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篇学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心得体会与感悟

8篇学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心得体会与感悟

8篇学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

惕》心得体会

【篇一】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他强调,“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一重要指示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

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取得了重大成效,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坚持以上率下,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全党树立了榜样和标杆。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清醒看到,“四风”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不可忽视。无论是“调研现场成秀场”、“脸好看事难办”,还是“以会议落实会议”等现象,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现实警示我们,纠正“四风”切不可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初锲而不舍抓下去、抓到底。

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带头抵制歪风邪气,带头弘扬清风正气,不断激发正风肃纪的正能量。在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领导干部更应树立从严从实的导向,力戒形式主义,以好的作风确保好的效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纠正“四风”没有休止符。坚持不懈推进作风建设,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广

大党员、干部必将以良好作风凝心聚力,以奋斗姿态干事创业,不断在新征程上夺取新胜利、续写新篇章。

【篇二】

在我党的历史上,同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显性问题明显减少,但仍然面临反弹回潮压力,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固不化,出现了新的变种,对党内政治生态造成恶劣影响。

去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久前,中央纪委办公厅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梳理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风会风文风及检查调研四个方面的12类突出问题,明确了确保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的9条具体举措。中央纪委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自我革命”的一个重点,敢于揭短亮丑,靶向更加明确,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顽固之敌”,积小胜为大胜,由“战场”主动化

为“全局”主动,以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实现作风建设的根本性好转的重要举措,是站在新的起点上对作风建设作出的再动员、再部署、再深化。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越是在经济发展关键期、社会转型深水区,越需要唤起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越需要我们做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越需要党员干部的言行具有示范效应。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者眼中没有

群众,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不能根据当地当时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唯书、唯上,不唯真、唯实,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败坏社会风气,污染政治生态,对于凝聚党心民心危害极大,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危害极大!

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包括思想观念的惯性,担当精神的缺失,工作能力的不足,工作方法的单一,体制机制的不完善,等等。不过说千道万,作风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党性问题。那些出了问题的党员干部正是因为党性修养放松、宗旨意识淡薄,价值观、权力观和政绩观出现偏差,才会摆弄自

欺欺人的形式,成为颐指气使的官气。一些领导干部特权思想、等级观念严重,遇事总是高高在上,习惯于简单粗暴的长官意志和发号施令,使他们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俘虏。有些党员干部自己功底不厚,本领不高,面对矛盾和问题时,心中无数,束手无策,拿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只好把上级精神原封不动地照抄照转下去,而不管是否符合实际,不管是否能解决问题。有些党员干部循规蹈矩“一刀切”,一有工作就习惯开会、发文、评比,一讲工作创新就习惯提新口号、整几个新词,对上面的决策部署空喊口号、不抓落实。有些党员干部安于守成“不出事”,习惯按照过去的标准守好摊,简单重复和套用原有方式方法,导致不作为、慢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病灶难以根除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有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存在“灯下黑”“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等问题,他们把自己当成改进作风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和践行者。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首先要要在精准上下功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往往比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难分辨、难定性。各级党组织集中力量开展深入调研,要聚焦突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摸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把握共性、突出个性,强化“靶向治疗”。要坚持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精准监督发现问题,精准量纪执纪,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过程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察实情寻实策,面对群众听真话找问题,

整治效果最终由人民群众来评判。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坚持抓重点、抓关键。要紧盯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中央决策部署的行为,特别是集中整治工作要与正在开展的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污染防治和环保问责工作、民生领域相关工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要专项工作相结合。因此,各级党委要按照《工作意见》“对标找差,对标整改”,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要全面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和督促解决阶段性、典型性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不搞“一刀切”,不能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用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关键是落实好各级党委要履行主体责任、纪委监委要履行监督责任,做到“两个责任”一起抓,“两个轮子”同步转,对爱惜羽毛、回避问题、整改不力,“走过场”“做虚功”等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行为及时纠正,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予以问责。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服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克服“差不多了”“可以歇一歇了”的想法,增强经常性对照检查的承受力,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的习惯,提振敢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下更大功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

坚强政治保证。

【篇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并向全党提出了改进作风的新的明确要求,“把纠正‘四风’往深里抓、实里做”,既要求一以贯之地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紧盯不放,又进一步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宣战”,明确提出“注意发现和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式对待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仅仅当作口号等突出问题”。这是纠正“四风”的深化和拓展。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由来已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早在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用10个“有的”列举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反对形式主义,重在解决作风漂浮、工作不实,文山会海、表面文章,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等问题。反对官僚主义,重在解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作风霸道、迷恋特权等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但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还败坏社会风气,污染政治生态,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再次决定从作风建设,特别是整治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突出问题抓起,一以贯之,步步深入。说明抓作风建设不会停止,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改善作风,中央政治局从自身做起,形成以上率下的良好氛围。

采取了抓重要节点,紧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工作方法,严肃查处一批违规违纪作风问题干部,使短期内实现了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上扬。同时,做好坚持、巩固、深化的文章,做好抓常、抓细、抓长的工作,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深挖在执纪审查中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有效防止反弹。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全面从严治党”的号角己然吹响,党员干部要学思践悟,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想纵深发展。

【篇四】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十八大以来,党风政风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很多形式主义的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却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级行政生态的方方面面。有的领导下去调研就像搞旅游路线一样,只注表,不注里,习惯于去那些刻意渲染太平盛世的地方,偏爱于那些刻意准备好规划好的路线图,不主动深入那些问题比较复杂、条件恶劣的地方,把调研当作“秀场”。一些干部在领导面前刻意作秀,虚假浮夸,报喜不报忧,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热衷于为领导造声势、做场面,做新闻、上电视台,气球满天飞,鼓乐喧天。一些地方文山会海,花拳绣腿,重安排、亲落实,上

级来了,摆摆样子、装装孙子、巧用票子。有些领导,官味太浓,官腔太重,官架子太高,玩山头主义,扮演土皇帝角色。处理问题的时候,迷恋于“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亲力亲为”等文字游戏。一些干部,热衷于在领导面前绣花出彩,刻意奉承讨好,有意巴结站队。一些单位乐于在相机上做足功夫,什么工作只要相机一到位工作就有为,尤其是一出现领导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场景,“甚至”与群众一起干粗活脏活的时候,一些干部就会潜意识地“咔嚓一下”,象征性地做样子。一些迎检工作,总是在表册上、在资料上、在包装上、在酒桌上下功夫,以为表册包装精美、酒桌文化精通,检查绝对通过。

【篇五】

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文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作出指示,他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纪检监察机关从治理公款大吃大喝、旅游、送礼等奢靡之风入手,以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带动了作风整体转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查少数领导干部躲进培训中心、私人会所奢靡享乐,超标超配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借婚丧喜庆敛财等问题;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点查处乱作为、不担当问题,纠正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

件落实文件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着力解决党章意识不强、看齐意识淡薄问题,实现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纪律上的新进步。在锲而不舍的整治之下,“四风”问题有了巨大改观,社会也己经形成了共识:纠正“四风”不会是“一阵风”,它必将永远在路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如今又出现了种种变体:一些领导干部调研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调研现场成了“秀场”;一些单位“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一些地方注重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地方层层重复开会,用会议落实会议......纷纭复杂的“四风”乱象,看似新表现,实则老

问题,说明侥幸态度、特权思想在一些人心里始终存在,依然会以种种形态表现出来。这也提醒我们,纠正“四风”的成果是巨大的,但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切不可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

我们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契机,持续深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力度不减,温度不降,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不断巩固深化纠正“四风”的成果,确保我们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篇六】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并向全党提出了改进作风

的新的明确要求,“把纠正‘四风’往深里抓、实里做”,既要求一以贯之地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紧盯不放,又进一步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宣战”,明确提出“注意发现和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式对待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仅仅当作口号等突出问题”。这是纠正“四风”的深化和拓展。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由来已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早在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用10个“有的”列举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反对形式主义,重在解决作风漂浮、工作不实,文山会海、表面文章,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等问题。反对官僚主义,重在解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消极应付、推倭扯皮,作风霸道、迷恋特权等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但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还败坏社会风气,污染政治生态,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篇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要破除形式主义,切实将“四风”问题落到实处。对于“四风”问题,我们党员干部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上的学习,喊喊口号,而要深入到基层中去了解,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哪些地方还做的不够,需要改进。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该处理的处理,绝不姑息,并以此为戒,从而达到转变作风的真

正目的。

作为一名党员要严于律己,时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在这种大环境下,切实在思想上警醒起来、行动上坚决起来,守住廉洁从政底线。倡导简单之风,做到物质生活简单、人际关系简单,追求知识渊博、情趣雅致的精神富足,想的是如何更好服务人民。

通过学习,使我领会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深刻查找自身的问题,检查自己有无“四风”问题存在,及时纠正,端正态度,不但从理论上领会精神,还要从工作中践行,坚决抵制“四风”的不正之风。要加强自身党性和修养的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工作,端正态度,深刻领会,落到实处。

【篇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了重要指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下来,我也认真拜读了新华社这篇文章,对里面列出的10种老问题新表现有一些共鸣,结合基层工作的所见所知所悟,对一些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是“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现象。我们现在的一些为民服务的窗口,一些为单位服务的权力部门,服务的效力大打折扣。有些偏远点的老百姓,大老远赶来,可能就是因为业务工作人员的临时有事,把他们一天都耽误了事还没办成;一些乡镇街道的工作人员去部门办事,也可能因为业务人员的开会或临时有事,一半天、一天耗在等待上可是事还是没办成;一些本

来在很好解决的一些小问题就把资料打回去叫别人重新做好了

再来,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二是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材料”落实“材料”现象。现在一些地方开会,就把从上面开会带回来的材料照念,而不是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讲,有目的性的贯彻落实,用会议贯彻会议,到头来会一开,完全不知道讲的什么,也没人有把他放在心上来落实到行动上。一些地方写实施方案,完全按

照上级部门的实施方案改个标题,内容改几个字就行,完全没有结合本级、本辖区的实际情况来写,在做起事情来就是敷衍了事,盲目应付。用“会议”落实“会议”,

用“文件”落实“文件”,最后的结果就是假大空,得不到

真正的贯彻和落实。

三是有的干部知情不报、听之任知,态度默然。这一点最直观的反映就是一些干部对违规整酒不劝阻,对违规建房不制止,怕得罪人,怕以后工作不好开展,以一种听之任知的态度任由事态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