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五六章练习

组织行为学五六章练习

组织行为学五六章练习
组织行为学五六章练习

组织行为学(教育)第五章练习

一、单项选择:

1.管理方格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

A贫乏型 B 任务第一型

C 俱乐部型

D 团队型

这道题应选择D团队型。20世纪40年代中期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学者对构成领导行为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最后提出构成领导行为的两大类因素,即关心人和关心组织,并以此为横纵坐标,将领导行为分为四种类型。管理方格理论是美国管理学者布莱克和莫顿1964年在领导行为四分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理论可以用九等分的方格图表示。横坐标表示领导者对工作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见基础教材180页。

该图型每一小方格代表一种领导行为类型,可以有81种组合,取其四角和中心可分出五种典型的领导行为类型。

(1)1.1方式是软弱型领导,对员工和工作都不关心,只以最小的努力完成必须的工作,是一种导致失败的领导方式;

(2)9.1方式是任务型领导,非常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效率,但不关心员工,领导作风属专制型。

(3)1.9方式是俱乐部型领导,很少关心生产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只关心员工。追求的是人人得以放松的环境,而没有人关心如何实现组织目标。

(4)5.5方式是中间型领导,能适度关心员工和工作任务,这种领导既注意领导者在计划、指挥和控制上的职责,有较重视对职工的引导和鼓励。能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但都在中等水平,缺少创造精神。

(5)9.9方式是团队型领导,强调工作任务和关心员工两项指标的有机结合,才是最佳的管理效果。注意让组织中的个体了解组织目标、关心工作成果,努力使职工的个人需要和组织目标有效结合。

2.首先对领导风格进行研究的人是()。

A勒温 B坦南鲍姆

C 施密特 D沙特尔

关于领导风格的研究最早是由心理学家勒温进行的。早在1939年通过对学生群体的领导方式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专制、民主和放任三种不同类型的领导作风。因此这道题应选择A勒温。

3.“途径-目标”理论是()提出的。

A菲德勒 B豪斯

C布莱克 D耶顿

途经—目标理论是由豪斯提出的。这一理论的核心是:领导者影响着介乎行为与目标之间的途径。豪斯认为:领导者的行为只有在帮助部属实现他们的目标时才会被部属接受;领导者的职责是帮助员工排除导向目标的障碍,使下属顺利达成群体目标或组织目标。这一理论认为领导者在应付不同的情境时,有如下四种领导方式可供选择使用:

(1)指令性方式。领导发布指令、明确告诉下属做什么,怎么做?决策时没有下级参与。

(2)支持性方式。领导者对下级友善关心,平等待人,从各方面予以支持。

(3)参与性方式。领导者与员工分享信息,决策时征求采纳下级的建议,并让下属参与。

(4)成就定向式。领导者给下级提出挑战性目标,并相信他们能达成目标,加强成就激励。

而决定领导方式的主要因素是下属的特点和任务的性质。高工作与高关系组合的领导方式,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还应注意环境因素。如果工作任务模糊不清,职工无所适从,则需要高工作的领导者帮助他们明确工作路径,以便达成目标。如果工作任务和目标比较明确或是常规性的工作,则需要高关系的领导者来满足职工的心理需要和感情的需要。

4.根据卡曼的生命周期理论,当职工比较成熟时应采取()。

A命令式 B说服式

C参与式 D授权式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组织心理学家卡曼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高工作、高关系的领导并不一定总有效,反之,低工作、低关系的领导也不一定就无效。这要有组织中成员的成熟度而定,当组织成员由不成熟趋于成熟,有效的领导行为应按下列顺序进行调整。

当职工不成熟时 ---- 应采取命令式领导方式,即高工作、低关系。

但职工初步成熟时---- 应采取说服式领导方式,即高工作、高关系。

当职工比较成熟时---- 应采取参与式领导方式,即低工作、高关系。

但职工非常成熟时---- 应采取授权式领导方式,即低工作、低关系。

因此,领导者应根据被领导者的成熟度,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才能收到最佳领导效果。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领导理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理论,在教师管理中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待不同年龄段、专业成熟度不同的教师,应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切不可一刀切。要根据不同教师的成熟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如,对新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对老教师可以有一定的授权,要求专门承担某项教学科研工作。

5.费得勒的权变理论中,下列哪种选项是中度控制情境效能的?()

A“好、明、强”B“好、不明、强”

C“差、明、强” D “差、不明、弱”

应选择C“差、明、强”。基础教材185页。

1962年,美国组织心理学家菲德勒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他认为领导者的领导效能不仅受个人领导风格的影响,更与他所领导的组织的一些情境因素有关。

主要有(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如:上下级关系是否和谐、融洽,下级对上级的尊重、信任程度,都会影响下级是否愿意追随上级并与之合作;(2)工作结构。每一项工作或任务结构是否清楚、明确,以及人们的态度表现,这些都会影响工作绩效。(3)领导者拥有的职权。某一职位的权力是由领导者对下属的实有权力所决定,有了明确职权,或权力较大的领导者比没有这种权力的领导更以博得他人的追随。

以上三种情境又各自分为好与差、强与弱、大与小等两种情况,其组合成8种不同情况,决定情境对领导者的有利程度。他又认为,一个领导者的领导类型可用“最不受欢迎的共事者”(LPC量表)来测量。此量表要求领导者描述他最不喜欢的共事者,以测量他对此人的看法。LPC分数高的人,比较关心人际关系,倾向于员工导向。LPC得分低的人,比较重视工作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倾向于工作导向。菲德勒根据人格测验的结果,并将它们与情境配合起来,得到了一个模式图。三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便是有利情况(高控制情境),如1—3种类型。三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便是不利情况,如:7-8种类型。中间的为中等有利情况,就是有些条件有利有些条件不利的时候。结果表明,在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的情境中,工作导向的领导效果较好;在中等有利的情境下,人员导向的领导效果较好。

尽管有些学者对这一理论提出了批评,认为他们的取样过小,有统计误差,但是这一理论还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因为它注重管理的实际效果。费德勒的权变模式告诉我们,管理中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好方法,而只有最适合的领导方式。领导者的领导情境是由多方因素构成的,是变化、是动态发展的,领导者必须具有适应能力。

二、问答题

1.勒温的领导方式理论中有哪些领导方式?这一理论在学校研究中的出什么不同的结论?

勒温通过实验研究,认为存在三种典型的领导方式:(1)专制方式。这样的领导以力服人,既靠权力和强制命令让人服从。(2)民主方式。这样的领导以理服人,以身作则,

他们是每个人作出自觉地努力,各尽所能、各显其长。(3)放任自流方式。指工作实现无布置,事后无检查,全力完全给予下属,毫无规章制度。

勒温等人于1939年通过对学生群体的领导方式的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放任式的领导方式工作效率最低,只达到社交的目标,而完不成工作目标。专制型领导方式虽然通过严格管理达到了工作目标,但群体成员没有责任感,情绪消极,士气低落,争吵较多。民主型领导方式工作效率最高,不但完成了工作目标,而且群体成员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学校组织有它的特殊性,与企业有很大的不同。1967年美国学者依据勒温的分类方式对中小学校长的领导行为进行研究,其结果与以上情况有差异,其结果是:专制型领导管理氛围和效能均差;民主型领导均好;放任型最差。

2.什么是“关系组织”?什么是“关心人”?四分图的四种结果包括哪些内容?

20世纪40年代中期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在上千种领导行为因素中,发现了两种独立的行为维度,即关心人与关心组织的领导。他们认为关心人与关心组织(或工作)不一定相悖或彼此消长,但是关心人与关心组织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这两个领导行为维度在中点处交叉,便形成四种领导行为类型:基础教材180页。

(1)低关心人,高关心组织;

(2)高关心人,高关心组织;

(3)高关心人,低关心组织;

(4)低关心人,低关心组织。

关心组织

3.生命周期理论指出,随着组织成员由不成熟趋于成熟,应按什么步骤推移?

命令式:即高工作、低关系。适用于职工低成熟时应采取领导方式。

说服式:即高工作、高关系。适用于职工初步成熟时应采取领导方式。

参与式:即低工作、高关系。适用于职工比较成熟时应采取领导方式。

授权式:即低工作、低关系。适用职工非常成熟时应采取领导方式,。

4.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中提出,一个人由不成熟转向成熟会发生哪些方面的变化?

阿吉里斯的成熟——不成熟理论,主要集中在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问题的研究上。他主张有效的领导人应当帮助人们从不成熟状态转变到成熟状态。他认为,一个人的又不成熟转变代成熟的过程,会发生以下七方面的变化。

(1)被动——主动;

(2)依赖——独立;

(3)少数的行动——能做多种行为;

(4)错误而浅薄的兴趣——较深而强的兴趣;

(5)时间和直觉性短(指包括目前)——时间和直觉性长(包括过去和未来);

(6)附属地位——同等或优越的地位;

(7)不明白——明白自我、可控制自我。

他认为省属变化是持续的一般正常人都会从不成熟趋于成熟。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日益成熟,但是能达到完全成熟的只是少数。

6.作为学校领导者,请分析你自己有哪些权力资源?

权力包括职权和权威。职权就是由职位决定的权力,如校长的奖励权、惩罚权等。权威是来自个人原因的权力,如专长权、模范权。不管是职权还是权威,各种权力都是起作用的,而且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一个领导者权力的强弱,取决于其权力资源的广度。只靠一种权力资源的领导自然要弱于靠多种权力资源的领导。尤其随着改革开放,教工个人权力得到更多的保证,加之教师工作自由度比较大,许多校长原来靠控制工资奖金,下岗解聘使其服从的职权明显下降,因此感到自己的领导权被削弱。实际上,削弱校长强制权,恰恰促进了对领导的需求。强大的领导仍然拥有以下权力的重要资源:

(1)大部分教工是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珍惜自己的组织成员身份的,希望留在组织中,因此他们很尊重本组织等级制度中领导者的合法权力的。

(2)定职、晋级、分配、任期等只是奖励权的一部分,而校长的鼓励、支持、合作以及关怀是很有价值的。校长在这方面的努力是可以大大增强其奖励权力的。

(3)善于以合作方式、分权方式,与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校长会被教工认为是真正有能力的。

(4)思想先进,对未来有远见卓识的校长会得到教工的拥护。校长应用美好的,然而又是科学的目标来争取和团结教工,因为教工只有在校长的领导下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当学校的目标包含了个人目标时,教工将愿意投身这所学校的工作。

三、案例分析

案例正人先正己

一所中学要求教师准时上课。上课前3分钟预备铃响,所有当堂教师必须在教室门前等待,不许提前进入教室。有位青年教师认为这是小事一桩,不以为然,往往打了上课铃才急匆匆地赶进教室。校长在相邻的教室上课。青年教师每次匆匆赶来时,总看到校长夹着备课夹,笔直地站在教室门前等待。这位教师被触动了。后来,每当预备铃一响,他也拿着备课夹,笔直地站在教室门前。如今,在这所学校里,只要预备铃一响,长长的教室楼的走廊里,每个教室门前必有一位教师站着等待进入教室上课,就像每节车厢前站着的列车员等待发车的信号一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其要求:使用权力理论来分析这位青年教师行为的转变。

这一案例的知识点是校长怎样使用非权力影响力,或者说如何发挥权威的作用。

权力的构成主要是职权:合法权、奖惩权、惩罚权和权威:模范权和专长权。

职权和权威对人的心理和行为都发生影响,但是它们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职权引起的是外部动机,而权威引起的是内部动机。显然,将两类权力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领导者的权威对职权有支持的作用,或者说有增效或减效的作用。可以想象,人们从一个自己钦佩的人那里得到表扬总比从一个自己并不钦佩的人那里得到表扬更自豪,更珍惜。模范权和专长权来加以补偿。模范权和专长权导致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真诚尊重和钦佩,

不管是职权还是权威,各种权力都是起作用的,而且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一个领导者权力的强弱,取决于其权力资源的广度。

案例中的校长能够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是校长的模范作用影响并感动了这位青年教师,使他的教学态度和行为发生了变化。

组织行为学(教育)第六单元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个不是正式组织的特点:

A 目标明确

B 有计划、有组织、有纪律

C 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和结构

D 自发形成的,以感情维系为纽带

这个知识点在基础教材中,根据教材,正式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目标明确且一致;(2)有计划、有组织、有纪律;(3)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和结构;(4)注重效率和利益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5)分担角色任务,形成成员关系的层次;(6)建立权威,贯彻命令;(7)组织内个人的职位可以轮换或取代。

而非正式组织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自发形成的,以感情为维系的纽带,来满足不同个人的心理需要。因此,答案是D 。

2.下列哪个不是古典组织理论的特点:

A 统一命令

B 明确职权

C 日常事务授权

D 尽量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这个知识点同样在基础教材。古典组织理论主要是指泰勒、法约尔、韦伯的理论。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统一命令、明确职权、日常事务授权等。它的缺点是不考虑职工的心理与感性因素,不强调满足人们的社会心理需求,而后期梅奥等提出的行为组织理论强调组织中的人,尽量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以提高其积极性。

因此,答案是D 。

3.根据美国组织社会学家艾兹尼(Etzioni,A.W.)的分类,学校组织应该属于。

A 规范性组织

B 功利性组织

C 强制性组织

这个知识点在辅助教材中。根据艾兹尼的分类,监狱等属于强制性组织,企业等属于功利性组织,学校、教会、医院等属于规范性组织。所以答案选A 。

4. 在组织工作设计中,一般来说,比较适用于组织的中上层;而比较适用于解决组织较低层级的变革问题。

A 以任务—结构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B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以任务—结构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C 以任务—结构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以任务—结构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D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这个知识点在基础教材中,要根据工作环境灵活地使用以人为中心的工作设计方法和以任务-结构为中心的工作设计方法。一般来说,组织的中上层适合采用“以人为中心”的工作设计方法;解决组织中较低层级的问题,适用“以任务-结构为中心”的工作设计方法。但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问题的类型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采用。因此,答案选B 。

以下5、6、7三个问题都是有关组织文化、学校组织文化这个知识点的。这个知识点比较重要,大家要牢固地掌握。

5. 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的有无也是评价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自己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标准。

A 物质文化

B 制度文化

C 精神文化

这个知识点在基础教材和辅助教材中都有所提及,根据组织文化的基础知识,精神文化(即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体系)是核心,是评价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自己组织文化的标准。

6. 学校教职员工、学生等主体所展现出来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等学校气候是属于学校中的文化。

A 制度文化

B 行为文化

C 物质文化

这个知识点在辅助教材。学校行为文化指的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学生等展现出来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领导作风等学校气候。当然,学校行为文化还可以通过学校固定的仪式、典礼和经常开展的文体娱乐活动来体现。因此答案选B 。

7.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写到,“我校教室墙壁上布置的所有东西如同在扩展四壁,赋予房间以田野、森林和草场的辽阔意境......每个教室都布置有美术作品的复制品。这些作品随着情况(季节、教育谈话的内容等等)的变换而更换”,这反映了帕夫雷什中学的文化:

A 精神文化

B 物质文化

C 行为文化

D 制度文化

这个知识点在辅助教材。物质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外在标志。体现为学校的校容校貌,包括大到校园的建筑风格、设备设施、亭台楼阁,小到雕塑、壁画、教室的布置、文化标识物(如校徽、校服、校报)的建设等等。因此答案选B 。

8. 管理学家麦格雷戈说过:“冲突的潜力渗透在各种人类关系之中,这种潜力是一种健康,成长的力量……没有一个团体能够是完全协调的,……因为如有这样的协调整体,团体的发展将是一句空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冲突的什么特性?

A 破坏性

B 不可协调性

C 建设性

D 恶劣性

这个知识点在基础教材和辅助教材都有提及。根据冲突的属性,我们知道它有两重性。既有破坏性,又有建设性。从以上阐述中明显揭示的是冲突的建设性。因此,答案选C 。

接下来看问答题。

二、问答题

1. 简述学校组织的特点。

答题要点:

(1)学校组织是一个松散结合系统。

任何一个学校组织都可以分为学校行政系统、学校教学系统、学校后勤保障系统三部分。

就学校行政系统和学校后勤保障系统而言,它具有鲜明科层组织的特点,如有明确的分工、有如“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校长-分管后勤副校长”的权力等级关系、有明确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强调严明的控制等。

就学校的教学系统而言,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其专业范围内就应当有相应的专业权利。教师在微观的课堂上、教学中的专业权利如下: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组织与实施、学习评估方式、教育结果反馈等方面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工作。

教师工作的个性化、专业化决定了学校教学系统的松散性。学校教学系统的松散性进而从整体上决定了学校组织的松散性。因此从整体上来说,学校组织是一个松散结合的系统。

(2)学校组织是一个更需要人本关怀的组织。

学校组织是通过教师来培养人的组织,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创造性、有生命力的人,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系统。教师的工作除了受经济因素驱动和由职业道德带来的职业自觉性、自律性驱使之外,更多要靠人本关怀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激励。教师的“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等高级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教师才能更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3)学校组织是一个有多重目标的组织。

第一,学校组织的不同影响源(例如政府、其他教育投资者、学生家长、教育理论家)而造成学校组织的多重目标。

第二,学校组织的不同功能带来了学校组织的多重目标。学校组织承担一定的文化功能和育人功能。学校组织的双重功能决定了其在组织目标上的文化和育人双重取向。

第三,学校组织育人目标的多维性。学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群、心”全方面发展的学生。

2. 简述学校组织的功能。

答题要点:

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人的社会化。要使学生学会认知、生存;要使学生逐步习得各种社会规范,培养其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在社会圈中学会做事和共处。

学校要传承和创造文化。学校要把积淀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精华传递给学生个体;学校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在教学和科研中不断创造新的文化。

中小学校的育人和文化功能体现在:培养中小学生基本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感素养。此外,中小学也应该鼓励教师在教学、科研中不断创新,发现新知识、创造新文化,并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这些新知识和文化,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新文化的能力。此外,

面向社区开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咨询服务,面向社区开放图书、运动场馆等教育资源,和社区其他单位联合开发教育服务项目等等。

3. 法约尔有关组织的管理原则是什么?

答题要点:法约尔提出了六项有关组织结构的原则。分别是工作分工、职权与职责、统一指挥、集权、等级链和秩序。

4. 什么是权变组织理论?

答题要点:权变理论认为不能用单一的模型来解决所有组织设计问题,只能提出在特定情况下有最大成功可能的方案。权变理论主张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是否明确)和人员的特殊要求(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好坏、领导职位权力的强弱),来确定组织模式,使任务、人员和组织彼此适应。

5. 压力和工作绩效之间是何关系?

答题要点:压力与工作绩效呈倒U型关系。在压力过低的情况下,人们不警惕,工作绩效不能达到最好水平;压力中等、适度时,有助于刺激机体,增强反应能力,能改善工作绩效水平;压力过大,适得其反,过于焦虑,会降低人的工作绩效。总之,只有当压力水平最优时,工作绩效最好,过了这个点之后工作绩效就开始变坏。

6.试述直线――职能型学校组织模式的特点。

答题要点:直线-职能型学校组织综合了直线型学校组织统一指挥和职能型学校组织发挥专业部门优势进行管理的优点,在直线型学校组织的基础上,将学校的复杂业务如教学业务下设相应职能部门,如教学评价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主管教学校长和教导处的参谋,实行主管校长、教导处统一指挥和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

在这种组织结构中,职能部门无权直接向下级单位如各教研组发号施令,只能对其进行业务指导。下级单位最终听从直线部门如校长、教导处的直接领导。

7.扁平化学校组织的含义及其优势何在?

答题要点:扁平化学校,就是指管理跨度大而管理层次少的学校组织。扁平化的学校,可以说是一种控制权力分散、信息纵向流动通畅的学校组织。

通过学校管理层次的减少,不仅使得信息在学校内部得以更快地传递,而且能缩短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的个性交往(而非角色交往),这样既能使校长准确、充分了解学校教学、科研、后勤的工作的情况,又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人格和积极性、创造性。

总之,扁平化学校通过学校管理人员和教职员工的通力合作,可以使得学校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应对自如。

8.联系实际说明如何构建学校的组织文化?

答题要点:最根本的来说,就是要形成学校良好的精神文化,包括校长、教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可以结合校史教育、校友事迹宣传进行,还可以通过建立学校组织发展共同愿景,以校训、校歌的形式加以传诵。

就学校规范文化而言,努力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尊重教师、学生的创造性;努力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领导作风,努力营造信任、互助、敬业、上进、创新的学校气候,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善于通过典礼、仪式(包括颁奖仪式、校庆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传递学校文化。

就有形的物质文化来说,要注重校园物质环境、装饰物、文化标识物的建设。统筹考虑学校的布局、建筑风格,注意建设体现校史和新貌的文化装饰建筑,注重校牌、校旗、校徽、校服、校标、校报等文化标识物的建设。

三、案例分析题

某校明文规定:“教师要搞好团结,服从校长统一领导,不准吵架斗殴,否则罚款50元。”结合你对学校冲突的影响及管理的理解,谈谈你对该校做法的见解。

提示:运用学校冲突的两重性及有效管理的知识分析此案例。

这种处理学校组织冲突的态度值得商榷。任何组织的冲突都有两重性,即破坏性和建设性。一方面冲突会潜在地给学校组织带来内耗,但同时冲突也反映不同的声音和视角,可以反映事物的全貌,为学校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冲突可以提醒学校管理者寻找冲突的根源,发现组织的弊端,这样也可以提高学校的效能,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

对学校冲突的管理不应该固守“有错必罚”的强硬处理方式,不应该一味回避冲突。否则容易使学校变成封闭、专制的系统。

该校明文规定“不准吵架斗殴”,就是在“学校冲突只有破坏性” 的前设下、一味回避冲突。这种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容易导致学校冲突长期积压,反而提高了学校冲突潜在的破坏性。学校管理者应该把学校冲突看成一个积极的待解决的问题,善于发现组织冲突,采取恰到好处的处理措施,从而对学校冲突进行有效管理。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 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个案研究法 2.气质 3.群体 4.组织文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备选芦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什么( B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B )。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3.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A )。 A.惩罚 B.正强化 C.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4.某公司年终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C )o A.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 B.奖励不够及时 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D。员工太挑剔 5.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B )。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群体 C.小群体 D.参照群体 6.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 D )。 A.贫乏型 B.任务第一型 C.俱乐部型 D.团队式 7.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并与他们共同制定计划、设置目标、改进和检查工作,这种领导风格屈于什么类型( D ) A.专权独裁式 B.温和独裁式 C.协商式 D.参与式 8.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 ( D )。 A.分化一整合组织结构 B.项目组织设计 C.距阵式组织设计 D.自由型组织结构 9.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C ) A.社会功能 B.成员受益程度

《组织行为学》试题 (四)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四)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不属于创造性行为特点的是( D ) A.首创性B.有用性 C.适应性D.可行性 2.沟通过程模型主要构成部分有( C ) A.五个B.六个 C.七个D.八个 3.领导者要有效地实施领导,必须( D ) A.尽量多地运用威信的影响力B.善于把权力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 C.加强主观努力,增强自己的威信D.善于把权力与威信的影响力相结合 4.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虿季嘞的是( B ) A.E高XV高=M高B.E低XV高=M高 C.E高XV低=M低D.E低×V低=M低 5.企业员工上班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升国旗、唱厂歌,表达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倾向,这属于组织文化的( D ) A.文字和标汉表现形式B.语言表现形式 C.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表现形式D.仪式表现形式 6.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称做( C ) A.实验室实验 B.现场实验 C.准实验 D.心理测验 7.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 A )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8.鼓励和支持群体成员行为一致性的群体,比较容易引发( C ) A.群体促进效应 B.协同效应 C.从众效应 D.社会惰化效应 9.衡量组织成熟程度和组织运行有效性的基本标志是( A ) A.组织目标的合理性 B.组织监控的有效性 C.组织授权行为的合理性 D.组织沟通的灵敏性 10.由领导做出变革的决策,自上而下发布命令,说明所要进行变革的内容和下级在贯彻这些变革中的职责。这种组织变革策略是( A ) A.命令式策略 B.改良式策略 C.参与式策略 D.分权式策略 11.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建立起正确的对人关系的(A ) A.知觉 B.态度 C.观念 D.价值观 12.冲突较多,不太容易随机应变的群体是(D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同质群体 D.异质群体 13.为冲突情境中的各方提供总体的行为指南的是( A ) A.行为意向 B.决策

组织行为学关于绩效的探讨

浅谈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提高绩效的探讨论文关键词:组织行为绩效核心竞争力凝聚力协调 论文摘要:本文是对企业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进行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组织行为理论是在研究员工的各种需要、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上述诸因素与组织目标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研究改进生产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协调人际的关系,从精神上、物质上引导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探索如何加快企业改革的步伐,规范企业组织行为的方式,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合理运用组织行为学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绩效,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的学科。目标是研究在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而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又分为组织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和组织心理与行为三个层次。组织行为学针对上述 3 个层次的研究,表现在研究这三个方面的变量: 个体水平的变量、群体水平的变量和组织系统水平的变量。对我国的企业来说,系统地研究员工的想法和行为,学习如何运用组织行为学来提高公司的管理绩效和员工满意度是非常现实,也是有很大潜力的。对员工的个体心理的研究,确切地说,就是研究个体的社会心理,即个体在特定的社会部门或组织系统中,因其所处的角色地位而表现的心理现象。包括个人行为的发展过程,包括态度、个性、价值观以及自我意识等发展,社会认识的确定,人格特征的形成等。个体行为则是指处于组织环 境中的个人的所作所为。通过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目的在于探讨个体内在的能力,激发个体的工作潜能,实现管理科学化。组织中的人们总是处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之中,而这些关系又表现为亲近或疏远的不同程度,并呈现为不同的群体。要有效地达到管理目标,就必须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等等,使管理者能掌握群体行为形成的原因,并对之进行有效的协调与控制。作为管理者,必须掌握如何从形态和功能上保证组织运行的有效性,如何使组织结构既满足内部功能的要求,又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组织心理与行为还包括领导心理与行为。组织中的领导是指引或影响个体、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因此,领导者在组织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心理与素质的好坏,领导方式的合理与否,以及对领导艺术把握的程度都会直接影响组织的绩效。二、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过去在计划经济中,员工的自由流动受到很大限制,终身雇佣制在劳工双方看来都是天经地义的。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人事部门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控制和管理”员工—因为员工如果不满意工作的话,并不能随意流动。在经过了20 多年改革开放的今天,许多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经意识到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企业开始试图学习研究员工的缺勤、流动、工作满意度,研究不同员工的价值观、态度并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有效提高组织的绩效。在中国,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可能已经导人有10 年甚至更长时间,可是,真正在大多数企业中运用仍然可以说是刚刚起步,对很多企业来说,“以人为本”观念的改变远比把“人事部”改成“人力资源部”来得困难。在现代社会中,对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大一型企业里的高层管理经理的要求已经越来越强调其概念技能。原因很简单,过去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中,虽然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可是对单个企业来说,环境的变化是很小的,生产和销售都有上级负责,企业只要负责好生产出规定的产量就好了,因此企业无须也无法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作出清晰的规划。可是现在是市场经济,特别是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最高领导者的远见、领导魅力,同时企业是否能够吸引优秀人才,并使员工满意,使整个经营团队良好地贯彻执行最高领导者的战略意图也就显得非常重要。组织是由一个个群体和团队构成的。在群体和团队中,公平

内蒙古党校研究生《组织行为学》复习题 参考答案

内蒙古党校研究生《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人理论的要点。 答:社会人人性理论是由梅奥教授在霍桑工厂实验后提出的一种人性理论,梅奥教授认为组织是一个社会系统,人是组织中的最重要的因素,组织成员有着复杂个性与复杂的社会需求的“社会人”。 2、简述权威服从心理产生的可能原因。 答:权威服从心理产生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人们倾向于做别人做的事或者别人要求自己做的事,从而使自己能被社会接受和承认;其次,如果在一个模糊的情境下人们会更相信其他人关于适当和正确行为方式的暗示,更可能会按照专家或者可靠的消息传达者告诉他们的方法做事情;另外,有关研究表明,人们服从权威实际上是人们固有习惯的一部分,这些习惯是人们从小在不同的环境中习得的,这就是绝对服从权威;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人们可能对不服从感到很迷惑,从而导致服从权威。

3、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斯金纳的强化激励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只要改变人的行为后果就可改变人的行为。“强化”在管理中有四种方式:正强化是指组织成员的某行为产生时,组织加以肯定,从而加强其行为;负强化是指组织成员的某行为产生时,组织加以否定,从而减弱其行为;自然消退是指在组织成员的某一行为产生时,组织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视若无睹,使组织成员的这一行为受到冷淡对待而自然消失;还有一种是惩罚。从强化的时间安排上有连续强化和间断强化。 4、简述从众效应的根源。 答:从众效应的根源是,首先,在群体中,由于个体不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从而让自己感到焦虑、被群体孤立;其次,从众也源于一种群体对个体的无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 5、简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要点。 答: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要点是,认为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所受到的待遇的公平性的影响。公平比较过程中,组织成员不仅将自己所受到的待遇与同事的待遇进行比较,而且将自己所受到的待遇与社会标准进行比较,同时进行自我的比较。当一个人认为所受到的待遇不公平的时候,

《组织行为学》(专)综合练习题四及参考答案

2010春《组织行为学》(专)综合练习题四 一、单选题 1、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A)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2、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C)。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3、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现(C)。 A、高生产率低凝聚力 B、低生产率高凝聚力 C、高生产率高凝聚力 D、低生产率低凝聚力 4、管理方格图中,典型的领导方式有(ABCDE)。 A、贫乏型 B、任务第一型 C、俱乐部型 D、团队式 E、中间型 5、“途径--目标”理论是(B)提出的。 A、菲德勒 B、豪斯 C、布莱克 D、耶顿 E、沙特尔 6、管理系统理论是由(C)提出的。 A、菲德勒 B、豪斯 C、利克特 D、布莱克 E、沙特尔 7、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C) A、3──30人 B、30──1000人 C、1000──45000人 D、45000人以上 8、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A) A、社会功能 B、成员受益程度

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D、成员人数 9、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A) A、人际关系 B、协作愿望 C、共同目标 D、信息沟通 10、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C) A、社会功能 B、成员受益程度 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D、成员人数 二、多选题 1、人际关系的功能有(ABCDE)。 A、产生合力 B、形成互补 C、激励功能 D、联络感情 E、交流信息 2、人际关系确立的条件有(ACE)。 A 、人 B、人际交往 C、人际接触 D、社会环境 E、人际需要 3、人际关系的发展动力有(ABC)。 A、人的生产 B、物质生产 C、精神生产 D、阶级斗争 E、社会活动 4、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ABCDE)。 A、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 B、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 C、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 D、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 E、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 5、人际交往的原则是(ABCD)。 A、互利原则 B、平等原则 C、信用原则 D、相容原则 E、自主原则 6、冲突的来源有(ABC)。

组织行为学6套简答与论述题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20 分) 31.企业负责人需要向员工说明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不得不采取减薪措施,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沟通方式?32.怎样激发功能正常的冲突?33.举例说明冲突的来源有哪些?34.简述人格与工作匹配的类型有哪些? 31.召开员工会议,采取面对面的沟通。沟通方式计3分;说明形势,剖析问题,指明方向、鼓舞士气,稳定人心,避免谣传和误解。沟通内容计2分。 32.树立冲突合法的思想;重建组织结构;运用沟通渠道;任命一名批评者;引进外人,改变组织文化。答对任意4项,计5分。 33.来源有:沟通因素、结构因素、个体行为因素。3分;举例2分。 34.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常规型;企业型等,答对任意五点得5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8 分,共16 分) 35.什么是从众行为?你认为从众行为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请予以解释。36.结合实例阐述强化理论的内涵。. 35.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背景下个体表现出与他人相一致的行为,就像很多事物有两面性一样,既有正确的 一面,也有不正确的一面。(1分) 积极作用:从众行为可以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从众行为能够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从众行为有助于领导意图的贯彻和执行。(3分) 消极作用:从众行为容易给个体和群体带来惰性;从众会使群体成员做决策时出现偏差;个体的如果被迫的从众行为过多,可能会成为大的事故隐患,给组织带来重大损失,还可能导致组织风气变坏。 (3分) 36.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提出,它认为可以通过外部强化塑造人的行为。对个人各种环境进行专门设计,并对业绩好的加以赞扬或其他形式的强化,对业绩差的加以惩罚,据此影响人的行为,进而激励人们不断进取,获得好的工作绩效。(2分) 其基本观点有: 把行为看成是由环境引起的;1分 认为不必关心人的内部认知活动,控制行为的因素是外部强化物; 行为结束之后给予一个强化,会提高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1分 强化形式有四种: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忽略(2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20 分) 31.人们为什么要加入群体?32.怎样激发功能正常的冲突?33.某公司的生产部装配车间主任为了提高工人的绩效水平,在每一个装配小组中树立了一个“标兵”,给予高额奖金和带薪休假,借此激励全体员工,但几个月后,该主任发现车间的总体生产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为什么会这样?34.什么是组织中的五种权力基础? 四. 简答题 (每小题5分, 共20分) 31. 要点: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情感需要、权力需要、实现目标需要等。答对任意5点计5分 32.树立冲突合法的思想;重建组织结构;运用沟通渠道;任命一名批评者;引进外人,改变组织文化。答对任意4项,计5分。 33.奖励方式不对。2分;装配小组需要相互协作配合,树标兵奖励的是个人,忽略了群体成员之间的依赖关系和支持作用,使其他人员感到不公平。3分 34.强制权;奖惩权;信息权;参照权;法定权等。每个要点计1分,共5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8 分,共16 分)

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1、影响组织有效性的因素: ①环境因素(组织外部因素):可预测性、复杂性、敌对性; ②组织因素:结构、技术、规模、年限; ③管理政策和实践因素:战略、控制、领导、报酬、沟通、决策; ④员工因素:目标、技能、动机、态度、价值观。 2、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中人和群体的行为。 3、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面世标志着科学管理从此诞生。 4、霍桑实验:1924-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①霍桑实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观察实验。 ②霍桑实验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它不同意泰勒把人只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或人的活动只是受金钱的驱使,认为人是“社会人”。 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它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这种“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感情和倾向,控制着每个成员的行为,甚至影响整个正式群体的活动。 ③经梅奥归纳、总结,整理成《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于1933年正式出版,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人群关系学说。 5、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组织行为学是在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多种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形成的新学科。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自然实验法;②行为观察法;③心理测验法;

④现场调查法。 第二章个人行为基础 7、社会知觉的范围:①对他人的知觉;②人际知觉;③自我知觉。 8、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莱米认为,自我概念是综合现在及过去对自己观察而获得的有关自己的知觉组织,是对自己的一种看法与想法。 9、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10、归因理论:有凯利的归因理论,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 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人们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维纳的归因模式: 11、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①认知失调理论的假说:认知元素之间的矛盾或失调,使个体心理上的不快感和压迫感加剧,这时人们就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从而促使个人的态度发生改变。 ②认知失调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个人的决策行为,即需要在多个有同等价值的

武汉大学2013年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 组织行为学人民大学出版社罗宾斯第12版 第1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复习题P31 1、从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角度,如何理解组织行为学这一概念? 3、什么是组织?家庭单元是否是一个组织?请解释。 8、组织行为学模型中的三种分析水平是什么?它们相互之间有关系吗?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关系? 讨论题P31 1、对比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实践中的管理者有什么意义? 第2章个体行为的基础 复习题P59 2、为了确保个体具备有效地从事某项具体工作的恰当能力,应做哪几步工作? 5、对比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之间的差异。 讨论题P59 2、针对良好的能力与工作的匹配和良好的人格与组织的匹配两种情况,你认为哪种情况更可能导致成功?请解释你的理由。 第3章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复习题P84 1、对比态度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 2、什么是认知失调,它与态度之间有什么联系? 3、什么是自我知觉理论?它怎样提高我们对行为的预测能力? 5、管理者如何帮助员工,使他们做好准备愿意与自己不同的同事共同工作? 第4章人格与价值观 复习题P117 1、什么是人格? 3、描述大五模型中的各项因素。哪一项因素在预测行为方面最有价值?为什么? 8、霍兰德划分的六种人格类型是什么? 9、什么是人格—工作匹配?它与个体—组织匹配的区别是什么? 讨论题P117 3、某一天你的老板表现出一副紧张、急躁、好争辩的样子;另一天,他又表现出一副平和和放松的样子。这是否表明人格特点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第5章知觉和个体决策

2、什么是归因理论?它在解释组织行为方面有什么意义? 3、我们对自己活动的知觉与对他人活动的知觉有什么差异? 6、什么是锚定偏见?它是如何影响决策制定的? 7、什么是易获性偏见?它是如何影响决策制定的? 讨论题P150 2、一名员工在分配给他的工作上完成得不够好。请解释该员工的管理者会使用什么样的归因过程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判断。 第6章基本的动机概念 复习题P183 2、X理论和Y理论对动机的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3、比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4、描述麦克莱兰提出的三种需要。它们与员工的行为有什么关系? 5、解释认知评价理论。它在管理实践当中有何作用? 讨论题P183 1、“认知评价理论与强化理论和期望理论相互矛盾。”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加以解释。 第7章动机:从概念到应用 复习题P210 4、解释在质量圈中员工和管理者的角色是什么? 10、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会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员工的努力水平? 第8章情绪和心境 复习题P240 1、情绪和心境的异同是什么? 5、什么是情绪劳动?为什么它对理解组织行为学很重要? 第9章群体行为的基础 复习题P275 2、哪些因素可能会激发你加入一个群体? 3、描述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4、什么是霍桑研究?他们告诉我们有关群体行为的哪些内容? 8、什么时候群体会比个体做出更好的决策? 讨论题P275 3、“群体的内聚力越强,生产率就越高。”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说明你的理由。 第10章理解工作团队

组织行为学专综合练习题四及参考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10春《组织行为学》(专)综合练习题四 一、单选题 1、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A)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2、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C)。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3、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现(C)。 A、高生产率低凝聚力 B、低生产率高凝聚力 C、高生产率高凝聚力 D、低生产率低凝聚力 4、管理方格图中,典型的领导方式有(ABCDE)。 A、贫乏型 B、任务第一型 C、俱乐部型 D、团队式 E、中间型 5、“途径--目标”理论是(B)提出的。 A、菲德勒 B、豪斯 C、布莱克 D、耶顿 E、沙特尔 6、管理系统理论是由(C)提出的。 A、菲德勒 B、豪斯 C、利克特 D、布莱克 E、沙特尔 7、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C) A、3──30人 B、30──1000人 C、1000──45000人 D、45000人以上 8、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A)

A、社会功能 、成员受益程度 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D、成员人数 9、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A) A、人际关系 B、协作愿望 C、共同目标 D、信息沟通 10、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C) A、社会功能 B、成员受益程度 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D、成员人数 二、多选题 1、人际关系的功能有(ABCDE)。 A、产生合力 B、形成互补 C、激励功能 D、联络感情 E、交流信息 2、人际关系确立的条件有(ACE)。 A 、人 B、人际交往 C、人际接触 D、社会环境 E、人际需要 3、人际关系的发展动力有(ABC)。 A、人的生产 B、物质生产 C、精神生产 D、阶级斗争 E、社会活动 4、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ABCDE)。 A、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 B、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 C、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 D、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 E、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 5、人际交往的原则是(ABCD)。 A、互利原则 B、平等原则 C、信用原则

组织行为学习题集20110608[1]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集 第一篇导论 第1章组织行为学导论 [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者应该能够掌握和了解组织和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历史和发展,理解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和组织行为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初步了解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和观察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事件。 [重点和难点]: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探讨学习组织行为学的价值,并列举组织行为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二、选择题(1-7单选,8-11多选) 1. 你刚刚上过了组织行为学的第一课,从这堂课的学习可以知道,组织行为学的研究 不包括以下选择中的哪一项?( d ) a. 组织环境中的人类行为 b. 员工带给组织的独特的观点 c. 人类行为与组织的界面 d. 竞争及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2. 从事设计工作、将工作分组为可管理的单元、在工作间和工作群体间建立权力模 式,这些工作的管理者所承担的是哪一项基本的管理职能?( b ) a. 领导 b. 组织 c. 规划 d. 协调 3. 人们把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的时间为( b ) a.1932年 b.1949年 c.1958年

d.1961年 4. 组织行为学可以描述为:() a. 本质上是科学的和个体的 b. 本质上是行为的和组织的 c. 本质上是创新的和传统的 d. 本质上是多学科的和描述性的 5. 组织行为学研究哪三个层面的结果?( ) a.组织、产业、事业部 b.组织、事业部、部门 c.部门、个体、群体 d.个体、群体和组织 6. 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 霍桑试验 c. 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7. 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测验法 8.管理就是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a.计划 b.组织 c.激励 d.领导 e.控制

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070 课程代码:01880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工商管理;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一、单项选择题 1.谈话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的哪种研究方法?(B) A.观察法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2.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A)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3.如果职工A认为自己同职工B相比,所得报酬偏低了,觉得很不合理,因为自己与B 作出的贡献是一样大的。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B) A.增加自己的投入 B.减少自己的投入 C.努力增加B的报酬 D.使B减少投入 4.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A)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A.同质群体 B.异质群体 C.混合群体 D.简单群体 5.“途径——目标”理论是(B)提出的。 A.菲德勒B.豪斯 C.布莱克 D.弗洛姆和耶顿 6.某组织中设有一管理岗位,连续选任了几位干部,结果都是由于难以胜任岗位要求而被中途免职。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最有可能是(C)。 A.组织设计没有考虑命令统一的原则 B.组织设计没有考虑例外原则 C.组织设计忽视了对干部的特点与能力予以要求 D.组织设计没有考虑到责权利对应的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7.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ABD)。 A.管理的两重性 B.人的两重性

C.组织的两重性 D.多学科性 E.多层次性 8.按占优势的心理机制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何种(ACDE)。 A.理智型 B.内倾型 C.情绪型 D.意志型 E.中间型 9.麦克利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满足后还有(ADE)。 A.成就需要 B.生存需要 C.安全需要 D.权力需要 E.社交需要 10.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ABCD)。 A.安全需要 B.情感需要 C.尊重和认同需要 D.完成任务的需要 E.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 11.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ABC)。 A.职位权力 B.任务结构 C.上下级的关系 D.个性结构 E.环境结构 12.中华商务中心是一家合资企业,以物业经营为主要业务。目前写字楼租户272家,公寓租户426家,商场租户106家。公司在总经理下设有物业部、市场部、财务部、人事部、公交部、业务发展部等部门。物业部门设置了写字楼管理部、公寓管理部、商场管理部以及其他配套部门。试问,其整个公司和物业部内部的组织结构设计分别采取了哪种部门化或部门划分形式?(AB) A.职能部门化 B.顾客部门化 C.均为职能部门化 D.均为顾客部门化 E.地域部门化 三、判断对错题 13.现代社会里遍地都有组织。(对) 14.态度是天生的。(错) 15.根据期望激励理论,唯有增加职工的工资才能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错) 16.研究发现,在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的多少与群体绩效之间成反比关系。(错)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1套

组织行为学往届测试试题 全国2012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 ) A.封闭的社会组织 B.无机的社会组织 C.静态的社会组织 D.开放的、有机的社会组织 2.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或说明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案例研究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 3.所谓的“态度对象”是指态度的( ) A.社会性 B.针对性 C.稳定性 D.间接性 4.创造性行为是指人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需要和动机和所处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函数,这是创造性行为的( ) A.有用性 B.自创性 C适应性 D.主动性 5.根据霍兰德的观点,适合于从事涉及人际间的活动的职业的人,其个性定向是( )

A.现实操作型 B.管理型 C.常规型 D.社会型 6.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是( ) A.利益型群体 B.任务型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友谊型群体 7.群体规范能起到界定群体成员行为范围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 )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 ) A.角色期待 B.角色知觉 C.心理契约 D.角色定式 9.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是( ) A.社会惰化效应 B.责任分摊效应 C.群体促进效应 D.群体转移效应 10.希望和他人来往、结交,和他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这种需求是( ) A.包容需求 B.控制需求 C.感情需求 D.交往需求 11.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冲突( ) A.有害无益 B.有利无害 C.保持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D.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12.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功能的是( )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五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第五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双因素激励理论?如何将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 答: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 (1)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但双因素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2)那些使员工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是与工作环境相联系的保健因素。保健因素主要起预防作用。保健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进步、晋升等。在工作激励中,保健因素的满足主要是避免员工的不满意。 (3)那些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是与工作内容相联系的激励因素。激励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监督、薪水、工作条件、安全以及人际关系等。只有对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真正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将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的措施有:(1)精神激励是最长久,通过有效的领导、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个人参与、多元化价值观等事业留人、也可通过绩效管理、行业发展、职业的优越感、绩效激励等情感留人;(2)个人目标和公司目标结合;(3)帮助员工做好职业规划;(4)制定较为灵活的薪酬策略,与工作发展前途对应等 2.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

的成就需要理论,试对它们进行比较。 答:ERG理论是在需要层次论基础上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建立在满足——上升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一旦较低层次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人们将进到更高一级的需要上去;而ERG 论不仅体现满足——上升的方面,而且也提出了遇挫折——倒退这一方面。挫折——倒退说明较高的需要未满足或受到挫折的情况下,更着重或把更强烈的欲望放在一个较低层次的需要上。 (2)需要层次论认为,每一个时期只有一种突出的需要;而ERG 论指出在任何一个时间内可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需要发生作用。 (3)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是严格地按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 不存在越级,也不存在由高到低的下降;而ERG论则指出,人的需要并不一定严格按由低到高发展的顺序,而是可以越级的。 (4)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类有五种需要,它们是生来就有的,是内在的;而ERG论则认为,只有三种需要,其中有生来就有的,也有经过后天学习得到的。 (5) ERG论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弥补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更符合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行为特点。 成就激励论是在需要层次论基础上的升华主要表现在: (1)着重点不同。需要层次论研究从低到高顺序的五种需要;而成就激励论不研究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主要研究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条件下,人还有哪些需要。 (2)认识度不同。需要层次论认为五种需要都是生来就有的,是内在的;

组织行为学课程案例分析报告:李锋离职的思考

组织行为学课程案例分析报告题目:李锋离职的思考 指导教师: 班级: 学号: 姓名: 报告日期:

案例分析正文: 分析背景和目标、基本情况、分析所用的理论介绍、分析过程、相关问题讨论和对策探讨、进一步的思考等 本案例分析的是研究所的组织问题。 一、背景知识 研究所属于科研单位,其主要目的是完成有关的研究任务,其绩效主要由科研成果来衡量。研究室是研究所的基本行政单位,通常按专业不同设置不同研究室,专责有关专业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是研究所的临时机构,为了完成某项具体科研课题任务而临时设立,其主要目标是解决该课题下的科研问题,得出有关的问题的答案或者实现具体的应用。 二、基本情况 该案例中的研究所存在系统性的组织问题。 首先,人员安排程序混乱。赵所长在没有征求课题组长意见,没有提前通知,也没有引荐的情况下突然将张志文推到课题组,形成领导意图不明、组织结构模糊的情况,导致在突然的遭遇和性格冲突下形成猜忌和矛盾对立的局面。 其次,组织文化不健康。组织内从上到下弥漫着唯专业技术能力为上的潜意识和思想,所有人的焦点集中在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上,没有形成团队协同、分工合作的主流文化。而研究所赵所长在这一点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谁搞出新东西,谁就进所里的领导班子"的言论概念模糊,无法界定其含义到底是个人搞出新东西还是课题组组长领导大家搞出新东西,引起李锋等人误读(也许不是误读),因此进一步导致了个人技术能力为唯一评判标准的心理暗示。 第三,组织内缺乏有效沟通。李锋属于外控型的人,凡事不愿意明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和要求,回避责任和冲突。赵所长作为一所之长对课题组的情况放任自流,缺乏主动沟通、了解和控制。而小王和其他成员在沟通上也处于被动的位置。张志文在沟通上采取单向灌输和辩论争胜的方式,表现出自负、傲慢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倾向,造成了更严重的沟通障碍和矛盾。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环环相

组织行为学 山大考试题库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 一、名词解释 1、情绪和情感 标准答案是: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2、工作生活质量 正确答组织中的所有人员,通过与组织目标相适应的公开交流渠道,进而有权影响组织决策,改善自己的工作,导致人们更多的参与感,更高的工作满意感与更少的精神压力的活动过程与水案:平。 3、个性 标准答案是:一个人在其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识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M=E* 标准答案是:期望理论的公式。激励水平=期望值效价 5、需要 标准答案是:个体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感到欠缺某种东西而又力求满足时的心理状态。 6、群体规范 标准答案是: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准则 二、案例分析题 7、第五治金设计院 第五冶金设计院是一个大型综合单位,建院很早,兵强马壮,专门承包冶金系统各公司、厂、矿的大、中型项目设计,以一贯的高质量设计得到本行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尊敬。 高级工程师马开宁是该院现任第一设计室主任,担当现职已有七八年之久,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也颇丰富,被视为本院骨干,前程不可限量。 本室内的第七课题组由八名男工程师组成,他们共同在该组工作多年,彼此感情融洽,关系密切。该组原组长教月前调任另一设计室当副主任,组长一职暂告缺,目前先有组内资历最深的贾克乐工程师代理 不久前,室内分配来一位新人苏黛薇,是刚从一所名牌工科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是本院首批分来的硕土之一,年方26,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朝气蓬勃,大方直爽。老马派她到七组,立即参加了某矿山机修厂扩建工程的设计工作。同时参加这项任务的,还有同组的另三位工程师:代组长贾克乐(38岁,在本院已工作了15年)、萨本柱(40岁,来本院也有10年之久)和蓝狄承 (32岁,来本院已8年). 小苏是初来乍到,但为能分到伍院工作,很觉高兴。她很喜欢分给她的设计任务,觉得担子虽不轻,但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提高快,也表现了对她的器重,能充分运用她刚从学校学来的新知识,一展抱负。她在工作中埋头苦干,全身心都投到设计任务中。跟同组同事们的关系是友好的,不过无论上班时还是下班后,她很少跟他们有什么工作以外的非正式交往。小苏对工作很认真,碰上困难问题,她会自动加班到深夜,查文献,翻资料,上计算机室,总要尽快搞个水落石出。因为她这样坚韧不拔,再加上基础扎实,所学的知识又新,所以总是比别的同事早好几天就完成了分给她承担的那部分设计任务。她是闲不住的,总说:"我有使不完的劲。"任务一完,就坐立不安,总是又去找马主任要新的任务干。有时,她就问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 B.一切人的行为 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 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 ) A.面谈法 B.电话调查法 C.问卷调查法 D.案例研究法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个性 4.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D.按人的行为模式 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 ) A.角色知觉 B.角色冲突 C.角色期待 D.角色定式 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 A.群体促进效应 B.社会惰化效应 C.协同效应 D.责任分摊效应 7.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对组织中的非正式沟通的研究表明,最普通的非正式沟通形式是( ) A.集束式 B.流言式 C.偶然式 D.链式 8.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 ) A.聪明能干 B.热情 C.刻苦认真 D.有责任心 9.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 A.冲突有害无益 B.冲突应当避免 C.冲突有利无害 D.冲突保持在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10.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 ) A.技术能力 B.交际能力 C.行政管理能力 D.沟通能力 11.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 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B.任务式管理 C.中间型管理 D.团队式管理 1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 ) A.指令型领导 B.说服式领导

《组织行为学》试题解析

《”组织行为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1 一、案例分析(50分)王安电脑公司 思考题: 1、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哪一种? 2、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请你指出这个模型中什么是目标、变量和关系。 答:(1)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露面。而且公司内部每一个员工的意见他都爱听。公司很少解雇员工,他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此假设认为:第一、工作可以成为满意的源泉;第二、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第三、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第四、在适当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第五、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的能力。 (2)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这个模型中目标是自我实现、变量是王安和员工,关系是尊重、理解和信赖。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M=V.E)M代表激发力量的高低,是指动机的强度,即调动一个人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力的强度。它表明人们为达到设置的目标而努力的程度。V代表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强度。(—1≤V≤1)。E代表期望值,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绩效和满足需要的概率。即采取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0≤E≤1)。 二、案例分析(50分)研究所里来了个老费 思考题: 1、请用个性理论分析老费、老鲍和季老的个性特征。 2、季老对这样的部下应如何管理? 3、根据态度平衡理论,季老应怎样帮助鲍尔敦使他达到心理平衡? 参考答案: 1、老费:从文中可看出属外倾型性格,他与人交往性情开朗而活跃,善于表露情感、表现自己的独立行为,工作勤奋;他知识渊博,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有个性,不愿受约束,也不修边幅。 老鲍:从文中可看出属内倾型性格,他与人交往显得沉静,不善于表露情感、表现自己的行为,遇到问题好思考,做事总是三思而后行;他工作责任性强,有事业心,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希望有所成就,得到晋升、提拔,并把晋升看得非常重要。 季老:从文中可看出他是个不错的领导,有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勤奋,经常较晚回家;知人善任,创造条件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并为下属提供有发展和晋升的机会,喜欢平等的上下级关系,易于沟通。 2、季老对这样的部下在管理上应注意: (1)注意性格顺应和互补的原则,老鲍和老费在性格上不一样,在工作中要注意调解他们的人际关系,以缓解他们的紧张关系;当在权利上发生矛盾与性格不合而又无法缓解矛盾时,就应把他们两人分开,以利工作开展。 (2)注意能力阈限的原则,考虑他们各人的性格,给他们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各尽其能。 (3)从气质方面考虑,注意气质的互补原则,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使他们形成团结的组合,更好地提高科研效益,也使他们相处更加融洽。 3、心理学家海德的态度平衡理论认为,个体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态度一般属于同一方向。如:甲喜欢乙,则甲对乙的服装也很欣赏。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情感产生矛盾时,其认知体系则出现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将导致认知系统的多种变化,从而使个体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关系。这一理论用于案例,则产生如下结果。季老在肯定鲍尔敦工作的价值情况下,对他说:“在咱们所,如今你满可以指望能有大展宏图的机会,你有多大本事就使出来吧。想干啥就能干到啥,没什么能限制你才能的发挥的。” 有一回,他在对几个报废的克兰逊元件作常规测试的过程中,忽然灵机触动,想到了光子耦合器的主意。季副所长知道后,很重视也很热心,很快拨出了人成立了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