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试题3.3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试题3.3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试题3.3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试题3.3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试题3.3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班级:姓名:等级:

一、选择题。

1.在一个乘法算式中,要使积不变,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扩大100倍

2.两个数的积是100,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 )。A.不变B.扩大到原来的2倍C.扩大到原来的4倍

3.下列算式中,与“180×50”结果不相等的是()。

A.18×500 B.108×50 C.5×1800

4.两个数相乘的积是240,如果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那么积是()。A.240 B.24 C.2400

5.已知A×B=380,如果A乘6,B除以3,则积要()

A.乘18 B.除以18 C.乘2 D.除以2

二、填空题。

6.两个因数的积是60,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7.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除以3,积应()。

8.根据42×15=63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20×15=() 84×15=()

42×30=() 420×150=()

9.两个乘数相乘的积是220,如果把其中一个乘数从20变为4,这时积是()。10.如果A×B=120,那么(A×2)×B=( );

如果A×B =120,那么A×(B÷6)= ( );

如果A×B=120,那么(A×2)×(B×5)=( );

如果A×B=120,那么(A×2)×(B÷2)=( )。

11.在○里填上“>”“<”或“=”。

230×400○23×400 320×250○230×52

34×600 ○43×600 156×210○165×12

1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得数。

24×26=624

240×260=() 12×26=() 48×13=()

13.把两个因数各去掉末尾的一个0后,得到的积是6500,原来这两个因数的积是()。

14.两个数相乘的积是240,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10,积是()。两个数相乘的积是240,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除以10,积是()。

15.找规律填表,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乘数12 12 12 12×5 12×20 乘数 3 3×4 3×10 3 3

积36 36×____ 36×____ 36×____ 36×____ 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6.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17.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00米,如果长和宽都扩大5倍,那么周长是多少米?如果长和宽都缩小5倍,那么周长是多少米?

18.两个数相乘,若是一个因数增加3,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增加90,若是另一个因数减少6,前一个因数不变,积就减少120,原来两个数的乘积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C

6.180

7.除以3

8. 6300 1260 1260 63000

9.44

10.240 20 1200 120

11.>、>、<、>

12.62400 312 624

13.650000

14.2400 240

15.4 10 5 20 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16.1440平方米

17.500米; 20米

18.600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练习题200道

WORD文档 1、125+25 ×6 26、21×(230 -192 ÷4) 2、120 -60÷5×5 27、19×96-962 ÷74 3、1024 ÷16×3 28、10000 -(59+66)×64 4、(135+415)÷5+16 29、5940 ÷45×(798 -616) 5、164-13 ×5+85 30、(315 ×40-364) ÷7 6、330 ÷(65-50) 31、735×(700-400 ÷25) 7、128 -6×8÷16 32、1520 -(1070 +28×2) 8、64×(12+65÷13) 33、9405-2940 ÷28×21 9、5940 ÷45×(798 -616) 34、920-1680 ÷40÷7 10、(315 ×40-364) ÷7 35、690+47 ×52-398 11、(2010 -906) ×(65+15) 36、148+3328 ÷64-75 12、(20+120÷24)×8 37、360×24÷32+730 13、40×20-200 38、2100-94+48 ×54 14、288÷[(26-14)×8] 39、51+(2304-2042 )×23 15、500×6-(50 ×2-80) 40、4215+ (4361-716 )÷81 16、(105×12-635)÷25 41、(247+18 )×27÷25 17、(845-15×3)÷16 42、36-720 ÷(360 ÷18) 18、95÷(64-45 )43、1080 ÷(63-54 )×80 19、178-145 ÷5×6+42 44、(528+912 )×5-6178 20、(58+37 )÷(64-9 ×5)45、(10+120 ÷24)×5 21、106×9-76×9 46、2800 ÷100 +789 22、117÷13+37×(65+35 )47、(947 -599 )+7×64 23、540-(148+47 )÷13 48、(93+25×21)×9 24、(308—308 ÷28)×11 49、50、723 -(521 +504) ÷25 25、(238+7560 ÷90)÷14 50、(39-21)×(396 ÷6)

四年级下册数学脱式计算及竖式计算

一.480÷2÷5= 6300÷7÷9= 350÷(7×2)= 69+69×99= (8+40)×25= 355+260+140+245 = 102×99 2×125= 645-180-245= 382×101-382= 4×60×50= 二.35×8+35×6= 44×25= 591+482+118= 99×I26= 986+1999= 473+79-63= 267-45+74 = 4600÷25÷4= 136×101-136= 210÷35×3 = 三.999+99+9+3= 6+7+8+102+103+104 = 517-53-47= 545-167-145= 344-(144+37)= 236-(177+36)= 88×125 = 25×9×4= 8×(125×13) = (250×125)×(4×8)=

四. 72×125 = 125×64×25= 25×4×88×125= 125×(40-4)= 76×103 25×44= 42×25= 99×9= 99×78= 45×37+37×55= 28×21+28×79= 五. 17×23-23×7= 38×46+64×38 = 99×32+32= 46+46×59= 167×2+167×3+167×5= 39×8+6×39-39×4= 28×225-2×225= 99×22+33×34= 23×4+25×4= 360÷4÷9= 六.600÷12÷5 = 800÷5÷8= 480÷5÷48= 240÷5÷12= 420÷35= 2400÷25= 7800÷125= 127-98=

672-36+64 = 323+189-123= 七.(6467-832)+(1832-1467)= 1530+(592-530)-192= 960×46÷48= 640÷(16÷4)= 1000÷(125÷4)= 3600 ÷72= 99×83 = 72×125 = 86×102= 48×23+48×76+48 = 八. 56×78+22×56 = 102×84= 43×101= 102×36-72= 85 -(65-78)= 84000÷8÷125= 32×25×125= 136-(36-74)= 19×23-23×9= 192×8+192×2= 九.672-36-64= 50×0×6= 57×13= 114×6= 2×380=

(完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1)班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①教材为教学提供现实的、有价值的素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发学习动机。如,在教学统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都以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和问题为素材,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应用。另一方面,注意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升和毫升,利用水壶、茶杯、水盆等生活中的容器,让学生领会容量的含义。 ②教材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线索。如,教学“找规律”这一单元内容时,主要引导学生探索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例题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操作展开形象思维,为选择的木偶配帽子或为选择的帽子配木偶,初步体会什么是搭配以及选配方案的多样性;然后分别用三角形和梯形表示帽子和木偶,通过连线再现选配方案的的探索过程,提升思维的抽象程度;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两个问题,进一步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并明确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 ③教材根据不同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灵活多样的、有效的学习活动。一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二是安排学生观察、操作,领会数学内容。三是为解决难点设计特定的活动。 二、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本班共有学生30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 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 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 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力争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 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 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2018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 (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 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 是旋转,图形的大小形状不能改变。)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国际计数是每3个为一节。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 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 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后面的4个0,亿位后面的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 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的舍,等于 5或大于5的入。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乘法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2.乘积末尾0的个数是由乘数末尾有几个0决定的。(错误)因为乘法计算过程中末尾也会出现0. 第二单元升和毫升 一.容量的理解 1.容量是一个物体可以容纳的体积。 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1、1升(L)=1000毫升(ml 、mL)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时,一般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2、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4、1毫升大约等于23滴水。

第三单元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 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 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第三个内角。) 5、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 7、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落在两条直角边上;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8、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就是画它的高。 二、三角形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也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跟底边高正好重合。)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于45°,顶角等于90°。 3、求三角形的一个角=180°-另外两角的和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底角×2=180°-底角-底角 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顶角)÷2 6、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n为边数}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练习题集200道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练习题÷13)、8×1、125+25664 ×(12+65 ×9、5940÷45(798-616)×-2、12060÷55 740-364)÷×10、(315310243、÷16×415×(65+15)-)÷5+1611 、(2010906)+、(4135 5+85164-135、×12、(20+8)×120÷24 20-200×4013、-(65÷、633050) 8])×14-26([÷288、14 16÷8×6-128、7. )÷1354023、-(50015、×6-(50×2-80)148+47 )×1124、(308—)÷×、(10512-63525308 ÷2816 9025、()÷-17、(84515×316238+7560÷)÷14 ×()4230-192÷26、219518、÷(64-45) ÷962746+42 ×27、1996-×÷、19178-1455 、(2058+3766)1000028、-(59+×64)×64-9)÷(5 ×616)(798-45×76-×106、2199 594029、÷7÷364)-40×(315、30)65+35×(37+13÷117、22. 、39×(31、735700-400÷25)51+(2304-2042)×2381 4361-716×2))÷40、4215+(281520-32、(1070+25×、339405-2940÷282141、(247+18)×27÷ ÷(、36-7203607920-168034、÷40÷÷18)42 ÷(63-54)×804352-398690+4735、×、1080 528+912)×5-6178、(4464-75148+332836、÷ 5÷10 32+730÷24360、37×+12024)×、(45 789+100÷2800、46 54× 2100-94+48、38. 3][(17-8)55、16、(47947-599)+7×64×÷÷32)、5628×23)(1548、36×-276÷(5+96 )×57、81÷92549、(93+×21)×[(72-549] ×、5712-560÷3558÷+-50、

四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脱式计算

2400÷80-14×2 108-(83+360÷60) 460÷(29-18÷3) 25×(26×4)×3 (432+48)÷(375-345)420÷[(205-198)×4] 1450÷[2×(16+9)] 735×(700-400÷25) 1520-(1070+28×2) (48+38-16)×24 (420+48)÷(357-345)420÷[(205-198)×4] 4940÷[2280÷(680-656)] (825-15×3)÷60 437÷23×(6+15) 450-120×8÷6125×5×8×2 180-40×4+26 245÷5-12×3 780÷30×(45-18) 52×6÷(860-756) 483-236-64 1800÷60-15×2 273+146+27+54 329+(86+471)+114(45+57)×(102-67)35×40+4320÷9 38+62-759÷33 592-168÷28+125 6760÷13+17×25 1080+270÷18-864(7001-3075)÷13×25

772-317+128-283 3000÷24+103×32 176-(76+38) 1998+7650÷75-75 370+150÷5×7 3500÷(900-893)×4 14×18+52×60 200-(302+70)÷6 (540-9×34)÷18 715+265+335+285(845-15×3)÷16 12×[(49-28)÷7] 7100-137-263+300 75×4×2×5 (45+38-16)×24 600-(240+38×6)[64-(87-42)] ×15 215+85÷17-12 158+64+142+236 400÷(120-20×4) 25×7×4 156-78-22 [720÷(13+27)] ×12(45+38-16)×24 500-(240+38×6) [64-(87-42)] ×15 25×125×32 450÷[(84-48)÷12] 78+(43+122)+257 76×(576÷12+27)500÷[(477-27) ÷9] 245-120+280÷35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完整)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六单元运算律 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5班,共有学生47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少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我本学期需要较多地关注同学们业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整理与复习等。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本教材既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的数学教育内涵,使我们的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3)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重点 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在我们周围,凡是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就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几边形有几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练习题1、125+25×6 2、120-60÷5×5 3、1024÷16×3 4、(135+415)÷5+16 5、164-13×5+85 6、330÷(65-50) 7、128-6×8÷16 8、64×(12+65÷13) 9、5940÷45×(798-616) 10、(315×40-364)÷7 11、(2010-906)×(65+15) 12、(20+120÷24)×8 13、40×20-200 14、288÷[(26-14)×8]

15、500×6-(50×2-80) 16、(105×12-635)÷25 17、(845-15×3)÷16 18、95÷(64-45) 19、178-145÷5×6+42 20、(58+37)÷(64-9×5)21、106×9-76×9 22、117÷13+37×(65+35)23、540-(148+47)÷13 24、(308—308÷28)×11 25、(238+7560÷90)÷14 26、21×(230-192÷4) 27、19×96-962÷74 28、10000-(59+66)×64 29、5940÷45×(798-616) 30、(315×40-364)÷7

33、9405-2940÷28×21 34、920-1680÷40÷7 35、690+47×52-398 36、148+3328÷64-75 37、360×24÷32+730 38、2100-94+48×54 39、51+(2304-2042)×23 40、4215+(4361-716)÷81 41、(247+18)×27÷25 42、36-720÷(360÷18)43、1080÷(63-54)×80 44、(528+912)×5-6178 45、(10+120÷24)×5 46、2800÷ 100+789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练习题200道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练习题 1、125+25×6 2、120-60÷5×5 3、1024÷16×3 4、(135+415)÷5+16 5、164-13×5+85 6、330÷(65-50) 7、128-6×8÷16 8、64×(12+65÷13) 9、5940÷45×(798-616) 10、(315×40-364)÷7 11、(2010-906)×(65+15) 12、(20+120÷24)×8 13、40×20-200 14、288÷[(26-14)×8]

15、500×6-(50×2-80) 16、(105×12-635)÷25 17、(845-15×3)÷16 18、95÷(64-45) 19、178-145÷5×6+42 20、(58+37)÷(64-9×5) 21、106×9-76×9 22、117÷13+37×(65+35)23、540-(148+47)÷13 24、(308—308÷28)×11 25、(238+7560÷90)÷14 26、21×(230-192÷4) 27、19×96-962÷74 28、10000-(59+66)×64 29、5940÷45×(798-616) 30、(315×40-364)÷7

31、735×(700-400÷25) 32、1520-(1070+28×2) 33、9405-2940÷28×21 34、920-1680÷40÷7 35、690+47×52-398 36、148+3328÷64-75 37、360×24÷32+730 38、2100-94+48×54 39、51+(2304-2042)×23 40、4215+(4361-716)÷81 41、(247+18)×27÷25 42、36-720÷(360÷18) 43、1080÷(63-54)×80 44、(528+912)×5-6178 45、(10+120÷24)×5 46、2800÷100+789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教育精选- 苏教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检测 成绩: 一、仔细计算。42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75×4= 25×8= 1800÷30= 13×6-3×6= 198-89= 160+70= 910÷70= 0÷10= 60×50= 102×6= 20×500= 12+12÷12+12= 2、用竖式计算。6分 405×17= 40×280= 296×12= 3、计算下面各题。12分 26×13-198÷18 128-28×3+17 600-(697÷41+274) 30×[818÷(98-91)] 4、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8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25×7×4 32+26+74+168 63×25+25×37 99×32+32 25×44 48×213-13×48 二、想想填填。20分 1、5升=()毫升3000毫升=()升 一个热水瓶的容量约2(),一杯水大约150() 2、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a+b)×c=( ) 3、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2o,那么它的另一个锐角是()o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o,它的顶角是()o,这个三角形又是一个()三角形。 4、在计算540÷[(3+6)×2]时,要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5、小明、小强、小刚、小健四个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人都要和另外三人比一场,一共要比()场。 6、用2、3、5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三位数,把这些三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第二的数是() 7、数一数: 左图有()个三角形(2)左图有()个角 有()个平行四边形 有()个梯形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题600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题600题

用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125+25×6 (135+75)÷(14×5)120-60÷5×5 1024÷16×3 (135+415)÷5+16 1200-20×720-720÷15 (360-144)÷24×3 240+480÷30×(6+13)(120×2+120)÷9 164-13×5+85 330÷(65-50) 128-6×8÷16 64×(12+65÷13) 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 (315×40-364)÷7 12520÷8×(121÷11) (2010-906)×(65+15) (20+120÷24)×8 106×9-76×9 117÷13+37×(65+35)540-(148+47)÷13 (308—308÷28)×11

(238+7560÷90)÷14 21×(230-192÷4)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 (315×40-364)÷7 735×(700-400÷25)1520-(1070+28×2)9405-2940÷28×21 920-1680÷40÷7 690+47×52-398 148+3328÷64-75 360×24÷32+730 2100-94+48×54 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 (247+18)×27÷25 36-720÷(360÷18) 1080÷(63-54)×80 (528+912)×5-6178 (10+120÷24)×5 2800÷100+789 (947-599)+7×64 36×(15-276÷23)

最新版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 课题: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4.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最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几边形有几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四舍)、等于大于5(五入)。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最高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目标

数学第八册教学总目标 教学内容: 1、数学与代数。 (1)倍数和因数,找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不超过100)、找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2)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偶数和奇数,素数和合数。 (3)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4)口算几百乘几十、几十几乘几百(不进位)、几百几十几乘几十(不进位)。 (5)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中括号。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6)乘法分配律,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7)用计算器探索积、商的变化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 (8)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公式,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化简形如“ax±bx”式子。 (9)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0)探索并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 (11)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寻代解决问题的方法。 2、空间与图形。 (1)三角形与三角形的底、高。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 (2)三角形的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升和毫升,1升=1000毫升。 (4)平行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梯形与梯形的上下底、腰以及高。 (5)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6)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连续平移两次,将简单图形旋转90°。 3、统计与概率。 (1)单式折线统计图。 (2)根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4、实践与综合应用。 (1)美妙的“杯琴”(在同样的水杯里盛不同量的水制作“杯琴”,演奏简单乐曲)。 (2)我们去春游(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春游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3)图案的欣赏和设计(欣赏图案,并灵活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通过阅读统计图以及实际调查等统计活动了解周围的环境状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 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

2017新苏教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年级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6分) 1. 在数位顺序表上,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位,第九位是()位。 2. 一万里有()个一千。10个()是一亿。 3. 2013年,天平镇国民生产总值是二十亿零五百四十万元。写出横线上的数 是()元,改写成用“万元”做单位的数是()万元,把它“四舍五入”到“亿”位大约是()亿元。 4. 6□953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如果得到的近似数是6万,则□里 可以填();如果得到的近似数是7万,则□里可以填 ()。 5. “5060800700”读作:(),这个数里的“5”表示 ()。 6. 在95后面添()个0,这个数是九百五十万。 7. 将下面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用序号排列数的大小) ①4500670 ②13602400 ③4002190 ④980998 ⑤4500760 ()<()<()<()<()

8. 在〇填“>”或“ <”。 20亿〇 2010000000 7399000 〇 704万 450800 〇 455000 9. 钟面上的时针从9:00到12:00,时针旋转了()度。 从6:15到6:30,分针将会按()时针方向旋转()度。 10.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11. 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位置改变,形状和大小( )。 二、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24分)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 A. 三位数 B. 四位数 C. 五位数 D.四位数或五位数 1 2. 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练习题道

1、125+25×6 2、120-60÷5×5 3、1024÷16×3 4、(135+415)÷5+16 5、164-13×5+85 6、330÷(65-50) 7、128-6×8÷16 8、64×(12+65÷13) 9、5940÷45×(798-616) 10、(315×40-364)÷7 11、(2010-906)×(65+15) 12、(20+120÷24)×8 13、40×20-200 14、288÷[(26-14)×8]

15、500×6-(50×2-80) 16、(105×12-635)÷25 17、(845-15×3)÷16 18、95÷(64-45) 19、178-145÷5×6+42 20、(58+37)÷(64-9×5)21、106×9-76×9 22、117÷13+37×(65+35)23、540-(148+47)÷13 24、(308—308÷28)×11 25、(238+7560÷90)÷14 26、21×(230-192÷4) 27、19×96-962÷74 28、10000-(59+66)×64

29、5940÷45×(798-616) 30、(315×40-364)÷7 31、735×(700-400÷25) 32、1520-(1070+28×2)33、9405-2940÷28×21 34、920-1680÷40÷7 35、690+47×52-398 36、148+3328÷64-75 37、360×24÷32+730 38、2100-94+48×54 39、51+(2304-2042)×23 40、4215+(4361-716)÷81 41、(247+18)×27÷25 42、36-720÷(360÷18)

四年级数学下册脱式计算题(整理版)

125+25×6(135+75)÷(14×5) 120-60÷5×51024÷16×3 (135+415)÷5+16 1200-20×720-720÷15(360-144)÷24×3 240+480÷30×(6+13)(120×2+120)÷9 164-13×5+85330÷(65-50) 128-6×8÷1664×(12+65÷13) 19×96-962÷7410000-(59+66)×64 5940÷45×(798-616)(315×40-364)÷7 12520÷8×(121÷11)(-906)×(65+15) (20+120÷24)×8106×9-76×9

117÷13+37×(65+35)540-(148+47)÷13(308—308÷28)×11(238+7560÷90)÷14 21×(230-192÷4)19×96-962÷74 10000-(59+66)×645940÷45×(798-616) (315×40-364)÷7735×(700-400÷25)1520-(1070+28×2)9405-2940÷28×21 920-1680÷40÷7690+47×52-398 148+3328÷64-75360×24÷32+730 2100-94+48×54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247+18)×27÷25

36-720÷(360÷18)1080÷(63-54)×80(528+912)×5-6178(10+120÷24)×5 2800÷100+789(947-599)+7×64 36×(15-276÷23)(93+25×21)×9 723-(521+504)÷25(39-21)×(396÷6) 507÷13×63+498384÷12+3×31 37—(7+6)×3016×(17-8)÷3 28×(5+96÷32)81÷(72-69)×9 57×12-560÷35848-640÷16×12 960÷(1500-32×45)192-(54+38)×1 (12+24+80)×5032×(25+125)

最新版【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q最新版【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 课题: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4.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的重点是巩固平移的距离问题,通过练习强化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2.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巩固平移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