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柴油发电机组行业 SWOT 分析

柴油发电机组行业 SWOT 分析

柴油发电机组行业 SWOT 分析
柴油发电机组行业 SWOT 分析

柯华登资讯:国内柴油发电机组行业企业的SWOT

1、优势(S)

(1)柴油发电机组的应用领域不断的拓展,下游行业众多柴油发电机组广泛运用于国民经济中的众多领域,包括通信行业、电力行业、石油石化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高层建筑、银行金融业、建筑行业、煤炭行业、制造业等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柴油发电机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如高压机组、超级电站、船用机组领域等。柴油发电机组下游行业众多,市场需求空间广阔,不受单一行业发展或少数客户经营状况的制约。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供电保障要求也越来越高,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社会各行业(领域)的用电需求日益增加,同时,供电保障意识也日益增强,对行业中高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伴随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移动通信需求的增长、国家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等,对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的备用电源产品的需求将会有较大的增长。

2、劣势(W)

(1)我国中高端柴油发电机组主要采用国际知名品牌柴油发动机及发电机,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受制于上游供应商的风险。目前满足中高端市场需求的柴油发电机组的生产,在发动机和发电机等主要配套件方面,主要选用国际知名品牌或本土化的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存在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可能。

这种柴油发电机组行业产能受上游柴油发动机等供货制约的状况,是由国家基础工业发展水平决定的。近年来我国引进了一些国外技术和制造装备,在100kW 以下小功率柴油发动机方面,国产品牌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在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生产技术等方面,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尚存较大差距。

在此背景下,行业中高端产品制造企业需要通过获得国际知名品牌柴油发动机和发电机厂商的生产服务授权,并与这些上游国际知名厂商建立起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才能获得较为稳定、可靠的供货资源及技术服务。

(2)“节能减排”政策限制了高排放柴油发电机组的应用

受到“节能减排”相关政策的影响,噪声和排放不达标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将受到限制。我国经济

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部分柴油发电机组因能耗高、噪声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特点,与我国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目标相背离,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综政策的实施,以及未来国家在节能减排上的控制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废气和噪声排放不达标的柴油发电机组产品,将逐渐被市场淘汰。

3、机会(O)

柴油发电机组行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我国政府对该行业提供多层次产业政策支持。《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明确提出2020 年的具体目标: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实现突破。研发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支撑软件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30%。

发展基础明显增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制(修)订智能制造标准200 项以上,面向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及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建立。

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培育40 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 亿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基本建立。

重点领域发展成效显著。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50%,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及率超过20%,运营成本、产品研制周期和产品不良品率大幅度降低。

4、威胁(T)

近年来,在我国柴油发电机组行业一直维持较高的毛利润率,这就吸引了一批外资企业的进入。外资企业的进入加剧了我国重柴油发电机组行业的市场竞争,降低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同时,由于外资企业本身具有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将使得我国柴油发电机组企业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并长期威胁国内柴油发电机组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浅析中信证券竞争力 投资银行,在美国一般称为“InvestmentBank”;在英国成为商人银行,日本则称为“证券公司”。在我国,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是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的等。 在我国的投资银行中,我认为中信证券较具有竞争力。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 一、下面给出相关证券公司2011年和2012年总体排名情况: 2011 年上半年,位居榜首的中信证券总营业收入75.08 亿元,营业利润40亿元。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20.42亿元,证券承销收入5.81 亿元,投资净收益26.67 亿元。

2012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共完成股权主承销项目15单,主承销金额约人民币253.52亿元,市场份额约11.22%,排名第一。其中,完成IPO项目11单,主承销金额约人民币138.48亿元;完成再融资项目4单,主承销金额约人民币115.04亿元。在11单IPO项目中,创业板市场完成3单,主承销金额约人民币22.93亿元,在创业板IPO市场按主承销金额计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9.03%。 二、中信证券基本情况: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是中国证监会核准的第一批综合类证券公司之一,于

1995年在北京成立。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主营业务涉及证券的代理买卖;证券的代保管、鉴证;证券的自营买卖;证券的承销;客户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咨询等。目前包括所属子公司在内,中信证券在境内合计拥有165家证券营业部、61家证券服务部和4家期货营业部。 长期以来,公司秉承“稳健经营、勇于创新”的原则,在股票承销、金融债承销、股票基金交易额、权证创设总量等业务领域保持或取得领先地位;总资产、净资本、营业利润等多项经济指标都居国内业界第一位。公司依托第一大股东——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与中信银行、中信信托、信诚人寿保险等公司共同组成中信控股之综合经营模式,并与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共同为客户提供境内外全面金融服务。 中信集团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坚持开拓创新,通过吸收和运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采用国际上先进、科学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诸多业务领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中信证券主要业务:(附图说明2002年至2010年中信证券相 关业务表现) (1)证券经纪 (2)证券投资咨询 (3)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

中国保险业SWOT分析 中国保险业基本概况 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从交强险制度实施到房地产投资解禁、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参与医疗纠纷调解、从养老社区投资到新农村合合作医疗建设、从农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启动……保险业正在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和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如今,保险业站在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国正在成为新兴的保险大国。 从2006年-2010年的5年间,中国保险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绩,保险公司从93家发展到146家,中国保险全行业高管人员由1.45万人发展到2.94万人,营销员由156万人发展到330万人,精算、核保核赔、投资等专业技术人员日益成长,为行业更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规模增长迅速,2009年保费收入已达到11137.3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了保险业“十一五”规划列出的保费收入超万亿的目标。2010年,我国保费收入达到14500亿元,2010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超过5万亿元,是2005年的3.3倍,2010年1—12月,全国实现保费收入1.45万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95.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06万亿元。保险赔付3200.4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1756.03亿元;人身险赔付1444.4亿元。 目前,中国保险业呈现出原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资产管理相互协调,中外资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到2010年底,国内有7家保险公司资产超过千亿元、2家超过五千亿元、1家超过万亿元。专业性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健康险公司、养老险公司逐步成长并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初步形成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格局。 在未来,中国保险业及保险公司将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中国保险业及保险公司进行SWOT分析,能让我们对中国保险业及保险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的认识。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分析 自1980年以来,短短三十几年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保险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尽管在此期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但在世界保险业市场上,中国保险业及保险公司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发展优势,具体表现在: 1、政策环境好 2、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总量排名世界第一 3、金融市场健康良性发展;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 4、外贸高速增长、总额保持世界第三 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等收入以上人群不断壮大、居民储蓄余额达16.7 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6、监管机构鼓励保险业做大做强 7、消费者对中国保险业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8、后发优势 9、业务快速发展

云南白药战略分析 公司简介: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云南白药”,股票代码000538,深圳证券交易所),前身为成立于1971年 6月的云南白药厂。1993年5月3日经云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云体(1993)48号文批准,云南白药厂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成立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审字(1993)55号文批准,公司于1993年 11月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2,000万股(含20万内部职工股),定向发行400万股 ,发行价格3.38元/股,发行后总股本8,000万股。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1993年12月15日公司社会公众股(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内部职工股于1994年7月11日上市交易。1996年10月经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讨论,公司更名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公司已从一个资产不足300万元的生产企业成长为一个总资产76.3亿多,总销售收入逾100亿元(2010年末),经营涉及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材、生物制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及饮料的研制、生产及销售;糖、茶,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批发、零售、代购代销;科技及经济技术咨询服务,医疗器械(二类、医用敷料类、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日化用品等领域的云南省实力最强、品牌最优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以云南白药系列和田七系列为主,共十种剂型七十余个产品,主要销往国内、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并已进入日本、欧美等国家、地区的市场。“云南白药”商标于2002年2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优势——S 1、上市公司,资金充裕,财务状况良好,无财务危机。 2010年,云南白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75亿元,较2009年的71.75亿元净增26亿元,同比增幅为40.4%,实现净利润9.26亿元,较2009年的6.04亿元增长53.3%;在盈利能力方面,云南白药的营业利润率由2009年的9.65%上升到2010年的10.35%。总资产周转率由2009年的1.31提升到2010年的1.48。云南白药的盈利结构发生变化,在主营业务中新增了房地产销售,销售收入达50236万,销售利润达5652万,毛利率11.25%。而同年的商业销售收入毛利率为5.77%。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保持大于2和1的水平资产流动性强。财务状况良好无财务危机。 2、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和深厚的民族传统医药积淀。 云南以其独有的地理和立体气候条件而享有“药材之乡”的美誉。经调查,云南的药用植物有6559种,占全国品种数的51%,蕴藏量1万公斤以上的472种,人工栽培1万公斤以上的品种103个;动物药260种,产藏量达40万公斤;矿物药32种,约占全国的40%;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资源种类极为丰富,仅放线菌分离到的种、属约占全世界公开报道的50%。民族、民间传统用药有1250种。云南省26个民族在与各种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

目录概要提示··(02) 一、策划目的··(02) 二、营销环境分析··(02) (一)、宏观环境分析··(02) (二)、基金产品SWOT分析··(02) 1、优势··(03) 2、劣势··(04) 3、威胁··(05) 4、机会··(06) (三)、竞争企业分析··(06) (四)、企业形象分析··(07) (五)、投资者分析··(08) 三、市场面临的问题分析·(08) (一)市场风险··(10) (二)信息风险··(09) (三)流动性风险··(09) (四)管理风险··(09) (五)操作或技术风险··(09) (七)其他风险··(09) (六)合规性风险··(09) 四、市场机会分析·(10)

五、营销策划达到的目标··(10) 六、营销策略·(10) (一)、产品策略··(10) (二)、渠道策略··(12) (三)、价格策略··(13) (四)、促销策略·(13) 七、具体推进方案·(15) (一)、针对不同投资者··(15) (二)、针对企业自身··(17) 结束语··(17) 金融产品对比 (18) 附录 (19) 营销策划方案 概要提示: 为了发展我们证券公司的客户。我们公司将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略,整合产品营销和关系营销,同时给我们公司树立起品牌文化形象,打造稳健的、专业的、诚信的、有远见的、负责的、智慧的、伙伴关系的企业形象。 一、策划目的:

本次策划主要针对基金产品展开营销,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加我们公司的经济效益,扩大市场中客户占有份额,同时建立企业内部文化及品牌形象,发展潜在客户。 我们将对自身产品进行营销推广的同时,对公司内部专业人员的专业性水平,服务性水平进行提高,你满足广大投资者的不同需求。 二、营销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告别了暴利与投机时代,即将进入健康的投资时代;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监管力量的加强,为证券公司的运作创造出良好 的外部环境,并推动现货业的迅速发展。 2、随着金融业规模日益扩大,对市场的影响也日益重要,逐渐成为证券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稳定器,发展机构投资者正是我国目前的政策选择。 3、证券投资是理想的个人理财工具,收益率较高,而个人投资者在收集信息、把握行情及资金实力等方面有先天劣势,自我保护能力不足,这决定了他们的投资结果必然是亏多赢少,这是多年来的实践所证明了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证券公司开立账户。 4、投资风格的逐渐凸现,为证券公司带来了越来越大的代销空间。 5、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竞争格局,管理公司开展广泛的对外合作,学习先进的管理与技术经验,推动产品与运营的创新为中国加入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奠了基础。作为证券公司,选择证券投资已是大势所趋。 (二)、基金产品SWOT分析:

雅戈尔集团的SWOT分析 雅戈尔集团创建于1979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以品牌服装、地产开发、股权投资等产业为主体,多元并进、专业化发展的经营格局。目前,雅戈尔是拥有员工5 万余人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集团旗下的雅戈尔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图表1:雅戈尔集团业务模块介绍

业务重组和价值创新,力争十年内成为全国地产一线品牌。 金融投资自1993年以来,雅戈尔即开始涉足金融投资,先后针对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了战略投资,随着近年来对金融产业、资源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等投资业务的进一步深化,金融投资成为集团的探索性产业。2008年,雅戈尔成立凯石投资管理公司,集聚了诸多资深投资管理专家,主要从事投资管理及咨询,投资产业逐渐向专业化、纵深化方面发展。 2009年,雅戈尔集团通过凯石投资参与了多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及多个金融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近50亿元,凯石投资也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私募投资管理公司之一。 2008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53.26%。服装和房地产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8.14%和181.86%,但由于投资亏损,公司净利润较2007年下降36.05%,为15.83亿元。2008年公司服装业务销售量增长接近翻番,高端服装产品使公司内销毛利率达65.58%。 图表2:2006-2008年雅戈尔营业收入及其增长情况 图表3:2006-2008年雅戈尔利润总额及其增长情况

2006-2008年,雅戈尔的营业收入呈增长趋势,2007年比2006年增长16.6%达到70.3亿元,2008年增长53.3%达到107.8亿元。利润总额2007年比2006年增长翻了2倍以上,达到36.9亿元,2008年则比2007年下降35.5%至23.8亿元。 SWOT分析 S-优势 雅戈尔竞争优势分析 优势介绍 雅戈尔集团是中国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综合实力列全国最 中国服装行业龙头企业优势 具竞争力大企业集团500强第176位。 近年来,消费品市场风云变幻,竞争日趋激烈,雅戈尔集团资源整合优势 决策层审时度势,坚持以纺织服装为龙头,国际贸易、房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