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纲要》考试重要笔记

《语言学纲要》考试重要笔记

《语言学纲要》考试重要笔记
《语言学纲要》考试重要笔记

语言学纲要

导言

1、语言学

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应用语言的水平。

2、小学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小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所以被称为经学的附庸。

3、共时语言学的研究角度

分别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间的关联。

4、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角度

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5、理论语言学

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成果,归纳为语言的一般规律,是理论语言学的任务。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6、语言传递信息过程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1、语言和社会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密切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同一个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2)每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与这种基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信息的传递功能

(1)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信息的传递是社会中人与人交流的基本方式。

(2)通过信息的交流,人们才可以在社会中分享各自的经验感知,更好的分工协作。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可以没有穷尽,信息内容可以跨越时空,无论多么丰富的信息,都可以借助语言的形式传递给他人。从古至今,人类知识的积累,社会文明的进步,首先得益于信息的可传递性。人类社会能够建立起如此辉煌的文明,是以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为基础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1)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人们也可以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比如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手势表情等,都是传递某种信息的形式。

(2)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流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但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3)旗语,电报代码等信息传递的形式,大多是语言或文字的再编码,是更加后起的交际工具,离开语言和文字,它们就不能独立存在。而且使用的领域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适用范围狭窄。

(4)还有一些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形式,如身势等伴随动作。虽然有时它们也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些交际任务,例如:鼓掌欢迎,挥手送别等。不同民族语言是不同的,说话时身势等伴随动作,各民族也有自己的特点,不过总体上这些身势动作所传递的信息还是非常有限的。

(5)总而言之,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身世等非语言的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的;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所以,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1)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目的。

(2)说话者在把经验信息组织成话语形式传递给听话者时,已经不可避免地站在了说话者的立场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

5、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1)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思维的时候需要语言,语言和思维形影相随,不可分离。

(2)哲学中把思维看作是人类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是理性的认识。思维是以感觉器官和知觉为基础,同时借助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可以概括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3)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是思维成果的贮存所。逻辑学把概念、判断和推理看作思维的形式。这些思维的基本形式都要依靠语言,概念的表达要依托词语,判断和推理要在话语中实现,即使使用像数学符号那样的表达形式,也是以语言为基础的。

(4)从心理学角度看,思维是知识的认知、获取和运用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客观的现实通过认知转化为主观化的信息必须有一套符号,人类使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符号是语言。语言符号帮助人达成对外界的认知,储存认知的成果,并且发展人的认知能力。由此可见,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

6、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

(1)大脑左半球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概括的思维。而大脑右半球则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2)如果一个病人大脑左半球发生损伤,他尽管说不出所住医院的名称、病房和病床的号码,确认的医院、病房和自己的病床。相反,如果大脑右半球受到损伤,病人尽管能说出他所住医院的名称,却找不到自己所在的病房、病床,也认不出熟人。

7、思维能力的普遍性

(1)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一样,因而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正因为这样,不同民族的人都有能力认识相同的事物,同一部著作或电影可以译成很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

(2)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人类思维能力的普遍性与语言能力的普遍性是一致的。语言的普遍性质也是语言的最基本的性质。

8、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1)思维能力的全人类共同性不等于各民族想问题的方式都一样,相反,它们之间可以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语言的民族性不仅是语言不一样,而且和思维方式的民族特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2)语言中的词汇反映出该语言社团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分类。客观世界对各民族来说是统一的,各个名族的人具有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也是相同的,但当需要利用一套符号编码系统进行思维运作时,不同语言反映出不同民族的语言社团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分类有很大不同。同一条光谱,汉语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段,而英语分

为purple、blue、green、yellow、orange、red 六段。

(3)思维方式的差异更多的体现在不同语言在表达思想时语法方面的特点。例如同样表达“我去买书”的意思,英语中就一定要表达出买一本书,还是多本书,而汉语就不必强制说明。再如汉语可数名词前通常要加量词:“一本书”、“三个人”。外国人说汉语时容易把量词漏掉,那是因为他们的母语中不必表达出量词的语言意义。

9、思维能力的普遍性与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层面上的差异充分体现的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不能因为人类思维能力的共同性而忽视语言的多样性,也不能因为语言的多样性而断定个名族的思维能力有强弱之分。人类语言既有全人类的普遍性,也具有不同语言结构的特殊性,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与语言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10、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活,这是为什么?

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讲话,但不能杜撰词语,违反规则,所以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但是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

11、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语言呢?

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说话就是创造新句子,这是语言的基本事实。我们对这无穷无尽的话进行一些具体的考察,就会发现,无限的句子中含有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每个词可以反复的使用,因而同一个词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更重要的是,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有限的,由不同的词组合起来构成的不同的句子,但使用的是同样的规则,因此,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语言和说话

(1)一种语言中句子的数目是无限的,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此和为数不多的规则,雪花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讲话,但不能杜撰词语,违反规则,必须服从社会的语言习惯。所以,语言又是社会的规约,对每个语言使用者都具有强制性。

(2)说出的一句一句的“话”,和说话时所用的材料与规则是两回事。说一个人会说某种语言,是说他掌握了这种语言的材料和规则,从而能够说出所有他想要说的话。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也正是指由有限的材料和规则组成的系统,而不是指具体的话语。

(3)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语总是具体的,在发音、词语选择、句子形式的运用等方面都是有个人特点的。而每个人说话或听话时使用的材料和规则却是具有一般性的,是社会约定的。语言是能够生成话语的符号系统,而具体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系统所产生的结果。

2、符号

符号是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符号的形式依托于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物质现象而存在。根据可依托的物质现象的属性,可以把符号分为:(1)视觉符号,如信号灯,旗语。(2)听觉符号,如上课铃,发令枪声。(3)触觉符号,如盲文。

3、征候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推断。例如,路上的行人听到身后有汽车行驶的声音,同样可以知道汽车过来了,汽车行驶本身具有外在物质表现,是汽车要开过来的征候,不是符号。

4、符号的形式和意义

(1)形式和意义作为符号的构成要素是不可分的。符号与意义项链的是形式,不是具体的物质材料。同一符号形式可以体现为具有某种共性特征的不同的具体物质材料,物质材料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只有作为符号形式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