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完整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最新完整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最新完整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最新完整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重点词语:辩论、信奉、固执、胆大妄为。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讨论“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别人有哪些反应?”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4.通过小组学习、课件演示,帮助学生了解伽利略思考和试验的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讨论“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别人有哪些反应?”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准备:

1.课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人物,激趣生疑

同学们,请观察图,图上的主人公是谁啊?(伽利略)他在干吗呢?(做一次公开试验)结果是如何?(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伽利略的这次举世闻名的试验的经过。同学们请看老师写课题。板书: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齐读课题)“着”讲解。介绍人物(课件出示)。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词语,全班齐读。

2.自读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目标)

三、整体感知,掌握主题

故事发生在1590年,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相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对他的说法,人们不是一般的相信,而是相信到了什么程度?

1.(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到了信奉(板书)的程度亚里士多德的话被人们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如果有人怀疑他的观点,就会受到人们的责备(板书)。

2.设疑:一个人怀疑,许多人责备。什么是“责备”?

(是斥责,是批评,是指责。指导学生读人们指责的话:“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3.过渡: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亚里士多德的话就被人们奉若神明。那么关于这两个铁球怎样落地的,亚里士多德是怎么说的呢?)(课件出示)

(1)这段话强调了什么?(板书:速度和重量有关)(2)要是按照这样的说法,这两个铁球应该怎样从空中落下来?谁来演示一下?

(一名学生走到讲台前手持玩具球演示下落的过程。) 当时人们对这样的说法毫不怀疑。可是有一位年近25岁的数学教授伽利略,读了这句话,他不是轻易地相信,而是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4.我们来品读课文,看看伽利略是怎么思考的,是怎么试验的。先看看他思考的过程。(出示课件)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

①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②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5.伽利略运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推导出这两个结论的时候,他确信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正确的了吗?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说明了什么?

6.伽利略的推论出来了,他就凭借他的推论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错误的吗?(伽利略是一个爱动脑筋,不迷信权威,敢质疑。)

7.(课件出示)伽利略实验过程。伽利略是怎样对待自身实验的?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反复、许多次)

8.实验结果。通过伽利略的实验,结果怎样?从哪些次中可以看出来?(都、的确、总是)

9.实验结论。

10.比萨斜塔实验。

(1)伽利略为什么要公开实验?

(2)面对伽利略的实验,人们是怎么看的?

(3)实验过程怎样?找出表明实验过程的词语。

(4)实验结果怎样?人们又有怎样的看法?(课件出示: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的话也不是全对的。)怎么理解这句话?

(5)动手实践。鼓励学生上台表演伽利略的实验,进行质疑,学习激励对待科学的精神。看看结果是否真的如上所说。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 伟大的实验结束了,伽利略爱动脑筋,敢于质疑,并动手实验,最终才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错误的。对于权威的话,我们要学习,但不能迷信。而且,善于学习才能善于思考、善于发现。

2.现在老师就来检验一下大家,你们是不是也像伽利略一样,敢于质疑,通过实践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课件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话)读读这段话,找一找,找出问题。

3.主题升华

怀疑也要讲科学,讲证据;坚持真理要有足够的勇气;许多科学创新和发明都是在对权威的批判中诞生的。

板书设计

25.两个地球同时着地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信奉责备不迷信敢于质疑速度与重量有关自身实验打破迷信速度与重量有关(划掉)公开实验科学态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