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5KV线路保护

35KV线路保护

35KV线路保护
35KV线路保护

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作者:鄢凯

指导教师:陕春玲

教学单位:三峡大学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主要是阶段式电流保护,即第Ⅰ段为电流速断保护,第Ⅱ段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Ⅲ段为过电流保护。它以第Ⅰ段和第Ⅱ段作为主保护,以第Ⅲ段作为辅助保护。当第Ⅰ、Ⅱ段灵敏系数不够时,可采用电流、电压联锁速段保护。第Ⅰ段保护动作时间短,速动性好,但其动作电流较大,不能保护线路全长,保护范围最小;第Ⅱ段保护有较短的动作时限,而且能保护线路全长,却不能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第Ⅲ段保护的动作电流较前两段小,保护范围大,既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又能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灵敏性最好,但其动作时限较长,速动性差。使用Ⅰ段、Ⅱ段、Ⅲ段组成的阶段式电流保护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可靠,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

阶段式电流保护,在灵敏系数能满足要求时,用于35KV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的线路上,作为相间短路的保护。在35KV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中,还用到了单相接地保护,一般采用无选择性的绝缘监视信号装置。

关键词:35KV线路阶段式电流保护单相接地保护整定计算原理接线图评价及应用

前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是随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专业技术。电力系统的发展,使发电设备容量和供电范围不断扩大,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网络也越来越复杂。这对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动必不可少的继电保护技术,便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也就有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和装置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再次我们所介绍的继电保护原理及装置主要用于35KV输电线路中。35KV电力系统属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其中性点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对于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由于接地电流小,三相电压仍能保持平衡,对用户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单相接地保护一般动作于信号,但单相接地对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产生危害时,就应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故均应装设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具有阶梯时限特性的多段式保护构成。

为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尽快将故障从系统中切除,本次设计主要采用的是三段式电流保护和单相接地保护。着重介绍了这两种保护的工作原理,并对其保护进行了详细整定分析,以便更好的为该线路配备一套优良的继电保护装置,提高该线路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的要求,使得该电网可靠、简单、经济、正常运行。

正文

故障分析: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对电力系统中所有的电力设备和输电线路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如果继电保护配置不当,保护将不能正确工作(误动或拒动),从而会扩大事故停电范围,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后果,有事还可能造成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因此,合理选择保护方式,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电力网继电保护的配置,要满足电力网的不同结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运行方式以及负荷性质等的要求,否则将不能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

一般来说,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所呈现的基本稳态特征是在保护安装所检测到的电流会升高,电压要降低,阻抗、相位等都会发生变化。35KV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输电线路的相间短路时,短路电流过大,对设备造成很大的危害,保护必须动作于断路器跳闸。单相接地时,由于故障点的接地电流很小,三相之间的线电压仍保持对称,对负荷的供电没有影响,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允许再继续运行1-2小时,而不必立即跳闸,这也是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运行的主要优点。但是,在单相接地以后,其他两相对地电压要升高根号3倍。为了防止故障进一部扩大成两点接地或相间短路,应及时发出信号,以便于运行人员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由此,在单相接地时,一般只要求继电保护能有选择性的发出信号,而不必跳闸。但当单相接地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构成威胁时,则应动作于跳闸。

35KV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其输电线路应针对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故障配置相应的保护装置。

配置:

① 相间短保护采用两相两继电流保护,它是一种阶段式电流远后备保护方

式,以第Ⅰ段、Ⅱ段电流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以第Ⅲ段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

保护,必要时可增设复合电压闭锁元件。由几段线路串联的单侧电源线路,如

上述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时,速断保护可无选择地动

作,但应以自动重合闸来补救。此时,速断保护应躲开降压变压器低压母线的

短路。

② 对相间短路,保护应按下列原则配置:1.保护装置采用远后备方式

③ 下列情况应快速切除故障:a如线路短路使发电厂厂用母线电压低于额

定电压的60%时。b如切除线路故障时间长,可能导致线路失去热稳定时。C城

市配电网络的直馈线路,为保证供电质量需要时。d与高压电网邻近的线路,如切除故障时间长,可能导致高压电网产生稳定时。e保护的电流回路的电流互感器采用不完全星形接线,各线路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均装设在A、C,以保证在大多数两点接地情况下只切除一个故障接地点。

④ 单相接地短路保护采用无选择性的绝缘监视信号装置。绝缘监视信号装

置反应零序电压,动作于信号。

⑤ 实际上,绝缘监视用的电压继电器的整定值在多数情况下选用15V。即

Udz=15V

阶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一、互感器的变比确定:

继电保护的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额定电流应大于该线路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

即ITA≥1.25In,已知Ik﹒max=400A 则其一次侧电流ITA≥1.25In=1.25*400A=500A。

在35KV线路中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额定电流为5A,故电流互感器的变比

K=500A/5A=100 查表后,知选型号为LCW-35的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是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与折算到二次侧的一次电流大小不相等产生的误差。

继电保护35KV线路用电流互感器要求其变比误差不超过10%,角度误差不超过7°

准确级选择10P10,表示该互感器为保护用,在一次侧流过的最大电流为其一次额定电流10倍时,该互感器的综合误差不大于10%。

二、对阶段式电流保护的要求:

1、三段式电流保护:

⑴保护的电流回路的电流互感器采用不完全星形接线,各线路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均装设在U、W两相上,以保证在大多数两点接地情况下只切除一个故障接地点。

⑵采用远后备保护方式

⑶线路上发生短路时,应尽快切除故障,以保证非故障部分的电动机能继续运

行。

2、灵敏系数:

延时电流速断主保护的电流定值在本线路末端故障时,应满足如下灵敏系数的要求:① 对20 km以下的线路不小于1.5

② 对20~50 km的线路不小于1.4

③ 对50 km以上的线路不小于1.3

按相邻电力设备和线路末端短路计算(短路电流应为阻抗元件精确工作电流

1.5倍以上),可考虑相继动作,远后备保护(电流、电压和阻抗元件)灵敏系

数1.2.

3、整定计算:

无时限电流保护(电流Ⅰ段):

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则:

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要保证选择性,即只有在本条线路内发生故障时,才应快速动作,而在相邻的下一条线路故障时,不应该动作。但是,在图中A—B线路末端K1点短路和相邻线路B—C始端K2点短路时,流过A—B线路始端即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大小几乎相等,这样,如果K1点短路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则K2点短路时,电流速断保护也将动作。因此为了保证选择性,保护1的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应该躲开下一条线路始端K2点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即外部故障的最大短路电流)。为了简化计算,常将K2点取在变电所B上,故其整定计算公式为

I I OP·1 = K rel﹒I(3)k·max

式中I I OP·1——保护1第Ⅰ段(即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值

K rel ——可靠系数,一般取1.2~1.3;

I(3)k·max——变电所B中母线短路时,流过保护1的最大运行方式短路电流

的周期分量即“整定值”

注意:(1)引入大于1的可靠系数K rel的原因是考虑:

A、短路电流的计算值与实际值有误差,实际值可能大于计算值。

B、对于瞬时动作的保护,要考虑短路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的影响。

C、电流继电器实际动作电流值与整定值间有误差。

D、要有一定的裕度。

(2)三相短路电流I(3)k的计算:

如图中画出两条短路电流沿线路长度的分布曲线即Ik=f(L)曲线.曲线l表示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沿线长度的分布曲线;即I(3)k·max =f(l)曲线曲线2表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电流沿线路长度的分布曲线即I(2)k·min =f(l)曲线。

曲线3表示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的电流I I OP·1=f(l)曲线。

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k=Es/(Zs+Z1l)

式中Es—系统等效电源的相电势

Zs—系统等效阻抗,相当于保护安装处到电源之间的等效阻抗

Z1 —短路阻抗,即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间的正序阻抗

Z1 —为正序阻抗,一般取其电抗分量,其值为0.4Ω/km, l为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

当变电所B母线短路时I K·MAX·B=Es/(Zs+Zab)= Es/(Z S+ Z1L ab)

Z ab—线路A-B的阻抗,Z ab=Z l﹒l ab

(3)最大运行方式的考虑:

在继电保护中:系统发生短路时,通过该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最大时的运行方式称为最大运行方式,此时系统阻抗Zs最小。系统发生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最小的运行方式称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此时系统阻抗Zs最大。

综上所述,由图中看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线路全长。曲线3是表示曲线1和曲线2分别相交于M点和N点,在两交点以远处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值将小于动作电流,因此保护不动作。故从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值Lmax相当于系统最大运行方式时保护动作范围

N点所对应的Lmin相当于系统最小运行方式时保护的动作范围。无论是L MAX或L MIN 都小于线路AB的长度,因此,无时限电流速断不能单独作主保护使用,而必须于其他保护配合才能担当主保护的职责之所在。

整定计算:

1)动作电流的整定:按躲过本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

为了保证外部短路时,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不动作,其动作电流应躲过外部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即:

I I OP·1=K I rel·I(3)kl·max

=K I rel·E S/(X S·min+x1l ab)

=1.25×37×1000/√3×(0.75+0.4×20)

≈3.052

二次侧电流I =3.052KA/100=30.52A

2)灵敏度:

L=1/x(E/I-x)

=1/0.4(37×100/√3×3.052×1000-0.9)

≈15.2488422km

L min/lab=12.904/20*100%=64.52%>15%符合要求

L max=1/x1(Es/I OP·1-X S·min)

=1/0.4(37×1000/√3×3.052×1000-0.75)

≈150623km

动作时限的整定: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动作时间仅为保护固有动作时间,整定时限为0S ,即T1≈0S。根据系统要求,无时间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大保护范围不应小于线路全长的50%,其最小保护范围不应小于线路全长的15%-20%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原理接线图

电流继电器KA接于电流互感器TA的二次侧,KA动作之后起动中间继电器KM,KM触点闭合后,经串联信号继电器KS的线圈接通,断路的跳闸先前YT使断路器跳闸。

中间继电器KM的作用为:

①利用KM的触点接通断路器的跳闸回路因电流继电器的触点容量比较小,若直接接通跳闸回路,会被损坏。故起增加电流继电器触点容量的作用。

②当线路上装有管形避雷器时,可利用KM来增加保护装置的固有动作时间,以防止当避雷器放电动作时引起电流速断保护的误动作。因为避雷器放电相当于瞬时发生接地短路,但当放电结束时,线路立即恢复正常工作,因此电流速断保护不应误动作。为此,必须使保护的动作时间躲过避雷器的放电时间。一般避雷器放电时间约半个周波(I频),即10ms,也可能延长到20-30ms(1-1.5周波),并且还可能连续动作几次,故利用带延时0.06-0.08S 动作的中间继电器即可满足这以要求。

4、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评价及应用:

⑴优点:接线简单且可靠,动作速度快。

⑵缺点: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即灵敏性差,保护范围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

应用:当运行方式变化很大时,在最小方式下没有保护范围。

当应用于短距离的输电线路时,由于线路首端和末端短路时,短路电流数值差别不大,致使保护区有可能为零(保护范围很小),因而不能采用。

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电流Ⅱ段)

(1)保护作用:

由于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当被保护线路末端附近短路时,必须由其他的保护来切除。为了满足速动性的要求,保护的动作应尽可能短。为此,可增加一套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用来切除本线路电流速断保护范围以外的故障,并作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这种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称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又称为电流Ⅱ段保护。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线路全长,并对末端故障具有足够的灵敏性,因此它是作为线路的主保护而设计的,由于它能以较小的时限快速切除全线范围以内的故障,因此,称之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则:

如图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计算图a保护动作电流的配合b保护动作时限的配合。

线路L1和L2上分别装有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和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其动作电流分

别为I I OP·1和I II OP·2,保护范围为A-M′和B-N′

在保护1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中,要使其能保护L1的全长,即线路L1末端短路使应该

可靠地动作,则其动作电流I II OP·1必须小于线路末端短路Ik1,这样当相邻线路L2出口

短路时,保护1也会起动,这种情况称为保护范围延伸到相邻线路。

综上所述,若要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能够保护线路全长,其保护范围必然要延伸到相邻

线路首端,为保证选择性,必须给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增加一定的时限,此时限既能保证选择

性又能满足速动性的要求,即尽可能短。鉴于此,可首先考虑使它的保护范围不超出下一条

线路速断的保护范围,而动作时限则比下一条线路的速断保护高出一个时间段,此时间段以

△t表示。

A、动作电流的整定:

由图知,N′点为线路L2电流速断保护范围末端,当该点短路时,短路电流等于保护2

电流速断的动作电流I I OP·2,保护2的电流速断刚好能工作。由以上分析,保护1限时电流

速断保护范围不应超过N′点,因此在单侧电源供电的情况下,它的动作电流应大于该店的

短路电流,即: I II OP·1> I I OP·2如果I II OP·1= I I OP·2则两个保护范围重合。考虑到

电流互感器和继电器的误差,在保护1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出现的误差使其实际保护范围伸长,在保护2的电流速计算保护范围末端N′点发生短路时,保护2的电流速断保护实际上是

不能动作的而保护1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反而会动作,这就造成了非选择性动作,这是不允

许的,故 I II OP·1> I I OP·2所以动作电流的计算公式:I II OP·1= K II rel﹒I I OP﹒2 引入可靠系数Krel,考虑到短路电流中非周期分量已经衰减,故可选取比速断保护的Krel小一些,一般取Krel=1.1-1.2

B、动作时限的整定: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时限T1应比下一跳线路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时间T2

延长一个时间段△t 即T1= T2+△t (T1>T2)

时间段△t大小的确定原则是:在保证保护装置之间动作的选择性的前提下应尽量小,

以降低整个电网保护的时限水平,△t大小取决于所装设断路器及其传动机构的类型,以及

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的误差。

在线路L2短路时,保护1和保护2动作时间的配合关系,说明△t确定:

(1)△t应包括故障线路L2断路器的跳闸时间TQF﹒2, 即从操作电流送入跳闸线圈YT的

瞬间算起,知道电弧熄灭为止的时间,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故障并未消除,保护1仍应处于

动作状态。当主保护为快速保护时,TQF﹒2大致在下列范围内:对于快速及中速动作的断路器,TQF=0.11-0.16S;对于低速度动作的断路器TQF =0.18-0.26S

(2)△t应包括保护2的中间继电器实际动作时间比整定值T2增大的正误差时间TT﹒2。

若保护2为电流速断保护,则不必考虑这一项的影响。

(3)△t应包括保护1中时间继电器可能提前动作闭合其触点负误差时间t 时间继电器动

作误差:DS—111型TT=±0.05s; DS—112型TT=±0.1sDS—113型TT=±0.15s

(4)△t应包括一个裕度时间TY=0.1s

综合上述,保护1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时间为T1=T2+TQF﹒2+ TT﹒2+ TT﹒1+TY则△t=TQF﹒2+ TT﹒2+ TT﹒1+TY

假定:TQF﹒2=0.05S,TT=0.15S ,TY=0.1S则△t=0.05+0.15+0.15+0.1=0.45S

根据所采用的断路器和继电器形式不同,△t在0.35-0.6S之间,一般取△t=0.5S

按照上述原则整定的时限特性,由图知,在保护2瞬时速断的保护范围内故障时,保护2将以T2的时间动作,这时保护1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可能起动,因T1>T2所以保证了动作的选择性。当故障发生在保护L1速断保护范围以内时,则保护1以T1时间动作切除故障。当故障发生在保护L1速断保护范围以外时,则保护1以T1时间动作切除故障。

结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配合使用,可以使全线路范围内的短路故障都能在0.5S内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故这两种保护可组合构成线路的主保护。

C、灵敏系数的校验: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任务是保护权限范围内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系统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发生两相短路时(此时流过保护的短路电流最小),应具有足够的反应能力(即灵敏性),这种能力一般用灵敏系数Ksen来衡量。

线路L1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其灵敏性系数校验公式:

Ksen= I K·min/I II OP≥1.3~1.5

I K·min——系统在最小运行方式时,被保护线路末端两相短路时,通过保护的最小短路电流

I II OP——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Ksen应大于1.这是因为当线路末端短路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利于保护起动的因素,如:

①故障点可能有过度电阻的存在,使短路不是金属性的,因此短路电流减小不利于保护装置动作。

②实际的短路电流可能小于计算值。

③保护所用电流互感器具有一定的变比负误差。

④继电器动作电流值与整定值之间存在正误差。

⑤为使保护仍能可靠地动作,就必须考虑一定的裕度。

故继电保护规程规定: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Ksen应为1.3—1.5 (200km以下的线路不小于1.3;20~50 km的线路不小于1.4;50 km以上的线路不小于1.5)若灵敏系数不满足要求,应降低保护装置起动电流整定值延长保护范围,以提高灵敏系数。即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可与下一条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相配合。为保证选择性,其动作时限也必须比下一条线路的限时速断大△t,即T1= T2+△t

T1一般取1—1.2S。故提高了保护装置动作的灵敏性。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原理接线图:

它和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原理接线图的主要区别在于用时间继电器KS代替其中的中间继电器,这样当电流流过继电器KA动作后就必须经过时间继电器的延时TA才能动作于跳闸,如果在TA以前故障已切除,则电流继电器立即返回,整个保护随即恢复原状,而不会影响形成误动作。

对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评价及作用:在输电线路上装设无时限电流速断和带时限电流速断以后,接线简单、动作可靠,组合构成本线路的主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可以作为本线路中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近后备保护,但不能起远后备作用。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有选择性,能保护线路全长,灵敏性较好,速动性稍差,在35KV线路能保证全线范围的故障都能在0.5S以内切除。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Ⅲ段)

1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作用: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和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都是根据某点短

路值整定的,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与上述两种保护不同。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是指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整定其起动电流,并以时限保证其选择性的一种保护。电网正常运行时它不动作;电网发生短路且短路电流大于起动电流时,保护动作。

定时限过断流保护不仅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也能保护相邻的下一条线路的全长,起远后备保护的作用。

所有后备保护,是指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可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两种方式。

远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前一级保护动作来时限的保护如图,当线路BC的K2点发生故障时,若保护2或断路器拒动,由前一级路线AB的保护1动作切除故障,保护1称为保护2的远后备保护。

近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的保护。如图当线路AB 上发生故障时,本应由保护1的电流速断或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来切除故障,但该保护拒动,此时保护1的过电流保护动作切除故障,则保护1的过电流保护称为保护1的近后备保护。

综上所述定实现过电流保护的作用:a作为相邻线路保护的远后备b作为本线路主保护的近后备 c在网络终端或较不重要的线路,也可作为主保护。

2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原理:

图中各线路L1L2 L3电源侧装设断路器1QF、 2QF 、3QF及定实现过电流保护装置1、2、3各保护装置都分别有固定的动作时间,用以保证有选择地切除线路上发生相间短路故障。

当电力系统中的K1点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Ik由电源线路L1 、L2 、L3流到短路点。由于Ik流过各保护装置每当Ik大于保护装置1、2及3的动作电流时它们将启动,但不允许

同时动作于跳开各自的断路器。按照选择性的要求,只应跳开3QF,当3QF跳闸后,短路电流消失,保护装置1及2的电流继电器都应返回。

为满足此要求,各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必须满足以下两点要求“各保护在动作时限上应相互配合,离故障点最近的保护应有最短的动作时限,即T1>T2>T3且T2= T3+△t,T1=

T2+△t= T3+2△t,T1、T2、T3分别为保护装置1、2、3的动作时间,△t为时限极差。

b故障切除吼流过各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必须小于它们各自的返回电流,即:I′L1﹒max< IR﹒1; I′L2﹒max< IR﹒2; I′L3﹒max< IR﹒3

通过动作时限保证选择性具有阶梯性动作时限(与电流大小无关)所以称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又称电流Ⅲ段保护。

3定时限过电流整定计算原则:

A起动电流整定:电网正常运行时,过电流保护不应该动作。所以其起动电流必须大于正常运行时被保护线路上流过的最大负荷电流IL﹒max即: I III OP> IL﹒max 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必须可靠返回。所以其返回电流IR必须大于外部故障切除后被保护线路上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I′L﹒max即IR > I′L﹒max。返回电流:能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值。

保护4在返回电流作用下,仍可可靠地返回,否则该保护将错误地断开它的断路器4QF。故引入可靠系数K III REL后,得到IR=K III REL﹒IL﹒max= K III REL﹒KAST﹒ IL﹒max 根据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与返回系数的关系I III OP=1/KR﹒IR ,故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为III IOP=1/KR﹒IR= K III REL﹒KAST/ KR﹒IL﹒max

IL﹒max——正常运行时被保护线路上流过的最大负荷电流。

K III REL——可靠系数,考虑电流继电器整定误差及负荷电流计算不准确因素,一般取为1.15-1.25

KAST——电动机的自起动系数,其值由电网的接线和负荷的性质决定,一般取为1.5-3 KR——电流保护返回系数,一般取0.85-0.95.

结论:由上式可见,当返回系数KR越小时,保护的动作电流IR越大,从而灵敏度将降低。因此,要求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应尽可能大。

另外,最大负荷电流IL﹒max的确定:应根据实际电路结构及可能出现的各种严重情况具体计算。例如:在双回线路时,必须考虑其中一回线断开时,另一回线的负荷电流将增大一倍。

B、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的选择:

为保证选择性,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应相邻下一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长出一个△t,即:T III1= T III2+△t

T III1——本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

T III2——相邻线路的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

△ t——阶梯时限,取0.5S

C、灵敏系数的校验: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灵敏系数的校验分两种情况;(1)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本线路的后备保护,即近后备时,过电流保护的灵敏系数按系统最小运行方式

下,本线路末端两相短路时最小短路电流IL﹒mIN来校验。对保护1而言,短路

点取在B母线上则: 灵敏系数Ksen=IL﹒Min/ I III OP≥1.3-1.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要求KSEN为1.3-1.5.

(2)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即远后备时,过电流保护的灵敏系数按相邻线路末端两相短路时,流经保护装置的最小短路电流来校验。短路点取在C 母线上则:《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要求Ksen为1.2

在各过电流保护之间,还必须要求灵敏系数相互配合,即对同一故障点而言,要求越靠近故障点的保护应具有越高的灵敏系数。

在后备保护之间,只有当灵敏系数和动作时限都相互配合时,才能切实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尤其在复杂电网中,跟应该注意这一点。

当相邻线路很长或者变压器容量很小时,往往达不到Ksen≥1.2的要求时,允许缩小其保护范围。除此之外,一般情况下,当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灵敏度。

措施之一是加装低压起动元件,即采用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

保护由一个电流继电器KA和一个电压继电器KV两个起动元件触点串联构成。正常情况下,KV常闭触点打开,即使KA动作,整套保护也不会起动。只有当两个继电器同时动作时,才能起动时间继电器KT,发出跳闸脉冲。(1)KV动作电压的整定:KV动作电压(即常闭触点闭合时的电压)选择得比正常最小工作电压Kmin还小,一般取0.9U0还要求KV在外部故障切除后,应可靠返回即UF= Ufh﹒min/Kr

KV动作电压与返回电压之间关系:Uf= Ufmin/Kr

Kv动作电压与返回电压之间关系:Kf = Uf/Udt Kf—返回系数取1.15

KV动作电压U dz = Uf/ Kf=0.7 U0

(2)KA动作电流整定:

由于在正常最大负荷及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动机自起动过程中,低电压继电器都不会动作,因此,过电流继电器只躲过正常额定工作电流即可:Idz =Kk/ Kr﹒I0, I0为正常运行时的额定电流.这样就大大减小了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从而提高了它的灵敏系数。

KV灵敏度的校验应考虑在最不利情况下短路时,在保护安装处母线残压最高时继电器能灵敏反应,即: Klm﹒u = U dz /Ud﹒max

Klm﹒u——电压继电器的灵敏系数。

Ud﹒max——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在保护范围末端发生三相短路时,保护安装处的母线最大残压(线电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中规定:KV灵敏系数要大于1.3-1.5.

整定计算:

(3):按躲过被保护线路上流过的最大负荷电流IL﹒max整定,即: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图:

构成装置的主要元件有:1KA、2KA、3KA——电磁式电流继电器,为保护的测量元件。

KT——电磁式时间继电器,保护的逻辑元件(延时)

KS——信号继电器,保护的出口元件 KM——中间继电器,保护的出口元件。

保护装置动作过程:正常运行情况下,电流继电器1KA-3KA中流过对应的二次电流,其触点断开,时间继电器KT线圈不带电,触点也断开,跳闸线圈YT不带电,断路器QF处于合闸状态。

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经电流互感器转变为二次电流流入1KA-3KA中相应的继电器,由于电流大于该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而起动。又由于1KA-3KA的常开触点是并联的,因此,只有其中一个KA起动,其常开触点闭合,就能使KT起动。经过一个固定时间t其触点闭合,正电源经KT触点、KS线圈上时,使KM动作,其触点闭合。于是正电源经KM触点断路器辅助触点QF1送至断路器跳闸线圈YT上从而使断路器跳闸切除故障。在KT 触点闭合起动KM时,也使KS起动,其触点闭合。同时KS掉电并发出信号。

当故障不是发生在本线路,而是在下一段线路,但因短路电流仍流过这段线路的保护,因此1KA-3KA也起动,使KT励磁,但在KT的触点尚未闭合时,由于下一段线路的保护装置整定时间短,也将故障切除,故短路电流消失,KA返回,KT断电返回,整套保护返回。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评价及应用: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主要靠动作时限的整定获得选择性,在单电源辐射网络中,能

保证选择性,而在多电源网络中(包括单电源环网)中则不能保证选择性,必须考虑采用方向元件。保护动作时间较长;特别是靠近电源端,其动作时间有时长达4S-5S。用它作主保护,常常不能满足速动性要求,因而它通常用作后备保护。保护的灵敏系数一般都能满足要求,但在长距离重负荷的线路上,则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速动性差、灵敏性差是过电流保护的主要缺点。

综上所述,在35KV及以下的单电源辐射网络中广泛被采用。对于更高电压的网络,在能满足系统对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时应优先采用。

单相接地保护: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单相接地保护,除对人身及设备安全有要求时,接地保护动作于跳闸外,一般仅动作于信号。

当中性点不接地时,单相接地电流为线路对地电容电流。如图为A相接地时电容

电流的分布、相量图、等效电路图。A相接地故障时,A相对地电容被短接,相当于容抗为∞,A相对地电容电流为零,A相对地电压也变为零,而其它两相对地电压则升高倍,该两相对地电容电流也相应增大倍。当A相接地后,各相间电压仍是对称的,即Uad=0,

Ubd=Eb-Ea=Eae-j150o, Ucd=Ec-Ea=Eaej150o

故障点的零序电压Ud0=1/3( Uad+ Ubd + Ucd)= - Ea

非故障相中流向故障点的对地电容电流I′cb= j Ubd﹒wC0, I′cc= j Ucd﹒wC0

非故障相对地电容电流有效值Ib=Ic= 根号3Ub±U? wC0

较故障前增大了根号3 倍。

故障点电流Id=I′cb +I′cc,有效值Id=3 U?wC0为正常运行时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相位超前故障点电压90o,即Id= j 3Ud0﹒wC0

当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单相接地电流则为经消弧线圈补偿后的残余电流。通常这些电流值很小与零序电流过滤器的不平衡电流大小相近,给单相接地保护构成带来较大的困难。发生单相接地时结论为:(1)故障相对地电压为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倍。全系统出现零序电压,大小为故障相相电压,相位相反。(2)采用全补偿方式IL=IC即经消弧线圈的电流仅通过接地点和故障线路的故障相。缺点为难以区分故障相与非故障相。(3)采用过补偿方式IL>IC流经故障相的零序电流为线路对地电容电流和补偿后的残余电流之和,其合成的电流将大于故障线路对地电容电流。

在简单辐射形电力系统中,由于接地电流小,一般在发电厂或变电所母线上装设单相接地监视装置。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顺序断开线路或用专用检测仪表判明接地故障线路,不必在每回线上装设单独的接地保护。当上述装置不能迅速判定故障点时应在每一回线上装设单相接地电流保护,起电流回路接于零序电流互感器上或三个相电流互感器构成的零序电流过滤器上。

下面介绍绝缘监视装置:

利用单相接地时出现零序电压的特点,可构成无选择性的绝缘监视装置。

如图为:通过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TV接于发电机电压母线上或变电所低压母线上的绝缘监视装置原理接线图。

TV的二次绕组有两组:一组接成星形,接三只电压表用以测量各相对地电压;另一组由母线上的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绕组侧接于一个过电压继电器来构成。其反应接地故障时出现的零序电压,Uou=3 Uo/Ktv并动作于信号。

正常运行时电网三相电压对称,没有零序电压出现,过电压继电器不动作。

当网络中任一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在同一电压级的所有发电厂和变电所母线上,

都将出现零序电压,因此开口三角侧出现3 Uo。使过电压继电器动作,给出接地信号,运行人员根据信号得知电网发生接地故障,但并不知道哪条线路故障。为了查询故障线路,通常是靠运行人员依次短时手动跳开每条线路,观察零序电压信号是否消失。若零序电压信号消失,则表明故障出在该条线路上。若信号不消失,说明故障不再该线路上。然后将该线路以自动重合闸方式立即投入即可。

过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按躲过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两端出现的零序不平衡电压来整定,即U dz=Kr﹒U bp﹒max

Kr ——可靠系数一般取1.2-1.3

U bp﹒max——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侧实际测量的最大不平衡电压,包括各相对地容抗不对称引起的零序电压和相电压中三次谐波倍数的高次谐波电压。

实际上绝缘监视用的电压继电器的整定值在通常情况下选用15V。

利用绝缘监视实现的单相接地信号装置,其优点是简单、经济。缺点是无选择性,只能靠依次断开线路查找故障线路。这不仅要短时中断对用户的供电,且操作麻烦,寻找接地故障时间长。因此,这种装置多用在简单网络中,本次设计的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中,装在变电所母线上。当装设其它接地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和灵敏性时可利用本装置构成接地保护。对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还可装设有选择性的零序电流保护、零序功率方向保护来实现。

过负荷保护:

对可能时常出现过负荷的电缆线路或电缆与架空混合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由于本次设计的是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属架空线路,故可不考虑过负荷保护。

过负荷保护宜带时限动作于信号,必要时可动作于跳闸。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同名16366)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同名16366)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35kV电网的继电保护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月8日

摘要 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而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生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是:全系统范围内,按指定分区实时地检测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快速及时地采取故障隔离或告警信号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持系统的稳定、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保障人身的安全、防止或减轻设备的损坏。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大量机组、超高压输变变电的投入运行,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屏障,同时又是电力系统事故扩大的根源,做好继电保护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电力系统事故具有连锁反应、速度快、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特点,往往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社会性的灾难。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35kv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主要任务是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电网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该电网的结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运行方式以及负荷性质的要求,给35KV的输电线路设计合适的继电保护。 关键词:35kv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故障分析短路电流计算

35KV微机线路保护原理说明书

35KV 微机线路保护原理说明书 1 35kV 线路保护配置及功能 本保护装置是以三段式方向过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三相一次重合闸(检无压或检同期可选)和后加速;低频减载;PT 断线检测及PT 断线闭锁方向或保护;说明了35KV 微机线路保护的主要原理、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的构成。 2 35KV 线路保护的主要原理 2.1 三段式过电流保护原理 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时,相电流突然增大,线电压降低,当故障线路上的相电流大于某一个规定值,同时保护安装处母线电压小于某一个规定值时,保护将跳开故障线路上的断路器而将故障线路断电,这就是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其中,规定值就是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它是能使电流保护动作的最小电流,通常用DZ I 表示。过电流保护在35KV 及以下的输电线路中被广泛应用。下面对三段式过电流保护分别予以介绍: (1)无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电流I段保护)我们以图2.2中单侧电源网络中输电线路AB 上所装设的电流保护来分析电流保护的原理。在图2.2中,为了反映全线路的短路电流,设AB 线路的电流保护装于线路始端母线A处,在图上叫做电流保护1,显然电流保护1要可靠动作,它的动作值DZ I 必须选择小于或等于保护围可能出现的最小短路电流。在图2.2中,假设AB 线路上d1点发生三相短路,则线路上的短路电流为: (3)d S d E I Z Z φ=+ (2-1) 其中,E φ是电源系统相电势,S Z 是电源系统阻抗,d Z 是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问的阻抗,由式(2-1)可以看出,当系统电压一定的时候,短路电流的大小与系统阻抗和短路点的位置及短路类型有关,系统阻抗是由运行方式决定的,在最大运行方式下S Z 取

变电站及线路继电保护设计和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科学和技术是随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是不可避免的,为避免发电机被烧坏发明了断开短路的设备,保护发电机。由于电力系统的发展,熔断器已不能满足选择性和快速性的要求,于1890年后出现了直接装于断路器上反应一次电流的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19世纪初,继电器才广泛用于电力系统保护,被认为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开端。1901年出线了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1908年提出了比较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的电流差动保护原理。1910年方向性电流保护开始应用,并出现了将电流与电压相比较的保护原理。1920年后距离保护装置的出现。1927年前后,出现了利用高压输电线载波传送输电线路两端功率方向或电流相位的高频保护装置。1950稍后,提出了利用故障点产生的行波实现快速保护的设想。1975年前后诞生了行波保护装置。1980年左右工频突变量原理的保护被大量研究。1990年后该原理的保护装置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继电保护装置经历了机电式保护装置、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和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三个发展阶段。20世界50年代,出现了晶体管式继电保护装置。20世纪70年代,晶体管式保护在我国被大量采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静态继电保护由晶体管式向集成电路式过度,成为静态继电保护的主要形式。20世纪60年代末,有了用小型计算机实现继电保护的设想。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性能比较完善的微机保护样机并投入系统试运行。80年代,微机保护在硬件结构和软件技术方面已趋成熟。进入90年代,微机保护以在我国大量应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继电保护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深入。为满足电网对继电保护提出的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的要求,充分发挥继电保护装置的效能,必须合理的选择保护的定值,以保持各保护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做好电网继电保护定值的整定计算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未来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智能化发展。 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其发展将出现原理突破和应用革命,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开辟了活动的广阔天地。

35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系统的等值电路图 1.1 两台变压器的等值阻抗计算 电压百分数的计算: ()()1(13)(12)(23)11%%%% 17.510.5 6.510.7522 k k k k U U U U ---= +-=+-=()()2(12)(23)(13)11%%%%10.5 6.517.50.2522 k k k k U U U U ---=+-=+-=- ()()3(13)(23)(12)11%%%%17.5 6.510.5 6.7522k k k k U U U U ---=+-=+-= 变压器的等值阻抗计算: 11%10.751000.1710010063 k B T TN U S X S =?=?= 22%0.251000.00410010063 k B T TN U S X S -=?=?=- 33% 6.751000.1110010063k B T TN U S X S = ?=?= 1.2 系统的等值电路图 系统的等值电路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的等值电路图

2、线路短路计算 分别进行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下各条线路发生对称三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 2.1 各线路阻抗参数及计算公式 经过查手册得:LGJ-400型线路=0x 0.396Ω/km ,LGJ-300型线路=0x 0.404Ω/km ,LGJ-150型线路=0x 0.425Ω/km ,LGJ-120型线路=0x 0.435Ω/km 。利用计算公式:0x x l =? 2.2 各线路阻抗参数计算数值 2.2.1各线路阻抗参数计算数值 各线路阻抗参数计算数值如下表2.1所示: 2.2.2各线路阻抗参数标幺值计算数值 标幺值计算为:2*B B U S x x ? = 计算数值如下表 2.2所示:(其中110 1.05115.5B U =?=Kv )

35kV线路三段保护

1.1.1 35kV 线路保护 1) 方向元件投退 单侧电源的35kV 直馈线路的三段式过流保护,各段均不经方向 元件控制。 双侧电源的35kV 直馈线路的三段式过流保护,各段宜经方向元 件控制。 2) 电流速断保护 a) 按躲过本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 )3(max .??≥D K DZ I K I Ⅰ 式中:K K —可靠系数,取3.1≥K K )3(m ax ?D I —系统大方式下, 本线路末端三相短路时流过线路的最大短路电流 时间定值整定为0s 。 b) 对于接入供电变压器的终端线路(单线单变或一线多变): 按躲过变压器其他侧母线三相最大短路电流整定。 )3(max .??≥D K DZ I K I Ⅰ 3.1≥K K 式中:K K —可靠系数,取3.1≥K K )3(m ax ?D I —表示变压器其他侧故障时本线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时间整定为0.1s ,带短延时躲过空充变压器时励磁涌流,与终端变差动保护或速断保护动作时间0s 配合,并采用重合闸补救。 c) 校核被保护线路出口短路的灵敏系数,在常见运行大方式下, 三相短路的灵敏系数小于1,则退出此段定值。

3)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a. 电流定值应对本线路末端故障有1.5的灵敏系数。 时间定值建议≤ 0.4s b. 与相邻35kV 线路速断电流定值配合 ' ≤Ⅰ.max ..**DZ F k ⅡDZ I K K I 1.1≥k K k K —可靠系数 max F K —最大分支系数 'Ⅰ.DZ I —相邻线路电流速断保护定值。 时间定值建议≤ 0.4s ,否则会使变压器中后备复压过流Ⅰ段时间定值过长。 注:如不能与相邻35kV 线路电流速断定值配合,则要求限制相邻35kV 线路电流速断的定值。 4) 过电流保护 a. 躲过最大负荷电流 max ..FH f K DZ I K K I ?≥ Ⅲ 式中: max .FH I —本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 2.1≥K K =f K 0.85~0.95 [释义]:最大负荷电流的计算应考虑常见运行方式下可能出现的最严重情况,如双回线中一回断开、备用电源自投、环网解环、由调度方式部门提供的事故过负荷电流。若不能提供最大负荷电流的,则取线路的热稳电流。 b. 与相邻35kV 线路限时电流速断定值配合 ' ≤ⅡDZ F k ⅢDZ I K K I .max ..** 1.1≥k K

电池保护电路工作原理

电池保护电路工作原理 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象手机、笔记本电脑、MP3播放器、PDA、掌上游戏机、数码摄像机等便携式设备已越来越普及,这类产品中有许多是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而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特性与其它可充电电池不同,内部通常都带有一块电路板,不少人对该电路的作用不了解,本文将对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及其保护电路工作原理进行阐述。 锂电池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两类,目前在部分耗电量较低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中主要使用不可充电的一次锂电池,而在笔记本电脑、手机、PDA、数码相机等耗电量较大的电子产品中则使用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即锂离子电池。与镍镉和镍氢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备以下几个优点: 1.电压高,单节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可达到3.6V,远高于镍镉和镍氢电池的1.2V 电压。 2.容量密度大,其容量密度是镍氢电池或镍镉电池的1.5-2.5 倍。 3.荷电保持能力强(即自放电小),在放置很长时间后其容量损失也很小。 4.寿命长,正常使用其循环寿命可达到500 次以上。 5.没有记忆效应,在充电前不必将剩余电量放空,使用方便。 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化学特性,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其内部进行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的化学正反应,但在某些条件下,如对其过充电、过放电和过电流将会导致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副反应,该副反应加剧后,会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与使用寿命,并可能产生大量气体,使电池内部压力迅速增大后爆炸而导致安全问题,因此所有的锂离子电池都需要一个保护电路,用于对电池的充、放电状态进行有效监测,并在某些条件下关断充、放电回路以防止对电池发生损害。 下页中的电路图为一个典型的锂离子电池保护电路原理图。 如图中所示,该保护回路由两个MOSFET(V1、V2)和一个控制IC(N1)外加一些阻容元件构成。控制IC负责监测电池电压与回路电流,并控制两个MOSFET的栅极,MOSFET在电路中起开关作用,分别控制着充电回路与放电回路的导通与关断,C3为延时电容,该电路具有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电流保护与短路保护功能,其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1、正常状态

35kv的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参考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20093096 51 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班级 20093096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目录

摘要………………………………………………………………………………前言………………………………………………………………………………1.继电保护概论………………………………………………………………… 1.1继电保护的作用…………………………………………………………… 1.2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 1.3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4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简史………………………………………………… 2.35KV线路故障分析………………………………………………………… 2.1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2.2 35KV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 4.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4.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4.2限时电流速断电流保护……………………………………………………… 4.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4.4电流三段保护小结…………………………………………………………… 5.输电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构成及动作过程…………………………… 5.1零序电流保护………………………………………………………………… 6.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接地保护…………………………………… 6.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的电流和电压 6.2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保护…………………………………………………… 6.3绝缘监视装置………………………………………………………………… 6.4零序电流保护……………………………………………………………… 6.5零序功率方向保护…………………………………………………………… 7.电流三段保护小结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35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35kV输电线路电流电压保护设计

-- 1 辽宁工业大学 微机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35kV输电线路电流电压保护设计(3) 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签字) 1

起止时间: 2014 —2014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续表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摘要 电力系统的输、配线路因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相间或相地短路故障,因此,必须有相应的保护装置来反映这些故障,并控制故障线路的断路器,使其跳闸以切除故障。 针对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进行继电保护设计,采用三段式电流电压保护的方法,确定出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等值电抗。进行了相间短路的最大、最小短路电流的计算。进行了保护1、2、3的电流速断保护整定值计算,并计算了各自的最小保护范围。进行了保护2、3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值计算,并校验了灵敏度。进行了保护1、2、3的过电流保护定值计算,确定保护1、2、3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校验保护1作近后备,保护2、3作远后备的灵敏度。绘制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通过实验验证并分析了动作过程。采用MATLAB建立系统模型进行输电线路电流电压保护仿真分析。 关键词:三段式电流电压保护;整定值计算;灵敏度;等值电抗

目录 第1章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输电线路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电流Ι段整定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保护3在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等值电抗?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C、D、E母线相间短路的最大、最小短路电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保护1、2、3的电流速断整定值?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电流Ⅱ段整定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电流Ⅲ段整定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单片机主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单片机主系统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可编程I/O口8255A?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软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保护算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全波傅立叶算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保护软件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主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采样中断服务程序 (13) 4.2.3 事故处理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4.3MATLAB建模仿真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实验验证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课程设计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KV线路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设计2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35kV线路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4班 学号20111351 姓名谷妍 指导教师易东 电气工程学院 二〇一四年11月至二〇一四年12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 (1) 1.2继电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1) 1.3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 第二章三段式电流保护 (3) 第三章电流保护的整定值计算 (3) 第四章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规划配置 (5) 4.1电流互感器的配置与选择 (5) 4.1.1电流互感器 (5) 4.1.2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6) 4.2继电器的选择 (7) 4.2.1按使用环境选型 (7) 4.2.3输入参量的选定 (7) 4.2.4根据负载情况选择继电器触点的种类和容量 (7) 4.3自动重合闸 (8) 4.3.1自动重合闸概述 (8) 4.3.2自动重合闸的配置原则 (8) 4.3.3自动重合闸时限的整定 (9) 第五章继电保护原理图、展开图和屏面布置图 (9) 5.1 继电保护原理图 (10) 5.2继电保护的展开图 (10) 5.3 屏面布置图 (11) 第六章总结与体会 (13) 参考文献 (13)

35KV线路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 对被保护对象实现继电保护,包括软件和硬件两部分内容: (1)确定被保护对象在正常运行状态和拟进行保护的异常或故障状态下,有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可供进行状态判别的量、质或量与质的重要变化,这些用来进行状态判别的物理量,称为故障量或起动量; (2)将反映故障量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按规定的逻辑结构进行编排,实现状态判别,发出警告信号或断路器跳闸命令的硬件设备。 1.2继电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安全可靠、电能质量高、经济性好。但是,电力系统的组成元件数量多,结构各异,运行情况复杂,覆盖的地域辽阔。因此,受自然条件、设备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故障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各种型式的短路。为此,还应设置以各级计算机为中心,用分层控制方式实施的安全监控系统,它能对包括正常运行在内的各种运行状态实施控制。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地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电力系统中,除应采取各项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外,故障一旦发生,必须迅速而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所以说,继电保护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有着重大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1.3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 1.3.1选择性 继电保护选择性是指在对系统影响可能最小的处所,实现断路器的控制操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线路距离保护原理及计算原则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题目:距离保护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7年 6月 13 日

1 设计原始资料 1.1 具体题目 如下图1.1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 : E ?=、G210ΩX =、10ΩG3=X ,140(13%)41.2L =+=km 、403=L km , 50=BC L km 、30=CD L km 、30=DE L km ,线路阻抗/4.0Ωkm ,?Ш0.85rel rel K K ==,?? 0.8rel K =, max 300BC I =A 、max 200CD I =A 、max 150CE I =A ,5.1=ss K ,15.1=re K ,Ш1=0.5t s 。 A B 图1.1电力系统示意图 试对线路1L 、2L 、3L 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 1.2 要完成的内容 本文要完成的内容是对线路的距离保护原理和计算原则的简述,并对线路各参数进行分析及对保护3和5进行距离保护的具体整定计算并注意有关细节。 2 分析要设计的课题内容 2.1 设计规程 根据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所担负的任务,一般情况下,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这几“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按照电力系统运行的具体情况配置、配合、整定。 2.2 本设计的保护配置 2.2.1 主保护配置

距离保护Ⅰ段和距离保护Ⅱ段构成距离保护的主保护。 (1) 距离保护的Ⅰ段 A B C 图2.1 距离保护网络接线图 瞬时动作,Ⅰt 是保护本身的固有动作时间。 保护1的整定值应满足:AB set Z Z

35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说明书(精)

1 设计说明书 一、 d 5点短路电流计算 由于短路电流计算是进行电网继电保护配置设计的基础,加上时间的关系,指导老师只要求每个小组计算一个短路点。本小组计算第五个短路点。 (一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最大运行方式:两电站的六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中心变电所在地110 KV母线上的系统等值标么电抗为0.225。城关变电所总负荷为240A (35KV侧 ,由金河电站供给110KA、青岭电站供给130KA。剩余的110A经中心变电所送入系统。 根据题意转换出电抗标么值: 排除城关变电所,合并整理其它电抗值得:

整理合并得: X25=3.918 X26=1.833 整理合并得: X27=0.275 X28=0.175 合并、星-三角等值转换: X29=0.5 X30=7.583 X31=3.547 等值电抗转换: X32=0.712 X33=10.791 X34=5.047 计算得出的最大短路电流分别为:I S =7.731 I q =0.541 I j =1.115 第1页 (二两相短路电流计算:

最小运行方式:两电站都只有一台机组投入运行, 中心变电所110KV母线上的系统等值标么电抗为0.35城关变电所总负荷为105A(35KV侧 ,由金河电站供给40A、青岭电站供给65A。剩余的15A经中心变电所送入系统。 1、两相短路电流正序电抗化简: 最小运行方式下转换的电抗标么值: X1=0.35 X2=0.55 X3=0 X4=0.35 X5=0.55 X6=0 X9=0.292 X10=1 X12=5.33 X16=0.876 X19=0.75 X20= 4 合并青中线、金中线、中变电抗: X21=0.275 X22=0.175 X23=5.918 X24=6.33 整理、合并得: X25=0.625 X26=8.178 X27=8.751 整理、合并得: X28=0.825 X29=10.805 X30=11.562 2、两相短路电流负序电抗化简: 最小运行方式下转换的负序电抗标么值:

35KV线路保护检修规程

目录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总则 (2) 3.1检修要求 (2) 3.2本规程的有关编写说明 (2) 3.3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2) 4 WXH-820系列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检修规程 (2) 4.1设备概况及参数 (2) 5检修步骤、方法 (3) 5.1 检修准备工作 (3) 5.2外观及接线检查 (4) 5.3软件版本和程序校验码核查 (4) 5.4逆变电源检验 (4) 5.5开关量输入检查 (4) 5.6继电器开出回路检查 (4) 5.7常规通电检验 (5) 5.8时钟的整定与校核 (5) 5.9定值整定 (5) 5.10模拟量输入检查 (6) 5.11相序检查 (6) 5.12.保护定值校验 (6) 5.13传动断路器试验 (6) 5.14带负荷试验 (7) 5.15定值与开关量状态的核查 (7) 5.16清洁处理 (7)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WXH-820系列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的检验内容、检验要求和试验接线,适用于化德风电场35KV线路WXH-820系列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的现场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程主要根据《新编保护继电器检验》、《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电业安全工作规定》以及化德风电场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图纸、《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许继厂技术说明书以及其它相关技术资料编写,并与国内主要继电器生产厂家及有关单位联系,收集资料,征求意见。 3 总则 3.1检修要求 在进行检验之前,工作(试验)人员应认真学习GB142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995-2006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检验规程,理解和熟悉检验内容、要求。 3.2本规程的有关编写说明 (1)本规程中额定交流电流用In表示,额定交流相电压用Un表示。 (2)按照《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周期时间及检验项目规定》检验周期规定,新投入运行后一年内必须进行首次检验,以后每隔3年进行一次检验,并完成设备的清扫和螺丝紧固工作。 3.3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所使用的试验仪器与保护装置外壳在同一点可靠接地,以防止试验过程中损坏保护装置的组件。 4 WXH-820系列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检修规程 4.1设备概况及参数 4.1.1装置概况 WXH-820系列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实现中低压线路的保护和测控功能,主要用于66KV及以下各级电压等级的线路及馈出线。 4.1.2装置主要参数 4.1.2.1 额定数据: 1)额定直流电压: DC220V或DC110V或AC220V 3 2)额定交流电压:相电压100V/ 3或100V 线路抽取电压100V/ 3)额定交流电流: 5A,1A 零序电流1A 4)额定频率: 50Hz 5)热稳定性: 交流电压回路:长期运行 1.2Un 交流电流回路:长期运行 2In 1s 40A 零序电流回路:长期运行 1A 1s 40A

微机线路保护原理

微机线路保护原理 1.微机保护硬件可分为:人机接口、保护 相应的软件也就分为:接口软件、保护软件 2.保护软件三种工作状态:运行、调试、不对应状态 3.实时性:在限定的时间内对外来事件能够及时作出迅速反应的性 4.微机保护算法主要考虑:计算机精度和速度 中低压线路保护程序逻辑原理 4.选项子程序原理:判别故障相(选项),判定了故障的种类及相别,才能确定阻抗计算应取用什么相别的电流和电压 5.电力系统的振荡大致分为: 一种静稳破坏引起系统振荡,另一种由于系统内故障切除时间过长,导致系统的两侧电源之间的不同步引起的 超高压线路保护程序逻辑原理 6.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的启动元件两个任务: 一是启动后解除保护的闭锁 二是启动发信回路,因此要求启动元件灵敏度高,以防止故障时不能启动发信 7.(1)闭锁式高频方向保护基本原理: 闭锁式高频方向保护原则上规定每端短路功率方向为正时,不送高频信号。 因此在故障时收不到高频信号表示两侧都为正方向,允许出口跳闸;在一段相对较长时间内收到高频信号时表示两侧中有一侧为负方向,就闭锁保护。 (2)允许式高频方向保护基本原理: 当两侧均发允许信号时,可判断是区内故障,但就每一侧而言,其程序逻辑是收到对侧允许信号及本侧视正方向,同时满足经延时确认后发跳闸脉冲。 8.综合重合闸四种工作方式:单相、三相、综合、停用 综合重合闸两种启动方式:①由保护启动②由断路器位置不对应启动 电力变压器微机线路保护 9.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的基本概念: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是随外部短路电流按比率增大,既能保证外部短路不误动,又能保证内部短路有效高的灵敏度 10.二次谐波制动原理:

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本科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设计题目: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摘要 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而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生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是:全系统范围内,按指定分区实时地检测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快速及时地采取故障隔离或告警信号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持系统的稳定、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保障人身的安全、防止或减轻设备的损坏。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大量机组、超高压输变变电的投入运行,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屏障,同时又是电力系统事故扩大的根源,做好继电保护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电力系统事故具有连锁反应、速度快、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特点,往往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社会性的灾难。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35kv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主要任务是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电网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该电网的结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运行方式以及负荷性质的要求,给35KV的输电线路设计合适的继电保护。 关键词:35kv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故障分析、设计原理

目录 1.1继电保护的作用 (3) 1.1.1继电保护的概念及任务 (3) 1.2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 (3) 1.2.1反应系统正常运行与故障时电器元件(设备)一端所测基本参数的变化而构 成的原理(单端测量原理,也称阶段式原理) (3) 1.2.2反应电气元件内部故障与外部故障(及正常运行)时两端所测电流相位和功 率方向的差别而构成的原理(双端测量原理,也称差动式原理) (3) 1.2.3保护装置的组成部分 (4) 1.3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4) 1.3.1选择性 (4) 1.3.2速动性 (5) 1.3.3灵敏性 (5) 1.3.4可靠性 (5) 1.4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简史 (5) 2.35KV线路故障分析 (6) 2.1常见故障分析 (6) 2.1.1相间短路 (6) 2.1.2接地短路 (7) 3、35KV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 (7) 4.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7) 4.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8) 4.1.1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 (8) 4.1.2原理接线 (9) 4.1.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 (9) 4.2限时电流速断电流保护 (13) 4.2.1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 (13) 4.2.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 (14) 4.2.3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单相原理接线 (16) 4.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16) 4.3.1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 (16) 4.3.2定时限时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18) 4.3.3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校验和保护动作时间 (18) 5:致谢 (20) 6:参考文献 (21)

35kV高压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 华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 35kV高压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设计 论文题目35kV高压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设计 系部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1级 4 班 学号 12031104026 学生姓名李星亮 指导老师李升源 起止时间 2014/6/25-2014/7/10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6

题目名称35kV高压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设计 学部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部 专业班级11电气4班 姓名李星亮 学号12031104026 一、原始数据 为图示的35kV单侧电源线路1处设计一个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 原始数据:线路1的最大负荷电流为90A;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为n TA=200/5(仅A、C两相安装有电流互感器,B相没有安装);线路2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为1.5s;最大运行方式K1、K2、K3点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和最小运行方式K1、K2、K3点两相短路的短路电流见下表: 二、应完成的工作 1 绘制35kV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原理图和展开图。 2 根据给定的原始数据,计算各段电流保护的一、二次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 3 选择设备,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设备清单。 4 进行成本核算。 四、论文提纲 1 引言 2 设计的原始数据 3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3.1 原理接线图和展开图 3.2 工作原理 4 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计算

4.1 电流Ⅰ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的计算 4.2 电流Ⅱ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的计算 4.3 电流Ⅲ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的计算 5 设备选择 6 成本核算 7 结束语 五、课程设计文档装订顺序 1 封面 2 任务书 3 论文 注意:(1)不要把附录中的“论文格式范文”装订在里面。 (2)任务书和论文分别编页码;封面不编页码。

过流保护电路原理

过流保护电路原理过流保护电路图 过流保护电路原理 本电路适用于直流供电过流保护,如各种电池供电的场合。 如果负载电流超过预设值,该电子保险将断开直流负载。重置电路时,只需把电源关掉,然后再接通。该电路有两个联接点(A、B标记),可以连接在负载的任意一边。 负载电流流过三极管T4、电阻R10和R11。A、B端的电压与负载电流成正比,大多数的电压分配在电阻上。当电源刚刚接通时,全部电源电压加在保险上。三极管T2由R4的电流导通,其集电极的电流值由下式确定:VD4=VR7+0.6。因为D4上的电压(VD4)和R7上的电压(VR7)是恒定的,所以T2的集电极电流也是恒定。该三极管提供稳定的基极电流给T3,因而使其导通,接着又提供稳定的基极电流给T4。保险导电,负载有电流流过。当电源刚接通时,电容器C1提供一段延时,从而避免T1导电和保持T2断开。 保险上的电压(VAB)通常小于2V,具体值取决于负载电流。当负载电流增大时,该电压升高,并且在二极管D4导通时,达到分流部分T2的基极电流,T2的集电极电流因而受到限制。由此,保险上的电压进一步增大,直到大约4.5V,齐纳二极管D1击穿,使T1导通,T2便截止,这使得T3和T4也截止,此时保险上的电压增大,并且产生正反馈,使这些三极管保持截止状态。 C1的作用是给出一段短时延迟,以便保险可以控制短时过载,如象白炽灯的开关电流,或直流电机的启动电流。因此,改变C1的值可以改变延迟时间的长短。该电路的电压范围是10~36V的直流电,延迟时间大约0.1秒。对于电路中给出的元件值,负载电流限制为

1A。通过改变元件值,负载电流可以达到10mA~40A。选择合适额定值的元件,电路的工作电压可以达到6~500V。通过利用一个整流电桥(如下面的电源电路),该保险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电容器C2提供保险端的瞬时电压保护。二极管D2避免当保险上的电压很低时,C1经过负载放电。 过流保护电路图 带自锁的过流保护电路 1.第一个部分是电阻取样...负载和R1串联...大家都知道.串联的电流相等...R2上的电压随着负载的电流变化而变化...电流大,R2两端电压也高...R3 D1组成运放保护电路...防止过高的电压进入运放导致运放损坏...C1是防止干扰用的... 2.第二部分是一个大家相当熟悉的同相放大器...由于前级的电阻取样的信号很小...所以得要用放大电路放大.才能用...放大倍数由VR1 R4决定... 3.第三部分是一个比较器电路...放大器把取样的信号放大...然后经过这级比较...从而去控制后级的动作...是否切断电源或别的操作...比较器是开路输出.所以要加上上位电阻...不然无法输出高电平...

差动保护基本原理

精心整理差动保护基本原理 1、母线差动保护基本原理 母线差动保护基本原理,用通俗的比喻,就是按照收、支平衡的原理进行判断和动作的。因为母线上只有进出线路,正常运行情况,进出电流的大小相等,相位相同。如果母线发生故障,这一平衡就会破坏。有的保护采用比较电流是否平衡,有的保护采用比较电流相位是否一致,有的二者兼有,一旦判别出母线故障,立即启动保护动作元件,跳开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如果是双母线并列运行,有的保护会有选择地跳开母联开关和有故障母线的所有进出线路断路器,以缩小停电范围 2、什么是差动保护?为什么叫差动?这样有什么优点? 差动保护是变压器的主保护,是按循环电流原理装设的。 主要用来保护双绕组或三绕组变压器绕组内部及其引出线上发生的各种相间短路故障,同时也可以用来保护变压器单相匝间短路故障。 I1与I2之和,即 3、 现在 4、 1 ?? 2、变压器差动保护与线路差动保护的区别: ??由于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额定电流不相等再加上变压器各侧电流的相位往往不相同。因此,为了保证纵差动保护的正确工作,须适当选择各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及各侧电流相位的补偿使得

正常运行和区外短路故障时,两侧二次电流相等。例如图8-5所示的双绕组变压器,应 使 1. 2.单侧 为0.5秒左右。由上图可以看出本线路末端故障k1与下线路始端故障k2两种情况下,保护测量到的电流、电压几乎是相同的。如果为了保证选择性,k2故障时保护不能无时限切除,则本线路末端k1故障时也就无法无时限切除。可见单侧测量保护无法实现全线速动的根本原因是考虑到互感器、保护均存在误差,

不能有效地区分本线路末端故障与下线路始端故障。3.双侧测量保护原理如何实现全线速动为了实现全线速动保护,保护判据由线路两侧的电气量或保护动作行为构成,进行双侧测量。双侧测量时需要相应的保护通道进行信息交换。双侧测量线路保护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三种:(1)以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为基础的电流差动测量;(2)比较线路两侧电流相位关系的相位差动测量;(3)比较两侧线路保护故障方向判别结果,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上图为电流差动保护原理示意图, 点的总电流为零,正常运行时或外部故障时,线路内部故障时,即。忽略了线路电容电流后,在下线路始端发生故障时,差动电流为零;在本线末端发生故障时,差动电流为故障点短路电流,有明显的区别,可以实现全线速动保护。电流差动原理用于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线路光纤分相差动保护 以及变压器、发电机、母线等元件保护上。 上图为相位差动保护(简称“相差保护”)原理示意图,保护测量的电气量为线路两侧电流的相位差。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流过线路的电流为“穿越性“的,相位差为1800;内部故障时,线路两侧电流的相位差较小。相位差动保护以线路两侧电流相位差小于整定值作为内部故障的判据,

毕业设计:35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终稿-精品

目录 第一章设计题目及资料 (2) 第二章短路计算 (5) 2.1 标么值的选取及其电抗的计算: ..................................... 5 2.2最大方式下的短路阻抗标么值计算:.................................. 7 2.3最小方式下的短路阻抗标么值计算:................................. 10 2.4短路计算的详细过程:............................................. 15 2.4.1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 15 2.4.2 两相短路电流计算: ........................................ 16 第三章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配置 (17) 3.1 保护1的整定计算 ................................................ 17 3.1.1保护1的Ⅰ段: (17) 3.1.2保护1的Ⅱ段: (18) 3.1.3保护1的Ⅲ段: (18) 3.2 保护4的整定计算 ................................................ 19 3.2.1保护4的Ⅰ段: (19) 3.2.2保护4的Ⅱ段: (20) 3.2.3保护4的Ⅲ段: (20) 3.3方向元件的安装:................................................. 22 3.4自动重合闸....................................................... 22 3 2................................................................... 论结.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