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命题及其关系(教学设计)

命题及其关系(教学设计)

命题及其关系(教学设计)
命题及其关系(教学设计)

1.1命题及其关系(1)(教学设计)

1.1.1 命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体会命题的逻辑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命题的判定,总结命题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判断命题的真假性,复习巩固以前所学内容,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和熟练程度;教会学生改写命题,能从新知识的角度解释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程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深化学生对数学意义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教学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新课引入

1、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2、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二、师生互动、新课讲解

1、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例1(课本P2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

2

)2

(-

=-2.(6)x>15.

解:真命题:(1)(5);假命题:(2)(4),不是命题:(3)(不是陈述句);(6)(无法判断真假)

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解略。

变式训练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2小于或等于2;

(2)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3)215

x<;

(4)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5)明天下雨.

解:真命题:(1);假命题:(4);不是命题:(2)(3)(5)

引申:以前,同学们学习了很多定理、推论,这些定理、推论是否是命题?同学们可否举出一些定理、推论的例子来看看?

通过对此问的思考,学生将清晰地认识到定理、推论都是命题.

过渡:同学们都知道,一个定理或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结合学生所举定理和推论的例子,让学生分辨定理和推论条件和结论,明确所有的定理、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紧接着提出问题:命题是否也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呢?

2.命题的构成――条件和结论

定义:从构成来看,所有的命题都具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若p,则q”或者“如果p,那么q”这种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结论.例2(课本P3例2)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各命题的真假.

(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

(2)若四边行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若a>0,b>0,则a+b>0.

(4)若a>0,b>0,则a+b<0.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此题中的(1)(2)(3)(4),较容易,估计学生较容易找出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其中设置命题(3)与(4)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两个例子的比较,学更深刻地理解命题的定义——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不管判断的结果是对的还是错的。

此例中的命题(5),不是“若P,则q”的形式,估计学生会有困难,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已知的事项为“条件”,由已知推出的事项为“结论”.

过渡:从例2中,我们可以看到命题的两种情况,即有些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而有些命题的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有了对命题的一种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

变式训练2:(tb1140806)把下列命题改写这“若p,则q”形式,并判断真假。

(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2)被6整除的数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2整除。

解:(1)若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则它们是全等三角形(假)

(2)若一个数能被6整除,则它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真)

3.命题的分类――真命题、假命题的定义.

真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假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不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强调:

(1)注意命题与假命题的区别.如:“作直线AB”.这本身不是命题.也更不是假命题.

(2)命题是一个判断,判断的结果就有对错之分.因此就要引入真命题、假命题的的概念,强调真假命题的大前提,首先是命题。

4.怎样判断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假?

(1)数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

(2)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例3(课本P3例3):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对顶角相等。

分析:要把一个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要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写成“若条件,

则结论”即“若P,则q”的形式.

变式训练3:(tb600030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命题的真假。(1)ac>bc a>b

(2)已知x,y为正整数,当y=x+1时,y=3,x=2

(3)当m>1

4

时,mx2-x+1=0无实根

(4)当abc=0时,a=0或b=0或c=0

(5)当x2-2x-3=0时,x=3或x= -1

解:(1)假;(2)假;(3)真;(4)真;(5)真。

课堂练习:

1、(课本P4练习:NO:2,3)

2、(课本P8习题1.1 A组:NO:1)

三、课堂小结,巩固反思:

1.什么叫命题?真命题?假命题?

2.命题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3.怎样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

4.如何判断真假命题.

四、布置作业:

A组: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B)

A.周期函数的和是周期函数吗?

B.sin 45°=1

C.x2+2x-1>0

D.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

2.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A)

①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②2>3;③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④x>2;⑤这座山真险啊!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⑤D.②③⑤

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D)

A.{x∈R|x2+1=0}不是空集

B.若x2=1,则x=1

C.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D.x2-5x=0的根是自然数

4.已知命题“非空集合M的元素都是集合P的元素”是假命题,那么下列命题:

①M的元素都不是P的元素;

②M中有不属于P的元素;

③M中有P的元素;

④M中元素不都是P的元素.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B)

A.1 B.2 C.3 D.4

5.命题“6的倍数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的结论是(C)

A.这个数能被2整除

B.这个数能被3整除

C.这个数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

D.这个数是6的倍数

6.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D)

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二、填空题

7.下列命题: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③平行四边形是梯形;④若ac2>bc2,则a>b.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8.命题“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条件p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q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________.

①求证3是无理数;

②x2+4x+4≥0;

③你是高一的学生吗?

④一个正数不是素数就是合数;

⑤若x∈R,则x2+4x+7>0.

参考答案:

1.B[A、D是疑问句,不是命题,C中语句不能判断真假.]

2.A[④中语句不能判断真假,⑤中语句为感叹句,不能作为命题.]

3.D[A中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无解,故是假命题;B中若x2=1,则x=±1,故B是假命题;因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故C是假命题;所以选D.]

4.B[命题②④为真命题.]

5.C[命题可改写为:如果一个数是6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

6.D

7.①④

解析①④是真命题,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也可以是菱形,③平行四边形不是梯形.

8.若一个函数是奇函数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9.②④⑤

解析①③不是命题,①是祈使句,③是疑问句.而②④⑤是命题,其中④是假命题,如正数1

2

既不

是素数也不是合数,②⑤是真命题,x2+4x+4=(x+2)2≥0恒成立,x2+4x+7=(x+2)2+3>0恒成立.B组:

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已知a,b,c,d∈R,若a≠c,b≠d,则a+b≠c+d;

(2)对任意的x∈N,都有x3>x2成立;

(3)若m>1,则方程x2-2x+m=0无实数根;

(4)存在一个三角形没有外接圆.

解(1)假命题.反例:1≠4,5≠2,而1+5=4+2.

(2)假命题.反例:当x=0时,x3>x2不成立.

(3)真命题.∵m>1?Δ=4-4m<0,∴方程x2-2x+m=0无实数根.

(4)假命题.因为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并判断真假.

(1)偶数能被2整除.

(2)当m >14

时,mx 2-x +1=0无实根. 解 (1)若一个数是偶数,则这个数能被2整除,真命题.

(2)若m >14

,则mx 2-x +1=0无实数根,真命题.

C 组:

1、(tb4900310)设有两个命题p:方程x 2+mx+1=0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根,q:4x 2+4(m-2)x+1=0(x R)无实根,

求使p 为真命题同时q 也为真命题的m 的取值范围。

(答: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