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和实现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因此,研究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符合当今教育的时代要求和使命,同时为今后学校体育教学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参考价值。

一、道德教育和体育教学的概念辨析

1.道德教育的概念

道德教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主要包括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它是一定社会依据其道德原则和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施加系统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个体德性的养成。在体育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一些德性品质,主要体现在拼搏、诚信、团队、集体主义、自信心等方面,也可以把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概括为竞争精神、规则意识、团队精神、责任感、意志品质等五个方面。

2.体育教学的概念

有关体育的概念主要是指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完善的人为终极目标的

一种教育过程,可以分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体育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特征。目前不同版本的体育教材对“体育教学”的界定有所不同。如,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是指是以体育课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双边

活动,等等。从这些关于体育教学的不同定义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学具有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功能,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塑造完美人格等则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目的和任务之一。

二、学校体育教学实施道德教育的独特性

1.体育教学的动态性与实践性

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学生通过参与锻炼和练习过程中,会产生诸如疲劳感、疼痛感等很多方面的生理反应,随之会引起一系列如怕苦、怕累等方面的心理反应。学生的各种行为、各种思想在这些反应中都可以暴露出来。如在中长跑课上,学生怕累;投掷课上,学生怕伤;跳跃课上,学生胆怯等。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

2.体育教学的交往性与社会性

体育教学中的沟通模式与其他教学有所不同,在体育教

学中学生活动的空间、自由度较大,这给予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多面对面和直接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师生之间通过频繁的交往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克服胆怯、自卑与孤独等心理现象。同时,体育活动的社会性,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特殊的社会角色学习的过程,学生根据一定需要,按照既定的规则和体育道德标准,从事正当的体育行为。如,在体育教学与竞赛中,学生随时充当着参与者、组织者、裁判员、服务人员等多种角色。

3.体育教学的开放性与直观性

体育教学活动的展开主要是在室外或体育场馆内进行,学生学习活动的视野和参与的自由度相对较大,同时学生容易受到天气、场地等诸多外在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这些都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着全面的刺激。在这种较为开放性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思维等都比在教室里的学习中更容易得到表现。与此同时,体育教学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的教学气氛和教学环境,本身具有产生运动乐趣的功能,因此,体育教学应该是一种积极体验情绪的教学。在这种人际关系相对宽松、学习环境相对明快的气氛中,学生的情感最充分、最自如,其学习的态度、情绪、意志、纪律性等非常容易显露出来,具有直观的一面。

三、学校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任务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真正被当作一项必要任务来完成。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目标认识不足,认为学校道德教育只是个“软任务”。许多学校没有制定一个有效的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和体系,导致体育教师的教学检查指标中没有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作为指标之一,同时在教师考核指标中也没有对师德修养提出具体要求,进而直接造成了教师忽视或放松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学生认为体育课不是政治课,完全没有意识到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可以锤炼自己的意志、塑造优良的品格。

2.学校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方法比较简单

学校体育教育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更多地只重“教”而不重“育”,只重道德而不重情感。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和教学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道德教育主要以单纯说教方式为主,即以教师为主体,实行“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同样采用“我讲你听”的单一道德灌输模式,且道德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化、陈旧、缺乏新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同时,体育教师没有结合体育教学自身的实际特点和特殊性,将道德教育很好地与体育教学融合起来,而成了“贴标签”式的空洞“说教”,在体育教学中仍然是说服法、榜样法、评比法、奖惩法等一些道德教育的常见方法,缺乏新颖性,致使学生学习疲倦和麻木,进

而导致了学校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成效低。

3.学校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目标较为泛化

受“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的影响,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目标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个体道德品质的关注。因此,以社会价值为本位的道德教育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变成一种抽

象的口号。长期以来,学校更多地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道德教育目标显得很难理解、把握和操作,这导致道德教育目标的泛化。

四、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策略

1.学校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内容的挖掘

体育教学内容包含了教养、教育和发展等三大功能。体育教学的内容隐含着学生体育道德修养、体育精神、良好人格等方面的道德因素。因此,体育教学必须以实现教养、教育和发展的统一为原则,片面强调掌握“三基”的观点,是一种片面观点。体育教学内容可以根据人体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运动项目教学目的等进行分类。这些不同分类下的教学内容中多数都含有明显的道德因素,作为体育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比如,田径具有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和坚持到底的精神等;球类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勇于竞争能力等。

2.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学生外显的行为目

标,往往忽略了行为目标背后的意识活动。体育教学的道德教育目标归属于情感目标,体育情感方面主要指通过认知过程形成正确的体育动机、态度和价值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只有确定好道德教育的目标,才能在教学中收到良好效果。体育教师在制定道德教育的目标时,要把握好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化与具体化相结合的原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原则以及层次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等。

3.善于挖掘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方法

体育教学中一些常规的道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说服法、榜样法、表扬与批评法、奖惩法等。但除此之外,作为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体育教师还应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探讨一些新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竞赛评比法、失利勉励法、时机捕捉法、行为规范法、情境创设法、挫折磨炼法、榜样示范法、团队协作法等。针对这些方法,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境、对象,从体育教学自身的内在特点出发,有选择、有意识地在具体方法中渗透道德教育。

4.加强完善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评价体系

首先,要理解评价功能。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评价主要由导向、诊断和激励等三个功能;其次,明确评价主体。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评价涉及的主体包括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教师的自我

评价等。再次,指定评价内容。体育道德教育评价必须以学生道德认知的掌握、道德能力的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内容,把学生道德养成作为评价重点。最后,选定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可采用“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也可采用“问卷调查法”、“行为观察法”、“个案分析法”等;还可采用“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等。

参考文献

[1] 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戚万学.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 何晓文.学科德育的探索与实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毛振明.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关燕云)

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特点是寓教于体育活动中,同其他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中都接受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连续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而体育与健康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时机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时机是很多的。 1.教师言行中的教育时机 ⑴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有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⑵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学教育中,教书与育人是分不开的。中学生物教学的内容广泛,适于渗透德育教育。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但要深刻挖掘教材内容,更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人生体验等,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教育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3-9795(2012)08(c)-0231-01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性,采取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把政治思想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耳染目濡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较高的道德教育。 1 采取爱国主义的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被视为最重要的内容,它的核心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1.1 颂扬古今生物科学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国古代就有《山海经》、《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等光辉论著;我国远在四五千年就建立了农业,三千年前就有了室内养蚕和驯养家畜等;1965年我国又在生命起源问题上获得突破,即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我国又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本人还随时收集和积累了富有教育意义的我

国生物学所取得的现代成就和动态来点燃学生的爱国主义心灵花火。 1.2 叙说丰富的生物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如我国有恐龙时代的蕨类化石沙椤;我国的裸子植物资源居全世 界首位,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而且水杉、银杉、银杏等是闻名世界的珍稀裸子植物;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有 许多的珍贵特产的种类,如褐马鸡、丹顶鹤、白鹇等;另外,娃娃鱼、白鳍豚、扬子鳄、大熊猫等也都名扬海内外,享誉世界。然而,中国的悬铃木被冠之以“法国梧桐”,麋鹿的故乡却要从外国引种麋鹿……,残酷的史实告诫我们,只有祖国的发达强盛才能保护自己 的丰富资源,发展自己的丰富资源,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1.3 坦诚国情,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口众多,国力薄弱和自然资源的贫乏,这就是中国的国情。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已达13亿多,而每年出生人数仍保持在两千多万,比澳大利亚的人口总数还多。虽然我国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但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以前人们对于野生生物资源的有限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一段时间以来,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乱捕滥杀,而使大量的草原和森林被毁,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使不少动植物资源濒临绝种或已经绝种。尽管我国有许多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占优势,然而按人均量计算则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又 属于资源贫乏之列。例如我国森林覆盖总量名列世界第6位,而人

浅谈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纵观人类教育史,德育教育在教学中都得到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重视。德育教育是人类教育的灵魂,是每个教育者在教学过程都必须考虑的,是整个教育教学的中心点。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是教学 之本,如果搞不好德育教育技能教学搞得再好也是枉然。 德育教育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首要教育,特别是对初中学生的教育,因为这个阶段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应重视德育教育,在各自的教学过程应渗透德育教 育。 体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在教学在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下面是本人认为如何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怎样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点浅薄认识供大家探讨。 1 在教学中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体育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身体锻炼,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体质个体差异,有些学生身体早发育在同龄人中是大块头,而有些学生却却相反,课堂中常出现持强凌弱这种现象,对于这样的学生要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教育他们体育锻炼是用来增强自己的体质,并不是用来争强好胜欺负他人,同时对于这种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如不加以改正,出入社会后有可能触犯国家的法律。并会对自己和家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应教育弱者,当别人侵犯自己利益时,要勇于向这些行为作斗争。这样不仅教育其本人思想,还让学生养成敢于与恶势力斗争。 2 在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观念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教学项目是需要集体的配合与协作才能取得成绩,这就为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集体荣誉感、集体归属感提供很好的一个教育平台。例如在接力跑教学中让全班参与其中,利用教学比赛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种项目在我们体育教学中太多,教师充分利用好这些项目就可以达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3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到很多器材、场地,而这些器材、场地是学校所有。

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阳光体育活动方案(二): 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用心贯彻“健康第一”、“每一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同时也为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潜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培养成学生用心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礼貌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二、活动主题: 我阳光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三、组织机构: 1、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组员: 实施督察小组: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各值日员 四、活动要求: 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学校有比赛 五、活动地点: 学校外操场、内操场及各乒乓球台 六、活动实施时间: 活动实施时间主要为两阶段: 1、上午大课间时分,时长40分钟。 2、下午3:15到3:45,放学后进行半小时体育锻炼。 七、活动目标:

1、透过认真学习和实践,全校师生能深刻理解“每一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并把这种观念深入到生活中去。 2、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3、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献身和友爱精神,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弘扬民族精神的用心作用。 4、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能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潜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培养成学生用心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 5、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透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用心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6、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礼貌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 7、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每一天能到室外去,能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8、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透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一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以唤起全体老师、社会各界人士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9、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构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透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八、活动实施主要资料: 1、各年级保证开足体育课。学校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6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每一天做好一次广播体操,两次眼保健操。 2、根据学校的场地条件特将跳绳、踢毽子、广播体操、滚铁环、跳橡皮筋、各种健身操、各种小型体育游戏、竞赛活动、各种球类活动作为阳光运动的主资料。 3、坚持并有效地发展学校竞技团队项目:乒乓球技能。

(完整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 。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处理好德育教育中“形”与“质”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 ,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 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 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 。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 ,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2 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浅谈 摘要: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学科 思想特点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学科思想特点 2016-6-30 初中生物学科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任务。生物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重视生物课的德育功能,掌握生物学科思想教育的特点和方法,才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我认为初中物学科思想教育有如下特点。 一、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初中生物学科思想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是由生物的多样性、分布的广袤性和知识的跨界性所决定的。由于生物跟人类社会关系密切,人类社会不仅对人类自身,还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按照社会规范的思想标准和道德观念就会更多地渗透在生物教科书中来,使生物学科比之其他自然学科思想教育内容更为丰富。生物学科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介绍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珍贵的动植物种类;介绍我国栽培作物的悠久历史,讲授祖国古代生物科学成就,使学生热爱祖国,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介绍我国现代生物科学成就,利用新旧社会对比,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共产党。 ,2,国情教育。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偏低。例如,耕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草原为三分之一,林地为四分之一。这些知识可结合在自然保护及其他相关内容中讲授,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耕地面积的紧迫性;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重要性;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生物学中包涵着自然辩证法思想。主要是:生命的物质性;运动性;生物的进化;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生物体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观点等。这些都是很多教师应用得比较熟悉的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唯物的、辩证的观点。生物学也证明了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4,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的教育。生物学实践性强,生物课有很多实践活动。例如:实验、实习、参观访问、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可引导学生学习当地群众的实践经验。组织学生参观果园、农场、科学站、高产田、饲养场等,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中的新情况、新技术、新经验。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关心家乡的农业生产,认识科学的社会价值,促使其立志为家乡经济建设作贡献。

(完整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处理好德育教育中“形”与“质”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2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浅谈 摘要: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

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教育者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到: 1. 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 2. 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 3. 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 4. 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 5. 倡导竞争合作的学生关系。 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具体途径与方法如下: 1. 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因此,我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六规范”: 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指出,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把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寓于教学之中,既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又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既能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又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与功能 1、主要内容 在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中,使学生明确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培养活泼愉快,顽强拼搏,主动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格;加强人际交往,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胜不骄、败不馁,能够与同学友好合作。 2、教育功能 学校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丰富多彩而积极的教育功能。事实证明,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身心方面的影响,就能发挥体育运动自身积极的教育功能,即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的积极作用,并能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良好迁移。同时,体育运动自身积极教育功能的发挥必须要体育教师的良好诱导才能实现,要对学生加强自觉性的教育,正确引导学生体会体育运动对内心品质的积极影响,逐渐形成并稳定在其心理品质中,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二、体育教学的全过程都可以与德育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一般来说,体育课是由开始阶段,准备阶段,基本内容教学阶段和结束阶段四个部分组成,德育内容可以说渗透在体育课的每个阶段。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纳入计划之内,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形式,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 体育课的开始阶段是让学生明确课程的内容、任务及要求,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女同学时常借口身体不适而请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除了加强出勤管理外,还要加强对所有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使他们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完整版)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

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及实施方 案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

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将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目标和原则 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 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 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原则 1、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实施体育育人功能,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地设置和开展各项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关注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推动素质教育。 3、增强体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营造人人参与、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确实保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效实施。 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增设集体舞、踏步操等,将艺术、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摘要:德育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德育的渗透,主要从教学的德育示范作用引领学生,注重德育内容的挖掘,在游戏中渗透德育。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技能之外的教育之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他们的德育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也相应提高。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引领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XX)05-0060-01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的定义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可以看出,对于学生的德育也是体育新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体育课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质,形成高素质的身体,也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就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心理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教育,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德育不仅仅在所有的学科中渗透,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对学生实施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体育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是体育教学的任务,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渗透德育。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一、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 示范是体育教师把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示范性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小学生对老师具有很强烈的崇拜心理,教师就是学生的权威。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对老师有一种依赖感。所以,他们对老师的动作在有意或者无意中模仿。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在德育的渗透中,教师要运用好示范这一环节,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例如,在课堂上,很多学生不习惯穿运动服,或者上体育课的那一天忘记了穿运动服,而老师在体育课上一定不要忘记,要在体育课上时刻提醒学生,进行教育。再比如,在教学跳山羊动作时,有的学生不敢跳,老师一定要示范,而且鼓励学生勇敢大胆,敢于向困难挑战。此时,也要引导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练习,做好保护工作,等学生在做动作时不小心摔倒,其他同学和老师要及时把他扶起来,体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关爱。这种示范中处处渗透着德育。 二、在体育教学内容中挖掘德育素材 体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中,其中就有对学生的德育功能,既有身体健康的要求,也有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要求。要求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技能之外的教育之外,还要求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德育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在具体的小学体育教学内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体育教学既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有着先天的优越性和有利条件。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中都接受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连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达出来的。而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有些学科所不能及的,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教师的言行进行德育教育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证明了良好的师德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教师自身的表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情绪。如当教师示范出现失误时,不要掩饰,要勇于承认失误,重新示范;对待那

(完整版)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总结

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总结 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总结一: 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阳关体育文物精神,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身体健康水平,以此促进学校校风、学风更加健康地发展,我校在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中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用制度保证阳光体育活动顺利实施。 为了保证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方案的顺利实施,我校成立了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体育老师为副组长,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组成的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并且细化了各自的职责和具体要求。学校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活动方案,并逐步逐项落实。 二、打造健康文化,传播健康理念,用理念引领阳关体育活动开展。为使每一位师生都能自觉地参加到阳关体育活动中来,充分享受运动带给生命的快乐。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网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大力宣传阳关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让“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唤起全校师生对健康的关注。特别注意开展丰富的教师体育娱乐活动,用教室带动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以此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 三、强化规范管理,丰富活动内容,用内容彰显阳光体育活动的魅力。

1.我校严格落实常规的要求,认真执行课程计划,真正做到了开齐、开足、开好每节体育课,确保全体师生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一小时。杜绝了挤占体育课时的现象。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按计划参加体育活动。 2.精心设计安排大课间活动,突出特色。 目前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调动、正和现有资源,利用大课间开展以空竹项目进行锻炼,保证了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锻炼。活动过程中,班主任积极配合做好学生的运动辅导及安全监护,确保每天的锻炼安全、有序、高效。 四、遵循科学规律,明确活动主题,用主题催动阳光体育活动的全面发展。 为使我校阳光体育活动科学有序的进行,我们按照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推行阳光体育主题月活动,如冬季阳光长跑、冬季三项运动和拔河比赛等活动。通过活动,提高了锻炼质量,同时也拍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工作总结 总之,通过系列阳光体育活动,我校广大师生深深地体会到了“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的内涵,进一步树立了全民体育、天天锻炼、终身锻炼的意识。阳光体育活动不仅有力地促进我校体育工作,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磨练了学生的意志,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 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总结二: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梁雁玲 摘要: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1、体态暗示法 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例如,教学中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漫步走到该生跟前,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 2、实践体验法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品质。 3、激励竞争法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

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4、时机捕捉法 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5、情感感染法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去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蔺慧 摘要: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这一论述,把新形势下学校德育教育摆在了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突出强调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和现实针对性,明确了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传播运动技能、运动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德育工作的渗透,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全面型人才。 关键词体育德育渗透新课改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教学角度看,高校体育教学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无不渗透着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师的道德行为是学生道德行为的楷模,教师应身正为范即是此理。 一、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

1.健身功能 从运动对人体的影响看,体育的直接作用增强体质,因此,健身是体育的主要功能。 2.智育功能 体育是促进智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手段,知识的获得,所依赖的是思维器官,即脑或脑中枢,通过体育锻炼,使体质增强,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都得到训练,不断提高脑中枢传导速度,从而使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有助于牢固掌握科学知识。 3.德育功能 体育活动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内涵,通过复杂的练习,克服来自生理、心理方面的各种困难、阻力等,磨练刻苦、勇敢、顽强、坚毅等意志,通过集体活动,树立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等群体意识和观念,通过竞赛,培养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等良好道德风尚;通过体育史和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 此外,体育教育还具有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教养、美育、文化传播等功能。但是,体育教育的功能具有潜在性,只有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去组织实施,才能使体育的功能得以发挥。本文从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探析对学生德育的潜移默化的功能。 二、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关系改革 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是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体育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师生

初中开展阳光体育实施方案

初中开展阳光体育实施方案 初中开展阳光体育实施方案 —、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二、活动要求 人人有运动项目、班班有运动团队、校园有运动氛围 三、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的决定。坚持“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广体育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水平,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四、活动方案 (一)大课间操活动 1、课间操时间延长为25---30分钟 大课间操体育活动时间,如果晴天全校先做广播体操,然后分班级进行各项活动,如果雨天班主任在教室组织室内活动。 2、各年段活动项目: 七年级:角力、篮球、跳绳、踢毽子、跳方格、跳皮筋 八年级:篮球、乒乓球、乒乓球、排球、田径、抛接球、跳绳

九年级:足球、篮球、排球、长跑、跳短绳、50米立定跳、仰卧起坐 (二)体育课活动 1、活动时间:周一至周五的最后的一节课时间,由于场地受限制,可分批活动。 2、各年段活动项目 星期一 七年级:篮球、跳方格、跳皮筋 八年级:乒乓球、抛接球、排球 九年级:足球、跳短绳、长跑 星期二 七年级:角力、跳长绳、踢毽子 八年级:田径、排球、乒乓球 九年级:篮球、田径、立定跳远 星期三 七年级:角力、跳皮筋、踢毽子 八年级:排球、乒乓球、跳绳 九年级:篮球、跳短绳、50米跑 星期四 七年级:篮球、角力、跳长绳 八年级:乒乓球、排球、田径 九年级:长跑、立定跳远 星期五

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的学校德育教育大致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其中,道德品质教育包括有诸如不怕吃苦、勇敢坚强、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等等品质。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实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体育教学不但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升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前几项任务一般能被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而后几大功能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鉴于此,作者谈谈体育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几种做法。 一、严格的管理强化纪律观点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就是用较短的时间,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调动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活泼地开始一堂课的学习。准备活动包括整队、报数、清点人数、队列队形练习、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等等。队列队形和体操队列不但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种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水平。此外,体育教学要求学生穿适合运动的衣裤(如冬天不戴帽子、手套;夏天不穿拖鞋、凉鞋等);衣袋里不装有碍活动和影响安全的物品,(如小刀、钢笔、钥匙等)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先请假,上课铃响后,迅速整队、报数、清点人数、师生相互问好,严格按教师规定的队形、顺序、要求实行准备活动,严格遵守课堂组织纪律,不做与课无关的其他活动等等,这些都能培养学生严格的纪律观点,是极好的德育教育形式。 二、以艰苦的训练磨练顽强的意志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体育课学生个别活动的机会较多,容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同时,因为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

浅谈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浅谈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近些年来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体育教学思想到体育教学目标的内容,从体育教学方法到体育教学方法到体育教学的组织,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出现了春潮般的涌动,蓬勃出前所未有的生。在这涌动的体育教学变革春潮中,体育教学科学化的探索研究一浪高过一浪,而我的观点是我们的体育教学必须渗透德育内容,何谓德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明确政治方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形式优良的道德品质。由此能够看出教学和德育这两个概念几乎是一致的,两者缺一不可。相互渗透着,为了使我们孩子更加地聪明,更加地健康的活着并学习着,就必须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着德育。那我们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下面有这几种方法能够参考: 1、讲解诱导,语言激励法 语言是对学生实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教师用生动形象、准确精练的的语言实行正面讲解、引导,溶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容易为学生接受。例如在实行体育目的教学任务时,可结合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为国争光的典型事例实行教育。这种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生动自然,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持续提升他们为祖国“四化”建设而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也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思想道德表现即时地实行语言激励,并以正面激励为主。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次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学生,注意观察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光点”,据此实行诱导鼓励,消除后进生心理上的压抑感。例如长跑练习中,因为学生耐力差别较大,但耐力较差的同学也尽力坚持到最后,这时教师应用语言对这些学生的顽强意志予以肯定和表扬,并相信他们有了这种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一定会取得进步。这种恰如其分的评价和表扬,既取得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效果,又激励了后进生的学习信心。 2、寓情于趣,实际锻炼法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是身体活动,并且通过富有情趣的多样化组织来巩固技术技能。学生在积极的身体活动中增强情感,体验困难,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教材都有一定的主题,包含很强的道德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争取胜利的集体主义精神;技术教学经常伴随着克服苦难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良好意志品质;竞赛中的情绪氛围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裁判、遵守规则、互相学习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卢梭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在与口训而在于实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生优良品德的标志。体育教学中采用实际锻炼法有利于学生将思想品德理解付诸于思想品德行为,做到理论于实际的统一,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同时,因为品德形成具有多端性、同时性的特点,实际锻炼法本身对于形成学生品德观点、信念,增强品德意志,增长情绪体验都有特殊的作用。 3、无形感召,表率楷模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体育教师不但以言立教,而且以身立教,依靠自身的人格力量和行为表率,激励和启迪青少年一代的健康生长。体育教学中,教师所展示的不但仅是一般教学共有的语言行为,而且表现出丰富的动作行为和组织工作行为。这个专业教学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旦暴露给学生,就会产生相对应的思想道德意义,成为影响学生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思想道德发展的无形感召力量。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