确定活动的内容、要求到选择活动方式,从安排活动的具体步骤到组织实施等,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这反映了课外校外教育具有( ) 。 A .独立性 B .灵活性 C .自愿性 D .实践性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 明理由。 1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1 4 .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教育目的就应该仅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四项中拼音标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匕首bǐ 卑鄙bǐ 剥玉米bāo 擦黑板cā B.咱俩liǎ 成绩jì足迹jì当天dàng C.出殡bìn 蓓蕾lěi 杜甫fǔ 车辆liàng D.泡沫pào 陌生mò 宁肯níng 哺育bǔ 2.下面四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红军的主力度过了天险大渡河。B.道路在艰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C.他毫不迟疑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D.晨雾弥漫,仿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沙。 3.下面四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学习搞好。 B.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 C.我最爱读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D.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4.根据意思写出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C) A.不顾个人安危,奋勇直前——奋不顾身B.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废寝忘食 C.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势如破竹D.连声称赞个没完——赞不绝口 5.“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D ) A.陈琳B.曹植C.曹丕D.王粲 6.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B A.拼音认读能力B.识字写字能力C.汉字认读能力D.汉字书写能力 答案:1.D(“宁肯”的“宁”应读nìng)2.C(另三项中分别有别字“度”“在”“拂”)3. 4.C(应是“高屋建瓴”)5.D 6.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B ) A.130 B.140 C.150 D.160 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C )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 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 )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

D.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 )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 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C )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 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D ) A.一般化 B.具体化C.分化 D.泛化 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题模板

xx教育小学语文教师“试讲题”如下: 一、文字运用 1.请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稗官野史暴殄天物便笺训戒挑衅慰藉恶劣 2.仿句练习 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 读书,,; 读书,,。 3.说出含有数字的三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积淀 1.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A、晚春 B、仲夏 3.“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A、《西厢记》 B、《红楼梦》 C、《红色娘子军》 D、《红灯记》 4.我们平时常说“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请问这句名言出自于英国的哪位作家? A、雨果 B、拜伦 C、雪莱 D、普斯金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王充 6.“文房四宝”中的毛笔是谁发明的?( ) A、乐毅 B、闻仲 C、蒙恬 D、刘伯温 7.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提到了几个地名:()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七个 8.由唐代诗人贾岛和韩愈斟酌的诗句引申而来的词语( ) A、切磋 B、推敲 C、琢磨 D、品味 9.“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 三、语言表达 1.你读过哪些中外名著,其中最喜欢哪部作品?为什么? 2.如何看待猪八戒这个人物,请分析。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14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1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11、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12、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 )。 A、器械型操作技能 B、细微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1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下面哪种儿童发展观的观点(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教育论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Rén 和Chóng 。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女和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击和从长计议。(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曹丕和曹植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风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颂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另外)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勉强)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尚且)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居然/竟然)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题很完整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简答题和论述题 1.如何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进行有效深入的阅读? 2.语文教师要具有哪些学科知识? 3.教师在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要从哪几方面注意活动的综合性? 4.你认为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阅读能力? 5.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哪些方面的写作能力? 五、论述题 1.作为教师,我们应从几方面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 2.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综合性学习中,如何在内容上拓展延伸,体现开放性? 3.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进行有效深入的阅读? 4.试论述习作教学策略。 5.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怎样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1.教学设计的意义有哪些? 2.新时代的教学设计应努力在哪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3.如何注重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4.设计教学目标要注意的问题? 5.你对“学习者语文学习的起点”怎样理解? 6.学习内容分析工作主要分哪几个方面内容? 7.新课程要努力开发教学活动的几种学习资源是什么? 8.在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中“合理确立教学目标”应注意什么? 9.学期教学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的关系是什么? 10.语文教学设计中练习设计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教学设计? 2.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设计与听课记录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3.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必要性。 4.怎样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5.教学设计时如何“落实以人为本——教学设计的目的”? 6.谈谈你对“教学设计时要让语文与生活相联系”这一资源意思的理解。 7.谈谈你对“深入解读文本”的理解。 8.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准备,主要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9.联系自己的教学设计的实际,谈谈教学反思的必要性及其策略。 四、简答题 1.三维目标包括哪些方面? 2.知识与能力主要指哪些? 3.过程与方法主要指什么?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要指哪些方面? 5.三维目标强调的双基有哪些特点? 6.《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分别有哪些? 7.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有哪些表现? 8.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特别强调那些? 9.三维目标之间的基本关系是怎样的?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甘孜园丁导航教育基础知识考试 一、选择题(共80题。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一类是单项选择题,另一类是多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50题(在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在相应的题号里填涂。) 1.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B )。 A.教学方法改革 B.课程改革 C.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D.教育结构改革 2.教师职业相比其它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其职业角色的( D )。 A.社会化 B.知识性 C.稳定性 D.多样性 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B )。 A.思想品德工作 B.教学工作 C.教务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4.思想品德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其中属于基础要素的是( A )。 A.知 B.行 C.意 D.情 5.下列关于教育家及其著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1903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的梅伊曼 B.孔子的《论语》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6.依据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儿童早期哪个内驱力最为突出( A )。 A.附属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情感内驱力 7.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为( B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持续平缓 D.呈倒U型 8.提出平行教育的的教育家是( C )。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马卡连柯 D.孔子 9.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具有( C )。 A.依赖性 B.继承性 C.相对独立性 D.历史性 10.马克思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论是(C )。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宗教起源论 1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 B )为主。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生活知识 D.生产知识 12.目前世界各国主要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C )。 A.活动课时制 B.个别教学制 C.班级授课制 D.小队教学制 13.利用图形表格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C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 14.在教育制度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 D )。 A.社会教育制度 B.企业教育制度 C.家庭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D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要使“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变成“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其必要条件是( A )。

2020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0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性与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

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再接再按就班颠不破床架屋枕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①学而不思则

2019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完整版)45825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 养[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

家D.英国医生[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解析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 真题演练及解析 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试讲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随文进行字词讲解,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强化语感训练,提高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题意 1.播放名曲《送别》,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导入本诗学习。

2.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 (意图:在师生交流中,通过画面──黄鹤楼雄姿、简笔画──黄鹤楼及广陵位置、故事──李、孟交往的生动内容,使学生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达到了解题入境的效果。) 3.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二)初知诗意,质疑梳疑 1.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指读正音。 2.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或注释了解诗的大意,并激励学生质疑。 3.集体交流:(1)弄懂“西辞”的含义,理解“下扬州”“孤帆”“尽”“唯”的意思。(2)提出疑问,并梳理出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三)赏析佳句,入境悟情 1.师讲述李、孟真挚友谊的故事,为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情作好铺垫。 2.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 (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 (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意蕴,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笼罩在淡蓝色的薄雾中,雾气时聚时散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3)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烟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意图:抓住“烟花三月”的“烟”,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想象,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先让学生感受、理解,再表达美的感受,融理解运用为一体。)(4)拓展理解:“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5)指导朗读前两句。 3.品析“碧空尽”“唯”的含义。 (1)品第三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体会诗人仁立凝望远帆的情景。 (2)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朋友感情之深。 (3)从最后一句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对挚友的一片深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