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供热办法(草案)

北京供热办法(草案)

北京供热办法(草案)
北京供热办法(草案)

北京市供热管理办法(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供用热行为,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安全供热,合理利用资源,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供用热关系和谐稳定和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冬季采暖是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共事业。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供用热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供热,是指供热单位依靠稳定热源,通过管道系统有偿为热用户提供生产和生活采暖用热以及相关服务的行为。

第四条、本市供热管理遵循统一规划、优化配置、属地管理、保障安全、节能环保的原则。

第五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主管本市供热管理工作。

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供热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公安、民政、财政、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规划、住房建设、交通、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城管执法等部门按照本办法和各自的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六条、本市坚持利用多种能源供热,大力发展集中供热,积极推进供热资源整合。

加快既有建筑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逐步实行按照用热量计量收费。

第七条、本市建立并完善城乡居民供热保障体系。

第八条、本市鼓励和支持相关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积极发挥作用,参与供热行业管理、技术交流、宣传培训等工作。

第九条、本市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第十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节能效率高和环境效益好的供热技术和项目给予支持,并对在供热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十一条、本市应当将供热事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本市供热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供热规划涉及城市空间资源规划的内容,应当纳入城乡总体规划。

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全市供热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规划,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供热规划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擅自变更。列入规划的供热设施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规划,不得改变用途。

第十二条、本市新建、改建、扩建供热设施,应当符合供热规划,并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

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包含供热设施的居住建设项目提出规划条件时,应当征求市政管理等相关部门的意见。

居住建设项目的供热系统符合供热配建标准,达到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并取得供热单位出具的具备供热条件认可文件的,建设单位方可组织竣工验收。

第十三条、本市应当统筹利用热源设施,供热单位的现有热源有富余能力且具备实施条件的,已有或者新建建设项目应当使用该热源。

供热单位应当向使用其热源的建设项目,提供安全、稳定、质量合格的供热服务。

第十四条、新建建筑物和改造既有建筑物应当执行建筑节能标准,达到建筑节能要求,供热采暖系统具备热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

既有非节能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的,应当同步进行热计量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

第十五条、建设项目的供热设施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城

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齐全、准确的建设档案,并向供热单位提供有关工程档案资料。

第三章供热与用热

第十六条、用于经营活动的供热设施应当由供热单位进行管理。

本市的供热单位应当到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市供热特许经营实施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八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本市供热运营、安全、服务的标准。

第十九条、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划、标准和规范,对供热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开展供热服务社会评价;向社会公布供热服务举报和投诉电话、信箱和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供热安全、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的举报和投诉。

第二十条、本市供热采暖价格实行政府定价。

当供热采暖价格不足以补偿供热成本致使供热单位经营亏损,或者燃料到厂价格变化超过10%时,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商市政管理行政部门适时提出调整方案,供热单位也可以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制定或调整价格的书面建议。

制定和调整供热采暖价格,应当遵循合理补偿成本、促进节约用热、坚持公平负担的原则,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商市政管理行政部门依法履行政府制定价格程序。制定和调整的供热采暖价格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当供热采暖价格未调整到位时,经政府批准对供热单位给予一定的临时性补贴。

第二十一条、供热单位与热用户签订供用热合同。供用热合同示范文本由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共同制定并公布。

热用户未与供热单位签订供用热合同,供热单位已按照规定向热用户供热的,则热用户与供热单位之间视为存在事实供用热关系。

本市新建住宅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者物业服务企业在为房屋买受人办理入住手续时,协助供热单位开展供用热合同签订工作。

第二十二条、供用热合同涉及的事项内容发生变化时,供用热双方均应当及时告知对方,并经协商一致后办理供用热合同变更手续。

房屋产权发生转移时,原产权人应当及时与供热单位解除合同,并结清供热采暖费;新产权人应当及时与供热单位签订供用热合同,承担用热方责任。

第二十三条、本市采暖期为当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采暖期内,任何供热单位不得推迟、中止供热或者提前结束供热。

热用户对采暖期时间有特殊要求的,由供用热双方另行约定。

第二十四条、供热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相关标准、规范,向热用户提供安全、稳定和质量合格的供热服务,建立健全供热运营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立供热设施巡检制度,对管理范围内的供热设施和居民用户室内自用供热设施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发现供热设施存在隐患的,应当及时消除,其中属于居民用户室内自用供热设施的,应当书面告知热用户及时消除;

(二)、在供热前进行供热系统充水、试压、排气及试运行等工作时,应当提前在供热范围内进行公告。

(三)、采暖期内实行24小时服务,并及时处理和回复热用户反映的问题;

(四)、严格执行国家及本市的统计制度,按照要求向市政管理行政部门提交年度供热统计报表;

(五)、建立员工岗位培训制度,确保司炉运行人员按照规定持证上岗,开展对生产、运行及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六)、做好供热节能工作,加强计量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对耗能大和排放超标的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节能和环保措施,达到排放标准。

(七)、员工入户进行检查、测温和实施作业的,应当出示有效工作证件。

第二十五条、供热单位应当通过网站、公开栏、办事大厅、电子显示屏、便民资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形式,公开下列供热服务信息:

(一)、供热采暖收费价格、维修及相关服务的价格标准,有关收费依据;

(二)、供热申请报装工作程序;

(三)、供热缴费、维修及相关服务办理程序、时间、网点设置、服务标准及承诺;

(四)、停热及恢复供热信息、查表收费信息、巡检信息;

(五)、供用热设施安全使用规定、常识和安全提示;

(六)、咨询服务电话、报修和救援电话、监督投诉电话;

(七)、与供热服务有关的规定、标准等。

第二十六条、供热单位应当在供热开始前做好燃料储运工作,落实资源和供应合同。

本市水、电、气、燃油、煤炭及其他能源供应单位,应当做好燃料供应工作,在采暖期,未经政府批准,不得擅自中断供应。

第二十七条、采暖期内,在正常情况下供热单位应当保证居民用户房间温度符合住宅设计规范要求,其中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温度不低于18℃。

非居民用户的房间供热温度应当依据其功能需要和设计标准,由供用热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第二十八条、供热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热用户室温标准,建立用户采暖温度抽测制度,定期对热用户进行室内测温,测温记录应当有热用户或者其他证明人签字。

室内温度不达标的,热用户应当及时向供热单位报修。供用热双方对室温是否达标存在争议的,可以委托具备相关检测项目资质认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室温检测。

第二十九条、供用热双方发生供热纠纷的,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向市政管理行政部门申请进行行政调解。

第三十条、供热单位应当直接向热用户收取采暖费。供热单位委托金融机构或者其它服务单位代收采暖费的,应当向热用户公告受委托的收费单位,受委托单位不得向热用户收取任何额外费用;未经供热单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热用户收取采暖费。

收取采暖费应当使用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发票。

采暖费的计算方式,按照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热用户应当在当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按照规定向供热单位交纳下一个采暖季的采暖费。

第三十二条、采暖费的交费人按照如下原则确定:

(一)、热用户与供热单位签订合同的,由合同中明确的交费人作为交费主体;

(二)、热用户未与供热单位签订合同,存在事实供用热关系的,由房屋的产权人作为交费主体;

(三)、执行政府规定租金标准的公有住宅房屋,签订供用热合同的,由合同中明确的交费人作为交费主体,未签订供用热合同的,由承租人作为交费主体。

本市对采暖费交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三条、因供热单位责任导致下列情况产生的,供热单位应当按有关规定向热用户退还相应的采暖费,并承担违约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时间供热;

(二)、因供热设施故障、事故等情况,中断供热连续超过72小时;

(三)、住宅用户室内温度未达到规定的温度或者合同约定温度的。

第三十四条、热用户不按照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交纳采暖费的,自逾期之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逾期付款违约金。

第三十五条、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对供用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者行政执法的,供热单位、热用户以及相关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如实报告相关情况,提供必要资料。

热用户和物业管理单位应当配合供热单位对供热设施进行维护、抢修作业以及室温检测、查表及收费等工作,并向供热单位提供准确的采暖情况及联系方式。

第三十六条、在非采暖期内,供热单位确需退出供热经营活动的,应当对供热范围内的热用户、设施监护以及采暖费收缴等事宜作出妥善安排,并在采暖期开始前4个月,与承接的供热单位完成供热设施及技术档案、用户资料、采暖费收缴等事项的交接工作,同时向所在区县的市政管理行政部门报告。

在热用户的采暖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时,供热单位不得退出供热经营活动。

第四章设施管理与安全保护

第三十七条、供热单位应当对供应范围内居民用户的室外供热设施和室内共用供热设施承担管理、维护、抢修和更新改造的责任。

居民用户发现室内供热设施异常、泄漏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向供热单位报修,并承担室内自用供热设施维修、更新的相关费用。

非居民用户供热设施的维护、管理以及更新改造,由供用热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第三十八条、热用户不得拆改室内共用供热设施、扩大采暖面积和增加散热设备。热用户装饰装修房屋不得影响供热效果和妨碍对设施进行正常维修养护。

热用户拆改室内自用供热设施的,应当经供热单位确认不影响其他热用户正常采暖和不妨碍供热设施维修养护。

热用户拆改室内供热设施而造成泄漏的,由热用户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九条、供热单位应当保证管理范围内供热设施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完好,并按照规定计提供热设施折旧费,按期对供热设施进行更新改造。

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对供热单位计提供热设施折旧费的情况进行监督审计。

第四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迁移、改建、变卖热源设施和改变热源设施用途。确需拆除、迁移、改建、变卖热源设施或者改变热源设施用途的,应当先期落实热用户的热源保障,并提前向市政管理行政部门报告。

第四十一条、建设工程施工不得影响供热设施安全。

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施工前,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地下供热管线及其他供热设施的相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

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地下供热管线及其它供热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施工单位、供热单位共同制定保护方案,明确安全保护措施,并与供热单位签订安全监护协议,由供热单位进行监护。施工单位依照保护方案,实施安全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作业损坏地下供热管线及其他供热设施的,施工单位应当立即通知供热单位,并按照规定采取应急保护措施,避免扩大损失。

第四十二条、供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重要的供热设施或者重要的部位设置统一、明显的识别标志。供热单位在对供热设施维护和抢修时,应当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供热单位对安装在用户室内和建筑物公共部位的公用供热阀门应当设立永久性警示标志,并告知热用户不得擅自操作公用供热阀门。

第四十三条、禁止实施下列危害供热安全的行为:

(一)、在规定的供热设施安全距离内修筑建筑物、构筑物;

(二)、在规定的供热设施安全距离内堆放物品,或者进行挖掘、取土、钻探、打桩、埋杆、栽植深根性植物和爆破作业等;

(三)、向供热管沟内排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堵塞管沟物或者接入雨、污水管,排放雨、污水及工业废液和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等;

(四)、擅自关断、调节、移动、拆除供热阀门,损坏阀门的铅封,改动或者损坏供热计量仪表及其附件等;

(五)、擅自改装、拆除、迁移、毁损识别和警示标志等设施;

(六)、擅自改变用热性质及运行方式,将自建供用热设施接入公用或者他人的供热管网;

(七)、擅自在室内采暖系统上安装放水阀、排气阀以及其他危害供热采暖系统安全的设备;

(八)、擅自排放或取用管道内热水或蒸汽;

(九)、其他危害、损坏供热设施的行为。

第五章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置

第四十四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市供热应急预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供热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供热实际,制定本单位的供热应急预案。

第四十五条、市、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供热应急

指挥系统,落实供热应急措施和保障资金。

供热单位应当建立与供热规模相应的应急抢修队伍,配备应急抢修设备、物资、车辆以及通讯设备,在采暖期间实行24小时应急备勤。供热单位应急抢修队伍,在紧急情况下应当服从市或者区县应急管理部门的指挥和调动。

第四十六条、在采暖期内,供热单位因供热设施故障、事故等情况影响用户正常采暖的,应当及时通知热用户和报告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保障安全、稳定供热。

第四十七条、供热设施发生突发性故障的,供热单位可以先行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进行抢修,有关部门和热用户应当给予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或者干扰。

第四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供热事故、事故隐患以及危害供热设施安全的情况,应当立即向供热单位或者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发生供热突发事件,供热单位应当根据应急预案,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先行处置,并根据事件等级,按照程序向市政管理等有关行政部门报告。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事件等级,依照规定程序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各自职责和业务范围,密切配合,做好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工作。

发生供热设施泄漏等紧急情况时,供热单位必须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的,公安机关应当配合供热单位实施入户抢险、抢修作业。

第四十九条、供热单位无法保障安全、稳定供热,在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协调、督促后仍无效的,经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市或者区县市政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委托其他符合条件的供热单位对该供热单位的供热设施实施应急接管措施。

第五十条、对供热单位的供热设施实施应急接管的,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市或者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提前告知被接管单位,并听取被接管单位的陈述和申辩意见;

(二)、由市或者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向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提出被接管单位的名单、接管理由、被接管单位的陈述申辩,并推荐受委托的接管单位;

(三)、由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决定是否对供热单位实施应急接管措施;

(四)、决定实施应急接管的,市或者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向被接

管单位出具供热设施应急接管通知书,并与受委托的接管单位签订委托应急接管协议书;

(五)、实施应急接管时,市或者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在被接管单位的用户所在区域张贴实施应急接管公告。

第五十一条、公安、财政等部门和单位以及被接管单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为实施应急接管措施提供帮助和配合,保障接管、交接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五十二条、受委托的接管单位应当在接管期间,向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供热服务。

在应急接管期间,受委托的接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并公开为保障供热服务所支出的运行费用账目,并接受市或者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委托的专业机构的审计。

第五十三条、在应急接管期间内,为保障基本的供热服务,所产生的供热设施日常运行费用和必要的设施更新、改造、维护费用,可以由市或者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从应急资金中支付。

第五十四条、在实施应急接管过程中,被接管单位要求解除应急接管,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一)、向市或者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提出恢复运营申请书和保障供热承诺书。保障供热承诺书应包括:对恢复运营的资金、人员、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具体安排以及保障今后按规定供热的具体措施等内容;

(二)、足额偿还市或者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在应急接管期间,按照保障供热服务的基本要求,所支出的运行、维护、更新、改造等费用。

(三)、经市或者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组织被接管单位、接管单位、热用户代表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有关人员召开解除应急接管措施听证会。

第五十五条、被接管单位满足恢复从事供热服务条件的,经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批准,解除应急接管措施。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供热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七条、供热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在采暖期内,推迟、中止供热或者提前结束供热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立即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八条、供热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二)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九条、热用户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拆改室内共用供热设施、扩大采暖面积、增加散热设备和装饰装修房屋妨碍对设施进行正常维修养护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四十条规定的,擅自拆除、迁移、改建、变卖热源设施和改变热源设施用途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未真实、准确、完整地提供供热设施相关资料或者施工单位未按照要求采取保护措施的,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造成供热单位和热用户损失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由城管执法机关责令改正、限期拆除,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乡镇规划区域内的上述建筑物、构筑物由乡镇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和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三条第(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改正,并可以处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同时违反公安、环保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城管执法

机关应当及时移送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六十三条、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附则

第六十四条、本办法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1994年8月1日市人民政府第15号令公布、根据2004年6月1日市人民政府第150号令修改的《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1986年11月15日市人民政府京政办发[1986]141号文件发布、根据2004年6月1日市人民政府第150号令修改的《北京市城市公用热力设施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关于《北京市供热管理办法(草案)》的说明

冬季采暖是我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事业对首都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供热管理,根据市政府2009年立法计划的安排,有关部门完成了《北京市供热管理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办法(草案)》)起草工作。《办法(草案)》共七章六十四条,分为总则、规划与建设、供热与用热、设施管理与安全保护、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置、法律责任、附则。现就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一、关于供热的定义

冬季采暖是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也是政府提高供热保障能力的工作重点。《办法(草案)》明确了本办法所称供热,是指供热单位依靠稳定热源,通过管道系统有偿为热用户提供生产和生活采暖用热以及相关服务的行为。

此外,由于单位自供暖和居民自采暖不涉及供用热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调整,且本市已有相关的规定,如《北京市居民住宅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补贴暂行办法》等,因此,《办法(草案)》未将自采暖行为列入调整范围。

二、关于供热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为了解决本市供热设施建设无序,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办法(草案)》明确了三项管理制度:

首先,以规划为龙头加强供热设施建设的管理,提出本市将供热事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本市供热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全市供热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规划,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备案。

其次,为了保证供热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强供热设施建设的源头管理,《办法(草案)》明确了本市新建、改建、扩建供热设施,应当符合供热规划。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包含供热设施的居住建设项目提出规划条件时,应当征求市政管理等相关部门的意见。

再次,在热源设施的具体使用方面,《办法(草案)》明确了统筹利用热

源设施的原则,提出供热单位的现有热源有富余能力且具备实施条件的,已有或者新建建设项目应当使用该热源。

三、关于采暖温度的设定

1994年颁布《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明确了供暖单位在供暖期间应当保证采暖用户的室内温度不低于16℃。但是随着人们对冬季采暖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和节能保温材料的广泛应用,国家和本市相继出台的有关住宅设计标准已经提高了室内采暖的设计温度,如国家《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和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均要求设置集中采暖系统的普通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设计温度应当不低于18℃,在此情况下,最低温度16℃的规定已经不符合实际发展的需要。

因此,从提高居民采暖舒适度,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办法(草案)》规定了采暖期内,在正常情况下供热单位应当保证居民用户房间温度符合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其中,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温度不低于18℃。非居民用户的房间供热温度应当依据其功能需要和设计标准,由供用热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四、关于供热收费与交费主体的确定

明确供热采暖费的收费主体与交费主体,是确定供用热双方基本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

《办法(草案)》明确了供热单位应当直接向热用户收取采暖费。供热单位委托金融机构或者其它服务单位代收采暖费的,应当向热用户公告受委托的收费单位,受委托单位不得向热用户收取任何额外费用;未经供热单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热用户收取采暖费。同时,为了规范收费行为,《办法(草案)》还要求供热单位收取采暖费应当使用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发票。

关于交费主体,《办法(草案)》提出热用户与供热单位签订合同的,由合同中明确的交费人作为交费主体;热用户未与供热单位签订合同,存在事实供用热关系的,由房屋的产权人作为交费主体;执行政府规定租金标准的公有住宅房屋,签订供用热合同的,由合同中明确的交费人作为交费主体,未签订供用热合同的,由承租人作为交费主体。此外,为了给政府部门制定保障性住房的采暖费交费政策留下实施空间,《办法(草案)》还明确了本市对采暖费交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五、关于供热设施的维护管理责任

为了保障供热设施的运行安全,明确供热单位、热用户对于供热设施的维护管理责任,《办法(草案)》规定了供热单位应当对供应范围内居民用户的室外供热设施和室内共用供热设施承担管理、维护、抢修和更新改造的责任。居民用户发现室内供热设施异常、泄漏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向供热单位报修,并承担室内自用供热设施维修、更新的相关费用。非居民用户供热设施的维护、管理以及更新改造,由供用热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六、关于供热设施的应急接管机制

冬季采暖是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在供热单位因自身原因无法提供安全、稳定的供热服务,且常规行政管理手段无效的情况下,政府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实施应急措施,保障供热服务的安全、稳定,这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为此,《办法(草案)》明确了供热单位无法保障安全、稳定供热,在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协调、督促后仍无效的,经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市或者区县市政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委托其他符合条件的供热单位对该供热单位的供热设施实施应急接管措施。同时,《办法(草案)》也对实施应急接管措施的程序、资金保障、解除条件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北京市非居民供热采暖合同(示范合同)

( 合同范本 ) 甲方: 乙方: 日期:年月日 精品合同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北京市非居民供热采暖合同(示 范合同) What the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ultimately expect to get or achieve through the conclus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act

北京市非居民供热采暖合同(示范合同) 用热人(甲方):_________________ 供热人(乙方):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简称《办法》)等法律 、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协商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供热采暖地点、采暖计费面积 1.供热设施地点:_________________。 采暖地点:_________________。 甲方采暖建筑执行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建筑物节能标准情况: □符合节能标准; □正在实施节能改造; □不符合节能标准;

□其他:_________________。 2.采暖计费总面积为__________建筑平方米,包括: (1)房屋所有权证、房屋租赁凭证上记载的建筑面积为________平方米。 房屋所有权证、房屋租赁凭证上仅记载使用面积的,应当按房管部门规定的系数折算成建筑面积后计收采暖费。 (2)采暖的其他建筑面积为________平方米。对此部分建筑面积有争议的,以乙方委托的房屋测绘部门出具的测绘数据为准,测绘费由乙方承担。 3.热量结算点设置在: □双方约定的供热设施管护责任的分界点; □锅炉房或热交换站内; □供热设施二次支线; □楼栋; □其他: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采暖期

山西省城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山西省城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规划目的,规划依据,规划原则,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与范围,规划目标。 第二章规划热指标及热负荷 热负荷分类,综合热指标(必须考虑节能),规划建筑面积及热负荷,供热区域划分。 第三章热源规划 热源规划原则(热源点应有备用,以提高供热安全性)。 热源规划,包括热源的位置、供热能力、供热参数、供热量、热源用地范围。热源需要的水源、运输条件等。拟保留原来锅炉为调峰锅炉的情况。其他能源可以利用的情况,各热源点应并网运行。 第四章供热系统规划 供热管网规划原则,供热介质及参数,供热管网规划,管网敷设方式,管道保温防腐,热力站、中继泵站和凝结水回收站规划。 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供热系统应方便实现分户控制。 第五章环境保护 一、规划范围内的环保措施 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固体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措施,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 二、环境与减排 采暖期节约标煤量,减少烟尘排放量,减少SO2排放量,减少NOX排放量,减少灰渣排放量,减少用地量。 第六章应急预案规划 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规划期限与范围,近期规划目标及规模,近期供热规划。 第八章远景发展规划 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

第十章附则 第二部分规划图纸 一、城市区位图 二、城市供热现状图(图纸比例同总规图,标明比例、风玫瑰) 标明现状热源、管网、热力站、中继泵站和凝结水回收站位置及用地范围,每个热源的供热能力、供热范围。 三、供热热区规划图(图纸比例同总规图,标明比例、风玫瑰) 标明供热规划各分区范围,所需的热负荷。 四、供热规划图(图纸比例同总体规划图,标明比例、风玫瑰) 标明规划热源、热力站、中继泵站和凝结水回收站位置及用地范围,供热管网位置、走向、管径、管长,每个热源的供热能力、供热范围。 五、热源采暖热负荷延续曲线图 六、热源热力系统示意图 七、热水管网水压图 应标明热水管网主干线沿线地形标高,管线沿程压力损失(仅在地形变化大的城市管网需要)。 八、热力站平面示意图(1:100) 九、热力站原则系统示意图 十、供热近期规划图(图纸比例同总规图,标明比例、风玫瑰) 标明近期规划热源、热力站位置及用地范围,供热管网位置、走向、管径、管长,每个热源的供热能力、供热范围。 第三部分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城市概述 一、城市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行政区划 (三)城市自然环境与资源 地形地貌、海拔高度、气候气象、河流水系、地震、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水资源、风景名胜资源、土地资源 (四)城市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二、城市总体规划概述 (一)规划期限

北京市供暖采暖管理规定

北京市供暖采暖管理规定 《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11月10日市人民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北京市供暖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京市供暖采暖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保障本市城乡居民冬季采暖,规范供热采暖行为,合理利用资源,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供热采暖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冬季采暖是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共事业。本市供热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属地管理、保障安全、规范服务、促进节能环保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 本市建立并完善供热能源保障、采暖救助、应急处置等安全供热保障体系。 第四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主管本市供热采暖管理工作。 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采暖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本办法和各自的职责,

做好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供热采暖管理工作。 第五条鼓励、支持相关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参与供热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宣传培训等工作。 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节能、高效、环保、安全的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节能效率高和环境效益好的供热技术和项目给予支持,对在供热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程序编制本市供热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涉及供热事业发展的,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涉及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纳入本市城乡规划。 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市供热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规划,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供热规划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擅自变更。 第七条本市新建、改建、扩建供热设施,应当符合供热规划。列入规划的供热设施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规划,不得改变用途。 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建设项目提出规划条件时,涉及热源设施建设的,应当征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的意见。

供热规划深度规定

建设部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城市供热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 (1995年3月14日建城字第126号文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委(计经委)、电力局(供电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市政管理委员会,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电业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建委、计委、电力局: 城市集中供热(以下简称城市供热)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供热事业发展较快。目前,全国已有172个城市建设了供热设施,“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供热普及率在19%以上,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湖北、上海等南方地区也相继建设了城市供热设施。实践证明:制定科学的供热规划并按规划组织实施是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有效手段。为了促进城市供热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城市供热规划管理工作,我们编制了《城市供热规划技术要求》和《城市供热规划内容深度》,现随文印发,并就加强城市供热规划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城市供热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各个城市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应结合实际需要编制城市供热专业规划,其内容深度要符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对各专业规划的要求。 二、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城市供热规划技术要求》和《城市供热规划内容深度》的规定编制城市供热规划,并与城市规划部门进行协调。 三、为了提高城市供热规划质量,必须委托具有相当资质和级别的城市规划或供热专业设计单位编制城市供热规划。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规划供热面积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含1000万平方米)的 城市供热规划,应由具有甲级资质的供热专业设计单位承担。规划供热面积在1000万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供热规划,应由具有乙级资质的供热专业设计单位承担。 四、城市供热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后,要组织进行相当级别的从事供热专业工作的专家论证。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规划供热面积在10O0万平方米以上(含100O万平方米)的 城市供热规划,要由5名以上(含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城市规划和供热专家参加论证,其中供热方面专家不得少于3名。 规划供热面积在1000万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供热规划,要由3名以上(含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城市规划或供热专家参加论证。 五、强化城市供热规划的审批工作。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规划供热面积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含1000万平方米)的城市供热规划,要报请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规划供热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供热规划,要报请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批准。 六、对于没有编制城市供热规划或者城市供热规划不符合上述规定要求的城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不予批准城市供热工程项目建议书和企业新建、扩建热电项目的技术改造。国家各级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专业银行不得贷款用于供热工程建设,也不得享受有关节能贷款、技术改造贷款或贴息补助。有关燃料部门不得供给燃料煤等。 七、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持城市供热规划的编制工作,并监督实施,当地计划、电力。环保等有关部门要参与供热规划编制工作。 八、调整、修改城市总体规划时,城市供热规划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城市供热工程建设

北京市供暖管理规定.doc

北京市供暖管理规定 xx北京是很多人的向往,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你有用!第一条为保障本市城乡居民冬季采暖,规范供热采暖行为,合理利用资源,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供热采暖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冬季采暖是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共事业。本市供热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属地管理、保障安全、规范服务、促进节能环保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本市建立并完善供热能源保障、采暖救助、应急处置等安全供热保障体系。第四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主管本市供热采暖管理工作。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采暖管理工作。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本办法和各自的职责,做好相关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供热采暖管理工作。第五条鼓励、支持相关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参与供热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宣传培训等工作。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节能、高效、环保、安全的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节能效率高和环境效益好的供热技术和项目给予支持,对在供热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予以表彰或者奖励。第六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程序编制本市供热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涉及供热事业发展的,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规划;涉及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纳入本市城乡规划。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市供热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规划,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备案。经批准的供热规划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擅自变更。第七条本市新建、改建、扩建供热设施,应当符合供热规划。列入规划的供热设施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规划,不得改变用途。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建设项目提出规划条件时,涉及热源设施建设的,应当征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的意见。居住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供热单位参加,供热单位应当查验是否具备供热条件。在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向供热单位提供有关工程档案资料。第八条本市应当优化配置热源设施,在城市管网、区域锅炉供热管网供热能力范围内,不再新建热源设施;既有分散热源设施,应当按照合理配置的原则,逐步纳入城市管网、区域锅炉供热管网,应用新能源、新技术的除外。供热单位有条件供热的,应当向接入其管网的用户提供普遍服务。第九条本市应当加强供热节能管理,逐步实行按照用热量计量收费。新建建筑物应当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具备热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不符合现行国家住宅设计规范温度要求的住宅,应当逐步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和供热系统改造。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的,应当与热计量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同步实施。第十条供热单位应当到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备案,并提交以下材料:一单位基本情况;二供热区域及规模、用户类别及数量;三供热设施及其折旧管理基本情况;四运营管理制度及人员基本情况;五供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供热单位应当

供热管理办法

定边县供热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县供热管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供热资源,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维护供热单位和热用户的合法权益,根据《陕西省城市供热管理办法》和《沈阳市城市供暖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是指区域锅炉、分散锅炉等热源的热水,通过管网有偿供给的公共采暖用热。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县行政区域内的区域型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的管理。 第四条定边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是我县城镇供热监督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我县供热政策的调研制定,信息采集,协调服务,监督检查工作。 定边县供热管理办公室为我县城镇供热管理机构,负责我县具体供热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和国土、财政、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物价、环境保护、技术监督等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城镇供热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镇供热实行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以及多元化投资经营。

城镇供热必须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优先发展集中供热,限制并逐步取消分散供热,推行分户供热并逐步达到按用热量计量收费。 第六条政府鼓励从事供热经营的单位(以下简称供热单位)采用清洁能源,利用污染小、耗能低、运行安全的先进供热方式和设施,推广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城市供热水平。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七条城镇供热规划由县城乡建设管理局会同规划和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有关行政部门编制,报县政府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八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供热工程,应当符合城市供热规划,经县供热管理办公室审查批准后办理有关基本建设审批手续。涉及热用户摘网、并网的,需由用热户或开发建设单位报县供热管理办公室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九条对不具备集中供热条件又确需建临时热源的,必须经县城乡建设管理局批准,报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方可实施,对现有的分散锅炉房,城乡建设管理局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资源整合,分期分批在限期内完成集中供热改造(含并网,下同)和分户供热改造。

《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解读

《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解读 寇明国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北方地区,冬季采暖是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共事业。 2009年12月12日北京市政府以216号令公布了《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该办法自2010年4 月1日起施行,原《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1994年8月3日市人民政府第15号令公布、2004年6月1日市人民政府第150号令修改)和《北京市城市公用热力设施管理暂行规定》(1986年11月15日市人民政府京政办发[1986]141号文件发布、2004年6月1日市人民政府第150号令修改)同时废止。 在节能减排、住房商品化、供热方式变化等背景下,《办法》对近年来北京供热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了规范,对已经成熟的新制度以规章的形式进行了确认。譬如对要求逐步采用热量计量收费,对供暖设施应急接管制度等。下面对《办法》的内容并结合原有的规章政策,从法律适用角度进行简要地解读,供供热单位和采暖用户参考。 一、规定要逐步实行按照用热量计量收费,可以实现自主调控室温和要求暂停供热。

按照《办法》第九条规定,新建建筑物应当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具备热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不符合现行国家住宅设计规范温度要求的住宅,应当逐步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和供热系统改造。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的,应当与热计量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同步实施。 也就是说,从20104月1日起的新建房屋必须具备热计量和室温调控功能。而按照《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具备分户独立采暖系统型式的用户,在不影响其他用户正常采暖及共用供热设施安全的前提下,经与供热单位协商,就暂停供热时间、交纳基本费用等事项达成一致后,可以由供热单位暂停供热。 按照《办法》的规定,以后我们可以实现白天上班外出时自己调低温度以及房屋在长期无人居住时可以要求暂停供热,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经济负担。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暂停供热期间并非不交任何费用,而是需要缴纳一个基本费用的。这个基本费用的标准《办法》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应由双方协商确定。为了避免协商不成出现纠纷,建议由主管部门制定基本费用计算标准,或者双方在签订供热采暖合同时对暂停供热期间的基本费用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约定。 二、规定供热单位与用户订立供热采暖合同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 换句话说,供热采暖合同内容不得违反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规定,否则采暖用户有权拒绝签署。但供热采暖合同本质上属于民事合同,其内容以及双方权利义务应由双方具体协商,对于一些《办法》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没有规定的

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范(标准版)

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范(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99

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范(标准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供热企业(单位)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建设和标准化管理、运行管理、维修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服务管理、经营管理和档案信息管理等工作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与锅炉房、热力站、室外供热管线和室内采暖系统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为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811工业锅炉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与监测 CJJ/T88城镇供热系统安全技术规程 JB/T10354工业锅炉运行规程 DB11/097低硫散煤及制品 DB11/139锅炉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381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DB11/T466供热采暖系统维修管理规范 3管理工作总体目标 3.1供热企业(单位)应在保障供热质量的同时,规范对采暖用户的服务。 3.2供热企业(单位)应采用节能技术措施,实现供热系统的节能减排,保障各项环保指标达标。 3.3.供热企业(单位)应确保整个供热系统的设备完好,在安全状态下运行。 3.4供热企业(单位)应供热系统在采暖季节内的能耗进行计量

城镇供热管理办法.docx

城镇供热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镇供热管理,保障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热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供用热市场有序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镇供热规划、勘察、设计、建设、经营、设施管理维护及相关管理活动的单位、个人,以及热用户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镇供热是指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燃煤、燃汽、燃油)等所产生的蒸汽、热水和工业余热、地热等热源,通过管网为热用户有偿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经营企业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利用热源单位或自身生产的热能,依据合同有偿向热用户供给生产、生活所需热能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热用户,是指依据合同使用供热单位供给的生产、生活所需热能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四条城镇供热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建立完善的供热管理机制和供热保障体系,优先发展集中供热,逐步取消分散锅炉供热。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授权的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供热的管理工作,并根据市人民政府的授权,负责城镇供热特许经营的具体实施,同时履行以下责任:

(一)监督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和协议书规定的义务;(二)对获得特许经营权企业的经营计划实施情况、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 (三)受理公众对获得特许经营权企业的投诉; (四)向政府提交年度特许经营监督检查报告; (五)在危及或者可能危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紧急情况下,临时接管特许经营项目; (六)城镇供热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相关审批手续的协调。(七)城镇供热基础数据的收集、管理及统一调度、集中指挥。(八)协议约定的其他责任。 第六条市规划、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发改、环境保护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供热主管部门做好城镇供热相关工作。 第七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供热行业,以及与供热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团体、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按自愿原则组成地方性、非盈利性的供热行业协会。应当依法维护会员单位的权益,依章规范会员单位行为,坚持和维护行业公平竞争,培育和规范供热市场。 第八条鼓励研究、开发、推广和有计划地应用供用热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加快推行分户计量用热,提高供热服务质量。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九条城市供热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的原则编制。经批准的城市供热专项规划,应当纳入本市城市总体

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

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 (200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第216号令发布) 第一条为保障本市城乡居民冬季采暖,规范供热采暖行为,合理利用资源,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供热采暖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冬季采暖是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共事业。 本市供热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属地管理、保障安全、规范服务、促进节能环保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 本市建立并完善供热能源保障、采暖救助、应急处置等安全供热保障体系。 第四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主管本市供热采暖管理工作。 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采暖管理工作。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本办法和各自的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供热采暖管理工作。 第五条鼓励、支持相关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参与供热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宣传培训等工作。 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节能、高效、环保、安全的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节能效率高和环境效益

好的供热技术和项目给予支持,对在供热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程序编制本市供热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涉及供热事业发展的,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涉及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纳入本市城乡规划。 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市供热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规划,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供热规划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擅自变更。 第七条本市新建、改建、扩建供热设施,应当符合供热规划。列入规划的供热设施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规划,不得改变用途。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建设项目提出规划条件时,涉及热源设施建设的,应当征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的意见。 居住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供热单位参加,供热单位应当查验是否具备供热条件。在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向供热单位提供有关工程档案资料。 第八条本市应当优化配置热源设施,在城市管网、区域锅炉供热管网供热能力范围内,不再新建热源设施;既有分散热源设施,应当按照合理配置的原则,逐步纳入城市管网、区域锅炉供热管网,应用新能源、新技术的除外。供热单位有条件供热的,应当向接入其管网的用户提供普遍服务。

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制度

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适应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区内的城市集中供热管理。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集中供热是指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工业余热等热源通过热网向若干个街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热用户供热。 第四条**市供热管理部门主管本市城市集中供热行政管理工作(以下称供热主管部门)。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供热主管部门做好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规划,配套建设,多家经营,统一管理,协调发展。 第六条热电联产的总热效率和热电比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指标,经济综合部门应当加强热电联产电力管理,提高热电机组利用率,保障热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第七条鼓励城市集中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限制、改造分散供热燃煤锅炉,推广热、电、冷联供。 第八条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依法建设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和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九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供热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集中供热规划,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供热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城市集中供热规划经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配置热源、热网,统筹安排,分期实施。 第十条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应当依据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同时设计和敷设供热管网,其建设资金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筹集。 第十一条在城市供热主管网到达的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应当配套建设用热设施,并代热用户向供热主管部门缴纳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 已缴纳的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可以纳入开发建设项目总概算。 在城市供热主管网未到达的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应当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配套建设城市供用热设施,城市供用热设施建设资金可以纳入开发建设项目总概算,并免缴城市供热工程建设资金。 配套建设的城市供用热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必须符合城市集中供热规划。 第十三条在城市供热主管网到达的地区,不得新建分散供热燃煤锅炉;对建成使用的分散供热燃煤锅炉,应当限期停止使用。 第十四条城市集中供用热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由供热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招标、投标等形式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十五条城市集中供用热设施建设和维修所采用的设备、材料、计量器具等,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有关部门应当进行标准化审查,并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城市集中供热管线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需要穿越单位、厂区或宅、院时,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2020年北京市居民供热采暖合同(按热计量计费版)(北京市版)

北京市居民供热采暖合同(按热计量计费版)(北 京市2010版) 政府示范文本 要点 供热人(乙方)向用热人(甲方)提供供热服务,并按热计量计收采暖费,约定采暖地点、面积、采暖期、供热温度标准等。 BF——2010 ——0504 合同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居民供热采暖合同 (按热计量计费版) 用热人: ___________________ 供热人: 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年十二月 使用说明 1.本合同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和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制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供热单位与居民用热人之间按热计量计收采暖费的经营性供热采暖交易。 2.签订本合同前,用热人应当向供热单位提交身份证明、房屋所有权证或公有住房租赁凭证 复印件;供热单位应当出示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和供热单位 备案登记证书复印件。 3.除采暖费缴费标准外,本合同其他条款中的横线处均可由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约定具体 内容。对于未实际发生或双方未作约定的,应当在横线处划x,以示删除。□后为待选内容, 应当以划\方式选定。 4.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约定本合同正本的份数,并在签订时认真核对,确保各份合同内容 一致。 5.有关名词、术语解释: (1 )用热人:房屋的产权人或承租政府规定租金标准的公有住房的承租人。 (2)供热人:经过市、区县供热主管部门备案登记,并取得备案登记证书的供热运行单位。 (3 )正常天气: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 年版)中附录二室外气象参数”的规定,本市建筑物供热采暖系统设计时限定的室外日平均气温在-9 C以

《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216号 《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11月10日市人民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市长郭金龙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二日 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保障本市城乡居民冬季采暖,规范供热采暖行为,合理利用资源,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供热采暖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冬季采暖是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共事业。本市供热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属地管理、保障安全、规范服务、促进节能环保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 本市建立并完善供热能源保障、采暖救助、应急处置等安全供热保障体系。 第四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主管本市供热采暖管理工作。 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采暖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本办法和各自的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供热采暖管理工作。 第五条鼓励、支持相关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参与供热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宣传培训等工作。 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节能、高效、环保、安全的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节能效率高和环境效益好的供热技术和项目给予支持,对在供热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程序编制本市供热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涉及供热事业发展的,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涉及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纳入本市城乡规划。 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市供热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规划,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供热规划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擅自变更。 第七条本市新建、改建、扩建供热设施,应当符合供热规划。列入规划的供热设施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规划,不得改变用途。 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建设项目提出规划条件时,涉及热源设施建设的,应当征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的意见。 居住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供热单位参加,供热单位应当查验是否具备供热条件。在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向供热单位提供有关工程档案资料。 第八条本市应当优化配置热源设施,在城市管网、区域锅炉供热管网供热能力范围内,不再新建热源设施;既有分散热源设施,应当按照合理配置的原则,逐步纳入城市管网、区域锅炉供热管网,应用新能源、新技术的除外。供热单位有条件供热的,应当向接入其管网的用户提供普遍服务。 第九条本市应当加强供热节能管理,逐步实行按照用热量计量收费。 新建建筑物应当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具备热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不符合现行国家住宅设计规范温度要求的住宅,应当逐步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和供热系统改造。 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的,应当与热计量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同步实施。 第十条供热单位应当到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备案,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单位基本情况; (二)供热区域及规模、用户类别及数量; (三)供热设施及其折旧管理基本情况; (四)运营管理制度及人员基本情况;

(完整版)山东省供热条例2018修订版

山东省供热条例 (2014年3月28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9月21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十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建设 第三章供热用热 第四章设施管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供热用热行为,提高供热服务质量,维护供热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节约能源,促进供热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使用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供热,是指供热企业依靠稳定热源,通过管网为用户提供生活用热的集中供热行为。 第三条发展供热事业应当遵循政府主导、企业经营、保障安全、节能环保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供热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供热保障体系和供热管理协调机制,提高供热保障能力。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供热管理部门(以下统称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供热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环境保护、价格、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供热管理工作。 第六条鼓励利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供热事业,鼓励和扶持安全、高效、节能环保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供热的规划,对清洁能源利用区域、方式、规模和实施措施作出安排。 第二章规划建设 第七条供热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城市、县城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专项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实施。 城市、县城供热专项规划应当包含新建住宅小区供热设施同步建设的内容,并对既有住宅小区补建供热设施作出安排。 经批准的供热专项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八条城市、县城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建,应当按照城市、县城总体规划和供热专项规划要求,配套建设供热设施,或者预留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预留的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 第九条编制城市、县城供热专项规划,应当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将供热设施逐步向镇和农村社区延伸。 支持有条件的镇和农村社区配套建设供热设施。 第十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需要接入供热管网的,建设单位在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时,应当就建设项目供热条件征求供热主管部门意见。 供热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供热专项规划及其实施情况提出答复意见,明确工程是否具备供热条件。对具备供热条件的,确定供热方式及供热单位,并提出供热分项设计技术要求。 第十一条具备天然气供应条件且气源充足稳定的城市,不得新建燃煤供热锅炉。 在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不得新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供热管网覆盖前已建成使用的分散燃煤供热锅炉,应当限期停止使用,并将供热系统接入供热管网或者采用清洁能源供热。第十二条供热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十三条新建民用建筑应当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既有民用建筑接入供热管网应当进行节能改造,并符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标准。 实行供热的新建民用建筑和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时,应当安装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用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居住建筑应当安装分户用热计量装置。 用热计量装置应当依法检定合格。 第十四条新建住宅小区内的供热经营设施(包括供热管道、换热系统和用热计量装置),由供热企业负责投资建设、维护和管理。供热经营设施的施工,应当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律、

印发北京市公共建筑供热计量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京政容发

北京市公共建筑供热计量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印发北京市公共建筑供热计量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京政容发〔2010〕19号 各区县市政市容委、发展改革委、规划分局、住房城乡建设委、质监局,各有关单位:为推进我市供热计量改革,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公共建筑供热计量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北京市公共建筑供热计量管理暂行办法

二〇一〇年三月八日 北京市公共建筑供热计量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推动本市供热计量改革,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降低建筑热耗,促进供热节能减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和《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供热计量是指采用集中供热方式的热计量,包括热源、热力站供热量以及建筑物(热力入口)用热量的计量。 本办法所称供热计量收费是指供用热双方按照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价格进行热费结算。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新建公共建筑是指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通过竣工验收的公共建筑。 第四条本市新建公共建筑和具备供热计量收费条件的既有公共建筑应当实行热计量收费。 不具备供热计量收费条件的既有公共建筑应当通过改造实行热计量收费。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等公共机构应当率先实行供热计量收费,积极开展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 第五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公共建筑开发、规划、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和公共建筑供热单位、热用户,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六条新建公共建筑应当严格按照本市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确保供热系统安装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控装置,具有实现供热量自动控制和能耗统计功能,具备按照用热量计量收费的条件。相应装置设备的购置、安装、检定等费用应当纳入房屋建造成本。 第七条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公共建筑供热计量工程设计,并对其设计质量全面负责。 第八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在进行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时,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供热计量设计文件进行审查,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不得出具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证明。 第九条建设单位申请公共建筑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交包含供热计量内容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证明,否则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 第十条新建公共建筑开发建设单位应当与在市政市容主管部门备案的供热单位签订合同。合同中应包含建筑物热力入口,供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的技术指标、质量标准,明确开发建设单位建筑节能质量责任和供热单位供热计

北京居民供热采暖合同范本

市居民供热采暖合同 (按面积收费版) (征求意见稿) 用热人(甲方): 供热人(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国合同法》、《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以共同遵守。 第一条供热采暖地点、采暖收费面积 1.供热设施地点:。 采暖地点:市小区(街)号楼单元层 室。 甲方联络人 ,联系,手机。 2.采暖收费面积:平方米,其中: (1)房屋所有权证记载的建筑面积为平方米;甲方无房产证的,以建筑物竣工图纸标明的建筑面积为依据,计平方米。甲方取得房产证后,以房产证记载面积为准。 (2)供暖单层建筑高度超过4米的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3)采暖的其他建筑面积为平方米。甲乙双方对此部分面积有争议的,以房屋测绘部门的测绘数据为准。 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的换算按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二条采暖期时间 采暖期时间:从每年11月15日起至次年3月15日止。如遇采暖期时间调整,则按照市人民政府的决定执行。 第三条供热室温度标准 采暖期,在正常天气情况下,乙方应当保证甲方卧室、起居室的室温度不低于18℃。 上述所称正常天气情况是指:室外日平均温度在-9℃以上。 甲方对采暖期时间、采暖室温度标准有特殊要求,且具备实施条件的,甲乙双方可另行约定签署补充协议,该补充协议作为本合同附件,具有与本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 当甲乙双方就供热温度发生争议时,均有权按照《办法》的规定,提请供热主管部门调解、委托具备检测项目资质认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室温检测。 第四条采暖费缴费标准、缴费方式及缴费期限 1.缴费标准 乙方按照价格管理部门规定的热价元/建筑平方米/采暖季向甲方收取采暖费,单层建筑高度超过4米的部分加倍收费,采暖费总计:元/采暖季。 合同有效期,遇价格调整时,自调价之日起,乙方按照新调整的热价标准向甲方收取采暖费。 2.交费期限 每年5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甲方将下一个采暖季(当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的采暖费足额交给乙方。

北京市供暖管理办法

北京市供暖管理办法 北方是需要暖气供应的。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北京市供暖管理规定,欢迎阅读!! 第一条为保障本市城乡居民冬季采暖,规范供热采暖行为,合理利用资源,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供热采暖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冬季采暖是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共事业。本市供热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属地管理、保障安全、规范服务、促进节能环保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 本市建立并完善供热能源保障、采暖救助、应急处置等安全供热保障体系。 第四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主管本市供热采暖管理工作。 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采暖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本办法和各自的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供热采暖管理工作。

第五条鼓励、支持相关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参与供热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宣传培训等工作。 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节能、高效、环保、安全的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节能效率高和环境效益好的供热技术和项目给予支持,对在供热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条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程序编制本市供热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涉及供热事业发展的,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涉及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纳入本市城乡规划。 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市供热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规划,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供热规划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擅自变更。 第七条本市新建、改建、扩建供热设施,应当符合供热规划。列入规划的供热设施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规划,不得改变用途。 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建设项目提出规划条件时,涉及热源设施建设的,应当征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的意见。 居住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供热单位参加,供热单位应当查验是否具备供热条件。在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向供热单位提供有关工程档案资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