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上册题库

化工原理上册题库

化工原理上册题库
化工原理上册题库

化工原理试题库(上册)

第一章流体流动 一、选择题 1. 连续操作时,物料衡算通式中的过程积累量 GA 为(A )o A.零 B .正数 C.

负数

D.任意值

2. 热量衡算中,物料的焓为相对值,通常规定( A )的焓为零。 AOC 液体 BOC 气体

C.100C 液体

D.100C 气体3.流体阻力的表现,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D )。

A.

阻力越大,静压强下降就越大

B.流体的粘度越大,阻力越大

C.流体的流动状况是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

D.流体的内摩擦力在流体激烈流动时不存在

4.压强的具有专门名称的国际单位

是Pa,用基本单位表示是( C ) o A.atm B.mmHg C.Kg/m.s2 D.N/m2

5. 水在直管中流动,现保持流量不变,增大管径,则流速( B )o A.增大 B.减小 C 不变 D.无法判断

6. 对可压缩流体,满足(C )条件时,才能应用柏努力方程求解。 A.

)%(20ppp121 我卜k M * 用 * J :-.止习: B. )%(01ppp12 1伫心".诜茫寂―点鼻 C.

)%(20ppp121 我卜k M * 用 V ::止习: D. )%(01ppp1

2

1扎心}?京斤葩U":

7.判断流体的流动类型用( C )准数。

A.欧拉

B.施伍德 C 雷诺 D.努塞尔特8.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滞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曲线为

(B

)o A.直线 B.抛

物线 C 双曲线 D.椭圆线

16.当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滞流时的平均速度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C ) A. u = 3/2.umax B. u =0.8 umax C. u= 1/2. umax D u =0.75 umax 17.判断流体流动类型的准数为( A ) A . Re 数 B. Nu 数 C . Pr 数 D . Fr 数 18.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其对流传热系数a 与雷诺准数

Re 的n 次方成正比,其中的n 值为(B )

A . 0.5 B. 0.8 C. 1 D. 0.2 19牛顿粘性定律适用于牛顿型流体,且流体应呈( A ) A .层流流动

B 湍流流动

C 过渡型流动

D 静止状态 20. 计算管路系统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时,速度值应取为(

C )

A.上游截面处流速

B 下游截面处流速

9.增大流体的流量,则在孔板流量计的孔板前后形成的压强差 (A )o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10.流体在 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

B )有关。A.雷诺准数和绝对粗糙度 B.雷诺准数和相对粗糙度

C.欧拉准数和绝对粗糙

平均

12. 13. D.欧拉准数和相对粗糙度11.测速管测量得到的速度是流体(

在层流流动中,

若流体的总流率不变,

则规格相

C )速度。 的两根管子 A.在管壁处 B.在管中心

C 瞬时

串联时的压降为并联时的(C

D.

A. 2;

B. 6;

C. 4;

D. 1 在长为 3m 、 高 2m 的 形管道 流动,则 道的当

A. 1.2m ;

B. 0.6m ;

C. 2.4m ;

D. 4.8m 14. 在长为 2m 、 高 1m 的 形管道 流动,则 道的当

A. 1.33m ;

B. 2.66m ;

C. 0.33m ;

D. 0.66m 。 15.流体在内管外径为 25mm , 外管内径为 70mm 的环隙

流道内流动,则该环隙流道的当量直径为( D ) o A. 25mm ; B. 70mm ; C. 95mm ;

D. 45mmo

C小管中流速 D大管中流速

21.用离心泵在两个敞口容器间输送液体。若维持两容器的液面高度不变,则当输送管道上的阀门关小后,管路总阻力将(A ) o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确定。22.流体的压强有多种表示方式,1标准大气压为(C ) A.780mm

汞柱 B.1Kgf/cm2 C.10.336m 水柱 D.10130Pa

23. 流体在圆管中层流流动,若只将管内流体流速提高一倍,管内流体流动型态仍为层流,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B )倍。

A.4

B.2

C.2 D 不能确定

24. 阻力系数法将局部阻力 hf 表示成局部阻力系数与动压头的乘积,管出口入容器的阻力系数为 (A )

A.1.0

B.0.5

C.0.35

D.0.75

25. 在柏努利方程式中,P/ p 被称为

(A ) A.静压头

B.动压头

C 位压头 D.无法确定 26. 流体的流动形式可用雷诺准数来判定,若为湍流则 Re (

D ) A.<4000 B.<2000

C.>2000

D.>4000

27. 不可压缩性流在管道内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式为( A )可压缩性流体在管道内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式为(

D )

3

A.U1A 仁u2A 2

B.u1A 2=u2 A1

C. u1A 1/ p 仁u2A 2/ p2

D.u1A 1/ p=u2 A 2/ p 28. 有两种关于粘性的说法: (A )①无论是静止的流体还是运动的流体都具有粘性。 ②粘性只有在流体运动时

才表现出来。 A.这两种说法都对;

B.这两种说法都不对;

C.第一种说法对,第二种说法不对;

D.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不对。 29.层流与湍流的区别是( C ) A 湍流的流速大于 层流流

B 流道截面积大的为湍流,小的为层流

C 层流无径向脉动,湍流有径向脉动

D 层流的雷诺准数小于湍流的雷诺准数

30.有一并联管路如图2所示,两段管路的流量、流速、管径、管长及流动阻力损失分别为V (1)、u(1)、d(1)、L(1)、h(f1)及V

(2)、

A 、2;

B 、4;

C 、1/2;

D 、1/4;

E 、1 当管路中流体均作层流流动时, V (1)/ V (2)= ( C ) A 、2; B 、4; C 、8; D 、1/2; E 、

1当管路中流体均作层流流动时,u(1)/u(2)= ( A ) A 、2;

B 、4;

C 、1/2;

D 、1/4;

E 、1

当两段管路中流体均作湍流流动时,并取入(1)=^2),则V (1)/ V (2)= ( B )。 A 、2; B 、4; C 、8; D 、1/2; E 、1/4 当两段管路中流体均作湍流流动时,并取入(1)=^2),贝U u(1)/u(2)= ( E )。 A 、2; B 、4; C 、1/2; D 、1/4; E 、1 31.真空表读数是60kPa,当地大气压为100kPa 时,实际压强为(A ) kPa 。 A.40

B.60

C.160

32当温度降低时,气体的粘度( A )。

A.降低

B.不变

C.增大

33.

液体在圆形直管中稳定流动时,若管长及液体物性不变,当管内径减为原来的 1/2,则流速变为原来的( B )倍。

A.2

B.4

C.16

34. 当地大气压为100kPa 压强表读数是60kPa,则实际压强为(A ) kPa A 、160 B 40 CC 60 D 、100

35. 液面保持恒定的敞口容器底部装有直径相等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当管内水的流速为 出口能量损失为(D ) J/kg

A 、 0.5

B 、1

C 、1.5

D 、 2

36. 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的粘度( C ),气体的粘度(A )

u(2)

L(1)=2L(2)

h(f1)/h(f2)

2m/s 时,进口能量损失为(B ) J/kg ,

A、增加

B、不变

C、降低’

4

二、填空题

1.连续性介质假定是指_假定流体是由无数紧密相连、没有间隙的流体质点组成的连续介质。

2.兀仪%洛逬时.尊总京汛鳥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有关;若其作完全湍

:uL : |:H;j ?.:.,<;暑牙相对粗糙度有关。

3.流体阻力产生的根源是—内摩擦力__。粘性是指—在运动状态下,流体产生的抵抗剪切变形的性质_。

4.在连续稳定流动过程中,流速与管径的____ 平方______ 成反比。均匀圆管内流体的流速不因流阻的存在

而____ 改变_____ 。(减、降或不变)

5.无因次数群是_各物理量的因次彼此相消而变成没有因次一的数组。

6.滞流与湍流的根本区别是—有无径向脉动____________________ 。

7.—定量的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流过,若流动处于阻力平方区,则流动阻力与速度的—平方_________ 正比。

88圆形直管内流体滞流流动的速度分布呈—抛物线________ 形状。其平均速度是中心最大速度的

__1/2 _______ 。摩擦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是______ 64/Re _______ 。

9.流体流动边界层是指—流速降为主体流速的99%以内的区域___________ 。流体流过某一障碍物发生边界层

脱体的原因是—流体动能耗尽 _______ 。由于固体表面形状而造成边界层分离所引起的能量损失,称为—形体阻力______ 。粘性

流体绕过固体表面的阻力为摩擦阻力和一形体阻力—之和,又称为局部阻力。

10.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管长不变,油温升高,粘度为原来的1/2,则摩擦阻

力损失为原来的_1/2_倍。

11.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层流流动,如果流量等不变,只是将管径增大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___ 1/16 ____ 。

12.当20C的甘油(p=1261kg.m-3”(=1499厘泊)在内径为100mm的管内流动时,若流速为2.5m.s-1

时,

其雷诺准数Re为___210.3 ________ 其摩擦阻力系数入为—0.304 ______ .

13.当量直径的定义是de=润湿周边

流通截面积

4 ,对边长为a正方形风管当量直径de=

a 。

14 .当量直径的定义是de=润湿周边

流通截面积

4 ,在套管环间流动的流体,外管的内径是 d2,

内管的外径是d1,则当量直径de= d2-d1。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Re为已知时,流体在圆形管内呈层流时的摩擦系数入=_64/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管内呈湍流时,摩擦

系数X与__雷诺数 _________ 、—相对粗糙度_____________ 有关。

16.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水流量将

______ 减小_ ,摩擦系数—增大_____________ ,管道总阻力损失—不变________ (增大、减小、不变)。

17.某设备的表压强为50KPa,则它的绝对压强为 150KPa ,另一设备的真空度为 50KPa,则它的

绝对压强为50KPa 。(当地大气压为 100KPa)

18.如果管内流体流量增大一倍后,仍处于层流状态,则阻力损失增大到原来的2倍

19.流体在管路两截面间的压强差厶P与压强降APf相等的条件是无外功、直径相同、水平管

路。

20.局部阻力所引起的能量损失有两种计算方法:—当量长度 _________ 法和___ 阻力系数_______ 法。

21 .并联管路的特点是一总管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总管损失与各支管损失相同_。分支管路的特点是

总管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各支管在流动终了时机械能与能量损失之和相等_。

22.孔板流量计是通过一测量孔板前后的压强差____ 来反映流量的大小,又称为—差压式(节流式)—流量

计,而转子流量计是流体流过节流口的压强差保持恒定,通过变动的一转子的位置________ 反映流量的大小,又称―浮子流量

计________ 。

23.热量衡算中,物料衡算通式中的过程GA为____ 0 _______ 。

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量衡算中,物料的焓为相对值,通常规定0__C液体的焓为零。

25.水在直管中流动,现保持流量不变,增大管径,则流速________ 减小 ___ 。

26.对不可压缩流体,满足

P

PP_(绝压) ______ 件时,才能应用柏努力方程求解。

27.判断流体的流动类型用—雷诺_______ 准数。

28.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滞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曲线为—抛物线_________ 。

29.增大流体的流量,则在孔板前后形成的压强差―增大___________ 。

30.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___________ 有关。

31.测速管测量得到的速度是流体__点_________速度。

32.流体是气体和液体的统称,其中____ 气体_____ 是可压缩流体, _______ 液体____ 不可压缩流体。

33.表压、绝压、大气压之间的关系是—表压=绝压-大气压__________

34.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知,当液面上方压强变化时,液体内部各点压强—同步______ 变化。

35.等压面的要点有四个,即_____ 同种流体___ 、― 止___________ 、 ___ 连续_______ 、—同一水平面 ______

36.测量压强或压强差时,可用U管压差计、斜管压差计和微差压差计。若被测量的压强差很小时,可用以

上三种压差计中的—斜管压差计 _________ 和__微差压差计___________ 。

37.粘度是衡量一流体粘性—大小的物理量。

38.孔板流量计是基于一流体流动的守恒—原理的流量测量仪表。

39.恒压差、变截面的流量计有_转子流量计___________ 。

40.恒截面、变压差的流量计有__孔板流量计__________ 。

41.并联管路的特点为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42.分支管路的特点为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串联管路的特点为—各管段质量流量相等―和—总能量损失等于各管段能量损失之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4.同一容器中有 A,B,C三点,B点的压强为1atm,且PA>PB>PC,若B点的压强增加0.6atm,则PA增加

_0.6*101325 ______ Pa PA-PC 增加___0 ________mmHg。

45.实验证明,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流速是不同的,管心处流速__最大________ ,越

靠近管壁,流速 ____ 小______ ,在管壁处等于 0 。

46.某液体在一段水平圆形直管内流动,已知Re值为1800,若平均流速为0.5m/s,则管中心点处速度为

__ 1__m/s,流体在管内流动类型属—层流 ______ 流动。

47.如图1所示,液体在等径倾斜管中稳定流动,则阀的局部阻力系数£与压差计读数R的关系式为

-PU -----------

48.某转子流量计,其转子材料为不锈钢,测量密度为 1.2kg/m3的空气时,最大流量为400m3/h,现用来

测量密度为0.8kg/m3的氨气,其最大流量为 _______ 487 ___ kg/m3。

49.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抛物线—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

速的_0.5—倍,摩擦系数入与Re的关系为__64/Re ______ 。

50.U形管差压计用水作指示液,测量气体管道中的压降,若指示液读数R=20mm,则所表示压降为

_196.2 __ Pa为使读数增大,而△ p值不变,应更换一种密度比水_____ 小___ 的指示液。

51.用测速管测定的是—点___流速,孔板流量计测定的是—孔口______ 流速;测流体流量时,随着流体流

量增加,孔板流量计两侧压差值将―增大 _______ ;若改用转子流量计测量,当测量增大时,转子两端差值将

52.气体的密度与压强成正比。

53.静止流体内部两点间压强差的大小,只与两点间垂直距离和流体密度有关。

54.转子流量计的压强差随流量的增加而不变。

55.在连续静止的同一种流体中,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强相等。

56.孔板流量计前后产生的压强差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57.流体是由无数质点所组成的连续介质。

58.流体流动与固体运动的区别在于其作为一个整体运动的同时,内部还有相对运动。

59.一真空表的读数为20kpa,已知所测物系的实际压强为80kpa,则此时的大气压强为100 kpa

60.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在一静止的、连续的同种流体内部,等高面即

为等压面。

61.实际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阻力的主要原因是—内摩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2.毕托管测量管道中流体的_点速度_,而孔板流量计则用于测量管道中流体的__孔口流速________ 。

63.某设备上安装的真空表的读数为30kpa,已知当地的大气压强为100kpa,则所测物系的实际压强为

70kpa。

64.流体在一段圆形水平直管中流动,测得平均流速0.5m/s,压强降为10Pa, Re为1000,问管中心

处点速度为—1 ____ m/s,若平均流速增加为1m/s,则压强降为______ 20 ___ P a

65.运动粘度v=3X 10-5 m2/s的某流体在? 100X 4mm的圆管内流动,其雷诺准数Re=1800,此流型为_______

层流,平均流速 u=___0.59 ______ m/s,管中心最大流速 umax= ________ 1.18 ________ m/s。

66.边长为0.4m的正方型通风管道,其水力半径rH= ______________ m,当量直径de= _______ 0.4 __________ i

67.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抛物线 ________ 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

流速的―2 _______ 倍,摩擦系数入与Re的关系为 _____ 64/Re ______ 。

68.套管由?57X 2.5mm和極5X 2.5mm的钢管组成,则环隙的流通截面积等于_______ 0.0018 ______ ,润湿周

边长等于____ 0.226 _______ 当量直径等于__32mm __________ 。

69.孔板流量计属于变____压差_____________ 流量计,而转子流量计则是变_______ 截面 ________ 流量计。

70.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摩擦系数入与Re的关系为 64/Re 。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一、选择题

1.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输送清水时,泵的轴功率N与流量Q的关系为( B )。

A Q为零时N最大

B Q为零时N最小 C在额定流量Qs时N最小D N与Q无关

2.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是泵在( C )时的主要性能参数。

A.流量最大

B.压头最大

C.效率最高

D.轴功率最小

以下物理量不属于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D ) A.扬程 B.效率 C.轴功率 D.理论功率(有效功率)

(R)

38.关闭离心泵时应该先关闭出口阀,其原因是( A )。

A.以防因底阀不严物料会倒流

B.以防发生气蚀现象

C.以防使泵倒转而可能打坏叶轮

39.启动离心泵时应该先关闭出口阀,其原因是( A )。A.以防因底阀不严物料会倒流; B.以防发生气蚀现象;

C.以防使泵倒转而可能打坏叶轮。

D.以防启动电流过大烧坏电机。

39.将 1 0 0 0 m 3

/ h的各车间回水送往水冷却塔,宜选用_______ A _______ 。A)离心泵B)往复泵 C)齿轮泵 D)喷射泵。

40.某泵在运行1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应____ C __________ 。A)停泵,向泵内灌液;B)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C)检查进口管路有否泄漏现象;D)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

二、填空题

1.化工生产中,选择离心泵类型的依据是根据实际管路所需的 _________ 和管路的 ______________ 。

2.产品样本上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是在一定的下,输送时的性能曲线。

3.用离心泵在两敞口容器间输液,在同一管路中,若用离心泵输送p= 1200kg.m-3

的某液体(该溶液的

其它性质与水相同),与输送水相比,离心泵的流量,扬程泵出口压力,轴功率。(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

4.泵的扬程的单位是,其物理意义是。

5.离心泵的泵壳制成蜗牛状,其作用是。

6.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指。

7.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将可能发生现象。

8.离心泵的工作点是_________ 曲线与___________ 曲线的交点。

9.影响离心泵的吸上高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_ 。

10.离心泵的种类很多,总体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 _______ 等类型。

11.离心泵在启动前,要先灌泵,以防止______ 现象的发生。气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防止气

蚀现象的发生,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应 ________ 。

12.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主要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性能曲线是指 ________ 、 ______ 、_______

的关系曲线。

13.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是指______________ 。允许气蚀余量是指

14.离心泵的工作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交点。工作点调节即流量调节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__ 法。

15.采用离心泵的串并联可改变工作点,对于管路特性曲线较平坦的低阻管路,采用 ____________ 组合可获得较

高的流量和压头;而对于高阻高阻管路,采用 _________ 组合较好;对于(AZ+ AP/ p)值高于单台泵所能提供最大压头的特定管路, 则采用______ 组合方式。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复泵的有自吸能力,启动前不需,往复泵的压头与泵的尺寸,取决于管路特性,这类

泵称为______ 。流量调节不能简单地用排出管路上的阀门来调节流量,一般用____________ 调节。

17.风机的性能参数是指______ ,_______ ,________ 。若被输送气体的温度增高,风机的风压将____________ 。

风机的风量一般是以 ________ 状态计量的。

18.往复压缩机的主要部件有_____ 、_______ 、________ 等。压缩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解决压缩机的流量不均问题,在压缩机的出口应安装 _________ 。

19.输送清洁液体时,离心泵的叶轮应选用_______ 以提高效率。

20.输送含固体颗粒的液体时,离心泵的叶轮应选用_________ 以提高效率。

21.输送泥浆时,离心泵的叶轮应选用_______ 以提高效率。

22.随流量的增加,离心泵的压头______ ,轴功率 _______ ,效率__________ 。

23.通常离心泵的高效区在最高效率的_______ 左右。

24.当离心泵的转速增加时,其压头、流量、轴功率将_________ 。

25.当离心泵的叶轮直径增加而其它尺寸不变时,其压头、流量、轴功率将__________ 。

26.据管路特性曲线知,随管路流量 Qe的增加,管路的压头He将____________ 。

27.齿轮泵的流量调节采用________ 。

28.输送液体的机械称______ ,输送气体的机械称 ________ 。

29.离心泵启动前,泵内需灌液排气,以防止_______ 现象的发生。

30.离心泵叶轮的作用是_______ 。

31.离心泵采用填料密封的密封性能比机械密封的________ 。

32.为平衡离心泵叶轮的轴向推力,叶轮后盖板上设有_________ 。

33.输送水时,若要求的压头较高,流量不太大时,可采用的_________ 水泵。

34.输送水时,若要求的压头不太高,流量不太大时,可采用的_________ 水泵。

35.输送水时,若要求的压头较高,流量较大时,可采用的_________ 水泵。

36.离心水泵型号“ 3B19”中的“ 3”表示_______ ,其大小为_______ 。

37.据往复泵流量计量公式,调节其流量可采用改变_________ 、 _____ 、_______ 的方法。

38.往复泵启动前,其出口阀应______ 。

3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压离心通风机蜗壳的气体流道一般为形截面。

40.离心通风机的风压包括_______ 压和_________ 压,故又称全风压。

41.若操作条件与实验条件不同,则离心通风机的风压需校正,其计算式为________ 。42.调节离心泵流量的方法是________

_______ 、 ______ ,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3.当离心泵的流量增加时,其轴功率将。

44.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向泵壳内充满被输送的液体,这是为了防止离心泵现象的发生。

45.管路特性曲线和离心泵特性曲线的交点称为_______________ ,若需改变这一交点的位置,常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以改变管路特性曲线,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以改变泵特性曲线。

46.离心泵的工作点是____________ 曲线与____________ 曲线的交点。

47.离心泵的正确操作要在启动前要将出口阀门,以使泵的最小。

48.离心泵常采用________ 调节流量,往复泵常采用___________ 调节流量;当离心泵的出口阀门开大

时,泵的流量 ______ ,出口压力________ 。

三、判断题

1.离心通风机的风量以风机出口处的气体状态计。()

2.往复泵流量的调节采用出口阀门来进行调节。()

3.离心通风机性能表上的风压一般是在0C、101.3kPa的条件下用空气作介质测定的。(

4.离心泵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将发生气蚀现象。()

5.离心通风机的风量以风机进口处的气体状态计。()

6.离心泵叶轮进口处压强太低时易发生气蚀现象。()

25

第四章传热

一、选择题

1. 对双层平壁的稳态导热过程,壁厚相同,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

1 '

2 ; 1t 和

2t

,芒11 > 2t ;刖1 f : 2旳乙負菽■: A )。

A. 1 <2

, B. 1

=2

:

C. 1 >2 I ;

D.不确定。

2.

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均不变时,并流推动力( B )逆流推动力。A.大于B.小于C.等于 D.不确定

3. 黑体的辐射能力与表面绝对温度的( D )成正比。

A.一次方

B.二次方

C.三次方

D.四次方4.同一温度下,(A )的辐射能力最大。

A.黑体

B.镜体

C 灰体

D.透热体5.傅立叶定律是描述(A )的基本定律。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对流传热6.多层平壁导热时,各层的温度差与各相应层的热阻所呈关系是

(C ) A 没关系,B .反比,C .正比,D .不确定

7. 在套管换热器中用冷却水冷却热流体, 热流体质量流量和出入口温度 T1、T2 —定,冷却水入口温度t1 一定,如果增加冷却水 用量,则Q ( B ),K ( A ),t2 ( C ) A :增大B:不变 C:减小 8.

—套管换热器,环隙为120C 蒸汽冷凝,管内

空气从20C 被加热到50C,则管壁温度应接近于(B )。 A: 35C B:120C C: 775C D : 50C 9.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其对流传热系数与雷诺数

Re 的n 次方成正比,其中 n 的值为

(B ) A.0.5 B.0.8 C.1 D.2 10.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下面两项判断是否合理。甲:传热管的壁温将接近加热蒸汽温度。乙:换热器总

传热系数K 将接近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A ) A.甲、乙均合理 不合理

A:冷流体B:热流体C:无法确定

若热阻增加,则温差( A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16. 下列各种情况下对流传热系数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C )o ①空气流速为30m/s 时的a ②水的流速为1.5m/s 时的

a ③蒸气滴状冷凝时的a ④水沸腾时的a A.③ > ④ > ① >②

B.④ >③ > ② > ①

C.③〉④ > ②〉①

D.③〉② > ④ > ①

17. 揭示了物体辐射能力与吸收率之间关系的定律是( B )o A.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B.克希霍夫定律

C.折射定

律 D.普朗克定律

18.

计算下列四种“数”时,其数值大小与单位制选择有关的是(

D )o

B.甲、乙均不合理

C.甲合理,乙不合理

D.乙合理,甲

11.冷热流体分别在列管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中流动,若a

i 远小于ao,

则列管的壁温接近于(B )的温度。 12.自然对流的对流传热系数比强制对流的相比( B ) A.大 B.小 C.相等

D.不确定

13.在多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中,各层厚度及面积相同,即

b 仁b2=b3,S 仁S2=S3其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三种材料的导热系数

的大小为(C ) A. X1> T2> 3

14.在列管换热器中, 用常压水蒸汽加热空气,空气的进、 D. 31< 32< 33

出口温度分别为 20C 和80C 则管壁温度约为(D ) o

A.20C

B.80C

C.50C

D.100C

15. 单层平壁定态热传导时,若壁厚增加,则温差(

A ),若导热系数增加,则温差(

B )

B.;d> 32=

C.X1<疋=心

A、普兰德准数;

B、传热单元数NTU;

C、离心分离因数 K;

D、过滤常数K

19.有两台同样的管壳式换热器,拟作气体冷却器用。在气、液流量及进口温度一定时,为使气体温度降到最低应采用的流程为

(D )o A、气体走管外,气体并联逆流操作;B、气体走管内,气体并联逆流操作;C、气体走管内,气体串联逆流操作;

D、气体走管外,气体串联逆流操作。

20.同一物体在同一温度下的反射率与吸收率的关系是( D )。A.反射率大于吸收率 B.反射率小于吸收率C.反射率等

于吸收率 D.不确定

21.若换热器两侧对流传热系数a i >ao时,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A )。

A. a

B. a

C. a+ ao

22.多层平壁的定态热传导中,通过各层的传热速率、通过各层的热通量( A )。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同、不同

23.某灰体的黑度为0.6,该灰体的吸收率为(B )。

A. 1

B. 0.6

C. 0.4 24牛顿冷却定律是描述( B )的基本定律。

A.热传导

B.对流传热

C.热辐射25.以下换热器属于列管换热器的是( C )。

A.螺旋板式换热器

B.蛇管式换热器

C.U型管式换热器26.传热实验时,在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冷凝来加热空气(空

气走内管,蒸汽走环隙),为强化传热决定加装翅片,翅片应装在(D )侧更为有效。

A、外管外

B、外管内

C、内管外

D、内管内

27.黑度为0.8表面温度为27C的物体其辐射能力是( A ) W/m2

A、367.4 B 459.3 C 64.8 D、3306.7

28.列管式换热器根据结构不同主要有( B )。

A、套管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

B、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

C、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热管换热器

D、热管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9.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若管长及流体的物性不变,而管径增为原来的2倍,则流速为原来的(B )倍,流动阻力

为原来的(D )倍。

27

A、1/2

B、1/4

C、1/8

D、1/16

30.传热过程中,当两侧对流传热系数a i

31.黑度为0.8表面温度为127C的物体其吸收率是(C )。

A、127 B 27 C、0.8 D、0.2

32.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强制湍流传热,若管长及流体的物性不变,而管径变为原来的1/2,则流速为原来的(A )倍,对流传

热系数为原来的(D )倍。

A、4

B、1/4

C、20.8

D、2

二、填空题

1.热量的传递是由于________ 引起的。

2.由傅立叶定律知,热传导速率与温度梯度成_________ 比。

3.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 ,故常用于绝热,保温。

4.热传导的传热距离愈远,则导热热阻愈_________ 。

5.圆筒壁的热传导中,通过各层的热传导速率_________ ,热通量_________ 。(填相同、不同)

6.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 。

7.对流传热系数反映了对流传热的快慢,其值愈大,对流传热愈___________ 。

8.强化对流传热过程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 。

9.辐射传热中,在能量传递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__________ 。

10.同一温度下,灰体和黑体相比,__________ 的辐射能力大。

11.物体的吸收率愈大,其辐射能力愈_______ 。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温度下,物体的吸收率在数值上等于该物体的。

13. 热传导存在于 _______ 中。 14. 对流传热是指 _______ 的传热过程。

15. 沿等温面方向,温度梯度的大小为 _________。

16. 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均不变时,并流推动力比逆流推动力 ___________ 。

17. 提高传热系数的重点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管式换热器安装折流档板的目的是

18. 提咼换热器传热速率的途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体的辐射能力与其 的四次方成正比。 20. 傅立叶定律是描述 _________ 的基本定律。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对流的对流传热系数比强制对流的 。

22. 金属固体、非金属固体、液体和气体四种物质, ________ 的导热系数最大, __________ 的导热系数最小。 23. 定态多层平壁热传导中,各层平壁的温度差与其导热热阻成 __________ 比。 24.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 、 、

25. 蒸汽冷凝的方式有

,工业上采用

26. 能全部吸收辐射能的物体称为 ,能全部反射辐射能的物体称为 。黑体与灰体相比,发射能

力最大的是

,吸收能力最大的是

27. 某灰体的吸收率为0.8,其黑度为 ;某灰体的反射率为0.3,其黑度为

28. 写出三种常用的间壁式换热器的名称 、

。根据热补偿不同,列管换热器

可分为 、

等。

29. 大容积(器)饱和沸腾曲线a ~ △ t 可分为 、 、 几个阶段,工业生产上,

一般控制在 阶段。

30. 在钢、水、软木之间,导热效果最佳的是

,保温效果最佳的是 。 31. 根据斯蒂芬一波尔兹曼定律,黑体的绝对温度增加一倍,其辐射能增加 倍。

32. 斯蒂芬一波尔兹曼定律的表达式为

33. 对流传热中,当在 ________ 情况下,进行的是恒温传热,在 ________ 情况下,进行的是变温传热 34. 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物性常数有 ________ 。

35. 应用准数关联式计算对流传热系数时应注意 __________ 、 _______ 和 ________ 。 36. 冷凝传热中,膜状冷凝的传热效果要比滴状冷凝的 _________ 。(填好、差) 37. 能被物体吸收而转变为热能的电磁波的波长在 __________ 之间,统称热射线。 38. 在间壁式换热器中,总传热过程由下列步骤所组成:首先是热流体和管外壁间的

__________ 传热,将

热量传给管外壁面;然后,热量由管的外壁面以 ____________ 方式传给管的内壁面;最后,热量由管的内壁面和冷流体间进行 _______ 传热。

39. 对于套管式换热器,要提高传热系数,应提高给热系数较 __ (大,小)一侧的a ;而换热器内管管壁 的温度则接近于给热系数较—(大,小)一侧的流体。 40. 流体湍动程度越强,对流传热系数就

41. 对流体无相变化的强制对流传热过程(不考虑自然对流影响时),

Nu 准数与

有关。 42.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呈强制湍流时,当物性及操作条件一定时,对流传热系数与 成正比,与

成反比。

也大。

(2) 。45.对多层圆筒壁稳定热传导过程,若某层 则温度差也大。 46. 通过因次分析,影响强制对流传热过程的准数有 而反映流体流动湍动程度的准数是

47. 流体在弯管内作强制对流传热时,同样条件下,对流传热系数较直管内的要

43. 对多层平壁稳定热传导过程,若某层热阻大,则

大,

3个,其中反映对流传热强弱程度的准数是

48.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强制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关联式中规定Re> 时为湍流。

49.某灰体在20C时,其黑度为& =0.8,则其辐射能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 ,其吸收率为 _____________ 。

50.根据热补偿方法的不同,列管换热器的基本型式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

51.温度为30C的黑体的辐射能为__________________ W/m2,黑度为0.3的同温度灰体的辐射能为

__________________ W/m2。

52.间壁两侧流体的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接近热阻的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壁温接近热阻的

一侧流体的温度。

53.在稳态传热中,凡热阻大处其温差也____________ 。

54.增加列管换热器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换热器管程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要提高换热器的换

热速率,应提高大的一侧流体的。

55.辐射传热过程中,物体的黑度越大,其辐射能力。

56.间壁两侧流体的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接近热阻的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壁温接近热阻的

一侧流体的温度。

57.辐射传热过程中,物体的黑度越大,其辐射能力。

58.稳定热传导计算公式中

S

b

.项券并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为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

59.设置隔热挡板是____________ 辐射散热的有效方法。挡板材料的黑度愈低,辐射散热量 ________________

60.热传导中传热速率大小用__________ 律描述,而对流传热中用________________ 律描述。对流传热

只能发生在________ 中。

61.对流传热计算公式中

S

1

项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耐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

三、判断题

1.流体在弯管内作强制对流传热时,同样条件下,对流传热系数较直管内的要小。(x )

2.许多设备的外壁温度常高于环境温度,此时热量将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自壁面向环境传递而引起热量散

失。(V )

3.多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过程,通过各层的传热速率、热通量都相同。(x )

4.螺旋板式换热器属于板翅式换热器的一种型式。(x )

5.任何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吸收率的比值为恒定值,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V )

6.多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过程,通过各层的传热速率相同、而通过各层的热通量不同。(x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