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管漏光试验记录

风管漏光试验记录

风管漏光试验记录
风管漏光试验记录

风管漏光检测记录

工程名称:表: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保存一份。

风管气密性测试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通风管道气密性测试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x个空调系统,其中x个为低压空调系统;x个为中压空调系统;x个为高压空调系统。按洁净级别划分x级。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 三、测试工器具 漏风测试仪风机(或可调速鼓风机)风量测量仪压力表等 四、规范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JGJ141-2004《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3、设计说明及要求 五、测试原理 漏光检测法:光线对小孔的穿透。 漏风测试仪检测法: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其余接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六、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范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区分系统区分压力分别在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 3、测试接口 选择其中一块便于测试操作的盲板,在盲板上安装压力表及制作一个加压连接管,并在加压连接管上安装好风量测量仪,连接好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 七、测试抽样 1、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 2、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测试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3、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为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4、系统风管严密性检验的被抽检系统,应全数合格,则视为通过;如有不合格时,则应在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 5、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1~5级的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6~9级的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八、试验要求 A、漏光检测法: 1、漏光检测是利用光线对小孔的穿透力对系统风管进行检测的方法。 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手持移动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他低压光源。

通风系统漏光法检测与漏风量测试方案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对本工程的通风系统在施工完成后对管道之密封程度及强度进行有效 的控制和测试,确保己完成安装之系统能满足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 1.2.本方案适用于中山香格里拉项目空调通风系统 二、质量目标 一次验收合格率为100%,分项优良率85%。 三、施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图集通风与空调工程》91SB6 3.在不违反国内标准及配合国情下同时参照DW144及SMACNA标准。 4.规格说明书及施工图纸。 四、工具 1.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它低压光源; 2.漏风量专用测量测试装置一套; 3.计算器 4.记录本 五、漏光法检测与漏风量测试 1漏光法检测 1.1漏光法检测是应采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 行检测的方法。 1.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 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它低压光源。 1.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相对侧应为 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被检测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 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业漏风部位,并作好记录。 1.4系统风管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被检测系统风管不应有 多处条缝形的明显漏光。当采用漏光点不应超过2处,且100m接缝平 均不应大于16处;中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1处, 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大于8处为合格。 1.5漏光检测中发现的条缝隙形漏光,应进行密封处理。 2测试装置 2.1漏风量测试应采用经检验合格的专用测量仪器,或采用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流量测量节流装置》规定的计量元件搭设的测量装置。 2.2漏风量测试装置可采用风管式或风室式。风管式测试装置采用孔板作

风管漏风量测试 测 试 方 案 编制: ________ 审核:- 批准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设

2014年11月25日 .C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测试人员组成 (3) 三测试原理 (3) 四测试前准备工作 (3) 五测试仪器及性能参数 (4) 六测试抽样方案 (5) 七漏风量测试结果计算 (5) 八风管漏风量测试判断依据 (6)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1个中压空调系统,包括送回风两根风管。按洁净级别划分:级别为万级。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王腾旭、徐昊天 现场配合人员:若干 三.测试原理 1、基本原理 在理想状态下向一个密闭容器注入气体,保持容器压力恒定,此时注入的气体流量与密闭容器的泄漏量相等。 2、检测原理 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该段风管除和测试装置用软管连接以及从上面引出一根风管测压管外,其余接 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 中注风,风管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 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 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四.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风管系统较大可分段封堵测试,中压风管单次测试封堵的表面积不宜超过237m 2,高压风管单次测试封堵的表面积不宜超过713m2。 3、测试接口准备 选择其中一块盲板(该处应便于测试操作),在盲板上制作一个①75*150mm 的加压连接管,另在该盲板上与该连接管相距约400mm的地方打一个①8mm

表E4-6 编号: 工程名称 洞庭苑 试验日期 2014年5月 29 日 试验部位 室外埋地排水管道 材 质 pvc 规 格 DN150 依据标准及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5.2.5条 过程 情况 简述 1、 检查皮球及管径的大小,满足皮球直径为管径的2/3; 2、 将皮球从管道的末端放入; 3、 持续灌水至皮球冲出管口为止。 试验记录 管径(mm ) 球径(mm ) 球材质 投球部位 排出部位 通球试验记录 150 100 塑料皮球 一层检查口 地面污水井 通球率100% 试验结论 试验合格,所有程序符合要求,满足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参 加 人 员 签 字 监理(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 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 施工员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表E4-6 编号: 工程名称 洞庭苑 试验日期 2014年5月 29 日 试验部位 卫生间及厨房污水管 材 质 铸铁管 规 格 DN100 依据标准及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5.2.5条 过程 情况 简述 1、 检查皮球及管径的大小,满足皮球直径为管径的2/3; 2、 将皮球从管道的末端放入; 3、 持续灌水至皮球冲出管口为止。 试验记录 管径(mm ) 球径(mm ) 球材质 投球部位 排出部位 通球试验记录 100 75 塑料皮球 屋顶透气孔 地面污水井 通球率100% 试验结论 试验合格,所有程序符合要求,满足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参 加 人 员 签 字 监理(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 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 施工员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风管漏光漏风量测试 测 试 方 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测试人员组成 (1) 三测试依据 (1) 四测试原理 (2) 五测试前准备工作 (2) 六测试仪器及性能参数 (3) 七测试抽样方案 (3) 八漏风量测试结果计算 (4) 九风管漏风量测试判断依据 (4)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29个空调系统,其中14个为低压空调系统;15个为中压空调系统;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现场配合人员若干 三.施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图集通风与空调工程》91SB6 3、在不违反国内标准及配合国情下同时参照DW144及SMACNA标准。 4、规格说明书及施工图纸。 四.测试原理 1、漏光法检测 1、1漏光法检测是应采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行检测的方法。 1、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它低压光源。 1、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相对侧应为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被检测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业漏风部位,并作好记录。 1、4系统风管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被检测系统风管不应有多

处条缝形的明显漏光。底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2处,且100m 接缝平均不应大于16处;中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大于8处为合格。 1、5漏光检测中发现的条缝隙形漏光,应进行密封处理。 2、漏风法检测 2、1在理想状态下向一个密闭容器注入气体,保持容器内压力恒定,此时注入的气体流量与密闭容器的泄漏量相等。 2、2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该段风管除和测试装置用软管连接以及从上面引出一根风管测压管外,其余接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五.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范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风管系统较大可分段封堵测试,中压风管加压至1000Pa,则单次测试封堵的表面积不宜超过150m2。 3、测试接口准备 选择其中一块盲板(该处应便于测试操作),在盲板上制作一个Ф75*150mm

通风管道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方法 一、引言 通风管道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是通风空调安装过程中一个最为薄弱的环节。在实际工作中,通风空调系统的严密性试验,虽然《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和《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的要求是强制性条文,但往往没人真正去做,而是编造试验数据,为日后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通风空调系统中风管不严密的后果一直被人们所忽视。通风管道不严密导致的后果是:风管漏风将会造成空调系统能耗的增加和室内温度和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防排烟系统不仅增大能耗,当遇有明火和高温烟气时,风管将会成为火源的运输通道,导致未发生火灾的房间发生火灾。 二、规范对试验的要求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4.2.5风管必须通过工艺性的检测或验证,其强度和严密性要求应符合设计或下列规定: 1 风管的强度应能满足在1.5 倍工作压力下接缝处无开裂; 2 矩形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低压系统风管Q L≤0.1056P0.65 中压系统风管Q M≤0.0352P0.65 高压系统风管Q H≤0.0117P0.65 式中Q L 、Q M 、Q H—系统风管在相应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风管单位时 间内的允许漏风量[m3/(h·m2)]; P—指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Pa)。 3 低压、中压圆形金属风管、复合材料风管以及采用非法兰形式的非金属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为矩形风管规定值的50%; 4 砖、混凝土风道的允许漏风量不应大于矩形低压系统风管规定值的1. 5 倍; 5 排烟、除尘、低温送风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1~5 级净化空调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

排水立(干)管通球试验记录 编号:05-07-001 单位工程名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 扩建一期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 分项工程名称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项目经理李成斌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试验日期试验部位地下室卫生间 排水立(干)管编号管径 (mm) 通球球径 (mm) 试验结果 排水立(干)管 编号 管径 (mm) 通球球径 (mm) 试验结果 地下室卫生间 排水管WOL2 DN100 35~75 符合要求 排水立(干)管总数:1路通球试验数:1路通球率:100 % 备 注 将直径小于排水管2/3的皮球放入管口中,再到出墙观察,水球畅通排出,施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验 收结论施工单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范用表 (GB50242-2002) 排水管道通球试验记录报验申请表 工程名称:良渚·16街区编号:05-07-001 致:浙江宏大监理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单位已完成了1#楼排水管道通球试验的自检工作,现报上该工程报验申请表,请予以审查和验收。 附件: 排水立(干)管通球试验记录编号:05-07-001 承包单位(章)_____________ 项目经理_____________ 日期2007、5、20 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________________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风管漏光检测记录(总2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湘质监统编 风管漏光检查记录施2002-65 工程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第七、八、九层)净化工程 检测日期: 2015年 9月日共页第 1 页 分项工程名称:风管系统安装子分部工程名称:净化空 调系统 系统名称:AHU-1空调风系 统 风管级别:中压系统系统接缝总长度(m): 45.2 m 系统测定分段数(段):5 段 检测区段图示:见施工图 系统分段实测数值 序号分段接缝长度 (m) 每10m接缝漏光点处 数 18.961 29.120 39.120 4 9.6 1 5 8.4 0 6 7 8 9 10 汇总分析: 漏光检测采用220V安全电压,1000W白炽灯,系统无条形的明显漏光,每10m接缝漏光点不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漏光点不超过8处。 施工单位检测人:监理(建设)单位旁站监督人: 施工单位检测结果: 施工单位项目 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核查结论: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建 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注:汇总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检测使用的安全光源;被检测系统缝管有无条缝型的明显漏光;被检测系统为低、中压风管,每10m接缝的漏光点是否分别超过2处和1处,且100m接缝平均其漏光点是否分别超过16处和8处。

湘质监统编 风管漏光检查记录施2002-65 工程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第七、八、九层)净化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风管系统安装子分部工程名称:净化空 调系统 系统名称:AHU-2空调风系 统 风管级别:中压系统系统接缝总长度(m): 64.24 m 系统测定分段数(段):7 段 检测区段图示:见净化空调施工图 系统分段实测数值 序号分段接缝长度 (m) 每10m接缝漏光点处 数 1 9.6 0 2 9.6 1 3 8.6 4 0 4 8.64 0 5 9.5 6 0 6 9 1 7 9.2 1 8 9 10 汇总分析: 漏光检测采用220V安全电压,1000W白炽灯,系统无条形的明显漏光,每10m接缝漏光点不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漏光点不超过8处。 施工单位检测人:监理(建设)单位旁站监督人: 施工单位检测结果: 施工单位项目 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核查结论: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建 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注:汇总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检测使用的安全光源;被检测系统缝管有无条缝型的明显漏光;被检测系统为低、中压风管,每10m接缝的漏光点是否分别超过2处和1处,且100m接缝平均其漏光点是否分别超过16处和8处。 湘质监统编

风管漏光检查记录施2002-65 工程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第七、八、九层)净化工程 检测日期: 2015年 9月日共页第 1 页分项工程名称:风管系统安装子分部工程名称:净化空调系统系统名称:AHU-1空调风系统 风管级别:中压系统系统接缝总长度(m):45.2 m系统测定分段数(段):5段 检测区段图示:见施工图 系统分段实测数值 序号分段接缝长度(m)每10m接缝漏光点处数18.961 29.120 39.120 49.61 58.40 6 7 8 9 10 汇总分析: 漏光检测采用220V安全电压,1000W白炽灯,系统无条形的明显漏光,每10m接缝漏光点不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漏光点不超过8处。 施工单位检测人:监理(建设)单位旁站监督人: 施工单位检测结果: 施工单位项目 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核查结论: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建 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注:汇总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检测使用的安全光源;被检测系统缝管有无条缝型的明显漏光;被检测系统为低、中压风管,每10m接缝的漏光点是否分别超过2处和1处,且100m接缝平均其漏光点是否分别超过16处和8处。

风管漏光检查记录施2002-65 工程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第七、八、九层)净化工程 检测日期: 2015年 9月日共页第 2 页分项工程名称:风管系统安装子分部工程名称:净化空调系统系统名称:AHU-2空调风系统 风管级别:中压系统系统接缝总长度(m):64.24 m系统测定分段数(段):7段 检测区段图示:见净化空调施工图 系统分段实测数值 序号分段接缝长度(m)每10m接缝漏光点处数19.60 29.61 38.640 48.640 59.560 691 79.21 8 9 10 汇总分析: 漏光检测采用220V安全电压,1000W白炽灯,系统无条形的明显漏光,每10m接缝漏光点不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漏光点不超过8处。 施工单位检测人:监理(建设)单位旁站监督人: 施工单位检测结果: 施工单位项目 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核查结论: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建 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注:汇总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检测使用的安全光源;被检测系统缝管有无条缝型的明显漏光;被检测系统为低、中压风管,每10m接缝的漏光点是否分别超过2处和1处,且100m接缝平均其漏光点是否分别超过16处和8处。

湘质监统编 风管漏光检查记录施2002-65工程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第七、八、九层)净化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风管系统安装子分部工程名称:净化空调系统系统名称:AHU-1空调风系统风管级别:中压系统系统接缝总长度(m):45.2 m 系统测定分段数(段):5段 检测区段图示:见施工图 系统分段实测数值 序号分段接缝长度(m)每10m接缝漏光点处数 1 8.96 1 2 9.12 0 3 9.12 0 4 9.6 1 5 8.4 0 6 7 8 9 10 汇总分析: 漏光检测采用220V安全电压,1000W白炽灯,系统无条形的明显漏光,每10m接缝漏光点不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漏光点不超过8处。 施工单位检测人:监理(建设)单位旁站监督人: 施工单位检测结果: 施工单位项目 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核查结论: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建 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注:汇总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检测使用的安全光源;被检测系统缝管有无条缝型的明显漏光;被检测系统为低、中压风管,每10m接缝的漏光点是否分别超过2处和1处,且100m接缝平均其漏光点是否分别超过16处和8处。 湘质监统编 风管漏光检查记录施2002-65

工程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第七、八、九层)净化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风管系统安装子分部工程名称:净化空调系统系统名称:AHU-2空调风系统风管级别:中压系统系统接缝总长度(m):64.24 m 系统测定分段数(段):7段 检测区段图示:见净化空调施工图 系统分段实测数值 序号分段接缝长度(m)每10m接缝漏光点处数 1 9.6 0 2 9.6 1 3 8.6 4 0 4 8.64 0 5 9.5 6 0 6 9 1 7 9.2 1 8 9 10 汇总分析: 漏光检测采用220V安全电压,1000W白炽灯,系统无条形的明显漏光,每10m接缝漏光点不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漏光点不超过8处。 施工单位检测人:监理(建设)单位旁站监督人: 施工单位检测结果: 施工单位项目 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核查结论: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建 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注:汇总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检测使用的安全光源;被检测系统缝管有无条缝型的明显漏光;被检测系统为低、中压风管,每10m接缝的漏光点是否分别超过2处和1处,且100m接缝平均其漏光点是否分别超过16处和8处。 湘质监统编 风管漏光检查记录施2002-65 工程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第七、八、九层)净化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风管系统安装子分部工程名称:净化空调系统系统名称:AHU-3空调风系统

室内排水管道灌水试验及通水试验记录 GD2302019SZ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城投·七里香榭给排水工程 子分部(系统)工程名称室内排水工程 验收部位、区、段17栋 安装单位深圳市工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负责 人) 胡浩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管段编号层段材质规格 污水管道室内雨水管道灌 水至立管顶部1h 后,是否渗漏 试验结果满水15min 水面情况 再灌满5min 水面情况 17PL-1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2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3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4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5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6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7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8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9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10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11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NL-10 架空层U-PVC DN5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安装单位检查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 测试人员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 检查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深圳市建设局、深圳市档案局监制深圳市文档服务中心印制 0 1

风管漏光检测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 二.工程概况 03-21地块工程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通风空调工程风管面积约为33000m2。通风 风管材质为热镀锌钢板,采用共板法兰工艺制作安装; 空调风管为外彩钢内铝箔酚醛泡沫直接风管。消防排 烟工程风管面积约为7000m2。通风风管材质为热镀 锌钢板,采用角钢法兰工艺制作安装。 三.漏光检测方法 1.风管严密度检测采用漏光法检测:采用光线对小孔的强 穿透力对系统风管进行严密度检测。 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光源采用200W 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 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其光源置于风管内侧,但相对侧 光线则较暗。检测光源沿被检测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 显漏风部位,并作好记录。

4.系统风管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被检测系统 风管不应有多处条缝型的明显漏光。当采用漏光法检测 系统时,低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2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大于16处;中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 应大于8处为合格。漏光检测中发现的条缝型漏光,采 用密封胶作密封处理。 四.检测前准备 1. 36V电源变压器2个,200W带保护罩白炽灯2只, BV2*2.5电缆线200米,φ3钢丝200米,3米人字梯4把,安全电源架2个。 2.待检风管已安装就位,预留检测口,部分风系统管路较长,可在风管中间部位先开风口,利用风口放入白炽灯。 五.检测方法如下图 1.检测时间晚上8:00-10:00

WORD格 式整理版 风管漏光漏风 量测 试 测 试 方 案

一工程概况 (1) 二测试人员组成 (1) 三测试依据 (1) 四测试原理 (2) 五测试前准备工作 (2) 六测试仪器及性能参数 (3) 七测试抽样方案 (3) 八漏风量测试结果计算 (4) 九风管漏风量测试判断依据 (4)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29个空调系统,其中14个为低压空调系统;15个为中压空调系统;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现场配合人员若干 三.施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图集通风与空调工程》91SB6 3、在不违反国内标准及配合国情下同时参照DW14及SMACN标准。 4、规格说明书及施工图纸。 四.测试原理 1、漏光法检测 1、1漏光法检测是应采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行检测的方法。 1、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 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它低压光源。 1、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相对侧应为暗 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被检测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业漏风部位,并作好记录。 1、4系统风管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被检测系统风管不应有多处条缝形的明显漏光。底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2处,且100m 接缝平均不应大于16处;中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

大于8处为合格。 1、5漏光检测中发现的条缝隙形漏光,应进行密封处理。 2、漏风法检测 2、1在理想状态下向一个密闭容器注入气体,保持容器内压力恒定,此时注入的气体流量与密闭容器的泄漏量相等。 2、2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该段风管除和测试装置用软管连接以及从上面引出一根风管测压管外,其余接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 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五.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范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风管系统较大可分段封堵测试,中压风 管加压至1000Pa,则单次测试封堵的表面积不宜超过150斥。 3、测试接口准备 选择其中一块盲板(该处应便于测试操作),在盲板上制作一个①75*150mm

排水管道灌水(通水)试验记录 编号: 05-06 □□□ 试验结果: 排水管道安装完毕,进行通水试验.在各卫生器具落水口进行放水,水均畅通无阻排出,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水、漏水,通水试验合格.将出水口封堵,进行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废水灌至地漏口,污水灌至坐便器口平,满水15分钟后水面下降,再灌满观察5分钟,水位不下降,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漏现象,灌水试验合格。整个灌水及通水试验过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排水管道灌水(通水)试验记录 编号: 05-06 □□□ 试验结果: 排水管道安装完毕,进行通水试验.在各卫生器具落水口进行放水,水均畅通无阻排出,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水、漏水,通水试验合格.将出水口封堵,进行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废水灌至地漏口,污水灌至坐便器口平,满水15分钟后水面下降,再灌满观察5分钟,水位不下降,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漏现象,灌水试验合格。整个灌水及通水试验过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排水管道灌水(通水)试验记录 编号: 05-06 □□□ 试验结果: 排水管道安装完毕,进行通水试验.在各卫生器具落水口进行放水,水均畅通无阻排出,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水、漏水,通水试验合格.将出水口封堵,进行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废水灌至地漏口,污水灌至坐便器口平,满水15分钟后水面下降,再灌满观察5分钟,水位不下降,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漏现象,灌水试验合格。整个灌水及通水试验过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编号: 05-06 □□□ 试验结果: 排水管道安装完毕,进行通水试验.在各卫生器具落水口进行放水,水均畅通无阻排出,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水、漏水,通水试验合格.将出水口封堵,进行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废水灌至地漏口,污水灌至坐便器口平,满水15分钟后水面下降,再灌满观察5分钟,水位不下降,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漏现象,灌水试验合格。整个灌水及通水试验过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编号:05–06 G 001 单位工程名称杭政储出(2006)35号地块商品住宅27#楼分部工程名称室内排水系统 分项工程名称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项目经理朱红林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部位1层(共8户)管材材质U–PVC 排水管编号管径(mm)持续时间(min) 试验情况 主卫排–1 50 20 灌水无渗漏 主卫排–2 75 20 灌水无渗漏 主卫排–3 110 20 灌水无渗漏 次卫排–1 50 20 灌水无渗漏 次卫排–2 75 20 灌水无渗漏 次卫排–3 110 20 灌水无渗漏 厨房排–1 50 20 灌水无渗漏 试验结果: 将本层(8户)内的各排水主管道的螺纹三通伸缩节下口处进行封堵,分别进行灌水试验,灌水以地面高度为准,满水20分钟液面无下降。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漏现象,整个灌水试验过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验收结论 合格 分包单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合格 施工单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 人) 年月日

编号:05–06 G 002 单位工程名称杭政储出(2006)35号地块商品住宅27#楼分部工程名称室内排水系统 分项工程名称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项目经理朱红林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部位1层(共8户)管材材质U–PVC 排水管编号管径(mm)持续时间(min) 试验情况 主卫排–1 50 20 灌水无渗漏 主卫排–2 75 20 灌水无渗漏 主卫排–3 110 20 灌水无渗漏 次卫排–1 50 20 灌水无渗漏 次卫排–2 75 20 灌水无渗漏 次卫排–3 110 20 灌水无渗漏 厨房排–1 50 20 灌水无渗漏 试验结果: 将本层(8户)内的各排水主管道的螺纹三通伸缩节下口处进行封堵,分别进行灌水试验,灌水以地面高度为准,满水20分钟液面无下降。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漏现象,整个灌水试验过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验收结论 合格 分包单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合格 施工单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 人) 年月日

编号 表C6-39 工程名称试验日期 系统名称一层风系统工作压力( Pa) 系统接缝总长度( m)30 每 10m 接缝为一检测段的分段数 检测光源150W 带保护罩低压照明 分段序号实测漏光点数(个) 每 10m 接缝的允许漏光点数(个 /10m) 1 0 小于 2 2 0 小于 2 3 0 小于 2 2012 年月日 300Pa 3段 结论 合格 合格 合格 总漏光点数(个)每 100m 接缝的允许 结论漏光点数(个 /100m) 合计 2 平均小于 16 合格检测结论: 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进行测试的8 段中各段漏光点均未超标,评定结论合格。 已测出的漏光处用密封胶堵严。 签 施工单位江西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建设(监理)单位 字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员专业工长栏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

编号00 # 表C6-39 工程名称江西惠苑宾馆暖通改造工程试验日期 系统名称二层风系统工作压力( Pa) 系统接缝总长度( m)30 每 10m 接缝为一检测段的分段数 检测光源150W 带保护罩低压照明 分段序号实测漏光点数(个) 每 10m 接缝的允许漏光点数(个 /10m) 1 0 小于 2 2 0 小于 2 3 0 小于 2 2012 年月日 300Pa 3段 结论 合格 合格 合格 总漏光点数(个)每 100m 接缝的允许 结论漏光点数(个 /100m) 合计 2 平均小于 16 合格检测结论: 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进行测试的8 段中各段漏光点均未超标,评定结论合格。 已测出的漏光处用密封胶堵严。 签 施工单位江西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建设(监理)单位 字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员专业工长栏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