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铁建设的利与弊

高铁建设的利与弊

高铁建设的利与弊
高铁建设的利与弊

高铁建设的利与弊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高铁建设的利与弊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高速铁路的各项技术不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体系。目前,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920公里,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有1万多公里。

高速铁路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在运行速度上,高铁最高时速将达到380公里,堪称陆地飞行;在适应环境上,高速列车可以全天候运行,基本不受雨雪雾的影响;在节能环保上,高速铁路是绿色交通工具,非常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正因为如此,高速铁路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其深远意义也正在不断为人们所认识。

第一,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高速铁路对于保证城镇人口的大量流动,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的合理布局,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的“同城”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高速铁路,可以节省大量土地。高速铁路是发展低经济首选的交通工具,采用电力牵引和再生制动,可以节约大量能源尤其是宝贵的石油资源.

第三,短期增加需求与就业。由于建高铁需要大量水泥、钢铁、工程机械、建筑工人,因此在修建过程中会加大对以上品种需求。

诚然,高铁的建设有很多优点,但是结合我国现在的国情来看,大量的建设高铁同样存在着很多缺漏之处。1、重复建设

新建高铁实际是在现有几种交通方式的基础上新增一种交通方式。建成之后会与高速公路、现有铁路、飞机、船运形成竞争关系,(如果人口并没有大量增加)在原有运力并不紧张的背景下必然形成运力过剩。

2、不会加快货物与资金周转

由于新建的高铁主要是客运专线,因此高铁并不会加快货物与资金的周转速度,不会降低全社会运行成本。3、浪费大量财政资源

按计划2010年将投入7000亿,未来五年呢?这些资金从什么地方来?在地方各级政府大闹债务危机的背景下,大上7000亿高铁投资?我们认为要修建如此庞大的高速铁路网,必将挤占人们收入上涨的空间与企业利润空间(加重税负)。

4、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

目前内国消费仅占GDP总量的36%,我们还要挤占收入与企业利润来投高铁,应该讲是不利于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的。

5、加大周期行业的产能过剩

6、如果将此财政投入医疗、社保、教育、技术研究,则会消除人们存钱的预防养老动机从而扩大消费,利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有专家认为,我国的“高铁”是在刺激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开始密集建设的,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经过十几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整体上看,交通运输网络已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了,总体而言,我国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还比较低。在正常的情况下,高速铁路的发展应该是一个与一国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的一个渐进过程,不应该出现我国集中爆发的情况。

脱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消费水平的高铁的超前建设,其价格必然是“昂贵”的。因为,脱离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直接相关的消费水平,其高成本基础上产生的高票价自然让消费者感到昂贵。“国有”性质的高铁,也必然导致高建设成本、高运营成本,因此产生的冗员、浪费和低效率总是与之结伴而行的。

综上所述,在中国大规模修建高铁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讲是弊大于利,不利于扩大内需、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